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作文精選(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包粽子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包粽子的作文1
提到端午,大家一定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這些習俗,而我最喜歡的,便是包粽子了。包粽子的前后過程,在我看來,就是一幕幕情景劇。
第一幕:摘箬葉
端午節(jié)前,我和奶奶一起去河岸邊摘箬葉。箬葉細長細長的,油綠油綠的,散發(fā)著一股清香。不一會兒,我們就摘了一大籃;氐郊,奶奶就把箬葉放在水里浸泡。盆里的箬葉,更加水潤、綠意。
第二幕:包小方粽
端午節(jié)到了,我謙虛地讓奶奶教我包粽子。奶奶說:“普通的粽子難不倒你,讓你爺爺教你包方粽!睜敔攲ξ艺惺,說:“來!先拿八根長箬葉,一定要長。”我把箬葉寬的一端弄得一樣整齊,看另外一頭冒尖的便是長的了。“把箬葉中的莖去掉,然后把剩下的兩部分弄得一樣大,其余的七根也是這樣的!蔽倚⌒囊硪淼啬闷痼枞~做起來了,連大氣也不敢出,因為這箬葉實在是太嫩了。“快看!快看!先把箬葉平放在桌子上,然后把箬葉一張一張地插進去,這樣就好了。”咦,爺爺包得整整齊齊,可我的卻歪歪扭扭。之后,把箬葉弄方正,放米,一切順利,我正得意時,聽見了米粒灑落的聲響。哦,原來是爺爺包的粽子“外衣”破了一個小洞,里面的米漏出來了。爺爺笑著辯解道:“沒事,沒事,小失誤而已嘛!”嗯,再精明的人也有失手的.時候。我偷著樂:我的都包好了,爺爺?shù)木谷弧捌屏藗洞”,嘻嘻!
第三幕:吃粽子
奶奶把一個個包好的粽子放進了鍋中,加入清水開始煮。在我的期待下,粽子總算煮好了。蘸著紅糖,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別提有多高興了!
包粽子的作文2
端午節(jié)當天,我決定和奶奶學包粽子。在我的央求下,奶奶終于同意了。
奶奶先告訴我,包粽子需要準備的材料是糯米、粽子葉、米草,包粽子的.步驟雖然不多,也不難,但一定要有耐心才能包得好。接著,奶奶給我一片粽子葉,一邊示范,一邊教我包粽子。
首先,奶奶把粽子葉卷成一個圓錐形,里面是空的,可以放米。這一步并不難,我做好了。接著就是放米,只見奶奶用勺舀了一些米,倒入“漏斗”中,并輕輕拍打“漏斗”底部,這樣做是能讓米充滿粽子底部。這一步比第一步更簡單,我做得很好。第三步比較復雜,也比前兩步更難。只見奶奶把粽子多余的葉片從兩邊折往中間,封住米,然后把上面的葉片蓋下來壓緊,并捏住其余部分往右邊繞半圈,用拇指和食指捏好,不讓米撒出來。這一步我失敗了好幾次,不過,在奶奶耐心地指導下,我終于做好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難最關鍵的一步——繞繩子。奶奶告訴我,繩子要先繞頂部的兩個角,再繞粽身,最后中間打結。說著,她還耐心地演示給我看。這一步看著簡單,可我卻總是做不好:不是繞太多圈繩子不夠綁,就是綁得太用力,把米草弄斷……
不過,奶奶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示范給我看,還手把手地教,我終于自己包成了第一個粽子。雖然不怎么好看,但是我親手包的,心里感到很開心。
我終于學會了包粽子,過了一個別樣的端午節(jié)。
包粽子的作文3
今天,奶奶在包粽子,我一起床媽媽就跟我說奶奶在包粽子,你不是非常想學嗎?快去跟奶奶學包粽子吧!
