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跳繩》教案

      時間:2022-07-16 16:03:25 教案 投訴 投稿

      《跳繩》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跳繩》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跳繩》教案

      《跳繩》教案1

        一、由易到難不同程度的進行跳繩活動

        我們大班的老師經(jīng)過研究決定跳繩可分為:連續(xù)不間斷的跳繩、單腳跳、兩腳行進跳、跳大繩等活動,我們會根據(jù)每個孩子的體能來進行活動的安排。

        二、不同階段的教學安排

        1、連續(xù)不間斷跳繩

        我們首先以集體為單位進行學習跳繩的基本技能,請孩子們利用課余時間和早接待時間進行練習,對于個別的孩子老師應該進行個別輔導,特別是動作協(xié)調(diào)不好的幼兒教師要進行跟蹤,讓每個孩子都能掌握跳繩的技能,多練習,多鍛煉,其次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活動,老師會拿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請小朋友們自己來展示跳繩活動,通過以大帶小或是以強帶弱來進行幫扶活動這樣也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跳繩興趣。最后進行跳繩比賽。經(jīng)過幾周的練習孩子們會在不同程度上有提高的,所以為了增加跳繩的興趣我們會進行跳繩的比賽活動,以班級小組為單位,先選出小組中的佼佼者,然后進行小組的比賽,這樣層層選拔,也能增強幼兒的集體意識及集體榮譽感。

        2、單腳跳

        在不間斷的跳繩基礎上,我們會增加跳繩的難度,進行改動變換花樣,讓孩子們來單腳跳繩,我們會根據(jù)孩子們的不同體質(zhì)來進行安排,體能強的孩子我們會定的目標高一點,我們的原則是,孩子能在自己的基礎上有進步就行。本次活動以2周為期限來進行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我們利用獎勵、比賽等方法激勵孩子們學習。

        3、兩腳行進跳

        本次活動難度較大,我們以3周的時間來完成,雙腳行進跳繩需要體能也需要技巧,所以老師應掌握技巧技能交給孩子們,特別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我們會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在跑道生進行練習,3周結束后,我們會以級部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樣可以增加跳繩的趣味性,讓小朋友能喜歡上跳繩活動。

        4、雙人跳小繩

        通過大人跳繩活動,孩子們對跳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他們還能探索出雙人跳繩的花樣,在此活動中,我們應該注意提醒孩子合作意識,而且掌握跳繩的節(jié)奏,這樣孩子們才能順利地進行雙人跳,雙人跳繩最主要的就是兩個人的配合,所以我們會根據(jù)小朋友的情況來進行安排配對,在進行練習時,兩個人自由練習,更掌握了技能技巧時,可以自由結對,進行雙人跳繩活動。

        5、跳大繩

        在花樣跳繩的基礎上,我們讓孩子們進行跳大繩活動,兩個人輪繩,3個人跳繩,這應該是一項團體活動,需要孩子們的集體配合,剛開始我們會先鍛煉幼兒的輪繩技巧,等學會輪繩我們再來學習跳大繩的技能方法,老師應該對孩子們嚴格要求,多與幼兒交流溝通,針對不同孩子的問題進行指導。

        跳繩運動可以豐富孩子們課間生活以及業(yè)余生活,成為幼兒終生健身的運動之一。

      《跳繩》教案2

        【活動目的】

        1、學習跳繩的方法,嘗試手腳協(xié)調(diào)的`進展跳繩嬉戲。

        2、探究繩子的多種玩法,通過思索跳繩的其他玩法,進展制造思維力量。

        3、能與同伴合作,協(xié)調(diào)地進展跳繩和蕩繩。

        【活動預備】

        1、繩子人手一根。

        2、?伴侶舞?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活動預備。

        列隊練習:縱隊---大圓---開花---放縱。

        要求:精神飽滿,喊口號聲音洪亮。

        玩繩嬉戲:幼兒人手一根繩子,鼓舞幼兒自主地探究各種玩繩嬉戲。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學習仿照。

        2、嬉戲活動----跳繩

        教師師范跳繩,請幼兒認真觀看教師的動作,并說一說教師是怎么跳繩的。

        幼兒分散練習跳繩。讓幼兒手持繩子的兩端,將繩子垂在身體前面,幼兒雙腳向前跳過后,將繩子從后繞過頭頂繞到身前,幼兒雙腳向前跳過后,再將繩子從后饒過頭頂繞到身前,然后重復上述動作。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的動作。

        教師再次示范,講解跳繩要領后,幼兒再分、散聯(lián)絡跳繩。

        教師可以引導三人一組玩跳繩嬉戲。

        教師:繩子除了一個人跳,還可以幾個人跳呢?

