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
《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課文介紹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并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本篇目中含有兩篇文章,且均為自讀課文。教學參考上對自讀課文的要求為:內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大體理解內容即可。其二,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
本篇章的特點,《客家民居》大體的步驟是這樣的:由學生參照課前閱讀提示,獨立閱讀、思考自學提示的要求,初步體會內容,然后抓住“客家民居有什么特點?”“文章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出客家民居特點的?”這兩個問題。
在教學中,初次嘗試充分放手,學生在自讀課文后,便出示了一個高度概括“客家民居”特點的表格,學生自行填表,然后在小組內完善,并最后推選代表小組總結發(fā)言。整個過程中,其他組員幫助補充,而我卻遇到了問題“學生無論怎樣也無法概括到位”,進而我進行引導,誰知不覺中又變成了我為主導;其次,在讓學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時,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夠調動自身的.知識記憶庫,能找到一些說明方法的例子,可當某些關鍵句、含有眾多知識點的句子需要我多問個為什么的時候,都集體啞言了。很明顯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本學期踐行“以知識點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嘗試中,面對自讀課可真是左右為難,既不可深講,一言堂,充分放手給學生,又要知識點落實到位。畢竟這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難事。
對于這樣的文章,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在本課的第二篇文章《傣家竹樓》,我完全是讓學生自學:自讀課文,借鑒上一課的表格,或者自定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征,并從中找到相關的表達方法來談你的學習收獲。這算是充分的放手了,也似乎都符合教參中對自讀文的訓練要求?稍趺匆膊惶,因為在學生的匯報中還是可以看出有相當多的漏洞,譬如信息收集的不完全,概括的不到位;表達方法感悟不深。那么由于充分給予自學時間,一旦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的時候再去糾正,鈴聲已響。
對于自讀課上充分放手給學生,適當?shù)囊龑、點撥,保證學生學有所得;既將知識點串成主線貫穿課堂,又避免片面地深挖,教師一言堂的情況。這確實還是困擾我的難題,能以取得之間的平衡點。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2
看了課例分析和教學視頻后,對新課程教學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結合這次培訓我講授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
一、忽視了對朗讀內容的設置和指導。
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在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大綱進行了認真地研讀,看到教學目標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因此我讓學生讀得不夠充分。
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嘗試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并進行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如果讓我對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進,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毕嘈艑W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對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課的說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本課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樓,我是讓采用自學的方式進行,在學生匯報交流時,有生說,“全寨子的人蜂擁而至,喜氣洋洋,像過節(jié)一般熱鬧!边@句話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課前對此進行預設,緊張之余就說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氣洋洋的樣子比作成過節(jié)的熱鬧氣氛,給學生造成了誤導,其實能體現(xiàn)打比方是“蜂擁而至”四個字。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3
本單元的文章介紹的是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而本課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結合本課的內容、寫作特點,倪老師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定在通過對比閱讀了解民居特色,學習表達方法。
倪老師先讓學生在初讀課文通過列提綱的'方法理清說明順序,再讀課文,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梳理民居特色,并領悟說明方法,填寫好表格。先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對客家民居的學習,然后讓同學們根據(jù)我們學習第一篇文章的學習步驟與學習方法去自主完成對傣家竹樓的學習,同樣自己繪制表格,安排表格內容,完成表格填寫。最后通過對比閱讀,讓學生說出這兩篇短文在說明上所運用的方法,并體會其作用。
總之,倪老師恰當?shù)剡\用教學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4
我們師生共同學完第八課《各具特色的民居》后,都受益匪淺。
