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美術教案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初步接觸和了解中國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分析民間玩具的特色;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探究的樂趣,一年級下冊美術《民間玩具》教案。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接觸和了解中國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難點:靈活運用已有知識分析山西民間玩具的特色。
三、教學準備:
學生:美術書、課前收集中國民間玩具的資料和圖片或實物。教師:中國民間玩具的圖片、濰坊民間玩具的實物
四、教學過程:
引導階段
。1)課前同學們收集了中國民間玩具的圖片,有的同學還找到了實物,對中國民間玩具也有了一點的了解。老師也找了一些中國民間玩具的圖片,想看嗎?出示課題:中國民間玩具
。2)出示中國民間玩具圖片,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中國民間玩具,了解中國民間玩具的多樣性。
。3)欣賞教材中的民間玩具作品,提出問題:翻開課本,仔細觀察,小組討論:
①圖片有什么民間玩具?你見過嗎?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②找出這些民間玩具的共同點?③它們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么特點?由各個小組長匯報,師生共同總結:中國民間玩具的藝術特點是:色彩鮮艷、造型豐富、廢物利用。
感受階段
中國的民間玩具種類很多,這節(jié)課重點欣賞富有代表性的中國民間玩具──濰坊民間玩具(再次出示課題:中國民間玩具──濰坊民間玩具)
(1)出示濰坊民間玩具各種虎造型的民間玩具圖片。
。2)小組圍繞以下4個問題展開討論:A.這些民間玩具以什么動物形象進行夸張、變形?B.民間玩具老虎的造型有什么特點:C.民間玩具老虎選用什么材料進行制作?D.你知道民間玩具老虎的寓意嗎?
。3)小組匯報、師生共同總結虎造型的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用虎的形象進行夸張、變形,它具有造型粗獷、質樸、生動優(yōu)美,注重裝飾性,大膽取舍細節(jié),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用布、面、土等材料制作,有勇敢、強悍、吉祥之意。
。4)欣賞各種民間玩具,師生共同總結濰坊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
濰坊民間玩具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藝人采取最簡易、最便利的手工制作,利用最廉價的面、土、布、木、紙,憑籍靈巧的技藝,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它是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物質產品。同時又是傳授美的藝術品,是藝術與實用的結合,美與實用的和諧。濰坊民間玩具有著深刻的寓意,借助虎、雞、魚、龍、鳳,這些人們喜愛的`、有特定審美內涵的形象,巧妙地表達“吉祥如意”、“富貴榮華”的主題。
濰坊民間玩具有造型粗獷、質樸、生動優(yōu)美,注重裝飾性,大膽取舍細節(jié),高度概括的藝術形象。色彩在濰坊民間玩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以喜慶、吉祥為主題,因此,以它紅火、熱烈、艷麗的色彩而面世。發(fā)展階段欣賞本地的民間玩具(學生帶上家長收藏的民間玩具實物或圖片,)相互欣賞,從材料、造型、色彩、寓意認識本地民間玩具的藝術特色。
拓展階段
欣賞外國民間玩具,(圖片)讓學生了解、體驗外國民間玩具的多樣性,感受藝術的多元化。
美術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分工合作,體會共同參加綠化家鄉(xiāng)的樂趣。
2、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多種材料,運用畫、剪、折、編、貼等多種方法布置畫面。
二、活動材料與準備
材料:卡紙、各色彩紙、皺紙、火柴、彩色水筆、白膠等。
準備:1、通過幼兒園遠足活動,參觀景點,引導幼兒熱愛我們的家鄉(xiāng)。
2、在大班美術角中,幼兒已有火柴粘貼、編紙、剪紙等活動經驗。
三、活動過程
(一)引導創(chuàng)作,討論分工
1、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人,各選一綠化景點,不重復。
2、各組幼兒按自己的特長進行討論、分工,確定畫、剪、折、貼任務。
。ǘ┻^程中引導
1、啟發(fā)繪畫幼兒考慮留出綠化、美化的地點場所。
2、鼓勵幼兒發(fā)揮自己特長,選擇自己擅長的材料和內容進行制作。
3、啟發(fā)幼兒選擇多種合作方法,協(xié)調與同伴的工作,提高合作技能。
(1)做得快的小朋友在完成自己的任務后,可幫助做得慢的朋友。
(2)制作能力強的幼兒可選多項制作,能力較差的幼兒可選擇粘貼或其它輔助工作。
。3)粘貼與制作互相交叉。
。4)不斷注意同伴的活動,調整自己的創(chuàng)作內容。
4、引導幼兒互相啟發(fā),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色的'景色。
。1)注意同伴的創(chuàng)作內容,努力做到不雷同。
(2)不斷拓展綠化內容。
。3)注意整體布局的美化。
。ㄈ┱
1、將三幅畫面組合成統(tǒng)一的景觀。
2、注意桌面、地面保持整潔。
。ㄋ模┬蕾p、評價
欣賞共同制作的作品,體會人人參與的樂趣。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粉掌的外型和形態(tài)特征,學習用不同線、面來表現(xiàn)花、莖、葉、瓶子等。
2.培養(yǎng)幼兒從局部到整體觀察物體的習慣。
3.感知不同線型對比產生的形式美,體驗寫生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到戶外寫生的經驗。
2、材料準備:一瓶美麗的粉掌。
活動過程:
一、欣賞美麗的鵝掌師:你見過哪些花?它們長什么樣子?
