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3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
分數的意義是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重點。在這部分內容中引入了兩個概念,即單位“1”與分數單位。認識分數是學生數概念的一次重要擴展,為后面學習新知識奠定基礎。
成功之處:
1、緊緊抓住核心概念進行分數意義的教學。在新課的教學中,首先結合具體的實際例子讓學生說一說四分之一表示的意義,從而使學生發(fā)現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和許多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實際上就是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其次,教學分數的意義就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在這里尤其要重點強調的'是平均分的份數作分母,其中的一份或幾份作分子,以此來強化分數的具體意義;接著,通過分數的意義的教學鋪墊指出,一個整體也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同時指出分數的意義也可以說成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也就是說一個整體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單位“1”。最后,通過做一做的練習來引入分數單位的概念,指出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只表示這樣的一份的數叫做分數單位,并通過具體的分數進行舉例說明。
2、深入挖掘分數的意義,體會分率。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清楚知道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意義,還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例子體會分數表示的是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這個關系也就是我們在后面所要學習的分數應用題中的分率。
不足之處:
雖然也對分數的意義進行了重點的教學,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學受已有知識的影響,根本不看圖示表示的具體意義,還是把總數量作為分母,把平均分的份數作分子,導致練習中出現錯誤。
改進措施:
在教學分數的意義后,著重通過具體的例子辨別,可以采用同步練習中容易出錯的例子來進行教學。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2
本節(jié)課教學步驟主要分為教學分數的產生、分數的意義、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整個過程的展開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主次恰當。特別是教學策略明確,具體體現在:
其一,對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能夠學會的材料,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學、合作、討論、嘗試、自測、總結來完成。即用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反饋,主動總結的辦法來提高學生從課本獲得知識的能力。例如,教學分數各部分的.名稱和含義。
其二,對學生學習有困難的材料,如“分數的意義”則采用抓住其關鍵要素,采取啟發(fā)誘導等方式。如,理解分數意義中的平均分采用的是一種方式,具體做法是在觀察理解中調控,在操作理解中調控,在識別理解中調控,最后通過小結來完成對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又如,正確認識分數意義的單位“1”則采取又一種方式,即先認識單位“1”可表示一個物體、一個圖形或一個計量單位;再認識單位“1”可表示由多個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然后進行變式、舉例、總結。
與此同時又緊扣反饋調控,使學生對單位“1”的認識不斷得到深化。另外對新知認知過程的設計,還特別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參與的全面性,注重利用認知過程去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等各種能力。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3
分數的意義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單位“1”理解是認識分數的關鍵,為以后學習分數的除法、真分數和假分數以及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分數四則運算及解決問題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我做到了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分數的意義,并能有條理地運用分數知識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思考。
一、努力之處
1、重視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
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并且知道把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所以課堂一開始,我就從學生比較熟悉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入手,先出示月餅圖,觀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再出示正方形圖,觀察:把這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幾分之幾?這樣的3份呢?接著出示線段圖提問: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1份是這條線段的幾分之幾?這樣的2份、3份呢?引導學生回憶: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通過觀察思考,我發(fā)現學生對于過去學習的分數知識掌握還是比較扎實的,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2、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
分數是在生活中產生的,所以我精心制作直觀形象的課件,運用直觀圖式,引導學生嘗試解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部分和整體的`關系這一新的數學問題,引起學生對所分物體個數的關注,展現了分數的意義,引導學生歸納: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樣就發(fā)揮形象思維和生活體驗對于抽象思維的支持作用。
3、將觀察、比較、思考的教學活動貫穿始終。
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一步一步地從具體實例中逐步抽象歸納出分數的意義,領悟單位“1”的含義,理解分數的意義。通過不斷地思考、觀察、比較活動,使學生理解可以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進行平均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從而完成了對單位“1”的認識與擴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概括出分數的意義。
二、改進之處
課堂上我覺得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改進:
1、個別環(huán)節(jié)大膽放手,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不多,課堂上如果增加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出分數,自己先談談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適時點撥,歸納總結,這樣的環(huán)節(jié)更好,學生的學習分數的興趣會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同時知識也能活學活用。
2、在描述分數意義時,有些學生能領會,但是語言表達欠規(guī)范完整,在匯報時我有些操之過急,缺乏耐心地引導。
在追尋分數意義的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較豐富的學習材料,充分調動自己的經驗,使學生處于一種向智慧挑戰(zhàn)的狀態(tài),主動參與,積極思考。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2-31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02-07
分數的意義的教學反思02-11
分數的意義數學教學反思06-09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17篇)10-05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12-31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8篇01-16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01-16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精選8篇)07-04
《分數的意義》教學反思(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