開始包粽子之前,奶奶將包粽子的“工具”擺在桌上,“工具”有紅薯、刨刀、菜刀、糯米、繩子等擺在我的面前,我疑惑不解地問奶奶:“奶奶,你干嘛把這些東西放在我的'面前呢?”“你必須把這些東西弄好才可以做好粽子。”奶奶和藹可親地說。說完我們就開始做了,首先把皺巴巴的粽葉先用開水燙一下,接著紅薯一個個都拿出來洗干凈,再拿刨刀把紅薯的“衣服”剝開,再用刨絲的東西把紅薯刨成絲,用菜刀把紅薯切成一些很小很小的“小方塊”,將紅薯切好之后,再放入糯米。
開始包粽子了。奶奶開始一步一步地教我包粽子。奶奶說:“包粽子要先將粽葉卷成一個自己想要的大小,卷成一個‘窩’接著在卷好的粽葉上放入糯米,必須要把糯米壓緊,接著再將總有用繩子扎好!边@樣,一個小粽子就包好了,看奶奶包得那么順利,我也迫不及待地拿了一片粽葉,把粽葉卷成了一個“小窩”,再放上糯米,可是,奶奶手上的小粽子非常聽話,我的小粽子卻不聽使喚了,我還沒有拿繩子扎緊的時候,就全部掉了,我奇怪地向奶奶討經(jīng)驗。奶奶告訴我沒有壓實,原來奧秘在這兒呢!
吸取了教訓,我終于包好了一個小粽子。后來,第二個、第三個……終于包出了一大堆。
包粽子的作文4
端午佳節(jié)期間,我學畫畫的云水畫苑舉辦了包粽子的親子活動,讓我好好體驗了一把親手包粽子的有趣過程。
首先,當啷,閃亮登場的就是粽葉。泡在水里的粽葉我還是第一次好好觀察,它們一片片的疊放著,差不多都是墨綠色的,最大的.約有半米長呢!粽葉本身有一股清香,非常的好聞,大概這也是粽子香甜的一個原因吧。但這時我人已經(jīng)呆住,吃我會,包就完全不知道方法和步驟了!
一位同學的媽媽是包粽子的行家,當她看到了我無從下手的樣子,便熱心的走來手把手的教我怎樣包。首先,就像折紙一樣把粽葉折繞成一個尖尖的漏斗樣,但一定要嚴實不能真的有漏洞。然后就在里面塞上糯米、豆沙和大紅棗。糯米雖然還沒煮熟,但它們已經(jīng)是很黏人了的小精靈了,把它們從手上拍掉也是要花上一番功夫的!
接下來,便要把下面的粽葉翻上去,收住口。這可是個技術活兒,我費力氣力才收住了口,可還是露出來一些糯米餡兒。再來看收住口后粽子的外觀,正常的應該是個漂亮的三尖角,而我的粽子卻四四方方的。最后一步要用棉線把粽子五花大綁,以免它散掉而功虧一簣。我依然是笨拙的只知道一圈圈的繞啊纏啊,然而會包的人早就三兩下捆好去包下一個了,真是沒有比擬就不知道差距!我總算明白了一個道理,包粽子看上去簡單,實際操作起來處處都要有真功夫的!
“李佳妍牌四方形小小豆沙紅棗粽!”終于大功告成,雖然包的不怎么樣,可畢竟是我自己動手的勞動果實。呵呵,名字可真夠長的。
當當當當!香噴噴的粽子出鍋嘍。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啊嗚咬了一大口。!柔軟可口的糯米、絲滑甜蜜的豆沙、酥軟甜香的紅棗,那滋味,加上第一次親手包粽子的成就感,真是一直甜蜜到了心里……
包粽子的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家附近的一家大商場舉行一場包粽子比賽。懷著不同的目的,我和我奶奶一同來到了比賽場。我奶奶是個包粽子的行家里手,她打算來參加比賽。我覺得這樣的比賽很有趣,擠進來看熱鬧。
像我一樣來看比賽的人很多,把比賽場圍了個里三層外三層。報名參賽的人也不少,賽場的組織者按報名的先后順序確定了一十四人參加比賽。參賽選手組合成兩個人一組,比賽一組接一組地進行。賽場中央的一張條形桌子上面,分左右擺放著兩盆洗凈的糯米,兩疊粽葉和兩束扎繩。比賽的'規(guī)則和要求都很簡單,兩人同時開始,在三分鐘時間內(nèi)包好的粽子數(shù)量多的一方獲勝,如果完成的數(shù)量一樣多,則以先完成最后一個的一方獲勝。
第一場出場比賽的是兩位老大媽。她們的手腳都很麻利,用粽葉造型,用勺子填料,用繩子捆扎,有條不紊。時間還只過得一分鐘,左邊那位胖胖的大媽已經(jīng)包好了兩個粽子,右邊那位瘦高個的大媽稍微落后了一點點。高個子大媽見自己落了后,她不甘示弱,立即加快了速度,迎頭追趕……最后,胖大媽共包了七個,高人子大媽包了六個。
比賽一場比一激烈,觀眾熱情也一浪高過一浪,場內(nèi)不時響起一陣一陣的熱烈掌聲。我奶奶因為參賽選手名額限制沒有參加比賽,她也成了一名粉絲。
包粽子的作文6
端午節(ji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前后,在街上,電視上,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我的端午節(jié)也過得充實而溫馨。