        兩位幼兒各持繩子來回搖擺繩子〔繩子高度接近地面〕,第三位幼兒站在中間,隨著繩子的'搖擺,在繩子的兩端來回跳動。

        學習將繩子繞成團,并放在指定的筐中。

        3、集體舞?伴侶舞?。

        教師:剛剛,小伴侶和同伴在一起玩嬉戲,大家玩的真快樂,下面我和小伴侶一起聽音樂跳一跳歡樂的?伴侶舞?好嗎?

        音樂起,大家一起跳集體舞。

      《跳繩》教案3

        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運動,善于運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運動技能:90%以上的使學生能掌握2種以上跳繩的方法,并能夠一物多用,利用跳繩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新玩法。

        3、身體健康: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和投擲能力。

        4、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會適應: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他們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合作,增強集體凝聚力。

        一、教學重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跳繩。

        教學難點:身體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流程:

        (一)、導入部分

        2分鐘左右A、課堂常規(guī)

        教師:

        1、鳴哨,集合。

        2、講解課的內(nèi)容和要求。

        3、安排見習生。

        學生: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shù),檢查服裝鞋子。

        2、師生問好。

        3、明確課的內(nèi)容和要求。

       。ǘ蕚洳糠

        5分鐘左右

        運動強度:小A、熱身跑:我們是一條大長繩

        教師:

        1、組織生成一路縱隊,在前面領跑,路線猶如蛇行。學生:

        1、按照師的要求調(diào)整隊形,進行蛇行跑。 B、繩操表演

        上肢運動

        體轉運動

        腹背運動

        踢腿運動

        跳躍運動教師:

        1、邊講解邊示范繩操。

        2、領做,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3、請學生創(chuàng)編繩操。

        4、邀請學生展示,評價。學生:

        1、聽講解看示范,明確練習動作。

        2、在教師口令指揮下認真練習。

        3、發(fā)揮想象,互相交流,創(chuàng)編新動作。

        4、創(chuàng)編成果展示,并進行自評和互評。

        (三)、基本部分

        28分鐘左右

        A、花樣跳繩

        13分鐘左右

        運動強度:中上

        1、一人一根繩(前搖跳;后搖跳;交叉跳;雙飛跳;跑動跳等)。

        2、兩人一根繩(兩人同搖一繩跳;一人先跳,另一人跑入跳等)。

        3、三人一根繩(一人搖,兩人跳;兩人搖,一人跳等)。教師:

        1、組織學生自由跳繩,方法自創(chuàng)。

        2、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并推廣學生的新跳法,語言鼓勵學生,必要時給予幫助,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3、講評,并組織學生再練習。學生:

        1、自創(chuàng)繩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時可根據(jù)動作命名。

        3、通過觀摩同學的展示,進行自評、互評,并繼續(xù)練習。 B、并腳跳

        5分鐘左右

        運動強度:中上

        教師:

        1、語言導入“剛才我們的繩子都是搖著來跳的,現(xiàn)在我們要變魔術了,把它變成竹竿。”

        2、講解,并邀生配合一起示范并腳跳。

        3、組織學生練習,巡回指導,結合小范圍的展示,評價。學生:

        1、看示范,聽講解,明確練習的方法。

        2、自由組合練習(3—4人為一組),注意安全。

        C、迎面投繩

        10分鐘左右

        運動強度:中動作要領:瞪腿轉體,快速揮臂。

        教師:

        1、語言導入“繩子除了可以用來跳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用處有很多,接下去我們就嘗試著來投繩,看一下哪一位同學投得最遠,動作最正確”,講解捆繩方法,要求學生迅速把繩子捆好。

        2、講解、示范投繩的動作方法,強調(diào)注意事項。

        3、組織學生不同能力的`學生在不同的起投線上進行練習,巡回指導,糾錯,并請生示范,同學評價,指出優(yōu)缺點。

        4、同質(zhì)學生間的比賽,評價。學生:

        1、按要求捆好繩子。

        2、看示范,聽講解,明確練習的方法。

        3、按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起投線上練習,認真觀摩同學的示范,做出正確的評價。

        4、積極比賽,自評、互評。

        (四)、結束部分

        5分鐘左右

        運動強度:小A、放松游戲:踩繩

        教師:

