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輕歌曼舞教學反思
在《輕歌曼舞》中教學理念首先強調的是“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合作、探究、體驗、綜合、模仿等策略,以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讓學生欣賞和用各種音樂形式賞析音樂主題,在情境中讓學生感受、體驗音樂的變化,在此過程中即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音樂表現(xiàn)能力、創(chuàng)作探究能力,同時也遷移默化的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的審美觀。
我們在設計教學時抓住音樂作品的風格特征,把學生引入作品中具有表現(xiàn)力和特點的部分——大鼓和镲的運用上來,把參與探究表現(xiàn)升華到對音響、音效的再創(chuàng)造……生成了本課中貫徹教學理念、體現(xiàn)有效教學行為的亮點。
肢體語言導入,引起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教育學家布魯納也曾說過: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所以本課在一開始,就嘗試著用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走進音樂,讓音樂走進學生的生活。先由肢體語言入手,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音樂的欲望。其次,通過滾動的畫面,讓學生來選擇音樂為其匹配,讓學生主動參與,互相討論。從中給學生營造肢體的美,視覺的美,聽覺的美,讓學生在美的環(huán)境中學習音樂。
深入曲譜,升華主題。本課中曲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十六分音符,教師通過比較、討論,挖掘了歌曲的內涵;對相似、相同的旋律,教師用聲勢訓練運用,解決了教學歌唱的疑難問題,排除了學生對較復雜又相似節(jié)奏的;對幾組跳進的旋律,老師采用學生淺顯易懂的tita讀,用低頭唱低音、抬頭唱高音。所以在教授新歌時,不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還升華了歌曲的主題,使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
一、課前提問:
1、同學們音樂是美妙的,音樂是神奇的;音樂是人類崇高智慧的結晶,音樂的種類非常多,不知道大家對舞曲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聽聽這段音樂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它又是幾拍子的音樂?
2、同樣是舞曲,聽聽這段音樂和“圓舞曲”有什么不同呢?
3、欣賞音樂作品,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并思考樂曲中描述了大自然的什么景象;樂曲中出現(xiàn)了哪些打擊樂器?
二、分段欣賞
1、節(jié)奏練習,拍節(jié)奏,模仿雷聲
2、學唱B段樂曲主題音樂
三、為這段音樂畫旋律線
四、用大鼓和大镲為B段音樂模仿雷鳴電閃
五、小結
學生歸納波爾卡舞曲的音樂特點?
六、音樂拓展
學習波爾卡舞蹈基本舞步。(師生共舞:為波爾卡舞曲《微笑波爾卡》伴舞)
七、總結
大家沉浸在歡樂的舞蹈氣氛中,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感受到了波爾卡音樂帶來的快樂!希望歡樂波爾卡音樂能一直伴隨大家,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中!
【輕歌曼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最新12-27
小草教學反思 《草》教學反思11-04
烏塔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9
小班反思教學反思01-07
荷花教學反思反思10-13
《再見了親人》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5-19
經典教學反思04-21
教學反思12-31
教學的反思02-04
教學思考的教學反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