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天堂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鳥的天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鳥的天堂教案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3.通過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4.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的部分段落。
教學重點
1.通過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2.課文里五次提到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沒有加呢?
3.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難點
1.大榕樹為什么長得那么奇特,學生了解不多,可能會有疑問,要講清楚。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手段:自制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設(shè)計意圖:從巴金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過程:
一、談話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按照要求讀書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談自己讀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ハ嘟涣。
四、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guān)知識
巴金 本文是19xx年作者到廣東新會訪友時,路過“鳥的天堂”后寫下來的!傍B的天堂”實際是寫什么呢?“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xx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1.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學習生字
1.指名讀詞讀字。
2.指導(dǎo)書寫難寫的字。
3.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鳥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樹
第二次 鳥的天堂
第二課時
設(shè)計意圖:從鳥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過程:課前板書課題。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緊張不緊張?看到這么多老師坐在這里肯定緊張。老師今天讓大家一個個都變成快樂的鳥,一起來學習《鳥的天堂》(出示課件:群鳥圖)這節(jié)課,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一只只小鳥,那你們還緊張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鳥的角度來感受”鳥的天堂”。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鳥的天堂”)
二、首先我們進入到真正的鳥的天堂,也就是你們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課件(12-13自然段的內(nèi)容)
2.自由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么特點?(活潑可愛、鳥多)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發(fā)言)
3.當學生讀到“應(yīng)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群鳥紛飛”圖幫助理解。
4.這一段主要應(yīng)讀出它的什么特點來呢?(熱鬧)對,這就是它的動態(tài)美,這一段主要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它的動態(tài)美。(引導(dǎo)讀“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畫眉鳥…那歌聲真好聽…”讀出鳥的可愛;引導(dǎo)讀“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和“眼睛應(yīng)接不暇…”讀出鳥的多。)
5. 學生讀完后問:這一只小鳥在興奮地叫著,它可能在說什么呢?(可能在說,我在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這只小鳥,你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呢?讓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往小鳥生活的環(huán)境──大榕樹身上聚集。
三、出示課件,學習第一部分:(課文7-8自然段的內(nèi)容)
1.自由讀這部分,找出小鳥會喜歡這個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關(guān)句子旁邊寫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小鳥為什么會喜歡這個地方。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3.班級交流。(樹大、美)
A、當學生講到樹大、美的特點時,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B、當學生講到“不可計數(shù)”和“臥”字時,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C、你還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嗎?說出來討論討論。
D、假如你沒有,那老師想提出一個問題,出示課件:“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蔽也幻靼住靶碌纳陬潉印敝傅氖鞘裁矗髡邽槭裁磿羞@種感受呢呢?
1.學生討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樹葉多,小鳥撲翅膀時動;②“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雹塾酗L吹過。)
2.出示課件理解。
E、這么美,這么大的樹,我們怎么才能讀出來呢?
指名讀7-8自然段。評價:讀得怎么樣?想不想聽老師讀。
教師讀,讀得怎樣?讀第12-13自然段時我們要求讀出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美,這兩個自然段應(yīng)該怎樣讀呢?(讀出它的靜態(tài)美)
齊讀。
四、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訴給你的同伴呢?
現(xiàn)在,老師想讓你以小鳥的身份,給大榕樹寫一句或幾句廣告詞,讓你的同伴知道這里很美。
學生寫廣告詞。
互相交流。
五、同學們寫的廣告詞真美,讓老師有一種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們看,老師這節(jié)課黑板上忘記寫什么了?
如果你們不想讓老師有一種缺陷的話,出示《桂林山水》一課的板書,根據(jù)這個請大家為老師設(shè)計板書。
學生設(shè)計,組織交流。
六、這么美的地方,為什么會有這么美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聯(lián)系環(huán)保意識談。
小結(jié)課文。
鳥的天堂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會寫“拋,暇,耀,隙,榕,槳,茫,律”8個生字,會認“燦、爛、桿、茫、規(guī)、律、漿、支、株、縫、隙、耀、梢、寂”1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會認會寫文中生字詞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感情,并且將這種感情從朗讀課文中體現(xiàn)出來
四、課時安排
兩個課時
五、教具準備
寫有生字的卡片
六、教學過程
1、鞏固新知、復(fù)習提問(5-10分鐘)
針對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檢查同學們是否已經(jīng)理解文章主旨。
生字詞聽寫,檢查同學們是否已經(jīng)掌握《雅魯藏布大峽谷》中的生字詞。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dǎo)入新課(1-2分鐘)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知道花園是“花兒的.天堂”,游樂園是“孩子們的天堂”,你們有沒有看過“鳥的天堂”?
生:沒有
師:老師和同學們一樣,也沒有見過,而他——巴金卻見過,那我們就和他一起去鳥的天堂看看。
巴金是我國偉大的作家,在之后的學習中,同學們也會接觸到巴金的作品,所以,在這節(jié)課中,有必要向同學們詳細介紹巴金。并且鼓勵同學們課外閱讀巴金的作品。
3、學習生字(10-15分鐘)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
小組合作查字典,查閱生字詞的含義
請同學上黑板寫出生字詞,另外請同學注音并且?guī)е嗤瑢W朗讀三遍
“找朋友小活動”:
將準備好的生字詞卡片貼在黑板上,請同學進行組詞連線
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生字詞進行造句
4、流利的朗讀課文
同學們熟悉了本節(jié)課的生字詞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合作表演”:(15-20分鐘)
兩個同學為一組,共三組。兩位同學合作朗讀課文,從朗讀中檢驗同學們是否掌握生字詞,考察對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是否有一個把握。每一組結(jié)束之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對其進行指導(dǎo)和點評。
七、課后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并且運用生字詞進行造句
鳥的天堂教案 3
一、教材說明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入課文時有修改。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xiàn)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xiàn)象的熱愛和贊美。
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描寫;
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jié)合。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huán)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lǐng)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占地面積大,并通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說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xiàn)榕樹之大;接著寫近看榕樹,通過對枝干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后,作者發(fā)出由衷的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作者著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shù)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
對小學生來說,本課的難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绷硪惶幨俏闹兴奶幪岬健傍B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jīng)]有加引號。
二、學習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靜寂、應(yīng)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默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4.領(lǐng)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引導(dǎo)學生查閱有關(guān)“鳥的天堂”的資料;教師應(yīng)準備課文插圖的放大圖或?qū)嵕颁浵駧А?/p>
2.要加強朗讀和背誦的指導(dǎo)。教學中,可以采取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例如,關(guān)于“真是一株大樹”一句,學生讀時習慣強調(diào)句中的“大”字,實際上作者強調(diào)的是“一”株大樹,而不是他認為的許多株,也不是有的朋友說的兩株。這就要求教師指導(dǎo)學生聯(lián)系前文的句子,讀好這句話,讀出榕樹的大。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朗讀的感受,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或那樣讀。難讀的語句、段落,教師可適當范讀,亦可用音樂、圖像、語言等把學生帶入文中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這一要求能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鼓勵學生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法背誦,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實實在在地練習,當堂背下來。還應(yīng)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背誦的部分,并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這部分。
3.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是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而B的天堂》是進行這項訓練的第一篇例文,“思考·練習”第二、三題就是體現(xiàn)這個訓練重點的。教學時,可以憑借這兩個題目,引導(dǎo)學生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具體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在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敘述順序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帶著“作者是怎樣寫出大榕樹的特點的”“哪些句子寫得好”這兩個問題,細細品讀課文,能夠讀出點味道,有點自己的感悟。
第二步,就這兩個問題交流閱讀的體會。學生可以從總體上談怎樣寫出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的,也可以就某一個句子、某一個詞語、某一處標點的使用說說自己的體會。在交流中,要特別注意一些難理解的句子,如,“那翠綠的顏色……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蓖ㄟ^互相交流啟發(fā),使學生領(lǐng)悟到,這是因為一片片葉子綠得發(fā)亮,在眼前閃爍,就好像一個個顫動的生命。再如,“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這是引用別人說的話;第二個不加引號,這是作者自己親眼所見的、確確實實的鳥的天堂。這樣的討論交流,就把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和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了。
第三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再讀讀,然后抄下來。
4.在學習了寫大榕樹和眾鳥活躍場面兩部分之后,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并就“這里為什么成了鳥的天堂”“怎樣理解‘感到一點兒留戀’這句話”等問題,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體會到這里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的自覺行為,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境界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5.本課字詞教學,注意讓學生讀準以下多音字的音:“應(yīng)接不暇”中的“應(yīng)”讀yìng,“興奮”中的“興”讀xīng,“不可計數(shù)”中的“數(shù)”讀shǔ。“巢”字上部分不容易寫好,提示學生把三個“〈”寫勻稱。一些詞語應(yīng)結(jié)合課文語言環(huán)境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以理解。下列詞語解釋,供教師參考。
靜寂:很靜。
應(yīng)接不暇:暇,沒有事的時候。本課形容鳥太多,眼睛看不過來。
留戀:舍不得離開。
天堂:在神話故事中人們想象的幽美、舒適、快樂的生活環(huán)境,文中“鳥的天堂”指那株大榕樹是鳥兒們生活的樂園。
6.“思考·練習”中選做題的目的是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并給學生提供一次有趣的練筆機會?晒膭顚W生嘗試一下,但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做。
四、參考資料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guī)律,場面頗為壯觀。
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時,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一說是《小鳥的天堂》),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F(xiàn)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游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nóng)舍風光等。天馬河中有游艇,可供游客觀鳥和游玩。
榕樹常綠喬木,樹干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須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干。榕樹的葉、根、樹皮均可入藥。
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后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鳥的天堂教案 4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guān)部分,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xù)”、“應(yīng)接不暇”造句。
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guān)部分。
2、想象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部分的有關(guān)句段,背誦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美麗奇特。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xù)”造句。
3、認識“鳥的天堂”,初步體會景物動態(tài)和靜態(tài)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1、作者簡介。
2、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
要求:
(1)讀正確;
(2)讀通順。 思考:談?wù)勀銓Α傍B的天堂”的認識。
2、檢查反饋。
(1)課堂交流: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這個問題的設(shè)計旨在促進學生認真閱讀,學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學情;教師的.寬容評價,有利于學生樹立閱讀的信心。)
(2)個別讀課文,隨機學習生字和部分新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速讀課文。 思考:課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怎樣分?為什么?
