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3-11-03 18:40:25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學會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把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以及解答"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

        教學重點:名數之間的互化.

        教學難點:名數之間的互化的實質理解.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鋪墊復習,導入新知

        1,用分數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課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或字母.[課件2]

        12÷35=( )/( ) ( )÷( )=4/7

        ( )÷( )=a/b 8÷( )=( )/9

        ( )÷17=7/( ) 1÷( )=( )/d

        3,把5個餅分給9孩子吃,每個孩子分得多少個[課件3]

        4,小新家養(yǎng)雞30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雞是鴨的'幾倍

        5,填空.[課件4]

        30分米=( )米180分=( )小時

        二,變式類推,深化理解

        1,教學P91 .例4: (1)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

        (2)17分是幾分之幾時

        思考:A,這兩題與復習題有什么區(qū)別有什么相同

        B,第(1)題要把分米數改寫成米數應該怎么辦怎樣計算

        板書: 3÷10=3/10(米)

        C,第(2)小題是要將什么改寫成什么怎樣求得

        板書: 17÷60=17/60(時)

        ※ P91 .做一做

        2,教學P92 .例5:小新家養(yǎng)鵝7只,養(yǎng)鴨10只.養(yǎng)的鵝是鴨的幾分之幾

        (1)提問:A,用誰作標準該怎樣計算

        B,與復習題對比,有哪些不同點和相同點

        (2)歸納.

        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與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都用除法計算,除數都作標準數,得到的商都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都不能寫單位名稱.

        ※ P92 .做一做

        習前提問:說說用什么作標準數

        三,加強練習,深化概念

        1,P93 .4

        §要求說說題目的思路和單位之間的進率.

        2,P93 .6

        提問:這兩個問題中的標準量相同嗎請說說標準量分別是什么

        3,P93 .7

        四,全課小結,抽象概括

        1,本節(jié)課所學的兩個內容分別是什么

        2,你還有問題要問嗎

        五,家作.

        P93 .5,8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已知一個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的過程,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2.進一步理解周長、直徑、半徑之間的關系, 能熟練運用圓周長的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已知一個圓的周長求這個圓的直徑或半徑。

        教學難點:

        理解周長、直徑、半徑之間的關系,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圓形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提問

        1.什么是圓的周長?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圓規(guī)兩腳尖分開4厘米畫一個圓,這個圓的半徑是多少?直徑呢?周長呢?

        指名回答,明確計算方法。

        3.口答,求下列各圓的面積。

        (l)r=2cm r=3cm r=5cm

        (2)d=2cm d=3cm d=5cm

        4.引入:知道圓的直徑和半徑,我們能很快算出圓的周長。如果只知道圓的周長,我們能算出它的直徑和半徑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研究圓周長的知識。(板書:圓的周長計算的實際運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6。

        (1)出示例6的情境圖,指名讀題,并且找出條件和問題。

        (2)討論:如何準確地測算出這個花壇的直徑?

        (3)交流后,明確:先測量出這個花壇的周長,再利用圓的周長計算公式計算

        花壇的直徑。

        (4)出示測量結果:花壇的周長是251.2米。

        (5)學生獨立完成。

        (6)集體訂正,教師板書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方法二:算術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7)師:兩種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喜歡什么方法?

        2.小結。

        (l)提問:已知圓的周長,如何求圓的半徑或直徑?

        (2)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倭蟹匠探獯稹

       、赿=C÷ r=C÷ ÷2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四第8題。

        (1)借助圓柱形教具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樹干橫截面。

        (2)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

        (3)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1)理解“拱門的高度”的含義。

        (2)學生獨立計算。

        (3)集體訂正。

        4.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1)學生獨立思考。

        (2)集體交流,明確:可以通過計算來比較,也可以根據周長的計算公式來直接比較。

        5.作業(yè):練習十四第6、7、10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板書設計:

        圓的周長計算的實際運用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方法二:算術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壇的直徑是80米。

        d=C÷ r=C÷ ÷2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個性調整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環(huán)節(jié)

