大班教案3篇(實用)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助跑跨跳,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彈跳力和玩球的興趣。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yǎng)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皮球,塑料長繩。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集合幼兒:幼兒自帶球入場,迅速站成四路縱隊。
2、基本部分。
。1)自由分散玩皮球,如玩拍皮球、拋球、運球、滾球、追球等,看誰玩得花樣多。
。2)學習助跑跨跳。高度2個球高。
動作要領:跑,跑,跑,一只腳用力蹬地,另一只腳跳起跨過障礙物,繼續(xù)向前跑。
教師示范,讓幼兒跟教師做動作,再自找空地分散練習,提醒幼兒不要相互碰撞。
。3)比賽“看哪隊先勝利”。
幼兒聽信號站成四隊,教師交代游戲名稱和規(guī)則后,先示范一次,再請每隊的.一個幼兒進行示范,然后再進行比賽。
3、結束部分。
。1)小結:教師簡單小結比賽情況,表揚遵守紀律和奪得勝利的小組。
。2)做放松整理動作。
教學反思:
平時晨間鍛煉的時候幼兒自己玩過,所以對此幼兒幼兒很感興趣,讓幼兒學習了助跑跨跳,增強幼兒的跳躍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對圖形拼折變形的過程中感知圖形的變化。
2.對組合、分析圖形感興趣。
3.發(fā)展空間知覺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幼兒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等圖形通過折拼的方法進行變化操作。
2、難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形之間可以相互變化,轉換,它們可以變出不同的數(shù)量的各種圖形。
活動準備:
各種幾何圖形卡片、幼兒操作的幾何圖形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幾何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小朋友,你認識這些圖形寶寶嗎?都有哪些圖形寶寶?圖形寶寶有一個心愿,他們都想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圖形寶寶變身。
二、動手操作折圖形。
1.師:示范拿一個正方形,請小朋友先看老師怎么幫正方形寶寶變身的,示范將圖形對折。提問:正方形寶寶變身了,看變成什么呢? 幼:長方形。
看,老師再來變一變,又變成什么呢?
幼:三角形、一個大長方形、一個小長方形。
師:小朋友,剛才老師是怎么變的?啟發(fā)幼兒說出折一折。
對了,只要將圖形寶寶輕輕一折,圖形就變身了,小朋友你會變嗎?請小朋友拿上桌上的正方形紙和老師一起來變。
師:你還會怎么變?看看能變成什么?
幼兒動手操作,可隨便變化圖形。
2.師:長方形寶寶也要變身了,大家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拿出長方形,引導幼兒折變圖形。
請幾位幼兒到前面折變示范,表揚折的好的幼兒。
師:引導幼兒說出長方形寶寶可以變成什么?
幼兒邊動手操作邊學說長方形寶寶變成了什么。
3.老師引導幼兒再將三角形、長方形、圓形進行折變,分組進行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變的多,變的`快。
幼兒分組給三角形,圓形、梯形、三角形進行折變。
4.老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折一折幫助圖形寶寶實現(xiàn)了變身的愿望,正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長方形;圓形――變成了半圓形、扇形;長方形――變成了三角形,還有正方形;三角形——變成了小三角形和正方形;小朋友還可以動手怎么做是圖形寶寶華麗變身。請小朋友想一想?拼一拼,圖形也會變身,并且變的會更加神奇,你想當魔術師嗎?
三、運用圖形拼物體下面我們一起玩?zhèn)拼圖游戲吧!看看這些圖形寶寶在一起時能拼出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動手拼圖形。
師:小朋友們有誰愿意上來給我示范一個拼圖?(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拼)師:我們還可以拼出很多的圖形,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看誰拼的好看,拼的東西多,我們來比一比。
四、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幼兒拼圖。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都開動腦筋把我們圖形寶寶變成了另外一種圖形寶寶,你們真厲害!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這些小圖形好玩嗎?(好玩!)那我們把這些圖形放在益智區(qū)小朋友拼一拼,再把它貼在白紙上它還會變成一幅精美的粘貼畫,把這些畫獻給你們最親的人吧!
