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我不是最弱小的》學習心得
我在實驗小學聽了《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借鑒的有以下幾點:
一、注重識字的教學。
二、注重對學生朗讀的指導。
如上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描寫雨前的薔薇花的句子時,老師先讓學生齊讀,再指名學生讀,學生評價:“她讀出了花的美嗎?從哪個詞知道花美?”然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老師再隨機進行朗讀的指導,讓學生在讀中感受到薔薇花的美,體會到薩沙喜愛薔薇花的感情。這一做法,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學情,把讀書的權利、選擇的權利還給了學生。
同時在學習薩沙是怎么做的句子時,老師讓學生找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掀”“遮”,提問:“你從這兩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這個開放性的自學要求涵蓋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也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經(jīng)歷“感悟——提煉”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生匯報、交流過程中,教師恰倒好處的引讀、指導讀,更提升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體會。整節(jié)課首先是初讀感知,接著,品讀感悟,深入情境,同時又在研讀中懂得了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每個人都能保護比自己弱小的。清亮的童聲始終響徹課堂,瑯瑯的讀書聲成了課堂最美的語言。
三、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教是為了不教。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處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通過看圖理解“簇擁”的意思。通過積累詞語理解“傾盆大雨”的意思。通過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薔薇花的美。通過人物的語言了解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人物的動作走進人物的心靈。
第二節(jié)課是李玲老師的《晏子使楚》本堂課的教學,老師能放開讓學生自讀自悟,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袄首x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引導學生多讀書,通過讀書,感受到晏子的智慧。當學生真正感受到晏子語言的妙處時,讀起來一定是津津有味,愛不釋手,越讀越想讀。
在此基礎上,通過表演又加深了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體會,在動態(tài)的思維與活動中,提高對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通過本次學習讓我感受到語文教學的無窮魅力,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會把他們的優(yōu)秀經(jīng)驗借鑒到我的課堂中,希望以后會有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讓自己不斷成長,飛得更高!
【小學《我不是最弱小的》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我不是弱小的》教案01-22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11-04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10-05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優(yōu)秀11-01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設計08-26
《我不是最弱小的》課文教學反思10-05
《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10-06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學設計一等獎12-13
可惜不是我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