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時間:2023-02-11 09:50:58 教案 投訴 投稿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

        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讓學生接觸京劇,簡單了解京劇的音調、唱腔及板式。感受京劇特點與魅力。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戲曲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我國戲曲音樂的愛好。

        3、激起學生革命志士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

        初步培養(yǎng)學生對我國戲劇音樂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我國戲曲音樂的愛好。

        教具準備:

        四張戲劇人物臉譜及鐵梅像一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了解京劇

        1、戲曲是一種綜合藝術。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武術等為一體,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我國戲曲劇種有三百幾十種。其中京劇是影響較大的大劇種之一。京劇產(chǎn)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歷史。早在1919年京劇大師梅蘭芳赴日本演出以來,京劇頻繁走出國門訪問演出,對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二、聽唱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了解唱腔。

       。ㄒ唬┨岢鰡栴},學生解答

        初聽區(qū)分現(xiàn)代京劇和傳統(tǒng)京劇,了解京劇的四個行當

        A師:老師扮演的是劇種的`主人公李鐵梅。鐵梅穿著偏襟紅襖,顯得那么精神。京劇的所有演員都穿這樣的衣服嗎?生:不是。還有古代的衣服。師:我們把穿古裝衣服叫傳統(tǒng)京劇,穿現(xiàn)代衣服的叫現(xiàn)代京劇。

        B師:服飾不僅可以把京劇劃分為現(xiàn)代京劇和傳統(tǒng)京劇。我們還可以根據(jù)京劇的服飾區(qū)分出人物的年齡、性別、職業(yè)、性格特點

        師:戲曲人物按年齡、性別、身份、性格劃分開的叫行當,京劇的行當分為生、旦、凈、丑四個類別。"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凈"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ǘ吐牫瘟私饩﹦〉闹饕,

        師:旦角在傳統(tǒng)京劇里一般是伊伊呀呀的小姐。鐵梅是這樣的孩子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唱段。

        生:勇敢、善良。

        師:鐵梅生長在怎樣的家庭呢?

        生:革命的家庭

        師:是的,李鐵梅是革命者的后代,她的爸爸是一名鐵路扳道工,但真實身份卻是我黨的地下聯(lián)絡員,家里經(jīng)常會來一些不認識的人,爸爸和奶奶都讓鐵梅管他們叫表叔。他們家真有那么多表叔嗎?師:他們都是些什么人呢?師:懂事的小鐵梅雖然嘴里不說,但心里卻很明白。表叔那么多,其實都是每次負責聯(lián)絡的地下黨交通員。唱腔中唱到“鐵梅和爹爹都一樣,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你是怎樣理解的?

        師:大家能正確的聽出鐵梅的年齡、性格來。是由其唱腔及音色所決定的。這里老師就要向同學介紹京劇的主要唱腔西皮、二黃。

       。ò鍟┪髌ぃ呵{活潑、剛勁,適合于表現(xiàn)慷慨激昂的感情。二黃:曲調蒼涼、深沉,善于表現(xiàn)憂郁、激憤的感情。讓學生判斷唱腔種類。

       。ㄈ、再次欣賞了解京劇主奏樂器師:不論是活潑、剛勁的曲調,還是蒼涼、深沉的曲調,都要有樂器來演奏。京劇主奏樂器京胡,它的發(fā)音剛勁嘹亮。

       。ㄋ模ǔ鲨F梅畫像)這就是李鐵梅,她雖然只比你們大幾歲,卻非常的聰明能干。?她為什么能干呢?表現(xiàn)在哪里?(學生會答出,她會擔水、劈柴、拾煤渣、幫大人放哨,送情報,還會提著籃子做買賣等等)從哪里可看出她的機智和聰明?(她與鄰居姐姐互換了衣服,引開日本特務,將密電碼安全送到游擊隊)

       。3)我們應該向鐵梅學什么?

        三、學習歌曲《我是中國人》

        A、歌曲表現(xiàn)了什么?

        B、體會歌曲精神

        四、課堂拓展,鼓勵表現(xiàn)。

       。1)欣賞兒童演唱京劇的精彩片段。

       。2)教師用豫劇、眉戶演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3)讓學生自由表演自己熟悉的戲曲唱段。

        四、總結升華,激發(fā)興趣

        地方戲曲雖然唱腔優(yōu)美,各有千秋,但京劇以其獨特的唱、念、坐、打贏得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流傳至今有近二百年的歷史,最初有四大名旦,(出課件讓學生認識四大名旦),他們?yōu)槲覈木﹦∈聵I(yè)做出了很大的貢獻,F(xiàn)在上至七八十歲老人,下至三四歲小孩,就連一些外國朋友好競相模仿和學唱京劇。京劇巳走出國門,作為友誼的橋梁和紐帶遍布各國,京劇是我國戲曲藝術的瑰寶,老師希望你們能熱愛它,學習它,并且將它發(fā)揚光大。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基本練習

        (1)發(fā)聲練習

        13|53|1—‖

        U

       。ㄒ蟪倪B貫,聲音往后走,嘴巴里好像含著蛋一樣。)

        1=C---A2/4

        13|5-|5432|1-||

        lilililuli

       。ㄒ螅簂i的口形豎一點,找頭腔共鳴,聲音不要太響。

       。2)聽音模唱

        要求:根據(jù)已給的那個音,判斷出上面的音。

        三、鞏固《國歌》

        1、回顧國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2、復習三連音、重音記號

        說說什么是三連音,碰到重音記號應該怎么樣?

