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來者依稀,后者未見散文
前不見古人
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一座孤臺,一曲悲歌,一種落寞,一段流離的傷感。
形單影只的徘徊在時空的逆流中,憑吊的只剩下自己過往的哀怨。生命的一隅,總是匆匆而過,停留的瞬間,細(xì)數(shù)的不過是經(jīng)世的流年。
抽刀斷去的無非是流水的蹤影,舉杯消散的不過是往昔的霓虹。
煙云的歲月洗刷不盡失意的過往,只能使其顯現(xiàn)得更為清晰。以往的故事,只有相同經(jīng)歷的人才能引起跨度時間的共鳴。
嶙峋的山石,崎嶇的荒徑,殘破的坂橋,幽深的云霞,凄清的雨夜,將這一個滿是無奈,痛苦,憂傷的人,陪襯得更加凝重。
往事依稀,如周邊殘垣滿是淋漓的傷痕,伸手輕輕撫摸,心間不禁一悸。我們總是愿意去尋找生命中的交集,兩個陌生的個體,也因為這相同的領(lǐng)悟,有了一致的感慨和唏噓。
在故事里尋找慰籍,尋找搪塞,尋找相同的境遇,為自己尋找一個狹小的出口。
又習(xí)慣將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未來,存放在未知的世界,等待未果的輪回。
當(dāng)下,只是慣性的擺脫,任性的逃避,隨性的安逸。
少不經(jīng)事的我,總是喜歡摻一首落魄的詩,就一口失意的酒,讓倦怠的心暫時的舒緩。隨而來之的,卻是貫徹心扉的痛。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很多事,并不是同病相憐,而是相憐同病。
幾點雨打在石階上,悄愴似淚,水花瞬息的消散。其實,生命也應(yīng)如此,源于欲海,返于俗塵,溶于喧囂之中,從此無聲無痕。任憑風(fēng)的攜帶,去到另一個喜與悲,苦與樂,興與衰運轉(zhuǎn)的循環(huán)。
天地遼闊,此時,似只留下這一臺,一人,一首應(yīng)景的哀歌。
【來者依稀,后者未見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夢里依稀故人來散文10-05
別夢依稀_650字08-30
依稀的反義詞是什么10-07
往之不諫,來者可追作文900字03-04
曾經(jīng)的散文05-12
信念的散文05-15
偽裝的散文05-14
回憶的散文05-14
朱自清經(jīng)典散文05-18
傷痕散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