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必備)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讀懂課文內容,從查理的變化中,感受到查理那種善良、 樂于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風范,及杰西的真誠,對朋友的理解、尊重從中所受到的人性美的教育。
3、 對課文內容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預設流程
一、過渡引導,讀題質疑
1、 本組課文,我們圍繞著“愛”這個主題,學習了哪幾個感人的故事?(交流)今天,我們要一起去認識一位好漢——板書:好漢。你們認為好漢應該是怎樣的人?(交流)
2、 這位好漢的名字叫——查理(補充課題,讀題)
3、 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 根據導讀提示的要求和自己的疑問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2、 檢查學生讀書情況。(幾個難讀的長句子。)
3、 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感人的故事?
好漢查理開始并不是好漢——板書“非好漢”,后來為什么又稱他是好漢呢?——板書:好漢?
三、默讀課文,聚焦“好漢”
1、你從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個好漢?默讀課文,從中找到理由,找到一處,標上1,找到二處標上2,以此類推….
2、交流理由,教師相機歸納!鍟汉脻h!為什么用嘆號,不用句號(實實在在、不折不扣、真正的好漢。)
3、查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這和哪些人或事有關呢?找一找
4、評價杰西和羅伯特先生對查理的影響。(相機指導讀關鍵的對話。)
5、教師小結:是杰西和羅伯特先生的善良、熱情樂觀、真誠、信任、理解和尊重改變了查理,原來“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
6、假如現在你是這個鎮(zhèn)上的人,你會怎么評價查理呢?
四、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暑假就要結束了,杰西也要回家了,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他們倆會說些什么呢?(看插圖,想象練筆。)
2、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3、老師這兒還有一個故事,或許你會發(fā)現更多——補充《蘇珊的帽子》,簡單說說體會。
4、師小結:原來,愛不光包括,鼓勵、信任、關心、體貼,也包括,信任、理解、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對愛的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5、推薦閱讀:《愛的教育》、《感動小學生的100故事》、《美德的種子》。
板書設計:
好漢查理
非好漢
|
好漢!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2個生字,熟讀課文。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想想課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麗和可愛。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珍珠泉的美麗和可愛,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了解課文記敘的順序。
教學構想
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后學生自學課文,交流學習體會;再通過練習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并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片。收集有關泉水的資料。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泉水是從地下冒出的水,它是那么清澈,那么明凈。它是大地母親的乳汁,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生命的泉水。作者家鄉(xiāng)有義演清泉,泉水不但又綠又深,而且譚底還會不斷冒出一串串彩色的、像珍珠一樣的水泡,鄉(xiāng)親們稱它為“珍珠泉”。(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放課文錄音,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聽到的景象,然后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
2 學生談談自己想象到的景象,再次激發(fā)閱讀興趣。
三、學生自讀課文,交流學習體會,學習生字。
1 先讀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再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珍珠泉的神奇景象,并把自己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
2 對第一次的想象內容進行補充,并讓學生讀讀畫出的有關語句,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據學生選擇的句子進行組合,把選擇同樣語句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一氣浪讀,討論自己的體會。有特殊見解的學生可以獨立學習,教師與他們交流。
(2)各學習小組匯報交流情況,反復誦讀,教師進行點撥、啟發(fā)、引導、品位,隨機教學生字“嵌”和“篩”。提醒學生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并通過讀讓其他同學聽出你們的'理解,聽出你們的情感。在指導朗讀描寫珍珠泉周圍景物的語句時,啟發(fā)強調“綠”字,和三個“那樣”,讀出珍珠泉的綠、深、清,讀出作者的喜愛之情;指導朗讀描寫潭底冒水泡的句子,引導學生讀的輕松一些,好像在夸獎活潑可愛的小孩,讀好兩個“照在”、一個“照在”和三個“!”,讀出變化,突出作者的贊美……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在討論交流中,對第一次想象的內容進行補充。
(3)讓有獨特見解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鼓勵其他同學傾聽,對他們的想法進行補充、質疑。
(4)齊讀全文。
四、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
1 (出事投影)課文先介紹了珍珠泉在 ,接著重點描述了珍珠泉周圍的 ,以及譚底冒出的 ,最后抒發(fā)了作者對珍珠泉的 之情。
2 學習小組討論完成練習,了解課文的記敘順序。
五、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讓學生摘抄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要求自己工整、端正,不遺漏標點符號。
六、小結,激發(fā)習作和課外閱讀的興趣。這節(jié)課,老師和大家一起欣賞了美麗的珍珠泉,它是多么清、多么綠、多么美啊!我們被這美妙的景象所陶醉。其實我們家鄉(xiāng)、我們祖國還有許多美麗、神奇的地方,它們需要我們去發(fā)現、去宣傳。希望同學們向本文的作者學習,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用手中的筆來描繪祖國、家鄉(xiāng)美麗的河山。也可以去調查、查找資料,如果有類似的文章,可以推薦給同學,大家一起欣賞,一起學習。
作業(yè)設計
摘抄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寫其中9個生字,并記住字形。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通過具體的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培養(yǎng)語感;真切體會“如茉莉一般的愛”是讓人回味綿長的愛、是了無痕跡的愛、是心有靈犀的愛。
