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時間:2023-04-15 17:21:39 教案 投訴 投稿

      【推薦】小蝌蚪找媽媽教案合集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推薦】小蝌蚪找媽媽教案合集五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1

        一、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34課——(小蝌蚪找媽媽)。

        二、復習生字詞(開火車、齊讀)。

        1、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都認識了嗎?

        2、(出示卡片)

        3、下面,開起火車聲音響亮地跟它們打招呼吧。(開火車讀)

        4、大家一起來吧。R讀)

        三、復習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媽媽一生下它們,它們就離開媽媽自己獨立生活,長大。

        2、誰能告訴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樣子的?(大大的腦袋,黑灰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

        3、師貼圖1。

        四、整體感知2-6自然段。

        1、過渡:多可愛的小蝌蚪!它和你們一樣,看見別人有媽媽,也想找到自己的媽媽。

        2、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身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們的媽媽到底長什么樣呢?(出示小黑板:表格)請同學們輕輕地捧起書,自己認真地把課文的第2-6自然段讀一讀。

        五、扶學第二自然段。

        1、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大聲地朗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啊游,它的身體首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生說,師貼字:長出兩條后腿、播課件插圖、貼圖2。)

        2、當它們快樂地游玩時,看見(播放課件:第二幅圖)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它們會想些什么?

        3、小蝌蚪很想找到自己的媽媽,就向鯉魚阿姨打聽。小蝌蚪是怎么問的?(課件出示:第二句話,“迎上去”用紅色)

        A看圖理解“迎上去”:請看圖,這里為什么用迎上去?(小蝌蚪們心情急切,它們與鯉魚媽媽是面對面的。)

        4、小鯉魚都有自己的媽媽,同學們的媽媽也都在后面聽課了,小蝌蚪多么想念自己的媽媽呀!現(xiàn)在你們就是那些非常想念媽媽的小蝌蚪,老師就是鯉魚阿姨,該怎么問呢?誰能迎上來問一問?(大家讀敘事的部分,***同學來讀問話。)

        5、生評。

        6、現(xiàn)在,(師指著某一組)你們這一組小朋友就是那群小蝌蚪,一起來問鯉魚阿姨吧。

        7、師讀鯉魚媽媽的.話。

        8、從鯉魚媽媽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師貼字:四條腿,寬嘴巴)

        9、多好的鯉魚媽媽呀!它不但告訴小蝌蚪媽媽長得什么樣,而且熱情地告訴它們到那邊去找吧。那么,我們該怎樣讀?誰來當鯉魚媽媽?

        10、學生評議。

        11、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小蝌蚪——(師指小黑板,生說:長出了兩條后腿),知道了小蝌蚪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

        六、半扶半放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那,我們就到那邊去找吧。

        2、出示課件:第三幅圖下面,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三自然段,一個人敘事,兩個人讀小蝌蚪,一人讀烏龜?shù)脑挕?/p>

        讀完后小組討論表格上的問題(小黑板),等會兒向老師匯報。

        3、匯報:小蝌蚪的身體有了什么變化?(貼字:長出兩條前腿);(貼圖3)。

        4、匯報:小蝌蚪從烏龜媽媽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媽媽是什么樣子的?(貼字: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5、小蝌蚪為什么把烏龜認做媽媽?(因為烏龜有四條腿。)

        6、出示課件:第二句話。

        7、小蝌蚪以為烏龜就是自己的媽媽,以為自己找到了媽媽,連忙——追上去。

        這里為什么用追上去,不用迎上去?(更著急,方位是在烏龜?shù)暮竺。?/p>

        8、小蝌蚪以為找到了自己的媽媽就趕緊追上去,高興地、叫著——(生:媽媽,媽媽。

        9、小組分角色朗讀。(1、2讀敘事部分;3、4當小蝌蚪,***讀烏龜媽媽說的話。)

        七、放著學第四、五自然段。

        1、下面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2、結合學生的回答(貼字:尾巴變短了;貼圖4。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

        3、請看圖(出示課件:第四、五幅圖),小蝌蚪們終于找到自己的媽媽了,媽媽笑著說:“好孩子,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快跳上來吧!”