今年,我家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端午節(jié)前一天,叫我和她一起包粽子,我欣然地答應了。我們到了街上,買了糯米、粽葉、陳年稻草、紅豆和白沙糖,興高采烈的提回家。媽媽先把紅dou放在高壓鍋里煮,叫我我糯米放在盆里浸泡。接著媽媽用熱騰騰的開水浸泡粽葉和陳年稻草,干癟的粽葉在熱水中漸漸變得碧綠而光滑,陳年稻草也變得柔軟而富有韌性。然后,我和媽媽把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等我們把粽葉洗干凈之后,鍋里的紅豆也煮好了,媽媽用鍋鏟網(wǎng)撈起紅豆,倒掉剩余的`水,又把紅dou放在鍋里,灑上白沙糖,用鍋鏟使勁碾壓紅豆,紅豆就這樣變成了粘性的粉沫,最后我和媽媽一起把粘性的紅dou粉沫滾成一個個圓溜溜像兔子眼珠一樣的丸子。
準備工作做好,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教我先用兩片粽葉尾和尾重疊在一起,從粽葉中間折成一個漏斗形。再往漏斗里放一些糯米,在糯米上放一顆豆沙餡,然后用一些糯米蓋住餡子。最后,用剩余的粽葉把口子封起來,綁上陳年稻草,這樣,一個立體菱形的粽子就包成了。
我們包了許許多多粽子,媽媽把粽子放在鍋里煮,幾個小時過去了,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撈起一個粽子,扒開粽葉,咬上一口,粘粘的,香香的,好極了。
我過端午節(jié),喜歡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包粽子的作文7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聽爺爺奶奶說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跟我國古代屈原跳江的故事有關,作為紀念,我們每年都要過端午節(jié)。
因為這是個特殊的節(jié)日,我知道大家每年這個時候要包粽子、吃粽子,所以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主動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子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紅棗、雞蛋、肉等做為陷,將自己喜歡的味道和陷搭配合適,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葉子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然后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糯米、粳米紅棗等,折疊起來包出棱角,做成四角或三角的形狀。最后在粽葉的外面纏上粽葉條或做衣服的線,終于把一個完整的粽子做成了。
我最開心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出的`洋相: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包粽子的作文8
暑假里的一天,我們家要包粽子,經(jīng)過再三爭取,媽媽同意我也可以參與,我興奮極了!
一大早,爸爸媽媽就開始做準備了。泡上江米、粽葉,準備好蜜棗,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媽媽說可以開工了。我在旁邊觀察他們包粽子的方法。太簡單了,就是把糯米、蜜棗放入粽葉中,然后用繩子捆起來就成了。我迫不及待的加入到包粽子的隊伍中。拿起一片粽葉,折成小漏斗的形狀,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用粽葉把糯米包住?墒沁@些糯米太“調(diào)皮”了,不是這溜出來一些,就是那漏出來一點,咧著嘴包不嚴實。媽媽看我著急的樣子,笑著對我說:“要把糯米壓一壓,塞結實了,粽葉每轉一圈,都要包緊,包成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緊緊的捆住。這樣糯米再怎么鉆也鉆不出來了!”按照媽媽指導的`方法,我經(jīng)過幾次的嘗試,終于我包好了人生中第一個粽子。心里別提多高興了。我越包越老練,越包越熟練,越包越開心。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理美滋滋的!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蒸,耐心等待粽子的出鍋。在一個多小時的等待、觀望、煎熬之后,終于聞到了粽子的香味。粽子出爐了,香氣迎面而來。我們一擁而上,拿來香噴噴的粽子品嘗起來,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別提多香了。
經(jīng)過這次包粽子,我對勞動有了更深的了解,什么事情都有它的方法訣竅的,都需要虛心請教,認真學習!
