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過年的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年的作文 篇1
我得家鄉(xiāng)在風景秀麗得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是一個人杰地靈、山水秀麗得地方。它有著優(yōu)久得歷史和燦爛得文化,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都是世界聞名得旅游圣地得。在成都過年也是十分熱鬧得。
成都過年,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圍座在一起吃年夜飯,一大桌子得特別豐盛得美味佳肴,大家吃著好吃得飯菜,共同舉杯彼此祝愿在新得一年里身體健康、生活甜蜜、工作順利,大家臉上都滿含著笑意。由于成都地處我國得南方,所以沒有北方年三十要包餃子得習俗。成都正月有耍龍燈得習俗,為得是祈求來年里農(nóng)、工、商豐收。龍燈得主要內(nèi)容有:龍、獅、牛、么妹彩船等,還有男女組成得“打蓮燈”。初一早上起來,先給父母拜年,早餐吃得是湯圓,初一到初三要“走人戶”,也就是“串門”,一般是去看望年長得、輩份高得親戚朋友,“走人戶”時要帶上面條、雞、酒和葉子煙(也就是煙葉)這樣得禮品。白天可以去逛廟會,廟會上有各式各樣得彩燈讓你眼花繚亂,成都得茶館也別有一番特色,你可以在這里打打牌、或者聽聽川劇、看評書表演,還可以和家人、朋友“擺龍門陣”。晚上吃完飯,一家人座在一起聊天、談心,看著精彩得電視節(jié)目,一家人其樂融融得。
我愛我得家鄉(xiāng),我也愛家鄉(xiāng)傳統(tǒng)得文化和歷史,我愛家鄉(xiāng)得如畫風景,我更喜歡在家鄉(xiāng)過年!
過年的作文 篇2
馬年春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到處是一派溫馨祥與的景象與氣氛。
大年三十這天,我與爸爸、媽媽先去縣城的華盛商場買了好多的年貨,為過年做些準備。我們帶著許多好東西回到老家后,我趕忙與爺爺、爸爸一起往大門、小門上貼起了紅彤彤的春聯(lián)。那大紅的春聯(lián)加上花花綠綠的`蘿卜錢,格外地鮮艷好看。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聲起伏不斷,此刻,我不由地想起了王安石寫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到了晚上八點鐘,我準時打開電視機,全家人便饒有興致地看起了馬年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這臺異彩紛呈的節(jié)目豐富了我們除夕夜的娛樂生活與談笑話題。節(jié)目中優(yōu)美的舞蹈讓人贊嘆不已;動聽的歌曲讓人心曠神怡;搞笑的小品讓人捧腹大笑,一個接一個的節(jié)目讓我們笑聲不斷!爱敭敭敗毙碌囊荒甑溺娐暻庙懥,就在這一陣兒,禮炮、禮花、鞭炮聲震耳欲聾,響成一片,外面像大鍋里爆豆子一樣,熱鬧極了,于是,我也拿出鞭炮,加入了這“爆炸大軍”……
年初一大清早,外面的天還黑乎乎的,就要吃年夜飯了。奶奶特別給我煮了我最喜歡吃的水餃。吃完飯后,我知道自己又長了一歲,連忙給爺爺奶奶拜年:“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快樂每一天!彼麄儤返煤喜粩n嘴,奶奶把準備好的壓歲錢拿了出來,塞到我手里,高興地我蹦了起來。一旁的媽媽說:“如果你下次考試有進步,不但會有壓歲錢,還會有特別的禮物呢。”我暗暗立下決心:我不能辜負長輩們的期望。
大年初二,是走親戚、串朋友的日子。我跟著大人去了姥姥家,與弟弟妹妹一起放鞭炮、玩耍,我們可開心了。離開學還有半個月呢,夠我玩?zhèn)痛快的。我最喜歡過年了,因為這段時間里不僅有好吃的,更有好看的與好玩的。
過年的作文 篇3