        1、講解并示范游戲方法。

        2、組織學生游戲,并要求學生給游戲取個生動的名字。

        學生:

        1、看示范,聽講解,明確游戲方法。

        2、積極參與游戲,放松身心。

        B、評價

        教師:

        1、鳴哨,集合。

        2、講評本次課的練習,要求學生能夠堅持鍛煉,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學生:

        1、集合。

        2、進行自我評價。

        3、收拾器材。

      《跳繩》教案4

        目標:

        教育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熟練跳繩的技巧。

        教育幼兒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動作。

        重點:

        保護自己不被繩子打到。

        過程:

        1、學兒歌,熟練背誦兒歌內(nèi)容。

        2、老師先和能力強的幼兒跳繩。

        3、講解跳繩的基本技巧,注意看繩子翻轉的方向,起跳要均勻有力,不要太高或太低,出學者可仨人跳,跳死繩。

        活動評價:

        幼兒出次學習跳繩,技巧差,不夠靈活,但是幼兒的積極性非常高,效果很好,而且家長反映好,有的孩子兒歌被熟了,不會跳,有的會跳不會兒歌,這樣孩子們就自由結合分組活動,幾天后,大部分幼兒能邊跳邊唱了。

        2、大班戶外體育游戲活動跳繩比賽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靈敏協(xié)調(diào)地做跳躍動作,發(fā)展幼兒的彈跳能力。

        2、激發(fā)幼兒參加跳繩快樂的情緒,培養(yǎng)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重點:

        幼兒練習靈敏協(xié)調(diào)地做跳躍動作,發(fā)展幼兒的彈跳能力。

        活動難點:

        激發(fā)幼兒參加跳繩快樂的情緒,培養(yǎng)幼兒合作游戲的能力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短繩每人一根,長繩兩根。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隊列隊形練習。

        聽口令由一路縱隊走成大圓,跑走交替,停下后由圓走成六路縱隊。

        2、活動身體練習。

        聽教師的信號做相反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挺胸走,彎腰走;向前走,向后走;向左跳,向右跳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自由分散地在場地上,用單人跳的短繩做各種跳躍動作。如雙腳跳、單腳跳、左右腳交替跳,可原地跳,也可行進跳。讓幼兒表現(xiàn)各種玩法,教師注意觀察,看誰的花樣多,請?zhí)煤玫挠變簡为毐硌萏K,鼓勵幼兒練習用各種方法跳繩。2、指導幼兒兩人合作玩跳繩。讓幼兒自由選擇伙伴,兩人一組分散在場地四周。教師可先和一幼兒示范跳法:兩人面對面站立,教師晃繩,幼兒和教師同步跟著跳。然后讓幼兒練習雙人跳繩。3、教幼兒練習長繩跳的方法。請兩位幼兒搖繩,分別拉住長繩的兩端,讓一位幼兒站在長繩的中間,長繩搖動后,隨著繩子有節(jié)奏地跳。待幼兒熟悉后,可讓數(shù)位幼兒在長繩中間一齊跳。也可待繩搖動后,跳進繩中跳,一個接著一個,每人在繩中跳幾下再跑出,如有失誤者,應與搖繩者互換位置。

        4、跳繩比賽。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隊,每隊再分成甲乙兩組。分別在場地兩端成縱隊站立。教師發(fā)令后,每隊甲組的第一個幼兒邊走邊跳繩,跳至對面將跳繩交給乙組的第一個幼兒,自己站在乙組的隊尾,乙組的第一個幼兒同樣邊走邊跳繩向甲組前進,如此依次進行,直至跳完,最后以跳得穩(wěn)和快的隊為勝。

        三、結束部分。

        教師講評活動情況,帶幼兒做放松身體的'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跳繩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體質(zhì),還有利于幼兒心智發(fā)展,有助于幼兒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能培養(yǎng)幼兒身體的平衡感和動作的節(jié)奏感。盡管在活動中有些幼兒動作不是很靈活,但是重在參與。在游戲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跳繩》教案5

        設計意圖

        跳繩,是幼兒冬季熬煉、增加體質(zhì)、進步免疫力、預防感冒等疾病的一種很好的熬煉方式。深得孩子們的寵愛。跳繩不僅可以熬煉幼兒的體質(zhì),還有利于幼兒心智進展,真是一項身心進展的雙益運動工程。

        活動目的

        1、能探究出繩子多種玩法把握跳繩的根本技能進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2、活動中體驗制造性跳繩的樂趣進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制造力,培育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力量。

