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上學期《驚弓之鳥》公開課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學期《驚弓之鳥》公開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求知欲旺盛。經(jīng)過一、二年級的學習,他們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他們已認識近兩千漢字,能夠通過讀書或上網(wǎng)等方法搜集與處理資料,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閱讀能力。
教學內(nèi)容分析
《驚弓之鳥》是一篇成語故事,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射下大雁的事。使學生了解更羸不用箭只用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對事物要仔細觀察,并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才能將事情做成做好。根據(jù)教學目標與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設計了由事及理的閱讀理解思路,以讀促思,思中生悟,既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又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與個性化體驗。在教學中始終引導學生當課堂的主角,使他們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訓練思維,培養(yǎng)語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體會魏王與更羸在三次對話中的情感變化,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復述課文。
3、了解“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用法。
4、使學生養(yǎng)成遇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驚弓之鳥”的寓意
教學難點:理解更羸判斷推理的過程。懂得最后一段內(nèi)容采用了總述---分述的寫法。也采用了因果關系的寫法。(因果倒裝)先說結(jié)果,后說原因。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則寓言故事,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新的寓言故事!绑@弓之鳥”對這個題目你怎樣理解呢?(驚:害怕,驚嚇;弓:弓箭;之:的。指被弓箭嚇怕的鳥或害怕弓箭的鳥)文中是如何寫“驚弓之鳥”這個故事的呢?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聽老師讀課文,思考:本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檢查生字的預習情況(屏幕出示要求認識的七個字,指生認讀,重點強調(diào)“弦”、“慘”的讀音。)。
4、指導寫字:重點指導“魏”、“箭”、“試”三個字。學生練寫。
5、指生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三、抓人物對話,理解課文內(nèi)容。
同學們,老師根據(jù)這篇文章制作了一個動畫片,今天想請大家?guī)兔,結(jié)合課文給動畫挑挑毛病,提提意見。(學生們提出三條建議:
。1)應該給動畫片中人物配上聲音。
。2)更羸拉弦,大雁掉下來缺少動作。
。3)人物如能加上面部表情會更生動)。
【三年級語文上學期《驚弓之鳥》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驚弓之鳥》教案05-23
驚弓之鳥的教案03-05
《驚弓之鳥》教案02-27
驚弓之鳥教案03-10
小學三年級語文《草葉上的歌》教案01-02
《驚弓之鳥》 公開課的教后反思10-06
人教版三年級《驚弓之鳥》教案03-17
上公開課作文04-01
上公開課的心得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