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落花生聽課反思
2015年9月26日上午,我很榮幸聽了**小學聶**老師講的《落花生》一課,感觸頗深。
聶老師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學習。
首先,聶老師的板書十分規(guī)范,標準的楷體字,布局合理。左側是副板書,寫了學生容易用錯讀錯的字,中間是正板書,橫平豎直,一筆一劃,且在板書時候,她要求學生抬起手來跟她一起書空,然后再往書上做筆記。學生在跟老師一起書空時,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順可以了然于心,對進一步學習是很有幫助的。這些細節(jié)是我在日常教學中所欠缺的。我的粉筆字和鋼筆字,還需加強練習。
其次,在學生讀課文前,聶老師提醒學生,標出能引起你想象的詞語。除了對句段的把握,讓學生標詞語,一能培養(yǎng)其觀察能力,二能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課文內容,三能訓練學生的語感。聯想我,平時只是注重朗讀句段,沒有細致地進行字詞分析?荚囍泻芏嚅喿x題,考察了學生對字詞的理解,并且需要聯系上下文。在平時的學習中,就應該進行專門訓練,讓學生養(yǎng)成圈點批注的習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說的就是此理。
然后,在講課的過程中,聶老師除了引導學生把握文本內容,還注意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例如,在要求學生描述落花生的好處時,學生的語言組織較為零散,聶老師指導學生用上“首先、其次、然后、最后”等詞語,教學生要學會有次序有條理地講話。所謂語文,就是“能聽懂別人的文章,會寫自己的文章;能聽懂別人的話,會說自己的話”。今后我在教學中,除了傳授知識,教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樣重要。
最后,聶老師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指出,不光要預習字詞句段,還要了解作者的生活經歷以及所處的時代背景。我深知這一點對于山區(qū)孩子來說較為困難。一、學生大部分住校,沒有電腦可查閱;二、學生家境不太好,我也沒有要求學生購買參考書,學生有的只是課本。這就要求我來多下功夫,課前搜集好相關的資料,講給學生聽,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感謝市教育局能給我們青年教師這樣一個培訓的機會,這樣的機會不多,且行且珍惜。
【落花生聽課反思】相關文章:
聽課反思10-12
《莫高窟》聽課反思08-08
聽課教學反思05-19
落花生教學反思10-08
《落花生》教學反思12-31
《落花生》教學反思07-11
落花生教學反思04-10
落花生的課文反思12-12
督導聽課教學反思10-06
《楊氏之子》的聽課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