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優(yōu)選7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的安全是我們所有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本節(jié)課是為了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設計的。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了解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初步運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內容,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故事《當你單獨在家時……》;情景表演的準備;音樂磁帶《開汽車》
活動過程
1、隨著《開汽車》的音樂旋律,帶領孩子們乘坐接送車到扎西家做客。利用乘車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情緒,并且復習乘車的安全知識。
2、情景表演。我們剛來到扎西家門口,發(fā)現(xiàn)扎西正被一個歹徒抓走,我們急
忙救下了扎西,把歹徒嚇跑了。
3、進扎西家坐下,向扎西了解剛才發(fā)生的事情的經過(扎西是被拐騙的)。
4、圍繞扎西的事情,向孩子們提出問題:
(1)當你單獨在家時,感覺怎么樣?在做些什么事情呢?
(2)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會怎么辦?
5、給幼兒講故事《當你單獨在家時……》。
6、圍繞故事的內容與孩子們展開討論:
(1)樂樂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感覺怎么樣?晨晨是怎樣幫助她的?你們還有其他辦法嗎?
(2)有人打電話過來了,晨晨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可以怎樣做呢?
(3)有人來敲門了,晨晨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有其他辦法嗎?
(4)除了上面的安全事項,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請幼兒自由討論。
引導孩子們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了解獨自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鼓勵幼兒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導幼兒看圖片講述課件里的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滲透、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8、玩游戲:大灰狼和小兔子。讓幼兒通過實踐的游戲活動,在玩中學,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9、結束活動:帶領孩子們乘車回幼兒園。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針對幼兒的安全設計的一堂教學活動,利用孩子們喜歡的情景表演來開展。通過表演,講解,游戲等活動孩子們了解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也能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內容,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整堂課下來也有改進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學中,不但要備好課,還要備好幼兒,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用考慮到課堂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時間或新的生成,相關的資料盡量準備充分,因為有些幼兒的思維遠遠超過老師的意料之外。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guī)。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lián)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shù)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fā)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小學什么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么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fā)現(xiàn)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活動反思:
為了讓大班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的生活, 熟悉小學的環(huán)境,及一些日常行為規(guī)范,激發(fā)幼兒入小學的愿望,5月28日上午,我們組織大班幼兒進行了一次參觀小學的活動。在參觀前我們年級組進行了研討,確定了參觀的時間、路線、內容等,讓幼兒從了解小學生的升旗儀式、做操、上課、小學的校舍布局等。
星期一正好是小學的升旗儀式,我們大班組的四個班級在老師和保育員阿姨的帶領下來到了小學。先是在操場參觀了升旗儀式,接著帶領小朋友參觀了教學樓、食堂等,繞著小學走了一圈,緊接著小學生做操的活動開始了,我們鼓勵大班的小朋友也跟著學做小學生的操,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最后,各班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入了小學一年級的班級參觀了教室,讓他們看到了穿著小學校服,帶著紅領巾的小學生,還有教室里的課桌椅、課本、作業(yè)本等等。邊參觀,我一邊給他們進行簡單的講解,好讓幼兒能對小學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有的班級還進入了一年級教室聽了五分鐘的課,聽小學老師領讀課文,看小學生認真寫作業(yè)等等。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根據(jù)生活經驗找出男女不同的地方。
2、認識男生女生標記,知道要按性別進入盥洗間等公共場所。
3、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性別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男女生標記。
2、男女孩和爸爸媽媽的圖片(見幼兒用書)各1張。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以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來玩?zhèn)“猜猜他是誰”的游戲。(提醒小朋友仔細聽清楚)
師:穿著XX色衣服,XX色褲子,XX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誰?XX頭發(fā)的.小朋友是誰?(一位男孩)誰猜到了的,請舉手說出他的名字。
師:穿著XX色裙子,XX色鞋子的小朋友是誰?XX頭發(fā)的小朋友是誰?(一位女孩)小朋友你們猜猜她是誰?
