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問道羅浮山散文欣賞

      時間:2022-10-05 23:32:16 短篇散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問道羅浮山散文欣賞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之前的兩句是: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我們暫且不論吃了那么多荔枝是否會上火,但可以說,正是羅浮山的美景,勾起了蘇東坡對荔枝美味的回憶。

      問道羅浮山散文欣賞

        羅浮山由許許多多山峰組成,是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一條山脈,從惠州城出發(fā),沿高速向北不遠,就是羅浮山了,下高速,順著筆直的大道一路前行,平緩的山坡上不時會出現(xiàn)一座寺廟或道觀,妻子建議游覽朱明洞景區(qū)。那是道教名揚天下的道場,行駛一段距離,左手邊有一條小溪,小溪的對面,能看到朱明洞景區(qū)的大門。

        過了橋,迎面是一座三開間的石牌坊,穿過牌坊,是一個小小的廣場,廣場對面是景區(qū)新建的山門,樣式仿古,七開間單檐歇山頂,門匾兩側的門額上,繪著幾幅八仙傳說圖。

        一進山門,兩側山峰對峙,中間的山谷像是被圍墻緊緊夾著的甬道,我們的視線只能一直往前看過去,正前方橫亙著一堵三四層樓高的水壩,水從石縫中淅淅瀝瀝的流下,仿佛舊時人家的大門后立著的影壁。順著壩旁拾級而上,站在大壩頂端,兩邊的山勢頓覺平坦舒展,眼前是一個長方形湖泊,縱深約五百米,橫長近百米,湖面大氣開闊,有曲橋從左側一直延伸到湖心,湖中心曲橋的盡頭,建有一座六角攢尖亭,湖的四周楊柳依依,微風徐徐,心曠神怡之余,精神為之一振。遠遠的望去,湖對面的岸上,有漢白玉筑就的高臺,高臺上矗立著一座道觀,正門上方“沖虛觀”三個大字清晰可辨,在遙遠后山的烘托下,更突顯出道觀巍峨聳立。

        順著湖旁的大路懶懶地往前走,終于到達沖虛觀前。正面只有單門,與寺廟一般開一大兩小的三門不同,門不寬,但很高,顯得不成比例,門上方豎寫“沖虛觀”三個大字,右下留款再建于清同治年間,兩側的圍墻墻壁呈“八”字型展開,進門后繞行,從后門跨出,眼前是一個四方天井,天井前供著燒香的香爐,煙霧繚繞,透過煙霧往前看,正對著的就是道觀的主殿,原來沖虛觀只有一進,進深不遠?邕M主殿,里面供奉著道教遵奉的三位主師爺,左右兩邊還有偏殿,似乎橫向開間較多,需要供奉的神靈看來多級別相當。天井兩側的廂房都變成了出售供品和紀念品的商鋪,其中一家商鋪的門口有口上鎖的井,這就是傳說中的包治百病的神井了,可惜看不到井底,飲不得靈泉,只能過過眼癮,胡思亂想一陣。

        出了沖虛觀,還沒回過神來,一位中年男人閃到我身旁。這位男士開口便說:“我看您儀表不凡,鴻運當頭,可惜心太軟,難成大事,要不要給您算一卦?”

        我呵呵一笑答道:“不必了”。這次我可沒心軟。一把年紀,還做癡心妄想,那必是病得不輕,不該算命,該看心理醫(yī)生了。再者說了,一家人樂樂呵呵,兩家人結伴出游,其樂融融,這就是鴻運當頭,啥幸福不幸福的,非逼著小民談大道理,還是莫言說得好------這個我可真不好說。

        繞著沖虛觀右拐,路旁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幾個朱紅大字說明這里是當年蘇東坡巧遇村姑的地方,村姑莞爾一笑,喜得東坡吟到:“村姑回眸勝仙姑。”孔子說:“食、色,性也”,東坡先生真是性情中人。

        再往前二十余步,有一個正八邊形的深坑,坑里有一個正八邊形的小池子,池里水滿滿的,這就是傳說中東晉道士葛洪和他妻子修建的煉丹池,池旁一座兩米不到的石龕,也是正八邊形的,四面石塊圍合,密不透風,傳說是葛洪煉丹灶。圍著丹灶轉悠幾圈,愣是鬧不明白:制丹藥的材料從哪里注入?又從哪里導出?煉丹的柴火從哪個洞口塞進去?連煉丹的門路都沒搞清楚,看來求道也只能說:心向往之了。

        可我愚心未泯,還想瞻仰葛洪等歷代得道高士曾經(jīng)生活和潛心求道的寶地-----朱明洞。翻開旅游地圖,六個腦袋湊到一起,十二只眼睛像細篩一樣的把巴掌大的地圖過濾來、過濾去,就是找不到朱明洞。經(jīng)過旁人的指點,順著后山山間小道前行,轉了一個大彎,跨過一座小橋,赫然看見一個人工建造的圓形洞口寫著“朱明洞”三個大字,再次在圖上搜尋,原來這里改稱:“元帥樓”。據(jù)說這里曾經(jīng)住過解放后授銜的七個元帥?邕M洞口,感覺如何形容呢?兩個字:失望,三個字:太失望,四個字:相當失望。眼前一塊不大的橢圓形平地,圍繞著平地建有一座毫無特色的二層平頂小樓,占了半個周長,和五六十年代城市的筒子樓沒有任何區(qū)別,據(jù)說當初邀請?zhí)K聯(lián)專家興建,還有兩位元帥定稿監(jiān)工的,看來隔行如隔山,打仗你們行,建筑嘛?咱們以后找個沒人的地方再說,好嗎?

        順著來時的路往回走,重回湖畔,駐足不前,《道德經(jīng)》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許“道”,便是這生生不息、滋養(yǎng)萬物的山水。

      【問道羅浮山散文欣賞】相關文章:

      嘆息散文欣賞10-07

      落花散文欣賞07-11

      領路散文欣賞10-07

      斷想散文欣賞10-06

      隱逸散文欣賞10-06

      穿越散文欣賞10-06

      依戀散文欣賞10-06

      溯散文欣賞10-06

      秋池散文欣賞10-06

      呼喚散文欣賞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