(1)自己讀讀、劃劃、想想。
(2)小組討論,重點討論“為什么?”
2、檢查反饋。
四、精讀課文,感受情趣
1、輕聲讀課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寫的情景。
2、質(zhì)疑:在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問題?
3、在這些句段中,選擇你最喜歡的有感情朗讀。
(1)嘗試有感情朗讀。
(2)朗讀指導(dǎo)。
(3)有感情朗讀有關(guān)句段。
4、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背誦7、8自然段。(機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二部分的有關(guān)句段,感受“鳥的天堂”里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應(yīng)接不暇”、“留戀”等詞語的意思,會用“應(yīng)接不暇”造句。
3、精讀課文,體會課文描寫景物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方法,了解作者觀察描寫的精細、巧妙。
教學過程:
一、精讀課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較:這三段話之間有什么不同點?
(2)嘗試將這三段話按樹根、樹枝、樹葉的順序改寫成一段話。
2、自由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
(1)思考:用一句話表達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來自于課文的什么地方?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撥:
、倮斫狻拔覀兝^續(xù)拍掌……有的在撲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寫的情景。
B、有感情朗讀句子。
②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應(yīng)接不暇”。
二、熟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由讀課文第一、第二部分有關(guān)課文。 比較:兩個部分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第二部分有關(guān)句段。
三、延伸課文,鼓勵探索
1、質(zhì)疑。
2、介紹“鳥的天堂”的地理位置、歷史與現(xiàn)狀,鼓勵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美。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12、13自然段。
2、嘗試用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的方法描寫一處景物。(選做題)
鳥的天堂教案 5
一、教材內(nèi)容
《鳥的天堂》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需兩課時)。
二、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gòu)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三、學情分析
本課語言優(yōu)美,層次清晰,無疑是一篇有利于訓練學生朗讀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
四、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燦爛、竹竿、白茫茫、規(guī)律、縫隙、照耀、樹梢、靜寂”等詞語,積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南國的美麗風光,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領(lǐng)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五、教學理念
1、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是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和引導(dǎo)者。語文教學應(yīng)以讀為基礎(chǔ),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
2、根據(jù)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學組織要引導(dǎo)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獲取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語文素養(yǎng)與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融為一體。
六、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磐ㄟ^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對比,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仆ㄟ^朗讀課文,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
2、教學難點:
通過反復(fù)朗讀,理解重點句子,學習描寫事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七、課時安排
2課時。
八、教學過程
。ㄒ唬┙翌}質(zhì)疑
1、板書:
天堂
提問:“天堂”用來比喻什么?
2、板書:
鳥的
提問:“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出示鳥的天堂的圖片)
看,鳥兒們飛啊,叫啊,它們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啊!這里就是鳥的天堂。今天,我們就跟隨著我國的著名作家巴金爺爺一起去欣賞這鳥的天堂。
(二)自學生字、新詞,初讀課文
1、生初讀課文:
自學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
2、出示生字卡片:
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邊聽邊想:
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看到了什么?
4、匯報,交流。
。ㄈ⿲W習1~4自然段
1、自由朗讀1~4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這幾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
。ㄗ髡吆团笥褌儎澊鋈ネ妗#
2、賞析好句:
“三支槳有規(guī)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
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指導(dǎo)朗讀。
。ㄋ模┛偨Y(jié)
“我們”一起出去游玩,這一次有沒有看到“鳥的天堂”呢?“鳥的天堂”又是怎樣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鳥的天堂教案 6
《鳥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課文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這是本課教學的第二課時,要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同時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并建立環(huán)保意識。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大榕樹根的神奇,枝葉的盛艷,群鳥的歡愉。
讓學生在朗讀中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明白大榕樹為什么能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從中悟出作者要表達的感情,說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鳥的天堂》這一課在本冊教材中有其獨特的作用,擔負著指導(dǎo)學生進行“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的重點訓練的實踐任務(wù)。新的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的實踐性,“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積累和實踐中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因此,教學方法應(yīng)遵照本單元訓練重點的內(nèi)容來安排。我們組在設(shè)計本課教學方式時,以讀、思、悟、說、做作為路線,大膽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讀中去勾劃,去想象,去感悟,去暢談,走出由老師設(shè)計好板書非讓學生鉆死胡同的舊的教學模式,在本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充分實踐“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感受并暢談景物靜的深沉與動的歡暢。
王宇平老師上課說話風趣幽默,具有跳躍性,總體來說這一課上得比較有特色。
一、挖掘“美”的因素,讓學生入情入境。
新課標倡導(dǎo)“打破了課堂內(nèi)外、學科內(nèi)外、學校內(nèi)外的界限”。王老師遵照這一新理念,設(shè)計的教學活動頗具匠心。使學生在活動中入情入境,獲得“美”的享受和陶冶。
1、采用“音樂激情”的方式,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設(shè)計以《百鳥朝鳳》的音樂引入課文的手段,創(chuàng)設(shè)美的意境,激發(fā)學生對鳥的天堂無限向往的感情。用再次再次播放《百鳥朝鳳》來烘托群鳥歡躍的熱烈氣氛。最后以《回家》這首曲子結(jié)束課文,啟發(fā)學生靜靜地深思:鳥兒們應(yīng)該有一個怎樣的家,我們?nèi)祟悜?yīng)該怎樣幫助它們建立一個安寧快樂的家。通過這些手段,我們希望學生感受到鳥兒們在大榕樹上快樂生活的怡然美,激發(fā)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采用“活動寓情”的方式,寓教于樂。
新課標提倡做到“溝通課堂內(nèi)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學習語文實踐的機會”的全新教學模式。王老師嘗試這一模式,不僅將音樂引進語文課堂創(chuàng)設(shè)情景,還將繪畫也引入語文教學課堂。如在研究榕樹根部的教學時,眺望老師就創(chuàng)設(shè)了讓學生在圖上補畫氣根的活動。又如,為了引導(dǎo)學生體會群鳥歡愉的場面時,設(shè)計讓學生將課前畫的自己喜歡的小鳥,在《百鳥朝鳳》的樂曲中,貼在大榕樹上的活動。希望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親和美,同時產(chǎn)生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用“暢談抒情”的方式,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文中“農(nóng)民不許人去捉它們”一句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王老師抓住了在人們講求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本文的人文性就更有新義的特點,為了讓環(huán)保觀念深置于學生的思想,他不僅讓學生明白這鳥的天堂是當?shù)厝罕娋谋Wo的成就,而且為了樹立從小重視環(huán)保的理念,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由于人類的破壞,導(dǎo)致鳥兒沒有家和由于人類注重環(huán)境保護,鳥兒又有了理想的棲息之地的資料,為課文擴大了人文性外延。讓學生通過暢談環(huán)保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交流對大榕樹的神奇、盛艷和鳥的歡愉的感受,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美,達到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精神境界。
二、不從讀中悟,難有見解出 。
新課標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我們組遵循這一新的精神,設(shè)計了一系列朗讀訓練。如在研究教學描寫大榕樹枝干部分時,我們設(shè)計了探究性朗讀的訓練,意在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榕樹枝干和氣根的神奇美。再如研究榕樹葉子部分的教學時,我們設(shè)計了自主性閱讀訓練,目的在于引導(dǎo)學生想象榕樹葉子茂盛濃密、蒼翠欲滴、隨風搖曳,在陽光下不時閃葉子部分的教學時,我們設(shè)計了自主性閱讀訓練,目的在于引導(dǎo)學生想象榕樹葉子茂盛濃密、蒼翠欲滴、隨風搖曳,在陽光下不時閃亮的靜謐美。我們還設(shè)計了讓學生在齊聲朗讀中感悟鳥群活動的熱烈氣氛,從而體會到百鳥群集的歡躍美。希望通過這些閱讀形式,讓學生感悟到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從而受到美的熏陶與感染。