3.聯系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愛,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時間兩課時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緊扣課題、課題質疑
1.語言描述,激情導入
愛是人間永恒的主題!在不同的人眼里,愛有不同的內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篇課文,體會其中與眾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愛。
2.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茉莉有什么特點?愛怎么能像茉莉呢?請同學們讀課文。
[用動情的語言激蕩起學生心中的漣漪,用簡明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二、認讀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學課文。
要求:(1)圈畫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3)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自學課文的三個要求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符合閱讀規(guī)律,又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習慣,盡快過好認讀關]2.檢查交流。
。1)出示生字詞檢查認讀
茉莉 掏出 謊話 叮囑 光澤 靜謐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無奇
一本正經 躡手躡腳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相機指導讀好一些難讀的句子,理解一些詞語
叮囑:爸爸叮囑我什么?一遍兩遍是不是叮囑?爸爸會怎樣叮囑?生活中的你有沒有受到別人的叮囑?(聯系生活與展開想象相結合理解詞語)
“尋思”、“隨手”與“一本正經”:抓三個詞語的對比體會母親內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樣羞澀、含蓄而芳香。
躡手躡腳:形容腳步很輕。為什么躡手躡腳?怎樣躡手躡腳?(做動作)
[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理解詞語,需要教師對教材深入地鉆研,靈活地把握]3.梳理概括。
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要求學生用簡要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要意思。)
[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歸納概括能力的訓練尤為重要,而現行的閱讀教學恰恰忽視了這一點,有的即使關注到了,也沒有落到實處,長此以往,學生在閱讀中快速準確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會大打折扣,從而會影響到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三、鞏固生字,描紅臨寫
1.練讀詞語
2.趣味記字
。1)溫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靜,有話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紅臨寫
要點提示:茉莉(上下結構,上小下大);掏、謊、叮、澤、縷、揉、哦(左小右大)
[寫字學詞是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初讀階段的教學至少要拿出10分鐘識字寫字]
二、布置作業(yè)
1.寫好生字,記住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布置作業(yè)需要靈活與扎實相結合,一般還是像這樣務實一些的好,便于學生作業(yè),便于檢查反饋,便于學生改進提高]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感受茉莉1.課文中幾次寫到了茉莉?每一次寫茉莉分別帶給人什么感受?
學生讀書、交流,出示詞語:
平淡無奇 潔白純凈 詩意 彌漫 縷縷幽香 裊裊
3.在作者眼里,茉莉開始是平淡無奇的,而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茉莉變得潔白純凈、富有詩意、散發(fā)出縷縷幽香,還裊裊地鉆進了心中。為什么呢?
[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非常重要。問題淺了,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問題深了,學生會如墜云霧。這一環(huán)節(jié)圍繞作者對茉莉的感受的不斷變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學生急于探求“愛”和“茉莉”之間如絲如縷、似斷實續(xù)的聯系。]
二、精讀課文,品味愛心
1.描述:爸爸媽媽的愛鑲嵌在課文的細節(jié)中,要求同學們關注細節(jié),人物的一個動作、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愛;同時要感受描述的語言。要通過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溫情與愛。
2.要求:自讀課文,標出能表現細節(jié)的詞句,在旁邊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受。
三、師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組交流。交流內容:從哪些細節(jié),那些語段中感受到愛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讀一讀,然后表述自己的觀點;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補充。
2.班級交流(預設)。
。1)第二天早晨,媽媽用虛弱的聲音對我說:“映兒,本來我答應今天包餃子給你爸爸吃,現在看來不行了。你呆會兒就買點現成的餃子煮給你爸吃。記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訴他我進了醫(yī)院,不然他會吃不下去的!比欢,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聽我花盡心思編的謊話,便直奔醫(yī)院。
引導1:在媽媽心里,生病與爸爸吃餃子哪一個重要?練習讀。
2.“爸爸直奔醫(yī)院”,從“直奔”這個詞讀出了什么?練習讀。
小結: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餃子、美麗的謊言卻系著爸爸和媽媽之間的真情,愛,如茉莉。(2)當我推開病房的門,不禁怔住了:媽媽睡在病床上,嘴角掛著恬靜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緊握著媽媽的手,頭伏在床沿邊睡著了。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
引導1:談談對這段話的總體感受。
引導2:從“恬靜的微笑”、“緊握著的手”看出什么?(這些問題在指導朗讀中相機引導)
引導3:一個“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探”字與“照”“射”的比較,去體會“探”在這里的感情魅力。通過這樣的比照感受“探”的獨特,也能夠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獨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語言,這就是語言有溫度的原因所在。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會接近語言的真象。]小結:媽媽恬靜的微笑、爸爸緊握住媽媽的手,不正像盛開的茉莉嗎?作者似乎聞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驚醒了爸爸。他……她一動我就驚醒了。”和“爸爸去洗漱……愛如茉莉”。
引導1:抓住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描寫感悟內心。
引導2:聯系當時情景、抓住提示語指導朗讀。
引導3:分角色朗讀。
引導4:為什么寫幽香“鉆”到心中?對“鉆”有什么別樣體會?
