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教師實習總結
總結在一個時期、一個年度、一個階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息教師實習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信息教師實習總結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要以理論為出發(fā)點,然后上升到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作為一名師范專業(yè)的學生,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關于教育的理論,我們所缺少的就是把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3月底,院里安排我們去xx中學實習,讓我們設身處地地感受教師這個職業(yè)。
實習的第一項內容就是聽課。前兩周,我分別聽了不同年級信息技術教師的課,初一教授的是word文檔應用,初二教授的是flash動畫制作。盡管教授的教學內容不一樣,教學流程都是很相似的。信息技術是一門非常注重操作的課程,怎樣引導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理解所涉及的知識點是很重要的。兩位指導教師都有著非常豐富的.教學經驗,對于教師在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有著很好的示范。
從第三周開始,我們分小組按順序進行講課,我被分到初二講授flash動畫制作。Flash動畫制作是我們的一門專業(yè)課,所以我已經具備了講課的基本操作技能。講課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備課。信息技術課程偏重操作,在備課過程中,首先要結合課本熟練操作教學內容。在操作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xiàn)教學的重點、難點,知道要在哪個地方重點強調,哪個地方容易出錯要提醒學生。在寫教案的時候羅列好教學大綱,編好教學目標,安排好教學環(huán)節(jié)。
除了備課、寫教案之外,講課之前還需要對機器設備進行準備。楊老師詳細地給我們介紹了機器設備的使用以及調試。講課之前,要把準備好的素材和學習指導發(fā)到每位同學的電腦上。每節(jié)課上完之后要重啟電腦,重新給每位同學發(fā)送素材和學習指導。
講課是教學內容里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講課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緊張,只有當你真正站在講臺上,你才會發(fā)現(xiàn)課堂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是理論知識里學不到的。維持課堂紀律是一個重大難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是不夠重視的,他們更多的是希望老師快點兒講完課可以自由練習。在楊老師的幫助下,我維持好了課堂紀律,較為順利地結束了第一節(jié)課。每節(jié)課示范操作結束后,要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完成動畫。我和我的組員在教室巡視,指導學生完成操作,并記錄在考核表。講課的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提問學生有助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加深學生印象。
另外,我還發(fā)現(xiàn)真實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首先,課堂紀律是一個重大的問題,課堂紀律會影響到整個教學活動的效果。信息技術課程普遍不太受重視,學生的態(tài)度也比較散漫。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除了控制學生的電腦這種強制措施外,還要認真思考怎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讓學生主動投入到課堂,這就是說教師要把課堂變得生動有活力,充分引起學生的興趣。
其次,把握好課堂節(jié)奏是另一個大問題。初二的信息技術課程一節(jié)課40分鐘,教師講解示范的過程要控制在15分鐘之內,這樣才能留給學生充分的練習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通過試講,不斷改進,達到操作熟練,思路清晰,語言精練連貫的程度。
這次實習,我獲得了一些實踐經驗。我意識到教育只靠理論是不行的,必須要投入實踐中去,才能真正了解教學。同時,在實習過程中,我也意識到自身的許多不足之處。第一,我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投入課堂,課堂缺乏活力。第二,我講課時重點不夠突出,有些重點沒有反復強調,導致學生不太理解知識點,操作時出現(xiàn)問題。第三,我的語言不夠連貫,在課堂中缺少自然的過渡,不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的思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最關鍵的就是要多聽,多學習,多請教,多反思,多實踐。要根據(jù)學情來備課,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采取不同的措施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的來說,教學是門大學問,如何上好課,是需要慢慢揣摩的。只有不斷地積累理論和實踐的經驗,不斷地改進和完善自己,才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信息教師實習總結2
我于xx學校進行了六個星期的教育實習。這次實習我的主要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為期兩個星期,指導學生完成主題班會《誠信在我心中》及組織班級友誼賽;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完成教案數(shù)為四份,試講次數(shù)為四次,上課節(jié)數(shù)為六節(jié);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查找語文學科的資料及參與制作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自然學科圖表復習專題網(wǎng)站;教育調查:選題,合作設計問卷,問卷發(fā)放,問卷統(tǒng)計及完成一份教育調查報告;研究性學習指導:為期兩個星期,指導初一班部分學生完成班級主頁的制作。
在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進程中,信息技術教師在其中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作為教育技術專業(yè)的學生,我想更應該在校期間努力學習各方面的.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質,只有這樣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為信息化發(fā)展添磚加瓦。從這這幾項專業(yè)實習中,我深刻認識到了在學校學的專業(yè)知識不管是理論還是技術還不夠細致,不夠深入,比如網(wǎng)站的制作及幫老師做一些課件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技術還是比較欠缺的。我們所學的的是一些入門的基礎,而且理論學習方面根本沒有應用到實踐中。這次實踐是一次很好的練兵機會,我學習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四、建議我希望我們學院以后能多和中學聯(lián)系并和他們建立長期的基地關系,并開展一系列的合作。包括課題的研究開發(fā),教學設計,學科資源網(wǎng)站的建設等等,并把這些任務都布置給我們。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學以致用,同時也可以為我們教育技術做一個很好的宣傳。
