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文明禮儀
小學生禮貌禮儀知識(一):
小學生禮貌禮儀常識
在學校的禮儀常識
。ㄒ唬┬蜗蠖Y儀
1.著裝要整潔、樸素大方,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lǐng)。升、降旗儀式、集會活動按要求穿規(guī)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不佩戴項鏈、耳環(huán)(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3.按要求系好紅領(lǐng)巾:先把紅領(lǐng)巾折四折,置于衣領(lǐng)內(nèi),紅領(lǐng)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lǐng)結(jié),翻下衣領(lǐng)。夏天天氣炎熱時可于左胸前佩戴隊徽。
4.每一天早晚務必洗臉、刷牙,持續(xù)面部干凈。
5.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內(nèi)持續(xù)無污垢,飯前便后要洗手。
6.經(jīng)常整理儀表。頭發(fā)適時梳洗,發(fā)型大方得體,不染發(fā),不燙發(fā)。男生前發(fā)不覆額,側(cè)發(fā)不掩耳,后發(fā)不及領(lǐng);女生前發(fā)不遮眼,長發(fā)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樣,走有走姿,面帶微笑,舉止禮貌,落落大方。
。ǘ┱n堂禮儀
8.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后向老師問好,老師回應后再坐下。起坐做到桌椅無聲響。
9.上課時,如有特殊狀況晚到班級,應于教室后門口站定,經(jīng)老師示意進入后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11.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用心思考問題并舉手發(fā)言。不做與課堂無關(guān)的事。
12.別人發(fā)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要透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fā)言者以鼓勵。
13.課堂小組活動時,要有全局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xié)作,用心與伙伴溝通,完成份內(nèi)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nèi)伙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14.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fā)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xiàn)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guān)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xié)助老師妥善處理。
15.下課時,應做好下節(jié)課課前準備后(文具盒置于課桌正中,課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ㄈ┗顒佣Y儀
16.課間活動時,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用心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文體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愛護游戲伙伴。
17.群眾外出活動要服從管理。同學間要相互謙讓,主動關(guān)心和照顧好體弱的同學。分組活動時,要服從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時間,不單獨行動。
18.參加競賽活動時,遵守比賽規(guī)則,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或過失寬宏超多。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guān)人員提出,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19.觀看比賽,做禮貌拉拉隊員,不喝倒彩。不為已方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不諷刺挖苦失利者。真誠地為賽場上的每一位選手喝彩。
20.用心參加綜合實踐、社區(qū)服務與社會調(diào)查等活動,遵守交通規(guī)則,遵守社會公德,說話、提問有禮貌,舉止大方,彬彬有禮。
21.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線路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22.各種活動中,都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培養(yǎng)“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jié)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分類放置等。
。ㄋ模┘瘯Y儀