小結:幽香是氣味,不可能鉆進心里,打動我們的是父母之間的愛;“愛”溫暖人們的心,所以覺得茉莉也顯得更加潔白純凈。愛如茉莉!
[對“鉆”字的處理,讓學生說出別樣的體會,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生活經驗來解讀文本的含義。架構具體的文字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從而促使學生深層次考慮,自己得到答案。教師的總結,延伸學生的理解,同時通過教師的話向學生傳遞教師的`理解,這樣,把教師的理解評價與學生的理解結合起來,就有了更加立體豐富的認識。
四、歸納提煉,它是課文精華的濃縮,壓韻合轍、瑯瑯上口,便教利學。
。1)讀一讀,背一背。
。2)不同的人對“愛”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想一想,議一議,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愛記錄下來。
17.月光啟蒙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3.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課文語言優(yōu)美,其中民歌民謠風格明快、流暢、含蓄、風趣,值得好好體味。
2.文中插圖精美,在指導讀書感悟時,可結合插圖,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內在意蘊感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孫友田的經典詩句,相機介紹詩人。
2.孫友田能成為詩人,離不開他的母親,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jié)庥舻脑娗。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3. 這是位怎樣的母親,竟能給她的孩子帶來如此豐富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友田寫的散文《月光啟蒙》(板書課題 齊讀)
二、初讀指導
1. 自由讀課文,要求:
。1) 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 畫出生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
2. 檢查自學情況
(1) 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2) 指名讀,注意輕聲(裳)、前鼻音(辰)、后鼻音(蒙、鳳、凰、嫦、荊、帳)
。3) 指名試讀課文,了解掌握情況。
啟蒙:使初學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智慧得以初步開發(fā)。
混沌:形容無知無識的樣子。
3. 通讀課文,思考分段
交流
第一段(1~3):寫童年夏夜生活的美妙,是母親的歌謠使“我”懂得了對故鄉(xiāng)的愛,對民間藝術的愛。
第二段(4~8):寫母親在夏夜給我講神話故事、唱童謠、猜謎語,啟迪了“我”的想象和智慧。
第三段(9~9):寫母親是啟蒙老師,為“我”飛向詩歌王國奠定了基礎。
4. 質疑問難
三、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課文插圖:看了這溫馨的畫面,你會想起什么?或想說點什么?
2.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浸透著母親無數的心血與汗水,蘊涵著母親無盡的牽掛與關愛。這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籬笆小院,在柔和的月色里聆聽這位農家母親的聲音。
二、精讀指導
1. 學習1~5自然段
。1) 自由讀,注意捕捉讀時內心的感受
(2) 學生交流感受
、 籬笆小院和諧、愜意:天上有星星月亮,籬笆院中有柔和的月色,安詳的母親,乖巧的“我”。
、 母親的嗓音甜潤、輕盈: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
。3) 誰能用甜甜的嗓音吟誦母親所唱的歌謠?
。4) 女生齊讀2、3自然段。
(5) 出示: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 交流:母親的聲音甜美,充滿深情,仿佛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母親動人的音韻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悠然飄逸。
。6) 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苦,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如果你就是籬笆小院那個被媽媽摟在懷里的孩子,聽著這樣的歌謠,你會想些什么?
。7) 齊讀:母親用歌謠把故鄉(xiāng)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4.學習6~13自然段
。1) 自由讀6~9自然段,找出描寫母親形象的一句話
。2) 出示:此時明月以至中天,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 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交流:月光似水,身穿白布褂子的母親沉浸其中,顯得莊嚴肅穆,有如玉石雕像。
② 指導讀出“我”對母親的崇敬之情。
(3) 自由讀10~13自然段
、 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 交流
、 分角色朗讀母子間的對話
5.母親的歌謠故事,使我童年的夏夜變得分外的美妙。所以,引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6.出示:最后三句話
。1) 從這三句話中,你能看出“我”想對母親說什么?
(2) 簡介文章的寫作背景。
(3) 再讀,體會其中包含的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4) 指名讀,齊讀。
三、總結全文
1. 默讀課文,討論: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
2. 讓我們輕輕閉上眼睛,走入記憶的長河,再在母親的愛中回味一番,陶醉一番。
3. 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你的母親在你成長的歷程中給過你什么幫助?你想對她說些什么?
