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6-21 17:02:50 教案 投訴 投稿

      關于中班科學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中班科學教案匯編10篇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開拓幼兒的思維能力,并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2、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分享的快樂,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編故事

        3、能創(chuàng)編棒棒糖跳舞的各種動作,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快樂的情緒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讓幼兒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

        教學難點: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1,、故事《甜甜的河水》掛圖

        2、音樂《粉刷匠》旋律

        3、棒棒糖若干,一次性水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這是什么?你們猜猜,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fā)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掛圖

        提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

       。2)小熊后來為什么很難過?

       。3)我們該怎么幫助小熊呢?

        3、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到,讓小熊快樂起來?

        三、實驗:把棒棒糖放到水里

        提問:棒棒糖放在水里會怎么樣呢?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的更快一點呢?

        哦,攪拌棒棒糖,也許會溶化的更快一點,我們來試試,像跳舞一樣的攪拌

        四、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1、小朋友們想的辦法真好,將我們的好辦法告訴小熊,并且編到故事里,這樣,小熊就會非?鞓妨。

        2、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小魚,小烏龜,螃蟹都游來了,小熊高興了,棒棒糖也很開心,棒棒糖說,小朋友可以教我一些舞蹈動作,我會攪拌的更起勁的,溶化的更快一些。

        五、教棒棒糖跳舞

        跳舞是需要音樂的,我們用什么音樂來伴奏,教棒棒糖跳舞呢?

        1、幼兒聽音樂拍手,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不同的棒棒糖跳舞的動作,并邊唱邊表演“我是一根棒棒糖,啦啦啦啦啦,會跳舞的棒棒糖。啦啦啦啦啦,看我跳得都美麗,啦啦啦啦啦,小朋友們一起來,真呀真快樂!

        2、嘗嘗水變甜了沒有

       。ǎ。┪覀儎(chuàng)編了這么多棒棒糖跳舞的動作,現(xiàn)在我們來嘗嘗水變甜了沒有

        (2)每人一小杯,嘗一嘗

        幼兒嘗的時候,老師提問:你們猜,這杯水會變得越來越怎么樣呢?(越來越甜)

        棒棒糖會變得怎么樣呢(越來越小)

        如果等到放學的時候我們再來品嘗,水會怎么樣你?(更甜)

        那我們放學的時候再來看看嘗嘗,棒棒糖是不是越來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教學反思

        首先這節(jié)課我以幼兒熟悉和喜愛的棒棒糖導入,將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活動中去,

        然后我讓孩子看圖聽故事,自然地把幼兒引入問題情境:用什么辦法可以使棒棒糖的甜味也讓河里的朋友嘗到,讓小熊快樂?

        然后再做實驗的時候,我用的是放在水里攪拌的辦法,當然辦法還有很多種,在這里,只是讓孩子有一些感受,

        再次,我在選擇音樂的時候,用了孩子們非常熟悉的《粉刷匠》,節(jié)奏感很強,幼兒很容易合著節(jié)拍邊唱邊跳。

        當然,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當我把棒棒糖發(fā)給孩子的時候,有些孩子開始偷偷地品嘗棒棒糖,還有在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的時候,我做的示范太多,以至于幼兒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小了。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空氣的特性。

        2、初步感知空氣的存在及 到處都有空氣。

        活動準備:塑料袋,氣球,空氣字卡,皮球。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了解空氣的特性。

        1、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件禮物,你們看是什么?(塑料袋)

        2、變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今天要用這個塑料袋給小朋友變魔術。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變變變”。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知道塑料袋里裝的是什么?

        小結:塑料袋變得大大的,鼓鼓的,是因為它里面裝的是空氣。出示字卡(空氣)。

        3、了解空氣的特性。

        小朋友那空氣娃娃長的是什么樣子的'?

        A、老師放空氣,讓幼兒仔細看,用鼻子聞。師:你們看到聞到了嗎?幼兒:沒有。

        B、老師再次放空氣,讓幼兒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空氣……

        結:空氣是看不見,聞不到,抓不住,摸不著的。

        二、通過玩《捉迷藏》的游戲,知道到處都是空氣。

        1、感知身體里有空氣。我們來吹氣球,看看氣球能不能鼓起來?說明我們的肚子里有空氣。

        2、物體里有空氣。出示皮球,老師發(fā)現(xiàn)皮球里有空氣。皮球里有空氣,就能跳得高,我們來拍一拍皮球。

        3、我們周圍都是空氣。

        我們來找一找空氣娃娃藏在哪里?