包粽子的作文9
這天已是放寒假的第一天了,大家都高興萬分,都顯得無憂無慮,在操場上,在空地里,都可以看到玩耍的孩子,都可以聽到一串清脆的笑聲。
這天,我在外婆家,弟弟和妹妹也在,可是不知為什么變得那樣的無聊,因為我們沒有像小時侯那樣天真了,幼稚了,我們根本想不出來有什么好玩的游戲,只知道那些游戲太幼稚了。
這個時候,外婆走了出來,說道:我們來包粽子吧!正好我現(xiàn)在有時間包,今天一次性包完算了。我們都非常地贊同外婆的意見,大家爭先恐后地說:我要包,我要包。心里想著:太好了,總算有事情干了,包粽子一定很有趣。
先把粽子外面的.一層皮擦干凈,再把米給淘干凈,再準備好捆粽子的繩子,還要準備好粽子的夾心,就可以開工包粽子了,以前,我不包,便只傻傻地看著大人包。
現(xiàn)在我想自己動手包了,可是,我連包粽子的第一步還不會,經(jīng)過媽媽的指導我順利地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便是放米了,也不可隨意的放米,米放進去之后,一定要用力地按緊,要不然粽子就變成米飯了,不會聚在一起了。第三步就是把粽子包好,再用繩子系好,一個粽子便包好了。
可是,看看簡單做做難呀!我嘗試了好多次都沒有成功,我非常地沮喪,我垂頭喪氣地對媽媽說:媽媽,我粽子包不好。媽媽說:沒有關系,你照著我做。我學著媽媽的方法做,總算一個粽子包好。
外婆表揚了我,我高興極了。
包粽子的作文10
端午節(jié),插艾葉。粽子香,香滿堂。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包粽子,小沖動哦,這份體驗值得珍藏。
一大早,爺爺就為我們精心準備了材料:煮熟的蘆葉,淘洗干凈的糯米、赤豆,鮮醬油腌漬入味的瘦肉。
萬事俱備,只欠動手,我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場。手巧的媽媽先動起手來,只見她拿起三張?zhí)J葉,錯開、順次排好,接著把蘆葉卷成一個精致的漏斗型,然后往里面加幾勺米,接著左折折右折折,最后用棉繩一綁,三下兩下的,一個嚴嚴實實的粽子就完成了。
我看得手癢癢,便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心翼翼地開工了?墒,我的“漏斗”要么漏米,要么蘆葉開裂,問題百出,急得我抓耳撓腮。
媽媽微笑著說:“很多事看著容易,真正操作起來就難了,這是有技巧的!闭f完就手把手地教我。一遍又一遍,我的“小漏斗”也終于有點模樣啦!
放米、入餡兒,都很順利,就在我暗自慶幸,覺得自己快要成功時,一只大大的攔路虎出現(xiàn)了。給粽子封口卷蘆葉時,米粒從各個角落“跳”出來。按住這邊,那邊漏了;按住那邊,這邊漏了。哎,直接用繩子捆起來得了。于是,我急忙拿起一根棉繩繞呀繞,想把粽子捆緊一些,結果葉子破碎,一個粽子全散架了。嗚……關鍵時刻,老媽救場。媽媽抓著我的.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整個過程。之后,我百般嘗試,在手忙腳亂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形狀不一的粽子。耶!
今天的包粽實踐,讓我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包粽子的作文11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含義,還得從第一次包粽子說起。
五月初五是端午,這一天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會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而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媽媽就準備了豐富的食材:有泡好的糯米,有綠油油的粽葉,有紅彤彤的蜜棗,有晶瑩透亮的葡萄干,還有粽繩,一切準備就緒,馬上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媽媽三下五除二,像變魔術似的,一個圓鼓鼓的粽子擺在我眼前,我心想:這包粽子還不是小菜一碟嘛!