        3、唱《國歌》

        齊唱、指出缺點、生唱、個別唱、跟錄音唱……

        四、復習《歌唱祖國》

        1、回顧《歌唱祖國》的名稱、作者、歌曲所反映的現(xiàn)象等。

        2、聽《歌唱祖國》

        3、生跟琴哼唱旋律

        五、教學反思

        國歌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內(nèi)容,但是,因為最初的學唱的是從簡單的模仿,連讀音都有些缺失。所以學唱時,先了解孩子們的基本情況。本班孩子學唱這首歌曲時,讀音基本沒有問題。但是節(jié)奏的旋律都有些問題。特別是漸強,漸弱,孩子們基本沒有概念。所以教學就從孩子們的最弱處開始,通過劃拍教學,孩子們對于節(jié)奏的掌握有了質的飛躍。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3

        教學內(nèi)容

        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境。

        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

        教學要求

        能為《豐收歡樂而歸》的幾段音樂填上適當?shù)乃俣扔浱枴?/p>

        教材分析

        《豐收歡樂而歸》

        《豐收歡樂而歸》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由馬勝龍、顧冠群作曲,全曲共分四部分,分別是:

       。1)黎明時的海洋。

       。2)漁民出海捕魚。

       。3)戰(zhàn)勝驚濤駭浪。

        (4)豐收歡樂而歸。樂曲表現(xiàn)了東海漁民的勞動生活。

        《豐收歡樂而歸》由三個部分組成:

        1、樂曲開始:在弦樂震音和揚琴分解和弦的琶音伴奏下,由笛子吹出悠揚的、節(jié)奏自由的散板旋律,表現(xiàn)了人們在戰(zhàn)勝驚濤海浪之后的喜悅心情。

        2、中間部分:表現(xiàn)了漁民們戰(zhàn)勝風浪之后,自豪的'駕駛著漁船,乘風破浪,滿載著豐收而歸。

        3、結束部分:音樂的速度轉為快板,節(jié)奏緊湊,再現(xiàn)了樂曲第二部分歡快的主題,這是根據(jù)浙東鑼鼓的民間音樂改編的旋律,是全曲的核心音調,經(jīng)過不斷的變化,漸快、漸強,最后,鼓樂齊鳴,在最熱烈的氣氛中結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歡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情緒?

        2、教師介紹樂曲。

        3、分段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4、為各段音樂填上速度記號,并描述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景。

        5、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6、課后反思。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4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歡用快甜美的歌聲演唱歌曲《小螺號》,抒發(fā)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學習和正確運用波音、上滑音,充分發(fā)揮其在歌曲中的表現(xiàn)作用。

        教學重點、

        難點:多變的節(jié)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現(xiàn)歌曲歡快活潑的情趣。

        教具準備:

        鋼琴、網(wǎng)絡資源。 海螺、小螺號、瓶罐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復習《趕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課

        1、出示海螺,啟發(fā)學生說出它的名稱和生長的環(huán)境,介紹海邊的人們就地取材,將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號以及小螺號的用途。(傳遞信息)

        2、放映大海、沙灘、螺號等幻燈片。(接下來請同學們來看幻燈片,看了這些美麗的圖畫后,你們知道了這節(jié)音樂課和什么有關系了吧?)

        3、今天我們將要學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號”。

        播放動漫《小螺號》(同學們先欣賞歌曲《小螺號》),感受并說出歌中的“景”是怎樣描繪的`?歌中的“情”是怎樣表達的?

       。ㄎ曳路鹨姷搅藢掗煹纳碁,遼闊的大海,海邊還有一個小朋友正在吹小螺號)

        4、跟著錄音學唱歌曲,輕聲地模唱幾遍。 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跟著音樂輕輕地哼唱。

        5、講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學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難點練唱。

       。1)大跳音程。 3 2 5 6 6 6

        (2)切分音及長音。1 6 1. 1

        7、逐句教唱(側重難點)

        8、學生跟琴聲練唱

        9、歌曲處理:

        情感要求 :

        第一樂段(1~16小節(jié))歡快、跳躍有彈性,表達出螺號聲聲和孩子們 期盼的心情。

        第二樂段(17~28小節(jié))舒展優(yōu)美、親切自然。 整體情緒:歡快、活潑、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點唱。

        11、學生試吹瓶罐,模仿螺號聲,在歌曲合適處加入伴奏(將學生分成兩大組,交換唱奏)

        12、分小組唱,奏練習。

        13、各組推薦兩名學生作唱,奏表演。

        三、課堂小結:

        這一課的學習,大家的積極性高,主動性強,進步很快,還希望你們多利用課余時間練習,一定要背熟歌詞。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友誼的回聲》

        2、音樂知識:力度記號(f、p)

        教學目標:

        1、能用自然、優(yōu)美的聲音,正確的力度演唱歌曲《友誼的回聲》。

        2、在優(yōu)美的歌聲及有趣的游戲中,掌握力度記號:“f”、“p”,并能自如地運用到歌曲的表演中,體會自主學習的快樂。

        3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友誼的珍貴。

        教材分析:

        《友誼的回聲》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七冊第七課《回聲》中的表演歌曲。這首歌曲以回聲作比喻,表達了對友誼的贊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由三個樂句組成的樂段。第一樂句由低音區(qū)開始,旋律層層上升又緩緩落下,仿佛是視線隨著景物而在移動,音樂富有動感。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采用了切分節(jié)奏,通過由低向高的旋律進行,發(fā)出了越來越熱情的呼喊,第三樂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題,表現(xiàn)了孩子們不僅是在向大自然發(fā)出呼喚,更是對友誼的熾熱的追求。第二段落音樂轉為平穩(wěn),表現(xiàn)了對友誼的贊美,前一樂段末句在這里再現(xiàn),突出“友誼是美好的”這一主題。

        教學重難點:

        用正確的強弱力度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和繪畫紙筆。

        教學過程:

        一、營造氣氛,感受美

       。、播放《友誼的回聲》伴奏音樂,以美麗的大山做背景,學生聽音樂走進音樂室。

       。、師生問好。

        二、寓教于樂

        音樂實踐,體驗美

       。薄⒒A練習:

        1=F2/4

        5342|1-|5342|1-‖

        lalaililalailu

       。病⑶榫硨耄

        師:大家的聲音真美,將這么簡單的練習都變得如此動聽!在這個世界上,人的聲音是最美妙而復雜的,他能將大自然中很多的聲音表現(xiàn)出來,例如:回聲。

        設問:什么是回聲?(聲波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再度被聽到的聲音叫回聲)大家在什么地方聽見過回聲?(空房子里、山谷中)