然而王老師對這一課有其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體會。因此,上課的形式與我們當初的設(shè)想有較大的差距。
1、在朗讀的形式上顯得單一,而且采用一句一頓的朗讀方式,其結(jié)果是不僅破壞了原作的音韻,而且讓學生難以通過朗讀悟、明理。
2、“思”的過程太急,沒有充分讓學生思考,學生的想象沒有發(fā)揮夠,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顯得有些倉促。因此,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xiàn)。
鳥的天堂教案 7
教學目標:
1、認識大榕樹的特點,體會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增強環(huán)保意識。
2、領(lǐng)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3、能較有感情地朗讀文段。
教學重點: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具準備:掛圖、課件、朗讀磁帶等。
教學設(shè)計: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二、質(zhì)疑激趣、變序?qū)搿?/strong>
1、復(fù)習:作者幾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每次經(jīng)過的時間和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2、質(zhì)疑:作者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后發(fā)出了怎樣的贊嘆?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一個感嘆句來說一說。
3、出示文字投影(課文最后一句)、讀、質(zhì)疑,教師相機板書關(guān)鍵詞:昨天眼睛騙了我 “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
4、存疑:這些問題通過學文去解決。
三、認識榕樹特點,感受靜態(tài)美。
1、作者第一次去鳥的天堂看到什么?(出示榕樹近景圖)
2、問:課文的哪些段落描寫了大榕樹?(5—9)
3、輕讀、思考:(獨立思考、小組討論)
1)、課文寫出了榕樹的哪兩個特點?
2)、你喜歡哪一個描寫榕樹的句段?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然后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全班交流:
1)、認識榕樹的特點:大、茂盛
2)、交流體會:
。1)、指名說。
。2)、議:句子寫出了榕樹的什么特點?是什么描寫?及理解部分重點詞句的意思,如“不可計數(shù)”、“那翠綠的顏色……新的.生命在顫動”等。
。ㄖ攸c引導(dǎo)理解7、8自然段中描寫榕樹的語句)
5、通過品讀,相信很多同學都感受到了榕樹的美,文中用了哪句話來贊美它?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喜愛、贊美)
6、用贊美之情朗讀具體描寫榕樹的7、8自然段。(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7、小結(jié):這部分內(nèi)容抓住榕樹“大”而“茂盛”的特點,寫出了榕樹的靜態(tài)美。
四、釋疑,感受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體會動態(tài)美。
1、釋“昨天眼睛騙了我”之疑:
1)、作者第一次看著“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朋友說這是鳥的天堂,可是當時“我”有沒有看見鳥呢?為什么?(鳥棲息了)
2)、因為如此,所以作者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后不禁說——(引答:昨天眼睛騙了我。)
2、引入: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呢?
3、課件演示眾鳥紛飛的情景,激趣,為品句打下基礎(chǔ)。過渡: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這個情景?(12、13)
4、聽讀、思考: 你喜歡哪一個描寫鳥兒的句段?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然后想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相機引導(dǎo)學生理解句子寫出了鳥“多”、“快樂”的特點及解詞“應(yīng)接不暇”。)
5、通過圖、文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興奮)
6、感情讀12、13自然段。
7、小結(jié):從品讀句子中,我們可體會到,寫鳥的這部分內(nèi)容采取了什么方法描寫?(動態(tài))
8、釋疑:
1)、聯(lián)系圖、文思考:這里對鳥兒來說是個怎樣的地方?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2)、生答(鳥兒幸福生活的樂園等),釋不帶引號的鳥的天堂之疑。
3)、問:“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帶引號?
4)、小結(jié):學文后大家有沒有產(chǎn)生這樣的感受呢?出示文字投影:昨天是我的眼睛……的確是鳥的天堂。。ㄗx,了解釋疑情況,回應(yīng)開頭)
五、談話總結(jié)、結(jié)束教學。
1、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熱愛、贊美)是怎樣表達的?(靜、動態(tài))
語文教案-鳥的天堂(第二課時)
標簽:人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鳥的天堂(第二課時)
2、這一靜一動,相互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麗,那人間的天堂該是怎樣的呢?
3、結(jié)束談話:我們必須保護好我們賴于生存的環(huán)境。
六、作業(yè):
“鳥的天堂”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并收集一些資料,為導(dǎo)游寫一篇解說詞。
板書:
鳥的天堂
大
傍晚 榕樹 { (靜態(tài))
茂盛
多 } 熱愛、贊美
早晨 鳥 { (動態(tài))
快樂
。ㄓ姓n件)
鳥的天堂教案 8
教學目標:
1、認識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體會大自然的美。
2、理解為什么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熱愛南國風光的感情,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4、領(lǐng)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guān)鳥的天堂的`資料。
教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1、板書:鳥。問:你想到了什么?
板書:天堂。問: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你看到鳥的天堂這四個字你有什么問題呢?(板書問題)
2、真不錯,從這些板書可以看出大家是愛動腦的好學生。愛動腦的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聽巴金爺爺告訴我們答案吧。ㄉ痤}回答,會得勾掉,不會的留著)看來,我們只讀一遍課文是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那么就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再來一遍,解決剩下的問題。
二、解決重難點
1、小組討論,填寫下列表格
2、小組匯報。從何處看出事物的特點?為什么喜歡?你能在文中找出說明你喜歡理由的句子嗎?
。洳糠郑
3、指導(dǎo)朗讀。重點體會樹的特點。
4、小結(jié):這真是一株美麗的南國的樹,美在它的碩大無比,美在它的生機勃勃,更美在它的獨木成林。(板書:獨木成林)
。B部分)
5、指導(dǎo)朗讀。
6、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填空,看誰填得多、填得好。
這里的鳥真多啊,這里的鳥真啊
7、集體交流。
8、小結(jié):這真是一幅眾鳥歡躍圖,鳥兒是多么的自由自在,與自然是那么的相親相愛。(板書:眾鳥歡躍)
三、領(lǐng)悟方法
過渡:我們隨著作者欣賞了兩種景色,感受了兩種形態(tài)的美,一種動態(tài),一種靜態(tài)。
1、找出相對應(yīng)的部分。
2、這篇課文講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作者描述的方法也不同,有靜、有動,同學們都喜歡。這是因為作者能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所以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寫,寫出自己的感受。我們應(yīng)該像作者那樣才能夠?qū)懗龊梦恼隆?/p>
3、用朗讀的形式體會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同時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四、體會情感
過渡:當小船向著鄉(xiāng)村劃去的時候,作者感到了一點兒留戀,昨天是他的眼睛騙了他,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1、理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朗讀
2、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大榕樹周圍環(huán)境安寧,景色幽靜;大榕樹枝繁葉茂,便于鳥兒棲息;農(nóng)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保護。)
五、拓展練習(作業(yè))
目前鳥的天堂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為當?shù)貙?dǎo)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解說詞的一般格式是:
鳥的天堂的具體地址在哪兒
鳥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鳥的天堂最初是怎樣形成的
鳥的天堂里有哪些種類的鳥
人們是怎樣保護鳥兒的
鳥的天堂教案 9
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鳥的天堂》是人教版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組第三篇課文。該組的主題是觀察大自然,贊美大自然。在本篇課文中,作者巴金以“我”的身份,描寫了自己兩次游覽“鳥的天堂”的過程,以及兩次游覽所看到的不同景觀和不同感想。文章語句優(yōu)美,結(jié)構(gòu)清晰,描寫方法動靜結(jié)合,其中對于大榕樹的描寫尤是生動。在文章的細節(jié)描寫中,無不流露出作者對“鳥的天堂”的喜愛,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因此,在本篇課文的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欣賞“鳥的天堂”的優(yōu)美景觀,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還要進一步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本篇課文所用時間為2課時。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檢查學生的生字詞掌握情況。
2、使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清楚文章的主要結(jié)構(gòu)。
3、分析重點語句,以及文章中出現(xiàn)的疑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分析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樂于思考。
4、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人與自然間和諧美。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人與自然間和諧美。
課前準備:
1、生自主預(yù)習課文,掌握生字詞,讀通句子。
2、生通過上網(wǎng)或圖書館查找有關(guān)榕樹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置疑導(dǎo)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天堂”這個詞嗎?那你們能描繪一下你心目中的天堂應(yīng)該是怎么樣的嗎?