于是,我哼著小曲走到餐桌旁,學著媽媽的樣子,興致勃勃地拿起粽葉對折,卷成漏斗形,再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糯米,抖了抖多余的糯米,塞進小漏斗里,加入一顆紅彤彤的蜜棗、五顆豌豆大小的葡萄干,最后用粽葉把糯米包嚴實,不料糯米加多了,小粽子被撐破了,我連忙采取措施補救一番,先把多余的糯米舀出來,再用粽葉把破洞補起來,可是那個粽葉的洞越來越大,糯米掉了一地。再看看媽媽已經(jīng)包了幾十個粽子,我突然感覺包粽子太難了,我把粽子隨手一扔,小聲說道:“不學了,不學了,還不如看電視!眿寢屢娢掖诡^喪氣的.樣子,趕緊說道:“做事要認真,不能一失敗就放棄,糯米要適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聽了媽媽的話,我又充滿了信心,認真地包起粽子來,不一會兒,粽子就包好了,漸漸的,我包的粽子越來越美觀,手法也越來越利落。
晚上,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不由自主地想起媽媽說的話,心里默默地想著: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只要腳踏實地,付出行動,就一定會有收獲。
包粽子的作文12
包粽子是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今天我和同學一起來到社區(qū),學學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有許多講究,而且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旦包錯一步,就前功盡棄,只能重頭再來。包時,一定要把兩張粽葉放在一起做成一個立體的三角形,接著把糯米放進去,最后裹起來用細繩綁起來。聽上去是不是簡單?如果你回答是,那你就錯了。起初,我也覺得這一定難不倒我,但聽起來很簡單的包粽子,實際上卻很復雜。
我很媽媽都不會包,包的過程中,我還 差點把米撒到地上。同學的媽媽卻是大顯身手,她面前的粽子馬上堆起了一座小山,讓我很崇拜她。我來到我同學面前,發(fā)現(xiàn)她包的很認真,雖然包的.很慢,但質量卻很高。不像自己,一個都沒有包成功。
當我有些沮喪時,突然想起書上的兩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和只要持續(xù)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征服不了的東西。媽媽也鼓勵我,讓我不要放棄。我終于又認認真真的包了起來。最終,我成功了!
包粽子不需要你的手有多靈巧,只要你肯努力,認認真真的學,一定可以成功。其實,生活中許多事都和包粽子是一樣的,只要你堅持不懈,只要你肯付出,都會收獲成功的果實。
今天我學到的不僅僅是如何包粽子,更是在面對困難時該有的態(tài)度——堅持,有恒心,方得始終。
包粽子的作文13
今年的6月6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相傳古代大詩人屈原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jié)日,包粽子緬懷他。
很多同學都喜歡吃粽子,粽子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有肉的,有點心類的,有香米的……可大家有沒有自己動手包包試試呢?包粽子可真不容易,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其實,“粽子好吃,卻更難包”。聽姥姥說,包粽子的過程麻煩之極,首先要把粽子葉刷好,把米淘好,然后才能開始包,包完還需要煮上兩個多小時呢。
星期天,我終于有機會親看去實踐一番了,舅媽領著我一起來包粽子。我首先挑了一大一小兩張粽葉疊在一起,用手捏住葉子的'兩端,小心翼翼地卷成一個漏斗形,放入米和棗,最后扎繩子,由于不小心,包好的米突然全撒了出來。真是好事多磨啊,眼看馬到成功,只因為一疏忽……哎,包粽子也大有學問哪。