       。、模仿回聲:

        師:我們就一起來向大自然學習這美妙的回聲。(電子琴用固定音高不同力度伴奏)

       。 p

        噢 — 噢 —

       。、突破歌曲中的難點:

        師:大家聲音的表現(xiàn)力可真棒,現(xiàn)在老師把回聲加上音高,請同學們唱一唱。(電子琴伴奏,控制力度)

        1=bE2/4

       。 pp f pp

        ⅰ 6 0 | ⅰ 6 0 |7 5 0 | 7 5 0‖

        噢 噢 噢 噢

        5、學習力度記號:

        師:同學們的聲音真是美啊!尤其是加入音高后,聲音更加動聽了。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問題想請大家回答:

        我們向著山谷喊的聲音和山谷中的回聲一模一樣嗎?有什么變化?(喊聲“強”,回聲“弱”)

        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樂中用什么記號來表示“強”?什么記號表示“弱”呢?

        板書:“f”表示強,“p”表示弱。

        引申:“ff”表示極強,“pp”表示極弱。

        6、小游戲

        師:讓我們大家來做回聲的游戲,再一次的來感受一下美妙的回聲。

        (1)介紹方法:10人模仿回聲,表現(xiàn)p,其他的同學模仿人聲,表示f。(電子琴伴奏)

        1=bE2/4

       。 p f p

       、 6 0 | ⅰ 6 0 |7 5 0|7 5 0‖

        噢 噢 噢 噢

        (2)學生自己設計f對pp和ff對pp的回聲游戲,然后實踐。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表演歌曲,理解美

       。、聆聽歌曲。

        剛才我們做了“回聲”的游戲,再聽一首歌曲——《友誼的回聲》。邊聽邊引導學生劃2/4拍的圖式。

        設問:這首歌唱出了哪些內(nèi)容?為什么稱“友誼的回聲”?

        2、復聽歌曲。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首歌曲。設問:你覺得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场W唱曲調:

       。1)教師示范曲調,要求學生仔細聽并手劃指揮圖式。

       。2)師:我們先學習第一部分還是第二部分?

       。3)生選擇。

        (4)第一部分的方法:

       、俜纸M自學,找出問題。(師鋼琴單旋律作為背景。)要求:遇到問題的可做出標記。

       、诟鞒鲆徽校鉀Q問題。

       、鄹俚陌辇R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5)第二部分的學習方法

        聽琴唱第二部分(最后的14小節(jié))歌譜。師關注學生的情況解決難點。

       。6)完整唱全曲。希望同學們能表現(xiàn)出中間部分的回聲效果。

        4、填詞。

       。1)聽琴輕聲填詞。

       。2)找出疑難問題共同解決。

        (3)歌曲處理。我們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情感才能表達出友誼的回聲呢?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四、編創(chuàng)表演,升華美

       。、自由選擇小組:歌唱組、伴奏組、繪畫組、舞蹈組。

        2、分組編創(chuàng),以歌曲伴奏做背景。要求:歌唱組用最美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伴奏組可以選擇打擊樂或自備樂器為歌曲準確伴奏,繪畫組畫出你心中美麗的大山,舞蹈組用優(yōu)美的舞姿表現(xiàn)歌曲的美……)

       。场⒓w表演。

        五、完美結課、延續(xù)美

        原來你喊出的聲音是可愛的,那么你的回聲也是可愛的,就像同學間的友誼一樣,如果你付出的是真誠、友好,那么同學回報你的就像回聲一樣,是真誠、友好的,所以,這首歌曲唱出了《友誼的回聲》。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情一起在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課吧。同學們再見!

        教學反思

        《友誼的回聲》這首歌曲以回聲作比喻,表達了對友誼的贊美、珍惜和追求。歌曲的篇幅較長,如果采用整體聽唱法顯得有難度,因此在課的開頭通過童話故事《回聲》對重點樂句進行突破練習,學唱時把歌曲進行分解,牢牢把握“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和“給學生學習自主權”的理念來組織教學。讓教學在“學習重點樂句——整體聽賞——分解學唱——整體練習——情感升華”五步環(huán)節(jié)中逐一落實,讓學生學得輕松,唱得愉快。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小學生雖然不像成年人那樣去創(chuàng)造、發(fā)明,但是,他們對事物或問題好奇、好問、好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被這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感染和激勵,并以飽滿的熱情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在導入本課教學時,我運用故事導入法引出《回聲》,通過讓學生欣賞片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最直接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回聲”,從而使學生在接下去的“回聲游戲”中能更好地表現(xiàn)“回聲”,并在課堂中制造“回聲”,輕松解決歌曲難點。

        二、明確地位,引導自主學習

        現(xiàn)代教育觀認為,素質教育其實是對學生實施主動性教育。教師要明確自己的地位、作用,在教學活動中采取相應的對策,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和幫助學生參與音樂活動,讓學生的學習在“自信地做”中進行,引導學生自信嘗試,自信表達,自信探究,自信創(chuàng)造,并在良好的自我觀念和積極探索心態(tài)下,表現(xiàn)潛能,體會到“學唱歌我能行”。

        在教唱歌曲時,我讓學生自己選擇學唱部分,尊重學生的意愿,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中。另外,在學唱難點時,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由學生充當小老師,自己解決問題,這既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又能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讓學生自信地去學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

        三、課外延伸,激發(fā)學生情感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激發(fā)學生的美好情感,無一體現(xiàn)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進了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表現(xiàn)能力;既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情感教育起著積極的作用。

        在本課的最后部分,通過課外拓展,要求學生當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誼的回聲”,并引出話題“生活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朋友之間友誼的存在”,讓學生盡情講述身邊的“友情”,表達感激之情,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從而為更好地表達歌曲的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這部分,通過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訴說“友情”,給他們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教師只是從旁引導,將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6

        一、課題

        《愉快的夢》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學 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了解6/8拍的含義,并能在歌唱時突出節(jié)拍特點。

        3、進一步學

        三、教學重點:

        1、歌曲《愉快的夢》的旋律尤其是二聲部的教學以及情感的啟發(fā)、引導。

        2、樂理知識6/8拍的了解。

        四、教學難點:

        1、歌曲旋律中的二聲部教學,及情感的啟發(fā)與引導。

        2、6/8拍的強弱規(guī)律的把握。

        五、課前準備:

        大歌片、錄音帶。

        六、教學過程:

        1、師生問好:(用歡快的,優(yōu)美的,跳躍的三種不同的情緒來問好。)

        2、樂理知識:6/8拍的認識。

        (1)、由《秋天多么美》導入6/8拍。

        師:聽老師彈一首歌,你能馬上告訴我它的名字嗎?

