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書香潤流年散文
有人說,人能仰望,就能幸福。文字在我內(nèi)心深處,就是一朵圣潔的雪蓮花,我愿懷著朝圣者的心情,向它靠近,再靠近……
——題記
喜歡讀書,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小學(xué)時期。具體的表現(xiàn),那就是對“小人書”的癡迷。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對“小人書”并不陌生,那是平民孩子寶貴的精神食糧,對我們進(jìn)行著最早的近似教化的知識啟蒙。因其“物美價廉”,且攜帶方便,成為很多孩子的最愛。那個年代過來的人,沒看過小人書的寥寥無幾。迄今,很多成功人士,在環(huán)境布置高雅,書籍琳瑯滿目的幽靜場所,敘舊聊天,不時還有人談起小人書的話題。那是一個時代人共同的童年記憶,揮之不去,且隨著時光流轉(zhuǎn),愈加清晰。想來,物質(zhì)極端貧窮的時代,對精神財富的渴求,絲毫不遜色于現(xiàn)在,私下覺得,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知道,那時是否有什么經(jīng)典名著,也不知道是否有什么適合小孩子讀的各類刊物叢書,即便有,也一定是堂而皇之地擺放在什么“精神殿堂”了,是我們的目力和腦力都無法到達(dá)的地方。那些書,于我們而言,是“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大家閨秀”,或者是溫婉可人羞羞答答的“小家碧玉”,我們,無緣睹其真面目。好在,我們有“小人書”,如鄉(xiāng)野村姑一樣樸素自然天真可愛,她帶領(lǐng)我們在一個叫做“知識”的殿堂里,嬉戲,玩耍。
小人書,因其一個“小”字,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記憶里,都是在一些街頭巷尾,或者在集市的一角,一本一本,整整齊齊地擺放著,等著有緣的人,來遇見,來解讀。
小人書,大多64開大小,有圖畫,有文字。和大多數(shù)孩子的關(guān)注點不同,對于圖畫,我沒有太大興趣,而與圖畫相配的文字,卻令我百讀不厭。自己讀了還不“過癮”,還每每興致勃勃地讀給大字不識幾個的母親聽?茨赣H聽得入迷的神情,我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原來,那一個個方塊字所表達(dá)的內(nèi)容,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不僅僅讓我——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女孩,如饑似渴,沉浸其中,而且,還能為勞乏困頓的母親,解除疲勞,并使之精神愉悅。在我一個幼小孩子的心里,“文字”不啻于“萬能藥”。
那個時候,我并不懂得,“飯,可一日不食;書,不可一日不讀。”我只是覺得,讀“小人書”真是一種忘我的享受。從小人書里,我讀懂了《安徒生童話》里小人魚的善良美好,讀懂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可悲可憐,讀懂了保爾柯察金的堅強(qiáng)勇敢……小人書,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認(rèn)識世界、感悟人生的窗戶,引領(lǐng)我來到了一片郁郁蔥蔥、花香沁心的青青草地。
幼小的我眼里,小人書好像被施與了魔法,讀著讀著,我褪去了頑劣,變得聰穎,變得喜歡思考。在這樣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閱讀小人書的過程里,我漸漸懂得了真善美,認(rèn)識了假惡丑,看到了眼睛看不到的世界,聽到了耳朵聽不到的聲音。盡管,當(dāng)時的我并不知道,這種隨性的讀書過程,其實是豐富我人生閱歷的過程、積淀我生命厚度的過程、豐潤我心靈情感的過程。
少年時代,母親每次去趕集,我都要跟著,不為別的,只為能向母親要一角錢,在母親忙碌著一家人的生計的時候,自己能去街角的書攤前,租上一本本迷人的“小人書”,一個人或幾個人坐在一條窄窄的長板凳上,靜靜沉浸在書香的世界里。世界很靜,周圍的喧囂瞬間遠(yuǎn)去了。興許是讀得太入迷,以至于母親何時來到身邊,都未曾知曉。常常,母親一個人先回去了,我,還一直待在那里,直到日已夕暮,才踩著自己長長的影子,向家里走去。很奇怪的,一向懼怕孤單寂寞的我,很多很多個陪母親趕集的日子里,都是一個人走回家的;蛟S,那些時刻,沉浸在“小人書”中的我,身邊有無數(shù)的書中的人物陪我伴我吧!
想來,這可以算是少時對書的癡迷吧!
