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5-26 10:12:15 教案 投訴 投稿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經驗。

        2、指導幼兒嘗試觀察記錄的方法,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xiàn)象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陀螺、紙花片、長方形小積木、風車、球形插塑每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兒有五種不同的物體,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這小陀螺會怎樣?

        這幾種物體都會轉動嗎?

        二、幼兒預測結果

        請幼兒把你自己認為轉或不轉的想法記錄在表的第一行格子里。

        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記錄的?

        三、幼兒操作,驗證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并及時進行記錄。

        要求幼兒動腦筋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轉動的?

        四、討論記錄結果

        請幼兒告訴大家玩的結果與開始認為的一樣嗎?你又是如何記錄的?

        五、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轉動物體。

        六、再次探索物體轉動的現(xiàn)象。

        請幼兒再玩一次,仔細觀察它們轉動時有什么不同?

        活動延伸:

        制作風車,玩風車。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币虼,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轉動的知識經驗。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組交流、集體交流的形式,讓幼兒去探索發(fā)現(xiàn)。但在交流時,我對幼兒的問題太單一,只是問問孩子是怎么把物體轉起來的,忽視了物體轉動時的有趣現(xiàn)象,沒有作很仔細的觀察。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都是在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中成長起來的,但他們不懂得去付出愛。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感受家庭的幸福。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判斷5以內的數(shù),并根據(jù)物體的數(shù)量多少進行分類。

        2、對分類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晨間學習兒歌《我家有幾口人》。

        2、房子平面圖5張,分別標有數(shù)字1、2、3、4、5.

        3、5以內不同數(shù)量的實物卡片人手一份。

        4、畫筆每人一支,幼兒用書第1冊第30-31頁。

        活動過程:

        1、根據(jù)兒歌《我家有幾口人》,復習5以內的數(shù)。復習兒歌《我家有幾口人》,回憶家里有幾口人,并說出它們分別是誰。

        游戲《我家有幾口人》。請幼兒隨意的走動,邊走邊念兒歌。念完兒歌時,教師說:“我家有3口人”,幼兒趕緊找3位朋友親密的抱在一起;如果教師說:我家有4口人,幼兒就去找4位朋友親密的抱在一起。

        2、學習按物體的數(shù)量多少進行對應擺放。

        請幼兒自選一張喜歡的實物卡片,與同伴交流,說出實物的'名稱和數(shù)量。

        出示房子平面圖,觀察這5座房子是分別貼有數(shù)字1、2、3、4、5,請小朋友根據(jù)自己卡片上實物數(shù)量的多少將卡片貼到相應的房子里。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是否有寶寶送錯了家,為什么?請個別幼兒糾正。

        3、游戲《找找好朋友》,進一步理解5以內的數(shù)。

        結合幼兒用書,將數(shù)量相同的物品用連線的方法連接起來。

        延伸活動:

        課間活動或晨間鍛煉,組織幼兒結合兒歌繼續(xù)玩《我家有幾口》的游戲,讓幼兒在說說、玩玩中做到動靜交替的活動。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觀察食物加工的過程,知道雞蛋是有營養(yǎng)的,吃雞蛋對身體有幫助。

        2. 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3.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生雞蛋,電暖鍋、棉花糖、巧克力、雞蛋餅干等食品。

        活動過程:

        1、 出示雞蛋

        讓幼兒預測雞蛋剝去殼以后是什么樣子的?

        打開雞蛋,看看雞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2、 共同討論

        什么時候雞蛋才會變成我們平時吃的樣子?

        3、 師生一起煮雞蛋,分享煮熟的雞蛋,自己動手剝雞蛋,選擇自己愛吃的調料。

        4、 出示幾種食品,請幼兒幫助辨別哪種食品中有雞蛋的成分。

        5、 表現(xiàn)表達,生活中的各種蛋制品。

        6、延伸活動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瓶子,了解瓶子的各種特征和不同用途。

        2、嘗試根據(jù)瓶子的材質、用途進行分類,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各類瓶子(人手一個),各類廢舊瓶子做的玩具。

        學具:分類操作板,各類瓶子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各種瓶子

        1、以游戲導入課題。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瓶子并進行介紹。

        師:你拿到的是什么瓶子?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瓶子。

        3、引導幼兒相互比較瓶子,說說瓶子不一樣的地方。

        4、教師小結

        二、嘗試進行分類

        1、引導幼兒討論各種瓶子的分類。

        師:你們逛超市時,超市里的瓶子是怎么放的?今天也要請小朋友將手里的瓶子放回超市里去,你們覺得可以怎樣來放呢?