23.舉行升旗儀式或集會時,集合列隊要快、靜、齊,并提前進入會場,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靜候儀式或集會開始。
24.靜心傾聽發(fā)言人講話,講話結(jié)束后禮貌鼓掌。活動結(jié)束后,目送領(lǐng)導或來賓先退場,再聽從指揮有序退場,不搶先、不喧嘩。
25.在集會過程中不交頭接耳,不擅自走動或離場,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持續(xù)會場清潔衛(wèi)生。
26.頒獎典禮中,受獎者應整理儀表,穩(wěn)步入場,面帶微笑雙手接獎,接獎后應致謝并回敬隊禮。頒獎完畢按指定路線歸隊(座)。
27.報告或演出結(jié)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28.確實有特殊狀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ㄎ澹┳饚煻Y儀
29.進校門時,見了老師面帶微笑,站定后行隊禮或鞠躬禮問候,老師回禮后再走開;見到同學互相問好。
30.放學時,排好路隊群眾離校,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說“再見”,不無故在校內(nèi)或校園周邊區(qū)域逗留。
31.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輕聲敲門,老師同意后方可進入。與老師談話時,眼睛不要左顧右盼,說話要輕聲細語,盡量不影響別人。老師辦事或與別人交談時,不隨意打擾,等教師忙過后再說明來意。
32.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如果是與老師事先約好,則要按時到達約定地點。
33.上下樓梯時,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師或客人時主動問好,并向右側(cè)避讓,讓老師和客人先行。
34.要誠懇理解老師的教導。和老師、同學有不一樣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不在背地里非議他人。
35.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
。┩瑢W禮儀
36.尊重同學,互助互愛,同學間要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主動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尊重和照顧女同學,不欺侮女同學。
37.同學間的交往應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后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多謝”等。
38.不給同學取綽號,不挖苦諷刺他人,不說讓對方難堪的話。不在同學面前說長論短、39.搬弄是非。如果傷害了他人,就應及時真誠地道歉。
向別人借東西,要先征得別人同意;對別人的東西要加倍愛護,并且信守諾言,按時歸還。
40.游戲時遵守游戲規(guī)則,相互禮讓。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超多。
41.任何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忙,都要及時表達謝意。
42.講究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辦到。
。ㄆ撸┬凶叨Y儀
43.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44.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4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6.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47.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必須要說:“多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我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明白,請再問問別人。”
。ò耍┥於Y儀
48.立正站立,行注目禮。
49.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50.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ň牛┚筒投Y儀
51.餐前洗手。遵守秩序,排隊領(lǐng)取餐具、食物品,排隊不加塞,不敲打餐具,持續(xù)安靜。領(lǐng)取餐具、食品后,進入各餐室指定位置就座。就座時,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52.進餐時持續(xù)安靜,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愛惜糧食。不將食物帶出餐室邊走邊吃。
53.餐畢將殘湯余羹、骨頭蛋殼等倒入規(guī)定桶內(nèi),將餐具輕放到指定地點,餐巾紙節(jié)約使用,用后不亂扔,持續(xù)餐室衛(wèi)生。
小學生禮貌禮儀知識(二):
小學生禮貌禮儀常識大全
一、學校禮儀
1、課堂禮儀:遵守課堂紀律是學生最基本的禮貌。
(1)上課:上課的鈴聲一響,學生應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師上課,當教師宣布上課時,全班應迅速肅立,向老師問好,待老師答禮后,方可坐下。學生應當準時到校上課,若因特殊狀況,不得已在教師上課后進入教室,應先得到教師允許后,方可進入教室。