板書:
17.月光啟蒙
唱歌謠
講故事 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
唱童謠 飛向詩歌的王國
猜謎語
18 我和祖父的園子
學習目標
1.熟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我”在祖父的園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認識8個生字及“螞蚱、櫻桃、蚌殼”等詞語,摘錄描寫優(yōu)美的句子。
課時安排
1課時
A案
教學過程
一、讀詩導入,揭示課題
童年是最純真、最令人難忘的歲月。上一篇課文,冬陽下的一隊隊駱駝,給作者留下了難忘的記憶。今天,我們要走進《祖父園子里》,與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園子里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
掃清文字障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按閱讀提示再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文。
2.找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3.想一想,你什么喜歡自己讀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四、匯報交流
1.文章開頭的描寫:“我家有一個大花園……停在上面一動不動了!薄盎▓@里邊明晃晃的,紅的紅,綠的綠,新鮮漂亮!
。1)從這幾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A設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園子里昆蟲豐富多彩;昆蟲非?蓯;“我”對它們非常喜愛;作者描寫這么細致,說明祖父的園子給了“我”一個美好的童年,讓“我”對那里的一切都難以忘懷。等等。學生回答后,追問從哪些句中體會到的。)
。2)有感情地讀這幾句話,要求通過適當的語氣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2.你覺得“我”在祖父園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說說為什么?
。1)預設學生喜歡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戴一頂小草帽;……有的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踢飛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愛祖父的模仿行為;“我”的舉止很天真、幼稚;“我”的舉止很可愛;等等。
、谄鋵嵞睦锸晴P;……把狗尾巴當做谷穗留著。
理由可以是:“伏在”“亂勾”,說明“我”的舉止很天真可愛;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著,這樣的舉止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干的傻事;等等。
、垡惶ь^,看見一個黃瓜長大了,……于是丟下黃瓜追蜻蜓了。
理由可以是:“我”“見異思遷”,是“我”對園子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都非常喜愛的緣故,這樣的事情,在孩子中間是經常發(fā)生,讀了這樣的句子,能引起我們的共鳴;“我”在園子里的生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等等。
、茏娓笣膊耍乙策^來澆,……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頑皮;祖父對我十分寬容、喜愛和呵護;“我”在園子里十分自由快樂;等等。
。2)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有趣?
在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的過程中相機歸納:作者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哪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把孩子的天真、頑皮寫出來,具有真情實感。作者寫得很具體,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描寫的具體生動,使我們好像就看到“我”一樣。等等。
3.文章后面的幾段話:“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粼敢忾L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1)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預設的答案可能有:寫園子里植物和動物的自由自在,表達“我”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心情;“我”內心充滿了快樂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園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樂,都是那樣美好,充滿活力。
(2)有感情地讀課文的后面三段話,要求通過適當的語氣把“我”的快樂心情讀出來。
五、朗讀全文,布置作業(yè)
1.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純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畫,絢麗多彩;童年是一首詩,耐人尋味。讓我們齊聲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板書設計:
《習作5》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迎六一征稿啟事》,弄清征文的要點。練習向各種兒童報刊投稿。
2、根據征文啟事的要求,進行寫人的習作練習,寫一個我身邊的小能人。
3、學習用一兩個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時間:2課時。
三、教學過程:
。ㄒ唬┙翌}。
。ǘ┲笇W生讀懂《迎六一征文啟事》。
1、讓學生自讀《迎六一征文啟事》。
2、思考:這則征文啟事的要點:
。1)題目(范圍)是什么?
。2)征文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3)參賽對象是什么人?
。4)截稿日期是什么時候?
3、學生閱讀后回答。
(三)根據習作指導提出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1、指導審題:教師板書作文題后,啟發(fā)提問:寫誰?小能人可以在幾個方面表現突出的,也可以是在某個方面具有特長的?
2、開拓思路,選擇材料:從小能人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找材料,也可以從他某個方面的突出表現或獨有特點去找材料。
3、指導學生圍繞重點材料寫具體。
。1)你打算表現小能人的什么突出表現或特長?
。2)你想通過寫什么事來表現他的這個特長或突出表現?
(3)師小結:選擇事例要典型。
(4)你相怎么寫這件事?說一說,要求把反映人物特點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描寫出來,突出重點。
。5)學生嘗試說,指名說一說,師相機點評。
。6)師:寫事要典型,但不要憑空想象,要寫真事,講真話。
。ㄋ模⿲W生草稿。
。ㄎ澹┮髮W生留心各種報刊刊登的征文啟事,踴躍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
1、通過朗讀感悟課文的主題:小學生上課要專心學習,不受外界干擾。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會認“外、鳥、叫、你、我、課”等10個字會寫“小、不、了、下”4個字。
教學重點 :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義。
教學難點 :找出書中壓韻的字、音節(jié)知道什么叫壓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引入
1、幻燈出示課本插圖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畫面上都有什么?