        2、幼兒操作,嘗試用實物瓶子按照瓶子的不同用途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都說的`非常好,F(xiàn)在呢請小朋友按照瓶子的不同用途將瓶子放回超市里去。

        三、拓展幼兒生活經驗,知道各種瓶子可以廢物再利用。

        1、出示各類廢舊瓶子做成的玩具,請幼兒觀察。

        師:在生活中我們用完的這些瓶子還可以做成很多東西,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東西。

        2、引導幼兒大膽講述玻璃瓶可以如何廢物再利用。

        3.小結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中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

        一、活動目標:

        1、了解、發(fā)現(xiàn)轉動并對身體不同部位的轉動產生興趣。

        2、在試試、玩玩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驗,體驗操作探索帶來的樂趣和成功感。

        3、了解日常生活中轉動的運用,感受現(xiàn)代科技帶給人們的方便。

        二、活動準備:

        1、人體圖一張、錄音機、磁帶、記號圓點。

        2、“轉轉轉”展覽會:筷子、線圈、傘、風車、牙簽、鐘表、卷筆刀、蓋子、轉動玩具、筐子等等。

        3、攝像機、電視機等。

        三、活動過程:

        (一)、探索身體部位的轉動。

        1、老師做轉手腕動作,幼兒初步了解轉動現(xiàn)象。

        2、試一試、找一找,發(fā)現(xiàn)身體不同部位的轉動。

        3、聽音樂做各種不同的轉動動作,激發(fā)幼兒興趣。

       。ǘ、第一次探索、操作,鼓勵

        幼兒想辦法轉動物體。

        1、用“轉轉轉”展覽會吸引幼兒注意,引導幼兒操作、探索:用什么方法能夠把物體轉動起來?

        2、幼兒分組探索、操作,教師適時介入,觀察引導。

        3、交流操作探索的結果。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時的有趣現(xiàn)象。

        1、在玩的過程中,共同探討和發(fā)現(xiàn)轉動時的有趣現(xiàn)象。

        2、互相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ㄋ模、了解日常生活中轉動的運用: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運用了轉動?它們的轉動能帶給我們什么好處?

       。ㄎ澹、幼兒觀看VCD,進一步感知生活中轉動的運用。

        (六)、延伸活動:是誰把轉動運用到生活中?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探索興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意圖:設計水是孩子生活中最常見的,孩子們都喜歡玩水,而“水”中也蘊

        藏了許多的知識。“抓住孩子周圍的事物對他們進行科學教育”是《綱要》中所要求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接受和理解的,因此我選擇并設計了本次活動。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嘗試活動中,了解水是透明的,會流動的,有的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科學,樂于嘗試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1、“水”的字卡、兩個玻璃缸、米、水、盆、小桶、小筐、玩具。

        2、每組一份白糖、鹽、果珍。

        3、人手一條毛巾、半杯水、吸管。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以字寶寶“水”引出活動主題。

        提問:“水是什么樣的?”引導孩子尋找水的秘密。

        2、(1)第一個秘密:水是透明的。

        教師出示裝有水和米的玻璃缸進行演示,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是無色、透明的。

        (2)第二個秘密:水是會流動的.。

        第一步:教師用帶有小洞的小筐裝水,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是流動的。

        第二步:請幼兒玩玩具,自己動手操作并感受水的流動。

       。3)第三個秘密:有些東西在水中會被溶解。

        請幼兒選擇糖、鹽或果珍放入杯中并攪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它們在水中是可以被溶解。

        3、教師總結水的三個秘密。

        4、教師提問:“水”的作用?并滲透環(huán)保教育和品德教育,讓幼兒從小懂得保護水和節(jié)約用水。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種植這個話題是生活化的,同時,與下一個主題內容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相符合,管理照顧種植角中是可以觸摸到的、體驗到的,與孩子的生活實踐相貼近,雖然它是主題背景下的種植活動,但它絕不是單一的內容,而是整合了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活動目標著眼于幼兒的發(fā)展。因此,根據(jù)幼兒已有的關于蔬菜生長的認知經驗,將主要目標定位于體驗參加種植勞動的快樂。同時,讓幼兒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自然的產生觀察了解蔬菜生長過程的興趣和欲望,體驗蔬菜的種植過程,萌發(fā)親近大自然,愿意照顧管理種植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蔬菜種植活動,體驗勞動的快樂。

        2.萌發(fā)照顧、觀察蔬菜生長過程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種植物:蔬菜種子、小青菜等。

        2.種植的工具:小鏟子、澆水壺等

        3.幼兒事先已穿好反穿衣、幼兒自制的標記

        4.版面:展示種植植物的主要過程的圖片(現(xiàn)場將圖片貼上去)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觀看錄象,討論交流。

       。1)討論交流:小朋友手里的這些蔬菜是從哪里來的?

       。2)引導幼兒觀看農民的勞動,聽農民介紹,知道蔬菜種植的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挖坑播種填土澆水。

       。3)教師小結。

        師:農民真了不起,種出了許多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勞動真光榮。

        2.體驗種植 。

       。1)出示各種種植物,引導幼兒了解。

        師:今天,老師準備了些種植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師:了解了種植物,你們想自己種植嗎?那種植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2)出示種植的工具,引發(fā)幼兒種植興趣。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認識的工具呢?

       。3)幼兒自主種植蔬菜,教師觀察指導,引導種好的幼兒將自己制作的標記插入土中,以示辨認。

        3.討論交流。

       。1)師:你們是怎樣完成任務的?遇到什么問題,怎樣解決的?

       。2)師:我們已經完成了種蔬菜的任務,真了不起?墒莿偛呸r民伯伯說的,蔬菜種下去后,還要細心的照顧它才會長大。那我們應該怎么照顧它們呢?

