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大班教案

      時間:2023-06-01 19:43:13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大班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大班教案范文匯總六篇

      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經積累了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不僅認識了數字,而且正在學習書寫(1"10)的數字。學數學是為了能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本活動通過一個富有童趣、幽默的童話故事,從中學習以一代十的計數方法,并將兩種不同的記錄方法加以比較,體會數字帶來的魅力和樂趣,進一步讓幼兒明白數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欣賞幽默的`童話故事,學習以一代十的計數方法。

        2、讓幼兒感受數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促進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故事《紅絲帶綠絲帶》,附后。小老鼠圖卡一張。

        2、紅、綠兩色小花環(huán)(可套手腕上),記錄紙和鉛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導入活動。

        1、先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引導幼兒思考、回答:圓耳朵小老鼠會用什么方法來代表25?

        2、講述故事后半部分,介紹以一代十的方法。

        3、結合故事,讓幼兒討論:

        (1)圓耳朵小老鼠的方法可行嗎?

        (2)它的方法是不是最好呢?為什么?

        (3)如果是你,你會采取什么方法?

        二、學習以一代十的計數方法。

        1、幼兒動動腦:如果鼠老師要求小老鼠們記住37、46、53等數字,圓耳朵老鼠會怎么做?

        2、幼兒操作:嘗試用紅色、綠色的小花環(huán)在自己的手腕上操作,學習用以一代十的計數方法來記錄這幾個數字。

        3、猜一猜:用圓耳朵老鼠的方法記錄和用數字記錄哪一種方法更快、更方便?

        4、賽一賽:哪組記得快。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用紅、綠兩色小花環(huán)記錄,一組用數字記錄。

        驗證:到底哪種方法更快、更方便。

        三、通過討論,明白數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幼兒思考、回答:如果不會寫數字,會在生活中碰到什么困難?

        通過討論,進一步明白數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紅絲帶綠絲帶

        鼠老師對小老鼠們說:“會寫數字對老鼠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我們大家一定要認真地學!

        小老鼠們一筆一畫地寫呀寫呀,只有圓耳朵小老鼠除外,它低頭玩著自己帶來的彩色絲帶。下課前,鼠老師說:“明天,請每位同學帶3粒小米到學校來!睘榱擞涀∵@件事,小老鼠們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3”。它們還不熟練,寫得很慢很慢。可是,圓耳朵卻從書包里抽出了3根紅絲帶扎在自己的手臂上。一看到3根紅絲帶,就會想到3粒小米——又快又好,瞧自己多聰明啊!

        第二天,每只小老鼠,當然也包括圓耳朵都帶來了3粒小米。

        今天老師又布置了一個新的任務:“明天要帶25粒芝麻來,請大家在本子上寫下這個數字——25!

        圓耳朵聽了嚇了一大跳:25,我哪來那么多絲帶呀!可它馬上想出了辦法:在左臂上先扎2根紅絲帶,在右臂上再扎5根綠絲帶,不就代表了25嗎?圓耳朵兩手扎滿了絲帶,高高興興地往家走。風一吹,紅絲帶飄得老高,綠絲帶飄得老高,就像一群花蝴蝶圍著圓耳朵打轉。樹上小鳥樂了:“圓耳朵,圓耳朵,為啥絲帶扎了一根又一根?” 圓耳朵大聲說:“不是扎絲帶,是在學數數!”

      大班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雙簧是一種曲藝形式,也是一門舞臺藝術。大多是成人表演的節(jié)目,幼兒園的孩子對這方面的經驗很少,但大班孩子在心理上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與認識新鮮事物的興趣,喜歡嘗試。在日常兒歌的學習活動中,對兒歌內容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強,表述時也能體現出兒歌的韻律與節(jié)奏,喜歡邊說兒歌邊自然的加以動作表現?紤]到這一點,也為了引導孩子們了解雙簧這一曲藝形式,感受雙簧的藝術魅力,敢于嘗試表演,我就選擇了既貼近幼兒生活又適合雙簧表演的內容——《小螃蟹找朋友》。兒歌內容幽默詼諧、極富表現力,讓孩子在嘗試、探索中感受雙簧表演的魅力。