師總結過渡:教室的窗前,綠樹成蔭,兩只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唱歌,好像在招呼小朋友出來玩呢!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呢? 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質疑: 師:看到題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讀課文:
1、看大屏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課文原文)
2、指名讀,不同形式練讀。
3、讀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識字:
1、課文里有幾個生字小朋友想考考你,看你認識不認識它們,你敢接受挑戰(zhàn)嗎?(你們真勇敢!)
2、出示6個要求會認的生字和4個要求會寫的字,不同形式讀。(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3、看著拼音你們會讀,那不看拼音還會不會?(課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
4、我們又認識了幾個生字小朋友,老師告訴你,把它們放到課文里,你會讀得更流利,你們相信嗎?試試看。學生練讀。
5、師:同學們讀得真認真!老師告訴你,一個小圓圈“!币粋小問號“?”都表示一句話。誰能最快地數出來這首詩一共幾句話?(4句)
6、同學們認真觀察每句的最后一個字,看哪位同學最聰明,能發(fā)現規(guī)律。(課件提示學生最后一個字)
7、生:最后一個字的韻母都是ao,
師:你們真棒!老師告訴你們:這叫“押韻”。詩歌都是押韻的,這樣讀起來更好聽,就像唱歌一樣。你們愿意再讀一遍嗎?(課件出示課文)
8、學生練讀后指名讀。
五、細讀課文
1、 師:小鳥在窗前唱歌,教室里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為什么叫小鳥輕點叫?把它們趕走不行嗎?(帶問題感悟、指導朗讀)
2、 反復練讀,(滲透愛護動物的教育)。
3、 深化主題:
師:這位小朋友做的'好不好?你想學習他什么?
4、 師總結:他上課專心聽講,不受外面環(huán)境的影響,真值得我們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卡片出示6個要求會認的生字和4個要求會寫的字,指名認讀。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寫字
1、 師:剛才有幾個生字娃娃悄悄告訴老師,看你們學得那么認真,想和你們交成永遠的好朋友呢! 你們愿意嗎?
2、 師分別出示生字卡片(小、下、了、不),先搶讀,后不同形式練讀。
分別練習組詞、說話、意思找反義詞、記憶字形方法。
3、 師:你想學會寫它們的名字嗎?
師范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 投影學生作品,指名說一說他寫的好在哪?不好在哪?應該怎么改?
三、鞏固延伸
1、 同學們,你們喜歡逛超市嗎?一進門先要做什么?(生:提籃子、推小車)
2、 老師今天也推來了幾輛小車,我們要進行一次,詞語搬家比賽,找自己喜歡的詞語放到 小推車里,看誰找的又快又多?
3、 學生找詞,師巡視指導。
4、 指名匯報。
教學后記:
投影學生作品,指名說一說他寫的好在哪?不好在哪?應該怎么改?這是我根據我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的。讓他們來說比老師的說教要好的多,以后我還要嘗試做。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學習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章法。
3.了解《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認識現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特點。
4.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重點難點]:
1.《詩經》六義及重章疊唱的手法是學習要點,賦、比、興手法的理解鑒別又是學習的難點。
2.詩歌所反映的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用及《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tǒng)是學習的要點。
3.有些詞句理解起來也可能有困難。
《詩經》因距今時代久遠(近三千年),加之某些詞句的理解歷來有分歧,今天閱讀理解起來在語言方面困難較大。我們在學習中首先要結合課文下面的注解預習課文,把握大意;然后再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反復熟讀課文直至背誦,透徹理解。學習的重點不必放在字詞句的逐一解釋上(但某些古漢語常用的實詞、虛詞和至今仍在沿用的詞語、成語一定要掌握);重點應是學習掌握作品所表現的思想感情,所刻劃的人物形象,所運用的賦、比、興手法用及章法結構和停頓節(jié)奏等的藝術意味和藝術效果,從而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學時間]:一課時
[學習內容與步驟]
一、了解《詩經》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關于《詩經》的編集,漢代有兩種說法:①行人采詩說。②孔子刪詩說。近代學者一般認為刪詩說不可信 。 但根據《論語》中孔子所說:“吾自衛(wèi)返魯,然后樂正,雅、頌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確曾為《詩》正過樂。只不過至春秋后期新聲興起,古樂失傳,《詩三百》便只有歌詩流傳下來 ,成為今之所見的詩歌總集。
《詩經》所錄,均為曾經入樂的歌詞!对娊洝返捏w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亠L,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讹L》詩是從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qū)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谘,是周王朝直轄地區(qū)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堆拧吩娛菍m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yè)的。《頌》詩又分為《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共40篇。
《詩經》全面地展示了中國周代時期的社會生活,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奴隸社會從興盛到衰敗時期的歷史面貌。其中有些詩,記載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紂,是周部族起源、發(fā)展和立國的歷史敘事詩。有些詩,用冷嘲熱諷的筆調形象地揭示出奴隸主貪婪成性、不勞而獲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聲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顯示了奴隸制崩潰時期奴隸們的覺醒。還有不少詩表現了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