        師:我們能把它的歌譜來唱唱嗎?

        師:能用LU來哼唱一下嗎?(調整聲音的位置,統(tǒng)一聲音)

        師:能用這么美麗的聲音把歌詞來唱唱嗎?

        師:哪位聰明的同學能告訴我這是一首幾拍子的歌?

        師:拍號是多少?強弱規(guī)律怎樣?三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以八分音符為一拍的拍號到目前為止我們只學了這個三八拍

        子。但是,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個新的拍號,它也是以八分音

        符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誰來告訴我?

        (2)、6/8的含義及強弱規(guī)律。

        師:能不能整齊的告訴我六和八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師:它的強弱規(guī)律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師:那么6/8拍的歌聽起來是怎樣的呢?

        (3)、兩聲部教學。

        師:請大家看這條我專門為大家出示的這條規(guī)律,請你聽一聽,來

        感受一下它的強弱。

        a.出示規(guī)律

        5353|5.ˇ345|6464|6.60|

        55543|44432ˇ|55567|1.10|

        b.視唱旋律(注意換氣記號的提示與練 師:這么優(yōu)美的旋律象不象做夢一樣?那么老師現(xiàn)在就做一個夢,

        請你聽聽老師做了一個怎樣的夢?請大家用聲音來表現(xiàn)看看。

        (歡快的、美麗的、憂傷的、奇怪的'、可怕的)

        三、新授:

        1、導入:

        師:剛才我們用聲音表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夢,你能告訴大家你做過哪些十分美麗的、令人愉快的夢呢?能告訴我們,讓我們和你一起分享嗎?

        2、初聽音樂。

        師:有一個日本小朋友,在一個寧靜而美麗的夜晚也做了個神奇而愉快的夢,那么他夢到了些什么呢?讓我們閉上眼睛,姑且著優(yōu)美的音樂進入他的夢鄉(xiāng)……

        3、復聽。

        師:你覺得在這個夢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這個地方舉一下手來告訴我們嗎?

        4、復聽。

        師:歌曲采用什么樣的方法來表現(xiàn)它的這個愉快呢?你能不能從力度,演唱形式這兩個方面來說說呢?

        5、復聽。隨著音樂找、聽高低聲部,聆聽兩聲部的效果。

        6、視唱旋律(跟琴),強調強弱規(guī)律。

        7、用“LU”哼唱旋律,體會輕柔、連貫、優(yōu)美的聲音。

        8、念歌詞,體會情感,強調驚喜的呼喊聲。

        9、唱歌詞,隨琴一起。

        10、分析歌詞內(nèi)容,前半部分優(yōu)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結束句是漸弱的。

        11、有感情地演唱。

        四、課堂小結。

        師:雖然做夢很虛幻,但是如果人類沒有夢的話,那我們到現(xiàn)在還沒有飛機,也沒有電視機,更不用說電腦啦,飛船啦等等。所以做夢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夢之后,如果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xiàn)它,讓它美夢成真,豈不是更好嗎?所以,大家從現(xiàn)在開始就努力,為了能讓你美夢成真,加油吧!!讓我們一起帶著美麗的夢走向你們的將來吧!!(隨音樂出教室。)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7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柳樹姑娘》的學習,從詩、歌、畫中感受柳樹的形象,并由主題向速度、情感和審美的拓展。

        2、 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同學自主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3、 通過“意境”方式,培養(yǎng)同學進行簡單二聲部合唱練習。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樹姑娘》。

        2、 二聲部合唱教學。

        教學準備:鋼琴,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柳樹姑娘》

        一、猜謎語——導課

        1、 音樂 師生問好

        2、 猜謎語: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這兒有個謎語請你猜一猜,豎起你的小耳朵聽好了。(課件)

        小姑娘,事大, 江南塞北都安家。

        湖水替她照鏡子, 風兒幫她梳頭發(fā)。

        二、請柳樹——和點四分音符滲透教學、重點句教學

        1、 喚柳樹

       。ㄇ榫硠(chuàng)設):師: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到了冬天,經(jīng)過冬風吹拂、冬雨滋潤的柳樹姑娘變得更美了,小朋友想不想見見柳樹姑娘。磕亲屛覀円黄鸷魡舅鰜戆!

        師帶領同學一起呼喚: 柳 ·樹 姑︱娘— —︱快 ·出 來 ︱呀— —

        2、 迎柳樹

        師:咦!怎么還不出來呢!要不讓我們和她的好朋友—冬風、冬雨一起來迎接她的到來吧!

        1=D1 6 1 22 ︳3 6 1 2 2 ︳

        冬風:呼呼呼呼 呼呼呼呼呼呼

        5 3 5 66 ︳ 5 3 5 66 ‖

        冬雨: 沙沙沙沙 沙沙沙沙沙 沙

       。1) 按節(jié)奏念:冬風、冬雨是怎么說話的呢?

       。2) 唱旋律:跟著老師的琴聲,讓我們把她們的聲音唱出來吧!

        三、誦柳樹——歌詞教學

        1、 多媒體出示歌詞

        師:柳樹姑娘這么美,連詩人也忍不住來贊美她!

       。1) 指名朗誦: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情緒來朗誦呢?你能來試一試嗎?