再包粽子,我可就積累了不少經(jīng)驗了,要重點做好扎繩子這個環(huán)節(jié)。選葉子、疊成漏斗形、放米都非常順利,到扎繩時我更加小心,舅媽也在旁邊提醒我:“你動作不熟練,一定要小心。 蔽尹c點頭,隨手拿起一根繩子,在粽子外面纏了又纏,直到扎得十分牢固了,才放心地打了個結,得意洋洋地遞給了舅媽,舅媽直夸我進步大。
煮粽子也是慢工活,足足煮了兩個小時,那粽子的濃香直沁人心脾,有一股茶香的味道,雞蛋里也滲入了粽子的味道,芳香撲鼻。
包粽子的作文14
又是一年端午到,看到媽媽在廚房里忙著包粽子的身影,我心里癢癢的,也想去試一試。跑進廚房,眼前一亮,哇!包粽子的材料可真豐富,有五花肉、糯米、紅豆、花生、蜜棗……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搬來凳子,在媽媽身邊坐下,默記著包粽子的步驟:先把三到四片粽葉卷成一個喇叭形,放入少許糯米和紅豆,然后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蜜棗或豬肉,最后用早已撕好的棕葉條把粽子較大的一頭捆扎好。
我一邊默念方法,一邊學著包起粽子來。前面的程序倒不是很難,最后一步可成了攔路虎。我左手握著粽子的半成品,右手拿著棕葉條,剛想做一個纏繞的動作,沒想到左手一下就松了,糯米和餡兒撒了一地。媽媽趕緊安慰我:“萬事開頭難,慢慢學就會了!苯又匾夥怕死υ膭幼,一邊纏繞一邊交代要領:“把粽子攥緊點,捆綁時得用點勁。這樣才不會撒,煮的時候也不會散開!痹趮寢尩闹更c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一個粽子。轉眼看看媽媽,居然已經(jīng)包了一盤。我不著急,慢慢學,一會兒,基本能趕上媽媽的節(jié)奏了。真可謂“熟能生巧”!
媽媽看到我包的.粽子,笑著說:“你包的怎么像個三角形?不過還是蠻漂亮的,有創(chuàng)意!”我一看,還真是,媽媽包的是一個個圓錐形的粽子,有模有樣的。
該煮粽子了,媽媽往鍋里放了一些水,然后放入一個金屬架子,把粽子一層一層壘上去。一個小時后,粽子出鍋了,一股濃郁的粽葉香撲鼻而來,聞著就想吃。我搶先嘗了一個,哇!好燙!我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這樣反而更能品味到粽子的清香了。
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聞著濃濃的粽香,真是妙不可言!
包粽子的作文15
“奶奶,是這樣包的嗎?”我拿著剛包好的粽子問奶奶。奶奶點了點頭。耶,我的第一只粽子“研制”成功了!
為了慶祝端午,我們學校開展了學包粽子的活動。奶奶就是“特邀指導老師”之一。我裹的是一只長粽。相對來說,包長粽要稍簡單些。拿兩片蘆葉,上下疊好,將蘆葉折起一部分,再把兩端的蘆葉向中間折,就會形成一個“小口袋”,往“小口袋”里裝些米,不要裝太滿,留一些蘆葉折下來封住口,再用棉線裹緊,一只長粽就完工了。
初戰(zhàn)告捷,我決定挑戰(zhàn)高難度—裹三角粽。我將三片蘆葉疊放好,整理平整,扳成個錐形,一只手捏住交叉口,另一只手向里面裝米,再把多余的蘆葉折下來蓋住,并捏成三角形封口。這一步可沒那么容易,我一捏,那些淘氣的小米粒一個接一個往外鉆,一連幾次都沒成功,只能求助奶奶。奶奶手把手的`示范,我再試,終于成功了。雖然有些難看,可總算把那些小淘氣全關在粽葉里了。再系上棉線,一個威武的三角粽就“新鮮出爐”了……
我們把各自包出的粽子帶回了家。晚上,我就把“粽子君”們請進了電飯鍋。第二天一大早,我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沖進廚房。掀開鍋蓋,一股粽子的清香撲鼻而來。撈出一只,稍冷片刻,剝開粽葉,咬上一口。
嗯,香香的,糯糯的,真是美味。
【包粽子的作文】相關文章:
包粽子作文09-22
包粽子的作文01-29
包粽子02-18
關于包粽子的作文05-12
學會包粽子作文02-20
包粽子小學作文02-04
學包粽子作文02-16
【熱】包粽子作文03-06
包粽子作文【薦】03-06
端午包粽子作文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