所謂《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用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用引起所詠之詞也!辟x、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成《詩經》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对娊洝酚盟难詾橹鳎嬗须s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綿詞來狀物、擬聲、窮貌。“用少總多,情貌無遺”。此外 ,《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的用韻規(guī)律在《詩經》中幾乎都已經具備了。
《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容豐富、思想和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用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二、學習《采薇》
1.學生朗讀,整體把握。
思考討論:這首詩表現了怎么樣的主題?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了普通士兵在離鄉(xiāng)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不滿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2.再讀詩歌,疏通詞句。
譯文:
野豌豆苗采幾把,一些豆苗已長大。說回家啊難回家,歲末又將來臨了。沒有屋來沒有家,只因匈奴太兇煞。沒有空閑坐下來,只因匈奴久徘徊。
野豌豆苗采幾把,豆苗柔嫩剛發(fā)芽。說回家啊難回家,心總憂愁總牽掛。憂心如焚烤艷陽,又餓又渴實難當。戰(zhàn)事難將帳安定,無人歸家問音訊。
野豌豆苗采幾把,豆苗莖葉老又硬。說回家啊難回家,轉眼又去半年了。朝廷差事不停遣,沒有一處可休閑。憂心積郁成久痛,只恐死訊往家送。
路邊何花爭嬌艷?白棣花開一片片。路邊何車真威武?將軍出征將路堵。戰(zhàn)車前方套上馬,四匹馬兒真高大。如此怎敢圖安樂?一月捷報一籮籮。
趨車策馬征四方,馬兒強健勢浩蕩。將軍樹威車旁立,兵士也靠車隱蔽。四馬雄威多整齊,雕弓箭袋不曾離。哪敢一日不戒備?匈奴戰(zhàn)事催人急。
想我當年出征日,楊柳春風真美麗。如今歸來返故里,卻是雪花紛飛時。行路遲緩路漫漫,又渴又餓不勝寒。無限傷悲在我心,誰人知曉嘆伶仃。
3.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第一章,寫士兵為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xiāng),久久不得歸家,而產生的悲傷、厭戰(zhàn)和對外族的仇恨。首四句,用薇菜漸次生長和時間的推移來起興,來表達士兵久役于外不得歸家的怨敵、思家與盼歸的`心情!懊沂颐壹摇焙汀安诲貑⒕印笔沁@一心情產生的主要原因。朱熹引用程子的話說:“古者戍役,兩朞而還。今年春莫(暮)行,明年夏代者至,復留備秋,至過十一月而歸。又明年中春至,春暮遣次戍者皆在疆圉。如今之防秋也!保ā对娂瘋鳌罚┻@段話告訴我們,當時的兵役制度是二年為期限,可是本詩中的戰(zhàn)士的服役看上去沒有期限,士兵歸家變得遙遙無期,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滿和對家鄉(xiāng)更強烈的思念。用下幾章都是圍繞著這個基調敘寫的。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言戍人念歸期之遠,而憂勞之甚,然戍事未已,則無人可使歸而問其室家之安否也。”詩仍用薇菜逐漸長得柔嫩、粗硬起興,暗示時間流逝,易年更歲,可是役期卻無止境,軍旅生活又異常痛苦,轉戰(zhàn)不止,饑渴勞頓。而“靡使歸聘”和“我行不來”,則表達了邊關和故鄉(xiāng)相隔萬里,關山阻斷,音訊全無,由此而引發(fā)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zhàn)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上的對戰(zhàn)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了正是因為戰(zhàn)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為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xiāng)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過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之后,戰(zhàn)爭的幸存者終于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沒有寫士卒勝利后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磨難之后內心深處的凄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歸鄉(xiāng)的路依然那么艱難。
4.明確特點,熟讀成誦。
從藝術上講這首詩很有特點。
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來展現生活圖景,比如,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并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zhàn)車、戰(zhàn)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zhàn)嚳孰y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用想見戰(zhàn)爭的殘酷。
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里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用樂景寫哀,用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再次,是它的旋律協(xié)調,音節(jié)和諧,一唱三嘆,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復吟唱,一方面用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jié)奏中表現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三、布置作業(yè):
完成《學習與評價》相關練習。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1、會認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看圖,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難點:感受和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有關板書內容的表格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看圖初步感受黃山石的奇妙。2、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去過黃山嗎?知道黃山有哪四絕?