中學(xué)時代,瓊瑤的小說大行其道。少男少女懵懵懂懂的年紀(jì),對愛情似懂非懂,渴望“王子公主”式的不食人間煙火的卿卿我我的愛情。于是,和班里大多數(shù)的女孩一樣,我也成了不折不扣的“瓊瑤迷”,幾乎偷偷讀遍了瓊瑤的所有作品(為升學(xué),讀閑書是家長和老師禁止的)。當(dāng)然,除了學(xué)會做一個白馬王子的夢外,書中那些唯美生動的語言,那些讓人魂牽夢縈的情節(jié),也大大滋養(yǎng)了我生命的土壤,青春路上,無心插柳般地播下了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美、關(guān)于善良的種子。
彼時,除了愛情小說裝飾了我少女玫瑰色的夢境,武俠小說,我也青睞有加;蛟S,每個少女內(nèi)心深處,都有一種“英雄美人”情結(jié)吧!武俠小說,除了刀光劍影,血雨腥風(fēng),也不乏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或許,枯燥的學(xué)生生活太過單調(diào)乏味,愛做夢的年齡,叛逆的時期,我特別向往書中描寫的那種瀟瀟灑灑“仗劍走天涯”的快意豪氣人生,喜歡那“千萬里江山如畫”、“千萬年美人如玉”、“千萬年云煙過眼”的江湖情懷。
讀武俠小說,尤其喜歡金庸、梁羽生、古龍等名家作品。那個時候,繁重的作業(yè),緊張的升學(xué)壓力,讓我對周圍的世界感到漠然、煩躁。在武俠小說里行走,體味武林高手指點江山笑傲江湖的情懷,一種“世界之大,舍我其誰”的豪情壯志自會油然而生,面對生活的勇氣也會倍增。所以,那樣的文字所構(gòu)筑的世界,于我,不啻于一座世外桃源,心馳神往。
想來那時候的讀書,并沒有什么高尚的動機(jī),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還有些消極遁世的感覺。在別人的文字里,流自己的淚,緩解壓力;在別人的文字里,去宣泄、釋放,滿足精神的自我放逐,在別人的文字里,描繪自己的人生。
......
一轉(zhuǎn)眼,學(xué)生時代結(jié)束了。當(dāng)我興致勃勃地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讀書與我卻漸行漸遠(yuǎn)了。做了一名小學(xué)數(shù)學(xué)老師的我,漸漸迷失在由數(shù)字、字母、圖形構(gòu)筑的抽象世界里,書,漸漸地淡出了我的視野。
隨之,戀愛、結(jié)婚、生子,人生中的幾件大事,趕著趟兒地接踵而至。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子繁瑣,而又淡然無味。生活的激情消失殆盡。從單位到家庭,從家庭到單位,生活圈子的狹窄,視野的閉塞,生活情趣的匱乏,千篇一律的日子,讓心靈日益麻木。
日子,像上緊了弦的發(fā)條,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重復(fù)。渾渾噩噩,庸庸碌碌。
無書相伴,歲月倏忽,蹉跎而過,不敢想青春如歌,人生如夢,因為會陡然生出一股悲涼。夜色深沉,我聽得到空氣中那聲嘆息,無奈,幽長。很偶然的,在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在忙完了所有的家務(wù)瑣事后,百無聊賴之際,無意中瞥見了書櫥里那些經(jīng)年累月被我“束之高閣”的書。輕輕摩挲,這些已經(jīng)蒙塵的,被我遺忘在歲月深處的書,仿佛是在注視一個個不受后娘待見的“孩子”。驀地,心頭涌上一陣深深的負(fù)罪感。有多久,我慢待了它們!那個晚上,在明亮的燈光下,我終于靜下心來,讓自己沉浸在那片久違的書香世界里。
那個月夜的閱讀,讓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心靈寧靜。從此,閱讀,又開始“登堂入室”,走進(jìn)了我的生命和生活。
畢淑敏說:“閱讀使人優(yōu)美”,古人曰:“腹有詩書氣自華”,于謙《觀書》中寫道:“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睙o論是為心靈的潔凈,還是精神的芬芳,抑或智性的圓覺,讀書,都應(yīng)該成為一種時下優(yōu)雅的生活方式。不再休閑時讀書,而是用讀書去休閑。因了讀書,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有涯之生耕犁無涯之域。于是,浮躁的心,在這個紛擾的塵世間才依然能不受侵蝕,依然能隔斷紅塵三十里,依然能一片冰心在玉壺。
如一位作家所言,文字亦是有毒的。而我,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已經(jīng)被文字下了蠱。沒有書相伴的日子里,終覺人生仿若“開到花事已酴醾”。我知道,我一直以來,就活在文字構(gòu)筑的活色生香的世界里。在文字里,體驗悲歡離合;在文字里,體驗愛恨情仇;在文字里,體驗冷暖人生。
經(jīng)年后,我終于恍然。閱讀,是一種靈魂的救贖。不管承認(rèn)與否,文字,是我埋藏在心靈深處的一個夢。即便被世俗染盡塵埃,在歲月的角落里,依然清麗如初。有人說:“人能仰望,就能幸福!蔽淖,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就是一朵圣潔的雪蓮花,我愿懷著朝圣者的心情,向它一步步靠近,再靠近……
人生,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有人說:“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我選擇,偶爾讓身體,在路上;也時時讓靈魂,在路上!
【書香潤流年散文】相關(guān)文章:
水潤流年的作文10-06
流年,往事散文10-06
流年逝去散文10-05
歲月·流年散文10-05
歲月流年散文10-06
流年不老散文10-06
清點流年散文10-05
安守流年散文10-06
是誰在細(xì)數(shù)流年的散文10-08
想把流年偷換散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