(2)聽講:在課堂上,要認真聽老師講解,注意力集中,獨立思考,重要的資料應做好筆記。當老師提問時,就應先舉手,待老師點到你的名字時才可站起來回答,發(fā)言時,身體要立正,態(tài)度要落落大方,聲音要清晰響亮,并且應當使用普通話。
(3)下課:聽到下課鈴響時,若老師還未宣布下課,學生應當安心聽講,不要忙著收拾書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響,這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下課時,全體同學仍需起立,與老師互道:“再見”。待老師離開教室后,學生方可離開。
2、服飾儀表:穿著的基本要求是:合體;適時;整潔;大方;講究場合。
3、尊師禮儀:學生在校園內(nèi)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jīng)老師允許后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4、同學間禮儀: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jié)友愛的力量。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guān)系的基本要求。同學間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禮貌用語稱呼同學。在有求于同學時,須用“請”、“多謝”、“麻煩你”等禮貌用語。借用學習和生活用品時,應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應及時歸還,并要致謝。對于同學遭遇的不幸,偶爾的失敗,學習上暫時的落后等,不應嘲笑、冷笑、歧視,而就應給予熱情的幫忙。對同學的相貌、體態(tài)、衣著不能評頭論足,也不能給同學起帶侮辱性的綽號,絕對不能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在這些事關(guān)自尊的問題上必須要細心加尊重,同學忌諱的話題不要去談,不要隨便議論同學的不是。
5、集會禮儀:集會在學校是經(jīng)常舉行的活動。一般在操場或禮堂舉行,由于參加者人數(shù)眾多,又是正規(guī)場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會中的禮儀。升國旗儀式: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征,升降國旗是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方式。無論中小學還是大學,都要定期舉行升國旗的儀式。升旗時,全體學生應列隊整齊排列,面向國旗,肅立致敬。當升國旗、奏國歌時,要立正,脫帽,行注目禮,直至升旗完畢。升旗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活動,必須要持續(xù)安靜,切忌自由活動,嘻嘻哈哈或東張西望。神態(tài)要莊嚴,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所有在場的人都應抬頭注視。
6、校內(nèi)公共場所禮儀:就應自覺持續(xù)校園整潔,不在教室、樓道、操場亂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不在黑板、墻壁和課桌椅上亂涂、亂畫、亂抹、亂刻,愛護學校公共財物、花草樹木,節(jié)約用水用電。自覺將自行車存放在指定的車棚或地點,不亂停亂放,不在校內(nèi)堵車。
7、升旗禮儀
(1)立正站立。
(2)行注目禮。
(3)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4)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二、家庭禮儀:
1、尊重長輩,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見和教導,經(jīng)常和他們交流思想、學習狀況,主動求得長輩、父母的教育、幫忙,聽取他們的教導和指點。
2、關(guān)心體貼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例如幫忙父母整理家務,打掃衛(wèi)生等,主動為父母服務,表達對父母的孝心,盡可能地減輕他們的負擔。
3、對父母態(tài)度端正。不頂撞父母,不鬧脾氣,對父母的不正確言行要寬容并適時適度地解釋、說明。
4、離家或回家與父母打招呼,未經(jīng)父母許可不得晚歸、遠出及無故在外過夜。長輩離家或回家時要主動招呼、遞接物品。
5、進父母房間要先敲門,經(jīng)允許后進入。不得隨意翻動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我的用品收放整齊,不亂擺放。
7、生活節(jié)儉,不浪費,不擺闊氣,不虛榮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過分要求。
8、禮貌待客,謙虛有禮,有客人來訪,應以禮相待,起立相迎,熱情招呼,主動問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離去,應送到門外,并說“再見!”或“歡迎再來”。
三、稱謂禮儀
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2、不給他人取綽號、說花名。
四、問候禮儀
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jié)慶不一樣,采用不一樣的問候。
1、早起后問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8、自我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我。離家時間較長,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