        3、體驗人多力氣大,同伴間應當互相合作的情感。

        4、情愿參加體育嬉戲,體驗在嬉戲中奔跑、追趕的樂趣。

        活動預備

        一根長繩子。短繩假設干。

        活動過程

        1、教師帶著幼兒做熱身運動。

        2、聽教師口令練習跳動及上肢動作。

        師;跳、跳、跳,幼兒跟著教師跳、跳、跳,原地雙擊此處師問;“還可以怎么跳?“引導幼兒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單、雙腳跳。

        3、上肢活動師繞繞臂,繞繞臂。幼兒跟著教師繞繞臂。

        師問“還可怎樣繞“引導幼兒向前饒、向后繞、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進展幼兒動作的敏捷性。

        活動開頭;引導幼兒探究跳繩的多種玩法

        1、單人雙腳跳。幼兒兩人或三人一組,有人單腳跳繩,其別人跟著節(jié)奏數(shù)數(shù)?匆豢凑l跳的多。

        2、雙人雙腳跳。兩人一根繩子,幼兒面對面,兩人同時雙腳一起跳,跳得多者為勝。

        3、幼兒自由結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究跳繩的玩法。

        長繩一根,兩名幼兒在兩頭搖動繩子,其他幼兒2—3人一起跳?凑l跳得多,多者為勝。

        4、請幼兒互相溝通合作玩嬉戲的方法。

        放松整理

        隨著教師做整理運動

        活動延長

        回家后與爸爸媽媽及小伙伴做跳繩的嬉戲。

        活動反思

        通過跳繩活動,不僅可以熬煉幼兒的體質(zhì),還有利于幼兒心智進展,有助于幼兒體力、智力和應變力量的協(xié)調(diào)進展;能培育幼兒身體的平衡感和動作的節(jié)奏感。盡管在活動中有些幼兒動作不是很敏捷,但是重在參加。在嬉戲的活動中培育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力量,讓幼兒體驗合作嬉戲的歡樂。

      《跳繩》教案6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感受數(shù)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解決有關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學習目標:

        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xù)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法:

        發(fā)展學生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法:

        合作探究

        教具:

        計數(shù)器

        學具:

        練習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小東、小紅和小亮在跳繩),并配上解說:今天,小東、小紅和小亮利用課間操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老師把比賽結果制作成了一張統(tǒng)計表,請大家看看,說說你從統(tǒng)計表中得到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看表

        二、探索新知,從問題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據(jù)數(shù)學情景和信息,提出相關問題。

        在小組中說說,從統(tǒng)計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匯報:

        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小亮比小紅多跳幾下?小紅比小東少跳幾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幾下?

        或者提出小東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亮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東和小亮共跳了幾下?

        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2、合作探究小紅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1)學生獨立列式。(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40—28=)

        本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究兩位數(shù)減法的計算方法。

       。2)估計40—28的得數(shù)大約是多少?

        學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诎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計大了?哪些把差估計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想法:

       、侔巡罟烙嬓×,本來要減28,卻減了30,減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诎巡罟烙嫶罅,本來要減28,卻減了20,少減了,剩下的就多了。

        說明正確的結果應該比10大,比20小。

        3、探究算理。

        (1)嘗試計算“40—28”的得數(shù)是多少?

       。2)交流算法。

       、40—20=20,20—18=2

       、40—30=10,10+2=12

       、塾秘Q式計算4 0

        —2 8

        1 2

        讓學生一邊撥計數(shù)器一邊說理由。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獨立探究小亮比小東少跳多少下?

       。1)個人試做。

       。2)全班交流。

        2、完成課本第78頁,“算一算,說一說”中的題目。

        四、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79頁“練一練”第1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可以跟同學們分享一下。

        板書設計:

        跳繩

        小紅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快速口算下列各題。

        48—15= 91—3=34—22= 23—5= 56—34=42—9= 47—27= 72—7=

        2、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二、自主學習

        1、 “100—48=?”。

        (1)學生自己探索,說一說應該怎么算,學生可能會有以下算法。

       、購100中減去40再減去8;

       、诎48看成50,“100—50”,多減了2再加上2;

        2、撥一撥,再試著用豎式算一算。

       。1)說一說計算時的困難在什么地方。

       。2)要求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把借的'過程演示出來,邊說、邊撥。

       。3)讓學生對照豎式,聯(lián)系撥的過程,說說怎樣借數(shù)。為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計算過程從哪位借了數(shù),就可以這一位上面點上退位點,做個標記,以免忘掉。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80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完成課本第80頁第2題。