       。2) 師按節(jié)奏念

        師:剛才這么多小朋友念了,現(xiàn)在該輪到我了,能給了老師一個機會嗎?

       。3)說一說,老師跟你們念的有什么不一樣嗎?

        2、和點四分音符的認識:

        × ××. ×

       。1) 先復習四分音符,一個是一拍

        (2) 大家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嗎 ?誰來說一說 ?

        知 .了 知 .了

        大家一起來學一學知了叫。

        (3)結合書本上的歌詞再讀一讀。

        四、贊柳樹

        1、 配樂欣賞柳樹圖片。播放音樂

        師:聽到小朋友這么美的'聲音,柳樹姑娘終于揭開她的面紗出來了,讓我們一起來瞧瞧。

        2、 輕輕跟著唱一唱(聽第二遍)

        3、用啦跟唱(聽第三遍)

        五、二聲部教學

       。1)風聲雨聲唱二聲部

        師:冬風冬雨聽到柳樹姑娘唱起了自身的歌,她也要唱唱自身的歌。(生唱柳樹姑娘師分別用“呼“和“沙”唱第二聲部)

       。2)用“啦”唱二聲部

        師:冬風冬雨唱了自身的歌,小朋友想不想唱一唱自身的歌?恩~小朋友唱起歌來啦啦啦啦啦

        A、頓音教學(跟琴唱啦)

        師:我們的啦啦歌上面是什么?(生答)為了音符唱得更好聽,我給她戴上了一頂頓音帽子,戴上帽子的柳樹既活潑又調皮。

        怎樣唱才活潑呢?(輕快并跳躍)(生說或師示范)

        B、生唱第二聲部(原唱)師唱第一聲部的局部

        C、反著唱一唱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詩歌

        師:剛才從同學們的舞姿中,老師看到了好多婀娜多姿的柳樹姑娘和玉樹臨風的柳樹先生。其實不只我們喜歡柳樹,古代的詩人也很喜歡柳樹,他們寫下了好多詩歌來贊美柳樹,你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帶來其中一首 ——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指名(柳樹詩人)朗誦

        3、柳樹很漂亮,這么漂亮的柳同學們要保護他們,不能折枝條,保護身邊環(huán)境。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及藏族踢踏舞步,感受體驗藏族歌舞特點,并能對西藏音樂產(chǎn)生興趣。

        2、能夠用飽滿的情緒,歡快富有彈性的聲音及多種形式演唱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

        3、學會藏族踢踏舞基本舞步,并為歌曲伴舞。

        教學重點:

        學習演唱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在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愛我中華》的音樂,律動進教室。

        二、導入新課

        1.導言:同學們都知道,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下面,老師來做幾個舞蹈動作,你們看看是哪個民族的`!

        放音樂。(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教師表演

        學生看后回答。(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

        2.同學們說的非常好!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首歌曲,聽聽是哪個民族的?情緒怎樣?(聽后學生回答)

        3.今天我們一起去了解,感受藏族的歌舞的風格特點,剛才同學們聽的歌曲名字叫<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誰知道日喀則再什麼地方?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日喀則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藏語"日喀則"是如意的莊園。

        4,請同學們看歌詞,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是幾拍子的?聽出來就用體態(tài)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放音樂同學們來表現(xiàn))聽后提問。

        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熱烈奔放的。它的曲調是屬于藏族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種民間舞蹈。

        5,同學們看過藏族舞嗎?下面老師就給你們跳一段藏族舞,請你們注意觀察藏族舞有什麼特點?(觀察老師的胳膊,和腿)

        放音樂老師表演看后提問學生討論:跳舞人的膝蓋總是上下顫動,腳步踏出響亮的聲音……和拋袖是藏族舞的的主要特點。

        教師:這種舞蹈叫藏族踢踏舞

        三、學習踢踏舞的基本動作

        1)原地上下顫動膝蓋

        教師示范動作:顫動時身體要自然、放松,身體重心向下放

        學生模仿教師指導

        教師彈《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學生隨音樂做動作

        2)退踏步

        教師示范腳的動作:第一拍前半拍右腳后踏半步,重心在左腳,后半拍左腳原地踏步一次;第二拍右腳向前踏地一次。這些動作連續(xù)進行。

        學生模仿教師指導

        教師示范胳膊的動作:雙臂前后自然放松悠擺,重心保持在左腿上,膝蓋要半拍顫動

        教師彈《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學生隨音樂做動作

        四、隨錄音唱《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跳一跳藏族舞

        教師與學生共同跳,感受藏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情感。

        五、剛才我們用舞蹈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下面我們用歌聲來表現(xiàn)一下歌曲的情緒!學生看歌詞來演唱歌曲。

        六、最后載歌載舞的形式來表演一下,體會藏族歌舞的特點。

        七、教師小結;結束本課

        1.教學資源下載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豐收歡樂而歸》,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能夠充分想象力,感受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境。

        教學過程:

        1、聆聽樂曲片斷,思考:這首樂曲是西洋管弦樂曲還是民族樂曲?為什么?

        2、老師簡介作品《東海漁歌》和曲作者。

        3、分段欣賞——引子

       。1)聆聽音樂,并思考:領奏樂器是什么?表現(xiàn)了什么情緒?聯(lián)想到什么畫面?

       。2)再次聆聽,并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它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有什么特點?

        4、分段欣賞——A段

       。1)聆聽音樂,并思考:這段音樂的`情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領奏樂器是什么?聯(lián)想到什么畫面?

        (2)看譜隨音樂跟唱主題旋律,并分析它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的特點。

       。3)學生用堅定自豪的聲音演唱主題旋律,注意長音處的時值要飽滿。

        5、分段欣賞——B段

       。1)聆聽音樂,并思考:這段音樂讓我們想到了什么畫面?它的速度、力度、節(jié)奏有變化嗎?

       。2)提問:這段主題和A段主題有什么聯(lián)系?