五、餐桌禮儀
1、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我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fā)出響聲。
(4)別人給自我添飯菜,要說“多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2、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禮貌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六、待客禮儀
1、客人來訪,要事先有準備,把房間收拾整潔。要熱情接待,幫忙父母排座、遞茶后可告辭離開,待父母送客時應與客人說“再見”。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我的同學、朋友來訪,應熱情迎接。初次來訪,應給父母逐個介紹,然后把最佳座位讓給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圖書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帶小孩子來訪,應同小孩一同玩,或給他講故事,和他們一齊聽音樂、看電視。
4、吃飯時,同學、朋友來訪,應主動邀其一齊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過,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書報或雜志給他看后再之后吃飯。
5、接待老師應象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七、做客禮儀
1、去親友家做客要儀表整潔,盡可能帶些小禮品,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禮貌。
3、不經(jīng)主人允許,不可隨意動用主人家里的東西,即便是至親好友也應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動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禮儀,不能搶先入座,不能先動食物;
5、告別時,要說感謝的話,如“這天真高興”、“歡迎到我家去”。
八、穿著禮儀
1、按要求穿規(guī)定的校服,不穿奇裝異服。
2、著裝整齊,樸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間,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
4、課堂上不敞衣、脫鞋。
5、不穿名牌鞋,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時裝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6、不佩戴項鏈、耳環(huán)(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7、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紋眉,不紋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8、按要求修剪頭發(fā),不染發(fā),不燙發(fā),不留長發(fā)。
九、行走禮儀
1、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5、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必須要說:“多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我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明白,請再問問別人。”
十、乘車禮儀
1、上學放學自覺排隊候車,注意維持候車地點的整潔,有秩序地上下車。
2、在校車內(nèi)不吃東西,禮貌乘車,自覺持續(xù)車廂潔凈。
3、乘坐校車不搶座位,主動給小同學和有困難的同學讓座。乘坐公共汽車、船應主動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座。
4、在車上不做危險動作,注意乘車安全。
十一、社會禮儀
1、要他人幫忙,說聲“請您”或“麻煩您”,得到別人幫忙后,說聲“多謝”2、不留意影響別人休息或工作時,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別人不留意影響了你,并誠懇地向你道歉時,應寬容地說“沒關(guān)系”。
3、與人交談,態(tài)度要真誠,說話要和氣。聽取他人發(fā)言或說話時,要正視對方,不能漫不經(jīng)心,不能隨便插話。
4、在公眾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能挖耳、摳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規(guī),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6、遵守公共秩序,應排隊購票購物,對工作人員有禮貌。
7、愛護公共設(shè)施、文物古跡,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tài)環(huán)境。
8、慰問病人時,要說:“您好好休養(yǎng)。”并帶上慰問品或鮮花。
十二、購物禮儀
(1)進超市購物,要按規(guī)定存包。
(2)購物時,若對已選購的商品感到不滿意,應主動將其放回原貨架區(qū),不能隨意放置。貴重商品應輕拿輕放。