        先引導學生看清題意,再列式計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3、完成課本第80頁第6題。

        以競賽的形式進行練習。

        四、拓展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第80頁第7題。

        可以讓學生找出每種動物運動員的數(shù)量,思考怎樣分配合適。

        五、課堂作業(yè)

        課本第80頁第4、5題。

        六、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課堂收獲。

        板書設計:

        跳繩

        課后反思:

        本課的重點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基礎上來學習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數(shù)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所以數(shù)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以學生有所體驗的容易理解的現(xiàn)實問題為素材,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理解數(shù)學家知識的含義,主動構筑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結構。在本課的教學中有許多不足之處:

        第一:一年級不應該組織小組合作教學,要指導學生的思路,把每一個步驟分解開。一年級的注意力大概有五分鐘,出現(xiàn)了學生不認真聽講,走神的現(xiàn)象。沒有將學生的注意力及時拉回教師的身上。沒有兼顧到每一個學生。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比較著急,沒有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說出計算過程。沒有重點突破以一當十。板書課題時,不能以跳繩為課題,本節(jié)課學的是兩位數(shù)退位減,而不是跳繩。

        第三:讓學生說出過程時,必須讓學生重復,讓多個人說。

        第四:沒有合理使用教學用具,沒有起到示范作用。

        第五:在上課時,要把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復習到位,尋找新舊知識點的聯(lián)系。

        第六:高估了學生,在課前沒有了解學生的學情。

        我在今后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細節(jié)的東西,避免出現(xiàn)類似錯誤。要加強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跳繩》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參與跳繩活動

        2、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花式跳法

        3、重點指導還未掌握跳繩的幼兒。

        二、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看見繩子到腳時,雙腳要跳起

        三、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戶外塑膠地、繩子

        四、設計思路:

        現(xiàn)在天氣越來越冷了,要加強幼兒的身體鍛煉,增強他們的'體制,從而預防感冒等疾病。跳繩是一項傳統(tǒng)的體育項目,它能鍛煉全身的肌肉組織,從而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提高幼兒預防疾病的能力。為此針對這一情況,我開展了這次活動。

        五、活動流程:

        做準備活動――自由練習――集體活動――放松

        1、做準備活動

        幼兒跟老師做熱身操

        2、幼兒自主練習

        讓幼兒自主練習跳繩 。

        3、集體活動,比比誰跳的好。

        介紹玩法,規(guī)則。幼兒進行活動。

        4、放松、休息、擦汗

      《跳繩》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他們樂于運動,善于運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運動技能:90%以上的使學生能掌握2種以上跳繩的方法,并能夠一物多用,利用跳繩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新的練習方法。

        3、身體健康: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diào)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和投擲能力。

        4、心理健康:培養(yǎng)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5、社會適應: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的意識,使他們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合作,增強集體凝聚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跳繩。

        教學難點:身體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流程:

        (一)導入部分

        A、課堂常規(guī)

        教師:1、鳴哨,集合。

        2、講解課的內(nèi)容和要求。

        學生:1、集合做到快、靜、齊。

        2、師生問好。

        3、明確課的內(nèi)容和要求。

        (二)準備部分

        A、熱身跑:多種隊形跑。

        教師:1、組織生成兩路縱隊,在前面領跑。

        學生:1、按照師的要求調(diào)整隊形,進行各種形式跑。

        B、繩操練習:

        上肢運動 體轉運動 踢腿運動 腹背運動 跳躍運動

        教師:1、邊講解邊示范繩操。

        2、領做,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學生:1、聽講解看示范,明確練習動作。

        2、在教師口令指揮下認真練習。

        (三)基本部分

        A、花樣跳繩:

        學生7人自由組合在一起,進行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多種跳繩的方法,教師巡回查看、引導。并請學生示范;師生共同評價。

        1、合作探究(前搖跳;后搖跳;交叉跳;跑動跳等)。

        2、示 范(有獨特的跳法)。

        3、師生評價。

        教師:1、組織學生自由跳繩,方法自創(chuàng)。

        2、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并推廣學生的新跳法,語言鼓勵學生,必要時給予幫助,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3、講評,并組織學生再練習。