。ㄉl(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其實啊,不只是人有自己的天堂,鳥也有它們的天堂,怎么,不信嗎?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鳥的天堂是怎么樣的。
板書課題:鳥的天堂
二、初讀課文,大體感知。
1、 課件出示朗讀要求。
2、 同學們都讀完了課文,你能根據(jù)作者游覽“鳥的天堂”的次數(shù),給文章分成幾部分。 (1——9自然段:第一次游覽 10——14:第二次游覽)
3、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ㄗ髡哂斡[的順序)
三、讀思結(jié)合,解析第一部分。
1、 請不同生分別朗讀1——4自然段,隨文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
2、 讀完這四段話,你覺得此時這周圍的環(huán)境怎么樣?你從哪看出?
(生自由回答,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
3、 朗讀5——7自然段。
4、 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ㄩ艠涞臉淙~、樹枝,寫了榕樹的大及大的原因)
5、 請課前找到資料的同學來為大家解釋:為什么榕樹枝干的數(shù)目會不可計數(shù)?
(生介紹自己所查閱到的知識)
6、 請生朗讀第8自然段 。
。1)你們覺得這一段寫得怎么樣?
。ㄉf說自己讀完這一段后的感受,具體說說拿一句給了他這樣的感受)
重點體會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 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8自然段。
7、 朗讀第9自然段
8、 第一次游覽“鳥的天堂”作者有沒有看到鳥?
四、深入思考,究根 “鳥的天堂”。
那么鳥的天堂里到底有沒有鳥呢?讓我們來看看作者的第二次游覽。
1、 生朗讀10——14自然段。
2、 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文章總共提到了幾次“鳥的天堂”?將其用————劃出(5次)
3、 小組討論:為什么前四次加引號,而最后一個卻沒加?
。ㄐ〗M匯報答案:因為前面作者所認為的“鳥的天堂”只是聽別人說的,自己并未親身體驗過。而后來,作者也親自體驗到了,所以沒引號。)
4、 你認為鳥兒在鳥的天堂里生活得快樂嗎?為什么?
。ㄔ诖沃攸c引導(dǎo)學生體會人和鳥的和諧美,進一步體會鳥的天堂是要由人和鳥共同維護的 )
5、 播放鳥兒的叫聲,讓學生展開想象,在鳥叫聲中體會鳥兒們的快樂。
鳥的天堂教案 10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鍛煉品詞析句的能力,鼓勵用讀書聲演繹對文本的感悟,飛揚他們的想象力,培養(yǎng)說話的興趣,說得大方,說得精彩,說得有個性;
2、通過巧設(shè)情境,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呈現(xiàn)斑斕的圖片、生動的動畫、活靈活現(xiàn)的錄象,讓學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充分感悟,學得“實”、練得“活” ;
3、課文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向?qū)W生展現(xiàn)了這自然天成的神奇景觀。引導(dǎo)學生在學會欣賞美,感受美的同時,更能體悟出美好事物的背后還需要人們的愛護,才能永遠維持這份美好。
[教學重點]
以學生為主體,引領(lǐng)他們品析詞句,體會情感,感悟課文,讀出情趣,說出妙想,鼓勵個性化發(fā)言。
[教學難點]
引導(dǎo)學生在文本感悟的基礎(chǔ)上,放飛想象,激發(fā)個性思維,大膽、大方、有組織、有條理地說出在這“天堂”中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像中的景觀。
[教學流程]
一、信息醞情
1、屏幕出示信息,吸引注意:
“嗒、嗒、嗒、嗒……”在鏗鏘有力的打字聲伴隨下,信息內(nèi)容極富節(jié)奏地逐字出現(xiàn):“在廣 東 省 新 會 市 天 馬 村 里 有 一座 小 島, 每 年 都 有 成 千 上 萬 的 游 客 到 那 兒 旅游。(學生自發(fā)地、輕聲地、有節(jié)奏地跟讀信息)
2、引發(fā)思考:看了這條信息,有什么感興趣要問的?
[設(shè)計分析]:獨特巧妙的信息導(dǎo)入法,讓學生在課伊始便為鳥的天堂的魅力所震懾,既激活興趣,又撩撥了求知欲,巧妙而不著痕跡。
3、引入課題:連巴金爺爺聽說了,也到那一看。哇!果然,好一個[教師驚喜地指向黑板上的課題](學生一起說出:鳥的天堂)!好一個——(教師聲音悠揚拉長,學生再一次充滿感情地說出:鳥的天堂)!
[設(shè)計分析]:契機引入課題,并指導(dǎo)朗讀課題,通過教師語氣的層層遞進,充分激起學生的情感。
二、理文鋪情
1、層層剝筍、梳理文脈:
①巴金爺爺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學生講述,教師歸納并板書: 榕 鳥
、谡页鰧戦艠涞亩温,想一想作者又重點介紹了榕樹什么特點?
學生講述,教師歸納并板書: 大茂盛
2、感悟“生命力”,引入重點段落教學:
這么龐大、這么茂盛的榕樹,一切都顯示了它旺盛的(生命力)!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感受榕樹那旺盛的生命力吧!
[設(shè)計分析:通過找兩個“重點”引導(dǎo)學生簡單而又清晰地梳理文脈,在整體把握的基礎(chǔ)上單刀直入躍入重點段落。]
三、重情入讀,體驗延伸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擬分以下四個學習板快:
[板快一]:巧讀繹情
[屏幕出示]:課文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全段。
2、指名讀第一句: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調(diào)控策略]:學生朗讀若不到位時,教師指導(dǎo):榕樹用上了它全部的生命力,你呢?全部都用上了嗎?再試試好不好?
(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朗讀指導(dǎo),在教師感情充分渲染下,感染學生,學會如何在朗讀中有聲有色地表達情感)
3、指導(dǎo)朗讀第二句: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提出問題:你們認為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詞語呢?
(引導(dǎo)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那么多、一簇、堆、一點兒”等語言文字進行體會,領(lǐng)悟其精彩之處。)
[調(diào)控策略]:學生朗讀若不到位,如未將“堆”字語氣加強,讀出“多、茂盛”之感,教師配上動作范讀,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雙手順著節(jié)奏相互交替疊上,作堆狀)
4、指導(dǎo)朗讀第三句:那翠綠的顏色,明亮的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傩蕾p錄象:綠葉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
、谏钋槔首x:讓我們輕輕地,用欣賞的語氣,一起來讀吧。
[調(diào)控策略]:學生讀后,教師再范讀。在“顫動”一詞前面,教師作停頓處理,問:這一停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將品詞、想象、朗讀一氣呵成。
5、師生接讀第四句:這美麗的(生:南國的樹)。
[設(shè)計分析]:這是寫榕樹茂盛的一段話,共有四句話,教師因文而異,通過范讀、抓關(guān)鍵詞品讀、配畫讀等多種方式,在朗讀教學中,時而析詞解意,時而借圖抒情,時而直抒胸臆,用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懂、讀好、讀夠味,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所描繪的畫面;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中所蘊涵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神韻和魅力。
6、體悟“閑筆”魅力
榕樹茂盛這段,巴金爺爺?shù)拿罟P生花寫得多神,同學們也讀得很有感情?上旅孢@一自然段(出示課文第九自然段)語句似乎沒那么精彩。請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巴金爺爺是不是隨便寫的?
讓生發(fā)現(xiàn):
、 寫“農(nóng)民不許人去捉它們”,目的是?