師:老師這里有一瓶美麗的花,請你來欣賞。
師:你見過它嗎?它叫什么名字?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粉掌,猜測它的名字,感受它高雅、清淡的氣質。
二、學畫粉掌
師:我們到戶外寫生的時候,你有沒有畫到過花朵?你是怎么畫的?
教師幫助幼兒收集已有經驗。
師:這瓶花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花卉的根、莖、葉、花帶來的視覺享受。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黑板的'白紙上嘗試繪畫,最后完整體現(xiàn)一幅粉掌。
三、看一看、畫一畫
師:想要自己來試試嗎?老師有兩個地方要提醒你們:
1.拿到畫板后找一個自己看得到的位置,坐下來,先看再畫。
2.一邊看一邊畫,將你看到的畫出來,要耐心和仔細。
教師展示部分幼兒的作品,請幼兒巡回觀賞別人的作品。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活動反思:
花是同學們喜愛的植物,真實的花給人們帶來了美麗的環(huán)境,美好的心情。裝飾花卉又稱花卉圖案。圖案本身來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自然形象雖然很美,但它還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人們的生活需要用更加理想、更加超然的藝術形象進行美化,因此就有了由自然形象變?yōu)檠b飾形象的過程,也就是圖案變化。本課花卉圖案設計是在對花卉熟悉的基礎之上,對自然花卉物象的藝術加工。本課內容重點是設計應用。
這節(jié)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比較合理,電教手段的運用使學生比較直觀地了解了圖案設計的過程與方法,學生學到了圖案設計的有關知識。另外,在課上發(fā)現(xiàn)學生創(chuàng)作不夠大膽,能夠馬上示范并指出,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作業(yè)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由于時間關系,教師在圖案創(chuàng)作方法的講解上還有些粗糙,學生學習得不夠深入,解決方法是讓學生帶有花卉圖案的生活用品進行小組分析討論),當時是怕學生畫不完就把這個環(huán)節(jié)去掉了,教學方法還不夠靈活多樣,師生互動不夠。
總的來說,我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還算比較滿意,今后我要多研究,更加踏實備課,爭取把課上得更好一些,使學生受益。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各類汽車的用途,開動腦筋設計出各種形狀、功能的汽車。
2.會評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優(yōu)點。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布置《汽車展示廳》。
2.長短不一的木塊、大小不一的圓木片、釘子、榔頭、小鋸齒等。
3.馬路背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汽車,引起幼兒對汽車的.興趣,交流、討論汽車的特征和用處。
1.(出示汽車)這是什么呀?你怎么知道它是汽車的?”
2.幼兒自由探索。請幼兒說說,你最喜歡什么汽車?形狀是什么樣的?
3.“你們想玩木頭小車嗎?那今天我們就自己來做木頭汽車好嗎?