(3)超市內(nèi)的商品不能隨意品嘗、試用。
(4)付賬時要自覺排隊。
(5)對售貨員的熱情服務要表示感謝。
(6)所有商品都要付賬,不“順手牽羊”,占小便宜。
十三、賽場禮儀
(1)禮貌觀看。有秩序地進場和退場,比賽精彩處要熱烈鼓掌,不喝倒彩,不向賽場內(nèi)投擲物品,離場時主動清理自我使用過的物品,不亂扔垃圾。
(2)禮貌參賽。遵守比賽規(guī)則,不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要克制。如果認為裁判有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guān)人員提出。
(3)禮貌裁判。要公平、公正。
十四、網(wǎng)絡(luò)禮儀
(1)認真學習網(wǎng)上知識,不瀏覽不良網(wǎng)站和信息。
(2)與網(wǎng)友進行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wǎng)友。
(4)上網(wǎng)時間要控制,不沉溺虛擬時空。
(5)不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
十五、假日旅游禮儀
(1)禮貌行路。要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聽從交通**和交通信號指揮。要走人行道,不跨越交通隔離護欄,不搶行機動車道,不三五成群并排行走,在行人擁擠的路段,不追跑打鬧,橫沖直撞。
(2)禮貌乘坐。主動配合乘務人員維護公共秩序,要按順序、慢步輕聲地登車、登機或上船,扶老攜幼,不搶占座位,不大聲喧嘩。
(3)禮貌觀光。在旅游景區(qū),要講究社會公德,不亂丟垃圾,要舉止禮貌,要使用禮貌語言,要愛護公物,個性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不亂刻亂畫。
(4)禮貌住宿。
小學生家庭禮儀常識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場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chǔ),也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座橋梁。家庭禮儀是孩子成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那么,家庭禮儀包括哪些呢?
1、尊重長輩,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見和教導,經(jīng)常和他們交流思想、學習狀況,主動求得長輩、父母的教育、幫忙,聽取他們的教導和指點。
2、關(guān)心體貼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例如幫忙父母整理家務,打掃衛(wèi)生等,主動為父母服務,表達對父母的孝心,盡可能地減輕他們的負擔。
3、對父母態(tài)度端正。不頂撞父母,不鬧脾氣,對父母的不正確言行要寬容并適時適度地解釋、說明。
4、離家或回家與父母打招呼,未經(jīng)父母許可不得晚歸、遠出及無故在外過夜。長輩離家或回家時要主動招呼、遞接物品。
5、進父母房間要先敲門,經(jīng)允許后進入。不得隨意翻動父母的私人用品。
6、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我的用品收放整齊,不亂擺放。
7、生活節(jié)儉,不浪費,不擺闊氣,不虛榮攀比,不向父母提超越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過分要求。
8、禮貌待客,謙虛有禮,有客人來訪,應以禮相待,起立相迎,熱情招呼,主動問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客人離去,應送到門外,并說“再見!”或“歡迎再來”。
小學生禮貌禮儀知識(三):
小學生公共場合禮貌禮儀
(一)形象禮儀
1。著裝要整潔、樸素大方,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lǐng)。升、降旗儀式、集會活動按要求穿規(guī)定的校服。
2。不穿背心、拖鞋、褲衩在校園行走和進入教室。不佩戴項鏈、耳環(huán)(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3。按要求系好紅領(lǐng)巾:先把紅領(lǐng)巾折四折,置于衣領(lǐng)內(nèi),紅領(lǐng)巾的三角尖對正脊骨,打好領(lǐng)結(jié),翻下衣領(lǐng)。夏天天氣炎熱時可于左胸前佩戴隊徽。
4。每一天早晚務必洗臉、刷牙,持續(xù)面部干凈。
5。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內(nèi)持續(xù)無污垢,飯前便后要洗手。
6。經(jīng)常整理儀表。頭發(fā)適時梳洗,發(fā)型大方得體,不染發(fā),不燙發(fā)。男生前發(fā)不覆額,側(cè)發(fā)不掩耳,后發(fā)不及領(lǐng);女生前發(fā)不遮眼,長發(fā)不披肩。
7。坐有坐相,站有站樣,走有走姿,面帶微笑,舉止禮貌,落落大方。
(二)課堂禮儀
8。預備鈴響起,應迅速回教室入座,靜候老師。上課鈴響,老師進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學立正后向老師問好,老師回應后再坐下。起坐做到桌椅無聲響。
9。上課時,如有特殊狀況晚到班級,應于教室后門口站定,經(jīng)老師示意進入后方可回座位。
10。注意讀寫姿勢,做到:胸離桌一拳,眼離書一尺,手離筆尖一寸。
11。課堂上,各種物品要輕拿輕放。應全神貫注地聽講,用心思考問題并舉手發(fā)言。不做與課堂無關(guān)的事。