       。3)學生跟唱主題旋律。

       。4)再次聆聽音樂,思考:這段音樂具有我國民間鑼鼓音樂的特點,它的鑼鼓節(jié)奏是什么?

        (5)出示節(jié)奏譜,指導練習。

        6、完整欣賞。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0

        教學目標:

        1、能運用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小小號鼓手》,并能積極參與樂器伴奏活動。

        2、能學會唱《紅領巾在召喚》,能準確把握歌曲的情緒。

        3、能積極地參與本課的兩個音樂活動,并能掌握X、XX、XXX等節(jié)奏組成的4小節(jié)節(jié)奏模擊,在選擇終止音的練習中,初步形成調式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有表情的演唱《小小號鼓手》

        2、唱準X XX和X X節(jié)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音樂活動《鼓點的'回聲》和學唱《小小號鼓手》

        第二課時:學唱《紅領巾的召喚》和音樂活動《破譯密碼》

        教具準備:

        CAI課件 大鼓、小鼓、鈴鼓、筷子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隊歌,教師與學生都系上紅領巾排好隊,整齊的進入教室,歡迎同學們來帶紅領巾之家。

        二、了解與認識——號鼓(音樂活動《鼓點的回聲》)

        1、看(大小鼓齊奏的場景)

        2、奏(用筷子在椅子上敲奏)

        師:剛才我們看了大小鼓的演奏,現(xiàn)在我們來當當號鼓手,學一學

        大鼓:X X | X 0 | X XX | X 0 |

        小鼓:XXX XX |XXX XX|XXX XX|X 0 |

        3、編

        指導學生分別用大鼓和小鼓進行形式多樣的即興演奏

        三、學唱《小小號鼓手》

        1、號的模仿

        師:號是號鼓隊的靈魂,讓我們來嘗試作一名號手

        做吹號狀,輕聲用“滴滴答”與“咚嚓嚓”演唱

        X X X | X X |

        嘀 嘀達 嘀 達

        咚 嚓嚓 咚 嚓

        2、歌曲教學

        出示歌單,指導學生隨樂學譜

        隨琴學唱歌詞,感受歌曲的情緒

        與老師分樂句接唱歌詞

        指導學生齊唱

        3、綜合表演

        通過敲和唱,你覺得這首歌最適合表現(xiàn)怎樣的動作?(感受并回答)

        指導分組編排隊列,并進行展示,要求邊唱邊表演

        四、總結全課

        交流感受,教師小結。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1

        教學內(nèi)容:

        接力出版社音樂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20頁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感受蒙古族音樂風格的韻律,了解蒙古族的民俗風情。

        2、過程目標:通過學唱、感受歌曲的風格特點,讓學生體驗蒙族民族民間音樂的美感和兒童的生活情趣。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蒙族以及蒙族音樂文化的關注和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演唱《我是草原小騎手》。

        教學難點:

        唱準“ 1”和“ 2”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教學過程:

        一、初步體驗

        在《草原贊歌》的旋律中,老師帶領學生做騎馬的動作進教室。

        1.說一說

        師:剛才我們一起“騎著馬兒”,非常神氣地進了教室,你們知道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人最喜歡騎馬嗎?

        生:蒙古族。

        2.看一看

        師:對,他們就是人們常說的“騎在馬背上的民族”。今天,我就帶你們到蒙古的大草原上去欣賞一下那里迷人的風光吧。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吧。

        二、學唱歌曲

        1.看視頻,聽歌曲錄音。

        師:大草原可真美呀,許多蒙古族的小朋友都在這里比賽騎馬呢,而且她們的舞蹈也融入了騎馬的動作,老師這里就有這么一種歌舞表演,同學們想不想看。

        生:想。

        師:但是老師有小小的要求哦,在欣賞表演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帶著這些內(nèi)容聽歌曲,“歌曲的情緒;大切分和大附點節(jié)奏在歌曲中的把握; ”和“ 是怎么唱的?” (放《我是草原小騎手》視頻)

        2.解決問題

        分別提問學生。

        師:我看哪個同學是細心的孩子,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a.歌曲的'情緒:優(yōu)美,歡快,自豪地。

        b.師敲打黑板上寫出的節(jié)奏。

        c.“ 2”和“1”七度和八度大跳音程。

        3.學唱歌曲

        同學們真像這神氣的小騎手,這么多難關我們都一一闖過了。好,那我們來一起學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a.模唱旋律(放慢速度)

        b.輕唱旋律(放慢速度)

        c.唱歌詞

        4.歌曲處理

        師:我剛才聽見有一位小朋友是這樣唱的(范唱有下滑音的部分),你們也一起來試一試,覺得這樣唱好聽嗎?為什么?

       。ㄓ心7屡Q蚪新暤母杏X,這么唱就更加貼切。)

        三、合作,創(chuàng)編,表現(xiàn)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式更好地表現(xiàn)這首歌曲呢?

        1.分組討論,創(chuàng)編

        2.分組展示

        3.集體展示

        四、總結

        師:今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大草原游玩了一番,非常高興。蒙古族還有很多我們沒有了解過的東西,希望同學們課后自己去了解。下面,我們就以蒙族一首非常典型的民歌結束我們本節(jié)課。

       。ㄔ凇赌粮琛返囊魳分校瑤W生跳蒙族舞蹈走出教室)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2

        教學內(nèi)容:

        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

        會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來說說他見過的大海是什么樣子的?

        同學分別說出對大海的印象:海水藍藍的咸咸的,海風吹在臉上的感覺很涼爽。

        2、看來同學們和大海已經(jīng)是老朋友了,那同學們再來說說大海邊有什么呢?

        同學:大海邊有沙灘、有貝殼、還有礁石……

        師:那今天我要給同學們上的音樂課跟什么有關呢?(大海)對了,首先我把這歌曲唱一遍,同學們仔細聽了,等下我要提問的。

        二、教唱歌曲《趕海的'小姑娘》

        教師范唱《趕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學們喜歡聽這歌曲嗎?(喜歡)那好,今天我們就認真的學,你們學會了,會比老師還唱得好呢!