二、利用圖式激發(fā)孩子們探索、設計更有趣的車。
1.木頭小汽車怎么做呢?老師這里有制作小汽車的圖譜,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譜圖,感知木頭汽車的制作過程。
3.幼兒討論自己制作什么樣的汽車。
三、幼兒操作,請小朋友設計未來的車。
1.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啟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不同外形的車。(用榔頭敲釘子的時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敲到自己的手,也不要拿榔頭、釘子弄其他小朋友)
2.引導幼兒互相介紹一下自己制作的小汽車,并說一說與眾不同之處。
四、作品欣賞、教師小結。
展示評價幼兒優(yōu)秀作品,并和幼兒一起熟悉車輛行駛交通規(guī)則。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課從課前準備開始到教學全部過程,全由學生主體的活動貫穿著:探索——感受——體驗——聯(lián)想——表現(xiàn)——評價各個環(huán)節(jié)。探索:課前與學生交流,尋找能滾動的東西帶入課堂。體現(xiàn)出自然和生活是第一課堂。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來源于生活。感受:在滾動玩耍時,看、摸、聞等觸覺行為,影響著學生對物體的認識。體驗:玩耍的經歷說明了物體的形態(tài)、特征、共性。聯(lián)想:滾動中物體位置不斷變動,其快慢、翻轉、碰撞、彈蹦、滑行、停止,引出學生對生活中有關現(xiàn)象的記憶和聯(lián)想,觸發(fā)了創(chuàng)意思維。表現(xiàn):學生作品中豐富的形、色、線充分體現(xiàn)了兒童的感受和思維。真實的物體充實著他們的形象思維。評價:學生講述和交流所畫景象情節(jié),詞語和繪畫兩種語言的互動促進和擴展了兒童的表現(xiàn)力。
二、教學目標:
1. 在感知活動中,觸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思考物體特征、形狀。其中感知行為是顯性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思考問題是隱性的。
2.會有序而友好地合作游戲,隱性的道德行為。
3.會觀察和提出問題,包含著內在的隱性活動。
4.隨意大膽地使用繪畫工具表現(xiàn)出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滾動現(xiàn)象,創(chuàng)作出有故事情節(jié)的畫面。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重點:通過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體驗和表現(xiàn)的能力。
2. 難點:引導學生邊線自己所見、所想。在感知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展開創(chuàng)作。
學生分析:
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養(yǎng)成,好奇、好動成為他們的特點。課堂上,哪怕有那么一丁點兒令他們希奇的事,便會控制不住情緒,笑笑鬧鬧,跑跑跳跳,使課堂難以安靜。尤其是在實施美術課程標準的過程中,需安排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課堂秩序往往更難調控。對這種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如果采取強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斥責去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往往是難以奏效的。這時教師要運用教學的機智、采用隨機教學策略,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生理需求,因勢利導,將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引導到有序的學習活動中來,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活動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時: 1課時
過程設計 :
(一)導入新課
課件:畫面上滾動出西紅柿、大蘋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聲音。
師:它們是從滾動樂園來的小使者,接你們到滾動樂園去做客的,你們想去么?
板書課題:《滾動樂園》
(二)聯(lián)想觀察
師:滾動樂園里都有什么呢?
課件展示:滾動樂園里圓形的物體。
師:什么物體可以滾動呢?
(三)對比感受
師:方形或其他形狀的物體可以滾動么?
實驗:方形物和圓形物的滾動。
小結:只有圓溜溜的物體才好滾動。
請同學閉上眼睛,把手伸進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體能滾動?那些物體不能滾動?
(四)感知體驗
組織游戲
(五)觀察聯(lián)想
在剛才的滾動游戲中,那些物體滾動的最快?為什么?
(六)欣賞作品
課件展示:優(yōu)秀學生作品。
(七)愉快表現(xiàn)
提出作業(yè)要求:
畫一個或一組滾動著的圓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顏色。
每組用一條長長的紙共同完成作業(yè),教師從每組最前方把紙滾到最后一個人面前。
小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來表現(xiàn)滾動樂園的故事。
教師巡視輔導,參與解決繪畫中存在問題。
(八)講述評價
略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輔導材料和你表現(xiàn)動物或人物。
2、初步嘗試自己的泥塑動物及人物上色。
3、喜歡泥塑活動。
活動準備:
1、玩具小動物,動物圖片、泥、泥工板、輔助材料(雪花片,牙簽、小珠子等)油畫筆,顏料。
2、幼兒已有使用油畫筆的經驗。
3、參觀動物觀,對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外形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回憶參觀動物園的經驗。提問:
1、你喜歡哪個小動物?、
2、它是什么樣子的?