        4.活動延伸。

        為幼兒提供觀察記錄本,引導幼兒關注蔬菜的生長變化,萌發(fā)照顧、觀察蔬菜生長過程的興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標志感興趣。

        2.愿意大膽的講述自己對標志的理解。

        活動準備:

        課件ppt。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喜羊羊的邀請,激發(fā)活動興趣。

        1.師:今天喜羊羊邀請我們一起去游羊村?春脴酥緞e走錯,現(xiàn)在我們向羊村出發(fā)。第一個標志出現(xiàn)。

        2.提問:第一個出現(xiàn)的標志是什么? 你認識嗎?(不能拐彎的標志)怎樣看出不能左轉彎的?

        3.引導幼兒認識停車場的標志“p”,引入主題,準備進羊村。

        二、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標志:游羊村。

        1.認標志:大屏幕中出示“肥羊村”的標志師:今天我們來到了羊村,可是喜羊羊說他們羊村有好多生活標志,有些生活標志連喜羊羊也不認識,他想請小朋友來幫助他。

        提問:圖片上有幾個標志?你認識哪個標志?

       。 出示五個標志,請幼兒自由選擇認識并了解其作用。)

        (1)第一個是——無障礙通道小結:這是無障礙通道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是沒有臺階的,地面是平平的,有點像滑滑梯的通道。輪椅、自行車這些有輪子、又很重的東西我們可以從這個通道上去。

        (2)第二個是——扔垃圾的標志小結:原來這是垃圾桶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個是垃圾桶,我們可以把垃圾扔在這里。

       。3)第三個是——餐廳小結:這是餐廳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附近有餐廳。

       。4)第四個是——公共電話小結:這是公共電話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有電話。

        (5)第五個是——公共廁所小結:這是公共廁所的標志,它告訴我們這里附近有廁所。

        2.讀圖,理解地圖:

        師:地圖上你看到了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喜羊羊說去它的家會經過一家醫(yī)院,它的家旁邊還有一個無障礙通道,我們該怎么走呢?

        小結:標志的作用可真大!馬路上的標志,公共場所的標志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想要去的地方。

        三、情境設置:喜羊羊送禮物答謝小朋友的幫助,尋找最后兩個標志。

        1.找找食物包裝上的標志提問:看,喜羊羊還給小朋友帶來了答謝的禮物,不過拆禮物之前,喜羊羊想請眼睛亮的小朋友再幫它一個忙,那就是找找在禮物的袋子上有沒有和圖片上一樣的標志?

        2.延伸小結:原來禮物的包裝上還有標志!標志真是無處不在,質量安全的標志告訴我們這些食物是安全的。垃圾桶的標志告訴我們吃完東西了,要把食物的包裝扔進垃圾桶里。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fā)”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xiàn)象。

        2.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3.激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探索自然的興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木偶臺、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么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xiàn)象叫做“蒸發(fā)”。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fā)”現(xiàn)象嗎?(發(fā)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xiàn)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里,問:杯子里冒出來的是什么?(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xiàn)什么?為什么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么會下雨”的科學現(xiàn)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么多的.水蒸氣都到哪里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么會下雨”的小秘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 了解雨與人類的關系

        1.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著說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小學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為切入點,嘗試了通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導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通過提供多種幼兒身邊熟悉的操作材料進行操作、觀察、猜想、思考中體驗、獲取有關的知識經驗。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涂蠟的紙杯不漏水,知道一次性紙杯是既衛(wèi)生又方便的飲水用具。

        2、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的探索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一次性紙杯若干,其余各種紙(新聞紙、馬糞紙等)制作的紙杯若干。記錄卡,筆。

        2、各桌一壺水,一個小桶,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分組探索,了解不同紙杯盛水后的不同反應:

        1、請幼兒往紙杯中倒水,觀察水在各種紙杯中的變化。發(fā)現(xiàn)有的杯子漏水,有的不漏水。

        2、讓幼兒往各個杯子里倒入等量的水,觀察,記錄不同杯子的漏水現(xiàn)象。

        3、提問:所有的紙杯都漏水嗎?哪種紙杯漏水快?哪種紙杯漏水慢?哪種紙杯不漏水?

        展示各組的觀察記錄結果,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紙杯,探索飲料紙杯不漏水的原因

        1、組織幼兒互相觀察比較、討論:為什么有的紙杯不會漏水,有的紙杯會漏水?

        2、啟發(fā)幼兒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不漏水的紙杯內涂了一層蠟。

        三、組織幼兒討論一次性紙杯的用處

        1、提問:你們在哪里見過這種紙杯?他們都有什么用處?(請幼兒互相交流、回答)

        2、教師小結,引導幼兒認識這是常見的一次性紙杯,它制造方便,既衛(wèi)生又便宜,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及。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做實驗,給一般的紙上涂一層蠟,檢驗其漏水程度。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1

      科學活動筷子中班教案04-0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3-08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3篇08-20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指紋》10-11

      中班的科學活動教案:給“紙寶寶”洗澡01-15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7-13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2-06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8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