過年的前幾天,大約是從初二十五開始,媽媽就開始籌備年夜飯。她買了很多東西,在加上鄉(xiāng)下各種親戚送來的臘肉或蔬菜,還有,她竟然不知從哪里弄來了半只羊,這些就構成了年夜飯的原料。她做了很多火鍋,凍在冰箱里到除夕才拿出來?傊菐滋,她,和我的幾位親戚,就一直在廚房里弄那些雞,牛肉,魚肉,等等。
我當然也有任務,就是去超市里買春聯(lián)和過年待客用的糖果糕餅。買春聯(lián)的時候,我沒看到夾在上下聯(lián)之間的橫批,買回來一看,竟然是“恭喜發(fā)財”,因為我家并不做生意,貼這個好像有點怪,總之,我被大家嘲笑了一番。而買糖呢,在這時候占據(jù)柜臺的永遠是“徐福記”,不知為何,于是我在各種糖堆里都抓了一把,然后提著袋子去稱重。但是,過年前夕的超市簡直是人滿為患,而秤只有一個,于是我就做了長長的隊伍中的一員。糖袋上貼上條紋碼標簽后,我就在人流的推搡中下樓,往收銀臺的方向一看,呵,又是條條長龍啊。我便站在一列隊伍后面,耐心等待。沒想到快輪到我時,竟發(fā)生一樁意外。我把春聯(lián)放在收銀臺上,沒想到那春聯(lián)太長,重心不穩(wěn),一下掉在地上。說時遲,那時快,一名女士一腳踩在上面!她正對收銀員說話,絲毫沒注意到腳下的情況,不過因春聯(lián)外有塑料紙,它并沒被弄臟。我回家對媽媽說這件事,并問她這是否會影響春聯(lián)的吉利性。她說沒關系,但還是埋怨了那名女士幾句。
也正是這幾天,我一位在長沙讀書的朋友在常德短暫逗留。我們幾乎天天聚在一起,二十八,下了大雪,“未若柳絮因風起”,我們就在大雪中行走,晚上,我們在家里看電影,,然后,我們在一個住宅小區(qū)一起長大的六個朋友聚了兩個小時,事實上,已經(jīng)多年沒湊得這么齊了,然后朋友就坐車回長沙了,我也在莫名地惆悵中迎來了一年的最后一天。
早上起來,我們提著垃圾下樓,然后把垃圾放在垃圾車里,這是我聽到垃圾車邊的清潔工小聲嘟囔道:“三十初一,不倒垃圾”,那我們剛剛豈非做了有違習俗的.事?不過,我們也可以安慰自己:沒關系,幾年沒有三十,只有二十九。
接下來要到爺爺家里去,爺爺生病已經(jīng)有很多年了,一一年我們把他從醫(yī)院里接出來,放在家里照顧,今年到他那里去過年是為了讓他覺得更熱鬧。一同過年的還有姨奶奶,就是我奶奶的姐姐,姑姑,就是姨奶奶的女兒,姑父,堂叔,廚房里,客廳里,到處都是歡笑聲。
年飯在中午吃,所以我先前稱其為年夜飯恐怕不對,爸爸解釋,魚是必須要有的,象征“年年有余”,但實際上這道菜沒什么人動筷子,又有筍子,象征“節(jié)節(jié)高升”,果然中國人還是崇拜財富與權力呀……即使將來中國實現(xiàn)了政治民主化,這些根植在民眾心里的傳統(tǒng)思想恐怕還是會頑固地存在著吧。
吃喝一番后,大家又回到火爐前,休息了一下,大家就向萬金公墓進發(fā)。據(jù)說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去掃墓也是傳統(tǒng),而且必須是下午。通往萬金公墓的路上堵滿了車。到了公墓,拜祭了奶奶跟姨爺爺,在打道回府的路上,買了煙花準備晚上放。
我家里的人好像對春晚沒什么興趣,倒是一群人圍著火爐坐,眼睛盯著手機,忙于回復他人的賀年短信的場景蔚為奇觀。看了春晚的人大搖其頭,表示沒意思。接近零點時,我們就到院子里的空坪里放煙花。其他人也抱著與我們同樣的想法,于是到兩年交界的那時,天空五色斑斕,全城是轟鳴聲,大約日軍空襲中的重慶就是如此吧。驟然的熱鬧后,天空復歸于岑寂。大家又進屋說了一會話,就各自回家了。
回家后,我們仿佛都有點亢奮,沒有誰睡得著,于是又吃了一碗面,百無聊賴地把電視臺調來調去,折騰到三點多才睡。
之后的幾天,父母在客廳里看中央三臺那些小品集錦,我在房間里看書,大約是睡得太晚的原因,自從過年后,腦子就不太好使了。
不記得是初幾了,我們到桃源去了一趟,我奶奶那邊的親戚們都聚居在那里。我在那里吃了很多牛肉串,是真的牛肉串啊,不是用別的肉混充的,還得了許多紅包。經(jīng)我觀察,這一群親戚的娛樂方式就是——打麻將,當然以電視的聲音作為背景。我和爸爸到桃源縣城里轉了轉,發(fā)現(xiàn)桃源的商鋪大多已開門了,而此時常德市里還是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象。
又過了幾天,我的祖籍,桃江,來了一群親戚,我們一起吃了一次晚飯,席間他們談起桃江的種種大小事件,比如某堂姐結婚了,某堂弟讀書不用功等,他們說話時,我就在心里默默梳理這許多的親戚關系,等我在腦中編制出一張世系圖,我們的飯也吃完了。