、 誰能欣賞“岸上很濕”“土地是濕的,大概漲潮的時候河水會沖上岸去”語句之妙?
[設(shè)計分析]:在精讀榕樹茂盛語段之后,巧讀本段看似隨意拈來的“閑筆” ,引導(dǎo)學生去發(fā)現(xiàn),那些平實的語句中,卻包含著豐實的信息內(nèi)涵。從中悟出“閑筆不閑”的魅力。再一,從動口讀轉(zhuǎn)到用心讀,教學板塊中形成了張、弛的節(jié)奏,課堂緊松有度,情趣自然活躍。
[板快二]:尋跡釋情
[屏幕出示]:課文第七自然段
1、發(fā)現(xiàn)方法:爺爺是怎么寫它的大呢?
、侔l(fā)現(xiàn)了嗎?巴金爺爺用了一個成語。
教師板書: 成語
(學生找出:不可計數(shù))
、趧澇鲆粋擬人句。
教師板書: 擬人句
學生找出后指名讀: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調(diào)控策略]:若學生在讀時將“臥”字強調(diào)了出來,則問:你這個臥字讀得特別強調(diào),能說說為什么嗎?順勢理解“臥”一字使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了榕樹獨具的生命力;若學生在讀時并沒有注意將其強調(diào),則由老師進行范讀,引導(dǎo)學生抓住關(guān)鍵字“臥”進行理解。
、墼賱澇鰧戦艠渖姷膭釉~。
教師板書: 動詞
(學生找出“垂、伸、臥”等動詞)
[設(shè)計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學生發(fā)現(xiàn)了作者描寫榕樹所用到的三種方法,旨在為下面自由觀察想象榕樹并進行描述的環(huán)節(jié)設(shè)下了伏筆,讓生在學會方法的基礎(chǔ)上,能夠仿用、還可活用,以自己的觀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述。
2、觀察并描述:
師:我們坐著小船來到鳥的天堂啦!我們像巴金爺爺一樣用心來觀察,也來描述一番吧!
[畫面一]:鳥瞰榕樹遠景圖
預(yù)設(shè):遠觀榕樹喲——
△ 遠遠看去那株榕樹真大啊!
師:這巴金爺爺已用過了,重要的是要有你自己的描寫語言。
比如生成:
△ 這株榕樹多么翠綠,臥在水中像點綴在藍寶石中的一顆綠寶石。
師:是你的發(fā)現(xiàn),有你自己的語言,好!
[畫面二]:近看榕樹枝條縱橫圖
預(yù)設(shè):你們也逼近榕樹啦——
提示:可不能再用“不計其數(shù)”了,還有其他的成語哩。
比如生成:
△ 榕樹這縱橫交錯的枝條多像一張蜘蛛網(wǎng)。
師:“縱橫交錯”用得好!“蜘蛛網(wǎng)”作為比喻更是恰如其分!
△ 這無數(shù)的枝干,多像無數(shù)條蟒蛇相互纏繞著,你們覺得像嗎?
師:多么栩栩如生的比喻!這枝干仿佛活了一般。能用上更驚嘆些的語氣來夸夸它嗎?(引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說話)
△ 大家瞧,這就是大榕樹的枝干,它多像一條條粗細不同的巨繩捆繞在一起。
師:“粗細不同”?你從哪觀察出的?能指出來給大家看看嗎?
(生指著圖中的枝干進行介紹——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與描寫相結(jié)合,體會想象是建立在細致觀察的基礎(chǔ)上)
[設(shè)計分析]:學生上臺指著圖進行具體形象的描述,面對著枝條縱橫交錯的奇觀,用自己豐富的語言將其描繪,生動之處,讓學生如解說員一般,指著圖中具體的景物細細說來。教師煽情式的評價,讓學生樂于觀察、表述,既培養(yǎng)了觀察能力,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一石二鳥。
[畫面三]:夕陽下風情無限的榕樹圖
預(yù)設(shè):從未見過在夕陽那暖暖的霞光籠罩下的大榕樹,如此浪漫、充滿無限風情的景象也是巴金爺爺不曾提到的。難道你們不也想“美”它幾句嗎?
[設(shè)計分析]:同樣是鳥的天堂,巴金爺爺有他的觀察點,我們有新的觀察點。同樣是鳥的天堂,從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角度都有不同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一板塊的教學,通過文本感受、辭藻欣賞,以巴金爺爺?shù)膶戦艠涞摹按蟆钡姆椒ㄗ鳛閼{借,再配上圖片以視覺感官上的刺激,進行接下來一步步的觀察與描述。不僅深化了對文字的感悟,還能盡情想象,進行充分的語言訓練,鼓勵個性化發(fā)言,讓課堂成為學生個性洋溢的舞臺,讓書本化身為學生豐富聯(lián)想的翅膀。
[板快三]:畫動情生
1、設(shè)懸念:寫了榕樹,不寫鳥,行嗎?
[設(shè)計分析]:設(shè)個懸念,引起學生的關(guān)注。
2、初解:
[屏幕出示]:課文第十二自然段
指名一學生讀后進行歸納: 這兒寫了鳥兒的什么特點?
師板書: 多熱鬧
3、讀享情趣:
師:巴金爺爺把這眾鳥紛飛的情景寫的可有情趣啦!我們一起來讀吧。
步驟一:
在學生讀“起初,周圍是靜寂的”的時候,教師當起了導(dǎo)演,慢慢引入情境之中:噓——這時候是非常安靜的啊,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師壓低手勢,引讀)起初——(音漸長漸弱)周圍是靜寂的(讀“靜寂”二字前悄含一口氣,讀時輕輕嘆出,創(chuàng)設(shè)幽靜而深遠的意境)學生跟讀。
步驟二:
、佼攲W生讀到“我們把手一拍”時,教師招呼起來:拍掌啊!(帶領(lǐng)學生從寂靜轉(zhuǎn)為熱鬧)
、诋攲W生熱烈地拍起掌時,教師提示:是“一拍”啊。怎算“一拍”?順勢導(dǎo)入課文朗讀,教師面露驚喜的表情:“我們把手一拍!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三讀“我們把手一拍” ,讀中有了動作,讀中有了表情,讀中有了深深的震撼)
步驟三:
、僭趯W生讀到“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的時候,播放動畫:一只大鳥鳴聲一亮,拍打著翅膀從榕樹那茂密的樹叢間飛了起來,直入云霄。師提示:繼續(xù)拍掌的話便會看到更壯觀的景象。
在熱烈的掌聲之中,動畫繼續(xù)播放:緊接著兩只、三只、四只……無數(shù)只鳥兒目不暇接地從樹叢間的各處飛了出來,清脆地鳴叫著,有的高飛,有的盤旋,有的停落水邊……
配合著畫面內(nèi)容,師生接讀:這時候,到處都是——(生:鳥聲),到處都是——(生:鳥影)。(充滿動感的熱鬧場面,師生互動的精彩瞬間)
步驟四:
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老師當起了演員,手指前上方,驚訝地叫到:“瞧,大的!”突然,又指向另一方向,驚呼:“小的!”再換角度:“花的`!” 、“黑的!”……
(朗讀同時,引領(lǐng)學生認識從形狀、顏色、動態(tài)三個方面寫鳥的“多” )
[設(shè)計分析:教師緊扣文本,巧妙地抓住學生獲得信息的主渠道——視覺,同時還通過教師的語言,優(yōu)美的樂曲等中介手段,使信息的傳入更加多元。當動畫的播放、學生的拍掌聲、鳥兒的齊鳴聲起時,整個課堂熱鬧紛呈,學生在視聽等多種感官刺激下,激情洋溢,師生配合接讀眾鳥紛飛一段,融畫面、聲效、語言、動作于一體,形成一個動感教學,有聲有色,文字中的情趣充分得到體悟。
[板快之四]:說趣渲情
1、讀畫眉鳥的趣:
[屏幕出示]:畫眉鳥在枝頭的圖與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指名讀。
2、說眾鳥兒的趣:
[屏幕出示]:群鳥戲水圖
(學生上臺指圖進行描述,引導(dǎo)其說得具體,如外形、動作,說得生動,可以加上豐富的想象,將其擬人化。)
[設(shè)計分析;豐富的想象力的培養(yǎng)、充分的個性化語言的表達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亦是難點,利用靈動的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造生動的情境,讓學生真真正正地進行語言訓練。]
四、流露真情
多么有趣的畫面!多么可愛的鳥兒啊!此時此刻,你心里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比如生成:
△ 真想去看看巴金爺爺筆下那富有魅力的鳥的天堂啊!