        二、活動目標:

        1.欣賞雙簧表演,了解雙簧這一曲藝的基本表演形式和特點。

        2.通過觀察與嘗試表演,學習雙簧表演中“前臉”與“后背”的分工與配合。

        3.能大膽參與表演,體驗雙簧表演中的詼諧、幽默,激發(fā)幼兒對曲藝表演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兒歌《小螃蟹找朋友》。

        2、雙簧視頻。

        3、圖卡、漢字(前臉、后背)、白色即時貼。

        四、活動過程:

       。ㄒ唬⿵土晝焊琛缎◇π氛遗笥选罚ぐl(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今天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我們一起把剛學的兒歌《小螃蟹找朋友》表演給客人老師看,好嗎?

       。ǘ┬蕾p雙簧視頻,感知表演的形式與方法。

        1、你們表演的真棒!我也帶了一段表演,請小朋友們來欣賞。看看他表演的好不好?什么地方好?(提出看到要求)

        2、幼兒欣賞視頻。

        3、討論:看看她們是怎么表演的?他們是怎么分工合作表演的?

        小結:這種兩個人演的像一個人的表演叫雙簧。坐在前面的人叫“前臉”,躲在后面的人叫“后背”。雙簧是我們中國曲藝的一種,是一種逗人樂的表演。

       。ㄈ┰俅涡蕾p雙簧表演,觀察“前臉”表演的特點。

        1、她們表演的好不好呢?什么地方表演的'好?你為什么覺得好笑(好玩)?

        我們再來看看!

        2、幼兒再次欣賞雙簧。

        小結:他的動作、表情和說話都很有趣、很夸張。

        4、游戲:聽話學樣

        那我們也來玩?zhèn)這樣動作夸張的游戲。我來說,你們根據我說的意思做動作。比比看,誰的動作最有趣、最夸張。

       。ㄋ模┨剿麟p簧表演方法。

        師:那我們能不能把學的那首兒歌用雙簧的形式來表演呢?

        1、探索嘗試“前臉”的表演方法。

        1)集體學習口型表演。

        2)嘗試動作與口型配合表演。

        3)討論:“前臉”怎么表演的有趣?(動作幅度要大,表情、口型要夸張)

        4)請個別幼兒上前做做,再集體練習。

        2、分角色表演:教師做“后背”,幼兒表演“前臉”給客人老師看看。

        3、幼兒評價:我這個“后背”表演的怎樣?

        小結“后背”的表演要求:聲音響亮,說話速度不能太快……

        4、請個別幼兒上前表演,集體評價、整理幼兒的經驗。

        你覺得他們表演的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還需要改進?

        5、討論并創(chuàng)編“前臉”的提醒動作。

        剛才發(fā)現前臉和后背表演的時候沒有一起開始,后背和前臉怎么才能一起表演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幼:拍一手、跺一下腳、拍腿等等。

       。ㄎ澹﹥蓛山Y對嘗試表演雙簧。

        1、交代要求:兩人一組,商量好角色表演。

        表演前,前臉要有一個提醒動作。

        動作表情聲音都要夸張有趣。

        表演完后交換角色。

        2、幼兒結伴表演《雙簧》

        (六)表演給客人老師看看。教師加上道具(快板),給幼兒打節(jié)奏。進一步提高幼兒表演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豐富的想象

        2、通過欣賞詩歌,圖文匹配,制作詩集,理解記憶歌詞。

        3、學習用優(yōu)美好聽的聲音朗誦詩,認識字詞葉子、象、筆記、棉被。

        準備:

        1、圖片(四季的葉子)

        2、幼兒了解葉子四季的變化。

        過程:

        1、關于葉子的交流活動:

        你們見過葉子嗎?你見過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見過的葉子象什么?

        2、看圖片欣賞詩歌:

        你們看這是一片什么季節(jié)的`葉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們看看這是些什么季節(jié)的?圖片上有些什么?你覺得象什么?