過年的作文 篇4
過年了,年前的大雪凍不住大街小巷里熱鬧的鞭炮聲,人們的臉上都蕩漾著愉快的笑容。說起過年,免不了提到吃。
對于吃,重慶人更是妙“手”生“花”。大年三十夜,重慶人家里一般都備有幾只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鲞頭煮肉就是有想頭;春餅裹肉絲暗指銀包金絲;黃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長生果;黃菱肉、藕、荸薺、紅棗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重慶話藕的諧音為有,黃菱肉形似元寶,音形相加等于有富。吃完年夜飯,來看看重慶人過年的活動吧:重慶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跟花爆4種。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跟竹板。
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nèi),多為商家所用,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喧染助興的功能。重慶人對各式年鑼鼓有自己的說法:只聞其聲不聞其詞的取名為元宵鼓、招財鼓、雨夾雪跟七五三;既聞其聲又聽其詞的叫做十番、風云會跟絲弦鑼鼓;既無節(jié)奏又無言詞的重慶人統(tǒng)稱為亂劈柴。所謂紙鳶就是“鷂兒”。
鷂兒用細竹為骨,制成飛禽形狀,用紙或絹粘在上面,穿上線迎風放飛。重慶人向來心靈手巧,鷂兒的形狀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還有以竹為笛,把它綁在鷂兒的頭上,使風聲入笛,其聲如箏,這種類型的鷂兒才是風箏。另外,過去重慶人還別出新裁地用很長的紙條,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線中,等到鷂兒放到高處,將竹圈跟紙條附線迎風而上,被重慶人稱作燈鷂。龍燈的涵義比較寬泛,說小了它是用紙或絹蒙成各種形狀,能夠為燃燭避風的燈罩;說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燈會的統(tǒng)稱。原先重慶的`船燈,一般以細木為骨,扎成船的形狀,再蒙上皮紙或嵌上玻璃;還有馬兒燈,用細竹扎成馬的形狀,但沒有四條腿,用紙糊上,分為前后兩截,每截當中點燃一支蠟燭,分別系在兒童前后身上,象騎馬的樣子;再有走馬燈,燈中豎以麥秸,秸下插在細釘當中,燈的上面是紙制的風車,四邊掛著紙剪的人跟馬,用燭煙驅動風車,旋轉燈上的人馬。走馬燈跟船燈,只能懸掛不能行動,而其他形狀的燈則可以隨龍燈大隊一起喧鬧于大街小巷之間。
花爆就是煙花跟爆竹的總稱。最大的稱煙火,要在空曠處搭架引放,以看煙花流熒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點燃后既聽其聲又觀其形;再次是炮杖,尤為少兒所喜,燃放后只為聽其驚心動魄的一響。那時候重慶百姓燃放的花爆,多為花筒,比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鬧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處都可施放的九龍取水、二龍戲珠、白鵝生蛋、老鸛彈霞等等。一方水土釀就一方習俗。老重慶的過年習俗,反映了重慶人隨緣、達觀、仗義、機敏、幽默以及熱愛生活、知書識禮、樂趣自取的一方民風,這實在是重慶人的福氣。
【過年的作文】相關文章:
過年作文:過年真好09-25
過年了的作文10-06
過年作文10-07
過年了作文10-10
過年的作文精選09-23
過年的作文10-07
與過年的作文07-11
“過年”作文07-30
過年的精選作文09-16
過年了的作文精選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