2、黃山在我過安徽省南部,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為四絕。讀了這個課題,你認為課文中可能要寫什么呢?
二、觀察圖畫。
1、出示多媒體課件或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上的三塊石頭象什么。
2、過渡。課文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石頭呢?讀一讀就知道了。
三、讀文識字。
1、第一遍,要求讀正確、讀流利。不會讀的字可通過“桃子”、“樹葉”上的拼音來解決。
2、第二遍,要求邊讀邊想想課文介紹了幾種黃山奇石,用橫線畫出來。
3、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14個生字,讓學生認讀。
4、找一找這些生字在文中組成了什么詞語。
即:風景區(qū)尤其仙桃石石盤山峰胳膊,巨石每當脖子著名形狀
5、課件出示以上詞語,開火車認讀。注意“膊”在“胳膊”一詞中讀輕聲。
6、鞏固識字。
(1)、猜字謎:橫山上面三根草(當);一個人,在山邊(仙);學者頭上帶草帽(著)。
。2)、讀新組的詞語:山區(qū)其它仙人盤子巨人當然著作圖形形態(tài)
7、指名讀,分組讀,全班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
1、觀察“尤、其、區(qū)、巨、它、安“六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發(fā)現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
3、比較字形。區(qū)——巨,都是半包圍結構。筆順分別為:區(qū)巨
尤——其,都是獨體字。它——安,都有寶蓋兒。
4、師范寫生字,請學生認真觀看。
5、學生練習寫字,師巡視指導。寫好后組織學生評議、參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圖文結合,感悟課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感悟課文,體會黃山石的奇妙。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2、理解“聞名中外”和“尤其”。
。劽型猓簢鴥葒舛加忻。尤其:特別、更加。)
3、指導讀,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幅圖。認真觀察,圖上的石頭是什么樣子?看到石頭你會想到什么?
2、找出寫這幅圖的段落讀一讀。
3、比較句子:
它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它好像從天山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4、小結:這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依次寫了“仙桃石”的名字、樣子、地點。)板書:
先寫再寫然后寫第二段名字樣子地點
5、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課件出示:“猴子觀!眻D。觀察那石頭的樣子,看到石頭讓你想到什么?
2、找出圖中對應的段落讀一讀。
3、想一想這段寫黃山奇石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然后寫什么?試著補充板書。
板書:
先寫再寫然后寫
第二段名字樣子地點
第三段地點樣子名字
4、比一比,第二、三自然段的兩種石頭的`寫法有什么不同?這樣寫好不好?(寫的方式有變化,讀起來更有趣。
5、指導朗讀。
6、比一比誰背得快。
四、小組合作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每四人一小組,每組發(fā)一張卡片(內容同板書),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想怎樣補充表格內容,鼓勵學生大膽填寫。
2、評議。
3、指導朗讀、背誦。
4、對比表格中各段的不同寫法,討論:如果各段寫法相同,好嗎?
。▽懛ㄓ凶兓,文章才生動)
5、自選一段,試著變換順序說一說。(如:在山頂的石盤上,有一塊巨石好像是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這就是有名的“仙桃石”。)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讀懂了什么?
2、想一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幾塊奇石的樣子,挑一塊像第2、3、4、5自然段那樣說一說。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
如:就說“天狗望月”吧,它瞪著眼睛,伸著舌頭望著圓圓的月兒,就像要一口吞掉月兒似的。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幾只可愛的獅子像是你追我趕,搶一個圓溜溜的石球。
六、指導寫字。
1、復習“尤、其、區(qū)、巨、它、安”六個字的寫法。
2、指導寫“塊、站”。
塊:第四筆是橫折。
站:第五筆是提。
3、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
板書設計:
2黃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觀海聞名中外
仙人指路
金雞叫天都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10個字,認識多音字挑。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詞匯。
3.激發(fā)學生熱愛小英雄、學習小英雄的情感。
教學建議: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一個北方山區(qū),對于當今的兒童來說,由于年代久遠,抗日戰(zhàn)爭、解放區(qū)、掃蕩、埋伏圈、后方機關、等都是生疏的事物,這對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會有一定的障礙。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課前通過看電影、電視片、采訪年長的親人。使學生對那個時代有一些感性認識。至少能明白中國人民。王二小的行為是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正義行為,再來學習課文。
教學時還可以啟發(fā)學生想象王二小的動作、他與敵人的對話、犧牲時的場面。
在教學本課時可以和音樂課結合起來。本課以兒歌的形式編寫了王二小的故事,形式新穎,讀起來瑯瑯上口。詩歌的瘟病開頭是悲劇性的,以懸念引出主要人物王二小。主體部分給王二小著色不多,而是從敵人的兇殘、狠毒方面下筆,和這樣兇殘、狠毒的敵人做斗爭,王二小表現出多么大的勇氣和智慧。從面引導學生理解能在非常時刻表現出非常人的行為,做出使人嘆服的正義之舉,這就是英雄。
在教學生字時可以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梢圆捎脤W生間的互幫互學,采用小組之內或同位之間借助后面的生字條學習。老師一定要做好檢查。
在指導書寫時著重指導:耍、急、昏。耍寫字時注意要和要區(qū)別開來,下邊的女字橫要拉長,托住上邊的而字才好看。急中的彐寫在中間,里邊的橫要壓橫中線;璧谌P橫稍向上翹,第四筆要拉長,拉到橫中線位置再出現。
拓展練習:
一、比一比,組詞語。
耍()坡()揚()
要()披()場()
二、想一想詞語的特點,再照樣子寫幾個。
昏頭昏腦
三、照樣子連一連,先組字再組詞。
皮而氏扌今
爪日口女土
()()()()(坡)
。ǎǎǎǎㄉ狡拢
相關資料:
精品教案:
歌唱二小放牛郎(一)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這是歌唱誰的歌曲?