        學生:1、自創(chuàng)繩的新跳法。

        2、新跳法的展示,必要時可根據(jù)動作命名。

        3、通過觀摩同學的展示,進行自評、互評,并繼續(xù)練習。

        (四)結束部分

        A:游戲:繪圖

        要求:運用集體智慧,自主創(chuàng)新。

        教師:1、語言導入“繩子除了可以用來跳還可以用來做什么呢?用處有很多,接下去我們就嘗試著用繩子來拼圖”。

        2、講解并示范游戲方法,強調(diào)注意事項。

        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創(chuàng)新練習,勇于展示自已組的作品。

        4、小組間交流,評價。

        學生:1、看示范,聽講解,明確練習的方法。

        2、加強小組合作意識。

        3、積極比賽,自評、互評。

        4、充分放松身心。

        B、評價

        教師:

        1、鳴哨,集合。

        2、講評本次課的練習,要求學生能夠堅持鍛煉,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方法。

        3、回收器材。

        學生:

        1、集合。

        2、進行自我評價。

        3、收拾器材。

        反思:

        本課在《體育與健康標準》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堅持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表演、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活潑多樣的形式來指導學生練習。在教學過程中,不僅注重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更注重思想品德的培養(yǎng),使小學生在享受快樂體育的同時,培養(yǎng)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紤]到4年級的學生接觸跳繩的時間已經(jīng)比較長了,他們或多或少能跳出花樣來,而且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也到了一定水平,他們非常樂于展示自己、表現(xiàn)自己、競爭意識也逐漸增強,所以我在教學中給他們提供了很多展示自我的機會,以此來進一步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跳繩》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探索出繩子多種玩法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能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2、活動中體驗創(chuàng)造性跳繩的樂趣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3、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4、讓孩子知道生病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重點:

        能探索出繩子的各種玩法,掌握玩繩的'基本技能,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動作。

        活動難點:

        雙人合作花樣。

        活動準備:

        一根長繩子。短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二、聽老師口令練習跳躍及上肢動作。

        師;跳、跳、跳,幼兒跟著老師跳、跳、跳,原地雙擊此處師問;"還可以怎么跳?"引導幼兒向前跳、向后跳、向上跳、蹲跳、向左跳、向右跳、單、雙腳跳。

        三、上肢活動師繞繞臂,繞繞臂。幼兒跟著老師繞繞臂。

        師問"還可怎樣繞"引導幼兒向前饒、向后繞、單、雙手繞、舉起手臂繞等,發(fā)展幼兒動作的靈活性。

        四、引導幼兒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

        1、單人雙腳跳。幼兒兩人或三人一組,有人單腳跳繩,其他人跟著節(jié)奏數(shù)數(shù)?匆豢凑l跳的多。

        2、雙人雙腳跳。兩人一根繩子,幼兒面對面,兩人同時雙腳一起跳,跳得多者為勝。

        3、幼兒自由結伴2人、3人或多人合作探索跳繩的玩法。

        長繩一根,兩名幼兒在兩頭搖動繩子,其他幼兒2-3人一起跳?凑l跳得多,多者為勝。

        4、請幼兒相互交流合作玩游戲的方法。

        五、活動結束隨著老師做整理運動

        【活動反思】

        通過跳繩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體質(zhì),還有利于幼兒心智發(fā)展,有助于幼兒體力、智力和應變能力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能培養(yǎng)幼兒身體的平衡感和動作的節(jié)奏感。盡管在活動中有些幼兒動作不是很靈活,但是重在參與。在游戲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讓幼兒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跳繩》教案10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性情及心態(tài)。

        2、豐富詞匯:抽泣、冠軍、難受,引導幼兒正確理解詞義。

        3、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團結謙讓。

        4、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森林里秋天的景色,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提問:

        ⑴、小朋友看這幅圖是什么季節(jié)?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⑵、這是什么地方?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恰⑿∨笥严氩幌胫涝谏掷锇l(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教師注意用不同的語調(diào)看課件邊提問邊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

        3、教師邊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便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

        ① 小象知道這件事情后,它們會怎么說?怎么做?