        4、小青蛙是怎么跳到荷葉上的?(知道動作蹬、跳、蹦)

        5、請一個女同學來當青蛙媽媽,兩個學生表演青蛙跳到荷葉上的動作。

        6、學生評議。(青蛙媽媽高興的語氣、小青蛙的動作)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過渡:小蝌蚪長成小青蛙了,它們跟著媽媽干什么呢?

        2、齊讀第六自然段。

        3、貼圖5沒有尾巴的小青蛙:小蝌蚪是怎么長成小青蛙的?(課件展示填空:小蝌蚪先長出兩條后腿,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前腿,又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不知什么時候,尾巴不見了,長成了青蛙。)

        4、(課件出示:最后一幅圖):小蝌蚪長成青蛙后,天天跟著嗎媽媽去——捉害蟲。

        你們看,青蛙媽媽捉到一只好大的害蟲,一只小青蛙也跳出來,伸出舌頭學捉害蟲,它們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小朋友要——(保護它)。

        5、齊讀課文。

        九、拓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問問爸爸媽媽或哥哥姐姐們有關青蛙捉害蟲的資料,比如:青蛙都吃什么害蟲?一只青蛙一天能捕捉多少害蟲呢?

        十、寫字

        1、出示生字拼讀。

        2、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3、誰來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字在田字格里該怎樣寫?

        4、師范寫,生書空。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點及青蛙的成長過程。

        3.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主動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匯報

        1.我會認:認讀上節(jié)課學習的生字。

        (先在小組內(nèi)匯報,然后指名匯報。)

        2.我會讀:正確地朗讀課文。

        二、朗讀感悟

        1.讀課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點。

        小組學習活動:

       。1)將描寫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點的.詞句混在一起,請學生認讀。

       。2)觀察并發(fā)現(xiàn)這些詞句與什么有關,接著按照一定的順序重新整理、排列這些句子。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描寫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點的句子。

        2.看動畫,給動畫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樣找媽媽。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交流(先小組內(nèi)交流,再指名交流。)

       。3)匯報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4)小組合作: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小組學習活動我會擺。

        讓學生將3張小圖按照青蛙的成長過程重新排列,然后說一說小蝌蚪是怎樣長大的。

        5.談一談:你喜歡小蝌蚪和它的媽媽嗎?為什么?

        6.朗讀全文。

        三、拓展

        學生將課前搜集的有關青蛙的資料進行交流。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認識蝌、蚪、迎等13個生字,指導寫甩字,初步理解甩、迎、追、蹲、蹬、跳、蹦表達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長過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動物。

        3.分角色朗讀課文,試背自己喜歡的段落。

        4.滲透遇事主動探索思想。

        教學重點: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1.青蛙生長過程以及在不同階段的形態(tài)變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人性優(yōu)點。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蝌蚪各個時期形態(tài)動畫,小蝌蚪與鯉魚、烏龜、青蛙對話的動畫)

        教學時間:兩課時,本教學設計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

        (一)情境設置:有一天,池塘里來了一群可愛的小黑魚,它們滑溜溜的身子,圓圓的腦袋,長長的尾巴,池塘里面游啊游。導出小蝌蚪。

        (二)揭示課題:17 小蝌蚪找媽媽

        (三)指導讀課題。

       、闭l找媽媽?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重讀)。

       、残◎蝌礁墒裁?小蝌蚪找媽媽(找重讀)。

       、承◎蝌秸艺l?小蝌蚪找媽媽(媽媽重讀)。

        二、了解小蝌蚪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

        (一)質(zhì)疑,激發(fā)讀書興趣。

       、敝赋鲂◎蝌脚c媽媽區(qū)差別。

       、残◎蝌绞窃鯓右徊揭徊阶兂汕嗤艿摹0衙鑼懶◎蝌矫總時期外形的句子劃上橫線。

       、硨W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二)了解小蝌蚪各個時期外形特點,指導學生朗讀。

       、闭n文寫了小蝌蚪有哪些樣子?