師:我們猜到的這兩位小朋友一位是男生,一位是?(女生)
二、比較男女生的不同。
師:現(xiàn)在老師給小朋友每人發(fā)一本書,請小朋友打開書,請你們看爸爸媽媽和男女生圖片。
師: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一樣呢?請小朋友仔細觀察。
師:你們在書上看到的男生是怎么樣的?他的頭發(fā)是怎么樣的?他們穿怎么樣的衣服啊?(短短的頭發(fā)、穿著短衣服) 師:誰來說說你在書上看到的女生是怎么樣的?會穿怎么樣的衣服?(有長長的頭發(fā)、穿著漂亮的裙子)
師:小結:剛小朋友說的都很對,大部分男生的頭發(fā)剪得比簡短,女生可以扎辮子,男生夏天穿短褲,女生夏天穿穿裙子,男生的聲音粗一些,女生細一點,男生站著小便,女生蹲著。
三、認識男女標記及用途。
師:男女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這兒有兩張標記,你們看這張標記表示的是什么?(表示是女生)
師:那這張呢?(表示男生) 師?剛剛小朋友說的都對,那你們在什么地方見過這兩種標記?(衛(wèi)生間里面、商場里面)
師生共同小結:這些標記啊,我們在衛(wèi)生間、浴室、商場里面賣衣服的更衣室都可以看到這兩種標記。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些地方,男女要分開房間呢?(因為男生女生不一樣)
師生共同小結:我們男生女生有很多不同,換衣服和上衛(wèi)生間時分開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規(guī)定。從以前到現(xiàn)在,大家都在遵守這個規(guī)定。我們都要遵守這種規(guī)定,看清男女生標記在進入,千萬不要弄錯了。
四、情景練習
師:情景創(chuàng)設,“商場試衣間”分別把男女標記貼在教室的門上。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的性別選擇對應的試衣間,注意進門的時候千萬不要弄錯了。
五、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游戲中感知男女的不同外形特征,通過按男女標志做不同的動作,強化孩子的性別意識。在活動的組織與互動過程中,我比較關注游戲活動積極氛圍的渲染。通過變一變、猜一猜、試一試等手段,充分調動小班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他們身體的不同感官都調動起來,快樂的學習。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進一步感受老師對自己的準確性關心和愛護,從而更加尊敬老師。
2、能大膽地連貫地介紹老師對小朋友關心之處。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掛圖“老師的眼睛”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習的內容。
2、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誦一遍詩歌。
3、啟發(fā)幼兒回憶并講述教師在學習、生活等方面對小朋友的關心、愛護、鼓勵幼兒大膽地、連貫地講述。
4、教師的對話的方式,讓幼兒講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幼兒記憶詩歌。
5、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兩遍詩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意義)。
活動反思:
詩歌欣賞不單單是讓孩子們欣賞,更是要發(fā)揮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融入到詩歌中,并嘗試對詩歌進行一個簡單的創(chuàng)編。雖然這節(jié)課結束了,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注意不要再犯同樣的問題。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引導小朋友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小朋友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小朋友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幼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小朋友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小朋友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幼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
。òl(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小朋友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
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小朋友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小朋友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小朋友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小朋友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思路比較清晰、簡單的,通過圖片、欣賞課件、游戲表演,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過渡也較自然,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思路,一步步接近主題。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注意力都很集中,思維也很活躍,常規(guī)紀律自覺遵守。大部分幼兒舉手發(fā)言很積極,思維至始至終都跟隨著老師,當然也有極個別幼兒雖然做似端正,卻沒有主動發(fā)言,他們應成為老師關注的焦點,要想辦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小百科:雨是一種自然降水現(xiàn)象,是由大氣循環(huán)擾動產生的,是地球水循環(huán)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幾乎所有的遠離河流的陸生植物補給淡水的唯一方法。從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發(fā)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資源。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體驗殘疾人的生活,了解殘疾人的艱難和堅強。
2.懂得怎樣和殘疾人相處,學會一些幫助他們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助人,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眼罩、拐杖、輪椅、菜籃、包等,背景音樂《愛的奉獻》,捐款箱一個,每個幼兒一份零錢。
精神準備:課前一天讓幼兒體驗殘疾人的生活
活動過程:
一、觀看殘疾人生活的課件。
1、這是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生活和你們一樣嗎?
2、昨天小朋友體驗了殘疾人的'生活,你們覺得他們生活的艱難嗎?為什么?