師:我也沒去過,好想去啊!你去的時候別忘了叫上我哦!
△ 我想去看看那兒現(xiàn)在還是不是這樣美麗,有沒有被人類破壞了。
師:是啊,這是大自然多么珍貴的禮物,每個人都有責任愛護它。
△ 我們福州要有這樣的環(huán)境該多好啊!我以后要創(chuàng)造出像鳥的天堂一樣迷人的風景線。
師:我想,經(jīng)過你的努力一定會實現(xiàn)這個愿望的!
[設(shè)計分析]:改去一般談感受的做法,在品讀課文意猶未盡的興奮點激發(fā)學生此時此刻真實感情的流露,呈現(xiàn)動感教學。
五、筆下見鐘情
編寫導(dǎo)游詞:神州旅游公司要招聘幾位小導(dǎo)游啦。考題就是為這個鳥的天堂寫一段精彩的導(dǎo)游詞。回家好好準備,下節(jié)課就是神州旅游公司的招聘大會。
板書: 鳥的天堂
成語
大 多
榕樹 鳥 動詞
茂盛 熱鬧
鳥的天堂教案 11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課后練習題3的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3.默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4.領(lǐng)悟作者抓景物特點進行聯(lián)想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語言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難點:
1.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2.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
教學準備:
1.課前師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上網(wǎng)或查閱有關(guān)《鳥的天堂》的資料(文字、圖片、音像等),開資料展示會。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生字、泛讀課文、分段、講讀第一段。
一、 釋題,導(dǎo)入新課。
1. 談話引入。 學期初,我們在第一單元學過了《長城》和《桂林山水》兩篇課文,長城和桂林美嗎?其實,在廣東也有一個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去過以后,還寫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
2. 板題(“鳥的天堂”),讀題。
3. 釋題:
、 你能告訴我題目里哪個是中心詞嗎?(天堂)
、 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 “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鳥的樂園)
過渡:課文寫到的這個“鳥的天堂”其實離我們很近,就在廣東新會。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巴爺爺眼里的“鳥的天堂”是怎樣的。
先來學習字詞。
二、字詞教學。
① 出示生字、課后詞。
② 開火車讀――正音――齊讀。
、 指出容易寫錯的幾個字。
“茂”不要寫成“ ”(加多一點)
“隙”不要寫成“ ”(第三筆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寫成“ ”(“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 理解部分詞語意思。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我們從小生活的這個地方就是南方。)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yīng)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三、泛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 聽課文朗讀錄音,思考: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兩次)
2. 自讀課文,找出最能體現(xiàn)鳥多的句子,畫下來。
3. 四人小組討論: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我們”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的?
4. 課文開頭講什么?結(jié)尾呢?
5. 請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離開”的順序?qū)⒄n文分四段,并說出每段段意。
6. 分組分段讀課文。
四、講讀第一段。
1. 指名讀。
思考:巴金爺爺在何時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樣?
2. 回答思考問題。
3. 默讀課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請找出相應(yīng)詞句劃下來。
4. 作者的所見、所聞(聽)給你什么感覺?
5. 練讀句子。(男、女分練)
6. 作者就快要到“鳥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7. 懷著喜悅的心情,輕聲讀第一段,感受、欣賞河面環(huán)境的幽靜和景物的優(yōu)美。
五、布置作業(yè)。
1. 抄生字、詞,組詞。
2. 預(yù)習3、4段。
、 朗讀3、4段。
② 第一、二次去鳥的天堂,作者的所見所聞有何不同?(可在書上圈點。)
、 思考課后題2. ⑴ ⑵。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nèi)容:講讀課文第二第三段。教學目的:
1.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學習課文描寫靜態(tài)和動態(tài)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教具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錄音機、幻燈機、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二、三段,隨巴金爺爺泛舟出游,一起到……(齊讀課題)。
二、 講讀第二段,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
作者以前來過嗎?這第一次來鳥的天堂,留給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書“大榕樹”)
2. 請同學們邊聽(第二段的)課文錄音,邊思考兩個問題:
①作者按什么順序來描寫大榕樹?請找出有關(guān)語句。
②課文描寫了大榕樹的哪兩個特點?
3.學生回答問題。
、伲ㄊ净脽羝┚褪沁@樣的一株大榕樹,作者按什么順序來描寫?(板:遠、近)
、谀阏业搅四男┚渥?句子中的“逼近”可換作什么詞?表示什么意思,哪一個詞用得最好?
4. 作者從遠到近,又描寫了大榕樹的兩個什么特點?(板“大、美”)
5. 請四人小組討論,劃下你找到的描寫榕樹“大”和“美”的句子。并讀一讀。
6. 告訴大家你的結(jié)果。
7. 自由讀自己所劃的句子。
8. 大榕樹真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文章里寫得特別好的句子。
A:(幻燈)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a. 請1、2組齊讀句子,很明顯這個句子是寫榕樹哪個特點的?
b. 你能用另一個詞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計數(shù)”嗎?用哪一個最好?(“數(shù)”是多音詞。)
c. 這句子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能用一個四字詞概括出大榕樹的生長情況嗎?
d. 讀句子,體會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樹。ㄅ浜舷胂螅
范讀――男讀――(糾正)女讀。
e. 你能看圖復(fù)述句子嗎?(示幻燈片)
(自述――個別――齊)
B:(幻燈)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 請3、4組同學齊讀句子。
b. 榕樹什么時候的葉子是翠綠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們發(fā)光?
c. “顫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顫動?請給它換個詞,并比較哪一個最合適?
d. 為什么會有這種“新生命在顫動”的情況出現(xiàn)?
e. 指導(dǎo)讀句子。
假設(shè)你眼前就有這么一株大榕樹,陽光燦爛,剛好微風吹來,葉子上像有精靈在向我們招手。你想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心里對榕樹充滿了……之情?請帶著這種感情讀句子。
(齊讀――范讀――個別――齊讀)
9. 面對這樣一株大榕樹,作者不由得發(fā)出了什么贊嘆?請在前面加上“啊”字,讀出來。(。∵@美麗的南國的樹。)
10. 你能告訴大家,在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樹的哪幾個具體方面來寫的嗎?(示幻燈片提示,板“枝、干、葉、根”)
11. 齊讀7、8自然段,作者筆下的大榕樹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寧靜、悠遠、美麗、幽雅)
12. 這種對靜止不動的事物的描寫,我們稱為靜態(tài)描寫。(板“靜態(tài)”)
13. (過渡)大榕樹有一種靜態(tài)的美,可作者來到榕樹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見小鳥了嗎?作者什么時候才真正看見了小鳥?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景象。
1. 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概括鳥的天堂起初場面的詞。找出馬上舉手。
2. 示圖,小鳥出來了,鳥的天堂馬上變得怎樣了?
3. 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種熱鬧情景的?
4. 鳥聲是作者――(聽到的),鳥影是作者――(看到的)。
5. 為什么出現(xiàn)這種熱鬧的場景?是什么把小鳥給引出來了?找出句子。
6. 指導(dǎo)朗讀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緊湊。(齊讀,輪讀)
7. 導(dǎo)讀:作者繼續(xù)拍掌,無數(shù)的鳥從榕樹叢中飛了出來,品種真多啊。
8. 這么多的鳥聲,這么多的鳥影,作者有什么感覺?
9. 理解“應(yīng)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鳥引起了巴金爺爺?shù)淖⒁?請找出句子?/p>
11. 你覺得巴金爺爺當時的心情怎樣?帶著這種心情讀句子。
。▊別――齊――范――齊)
12. 作者終于看見這數(shù)不清的小鳥了,原來對于小鳥們來說,這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就是它們的――(天堂)啊!果真名不虛傳。
13. 你覺得小鳥出現(xiàn)后的熱鬧場面,在感覺上和上面大榕樹的寧靜幽雅一樣嗎?
14. 這種對活動狀態(tài)的事物描寫,我們稱之為動態(tài)描寫。(板“動態(tài)”)
四、通過自選朗讀總結(jié)全文。
1. 這節(jié)課上,你了解認識了什么?
