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心得2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yǎng)人思考的習慣。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心得1
通過對了劉迎新老師的《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學習,結合自身相關的探究學習對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息安全意識有著深深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信息安全意識
讓學生了解信息安全威脅,培養(yǎng)學生信息安全意識。通過對信息安全的事例講解與分析,讓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再通過講座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有關電腦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在平時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就信息安全的知識點進行較為全面的學習。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密碼安全意識。
教師的教案及學生的練習可以以教師機共享的方式讓學生訪問,或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而在打開教師的共享文件夾時都要求輸入密碼。而當學生做完練習后,我們也是采用學生上傳的方式把做完的練習上傳到教師機上。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加認識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三、培養(yǎng)學生個人信息安全意識
利用專題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就“上網安全”、“電腦病毒”和“黑客”等一系列社會現(xiàn)象從自己的體驗和認識角度來進行討論,進而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互聯(lián)網已經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實用工具,正在發(fā)揮著應有的作用。而“上網”實際上等于把自己在大范圍公開曝光,亦得,亦失,亦患,都在難測之中。因我們的學生缺乏社會交際經驗和自己保護意識,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上網時必須把信息的安全意識放在第一位,于是我們要求每位學生在上網時至少不要把姓名、住址、電子郵件地址、照片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資料作為公開信息。要學生注意自己信息的安全,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識,同時教育引導學生自覺遵守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做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文明網民。
四、培養(yǎng)學生自覺保護國家或企業(yè)機密的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中,通過涉及國家機密泄密的`刑事案件和企業(yè)機密泄密事件的材料,讓學生認識到泄密的危害性和密行為的嚴重性,教育學生養(yǎng)成自覺保護國家機密和企業(yè)機密的意識。通過一系列的計劃實施,讓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首先意識到信息有安全的問題,進而意識到自己的信息需要安全保護,從而讓學生自發(fā)要求知道如何來保護個人信息,最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識和習慣。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心得2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已經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培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掌握信息技術技能,感受信息文化,樹立信息意識,已成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所在。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方法,現(xiàn)在把我在實際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教法及自己的體會和大家做個交流。
一、教材特色
我們現(xiàn)在統(tǒng)一用的是山西經濟出版社的《信息技術》教材,我認為這本書的特色是:接近初中生好奇、創(chuàng)新的心理,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重視實際操作,將基礎知識的學習貫穿于作品的制作過程中,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探討
1、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自主學習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計算機教學中首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要教好計算機課程,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讓學生愉快地學習,輕松地學習,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對于操作實踐課,我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先展示本節(jié)課要學的作品樣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越高漲。接下來在我給他們操作演示的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就比較集中了。布置下任務后,學生們也都積極的去完成。
在學習flash動畫時,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能動起來時,高興的與同桌擊掌歡呼:“成功了!”迫不及待的叫我過去欣賞他們的作品,這時我對他們作品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指正,對于完成較好的同學說:“你試著利用咱們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再自己設計制作一個動畫,看能做成嗎?”,以成就感去促使他們對知識的延伸及引用。如:學習完“形變動畫”后,學生們就制作了“努力與成功”、“白云與雪花”、“小鳥與藍天”等作品。學了“兩個氣球飄飛”后,學生自己就制作了一把彩色的氣球飄飛、各種顏色的氣球飄飛等并且對氣球飛的路徑做了改變。學了“簡單的運動動畫后”,學生設計制作了不同的樣式及不同路徑起飛的火箭。這說明他們已經能靈活運用教材知識了。
2、以任務驅動教學
《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知識學科,《信息技術》是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學科,而其中技能性占主導地位。目前農村中學一部分學生是在升入初中才接觸電腦,除過每周一節(jié)電腦課外,平時幾乎沒機會接觸電腦,可謂底子雹時間有限。如果僅僅讓他們去練習基本操作,剛開始學生可能還有興趣,但時間久了,興趣就開始下降,甚至沒了興趣,更主要的是不能完成教材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針對此種情況我采取了任務驅動法。即:教師提出任務驅動學生去實踐,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新技能。
結合教材特點,每節(jié)課都給學生提出本節(jié)課要完成的任務,如:學習制作電子報這部分內容時,我給學生提出:“本節(jié)要完成的內容就是報頭的設計”,學生接到任務后,自然會躍躍欲試,在做的過程中,將要用到漢字的輸入、藝術字的編輯、文本框的編輯、大小寫轉換健的使用、上檔健的使用等。
我在給學生演示操作時將這些方法教給學生,如:插入“科技前沿”這四個字時,講藝術字的編輯方法;插文本框時,講文本框是怎么插入的,邊框線的顏色及線條樣式是怎么改變的,怎樣給文本框填充顏色;在輸入漢字時,教給學生指法、ctrl+shift健切換輸入法,遇到要輸字母時講解“ctrl+空格”中英文轉換。學生在做這個作品的過程中他要用到這些上面說的這些操作方法,如果他的作品做成了,說明這些操作技能也掌握了,這樣就將新知識、新技能的`練習貫穿到了整個作品的制作過程中,避免了單獨練藝術字編輯或某個功能健的使用所帶來的枯燥乏味。
再比如做“火箭升空”動畫時,當看到這個動畫時,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要去嘗試做一做這個動畫,在做的過程中:
第一步:要設置文檔的背景色,并插入新元件(其中要用到元件名稱的輸入、類型的選擇。)
第二步:要利用工具欄里的工具繪制火箭(做了這一步便學會了工具的使用、顏色的填充等并在實踐中領會了各個工具的用途。)
第三步:將庫中的火箭元件托到場景一舞臺中火箭起飛的地點,并調整大校(此處涉及到場景、元件、庫的概念,在做的過程中學生對這些名詞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了。)
第四步:要在時間軸第30幀插入關鍵幀,并垂直向上移動火箭到適當位置。(這里需要掌握關鍵幀的作用及與一般幀的區(qū)別,元件的移動方法。)
第五步: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
第六步:添加運動引導層。(涉及到運動引導層的概念、作用。)
第七步:移動火箭
第八步:用任意變形工具將第60幀的火箭旋轉。(會使用任意變形工具,并知道它的作用。)
“火箭升空”這個動畫就做好了,返回來想一想,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不少知識與技能,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心得】相關文章: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心得12-15
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心得12-14
學習信息技術心得12-14
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心得15篇01-05
信息技術學習心得07-12
學習信息技術心得15篇12-15
學生信息技術心得02-22
信息技術學習心得15篇12-16
信息技術學習心得(精選15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