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科學課培養(yǎng)學生什么?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yǎng)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這門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于與人合作,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為后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fā)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fā)展他們的個性,開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2、科學操作實驗箱的價值不能忽視,教師要最大化的應用于教學。小學科學實踐操作材料的三大作用:①解決了教師的三個難題:解決了材料短板問題、讓科學課作文吧更有科學味道、讓科學課不再枯燥。②解決了學生的三個認識問題:讓孩子們認識到科學是有趣的、認識到科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科學是通過動手實踐做出來的。
3、基于兒童立場的一種授課方法。在北京和杭州教研團隊互動研討“船的研究”這一單元中的《船的歷史》一課教法時,葉老師提出“基于兒童立場的一種授課方法”引起了大家的探討興趣。課前,老師站在兒童視角進行了單元取舍,關于船的基礎經(jīng)驗課前對兒童進行調研,掌握孩子現(xiàn)有的知識并對孩子已經(jīng)知道的及想要研究的問題進行分類統(tǒng)計。
4、前測和后測在科學授課中的應用。科學知識基于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課外閱讀,大部分孩子上課前對部分知識已有所掌握和認知,教師在課前設計一套問卷,調查了解孩子們已有的認知,便于教師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教學。一節(jié)課后,再使用一套問卷掌握孩子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取得的收獲。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2-18
義務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2-14
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心得體會01-03
解讀小學數(shù)學課程標準心得體會03-10
2022版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1-07
生物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01-15
英語新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01-30
課程標準解讀心得體會15篇12-18
小學科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