        ② 小象用鼻子當繩子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

        4、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的下半部分,引導幼兒懂得有玩具大家一起玩,要互相謙讓。

        5、教師有感情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

        6、教師講評。

      《跳繩》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 、探索跳繩的多種玩法。

        2、 掌握走﹑跑﹑跳及雙腳連續(xù)跳的動作技能。

        3、體驗一物多玩及合作玩繩的樂趣。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掌握跳繩的.多種玩法。

        難點:學會手腳協(xié)調(diào)地連續(xù)跳繩。

        三、活動準備:

        跳繩每人一根﹑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導入

        熱身運動:聽音樂變換隊形,并展開四肢做操。

        (二)展開活動

        1、出示跳繩,引導幼兒嘗試練習。

       、偈痉蹲约旱奶K技能。(比比看誰跳的多,誰的玩法多)

       、趯W習用雙腳連續(xù)跳繩的方法。

       。p手在體側,手腕轉動向前揮動繩子,繩子到腳下后輕輕跳過去,重心在腳掌,一個接著一個跳)

        2、 探索繩子的多種跳法

        除了雙腳外,還可以怎樣跳?(單腳跳、反跳、穿花跳…)

        3、 教師小結并演示幾種跳法,激發(fā)幼兒玩繩的興趣。

        4 、啟發(fā)幼兒運用繩子創(chuàng)意造型,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能力。

       。ㄓ美K分別擺出數(shù)字、字母及多種圖案…)

        5 、游戲《小馬郊游》,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ㄈ⒔Y束

        1、 組織幼兒收繩﹑放繩。

        2 、聽音樂做放松活動。

      《跳繩》教案12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跳繩的基本方法,發(fā)展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增強下肢彈跳力。

        2. 通過觀察以及模仿練習,感知上肢有節(jié)奏地搖繩、下肢有節(jié)奏地跳繩動作。

        3. 能樹立信心,克服困難、堅持練習。

        活動準備:

        1. 每人1根跳繩。

        2. 教師有多種跳繩技能或請一教師準備表演。

        3. 模仿操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準備活動。

        聽音樂,“做運動模仿操”:拍球、跳繩、投籃、滑冰、游泳、鉆山洞等;顒尤砀鞑课唬攸c活動手腕、腳腕等部位。

        自由玩繩:可進行單人玩繩、多人合作玩繩,加強對跳繩的認知、體驗。

        2. 學跳繩。

        師:今天我們來學跳繩,請小朋友自己先試一試,跳跳看。

        幼兒人手1根繩,找空地方跳,教師觀察指導。

        師:現(xiàn)在呀!我想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其他小朋友注意看看,一會告訴我他是怎樣來跳的。

        教師小結動作要領:上肢——雙臂有節(jié)奏的、連續(xù)的、一下一下?lián)u繩;下肢——雙腳有節(jié)奏的、連續(xù)的.、一下一下跳過;全身——手腳協(xié)調(diào)地先甩繩、后跳過。

        徒手練習跳繩

        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聽好了,我們先用手來練習一下跳繩的動作,雙手叉腰,聽口令,雙腳有節(jié)奏地做連續(xù)的動作。

        聽口令,有節(jié)奏地做模仿跳繩動作。

        聽口令,單手握繩﹙對折﹚有節(jié)奏地擺動,做跳繩模仿動作,體驗手腳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拿繩練習。

        師:現(xiàn)在我們開始拿繩練習,請小朋友們雙手分別抓穩(wěn)兩側繩頭,調(diào)整繩子長度,雙手垂放于雙腿后側,自然站立,進行甩繩、跳過的練習。

        教師引導幼兒用心體會,感受如何才能有節(jié)奏、連續(xù)地跳繩。觀察幼兒動作,對還未掌握的幼兒予以幫助,表揚堅持練習的幼兒。

        3. 調(diào)節(jié)運動,展示學習。

        讓能連續(xù)跳五個的幼兒進行展示。

        教師展示多種跳繩的方法:花樣跳繩、跳快繩、雙人跳等,幼兒觀看,進一步激發(fā)對跳繩的興趣。

        幼兒再次練習跳繩。

        4. 放松活動。

        幼兒聽音樂拍打腿部,并找同伴捏捏捶捶。

        活動反思:

      《跳繩》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掌握單手甩繩和有節(jié)奏的單手甩繩雙腳跳。

        2、提高手、腳的協(xié)調(diào)性,增進下肢的力量。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重點

        練習甩繩和協(xié)調(diào)地邊甩繩邊跳。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根標準跳繩。

        2、課前大多數(shù)幼兒已經(jīng)學會和掌握有節(jié)奏地雙腳連續(xù)向上跳的技能。

        活動隊形:

        圓形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手持跳繩聽口令一路縱隊走步入場,然后繞場地和在場地中進行圓形、方形、螺旋形的走跑交替運動。幼兒活動手臂和雙腿。