12。別人發(fā)言時,認真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不取笑他人。要透過真誠的眼神和表情給發(fā)言者以鼓勵。
13。課堂小組活動時,要有全局意識,聽從組長安排,分工協(xié)作,用心與伙伴溝通,完成份內(nèi)任務的同時兼顧組內(nèi)伙伴,共同贏得團隊的成功。
14。上課時,如遇到同學身體不適等突發(fā)事情,不要圍觀或表現(xiàn)出厭惡情緒,要主動關(guān)心同學,聽從老師安排,協(xié)助老師妥善處理。
15。下課時,應做好下節(jié)課課前準備后(文具盒置于課桌正中,課本、字典等放在座位左上角)再離開教室。離開教室時,讓老師先行。
(三)活動禮儀
16。課間活動時,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用心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種文體活動。遵守游戲規(guī)則,愛護游戲伙伴。
17。群眾外出活動要服從管理。同學間要相互謙讓,主動關(guān)心和照顧好體弱的同學。分組活動時,要服從大家的共同意愿,遵守時間,不單獨行動。
18。參加競賽活動時,遵守比賽規(guī)則,尊重競爭對手,不故意傷害對方,對對方的冒犯或過失寬宏超多。遇到有爭議的問題,要按照程序向有關(guān)人員提出,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
19。觀看比賽,做禮貌拉拉隊員,不喝倒彩。不為已方的勝利而得意忘形,不諷刺挖苦失利者。真誠地為賽場上的每一位選手喝彩。
20。用心參加綜合實踐、社區(qū)服務與社會調(diào)查等活動,遵守交通規(guī)則,遵守社會公德,說話、提問有禮貌,舉止大方,彬彬有禮。
21。出入教室、功能室、會場等活動場所時要輕聲慢步,有秩序按指定線路行走,不擁擠,不搶道。
22。各種活動中,都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培養(yǎng)“綠色行為”,如:愛護花草樹木、節(jié)約水電、隨手撿紙、垃圾分類放置等。
(四)集會禮儀
23。舉行升旗儀式或集會時,集合列隊要快、靜、齊,并提前進入會場,在指定位置坐(站)好,靜候儀式或集會開始。
24。靜心傾聽發(fā)言人講話,講話結(jié)束后禮貌鼓掌。活動結(jié)束后,目送領(lǐng)導或來賓先退場,再聽從指揮有序退場,不搶先、不喧嘩。
25。在集會過程中不交頭接耳,不擅自走動或離場,不在會場吃零食,不亂扔果皮紙屑,持續(xù)會場清潔衛(wèi)生。
26。頒獎典禮中,受獎者應整理儀表,穩(wěn)步入場,面帶微笑雙手接獎,接獎后應致謝并回敬隊禮。頒獎完畢按指定路線歸隊(座)。
27。報告或演出結(jié)束,要鼓掌致謝;精彩之處適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聲喧嘩。
28。確實有特殊狀況需要離開會場,先取得老師的同意才能離開。
(五)尊師禮儀
29。進校門時,見了老師面帶微笑,站定后行隊禮或鞠躬禮問候,老師回禮后再走開;見到同學互相問好。
30。放學時,排好路隊群眾離校,主動與老師和同學說“再見”,不無故在校內(nèi)或校園周邊區(qū)域逗留。
31。進入老師辦公室要先輕聲敲門,老師同意后方可進入。與老師談話時,眼睛不要左顧右盼,說話要輕聲細語,盡量不影響別人。老師辦事或與別人交談時,不隨意打擾,等教師忙過后再說明來意。
32。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不私自打開老師電腦。如果要找的老師不在,但確實有急事,可給老師寫個留言。如果是與老師事先約好,則要按時到達約定地點。
33。上下樓梯時,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走。遇到老師或客人時主動問好,并向右側(cè)避讓,讓老師和客人先行。
34。要誠懇理解老師的教導。和老師、同學有不一樣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不在背地里非議他人。
35。指出老師的錯處要有禮貌。
(六)同學禮儀
36。尊重同學,互助互愛,同學間要互相問候“你早”、“你好”,可點頭、招手,主動幫忙有困難的同學,尊重和照顧女同學,不欺侮女同學。
37。同學間的交往應使用禮貌用語。問同學問題,問前要用謙語“請問”、“對不起”、“打擾你一下”、“向你請教個問題”等,問后要道謝;同學回答不上來,說“不要緊,這個問題比較難回答,耽擱了你的時間,多謝”等。
38。不給同學取綽號,不挖苦諷刺他人,不說讓對方難堪的話。不在同學面前說長論短、
39。搬弄是非。如果傷害了他人,就應及時真誠地道歉。向別人借東西,要先征得別人同意;對別人的東西要加倍愛護,并且信守諾言,按時歸還。
40。游戲時遵守游戲規(guī)則,相互禮讓。不斤斤計較,對同學的過失或冒犯要寬宏超多。
41。任何時候得到別人的幫忙,都要及時表達謝意。
42。講究信用,答應別人的事要盡力辦到。
(七)行走禮儀
43。走路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肩臂自然擺動,步速適中,忌諱八字腳、搖搖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44。上下樓、過樓道靠右行,出入教室、辦公室,會場等按指定線路走,不擁擠,出入各功能室輕聲慢步,不影響他人。
45。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問候,不能視而不見;需要交談,應靠路邊或到角落談話,不能站在道路當中或人多擁擠的地方。
46。行人互相禮讓,主動給長者讓路,主動給殘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讓路。
47。向別人打聽道路,先用禮貌語言打招呼,如“對不起,打擾您一下”、“請問”等,年輕人問路應選適當稱呼,如“老爺爺”、“阿姨”、“叔叔”等,然后再問路;聽完回答之后,必須要說:“多謝您!”如果被陌生人問路,則應認真、仔細回答,自我不清楚,應說:“很抱歉,我不明白,請再問問別人。”