3、身上的花紋是什么顏色的?
二:請一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玩一玩。提問
1、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重點請幼兒觀察頭、身體及其他特征明顯的部位)
2、看看它身上有哪些顏色?
三、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說一說畫畫中的泥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四、請幼兒嘗試制作的西歐啊動物及人物。
1、提問:如果你在制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怎么解決?(可以看看玩具,圖片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2、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輔助材料。
3、幼兒完全制作好了再上色。
4提醒幼兒上色時,注意保持小動物形象特征的清新。
4、鼓勵幼兒捏一個以上的泥塑作品。
五、幼兒相互交流作品,提問:這是誰?在干什么?它們說了什么?
六、活動評價
1、能用泥捏一個動物或人物。
2、幼兒能用顏色給自己的泥塑小動物或人物。
課后活動
a) 作業(yè)展評:展示自己的作品,給同學講講你的創(chuàng)作思路。
b) 課后延伸:除了泥巴,你還能用什么材料制作雕塑作品呢。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用一次性紙杯制作掛表,培養(yǎng)幼兒剪、涂、固定的動手能力。
2、認識表上數(shù)字的意義及認識區(qū)分時針和分針。
3、通過用廢舊的一次性紙杯來進行創(chuàng)作變廢為寶,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廢舊的一次性紙杯數(shù)個、剪刀數(shù)把、水彩筆數(shù)套、繩子數(shù)根、膠帶一卷、大掛表一只、圖釘一盒、卡紙做的分針時針數(shù)套。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大掛表,請幼兒觀察,提問:它的作用是什么?表上面都有什么?它們各自的作用是什么?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表是用來掌握時間的,一天共有24個小時,白天12個小時,晚上12個小時,表上面有1-12的數(shù)字,有兩個表針,長的是分針,短的.是時針,時針跑兩個數(shù)字間一個空格是一個小時,分針跑一周是一個小時。今天我們自己做一個掛表如何?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紙杯,這是一只廢舊的紙杯要丟掉的,為了減少對地球的污染,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我們可以將它變廢為寶,你們想想可以做些什么呢?發(fā)揮幼兒的想像進行討論,教師加以引導。現(xiàn)在,我要把紙杯做一只小掛表來裝飾我們的活動室,你們覺得如何?
2、介紹示范制作過程(1)用剪刀從杯口向下至杯底隨意剪成數(shù)條。
(2)把剪好的條條從杯底向外壓成象一盛開的太陽花狀,把條條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花紋進行裝飾。
(3)用膠帶在其中一片花瓣上粘上繩子,用黑水筆在杯底粘繩子的花瓣正下方寫上數(shù)字12,其余1-11的數(shù)字如掛表數(shù)字一樣填寫一周。
(4)將分針時針用圖釘固定在杯底中心位置,針頭用膠泥堵上防止扎傷,就這樣一只漂亮的紙杯掛表就做好了。
3、交待注意事項(1)使用剪刀時,不要把剪刀頭對準別人或自己,防止扎傷。
(2)把紙杯剪成條條時,盡量剪勻稱,以免影響視觀效果。
(3)在填寫數(shù)字12時,先拎起繩子找準正上方。
(4)在固定時針分針時注意保護自己,防止扎傷。
4、分發(fā)制作材料,請幼兒自己動手制作,教師巡回指導,適時協(xié)助個別幼兒,鼓勵幼兒堅持獨立完成作品。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作品,讓幼兒相互欣賞并評價同伴的作品,最后教師總結評價幼兒作品。
美術教案 篇8
一、導入
1、利用猜謎語的模式導入太陽的話題
它長得圓圓的,由于它非常的.燙,所以不能靠近它。
因為有了它才產生了白天和黑夜,它是什么呢?
二、展開
1、談談白天和黑夜
白天和黑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白天有光可以看見事物。白天可以看見影子但是到了晚上看不見影子。 白天有太陽晚上有星星,。人們在白天活動在晚上睡覺。白天很明亮夜晚很黑暗。)
夜空中可以看見什么? (月亮,星星)
2、討論一下如果想要畫出漆黑的夜空應該用什么材料
如果想畫出漆黑的夜空需要什么材料呢?