        1、分樂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聲伴奏較唱歌曲兩遍。

        3、重點講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學和老師一起把《趕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兩遍。

        結束新課。

        教學反思:學生學會唱本首歌曲,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表演《趕海的小姑娘》

        教學目標:能為《趕海的小姑娘》創(chuàng)編幾個舞蹈動作,并為同學們表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會演唱了《趕海的小姑娘》這支歌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來給這歌編舞蹈。

        二、舞蹈教學

        1、老師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2、教師請個別學生到前面來模仿和創(chuàng)編舞蹈基本動作。

        3、教師分樂句教學

        三、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民樂合奏《豐收歡樂而歸》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達的不同情緒。

        2、描述音樂表現(xiàn)的不同情感。

        教學過程:

        1、第一遍欣賞樂曲《豐收快樂而歸》。感受音樂中出現(xiàn)了幾種不同的情緒?這種情緒是由什么音樂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優(yōu)美、快速的歡快等)?

        2、教師介紹樂曲。這是民樂合奏《東海漁歌》的第四部分《豐收快樂而歸》,表現(xiàn)了漁民們戰(zhàn)勝風浪之后,滿載豐收快樂而歸的情景。樂曲有三部分構成,每一部分的情緒是不同的,引導學生第二遍欣賞,分辨三個不同的情緒所引發(fā)的不同聯(lián)想。

        3、根據(jù)條件,教師可播放電影《海霞》的片段,補充欣賞電影插曲《織魚網(wǎng)》,增加學生對大海邊漁民勞動生活的感性認識。

        4、分段欣賞:能分辨三個不同的樂段。

       。1)開始是由什么樂器領奏的?

       。2)中間樂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樂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擊樂器為旋律伴奏。

        5、開一個音樂發(fā)布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如寫一段短文、畫一幅音樂情景圖、演唱或演奏第三段樂段的主旋律等。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小提琴演奏的《小夜曲》,感受音樂的美妙之處。

        教學重難點: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用音樂問好

        二、談話導入: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來欣賞小提琴給我們帶來的.《小夜曲》。在聆聽樂曲之前,我們先通過一些美麗的圖片欣賞中世紀歐洲宮廷,了解歐洲音樂的風格特點。

        三、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這些美麗的圖片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到過歐洲嗎?

        生:回答

        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歐洲去旅游。

        四、聆聽作品《小夜曲》

        聆聽第一遍:請說說這首音樂給你一種怎么樣的感受?

        (音樂給我一種悠揚悅耳的感受。)

        聆聽第二遍:請說說這首音樂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這首樂曲是用小提琴演奏。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大提琴,大提琴的音色很渾厚,小提琴的音色很明亮。)

        五、作品介紹:

        這一首《小夜曲》是由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演奏的形式和樂曲。其實就是由這些樂器演奏的奏鳴曲。始自1750—1760年海頓供戶外演奏的早期四重奏。小夜曲原是中世紀歐洲行吟詩人在戀人的窗前所唱的愛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悠揚悅耳。后來樂器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

        六、作者介紹:

        海頓1732年3月31日出生于奧地利南部的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位車匠。1754年海頓從意大利音樂家波爾波拉學習作曲,1755年第一部弦樂四重奏

        問世。海頓是維也納古典樂器演奏的奏鳴曲。

        七、小結:

        師生再見!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用歡快的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生能夠自信的有表情的加上動作演唱

        3、能準確的演唱連續(xù)的附點節(jié)奏

        4、創(chuàng)編歌曲,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重點

        1、帶上動作演唱歌曲

        2、掌握附點音符的節(jié)奏,并能夠清晰的.吐字

        三。教學難點

        感受音樂中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shù)闹w語言表現(xiàn)這種情緒。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用一個新的方式來問候,好嗎?老師拍一下手,同學們拍兩下師:同學們表現(xiàn)得非常好,接下來老師給大家看一張照片,看到這張照片同學們感到了什么?師:同學們都很聰明,這張照片就是幸福的一家。有人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不同的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那么你們覺得什么是幸福呢?生:暢所欲言

        師:那么你們現(xiàn)在覺得幸福嗎?你們用剛才拍手的方式來告訴我,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好嗎?

        師:接下來讓我們聽一首歌,看看這首歌是怎么表達的,演唱的時候應該是怎樣的心情呢?

        生:歡快的,高興的,活潑的。

        師: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為什么會輕松愉快呢?是因為這些小附點在起作用才使歌曲變得很歡快!

        師:好,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復習復習附點節(jié)奏和我們學過得音符。看看誰反應最靈敏。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現(xiàn)在翻開書,給同學們兩分鐘的時間按節(jié)奏讀一遍歌詞,注意空拍的時候我們按照書上的指示來做。

        師:同學們讀的很好,那現(xiàn)在我們跟隨音樂小聲跟唱一遍吧,注意節(jié)奏噢!師:好,下面由我伴奏同學們邊唱邊做動作,好嗎?

        師:同學們唱得真好,歌曲中用了三種方式來表達幸福,請你們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和心情呢?讓我們自己當一回小小作詞家編創(chuàng)一段歌詞,然后用歌聲及動作來表現(xiàn)歡快的情緒,五分鐘后看看誰最牛!

        師:恩,看來同學們都在很用心的思考,很不錯。

        五。小結

        師:同學們,快樂的四十分鐘馬上就要過去了,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結束我們的音樂課好嗎?