        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一、創(chuàng)設情創(chuàng)設“打電話”的情境,

        有打長途電話的經驗。境

        1、出示文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并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問題。

        二、自主探2、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4.83÷0.7和45÷7.2的究,創(chuàng)建數得數時,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

        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學模型

        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引導學生把新的知識轉

        化為已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

        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鞏固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與應用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后,被除數

        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后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1,2,3——補充練習: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筆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創(chuàng)設情境二、自主探究,創(chuàng)建數學模型三、鞏固與應用

        呈現中國銀行20xx年3月公布的關于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根據得數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練一練:P71/1,2,3,4

        第1題:這是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12.5÷1。07,

        四、總結。超過了11元港幣;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紀末2元,因此11元港幣不夠。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兌換,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分數的認識、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它將為后面的分數的混合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原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引導學生從現實體驗出發(fā),激發(fā)學生興趣,學會合作,與人分享收獲,并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原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教法學法:

        為了講清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達到本節(jié)課制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學法上談一談。

        教學教法:

        我會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參與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讓學生探究體驗、參與合作、互動討論。

        教學學法:

        引導學生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活動中歸納知識,在參與中培養(yǎng)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出示課本上的情境圖(小明和小紅在手工課上折紙鶴)讓學生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能提出什么問題

        結合學生提問,解決第一個問題: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引出算式1/2+1/4(板書算式)

        此環(huán)節(jié)抓住切入點生成本節(jié)課的問題,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怎樣計算讓學生體會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必要性,在生活中確實需要。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因猜想而緊張的沉思,從而達到風起云生的效果。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一)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法

        1、獨立思考——投石問路

        在提出1/2+1/4得多少后,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全體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自己的.通過畫圖、折紙、探索計算的算法。

        2、合作交流——曲徑通幽

        算完后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展示自己的操作過程。

        3、匯報交流——水到渠成

        小組說完后,哪組的同學起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想法其他還有別的想法嗎

        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法,可能會有以下幾種請況

        1/2+1/4=1/6

        1/2+1/4=2/6

        1/2+1/4=2/4+1/4=3/4

        不管是哪這種想法,我都不會急于表態(tài),而是把問題拋回去:請同學們想想,你同意那種意見為什么

        重點引導學生不僅說出得多少,更應結合圖形、畫圖說明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進一步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二)異分母分數減法

        出示提出的問題:你能計算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嗎學生獨立探索異分母分數的減法。然后出示試一試兩題,讓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三)小結計算方法

        觀察算式,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加減法

        讓學生思考、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小結優(yōu)化,重點引導學生說出算法——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加減。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同學的嗎引導學生總結提醒大家注意的事項。

        此環(huán)節(jié)抓住問題的的著力點討論,讓學生探究有實效,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方法,匯報交流抓住知識的突破點,以求達到由“投石問路——曲徑通幽——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我會設計基本練習(課本練一練1—3題)、提高練習(練一練第4題)、綜合練習(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先看清題意,再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關注有什么不一樣的或是不對的

        此環(huán)節(jié)抓住盲點練習,讓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說出學到的知識,還有情感體驗。

        此環(huán)節(jié)抓住新知識增長點,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更深刻地運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yǎng)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說說你猜想的依據。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3)出示例7第一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

        通過交流,明確

        (1)圓的面積是它的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2)圓的面積可能是半徑平方的兀倍。

        3.教學例8。

        (l)談話: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的面積大約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圓的面積究竟應該怎樣來計算呢?

        (2)操作體驗:教師演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并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3)提問:拼成的圖形像什么圖形?追問:為什么說它像一個平行四邊形?

        初步想象:如果把圓平均分成32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想一想,拼成的圖形與前面的圖形相比有怎樣的變化?

        (4)進一步想象:如果將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閉上眼睛想一想,隨著份數的增加,拼成的圖形會越來越接近一個什么圖形?