利用紫菜的話需要什么方法才能表現(xiàn)出來漆黑的夜空呢?
3、利用準備的材料表現(xiàn)出漆黑的夜空
、 把紫菜撕成適當?shù)拇笮≌吃趫D中天空的位置上
② 再把星星粘貼粘在紫菜的上面
三、結尾
讓孩子們把自己完成的作品介紹給朋友們。
總結活動。
美術教案 篇9
課題:
神奇的口袋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xiàn)
課時:
一課時
教學目標:
。保龑W生認識各種美術工具和材料。
。玻龑W生用不同的美術工具和材料,大膽、自由的表達自己的各種想法。 3.引導學生在認識美術工具和材料中對美術課產生興趣
教材簡析:
本課是引導學生初識美術工具和材料,可讓學生嘗試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種繪畫的效果。教師要準備好各種形式的美術作品供學生欣賞。 教學重、難點:
通過活動引導學生對美術創(chuàng)造產生濃厚的興趣。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蠟筆、水筆、鋼筆、毛筆、油畫筆、水彩顏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圖畫紙、宣紙等美術工具和顏料。
(2)教師準備一些可用來繪畫、雕刻、拓印、拼貼、編織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師搜集由各種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術作品(中國畫、水彩畫、版畫、雕塑、剪紙、素描等)
教學活動設計:
。1)引導階段:
教師在課前利用舊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種美術材料和工具。上課時讓學生上來抽獎:
抽出一樣來讓其他人說說這是什么東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學生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都掏出來后,教師選幾樣常用材料當場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術作品,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點和不同的表現(xiàn)效果。
。2)發(fā)展階段
鼓勵學生學用自己感興趣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以體會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盡量鼓勵學生大膽、自由的表現(xiàn),使學生對美術課產生興趣。
。3)收拾與整理;
作業(yè)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整潔。 課后拓展:
尋找自己家中或周圍可用來繪畫、粘貼、拓印、拼貼編織的各種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進行嘗試性的美術創(chuàng)作。
教學評價:
(1)是否認識一些主要的美術工具材料。
。2)能否大膽運用美術工具材料,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3)是否對美術課產生興趣。
札記:
在展示每一種美術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張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畫讓學生看看、摸摸,加深他們對這種工具材料的了解,學生看得很投入,在練習中能夠大膽的畫出第一筆。
美術教案 篇10
設計背景
為了讓幼兒認識到自己是一個快樂的。讓幼兒知道人會出現(xiàn)的不同表情。學會保持快樂的情緒。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弧線、直線畫出人的不同表情。
2、通過繪畫活動,明發(fā)內心愉快的體驗,培養(yǎng)快樂的情緒。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幼兒用向上翹的`弧線表現(xiàn)嘴巴和眼睛。
教學難點:指導幼兒畫好頭部、身體、四肢和完整的身體。
活動準備
1、圖畫紙、水彩筆、鏡子。(沒人1分)
2、事先請幼兒認識弧線,并引導幼兒畫出不同朝向的弧線。
活動過程
。1)開始環(huán)節(jié)。
通過談話引入活動,并引導幼兒觀察笑時的面部表情。
。2)基本環(huán)節(jié)。
1、引導幼兒先畫出圓圓的頭部,然后在頭部添畫五官。指導幼兒用向上翹的弧線表現(xiàn)嘴巴和眼睛。
2、幼兒畫好五官后,可以引導其繼續(xù)天花頭發(fā)等。
(3)結束環(huán)節(jié)。
展示、分享作品,請幼兒講一講自己遇到的高興的事。
。4)延伸環(huán)節(jié)。
1、指導幼兒畫好頭部、身體、四肢和完整的人。如果幼兒喜歡,還可以鼓勵其添畫背景,表現(xiàn)自己經歷的高興的事。
2、可以引導幼兒繼續(xù)畫出不同的笑臉。
教學反思
教師和幼兒配合的還不錯。幼兒對不同的表情很感興趣,喜歡畫笑臉等。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1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典)08-08
美術教案【精選】11-12
美術教案(精選)08-23
美術教案(經典)09-19
[精選]美術教案11-19
美術教案[精選]08-16
[經典]美術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