        通過問答:“空氣娃娃你在哪里?”A、我在森林里找小動物玩。B、我在大山里找小草玩。C、我在田野里找莊稼玩。D我在教室里和小朋友玩。

        4、捉空氣。

        空氣娃娃來到中七班教室和小朋友一起玩,老師想讓小朋友用塑料袋把空氣娃娃捉住,好不好?讓幼兒玩捉空氣放空氣游戲。

        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邊都是空氣,皮球、大樹、小草、小動物和我們大家都生活在空氣里。

        三、通過說兒歌,復習鞏固空氣特性。

        看不見,聞不到,抓不住,摸不著,你需要,我需要,我們大家都需要。

        四、結束語:

        我們大家都需要空氣娃娃,空氣娃娃還有許多的本領,以后老師再慢慢告訴你們。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各種各樣家鄉(xiāng)的橋以及與人們的關系。

        2、感受橋的不同,了解橋的作用,體驗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激發(fā)幼兒研究橋的興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橋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家長幫助孩子一起搜集的關于橋的圖片和模型等,并帶領幼兒參觀附近的橋梁。

        2、影像資料(特殊橋的知識介紹,橋的發(fā)展史)。

        活動過程:

        一、參觀“橋”

        1、情景導入,幼兒參觀橋的模型。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開車去春游好不好?

        教師:你們看到了什么呀?這些都是什么橋?(模型中有太湖大橋和高架橋以及九曲橋等)

        二、欣賞“橋”

        1、提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橋?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是什么形狀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教師出示橋的圖片,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橋。(引導幼兒認識獨木橋、木橋、鐵索橋、拱橋、公路橋、鐵路橋、鋼架橋、斜拉橋、立交橋等。)

        三、了解“橋”

        1、教師:那這些橋有什么用?(引起幼兒對于橋功能的思考。)

        2、教師:為什么有的橋只能通過汽車,有的只能讓人走呢?(通過讓孩子思考討論,知道將橋的功能具體化后可以改善我們現(xiàn)在的交通擁擠的狀況。)

        3、幼兒觀看關于橋發(fā)展史的PPT,擴大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

        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橋,我們古代勞動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橋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xiàn)代設計師和工人有設計造出了各種現(xiàn)代橋梁,我們一起來看看橋是怎樣發(fā)展的?

        4、教師小結:我們的橋幫助我們改善了交通狀況,讓我們不同地方的人聯(lián)系更方便,而且也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

        四、設計“橋”

        1、教師:橋美化了我們的環(huán)境,你想不想來設計一座漂亮的.橋呢?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想設計什么樣的橋?

        2、繪畫:家鄉(xiāng)的橋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意成功,主要依賴與家長的合作,家庭資源的充分利用,真正體現(xiàn)了家長是我們教育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活動之前,家長帶領孩子參觀了家鄉(xiāng)的橋,給家鄉(xiāng)的橋攝像,同時還和孩子一起搜集橋的圖片,制作橋的模型,無形中孩子對橋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qū)密切合作,與小學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以后,我們將繼續(xù)合理開發(fā)利用各種家庭資源,同時也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導,以促進家園的互動,使每個孩子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小百科:橋是一種用來跨越障礙的大型構造物。確切的說是用來將交通路線 (如道路、鐵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設施 (如管道、電纜等)跨越天然障礙 (如河流、海峽、峽谷等)或人工障礙 (高速公路、鐵路線)的構造物。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洗餐具的方法。

        2、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事先請幼兒在家觀察大人洗碗,了解洗碗的過程和方法。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說一說:

        1、吃過飯菜后,你的碗和盤子干凈嗎?

        2、碗和盤子臟了怎么辦?怎樣才能把碗和盤子洗干凈?

        3、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閱讀幼兒用書《清潔小妙方》。

        1、向幼兒介紹畫面內容,讓幼兒看圖比較:用清水洗盤子還是用洗米洗盤子干凈?

        2、向幼兒介紹畫面上洗盤子的各種小妙方,讓幼兒觀察比較洗滌后的神奇效果。

        三、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1、覺得那種洗碗的方法比較節(jié)約水?

        2、你喜歡哪種洗碗的方法?為什么?

        3、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妙方?