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第一篇文章首先概括介紹客家民居特點、所在的位置和環(huán)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課文詳細介紹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點,緊接著寫圓形圍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義,最后寫圓形圍屋內部構造特點及體現(xiàn)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經(jīng)濟、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優(yōu)點。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紹傣族竹樓的建筑環(huán)境;第二段寫傣族人家“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傳統(tǒng)習俗及緣由;第三段講傣族村寨及竹樓的外觀特點;第四段說竹樓內部結構簡單、寬敞、別致等特點;第五段寫傣家建造竹樓時的'傳統(tǒng)習俗及文化內涵。一家蓋房,全村幫忙的習俗,體現(xiàn)了傣家人團結和睦、樂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tǒng)。
學習課文時,我先展示了各地民居的一些圖片,讓學生了解祖國各地不同的民居以及他們使用這種住房的好處。繼而學習字詞,講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畫了一張表格,讓他們默讀課文,并分別從“形狀”,“層數(shù)”,“用途”,“好處”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先讓學生填寫表格后,又找了同學說自己的填寫內容,又出示答案修改,讓學生明白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具體特點,課文的大體內容,讓學生了解“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的具體含義以及其他幾處重點句子的內涵體會。進一步讓學生明白了客家人和傣族人獨有的民族文化。列表格是這課的重要學習方法。
在教學這一課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課文要介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學生卻沒有按老師的要求提前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導致了解的內容不夠豐富,出現(xiàn)了老師問而學生不會答的情況。由此借機教育學生要全面預習,認真預習。再是再學這樣的課文時,學生也可以列表格來說明事物的具體特點,這樣既簡潔又清晰,對課文內容理解地才更加透徹。
總之,教育學生,在以后的語文學習中,不管學習什么樣的課文,課前都要認真預習,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還要學習這一課列表格的方法,找出重點語句并加以理解體會,以便更大地更多地更好地更有效地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5
在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后,回顧課堂教學,我發(fā)現(xiàn)不少問題:
一、忽視了對朗讀內容的設置與指導。
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課程標準進行了大致研讀,見課程標準中沒朗讀指導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要求一課時學完成。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后,我就把不少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如此一來,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如果讓我對教案內容進行再修改,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毕嘈艑W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知識遷移不夠。
教學讓我們既要教學、研讀文本,但又還要切實生活實際,讓學生學到更多書本外的知識。
所謂,“得法與課內,得益于課外,”就是這個道理!我在讓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之后對學生進
行了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但我認為還不夠,因為,我們美
麗的黔東南本身就是一個民族風情濃的地方,為何不就地方資源引領學生體會我們苗族的風雨樓、鼓樓呢?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效,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形式的研究上。但我相信在教學后不斷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6
《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課是獨立閱讀課文,以前為節(jié)省時間,這類課文大多都是自己一講而過,學生始終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一堂課老師講的口干舌燥,學生聽得表情木然,課堂死氣沉沉。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我忽然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登上講臺充當小老師呢?于是我就說,第八課我想讓同學們自己來講這一課,話音剛落,教室一下子就沸騰起來,膽小的吐吐舌頭,忙低下了頭;膽大的滿眼期望,蠢蠢欲動;其他同學相互傳遞喜悅的眼神。我知道我的提議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心里暗自高興,但這次一定要慎重,不然會適得其反。
我接著說,平時老師上課前都要認真?zhèn)湔n,你們可要熟讀課文認真鉆研做好預習,還要多查資料,以防被同學難。徊恢v課的同學也要認真預習,多給他們提問題,考考你們這位小老師。當時就有幾個學生把手舉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要向同學和老師匯報課前預習時收集的資料。
我暗自欣喜:這些孩子真不錯,已經(jīng)掌握了獨立自主進行課前預習的方法了。為了開個好頭,于是我讓兩位優(yōu)生進行準備。課前我布置任務,讓學生查閱各地民居的特色,并要求學生用“旁批旁注”的方法,在文中寫出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部分。
課前我悄悄檢查了部分同學的課本,沒想到竟然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比平時上完課記得筆記還多。課堂中,放手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匯報。通過自主探究,質疑釋疑,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小老師的課堂上,同學們暢所欲言,課堂氣氛異常的熱烈,連平時不發(fā)言的李星也高高舉起了手,我完全明白他們因為對這樣上課感興趣,所以已經(jīng)輕松理解了這課文的內涵,教學中的難點一次又一次地在學生自主研究的過程中迎刃而解了。
我站在一旁欣慰地笑了,接著說:“同學們,這篇課文的教學已達到了目的!闭n堂活動在活躍而有序的環(huán)境下順利進行著,整節(jié)課沒有了傳統(tǒng)教學中過多的講解,我感嘆:學生成了課堂的真正主人!
