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一年級語文《東方明珠》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東方明珠》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東方明珠》是蘇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課的內(nèi)容,本課通過介紹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雄偉壯觀,讓學生了解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巨大成就。通過本課學習,要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并且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7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讀背課文和識字寫字。
一年級的閱讀是“起步閱讀”,因此,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注意做到“小”、“實”、“趣”。
“小”即“小”的起點,開口要小,教學目標簡明集中,指向性強。如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目標就是讓學生明白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讀了每句話知道了什么。
“實”就是實實在在,不搞花架子,注意把讀的基本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學會操作,真正能讀,真正自己會讀。如:讀了“上海黃浦江邊,有一座廣播電視塔!边@一句話以后,我問學生“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說,知道了廣播電視塔在上海黃浦江邊。我又問學生“如果你到上海,要找廣播電視塔,應(yīng)該往哪走?”學生說,應(yīng)該往黃浦江邊走。信息的反饋很明了,學生已經(jīng)讀明白了這句話,讀懂了話的內(nèi)容。實踐證明,扎扎實實的讀是最有效的讀。
“趣”是“情趣”,就是要把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興趣”放到重要的位置,并且貫穿于課堂的始終。在講“這座塔,頭頂藍天,腳踩大地,像一個巨人!边@句話時,我是這樣處理的:這是一個比喻句,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塔很高,但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非要講清楚什么是比喻句就有點拔高了。如何讓學生理解這句話呢?這時,我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為他們在動畫片里都看見過巨人,而且很喜歡巨人。于是我問孩子們“你在動畫片里見到的巨人是什么樣子的?”有的孩子說,巨人就是又高又大的人,有的孩子說,巨人就是又高又大又強壯的人。顯然,孩子們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這時,我又采用賽讀的方式讓學生讀這一句,結(jié)果孩子們一個比一個讀得好。由此可見,興趣的激發(fā)是最重要的。
此外,在教學本課時,我還充分利用課文插圖,讓學生理解“五光十色”這個詞語,通過看圖,學生很容易理解這里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顏六色”,從而有效地發(fā)揮了課文插圖的作用,也教給了學生一種看圖學習的方法。在朗讀的指導上,由于孩子們還小,我注意發(fā)揮教師的范讀作用,讓學生明白怎么讀就是讀好了。
【一年級語文《東方明珠》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東方明珠的教學反思01-14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3-27
語文一年級的教學反思10-19
一年級語文《語文園地一》教學反思04-02
一年級語文《秋天》教學反思12-30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06-26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一年級語文拼音教學反思04-19
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反思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