        四、進一步擴展經(jīng)驗:

        在我們日常環(huán)境中,還有許多地方要大家關注,需要大家維護。生活中很多就像洗米水一樣,有不同的用處,你還知道哪些很有用處的東西。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5以內相鄰數(shù)之間多1或少1的關系。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1——5數(shù)卡片,圓點卡片各1張。2、1——5數(shù)字卡人手一份。3、課程幼兒用書,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圖形。

        1、教師畫蘑菇()讓幼兒猜猜畫的是什么。

        2、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每一步里有幾個圖形。如:里有一個圖形。

        3、用數(shù)字卡來代表相應的圖形數(shù),如:等。

        二、找一找數(shù)字鄰居。

        1、誰和誰是好鄰居?

        找出相鄰的兩個數(shù),如:1和2是好鄰居,2和3是好鄰居等。

        以此類推讓幼兒說說3、4、5的鄰居是誰。

        讓幼兒發(fā)現(xiàn)2有兩個好鄰居,是1和3。告訴幼兒1和3都是2的`好鄰居,2也是1和3的好鄰居。

        讓幼兒發(fā)現(xiàn)從2——4的數(shù)它們都有兩個好鄰居,分別是誰?

        2、體驗相鄰數(shù)之間多1或少1的關系。

        出示數(shù)量從1——5的點子卡片,請幼兒從最少的排到最多的。然后以2為中心提問:“比2少1是幾?比2多1是幾?”讓幼兒理解好鄰居之間是少1和多1的關系。

        再提問3、4的好鄰居是誰,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三、玩“找朋友”的游戲。

        1、教師逐一出示2——4的數(shù)字卡片,請幼兒舉起是它們朋友的數(shù)卡。如出示2,幼兒就舉起1和3兩張卡,并說2的朋友是1和3。

        2、教師1次出示2張數(shù)卡如2和4,請幼兒舉起這兩張數(shù)卡的朋友,并說說2和4的朋友是3。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動物千奇百怪的睡覺姿態(tài)。

        2.能夠分清不同動物的不同睡姿并嘗試用動作模仿動物睡覺的姿態(tài)

        3.加深對小動物的喜愛,知道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增強保護動物的責任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小豬睡覺》的音樂

        2.有關動物睡覺的各種姿態(tài)的圖片PPT。

        3.擊鼓傳花的音樂及手絹花

        活動過程:

        1.歌曲導入(歌曲《小豬睡覺》)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播放歌曲)

        ——你們聽一聽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睡覺的?(歌詞:閉上眼睛睡覺,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搖搖)還發(fā)出什么聲音(咕嚕嚕)

        2.做小客人去森林旅游觀察別的動物怎么睡覺

        ——小豬看見了這么多小朋友可高興了,它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它們的森林里旅游,看看別的小動物是怎樣睡覺的,你們說好不好?那你們的聲音都要輕一點哦,不要吵著小動物睡覺了好不好?

        3.分別出示動物睡覺的圖片,并請幼兒模仿

        1.出示丹頂鶴睡覺的'圖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你們認識它嗎?它是怎么睡覺的?”

        2)請幼兒模仿丹頂鶴睡覺的姿勢——單腳站立

        3)為什么會單腳站立睡覺——敵人來了能馬上飛走

        2.出示貓頭鷹睡覺的圖片

        1)請幼兒觀察是怎么貓頭鷹睡覺的(睜著一只眼睛睡覺)

        2)請幼兒模仿貓頭鷹睡覺

        3)為什么貓頭鷹要睜著一只眼睛睡覺——(晚上要捉老鼠,睜著一只眼睛睡覺方捕獵)繼而引發(fā)幼兒對貓頭鷹辛苦工作的崇敬之情)

        3.出示蝙蝠睡覺的圖片

        1)觀察蝙蝠是怎么睡覺的——倒掛著睡覺

        2)老師也裝作不知道,請蝙蝠自己告訴小朋友(教師配音)

        ——蝙蝠:“我住在巖洞里,倒掛著可以讓我的身體不會碰到冷冰冰的墻壁;遇到危險的時候我的腳一松開就可以飛走了,如果像小朋友一樣躺著睡覺就很難飛起來了!