活動反思:
《圖形變變變》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為活動是基本成功的,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獲得了發(fā)展。
主要體現(xiàn)在:活動中,師生互動方面較好,能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表達的機會。還通過演示圖形的變化及課件欣賞,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知道各種圖形拼在一起就能變出新的圖形,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動物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并在數(shù)石頭游戲中比較動物的輕重。
2.在幫助毛毛蟲的過程中初步嘗試按逆向排序的方法。
3.在故事中感受毛毛蟲的遇事多動腦筋,不小看自己,樹立自信。
準備:
1.課件:讓誰先吃好呢。
2.排序卡、動物小圖片人手一份。
3.排序卡、動物大圖片四份。
4.動物與石頭的比較圖、勾線筆若干。
過程:
一、引出故事,激發(fā)興趣。
1.師:(PPT1)瞧,這是什么?
幼:大桃子。
2.師:(PPT2)看看有哪些動物想吃這只大桃子呢?
幼:猴子、長頸鹿、兔子、犀牛、毛毛蟲。
師:原來長尾巴猴子、高個子長頸鹿、長耳朵小兔、大肚皮犀牛、小小的毛毛蟲都想吃大桃子,究竟讓誰先吃好呢?
二、根據(jù)故事內容,按動物身體上的某一特征進行排序。
(一)按動物的個子高矮排序。
1.師:(PPT3、PPT4)看,長頸鹿把脖子挺得直直的,說道“按照個子高矮的順序吃怎么樣?”小動物都紛紛同意了。
2.師:(PPT5、PPT6)瞧,他們每人都找了一顆大樹開始量了一起,一個個都緊貼著樹干,認真地量著,你們看出來了嗎?誰最高?
3.出示排序卡、動物大圖片。
師:那誰愿意來給這5種動物按高矮來排隊呢?
幼:請一位幼兒上來操作。
師:誰最高?第二高的是誰呢?接著輪下來到誰?接著輪下來到誰,最矮的一個是誰呢?
4.師小結:我們看到了長頸鹿最高,排在了第一位,所以它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二)按耳朵、尾巴的長短排序。
1.師:(PPT7)這時,長耳朵的兔子和長尾巴的猴子跳了出來,說:“這樣可不行。”
兔子和猴子如果想最先吃到桃子,可以和大家比什么呢?
師:兔子會和別人比什么呢?
幼:……(耳朵的長短)
師:猴子會和別人比什么呢?
幼:……(尾巴的長短)
2.師:(PPT8、PPT9)那我們先來看看動物們的.耳朵和尾巴在那里吧!
(師點擊課件,幼兒仔細觀察。)
3.師:現(xiàn)在,我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排序卡,還有動物的小卡片,等會請你來給動物們排排隊,如果你想幫助兔子,就按耳朵的長短來排隊,如果你想幫助猴子,就按動物尾巴的長短來排隊。排隊的時候從有五角星的一頭開始,撕下來的雙面膠放在中間的盤子里。聽明白的就開始吧。
4.幼兒進行操作,師巡回指導。
。ㄓ變簭耐米雍秃镒又羞x一個動物進行排序比較。)
5.交流操作結果。(PPT10、PPT11)
師:誰是幫助兔子的呢?你是按動物的什么來排的呢?你是怎么排的?那誰也是按動物耳朵長短排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師點擊課件進行驗證。)
。ㄕ2位幼兒來說一說。)
師:那誰是幫助猴子的呢?你是按動物的什么來排的呢?你是怎么排的?那誰也是按動物尾巴長短排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不對。(師點擊課件進行驗證。)
。ㄕ2位幼兒來說一說。)
6.師:剛才呢我們是按動物耳朵和尾巴的長短來排列的。
。◣煶鍪径渑判驁D和尾巴排序圖)
7.師小結:比誰的耳朵最長,兔子可以先吃到桃子,比誰的尾巴最長,猴子可以最先吃到桃子。
。ㄈ┌磩游锏妮p重排序。
1.師:(PPT12)正當兔子、猴子爭執(zhí)不下的時候,大肚皮的犀牛使勁跺著腳說:“不行。”,你們猜這次大肚皮的犀牛會要求比什么呢?