        教師朗誦詩歌(清聲一次、配樂一次)出示字寶寶。出示(像、筆記、歌譜、卡片、棉被)

        3、幼兒看字寶寶提示講述詩歌:

        你們聽到了什么?春天的葉子象什么?夏天、秋天、冬天呢?

        毛毛蟲怎么樣?蟬兒呢?卡片送給誰?睡在冬天睡?

        4、根據圖片提示匹配詩句:

        毛毛蟲用嘴吧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

        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象棉被;

        5、把詩歌圖片制成書:

        現在我把這圖片制成一本書,誰來幫我把它們排列好?

        這本書還少了什么?還有什么?封面上還該有什么?封底呢?

        6、模仿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優(yōu)美:

        你們聽了這首詩歌感覺怎么樣?為什么這樣好聽呢?

        好現在請你們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的好聽?

        我們表揚他們一下吧,不會的你們去幫助一下吧。

        兒歌:

        春天的葉子象筆記,毛毛蟲用嘴吧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象卡片: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象棉被;小草在棉被里乖乖睡。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保畬W習用簡單的句子完整講述小松鼠永尾巴幫助他人的主要情節(jié)。

       。玻醪綄W習把握圖片中動物的動作以及背景線索,分析畫面的季節(jié)。

       。常w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保靶∷墒蟆皵底诌B線圖一張,記號筆一支。

       。玻虒W掛圖及自制大書一本。

       。常變河脮耸忠槐尽

       。矗罢l是小熊”的音樂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魔術”游戲,引出主角.

        出示數字連線圖:“今天,王老師和小朋友玩一個數字朋友變魔術的游戲,猜猜老師把這些數字朋友一個一個連起來,會變成什么呢?請小朋友跟著王老師的筆邊看邊猜一猜,好嗎?”(幼兒在畫中自由猜測)。

        “原來真的'是一只小松鼠啊,你們真棒!小松鼠有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你覺得小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呀?這條大尾巴有什么用呢?”(幼兒充分講述)

        二.引出主題,引導幼兒整體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出示整張教學掛圖:“圖上有誰?誰遇到了困難?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一起看圖說說: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別人的?

        2.幼兒自由結伴講述,老師傾聽幼兒講述情況。

       。常堄變涸诩w前講述。(及時鼓勵)

        三.引導幼兒逐幅圖觀察,理解故事情節(jié)。

        1.出示圖一: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春天,小松鼠出門去,他會遇見誰?小雞怎么了?

        小松鼠會對小雞說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它的?

        2.出示圖二: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夏天,小松鼠出門去。遇見了誰?小蝸牛怎么了?

        小松鼠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它的?

       。常鍪緢D三: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又是怎么看出來的?

        秋天,小松鼠出門去,會遇見誰呢?小兔子在干什么?

        小松鼠會對小兔子說什么呢?小松鼠是怎樣幫助它的?

       。矗茸層變核伎枷胂笙旅嬉粡垐D的故事情節(jié),再出示圖片讓幼兒講述。

        “下面一幅圖是什么季節(jié)呢?冬天這么冷,你們猜,小松鼠會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呢?(幼兒一起講述圖片內容)

        四.小朋友講得這么好,老師也想把小松鼠的故事講一講,你們想聽嗎?(老師完整講述故事)

        五.幼兒自己看書講述.

        六.遷移講述:小松鼠用自己的大尾巴幫助別的小動物,假如你也有一條像小松鼠一樣大尾巴,你會怎樣幫助別人呢?

        七.游戲:“誰是小松鼠”,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5

        一、生活活動:

        1.接待幼兒入園:提醒幼兒主動和老師打招呼,加強晨檢工作。

        2.進餐:提醒幼兒進餐時的正確坐姿。提醒幼兒進餐時不要把飯粒掉到桌子上。

        3、提醒幼兒多喝水,以免上火。

        4、提醒幼兒參加各種活動后要及時洗手。

        二、活動區(qū)活動:

        1.合作天地:搭建“未來小學!