        4.出示刺猬睡覺的圖片

        1)觀察刺猬是怎么睡覺的——蜷著身子睡

        2)為什么刺猬要蜷著身子睡覺——刺很尖,可以保護自己

        5.出示蛇睡覺的圖片

        1)觀察蛇是怎么睡覺的——盤曲著睡

        2)去問問小蛇為什么要卷著身體睡覺

        ——小蛇:“我的身體很冷,盤著睡覺能讓我感覺溫暖一點,但是小朋友如果想要長得很高就一定要伸直身體睡覺哦”

        6.出示金魚、松鼠、馬的圖片

        4.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擊鼓傳花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傳遞手絹花。在音樂停止的同時停止傳遞,請拿到手絹花的幼兒做一個動物睡覺的姿勢,讓其他幼兒猜。

        (注意要點1.在游戲前教師要為幼兒清楚地介紹游戲的玩法。2.教師要及時激發(fā)展開想象力:幼兒除了今天知道的五個動物,還有沒有別的動物的睡覺姿勢可以表演出來)

        5.總結活動

        ——我們今天看了很多小動物,你們喜歡它們嗎?小動物也很喜歡小朋友,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以后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它們,讓它們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的長大好不好?

        6.請幼兒回家后,在父母的協(xié)助下了解其它動物的睡眠姿勢,然后將結果與其余幼兒共享。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安裝電池的活動,了解一些電池和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發(fā)現(xiàn)能力,并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究過程。

        3、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危害,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準備:

        1、不同型號的電池若干;

        2、鐘表、手電、電動玩具、錄音機、手機等;

        3、 記錄單;

        活動過程:

        1、老師介紹活動任務要求:

        * 第一個任務是;用老師準備的電池,讓鐘表走起來,讓手電筒亮起來;讓玩具動起來。

        * 第二個任務是:在安裝電池的過程中,讓幼兒發(fā)現(xiàn)、觀察、思考:電池上有什么小秘密?你是怎樣安裝電池的?找一找看安裝電池有沒有小竅門,好辦法。

        2、介紹記錄單,鼓勵幼兒把安裝電池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

        提示:記錄表上有個X,√?幼兒也可以自己畫笑臉、哭臉等。

        3、介紹活動一共分四桌,幼兒可以選擇喜歡的物品去操作。

        4、幼兒動手操作,老師觀察、指導幼兒活動情況。

        指導重點:

        (1)電池上有什么標記?電池兩頭一樣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

        (2)安裝時電池鼓的一端頂在哪兒?平的一端放在哪兒?

       。ǎ常┬$姳怼⑹蛛娡、電動玩具等在安裝電池的地方有什么標記?有沒有和電池一樣的標記?

       。ǎ矗┠銥槭裁催x擇這個電池?你知道你裝的是幾號電池嗎?

       。ǎ担┯變旱挠涗浨闆r。

        5、幫助幼兒總結歸納電池的一般常識和安裝電池的一些方法。

        (1)老師檢查幼兒第一項任務完成的情況:讓鐘表走起來,讓手電筒亮起來;讓玩具動起來。

        (2) 老師引導幼兒把操作中的經(jīng)驗,進行歸納總結:

        第一步:歸納有關電池的一般常識。

        * 提問:電池上有什么標記符號?知道電池上有“+”正極、“-”負極。

        * 電池的兩端一樣嗎?知道鼓出來的一端是正極,平的一端是負極。

        * 電池都是一樣大小的嗎?知道電池的大小不同,型號也不同。常用電池有1號、2號、5號、7號電池等。

        第二步:引導、歸納安裝電池的方法。

        * 引導幼兒歸納安裝電池槽中的彈簧和電池安裝時的關系。知道把電池平的一端(負極)放在彈簧上,鼓的`一端(正極)放在沒有彈簧的一端。

        * 引導幼兒歸納雙向電池排列方法。知道雖然是兩排,但仍然是電池平的一端(負極)放在彈簧上,鼓的一端(正極)放在沒有彈簧的一端。

        * 引導幼兒歸納單向兩節(jié)電池的安裝方向。知道電池是正級負級、正級負級相連。

        *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說出:電池上正負極的標記,和電池槽中正負極標記的關系和作用。知道這些標記是告訴人們安裝電池的方法;

        6、了解電池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危害,增強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結束:

        幼兒可以到其他組去嘗試,讓別的玩具也亮起來、動起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經(jīng)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線和繩,了解用途。

        2.描述線繩的異同,了解線繩使用方法。

        3.探索和體驗線繩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布置豐富線繩原材料的活動室。

        2.收集各種各樣的線繩,探其用途。

        3.多媒體課件,線繩實物,記錄卡。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自取神秘袋。

        1.摸摸,猜猜袋子里是什么?

        2.拿出袋中各種各樣的線繩,認識、比較。

       、僮R別名稱:草繩、鐵絲線、禮品繩、松緊繩、毛線繩、魚線

       、诒容^異同

        ●比較長短——哪根線繩最長(短)?

        ●比較粗細——哪根線繩最粗(細)?