把講臺讓給學生,具體地說,讓學生讀書,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講解問題,只要做到讀得認真,一般問題學生都能解決,分別指定幾位同學擔任本節(jié)課老師,每人講一到幾個問題。
水平差的`同學講最簡單,最明顯的問題;中等水平的同學講帶有深度性的問題,如舉例才能說明的問題;水平好的同學是同學提問,他在講臺上講解。
老師的作用,首先要保證學生的學習順利,為學生排憂解難,肯定每位同學的進步,為有困難的學生鼓勁打氣。當然這種做法實現(xiàn)了幾個轉變,把課堂由以教為主變成了以學為主。
教師由講臺的主人,變成了學生中的一員。講臺上的學生有權讓老師回答問題,由此最終實現(xiàn)面向每一位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對于六年級的學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課前查閱工具書、查閱資料、上網(wǎng)等一切方式解決自己在預習中所遇到的疑難問題,這樣課堂上他就會帶著問題去聽、去思、去記,既積累了語言,又訓練了能力,真是一舉兩得。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7
《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課文為我們介紹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并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中我先是讓學生觀看其他地方民居的幻燈片,激發(fā)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接著自由讀課文分組討論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然后說說自己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結果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民居和竹樓的.特點總結的非常到位,很快就討論完畢了,而且有哪些說明方法,也是容易之至。六分鐘就完成了我布置的自學任務了。我讓孩子們匯報自學的成果并完成我事先準備好的表格,同學們都爭先恐后的發(fā)言,表現(xiàn)的很積極,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最后我又讓同學們欣賞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幻燈片,讓同學們再次感受各具特色民居的鮮明特點。
回顧課堂發(fā)現(xiàn)也存在一些問題知識遷移做的不夠,沒有從課內走到課外,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資源用本節(jié)可所學到的寫作方法寫一寫自己家鄉(xiāng)民居的特點。這樣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上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是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獲。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自己,多運用多媒體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8
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老師先引導學生學習《客家民居》,了解課文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表達客家民居的特點。接著讓學生運用這種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傣家竹樓》,看看課文是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寫出傣家竹樓的特點,再二者對比,加深對二種民居特點的了解,從而學生體會到不同地方民居的鮮明特色。順勢拓展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地方民居的特色,學生在資料、圖片的幫助下,能說出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吊腳樓的`大致特點來。
在引導學生學習《客家民居》時,學生在默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找到客家民居的特點,是營壘式住宅,敘述中運用列數(shù)字法寫出了客家民居的傳統(tǒng)魅力,崇尚圓形,八卦布局這一特點,學生在讀一讀,拓展議一議中真切感受到其中特色,文化特征在民居中的體現(xiàn)。學生在讀一讀中進一步體會到客家民居的特色,并深受其感染。
在教師地導引下學生有方向性學習,并形成一定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傣家竹樓》的學習中,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中展示了傣家竹樓的特色。
一導一放,對比中學習,學生形成能力中運用能力學習。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9
在《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課文里為我們介紹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并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中我先是放手讓孩子自學課文,討論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然后說說你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
結果我發(fā)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民居和竹樓的特點可謂是小菜一碟,瞬間就討論完畢了,而且有哪些說明方法,也是容易之至。短短的幾分鐘就完成了我布置的自學任務了。
于是我臨時布置了一個討論題:自讀課文,找出有價值的問題,在本組內討論討論。
結果交流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孩子們多么有創(chuàng)造力,現(xiàn)將孩子們精彩發(fā)言摘錄如下:
1、如果四川住的是客家民居,地震的時候是不是會減少很多悲劇的發(fā)生?是不是可以把客家民居在地震多發(fā)地帶進行推廣?
2、從客家人的居住情況你們想象下客家是怎么樣的一個民族?
3、如果你坐在傣家竹樓聞著陣陣瓜果的'香味你會想寫什么呢?請寫一個片段。
4、用自己的話把”樹滿寨,花滿園“的情景描寫下來。
5、用今天所學的方法寫寫我們的民居,要寫出特色。
然后我和孩子們在第二堂課里就圍繞著這幾個話題展開了層層
討論,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孩子們個個興高采烈,興趣盎然的。特別孩子們在說怎么寫出我們民居的特點的時候,更是讓我捧腹大笑,讓我大開眼界。
盡管這課的教學好象偏離了教學的重點難點,但是我覺得給孩子們帶來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是功勞,再說孩子們也是學有所得的。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0
朗讀是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yǎng)語感的基本途徑。在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大綱進行了認真地研讀,看到課前導學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要求一課時學完。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并進行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節(jié)綜合實踐課。如果讓我對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進,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學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1
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由兩篇相互獨立又互有聯(lián)系的文章組成,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并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課標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更因為這是一篇略讀文,略讀教學是“放手讓孩子自學課文,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后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討論、交流。”因此,這節(jié)課我放手讓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學課文。在近十分鐘的小組合作后,又以“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為依托進行交流: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建筑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法上,并進行課內深化——請學生小組匯報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以及作了課外延伸,模仿課文自主交流其它的民居。這樣,不僅恰當?shù)靥幚砹私滩,更是讓學生學會了學習,提高了學習能力。正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2