(八)升旗禮儀
48。立正站立,行注目禮。
49。認真聽國旗下講話。
50。唱國歌時要嚴肅,聲音要洪亮。
(九)就餐禮儀
51。餐前洗手。遵守秩序,排隊領(lǐng)取餐具、食物品,排隊不加塞,不敲打餐具,持續(xù)安靜。領(lǐng)取餐具、食品后,進入各餐室指定位置就座。就座時,兩腳自然并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52。進餐時持續(xù)安靜,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愛惜糧食。不將食物帶出餐室邊走邊吃。
53。餐畢將殘湯余羹、骨頭蛋殼等倒入規(guī)定桶內(nèi),將餐具輕放到指定地點,餐巾紙節(jié)約使用,用后不亂扔,持續(xù)餐室衛(wèi)生。
小學生家庭禮貌禮儀規(guī)范
(一)起居禮儀
1。按時作息。睡前要向父母道聲“晚安”,有順序地脫鞋解衣,并擺放整齊。如果夜間起來上洗手間,要盡量輕手輕腳,以防打擾家人休息。如果大人需要早休息,不要糾纏他們陪伴自我。
2。早晨起床,穿衣、疊被、理床,迅速而有條理。如果父母或家人未起床,要輕手輕腳,不吵醒他們。如果父母或家人已經(jīng)起床,要主動向他們問“早安”。
(二)就餐禮儀
3。進餐前要先請長輩或客人就坐。主動把合長輩或客人口味的菜擺在他們面前。進餐時盡量不發(fā)出聲音,不口含食物講話。夾菜時不要用筷子在盤中挑揀,盡量不起身;如果有公筷或公勺,要盡量使用公筷或公勺。
4。自我用完餐后,盡量不提前離席,如果確實需要提前離開,就應輕聲向家人以在座客人禮貌打招呼。全家人用完餐后,就應主動幫家人收拾餐桌,洗刷碗筷。
(三)交往禮儀
5。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辭代稱,要用準確的稱呼,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6。與家人交往常用“請”、“多謝”、“對不起”、“沒關(guān)系”、“再見”等禮貌話語。出門要主動向家長說再見,回家要主動和家長打招呼。
7。如外出不能按時回家,就應及時給家人打電話說明原因,以免家人著急。
8。要誠懇理解長輩的教育和指導。和家人有不一樣意見時,要心平氣和地進行溝通,不賭氣,不吵鬧。
9。到家人房間先輕聲敲門,經(jīng)同意后再進入;不亂翻家人的東西。
(四)待客禮儀
10。家里來客人時,要先問清來訪人身份,如果出于安全思考或父母交待不能開門,應說明原因并致歉。
11?腿诉M門后,不要冷落客人,要以主人的身份主動親切地向客人打招呼并請客人入座;客人入座后,應準備茶水或飲料,雙手遞送。
12。如果客人與父母談事情,就應主動回避;在家讀書、看電視、游戲等,盡量小聲,以免打擾他們的談話。
13?腿嗽诩視r,自我確實有事不能陪伴或暫時離開,就應主動向客人打招呼并說明原因。
14?腿烁孓o時,要等客人起身后再隨家人相送,并主動同客人說再見。
15?腿穗x開時,就應禮貌目送,不要立刻大聲關(guān)門。
16。同學、朋友來訪,要熱情迎接,并主動向家人介紹;和同學、朋友在家活動就應盡量安靜,以免影響家人。家里吃飯時,就應熱情邀請一同用餐;若同學、朋友來前已經(jīng)用餐,不要冷落他們,就應先將同學或朋友安排好,自我再和家人一齊用餐。同學、朋友告辭離開時,就應主動相送,并歡迎他們下次來訪。
17。接聽電話要熱情,說話時音量要適中。當聽到電話鈴響(一般不應超過三聲),便要拿起話筒,用普通話說“您好”;接話完畢,應謙恭地問一下對方“請問您還有什么事情嗎?”;通話結(jié)束時就應說“再見”,并輕輕掛斷電話,切忌魯莽地將電話“咔噠”一聲掛斷。在一般狀況下,接電話者應讓對方先掛機。
小學生禮貌禮儀兒歌
待客歌
客人來,歡迎他:請坐下,請喝茶,
客人走,送送他。揮揮手,再見吧!
不打架
小剛不留意,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罵,
也不把他打。打罵都不好,不是乖娃娃。
走路靜悄悄
我要學貓貓,走路靜悄悄。樓下張婆婆,最怕吵和鬧。
腳步咚咚咚,嚇得她心跳。要是嚇出病,那可怎樣好?
來客
客人來了我開門,喊聲客人快請進。倒杯茶,遞支煙,
等我爸媽回家門?腿藛栁椅一卮,我不害怕陌生人。
祝壽
爸爸過生日,我要送個禮。不送大蛋糕,不送小玩具。
畫上一幅畫,寫上祝福語。唱支生日歌,爸爸多歡喜。
回答
爸爸在叫我,我不答應他;媽媽在呼我,半天才回答。
爸爸和媽媽,都是我錯啦。你們在叫我,我要立刻答。
問路
要問路,看一看,是否有人在身旁。陌生人,不要怕,
問他他會給答案。問好了,道聲謝,沿著方向走向前。
禮貌禮儀兒歌
少先隊員要做到,講禮貌,講禮貌。
唱著童謠去學校,路遇老師先問好。
同學相見說聲早,禮儀常規(guī)最重要。
進校要走人行道,不穿操場和跑道。
上下樓梯不亂跑,遵守規(guī)則向右靠。
看見紙屑勤彎腰,愛護環(huán)境莫忘了。
上課聽講神不跑,用心發(fā)言勤思考。
下課不追不打鬧,禮貌玩耍就是好。
同學不能大欺小,團結(jié)友愛校風好。
校——風——好!
【小學生文明禮儀】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11-12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15篇11-12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15篇)01-08
小學生文明禮儀學習心得09-29
關(guān)于小學生文明禮儀作文五篇04-05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集錦15篇)03-27
爭做文明禮儀小學生主題班會教案02-16
小學生文明禮儀作文匯總八篇04-17
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集合15篇03-13
小學生學習文明禮儀心得體會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