        ●比較軟硬——哪根線繩最粗(細)?

       、酃δ苡猛荆≒PT)

        草繩:捆扎物品、為樹保暖、制作草帽等

        鐵絲:捆綁重物、制作鐵網(wǎng)、防護安全等

        禮品繩:包裝禮物、裝飾美觀……

        探究活動二:

        1.尋找和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線和繩。如:鞋帶繩、皮套繩、毛線、棉線等

        2.尋找和發(fā)現(xiàn)教室里中的線和繩。

        ①師:在活動室里就有很多的線和繩,我們一起去找找吧。并把你找到的線和繩用你喜歡的`方式把它們記錄下來。

       、谟懻摚簲(shù)數(shù)你找到了幾種線和繩?說說你找到了哪些線和繩?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做些什么?

        探究活動三:

        1.繩子游戲。

        引導幼兒利用找到的線繩進行游戲。

        ①串珠游戲

       、谔そ

        ③跳繩

       、芊K等

        2.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偕⒙涞脑S多吸管怎樣攜帶才方便?(用繩子捆扎)

       、谕尥薜念^發(fā)散開覺得太亂怎么辦?(用繩子捆扎)

       、垌楁溨樯⒙淞嗽趺崔k?(用線繩串起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由實物觸摸、猜想引發(fā)幼兒的興趣開始,通過“自主觀察,比較、描述和了解線繩特點”到“尋找生活中的線繩做記錄、玩游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有效地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引導幼兒主動學習,重視幼兒自身的實踐過程。讓幼兒在做中學、玩中學。為幼兒認知與動手能力的發(fā)展搭建平臺。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較清晰地表達各種布的不同。

        2.對布制品多樣性的認識,初步了解布的廣泛用途。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褲、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書、手絹、帽子等,在班級里布置成展臺。

        2.用來做對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動過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質的區(qū)別

        1.教師出示塑料桌布與布質桌布,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教師:這里有兩塊漂亮的桌布,我們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塊?為什么?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樣?布做的桌布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你更喜歡哪一塊?為什么?

        3.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教師:這里還有兩雙鞋,它們又有什么不一樣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給你什么感覺?

        ------教師:穿在腳上試試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臺,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感受各種布制品。

        ------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布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用什么布做的。

        ------教師;布還可以做什么呢?

        ------教師;如果請你用布做東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觸覺游戲。

        1.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請一個幼兒上來,閉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確定后,其他幼兒喊"一、二、三",拿出來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兒為他鼓掌獎勵,如果沒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請他再試一次。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找一找,生活環(huán)境中有哪些布質的物品,共同填寫“ 各種各樣的布” 調查表。

        注意事項:

        (1)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感知與體驗的'時間,幫助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有的幼兒可能只從表面理解問題,如只從表面的特性,如顏色、圖案等來區(qū)別布和其他材質。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與追問,幫助幼兒深入了解問題,如材質,的軟硬、光滑與粗糙等。

       。3)該活動可以進一步向語言領域擴展,請幼兒細致描述布制品,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一、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在玩水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奇怪的現(xiàn)象:如船為什么會浮在水上走?

        為什么有些東西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里……等等!毒V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2、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1、每組一大盆水、一塊擦手毛巾。

        2、每組一個筐,內有雪花片、泡沫、硬幣、棉簽、圓鐵片、塑料瓶、鐵釘、記號筆若干。

        3、個人記錄表每2人一張。

        四:重點難點:

        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怎樣幫助螞蟻過河?

       。ㄓ變洪_動腦筋:游泳圈、小船等)

        基本部分:

        1、引出沉與浮的概念,認識沉與浮的標記

        師:為什么游泳圈可以幫助小螞蟻呢?出示沉與浮的標記,指導幼兒如何畫標記。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尋找?guī)椭∥浵伒姆椒?/p>

        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呢?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等一會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這些材料放進水里一個個試一試,2個人一組,一人記錄,一人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請一組幼兒講解記錄結果。

        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觀察的很好,雪花片、棉簽等會浮上來,圓鐵片、硬幣等會沉下去。

        4、引導幼兒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探究:借助輔助材料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5、展示幼兒探索結果。

        請個別組幼兒講解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ㄈ┙Y束部分:

        安全教育,引導幼兒不要玩水,學會自救。

        師:小朋友們真棒,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螞蟻已經(jīng)上船了。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我們不要到河邊玩水,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游泳圈、盆、木頭等物品自救。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9-20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27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0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03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9-14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9-16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8-18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19

      中班科學教案09-09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