        2.“蠟筆屋”: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小禮物,給幼兒園留作紀念。

        3.“饞嘴屋”:開張后重新接待客人,注意禮貌用語。學習簡單的算賬的方法。

        4.把你的聰明用出來:讓幼兒選擇有興趣的活動材料進行科學實驗。(斜面賽車、水的張力、小噴泉、火箭炮等。)

        5.奇妙的數:進行加減法的練習。

        6.開心一課:情景表演“小學!薄

        7.表演區(qū):自編舞蹈。

        重點指導:

        1合作天地:利用大型積木讓幼兒憑想象搭建“未來小學”提醒幼兒學校里應有各種場所,如:教學樓、餐廳、體育館等。

        2蠟筆屋:主要讓幼兒利用廢舊材料制作作品,如小紙盒人,小汽車等。讓幼兒學會多動腦筋。

        三、教育活動:

       。ㄒ唬┗顒用Q :主題活動-《我要上學去》之數學‘奇妙的數’

       。ǘ┗顒幽繕耍

        1、培養(yǎng)幼兒對數的興趣,在游戲中,讓幼兒用拼、擺、組等方法操作,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訓練。

        2、提高幼兒的抽象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活動材料:

        1、小汽車掛牌,牌上寫有若干道計算題。

        2、數字卡1-10。

        3、大樹掛圖,蘋果卡片,鉛筆。

        4、10以內加減法的練習題活動卡。

       。ㄋ模┗顒舆^程:以游戲的形式進行。

        游戲:一“把小汽車開回停車場”

        讓幼兒自選一輛“小汽車”憑車上的加減法把它們開會停車場。[[]游戲可以進行多次]

        二“粘果子”

        讓幼兒在果子上自編數學題,但必須題的結果與大樹身上的號碼一致。

        三“組裝機器人”

        出示“機器人”復習圖形,幼兒發(fā)現其中的奧秘后,讓幼兒也自己組裝“小機器人”。

        結束:“機器人”要送幼兒禮物,要求幼兒完成后第二天一定要教回老師。

        四、戶外活動:

        目標:1、加強幼兒體能訓練。

        2、練習幼兒身體協調性。重點指導:加強幼兒躲閃及靈活力的培養(yǎng)。

        半日開放活動是一種向家長全面展示幼兒園生活教育的有利時機,也是實現家園合作教育的重要途徑。敬請關注微專題:

        大班活動教案:磁鐵(優(yōu)質課)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磁鐵

        設計意圖:

        自選游戲時,孩子們發(fā)現卡片后面有一塊黑黑的東西,有經驗的孩子說這是吸鐵石,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叫磁鐵。當我追問“磁鐵能干什么”時,許多孩子告訴我“能吸鐵做的東西”。我決定讓孩子們在幼兒園尋找“鐵制品”,結果孩子們找來了積木、手工紙、卡片、鏡子、VCD片等,于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目標:

        1.知道什么東西能被磁鐵吸住,產生繼續(xù)探究的興趣。

        2.愿意記錄實驗結果并與同伴交流。

        準備:

        1.幼兒自己準備能被磁鐵吸住的各種物品。

        2.磁鐵、記錄板、紙、筆人手一份。

        3.教師準備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如鐵夾子、湯匙、剪刀、各種鐵盒、小鐵桶等。

        過程:

        1.介紹自己準備的材料。

        師:昨天,我們在玩磁鐵的時候發(fā)現磁鐵能吸起很長一串回形針,磁鐵的本領可真大呀!今天,你們找來了許多認為可以被磁鐵吸住的東西,能介紹一下嗎?

        幼:我覺得磁鐵可以吸住熱水袋。

        幼:我準備了喝水杯,它能被磁鐵吸住。

        幼:我?guī)砹税l(fā)夾。

        幼:我準備了VCD片。

        幼:我找來了易拉罐。

        幼:我想鏡子能被磁鐵吸住。(除此以外,孩子們還認為木珠、塑料盒、玩具汽車、花布、手工紙、塑料小圓片、眼藥水瓶、乒乓球、木片、小鈴等能被磁鐵吸住。)

        2.做實驗并記錄實驗結果。

        師:這些東西真的`都能被磁鐵吸住嗎?等一會兒你們來試一試。我這里也準備了一些東西,你們試過自己準備的東西之后,也可以試試我準備的東西。別忘了把你做的每個實驗都記錄下來。