課文從大榕樹的靜態(tài)及對小鳥的動態(tài)描寫,介紹了作者和朋友兩次在“鳥的天堂”所見所聞,十分真實合理,形象生動。
請自選一節(jié)你認為寫得最美的課文自由朗讀并將寫得好的地方介紹給大家。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講課文第四段,歸納中心,解決課后題,鞏固寫作手法(動、靜態(tài)描寫)。
一、 引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跟著巴金爺爺先后兩次欣賞了鳥的天堂這一動一靜 的美麗景
致,當他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 講讀第四段。
1.指名讀,找出巴金爺爺離開時心情如何的有關(guān)詞句。
2.為什么作者對鳥的天堂這么留戀?
3.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鳥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達出來的。(示幻燈課后2題(3),請讀句子思考括號內(nèi)問題。
4.這時,巴金爺爺?shù)男那槿绾?(留戀、贊美?/p>
5.朗讀第四段。
三、總結(jié)全文。
課文寫了作者先后兩次赴新會“鳥的天堂”,所見所聞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去的時間不同)
2.“鳥的天堂”其實就是指什么?(大榕樹)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á 大榕樹周圍環(huán)境安寧,景色幽靜。)
。á 大榕樹枝繁葉茂,便于鳥兒棲息。)
。á 農(nóng)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保護。)
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
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觀察事物時,不僅要注意形狀、大小、顏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時間里的靜、動態(tài)的不同變化。)
五、質(zhì)疑、
學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決課后題。
七、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背誦要背的部分。
2.用“陸續(xù)”和“應(yīng)接不暇”造句。
3.預(yù)習下一課。
鳥的天堂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2.領(lǐng)悟任教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點、難點:
1、領(lǐng)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寫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2、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能說出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句子卡片
投影段落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和作者一起,遠遠地望見了這株大榕樹。現(xiàn)在,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
二、學習課文7、8自然段。
1.多媒體播放“大榕樹”片段,師配樂誦讀課文第七、八自然段。
2.欣賞著榕樹,你想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課文有關(guān)段落,交流。(生默讀課文)
。1)榕樹美(大、茂盛),你是怎樣感受到的?我們自由朗讀描寫榕樹的段落,體會體會。有喜歡的句子就勾出來多讀幾遍,寫上批注。有不太理解的地方就在旁邊作上記號。(生朗讀、體會、勾畫)
。2)誰來交流?
學生交流。(大、茂盛)
。ǜ鶕(jù)學生交流情況提出疑問:課文中說“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蔽也幻靼住靶碌纳陬潉印敝傅氖鞘裁矗髡邽槭裁磿羞@種感受呢?誰來談?wù)勛约旱睦斫??/p>
3.看來我們每個人對這句話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許是風吹,也許是鳥動,也許是陽光的照耀,也許是新發(fā)的嫩芽,或許是那綠葉本身就蘊育著無限的生機,才讓作者產(chǎn)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覺。讓我們用自己的感受再讀讀這句話,開始。ㄉ宰x體會。).
4.誰想來讀?(生再次自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這“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的`感受是多么奇妙呀!難怪作者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這――”這也是我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
6.伴隨優(yōu)美的音樂,讓我們再來欣賞欣賞這獨木成林的美景吧!我們一起讀7、8自然段。
7.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這兩個自然段寫得真美。讓我們把榕樹的美久久地留在記憶里,好嗎?那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三、學習課文10-11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和作者一起,在太陽落山的時候來欣賞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但有一絲遺憾,鳥的天堂沒有一只鳥。第二天清晨,當陽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這里。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師拍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隨著師的敘述多媒體播放一聲鳥鳴,飛出一只大鳥)
1.我們繼續(xù)拍掌!(多媒體播放群鳥紛飛的情景,師配著畫面解說: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令我們的眼睛應(yīng)接不暇。)
2.那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再次欣賞那熱鬧的場面吧!放聲地,自由地讀讀課文。
3.誰來說讀后的感受。學生交流。師小結(jié):聽你們這么一說,看來,這里的確是鳥的樂園,鳥的天堂。你們看,小畫眉來了。ǔ鍪揪渥樱┩@熱鬧歡騰的場面,小畫眉也唱起了贊歌,它在說些什么?(表達自己的感受)
4.這么美的樹,這么歡的鳥,作者在離去時感到留戀,發(fā)出了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欣賞了鳥的天堂。樹與鳥,鳥與水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多么生動活潑的畫卷呀!這里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之美,更有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人間天堂。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段。
。2)請有興趣的同學做一名小導(dǎo)游,向別人介紹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還可以練習寫一篇解說詞。(出示“三國城”的導(dǎo)游解說詞簡要討論怎樣寫)
。3)如果你生活在鳥的天堂,為使鳥的天堂更美麗,你會怎樣做?試將你的做法寫下來。
鳥的天堂教案 1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品讀詞句,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情感。
2、了解由面到點的寫作手法,能據(jù)圖說一段話。
3、背誦重點段落,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品讀詞句,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由面到點的寫作手法,能據(jù)圖說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讀題
2、從課文哪些地方,你一眼就可以領(lǐng)略到它是鳥的天堂。
二、學習第2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
1、自由讀作者第2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帶給你什么感受?
2、學生自由讀,必要的地方做上簡單批注。
3、學生匯報:抓住具體詞句“到處都是鳥聲……有的在撲翅膀”、“應(yīng)接不暇”等從聲音、形狀、顏色、大小、數(shù)量等方面充分體驗。
4、有機進行朗讀指導(dǎo)。鳥的天堂第2課時教案設(shè)計
5、再自由讀12、13自然段,體會作者的寫法{面到點}。
6、按提示背誦12、13自然段,進一步體會寫法。
7、出示“群鳥回巢”影像,學生仔細觀察,試著由面到點說一段話。
自由準備——相互交流——集體交流
8、再讀課文,感受動態(tài)的美。
9、這么美的景象,巴金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薄獙W生讀
巴金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第一次時,鳥的天堂又是怎樣的呢?
三、學習第1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
1、第1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巴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帶給你什么感受?
2、學生自由讀,在有所感的地方寫上批注。
3、學生匯報:
主要學習6、7自然段,體會“大榕樹”的'茂盛、勃勃生機,感受鳥的天堂的靜態(tài)美,“鳥與樹”的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
4、這株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呢?僅僅它枝繁葉茂嗎?體會“人、鳥、樹”的和諧共處是它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
5、一起誦讀這美麗的鳥的天堂。
6、怪不得巴金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學生一起讀,此時,你有什么想說的?
四、出示田漢經(jīng)過鳥的天堂寫的詩“小鳥天堂”,進一步加深體會。
五、作業(yè):
1、按由面到點的寫法,寫一段話,內(nèi)容可以是課堂上的圖,也可以取自平時生活實際。
2、背誦自己認為要背的段落2個。
鳥的天堂教案 14
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小學四年級
2、學科:語文
3、課時:1課時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3)標畫出自然段,給課文做批注。
。4)有條件的同學用百度在網(wǎng)上搜索小鳥天堂的圖片和巴金的資料。教學課題:教養(yǎng)方面: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lǐng)悟作者動靜結(jié)合的描寫方法。
4、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教育方面:
感受人與自然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發(fā)展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四年級的一篇經(jīng)典課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贊美。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方法:根據(jù)課文的特點,本課的教學設(shè)計有以下幾點:
一是播放課件,讓學生感受群鳥活動的情景,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二是通過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自己感情,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是通過分析重點詞句,感受鳥的天堂確是鳥的天堂。
四是重視課堂中的環(huán)境教育。
教學過程:
一、引題、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聽一聽,你想到了什么?
2、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多么令人向往的鳥的樂園。∪绻蠹易x了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板書)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2、自讀課文,要求:
、僮x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
②標出自然段序號。
、巯胍幌,課文描寫了什么景象?
3、檢查。
、贅顺鰩в猩、新詞的句子,讀一讀。
②組成小組、輪讀課文,互相檢查讀音。
③課文寫了什么景象?(相機板書:榕樹鳥)
三、再讀課文,細細體會,把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1、“榕樹”、“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認真讀讀直接描寫它的段落。
2、你特別喜歡的語句用“——”畫出,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它?