       、舱n件展示學生所描述的小蝌蚪動畫。

       、骋龑дf出小蝌蚪有的特點。

        ⒋指導朗讀,注意引導學生要讀出小蝌蚪天真活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情態(tài)。

       、蛋凑者@種方法,學生分別說出小蝌蚪另外幾種形態(tài)和特點,引導學生讀時一要讀出小蝌蚪身體的變化,二要讀出小蝌蚪的快活、樂觀。

        (學生在找小蝌蚪外形變化的詞句時,可能不是按生長過程順序進行的,不必強求。)

        (三)理順小蝌蚪生長過程,分角色演讀各個時期的小蝌蚪。

       、卑葱◎蝌降纳L順序排列小蝌蚪的照片。

       、矊W生與老師配合讀小蝌蚪四個時期形態(tài)的'句子。

        三、了解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

        (一)生自由朗讀課文,體會小蝌蚪是怎樣找到媽媽的。

       、睂W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小蝌蚪找媽媽時都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找誰打聽媽媽了,怎么打聽的?用波浪線作記號。

       、矊W生邊讀邊作記號,教師巡視指導。

        (二)生匯報自學情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重點詞句的在文章中的意思,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庇龅锦庺~部分

        ⑴ 小蝌蚪是怎樣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

       、 分角色朗讀,師生配合讀小蝌蚪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情景。

       、 學生表演小蝌蚪向鯉魚阿姨打聽媽媽的情景,注意體會迎的意思。

       、灿龅綖觚敳糠

       、 小蝌蚪是怎樣向烏龜打聽媽媽的。

       、 分角色朗讀,師生配合讀小蝌蚪向烏龜打聽媽媽的情景。

       、 學生表演小蝌蚪向烏龜打聽媽媽的情景,注意體會追的意思。

       、 學生討論:怎樣理解鯉魚阿姨和烏龜?shù)脑挕?/p>

        ⑸ 照樣子,說一說。

        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捕食。

        小蝌蚪看見一只烏龜擺動著四條腿在水里游。

        看見 在 。

        ⒊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媽媽,用感嘆號說一句能表達小蝌蚪心情句子。

       、 分角色朗讀。

       、 分組討論: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蝌蚪長大了。

       、 理解小青蛙外形特點。

        四、課文延展,深化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

        (一)小組討論:你從小蝌蚪身上學到什么?

        講禮貌,任何時候都要有信心,遇事要積極想辦法解決,多動腦,善于觀察

        (二)課外思考:要是自己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與父母走失了,你會怎么辦?

        (三)課外調(diào)查:一只青蛙一年要吃掉多少只害蟲,我們小朋友就怎樣保護青蛙。

        板書設計: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喜歡聽故事,了解故事內(nèi)容。

        2、知道青蛙媽媽的樣子。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看過小蝌蚪;

        (材料準備)圖片、故事錄音。

        教學重難點:

        了解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

        教學過程:

        一、寶寶和媽媽

        1、提問:在家里人當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小結:是媽媽生下了我們,而且最照顧我們、寶貝我們的也是媽媽。

        提問:你們和媽媽長得像嗎,什么地方長得最像?

        2、師:我們都快樂地和媽媽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卻從來沒見過自己的媽媽,不知道媽媽長什么樣子。這一天,他們決定去找媽媽。

        二、蝌蚪找媽媽(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講述故事)

        1、插問: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

        小蝌蚪遇到了誰?是怎么問的'?青蛙媽媽到底長的怎么樣?

        重難點:了解青蛙的主要外形特征。

        2、玩表演游戲幼兒扮演小蝌蚪,教師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

        表演中鼓勵幼兒發(fā)問:媽媽在哪里?你是我們的媽媽嗎?