        2、幼兒手持跳繩成四路縱隊,各組保持一定間距面對教師站立,在音樂的伴隨下幼兒跟隨教師用手中的跳繩做肢體各部位的準備活動操。

       。ǘ┙虒W與練習部分

        3、玩繩子

        師:小朋友們,大家來用繩子做各種身體鍛煉活動,老師要看看誰的方法、種類多。

        幼兒分散在場地上用跳繩做走平衡、跳躍、投擲、抖甩等動作。教師給予巡回指導。

        4、單人游戲。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先學習進行左、右單手甩繩動作。

        5、雙人游戲。

        游戲玩法:幼兒面對面,一名幼兒蹲地左右甩繩,另一名幼兒雙腳跳躍?苫Q角色。

       。1)、幼兒成圓形集體練習單手貼地甩繩,教師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甩繩。

       。2)、教師示范兩人游戲玩法:請一名幼兒示范貼地甩繩,教師雙腳跳躍。

        引導幼兒觀察和討論,雙腳跳躍時要跟著甩繩的節(jié)奏跳。

       。3)、教師在場地中間,幼兒圍著教師成圓形自由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3分鐘、集體)

        6、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隨著舒緩的音樂節(jié)奏,做洗澡時的洗頭、洗臉、擦背輕敲四肢等動作進行肢體放松。

        7、教師和幼兒帶著自己的跳繩離開操場。

        活動反思

        跳繩是我們班在中班第二學期就開始的活動,幼兒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把甩繩和跳繩的動作連貫在一起。個別新來的幼兒需要指導,我制作了跳繩記錄表,讓幼兒自己進行記錄。

      《跳繩》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跳繩的方法,嘗試手腳協(xié)調(diào)的進行跳繩游戲。

        2、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通過思考跳繩的其他玩法,發(fā)展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3、能與同伴合作,協(xié)調(diào)地進行跳繩和蕩繩。

        活動準備:

        1、繩子人手一根。

        2、《朋友舞》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

        列隊練習:縱隊---大圓---開花---放縱。

        要求:精神飽滿,喊口號聲音響亮。

        玩繩游戲:幼兒人手一根繩子,鼓勵幼兒自主地探索各種玩繩游戲。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學習模仿。

        2、游戲活動----跳繩

        老師師范跳繩,請幼兒仔細觀察老師的動作,并說一說老師是怎么跳繩的。

        幼兒分散練習跳繩。讓幼兒手持繩子的兩端,將繩子垂在身體前面,幼兒雙腳向前跳過后,將繩子從后繞過頭頂繞到身前,幼兒雙腳向前跳過后,再將繩子從后饒過頭頂繞到身前,然后重復上述動作。在幼兒練習過程中,老師在一旁指導幼兒的動作。

        教師再次示范,講解跳繩要領后,幼兒再分、散聯(lián)系跳繩。

        教師可以引導三人一組玩跳繩游戲。

        教師:繩子除了一個人跳,還可以幾個人跳呢?

        兩位幼兒各持繩子來回擺動繩子(繩子高度接近地面),第三位幼兒站在中間,隨著繩子的'擺動,在繩子的兩端來回跳躍。

        學習將繩子繞成團,并放在指定的筐中。

        3、集體舞《朋友舞》。

        教師:剛才,小朋友和同伴在一起玩游戲,大家玩的真開心,下面我和小朋友一起聽音樂跳一跳快樂的《朋友舞》好嗎?

        音樂起,大家一起跳集體舞。

      《跳繩》教案15

        教學目的:

        1.能根據(jù)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會正確計算 8和9的加減法。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逐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難點:逐步養(yǎng)成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知道跳繩有什么好處嗎?老師也喜歡跳繩,跳繩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也是小朋友們課間活動的娛樂方式之一。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埜K照片。(課件出示)

        師:大家看他們跳得多開心哪!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計算8的加減法。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的數(shù)學信息。現(xiàn)在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式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

        師:我看許多同學都寫好了。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圖中的不少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數(shù)學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討論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學生動手操作,擺花片,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說一說。

        師:誰能說說3+5還可以表示什么?

        4、鞏固練習。

        教材第39頁試一試

        根據(jù)學生情況適當教學9的加減法。

        板書設計:

        跳繩(8、9的加減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數(shù)學課,用跳繩比賽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出學習內(nèi)容,提出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試一試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試,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意識以及學習的能力。

      【《跳繩》教案】相關文章:

      跳繩的教案12-30

      跳繩大班教案12-06

      《花樣跳繩》教案06-21

      花樣跳繩教案07-27

      《學跳繩》教案08-25

      關于跳繩教案08-12

      跳繩教案范文08-25

      大班跳繩的教案01-20

      跳繩體育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