3、自讀相關(guān)段落、語句,圈圈畫畫。
四、按照學生意見,選擇學習內(nèi)容,隨機學下任一方面: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靜態(tài)美。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交流自學情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僭趯W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生根”等特點。
②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鼓勵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
、弁ㄟ^教師參與的反復(fù)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芡ㄟ^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贊嘆“這美麗的南園的樹!敝攸c學習第12、13自然段,體會“群鳥紛飛”的動態(tài)美。
1、播放“群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tài)美的描寫。
2、教師引導(dǎo):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
(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小伙伴)
3、利用學生美術(shù)課上畫的小鳥,并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
4、引導(dǎo)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交流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5、再讀課文,共同感悟: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五、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1、播放“小畫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感受?(可寫一段文字,讀一讀;可寫一首小歌,唱一唱;可用五彩的筆,畫一畫……)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dǎo)。
教學反思: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幾個關(guān)鍵性的問題帶起整篇課文的學習。這篇課文較長,記敘了作者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活動的景象。在這么繁復(fù)冗長的文本內(nèi)容中,我迎難而上,把學生的問題歸納為兩個重點,鳥的天堂是怎樣的?這里為什么被稱為鳥的天堂?
以此為中心來選取的線索,從部分到整體再回到部分,再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的直觀體驗,既突破了這個教學難點又體現(xiàn)了教學的層次性和完整性。通過嘗試放手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從課后提問和課后習題的反饋情況來看,這種方法是十分有用的。不過由于太注重這種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讀,對于文章作為游記的寫作順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有些顧此失彼了,也是我需要加強的地方。
鳥的天堂教案 15
一、導(dǎo)入新課
復(fù)習檢查,鞏固生字:
1、復(fù)習檢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鳥的天堂》,再來看一下這些字詞認識了嗎認讀并造句。
陸續(xù) 白茫茫 榕樹 糾正
不可計數(shù) 樹梢 應(yīng)接不暇 畫眉
2、回顧一下課文,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
作者到“鳥的天堂”去過兩次。第一次是在黃昏,第二次是在早晨。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去了兩次鳥的天堂,看到了兩種不同的景象。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鳥的天堂,感受鳥的天堂帶給“我”的不同體驗。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鳥的天堂》。
出示課題。
二、精讀感悟
(一)學習1—4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學習:
。1)同桌互相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邊讀邊做標注。
(2)交流探討:作者用哪些詞,寫出了我們出游的時間哪些詞寫出了水面很靜第3自然段中,哪一個動詞,寫出了我們的心情
2、探討、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用哪些詞,寫出了我們出游的時間
“吃過晚飯”、“熱氣已退”、“太陽落下山坡”表示夏日的傍晚,也就是“我們”出游的時間 。
。2)哪些詞寫出了水面很靜
“自茫茫的水上沒有一點波浪!边@是講水面很安靜,沒有風和過往的船只!叭幸(guī)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說明四周幽靜,沒有一點聲響,只有木槳拍打水面的聲音。
。3)第3自然段中,哪一個動詞,寫出了我們的心情
“跳” 既表明船與岸有距離,又顯出我們的興奮之情。
。ǘ⿲W習5—9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學習:
(1)同桌互相朗讀課文第5—9自然段,邊讀邊做標注。
。2)交流探討:我們第一次出游,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什么文中主要描寫了大榕樹什么特點作者對這棵大榕樹流露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句子里體會出來的“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边@句話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
2、探討、交流,然后回答。
。1)我們第一次出游,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什么
大榕樹
。2)文中主要描寫了大榕樹什么特點
一個是大,另一個是美。
。3)課文怎樣寫榕樹之大
第4自然段,開頭交代“河面很寬”,可為什么會變窄呢“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原來河面給樹葉占去了,所以變窄。另外,由于當時離得遠,所以當“我”說許多株時,“我的朋友”有的說是一株,有的說是兩株,到底是幾株呢 “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不可計數(shù) 的意思:不能計算,形容很多。說明樹之大。
(4)課文又怎樣寫了榕樹的美
“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薄澳谴渚G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句話是寫大榕樹靜態(tài)的美,前半句是寫實實在在的事物,后半句中“新的生命在顫動”這是作者的感覺,也就是大榕樹靜態(tài)的美,給作者帶來的美的感覺,“顫動”并非真的在動,那每一片樹葉都是那么綠,作者仿佛看到它們在霞光中一閃一閃的。
。5)作者對這棵大榕樹流露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從哪些句子里體會出來的
“這美麗的南國的樹”這句話,贊美了生長茂盛的大榕樹,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6)“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边@句話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
因為是黃昏時分,所以鳥兒棲息了,而且大榕樹樹大枝葉稠密。作者沒有見到鳥。當時心情很失望。作者雖然沒有見到鳥,他卻被這株美麗的大榕樹深深地迷住了。
。ㄈ⿲W習10—12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學習:
。1)同桌互相朗讀課文第10—12自然段,邊讀邊做標注。
。2)交流探討:作者和朋友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把作者描寫樹上變得熱鬧了、鳥的大小、顏色、動作的句子畫一畫。
第12自然段,用了“起初”“后來”“便”“起來”表示時間順序的詞,用這幾個詞寫一段話。
2、探討、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和朋友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睆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和朋友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聽到了鳥叫,看到了鳥飛。
。2)把作者描寫樹上變得熱鬧了、鳥的大小、顏色、動作的句子畫一畫。
描寫樹上變得熱鬧的句子: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描寫鳥的大小、顏色的句子:“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描寫鳥的動作的句子:“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3)第12自然段,用了“起初”“后來”“便”“起來”表示時間順序的詞,用這幾個詞寫一段話。
他起初想去公園逛逛,后來天下起了大雨,他便放棄出門,拿了一本書讀起來。
3、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這幾句中,作者采用怎樣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什么
作者采用“到處……到處……”“有的……有的……有的……”排比修辭手法,寫出鳥的數(shù)量多。
(四)學習13自然段
1、探索交流:
(1)同桌互相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邊讀邊做標注。
。2)交流探討:作者看到這么多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動作千姿百態(tài)的鳥后,有什么感受“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說說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
2、探討、交流,然后回答。
。1)作者看到這么多大小不一、顏色各異、動作千姿百態(tài)的鳥后,有什么感受
“我”由于景色精彩看不過來而感到“應(yīng)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反映“鳥的.天堂”的熱鬧場面,寫出了作者迷戀這種景色,看也看不夠的心情。
。2)“一只畫眉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說說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
既寫出了這只小鳥的可愛、機靈、富有生氣,又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也說明了這里確實是鳥的天堂,鳥兒可以在這自由自在的生活。
。ㄎ澹⿲W習14自然段
1、同桌合作學習:
(1)同桌互相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邊讀邊做標注。
。2)交流探討:“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xiāng)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币痪渲械摹盎仡^看”是什么意思“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tài)描寫
2、探討、交流,然后回答。
。1)“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xiāng)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币痪渲械摹盎仡^看”是什么意思
“回頭看”,是沒有看夠、舍不得離開的意思,因為大榕樹的茂盛和眾鳥棲息的場面是作者平生第一次看見的,他被這美麗、奇妙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一點兒也不愿離去。
。2)“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钡谝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
昨天不是沒有鳥而是我的眼睛沒有看到,因為去的時間是黃昏,鳥都棲息了,再加上大榕樹的枝葉繁茂,所以沒有看到。而第二次是早晨去的,鳥都歡快地飛出來。作者見到的確實是鳥的天堂。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樹。第二個不加引號,是用天堂來比喻這里對鳥兒的棲息繁衍是再合適不過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3)“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边@樣寫有什么巧妙的用心
這樣寫文章前后照應(yīng),更加突出了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
。4)思考:為什么這株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購恼n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大榕樹枝繁葉茂,很適合鳥兒生活。
、趶摹爱?shù)剞r(nóng)民不許人去捉它們”看出鳥兒在這里很受保護。
、蹚摹叭幸(guī)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可以看出這兒環(huán)境幽靜。
。5)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tài)描寫
文中寫作者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即描寫大榕樹的部分)是靜態(tài)描寫;寫作者第二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即描寫群鳥活動的部分)是動態(tài)描寫。
。6)歸納主旨
這篇課文記敘了他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 南國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7)拓展延伸
為了更好地保護鳥類,不破壞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我們該怎么做
不亂捕捉鳥,不亂砍伐樹木。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jié)
巴金爺爺?shù)倪@篇文章很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喜愛、留戀、贊美之情。
五、布置作業(yè)
“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熟讀課文內(nèi)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guān)材料,為導(dǎo)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六、板書設(shè)計
【鳥的天堂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鳥的天堂教案10-06
《鳥的天堂》教案09-03
《鳥的天堂》教案05-12
《鳥的天堂》教案10-07
《鳥的天堂》 教案09-27
鳥的天堂教案01-07
《鳥的天堂》的教案02-24
關(guān)于《鳥的天堂》教案01-29
鳥的天堂教案最新10-29
人教版《鳥的天堂》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