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反思和總結【熱門】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yè)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好好寫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考試的反思和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試的反思和總結1
初三月考已經(jīng)兩次了,但兩次考試都沒有預期的好,尤其是第二次,從兩次考試后我進行了反思,總結出以下幾點希望在以后的考試中能不斷改進。
一、考試卷看似簡單,沒有難度特別高的題目,但每一個問題的思考量都很大,還有個別題目雖是考查重點內容,但設問比較偏,以至學生答題時失分點多,A率不高。
二、這兩次考試時間是和政治結合在一起,共有100分鐘,時間各為50分鐘。跟學生交流后了解到,以往學生答卷時,歷史、政治兩科分開考,現(xiàn)在考試時間進行改革,但試卷的題量跟以往一樣,學生對時間把握不住,如果先做哪一門科,那一門就考得比較好,加之答題時又不抓緊,導致許多同學考到后半階段時答題倉促,導致后考的一門科差。
三、主觀上,學生學習的自覺能動性不夠,沒有很好地掌握學過的知識點。甚至,停留在開卷考,只要“查一查”、“抄一抄”就可以過關的觀念上。這也是考試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針對以上問題,下階段我在九年級教學工作準備做好如下幾點:
一、抓好進度,在教授新知識的時候注重教學方法,在平時多加強審題的訓練,圍繞問題,尋找知識的落腳點。開放性試題的命題依據(jù)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為導向的,教會學生在解題時必須以教材為基礎,以問題為中心向教材求索,尋“根”問宗,找出解答問題的相關歷史知識,切忌隨心所欲,想答什么就答什么。
二、注重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正確運用發(fā)散思維是解答開放性試題最為重要的思想武器。這就要求學生平時多注重時事政治,多看、聽新聞,多讀書,借助課外知識對課本有進一步的把握。平時的點滴積累和不斷的鍛煉,持之以恒地堅持才會碩果累累。
三、教會學生抓住規(guī)律性的知識,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
四、強調虛心聽同學的發(fā)言和老師的總結,不斷的進行反思。
五、通過兩次月考對我個人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講課要有吸引力,讓學生時刻關注老師,關注課上知識,不斷思考問題。特別是每一個問題的設計,都要深思熟慮,考慮到學生的水平,而不能草率地提問,沒有任何的價值。老師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愿望。老師的`思考能激發(fā)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向往。這就要求我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
歷史,有人把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為過的,它對你的記憶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對社會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學歷史要扎實、牢固、脈絡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時間的紅線串起,切勿東一個人物西一個事件地無規(guī)律記憶。因為那樣,雖然把所學的事件都記住了,但這些事件如一盤散沙,缺少戰(zhàn)斗力。今天的歷史考試已不是單純考察你對孤立事件的記憶,它要求你在記憶單個事件的基礎上,經(jīng)常重復一項工作——串線。這樣的線索可大可小,可橫可縱,十分靈活。越是靈活串線,證明你的知識掌握得越牢靠。在此我簡單提及一些:最常見的是以時間為線索。這是一條自始至終的大線。也可以人物、民族等為線索。 “線不在多,有之則靈!绷硗,要勤思考,千萬不要以為歷史就是前人的故事,我的任務只是記憶,實際上記憶只是一部分,只是手段,真正考察的是記憶基礎上的分析、歸納、比較能力。這也是能暴露弱點的部分。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探索,大膽嘗試,與課改同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終身。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一一注重以上問題,逐步讓學生適應我的教學方法,我也要適應他們,形成和睦、融洽的課堂氣氛,并扭轉學生“開卷考,只要了解知識點在什么地方就可以”的錯誤觀念。師生共同努力,勇敢的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zhàn)。
考試的反思和總結2
本次考試共分三部分: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
第一大題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選擇題特別注重基礎,由于在平時學生的基礎掌握的不是很好,稍加變形學生就不會做。而且選擇題特別注重應用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在平時雖然經(jīng)常引導學生,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學生不容易接受,所以選擇題得分不是很多,得分大約在20分。
第二大題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填空題難度并不大,都是平時經(jīng)常做的題目,難度相對于選擇來說,我認為較容易,可是學生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做選擇題,填空題由于沒有參照,很多學生都選擇放棄。以至于簡單的.題目也沒有得多少分,平均分也就2分。
第三大題解答題共34分,19題第一問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并集,子集,難度不大,但是大部分學生因為忽略了任何一個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而沒有得分,第二問有難度,大多數(shù)學生不得分,雖然表面是考交集,但還考了補集。20題沒有難度,就是考查偶函數(shù)和增函數(shù)的定義,但是很多學生因為馬虎而沒有證明函數(shù)是偶函數(shù),而失分。21題主要考查對數(shù)的運算和性質,由于對數(shù)的性質掌握的不是很熟練得分較低。22題主要考查應用題和分段函數(shù),學生總認為最后一題較難,產(chǎn)生畏懼心理,得分也較低。
通過本次考試,我覺得學生的基礎掌握的不好,平時應加強基礎練習,師生共同努力,爭取下次取得好成績。
考試的反思和總結3
一、本次期中考試注重綜合能力考查,注重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性學習能力、分析計算能力、化學的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但這份題個別題目難度偏大致使學生得分不高,下面就試卷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作一總結:
1.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扎實。表現(xiàn)在對化學式的意義表述不清;對化學反應的量的關系不能正確理解;對物質的分類混淆不清,如3題;計算能力非常薄弱如27題;不會書寫化學反應的表達式如25題第3問等等。
2.實驗基本技能差。不會組合正確的實驗裝置和排列合適的實驗操作順序等。
3.能力與方法問題。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與歸納、語言表達、科學探究等能力較差,對化學學科中常用的科學方法不熟悉。表現(xiàn)在不會進行探究性學習;根據(jù)現(xiàn)象總結結論的能力較差;如23題。
4.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差。表現(xiàn)在不能根據(jù)所設計的問題情境,結合自身體驗來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22題
5.語言表述不清楚,邏輯性較差,缺乏條理性。表現(xiàn)在不能用精練的、準確的語言來描述具體的反應現(xiàn)象,或對反應現(xiàn)象敘述不清;回答問題不能抓住重點問題去闡述,不能答出關鍵點。如28題。
6.計算能力薄弱。表現(xiàn)在根據(jù)化學式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和元素的`質量比的計算。
二、對于一班和二班比較一班的三率均比二班差很多,在下一步的教學中需引起重視,加強一班的學法指導、練習跟蹤、作業(yè)輔導、在精力跟時間上對一班有所傾斜。努力提高一班的成績。關注臨界生和后進生的發(fā)展,多溝通鼓勵、激勵學生學習,使其更上一層樓。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各個層面學生的學習,不放過不漏掉一個學生。
三、在下一步的教學中努力改進自己的課堂,積極學習新課改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要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歸納、自己表達,體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方法,訓練表達能力,在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品質。
四、要抓住期中調研測試這一契機,認真進行總結,反思教學效果,全面、客觀地分析教學中的得與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問題的癥結所在,思考對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實,跟蹤督促,直至問題真正解決。要針對答卷中的典型問題,分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補救工作的同時加強學法指導。要根據(jù)學情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注重實效,提高教學質量。
【考試的反思和總結】相關文章:
考試的反思和總結10-31
考試總結和反思03-20
考試的反思和總結04-24
考試總結和反思15篇03-20
考試總結和反思(15篇)03-20
考試總結和反思(精選15篇)03-20
期末考試總結和反思05-25
考試總結和反思(集錦15篇)03-20
期末考試反思和總結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