幼:……(比誰最重。)
2.提問:怎么樣才能知道誰輕誰重呢?
3.師:你們平時玩過蹺蹺板嗎?蹺蹺板是怎么玩的?
幼:……(一蹺一蹺的,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
師:兩個人玩蹺蹺板時,一個蹺得高,一個蹺得低,想一想,蹺得高的表示重還是輕呢?蹺得低呢?如果蹺蹺板是平的,又說明什么呢?
幼:……(蹺得高表示輕;蹺得低表示重;蹺蹺板是平的,表示一樣重)
師:那我們就利用蹺蹺板來比體重吧,一邊坐小動物,一邊放上石頭。
師:那怎么比出誰重、誰輕呢?
幼:……(只要數(shù)一數(shù)石頭的數(shù)量就可以了)
師:石頭多的就表示什么?石頭少的呢?(石頭表示重,石頭少表示輕)
師:瞧,小動物們找來了許多一樣大、一樣重的石頭,爭先恐后的坐到蹺蹺板上,忙著稱自己的體重。
4.幼兒數(shù)石頭,教師觀察指導。(PPT13)
師:我給你們每人都準備了一張動物們稱體重時的圖片,請你們數(shù)一數(shù)每個動物稱出來的石頭,并記錄在相應小動物的旁邊,好嗎?開始吧!
幼:(數(shù)石頭餅記錄結果。)
5.交流數(shù)石頭結果,教師記錄。(PPT14)
師:數(shù)好了嗎?(師邊提問邊點擊課件,幼兒回答。)
犀牛幾塊石頭?長頸鹿呢?猴子呢?小白兔呢?毛毛蟲呢?
6.師:現(xiàn)在你們知道誰最重了嗎?(犀牛)等會請你們把排序卡上的小動物先拿下來,然后看著動物們稱體重時的圖片,來給動物們排隊,看看犀牛是不是最重的?好嗎?
幼:(幼兒操作。)請其中的一位幼兒到前面來排大的排序卡。
7.交流操作結果。(PPT15)
師:現(xiàn)在我們一比就知道誰最高了?誰排第二個?第三重呢?第四重?最輕的是誰呀?
8.師小結:犀牛和動物們比體重,犀牛是最重的,所以犀?梢宰钕瘸缘教易印
三、嘗試逆向排序,幫助毛毛蟲第一個吃到桃子。
1.(PPT16)提問:動物們比誰最高,長頸鹿第一名,比耳朵最長,兔子是第一名,比尾巴最長時,猴子是第一名,比誰最重,犀牛是第一名,每一項毛毛蟲都排在了最后一位?墒敲x說,同樣是和大家比身高、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比體重,每一項它都有辦法排在第一位。
2.提問:毛毛蟲是怎樣做到的呢?
。ㄓ變赫f出自己的想法。)
3.幼:(從矮到高,從短到長,從輕到重。)
4.幼兒操作:幼兒想辦法,讓毛毛蟲排在第一。
5.師:最后,毫不起眼的毛毛蟲第一個吃到了桃子。它“嗖”的一下鉆進了大桃子的肚子里,美美地品嘗著,邊吃邊說“朋友們,一起來吃吧!5只小動物,一起分享著又紅又大的桃子。
6.師:你們覺得毛毛蟲聰明嗎?(聰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比較方法,只要你也跟毛毛蟲一樣認真動腦筋,就會找到許許多多不同的排列方法。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04
[經典]大班教案08-04
【經典】大班教案08-01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經典)大班教案01-16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精選]10-25
(精選)大班教案10-13
(經典)大班教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