        (5)交流后,教師出示推導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圓有什么聯系?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6)在集體交流中借助圖示小結: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7)追問:如果圓的半徑是r,長方形的長和寬應該怎樣表示?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怎樣來計算圓的面積?

        (8)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一長×寬

        圓的面積=

        (9)追問:有了這樣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4.教學例9。

        (1)出示例9,提問: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自動旋轉噴水器?

        (2)想象一下自動噴水器旋轉一周后噴灌的地方是什么圖形,噴水的最遠的距離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4)集體交流。

        5.教學例10。

        (1)請同學讀題,解讀題意。

        (2)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

        (3)分析解題過程。

        (4)明確各個量之間的轉化關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l)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學生列式后用計算器計算。

        (2)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指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要根據周長求出半徑。

        5.作業(yè):練習十五第2、5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教材學情:

        《折紙》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九冊第四單元的一個學習內容。在這個內容之前,學生已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學會了約分、通分的方法,懂得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其中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本節(jié)課最直接的知識起點。本節(jié)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同時又是本單元的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是: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五年級的學生,在三年級時已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在上一個單元里又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因此,對學生而言,作為構成計算法則的兩個重要知識點都已具備,在這節(jié)課里,重點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為同”,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

        (二)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建立學習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筆、正方形紙片

        教學教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法”:即設置問題情境→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小結→鞏固應用。在老師的引導下,以問題為思維的主線,學生先想先做,老師后講后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著眼于“引”,啟發(fā)學生“探”,利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的求知-,促使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中掌握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規(guī)律,把“引”與“探”有機結合起來。在主要運用“引探教學法”的同時,結合運用直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知識遷移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在具體的情景和數學活動中獲取數學知識。

        教學學法:

        在本節(jié)課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注重在計算法則的引入和形成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學生自主探索算法、合作交流做法,真正地讓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教學,體驗轉化思想在數學中的運用,經歷觀察、探索、歸納的數學活動,自主推導計算法則。具體學法有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動手操作法、練習鞏固法等。

        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設計為:復習導入,鋪墊孕伏→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巧設練習,鞏固新知→課堂評價,師生小結等五大環(huán)節(jié)。

        一、復習導入,鋪墊孕伏

        我通過設計“把下面各組分數通分”和“口算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來復習通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目的是為學好新課打下基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我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fā),從現實生活中的“手工折紙”引入新課,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他倆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三、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新課程倡導,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學生也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識才能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到新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具有生命的活力。本教學環(huán)節(jié)是主要環(huán)節(jié),我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法。我放手讓學生通過折一折、畫一畫、算一算和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意識,通過師生驗證、討論交流等形式,逐步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還故意出錯題讓學生判斷,以此讓學生理解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的算理。

        第二步,學習異分母分數減法。由于學生學會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所以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思考獨立完成,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獲取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培養(yǎng)自學能力。

        第三步,算法優(yōu)化。在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法、減法的過程中,學生分別用了折紙、畫圖和計算的不同解法,我讓學生比較哪一種算法更好、更方便,引導學生在算法多樣化中選擇算法化。

        第四步,討論歸納計算法則。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然后組織全班交流歸納。通過發(fā)揮學生合作交流的作用,引導學生自己推導出計算法則。

        四、巧設練習,鞏固新知

        針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如“看圖填一填”。旨在展示計算全過程,給差生“拐杖”,力!半p基”。

        2.綜合練習,如“計算”。完成這一層次的練習不僅要用到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而且要綜合運用“通分”、“約分”、“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等知識點,設計意圖在于強化算理,提高計算技能。

        3.應用練習,如“解決問題”。把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五、課堂評價,師生小結

        新課程倡導評價的多元化,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我注意及時表揚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注重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經驗,完善認知結構。

        總之,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能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數學教案07-30

      北師大數學教案03-07

      北師大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2-02

      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20

      五年級上冊語文北師大版教學反思04-19

      北師大五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1-05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25

      五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7-12

      北師大二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