2.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小英雄,師板書課題:王二小放牛郞。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電腦出示自讀要求:⑴自讀課文標出小節(jié)。⑵圈出生字詞。
2.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生字詞。
3.同位之間合作識記生字。
4.檢查識字情況。電腦出示:玩耍危急含著染紅山溝里掩護著后方機關,掩護著幾千老鄉(xiāng)。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時候,敵人快要走到山口。二小順從地走在前面。每一個人都含著悲憤。(采用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指名讀)
三、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其它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小組內交流本課中感受最深的部分。
3.匯報交流情況。結合匯報情況,相機引導。理解:殘忍、掩護、危急等詞語。引導學生談談:敵人是多么殘忍?二小面對敵人的兇殘是怎樣做的?王二小給敵人帶路時是怎樣想的?
4.讓我們帶著對小英雄的敬佩和懷念一起讀最后兩小節(jié)。
四、朗讀課文,升華感情。
1.王二小英勇地犧牲了,可他的故事一直在流傳,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朗讀這篇課文呢?在小組內討論并練習朗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
2.學生朗讀并進行自評與互評。
3.課文學完了,現在你們有什么話想對王二小說嗎?(學生舉手發(fā)言)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電腦出示要求會寫的10個漢字,學生書空,找出自己不會寫的字。
2.老師及時指導。
六、課外拓展:
1.你還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課下搜集一下。
2.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郞》歌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二)
教學準備:
1.課前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2.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長輩了解抗日戰(zhàn)爭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介紹背景,激情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課前知道了多少英雄人物?(生答)
2.師:同學們知道的英雄人物可真不少,今天老師向你們介紹一位英雄人物,大家請聽歌曲,你們能從歌曲里找到答案。(師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郞》)
3.大家知道這位英雄是誰了嗎?對,是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是六十多年前的一個放牛的`孩子,那時候,日本鬼子來侵略我們中國,殺害了很多很多的中國人,侵占了中國大片土地。當時,全國人民都團結起來抗日,很多老百姓組成了游擊隊,小孩子組成了兒童團,在共產黨的帶領下,堅決地同日本鬼子作斗爭。經過長達8年的抗日戰(zhàn)爭,終于把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在戰(zhàn)爭中有許多許多中國人為了保衛(wèi)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的小英雄王二小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在與敵人的斗爭中犧牲的。為了紀念這位小英雄,作者寫了一首詩歌頌王二小,后來還被譜成了曲,就是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歌。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題《歌唱二小放牛郞》)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范讀。要求:生邊聽邊把不認識的生字畫出來。
2.學生自讀課文,認識認讀字,了解課文內容。
3.同位之間互讀課文,糾正字的讀音。
4.檢查識字情況。大屏幕出示:貪玩玩耍敵人掃蕩掩護危急昏頭昏腦迷失方向順從埋伏圈乒乒乓乓受騙槍炮犧牲傳揚含笑染紅(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5.學習多音字挑。大屏幕出示:讀一讀加點字的讀音。①我每天放學后要幫助媽媽挑水、做飯。②敵人把王二小挑在槍尖上。③請?zhí)暨x合適的詞語填空。④我要向你挑戰(zhàn)。
三、品讀課文,領悟情感。
1.生默讀。
2.指名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內容。
3.指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4.為什么稱王二小為小英雄?為什么王二小死的時候臉上還帶著微笑?
四、朗讀課文,升華感情。
指名讀,老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老師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評價。
五、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要求書寫的字。
2.老師針對難點字進行指導。
六、課外延伸
1.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學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郞》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7-22
小學語文備課教案03-21
小學語文《牧童》教案03-17
小學語文教案11-08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12-30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小學語文《鯨》教案01-13
小學語文掌聲教案01-18
小學語文《假如》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