        三、活動延伸:

        區(qū)角活動中,鼓勵幼兒進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灰、迎”等8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本課以感情朗讀為基本任務。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不斷提高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能力。

        5.使學生了解青蛙在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幾次變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教學重點

        借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識字、讀書。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課件或掛圖、生字卡、文中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教學案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謎語:“大腦袋,圓肚子,細尾巴,黑身子,變變變,長出四條腿,去了細尾巴。吃飽了,呱呱呱,抓害蟲頂呱呱!蹦阒浪钦l嗎?

       。▽W生猜謎,開展討論)

        2.課件出示小蝌蚪和青蛙。

        3.板書課題:34.小蝌蚪找媽媽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課文

        1.同學們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媽媽嗎?怎么找的?找到了沒有?(觀看動畫課件)

        2.組織學生自由讀課文

       。1)巡視自讀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讀文中困難,及時解決。

       。2)組織學生借助小組互助學習,達到初讀的目的'。

       。3)匯報學習結果。

        三、合作互助,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8個生字。

        2.指導學生識記重點字和難點字(教師在巡視時發(fā)現(xiàn)各組同學普遍識記有困難的字)

        3.課件再次出現(xiàn)本課要認的“灰、迎、阿、姨、追、頂、披、鼓”8個生字,教師檢查識字效果。

        4.鞏固識字,找朋友。

        阝 辶 女 丁 扌 支 夷 可頁

        四、討論交流,整體感知內(nèi)容

        1.學生看著圖,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小蝌蚪的媽媽是什么樣的?

        2.討論交流:初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五、學寫生字培養(yǎng)習慣

        1.出示要求會寫的6個生字。

        2.組織學生交流筆順。

        3.教師范寫。(課文中沒有口或帶口字旁的字)

        4.學生描寫、臨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課件出示第一幅和第六幅的內(nèi)容,說說小蝌蚪和青蛙的樣子。

        二、角色遷移,體驗文本

        播放課件,多種形式讀好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A.引導學生觀察:課文描寫小蝌蚪是按怎樣的順序說的?小蝌蚪可愛嗎?你喜歡這些小蝌蚪嗎?見過或養(yǎng)過小蝌蚪的學生還可以說說它們還有哪些地方可愛。指導讀出小蝌蚪的活潑可愛。

        B.理解“一群”的意思,通過“一只”、“一群”進行比較,知道“一群”數(shù)量多,并用“一群”說話。

        2.看圖讀二、三自然段。

        指導蝌蚪與鯉魚媽媽與烏龜?shù)膶υ挕?/p>

        理解“迎上去”、“追上去”的意思。

        小蝌蚪:第一次很有禮貌:第二次很熱情,但有點著急。

        鯉魚:親切。

        烏龜:和藹。

        學生分角朗讀,戴上頭飾表演朗讀。

        3.指導朗讀第四、五段。

        A.蝌蚪的尾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B.青蛙媽媽的話應該怎么讀?(親切、慈愛)

        4.學生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

        四、鞏固練習,理解內(nèi)容

        1.說一說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游哇游,過了幾天,長出兩條(),又過了幾天,長出兩條(),沒過多久,()不見了,變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蟲的()。

        2.我會說

        你們已經(jīng)長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經(jīng)不見了。

        ______________已經(jīng)_______________。

        五、巧設懸念,課外延伸

        小青蛙一找到媽媽,就跟媽媽學捉害蟲的本領。他們一天天捉害蟲,一天能捉到多少害蟲呢?我們也去探究一下,好嗎?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5-31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8-25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9-19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01-13

      小蝌蚪找媽媽的教案01-16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熱】04-02

      小蝌蚪找媽媽小班教案04-02

      小蝌蚪找媽媽教案模板03-04

      《小蝌蚪找媽媽》大班教案11-13

      小蝌蚪找媽媽中班教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