       。◣熒餐瓿筛枨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教學目標: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唱好變音唱好變音,注意音的準確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同學們踴躍發(fā)言說說媽媽給自己講故事時,有什么感受?下面,我們來聽聽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聽媽媽講故事的情景,他有什么感受?同學們聽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賞:完整的欣賞全曲,學生體驗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緒,然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歌曲的理解。請同學們說說聽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紹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了小主人公在美麗的、恬靜的夜晚,聽媽媽在場院里給他們講故事的幸福場景。第二部分敘述了媽媽在舊社會的痛苦生活,控訴了舊社會的不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復。所以,歌曲是帶再現(xiàn)的三部曲式結構。

        歌曲:

        教師彈奏樂段的歌詞和旋律,讓學生隨琴輕聲的哼唱,體會歌曲的感情。

        第二樂段進行欣賞,與第一段進行比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聽辨,每一樂段的演唱形式不同,為什么,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表達不同的情感。這是與歌曲所表達的情緒緊密聯(lián)系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三、復聽全曲,要求學生說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復的旋律,或者樂段。

        全體演唱,老師和學生一起演唱

        完整復聽全曲。說說歌曲中哪是重復出現(xiàn)的?完成聽聽想想。

        四、小結:每個人將今天的感受寫下來,最好能寫成日記。

        教學反思:學生有表現(xiàn)力的演唱歌曲。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教學目標:

        1、欣賞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

        2、展開想象,根據(jù)音樂講述《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的故事。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暩枨堵爧寢屩v那過去的事情》,引人新課。

        1、復習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引入新課。法國作曲家拉威爾創(chuàng)作了管弦樂作品《鵝媽媽組曲》,用音樂敘述了鵝媽媽講的5個故事,今天一起來聽聽其中的兩個故事。鵝媽媽講了兩個什么樣的故事?請同學們聽音樂之后回答。

        3、這兩首樂《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請學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為什么?教師可根據(jù)情況再次播放音樂。

       。ǘ┬蕾p管弦樂《小拇指的故事》

        1、有誰知道童話《小拇指的故事》請給同學們講一講。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樂曲《小拇指的故事》講了些什么?聽音樂,進一步感受樂曲,并說—說樂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2、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學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

        3、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jù)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

       。ㄈ┬蕾p管弦樂《瓷偶女皇》

        1、教師講述童話劇《瓷偶女皇》、拉威爾創(chuàng)作的樂曲《瓷偶女皇》是不是對這個童話故事的完整的敘述?聽音樂,正確地回答。

        2、這一步感受樂曲,并說一說樂曲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作曲家為什么要采取這樣風格的音樂。

        3、教師帶領學生隨音樂哼唱樂曲中的主題,請舉生說說主題的音樂形象。辨別樂曲中演奏主題的主奏樂器,并說出這種樂器屬于管弦樂中哪個樂器組。

        4、學生在樂曲的伴奏下,講述自己根據(jù)音樂所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

       。ㄋ模┙處熃Y合上堂課內(nèi)容總結本課。

        1、齊唱或獨唱,或兩種表演形式結合的方式演唱《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2、結合本堂課欣賞的管弦樂《鵝媽媽組曲》《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說說作為敘事性音樂,上堂課演唱的《聽媽好講那過去的事情》與這堂課欣賞的樂曲,在音樂風格、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別。

        教學反思:說出是否喜歡樂曲,并說出理由。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唱并表演歌曲《老鼠和大象》。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2、完成老鼠和大級節(jié)奏游戲。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教學過程:

       。ㄒ唬┖喍痰鼗仡櫳蟽商谜n的'內(nèi)容,引人新課。

        1、上兩堂課同學們聽了媽媽講的故事聽了鵝媽媽講的《小拇指的故事》《瓷偶女皇》。這堂課我們聽一聽《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錄音《老鼠和大象》。

        3、教師板書老鼠和大象的節(jié)奏游戲,請學生分組練習,力求將這兩種不同動物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然后組合在一起。

        4、請學生朗讀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讀的音量和語氣。然后在朗讀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聲部節(jié)奏背景。

        (二)教師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師范唱歌曲。教師演唱之前,要求學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節(jié)奏游戲作為歌曲的前奏,教師演唱當中,要求學生朗讀和表演帶節(jié)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詞。師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2、教師與學生跟琴學唱歌曲,鼓勵學生積極學唱,盡快做到用歌聲講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教師分析歌曲中緊湊與舒展的勞動形象,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對比處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聲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開闊。然后在學生的演唱中,教師加入二聲部合唱的低音聲部。

       。ㄈ┙處煄ьI學生學唱二聲部合唱

        1、在高聲部輕聲哼唱中,哼唱低聲部的音高,可以先放慢速度學唱。

        2、當兩個產(chǎn)部各自都能聽到對方的聲部,戰(zhàn)到聲部融合的感覺時,稍微調整一下音量,達到兩個聲部音量的平衡。

       。ㄋ模┖铣杀硌荩Y束本課

        教學反思:

        學生有表現(xiàn)力的歌唱與表演《老鼠和大象》。能和諧的演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鋼琴獨奏曲《洋娃娃的夢》。

        教學目標:

        1、欣賞鋼琴曲《洋娃娃的夢》。

        2、根播音樂創(chuàng)編洋娃娃的故事,并隨音樂表演。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暽咸谜n內(nèi)容導入新課。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2、告訴學生本堂課欣賞的樂曲與洋娃娃有關,認真聆聽,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ǘ┬蕾p音樂《洋娃娃的夢》。

        1、聽錄音,教師自己彈奏或請學生彈奏《洋娃娃的夢》。

        2、啟發(fā)學生思考,樂曲表現(xiàn)了洋娃娃幾種不同的情緒,或洋洋娃娃身邊發(fā)生了哪些故事情節(jié)。

        3、請學生隨著音樂講述自己聯(lián)想到的內(nèi)容。

        (三)聽音樂,創(chuàng)編洋娃娃的故事。

       。ㄋ模┰凇堆笸尥薜膲簟返囊魳繁尘跋卤硌。

       。ㄎ澹┓纸M表演整個單元的四項內(nèi)容(五個故事),結束全課。

        教學反思:欣賞樂曲是富有想象力,學生愿意參與到表演活動中。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31

      小學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案02-28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優(yōu)秀02-10

      小學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01-03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15篇02-10

      四年級上冊音樂全冊教案02-16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15篇02-13

      四年級上冊音樂教案匯編15篇02-13

      初一上冊音樂教案優(yōu)秀范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