經歷了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初嘗了身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也更讓我體會到當一名教師所肩負的責任。在這一個月里,作為一名實習教師,我能以教師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處處注意自己言行和儀表,熱心愛護實習學校的學生,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盡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學的每一項工作;同時作為一名實習生,能夠遵守實習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尊重實習學校領導和老師,虛心聽取他們的指導意見,并且和其他實習生一起團結協(xié)作完成實習學校布置給我們的任務,很好的塑造了我們教育技術專業(yè)的形象,給實習學校留下好的印象。
信息教師實習總結3
1、聽課
實習期間,我擔任的是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高一年級的信息技術實習老師。教學工作最基礎的方面是聽課,實習教學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聽課。實習期間的聽課不再是以前讀書時那種專門聽老師講課的內容,而是聽指導老師講課的教學方法,講課思路等等;學習指導老師的教學經驗,和處理課堂的方法,與學生互動的技巧等等。我第一次聽的課是信息技術科組范老師的課,這節(jié)課講的是信息及其特征,雖然這是一堂理論課,通常都難逃枯燥、乏味的結果,但范老師的這一堂課卻很風趣,生動,讓我明白一堂課的質量跟內容無關,關鍵是我們有沒有認真去準備。此后,我盡可能地去聽本科組不同年級、不同老師的課,并做好詳細記錄,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提高自身水平。
2、備課
教學工作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備課。一般在實習的第一周以聽課為主,但聽課的同時要準備好自己上課的內容,也就是備課。備課是教學的開始,備課不僅僅要聯(lián)系書本上的內容,還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還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對課堂的反應,教學實際情景等方面的情況。首先,我是跟老師確認自己要上哪一節(jié)課,然后跟老師要那節(jié)課的基本知識點,以免進度不同。我的教案里面包括了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怎么講,需要多少分鐘,還有作業(yè)內容等都寫得清清楚楚,然后把教案交給范老師看,范老師看了教案后覺得沒什么大礙,為了不影響我的思路,他沒給出任何的建議。接下來就是不斷的試講,確保自己已經完全記得每個環(huán)節(jié)要做什么,要講什么。
3、講課
教學工作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上講臺講課,這個步驟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實際環(huán)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這個過程,可以看出教師的真正實力,教師是否在前面的過程中認真對待,是否對實習學校、對學生負責。以前作為學生聽課,目的是學習知識;現(xiàn)在作為教師上課,是為了學生學習。講課帶給我們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講臺下坐著的不再是與我一起試講的同學,而是真正的學生。以前試講中,同學們都是能夠適時地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配合著你的課堂的進行,但是在真正的課堂中,學生不會像自己的同學那樣隨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們提出的問題,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著我們的解答。
教師既要講授知識,又要管理課堂紀律,并且與學生進行個別交流。一周后,迎來了我人生真正的第一節(jié)課——信息獲取,,我在剛開始時,倒是沒有常見的
緊張,但是在與老師上節(jié)課的銜接上不夠自然,有些學生的基礎好點,而有些學生的基礎會差點,有些學生比較活躍,互動起來比較簡單,有些學生則比較安靜,互動進行得比較艱難,所以對不同的學生不同情況要有不同的方案。比如基礎比較差的`的學生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表揚。講完課老師也給我提了很多寶貴的建議,比如時間控制上不夠好,在課堂上分組討論上要如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4、作業(yè)練習
教學工作中比較重要階段是檢查教學效果的環(huán)節(jié)——練習和作業(yè),從中我可以知道自己上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jù)此進行查漏補缺。信息技術這一門比較注重實踐,在我實習的學校是每班一周一節(jié)課。一般在理論知識講完之后就會給學生一個任務,讓他們討論探究。時間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然后會讓學生自己來操作并講解討論結果。接下來就是自己再總結一遍。在平時的批改作業(yè)的過程中,我會詳細記錄每位學生的作業(yè)情況,在下一節(jié)課開始時會給學生看一下,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作業(yè)情況。我查作業(yè)時給學生的成績都很高,其實目的就是激勵學生做作業(yè),也給學生一點壓力。
以上就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整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做到了認真仔細的備課,虛心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用心修改教案,重心放在講課上,耐心回答學生的問題,重新修改教案,認真批改作業(yè)等等。這一系列的環(huán)節(jié)我都非常認真對待,使得我的課堂氣氛活躍,講課思路清晰,得到了指導老師的肯定。在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為一個老師必須要有操作夠熟練。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的專業(yè)知識還需要更多的改進提升,以便更加有利于我的教學水平。
【信息教師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信息教師實習總結5篇05-17
信息技術教師實習總結11-19
信息技術教師實習總結6篇06-27
信息專業(yè)實習總結12-19
信息教師個人總結09-03
信息技術教師總結04-04
信息技術教師總結12-24
信息教師工作總結01-08
信息教師工作總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