        (幼兒操作,教師關注他們的表現表達,如請幼兒說說發(fā)現了什么,是怎樣記錄的。孩子們的記錄方式頗具個性。有的孩子畫“O”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畫“x”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有的孩子寫上數字“6”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有的孩子在物體上畫上小點表示物體能被磁鐵吸住。)

        3.交流實驗結果。

        師:你們發(fā)現什么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教師把全體幼兒認可的能被磁鐵吸住的東西陳列在桌子上。)

        幼:我的易拉罐能被磁鐵吸住。

        幼:巧克力盒能被磁鐵吸住。

        幼:磁鐵把我的小茶杯吸住了。

        幼:我的發(fā)夾也被吸住了。(教師請該幼兒演示。)

        幼:小水桶也能被磁鐵吸住。

        幼:剪刀能被磁鐵吸住。

        幼:剪刀的手柄不能被磁鐵吸住。

        4.在生活中尋找磁鐵的朋友。

        師:做了那么多實驗,我們發(fā)現易拉罐、盒子、茶杯、小水桶、發(fā)夾都是磁鐵的朋友,都能被磁鐵吸住。你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是磁鐵的朋友呢?

        幼:電冰箱。

        幼:電風扇。

        幼:電腦外殼。

        幼:門鎖。

        幼:家里的窗戶。

        師:那好,今天我們回到家也用磁鐵做做實驗,別忘了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明天帶來告訴大家,好嗎?

        點評:雖說孩子們知道“磁鐵能吸鐵”,但事實上,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對“鐵制品”并不熟悉,從他們收集的物品中就可以看出。為此,教師從幼兒現實的認知水平出發(fā),讓孩子通過實驗分辨能被磁鐵吸起的物品,了解鐵制品的特性。還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既齊備又有針對性,沒出現“幼兒想得到,教師備不齊;教師準備好,幼兒想不到”的尷尬,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幼兒認識上的“誤區(qū)”。這個活動還可以延伸,教師可組織幼兒繼續(xù)通過比較、觀察、分析等途徑,真正建構有關“鐵制品”的概念。

      大班教案 篇6

        一、單元教材分析:主題《我們的樹朋友》

        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樹葉們不約而同地換上了彩色的裝束,微微泛黃的柳條、紅紅的楓葉、黃黃的銀杏,裝點著秋天的大地。

        秋天為什么有些樹落葉,有些樹不落葉?引發(fā)幼兒主動參與觀察、猜想、驗證的`科學探索活動,幫助幼兒根據觀察到的事實建構屬于自己的鮮活的關于樹的新經驗,知道樹的獨特作用。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表達和表現的空間,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樹的認識,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二、家園合作中需要家長配合的問題:

        1.在日常生活中,請家長有意識地讓幼兒了解和積累一些有關于樹的知識,讓幼兒對樹有一定的了解或認識。

        2.請家長帶幼兒去小區(qū)或附近的公園尋找常綠樹和落葉樹,并讓幼兒數一數發(fā)現了多少中常綠樹,多少種落葉樹。

        3.父母和幼兒一起查找樹木過冬的相關知識。

        三、討論主題中各領域的教學設計

        1.教學理念

        2.教學目標

        3.教學重難點

        4.教學流程預設

        5.設計意圖

        活動反思與建議

        備課是展現教師教學藝術的序幕。集體備課是在充分醞釀、日趨完善的集體智慧的基礎上,能動地發(fā)揮教師個人潛能,每位老師根據所教幼兒的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任務,可對集體各課內容做一些微調,做到查缺補漏,使之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教師的教學個性,更好地適應幼兒的學情。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其他教案:圣誕賀卡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其他教案:孤單的斑鳩_大班其他教案07-01

      大班游戲教案:好玩的繩梯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藝術教案:捏面人_大班體育教案07-07

      大班健康教案:保護牙齒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大班體育教案:跳短繩_大班健康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好吃的雞蛋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其他教案:有趣的輪子_大班其他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