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教學反思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教材《夜書所見》先是寫客游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郁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種有意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三年級的學生無論是從詩句內(nèi)容還是學詩體驗上,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雖是如此,但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nèi)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悟。這樣才有可能領悟詩的內(nèi)涵意境。而如何把學生帶入詩人的世界,就成了我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節(jié)課,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這樣的:一從復習引入,勾起學生的回憶,從思鄉(xiāng)的情感出發(fā)導入新課;二是讀準古詩,初步感知。通過多次不同形式的讀詩,讓學生對詩有初步的感性認識;三是理解詩意,通過圖文結合、老師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詩意;四是悟詩情,再次以不同形式的誦讀,體會詩的意景和詩人的情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nèi)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通過這節(jié)課,我有幾點想法:一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二是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鉆研,正確把握教材內(nèi)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三是努力把握好古詩教學的情感斷層和情景再現(xiàn),不斷嘗試讓學生走進去,走出來。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04-02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精選11篇)09-14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5篇04-04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12-12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03-03
夜書所見的詩意01-03
《夜書所見》教案01-28
《舟夜書所見》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10-21
《所見》教學反思04-04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精選11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