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的“沉”和“浮”。
2、樂于參與科學實驗。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盛有水的大盆。
2、塑料玩具、木片、石子、鐵釘。
3、紙、筆。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一猜老師準備的這些東西,如果放到水中會怎樣?
2、請幼兒將這些東西(塑料玩具、木片、石子、鐵釘)依次放到水中,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在室內(nèi)搜集各種材質(zhì)的物品,將它們放到水中,觀察它們的變化,并將實驗結果以小組為單位記錄下來。
4、各組幼兒表述本組的`記錄,教師將結果在黑板上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出哪些物品沉到水底,哪些物品浮到水面。(通過統(tǒng)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的沉和浮與物體本身的材質(zhì)有關。)
5、為什么有的物品會浮到水面上,有的物品卻沉到水底?
請幼兒進行討論,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師根據(jù)幼兒討論的情況進行小結
7、總結分享:請幼兒說說自己對哪些物品做過沉浮實驗,實驗結果如何。
活動評價:
1、幼兒樂于參與實驗探索。
2、幼兒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沉浮與物體本身的材質(zhì)有關。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開展讓孩子不僅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學習到了知識還增加了見聞。在活動中幼兒不光積極思考和還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充分達到了教學的效果,這是一門很有創(chuàng)意的課。在教學類容來看我也是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來安排的。在上課過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在一種愉快的氛圍匯總進行學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到了知識。相信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很有幫助。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蟲基本特征和習性。
2.了解昆蟲和人們的關系。
3.知道愛護益蟲,消滅害蟲。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正確說出昆蟲的名字
2.趣味練習:制作夏季昆蟲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趣味練習導入課題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昆蟲呢?請你說一說。
2.教師:你們看看圖片上這些昆蟲,你們想知道這些昆蟲更多的'秘密嗎?
二、觀看昆蟲圖片,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1.圖上這些昆蟲它們叫什么名字?
2.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頭上有什么?數(shù)一數(shù)有幾隊翅膀?有幾對腳?)
3.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4.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它們共同的名稱叫什么?
5.還知道哪些昆蟲?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畫面上的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名字叫昆蟲。
昆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著三對腳,背上一般長著兩隊翅膀;
腹部一節(jié)一節(jié)的兩側有氣孔,是呼吸用的。有些昆蟲(如七星瓢蟲)
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如蚊子。)
三、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么?
2.有哪些昆蟲是益蟲?哪些是害蟲?為什么?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
教師:蝴蝶在幼蟲時有吃嫩菜葉等害處,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
四、討論怎樣對待昆蟲
1.我們該怎樣對待昆蟲?
2.小結:我們應該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捉和殺死益蟲。要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
不亂倒垃圾,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積聚使害蟲無法生存等。
五、趣味練習
制作夏季昆蟲手冊,說說昆蟲的秘密。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刍顒幽繕耍 通過對豆子的觀察和實驗,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刍顒訙蕚洌 高腳杯6個、黃豆若干、大鐵盤6個、記錄白紙30張、鉛筆30支。
。刍顒舆^程] 探究的問題:把黃豆放到高腳杯里,要裝得滿滿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將酒杯放在大鐵盤上,看看有什么變化?
幼兒討論。
(1)豆子被泡大了。 (2)豆子會從杯子里跳出來。 (3)不會有變化。
試一試。
幼兒把黃豆放到高腳杯里,裝得滿滿的,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將酒杯放在大鐵盤上并仔細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看見一顆顆黃豆陸陸續(xù)續(xù)地從高腳杯跳到鐵盤中。
(2)豆子發(fā)出蹦蹦的響聲,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里放不下就跳出來了。
數(shù)一數(shù)。
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并在記錄紙上記錄活動的結果。
想一想。
還有哪些豆子會跳舞呢?水泡過的豆子與干豆子有什么不同?
注意事項: 1.實驗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 2.挑選黃豆時要挑選顆粒飽滿的黃豆。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通過看、摸、聞、剝等方法,發(fā)現(xiàn)蒜頭的特征,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了解蒜頭在春天會發(fā)芽,教幼兒學會種大蒜的勞動技能,激發(fā)對大蒜種植的興趣。
3、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
【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2、課件PPT3、幼兒具備一定知識經(jīng)驗
【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1)上次,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在種植園里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們還記得么?(拔大蒜)
。2)誰知道大蒜是怎么來的?(幼兒猜想)
。3)(出示大蒜生長圖)原來,大蒜是大蒜頭發(fā)芽長出來的。
。4)你們知道大蒜頭是從哪里長出來的嗎?(土里)
。5)播放課件,蒜頭寶寶從土里蹦出來了,現(xiàn)在,它要蹦到小朋友的簍子里去了!
2、認識大蒜頭,鼓勵幼兒自主觀察、大膽探索
(1)玩一玩,你的蒜頭寶寶是什么樣的
。2)剝一剝,你發(fā)現(xiàn)了蒜頭寶寶的什么秘密
(3)聞一聞,蒜頭寶寶有什么樣的味道
。4)咬一咬,蒜頭寶寶的味道你覺得怎么樣
。5)小結,重點突出蒜頭表面有皮、里面是蒜瓣,能吃的、蒜瓣有水分、形狀一頭尖,一頭平等特點
3、個別探索,激發(fā)幼兒種植大蒜頭的興趣
。1)出示花盆,誰會種大蒜頭
。2)請個別幼兒上臺演示
。3)評一評,對不對,師講解種植步驟
4、鼓勵幼兒繼續(xù)討論,思考大蒜頭作用
。1)人們都很喜歡大蒜頭,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2)討論說說,大蒜頭的好處有哪些
。3)出示課件,教師補充說明蒜頭的`其他好處
。4)小結:蒜頭真是寶,我們要愛吃大蒜,做不挑食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了解身體的一些洞洞(器官)名稱和功能,知道它們需要保護。
2、 大膽嘗試用身體創(chuàng)造洞洞,體驗洞洞的有趣。
活動準備:圖片、課件
活動流程與問題設計:
一、聯(lián)系經(jīng)驗看圖講述
●意圖: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講述梳理洞洞的已有經(jīng)驗。
1、我們的身體都有許多有趣的地方,今天我們就來找找身體上有沒有有趣的洞洞。(出示圖片)看看,這兩位小朋友身上哪里有洞洞? 2、牙齒很堅固,怎么會有洞洞?這個洞洞會給我們帶來什么麻煩? 3、心上有洞洞,會有什么感覺?什么事會讓你感到心痛、難過?、
小結:這些洞洞給我們帶來了麻煩、疼痛、難過,我們都不喜歡它們。
二、關注自我觀察尋找
● 意圖:知道身體上洞洞的名稱,了解它們的作用。
1、 我們身體上還長著許多有用的洞洞,它們在哪里呢?我們互相找一找。 2、這些洞洞都有什么用?(關注鼻孔、耳洞、嘴巴、肚臍眼)
小結:這些洞洞都有自己的`本領,給我們帶來了健康,我們要好好愛護它們。
三、游戲體驗 拓展經(jīng)驗
● 意圖:拓展“洞洞”的概念,體驗洞洞的有趣。
1、我們的身體還能變出各種洞洞,誰來試一試。 2、有什么好辦法能變出更大的洞洞嗎?(觀看視頻) 3、原來我們合在一起就會把洞洞變得更有趣、更好玩,找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幼兒自由游戲)
小結:身體的本領真大,能變出這么多有趣的洞洞,給我們帶來了快樂。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8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7-13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篇11-02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08-20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指紋》10-11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
中班幼兒科學活動教案05-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