本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介紹南北具有特色的民居,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本節(jié)課的目的在于孩子們能仿照課文。了解民居特色并且介紹某一民居,但由于準備不充分,本節(jié)課文沒有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其原因有二。
一、設備簡陋、收集資料不足,對于地方特色不夠了解。
由于本地區(qū)教學資源不完善,對于收集到的資料不能以影像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孩子在家收集、整理資料的較少,雖然個別同學有收集,但只能停留在抄寫上,并不能用語言介紹,由于資料缺乏,課堂只能停留在課本上,知識量無擴充,使整節(jié)課顯得干巴巴的`。
二、由于本身沒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課堂教學估計不足設計不完美。
通過與教研員反饋,了解到基于第一個原因,應從本地區(qū)實際出發(fā),讓孩子談談本地區(qū)民居的這樣都是孩子身邊的事物。孩子談起來就會滔滔不絕,既解決重點又避免上課單調。
在今后的教學中會在這兩方面努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3
一、成功之處
我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tǒng)建筑文化的魅力!睂W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二、不足之處
教學讓我們既要教學、研讀文本,但又還要切實生活實際,讓學生學到更多書本外的知識。所謂 “得法與課內,得益于課外,”就是這個道理!我在讓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之后對學生進行了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
三、改進措施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效,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形式的研究上。但我相信在教學后不斷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4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chǎn),體現(xiàn)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陡骶咛厣拿窬印愤@篇閱讀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發(fā)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二是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所以,在教學中,我采用一下思路:
1.上課伊始,先通過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糾正誤音,疏通句子,粗知大意。
2.按自然段逐次分析,比如:指明一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學生說一說你聽懂了什么?孩子們分別從奇葩、崇山峻嶺、圓形圍屋或土樓等明白了,這一段概括介紹了客家民居的特點、所處位置和環(huán)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在第二自然段中,明白意思后,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效果挺好。
3.再讀課文,入情入境,了解客家民居的文化。
4.按照以上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傣家竹樓》
5.集體交流回報學習情況,老師點撥補充。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孩子們有很大的收獲,不僅掌握了一些說明方法,還激起了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5
中國民居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chǎn),體現(xiàn)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陡骶咛厣拿窬印愤@篇閱讀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學習這課一是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發(fā)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二是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在教學之初我出示了自己收藏的中國民居大全套郵票,同學們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郵票,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有同學說:“孟老師,這真是你收集的郵票?小小的郵票怎么會把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大部分民族的民居展現(xiàn)出來?真是神奇。”看到學生們那種強烈的渴求知識的眼睛,我意識到,這節(jié)課同學們一定會非常認真。于是我把話題一轉,對同學們說:“是啊!郵票中的民居的確很美,如果你見到真的民居,一定會感到更驚奇。課文比較詳細地給我們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相信同學們通過自學,完全可以掌握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和民風民俗。”
教學中我重點指導了《客家民居》部分的學習。
首先我讓同學們掃讀寫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這部分的中心段。同學們很迅速找出了“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shù)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導同學們理解課文中“奇葩”的含義,有位同學根據(jù)字形猜出“葩”就是“花”。此時我讓同學們再次朗讀這個句子,同時思考:被譽為“世界民族奇葩”的是什么?這句話中作者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別的,非凡的.花呢?一位同學回答道:被譽為“世界民族奇葩”的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就好比“世界民居”中的一朵奇特、美麗的花,在這里用了打比方和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比較形象的說明了客家民居的奇特。
接著,我讓同學們圍繞“奇”去體味課文。同學們從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這幾個方面去認真朗讀品味了課文。
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動筆能力,最后我讓同學們動筆寫了寫“我們學校的房子”。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從不同的方面介紹了學校房子的特點,同學們的觀察比較仔細,介紹某個方面的特點比較具體。但是在同學們的小練筆中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介紹比較枯燥,不能應用多種多樣的說明方法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學生們的習作能力還要進一步提高啊!這個任務也是任重而道遠。
《傣家竹樓》我完全讓學生自學,抓住竹樓的“美”去學習體會。當然,體會竹樓的美不勝收,詩情畫意主要是通過朗讀體現(xiàn)的。從同學們的朗讀中,能體會出一些美,但是還是不到位,這說明同學們還需要教師的有效指導。
看到同學們學習課文有如此之高的積極性,真令人高興。如果我們的每堂課,同學們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的教學目標還愁完不成,教學質量還愁達不到嗎?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01-15
課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10-06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反思(通用3篇)10-06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3-0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05-29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后反思10-06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后反思10-06
《各具特色的民居》的教后反思10-06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4篇04-1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優(yōu)秀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