3、他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什么困難?遇到困難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感覺?
二、你得到過別人的幫助嗎?心情是怎樣?你幫助過別人嗎?心情又是怎樣?
三、激發(fā)幼兒通過自身的感受去想辦法幫助殘疾人。
我們怎么去做,可以讓他們和我們一樣快樂的生活。
1、通過親身體驗,讓幼兒展開討論,對不同的殘疾人進行不同的幫助。
(看課件幫助回憶,分段看,看一種殘疾人的錄像討論一種)
2、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親自去幫助殘疾人。
。ǔ扇嘶蛴變喊缪菝と诉^馬路、聾啞人問路、坐輪椅的人買菜、柱拐杖的人去撿掉了的東西、失去雙臂的人拿東西等,讓幼兒親自去幫助)。
3、觀看多媒體,他們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
。▽W習幫助殘疾人的正確方法,包括學習你好、需要幫助嗎、別著急、有電話嗎、家在什么地方等簡單手語。)
4、讓幼兒明白不歧視殘疾人,讓他們和我們一樣生活,和他們做朋友就是最大的幫助。
小結:
、抛層變好靼酌と、聾啞人和四肢殘缺的人是殘疾人,精神上心理上不健全的人也是殘疾人。
、飘斔麄冇龅嚼щy的時候,我們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去幫助他們,今天我們只學了幾種,還有一種最常見的方法是捐款。
四、捐款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每位幼兒依次捐款,一角,五角,一元。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幫助殘疾人延伸為幫助周圍或其他有困難的人,如;地震后災區(qū)的小朋友、得病的小朋友、老人等,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如:打電話、寫信、畫畫兒、捐款、捐物等,可在區(qū)域活動中進行。
重點提示
1、幼兒親身體驗最為重要,能觸動他們的心靈深處,使他們有一顆愛心和同情心,讓他們感受到殘疾人的艱難,需要全社會人的關愛和幫助,這樣要比說教更為重要。
2、怎樣去幫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創(chuàng)設區(qū)域活動,如:殘疾人的家、廚房、超市等與殘疾人生活緊密相關的區(qū)域。
教學反思:
《愛的奉獻》是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的內容,這次活動,重在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層層遞進,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了引導作用,學生是活動的主體,通過這次教學活動,孩子們對“愛”這個字眼有了初步的認識,明白了什么樣的人是殘疾人,他們是社會弱勢群體,體會他們生活的艱辛,進而懂得了去博愛他人,并從奉獻愛心中品嘗到快樂;其次是懂得珍惜他人的愛,對父母、老師、同伴有了感恩之心。不足之處,回答老師提問時,語言運用不準確,有3、4個孩子參與不積極,主要原因是,表達能力稍差,今后加強 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大膽猜測其他行星上有沒有人,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2.能猜測其他行星上人的外貌,并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
3.懂得與同伴分享創(chuàng)作緣由。
(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對其他行星有初步的了解。
2.物質準備:外星人圖片若干張、畫紙40張、勾線筆40把、油畫棒每組一盒。
(三)活動過程:
1.以問答的形式引入,激發(fā)幼兒的思考與想象。
引導語:其他行星上有人嗎?說出理由
小結:現(xiàn)在其他行星上有沒有人,我們都還不確定。有的小朋友們覺得其他行星上有人,那會長成什么樣的.呢?
2.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猜想和繪制外星人的欲望
引導語:有些人和我們小朋友一樣,覺得其他行星上有人,他們覺得外星人長這樣,和你們想象中的外星人長得一樣嗎?(出示圖片)請小朋友們畫出你們心中的外星人。
3. 分享交流,體驗繪畫的快樂。
引導語:為什么你想畫這樣外貌的外星人?
小結:小朋友們畫的外星人都很特別,下課后,你們可以互相看一看,說一說,說不定你們畫的外星人是住在同一個行星上。
活動延伸:
在建構區(qū)為外星人拼搭宇宙飛船或是拼搭你們覺得外星人需要用的東西。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綜合教案:好吃的雞蛋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輪子_大班其他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水果拼盤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圣誕賀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單的斑鳩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繩梯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捏面人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_大班健康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