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道家的名言

      時間:2023-03-01 12:54:08 名人名言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道家的名言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可以帶來警醒和激勵,有助于我們學會正確地做人和處事。究竟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道家的名言,歡迎大家分享。

      道家的名言

      道家的名言1

        1、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3、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nèi),謂之小一。

        4、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6、理無常是,事無常非!读凶.說符》

        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独献.三十八章》

        8、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9、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1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肚f子.人間世》

        11、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2、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13、多言多敗,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1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15、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肚f子.天地》

        1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7、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18、災(zāi)人者,人必反災(zāi)之!肚f子.人間世》

        19、治人事天,莫若嗇。

        20、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道家的名言2

        1、倘若世上沒有壞人,也就不會有好的律師。

        2、災(zāi)人者,人必反災(zāi)之!肚f子.人間世》

        3、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4、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肚f子.齊物論》

        5、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莊子.天地》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7、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独献.六十三章》

        8、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9、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君子三修:有境界,有肚量,有涵養(yǎng)

        12、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13、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法無明文規(guī)定不為罪)

        14、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5、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6、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8、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

        19、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

        20、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21、法律用懲罰預(yù)防特定救濟和代替救濟來保障各種利益,除此之外,人類的智慧還沒有在司法行動上發(fā)現(xiàn)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22、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23、我從學校出來接觸的就是法制節(jié)目,年磨一劍啊!如果徹底轉(zhuǎn)型,就再也回不到法制節(jié)目了。

        2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25、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quán)利的'紙。列寧

        26、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27、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28、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四十八章》

        29、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老子.三十八章》

        3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1、司法,就其本質(zhì)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么司法。

        32、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33、法律有效力國民便昌盛。

        34、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

        35、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西塞羅《法律篇》

        36、懲罰是對正義的伸張。奧古斯丁

        37、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9、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nèi)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nèi)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40、改革開放社會和諧反腐倡廉法制常記。

        41、能至于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42、大天之內(nèi),復有小天。

        4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44、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5、理無常是,事無常非!读凶.說符》

        46、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47、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48、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49、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

        50、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51、享有權(quán)利的人可以放棄他所享有的權(quán)利。

        52、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53、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54、一個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所見識;少見多怪者,常是煩惱的制造者。見得多,問題看得透,心結(jié)打得開,遇事善體諒,情緒能釋放。

      道家的名言3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0.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1.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0.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道家的名言4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3、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jīng)》

        4、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5、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7、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8、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莊子?應(yīng)帝王》

        9、多言多敗,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10、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知北游》

        11、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2、天地之外,別有天地。

        13、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15、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16、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莊子 刻意》

        1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18、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19、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經(jīng)典;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20、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道德經(jīng)》

        21、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22、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

        23、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24、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5、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6、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道德經(jīng)》

        27、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兜赖陆(jīng)》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兜赖陆(jīng)》

        3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

        31、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32、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

        3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4、土處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爭先,故疾而不遲。

        3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36、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7、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38、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兜赖陆(jīng)》

        3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40、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中。

        41、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43、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44、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45、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

        46、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47、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48、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9、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經(jīng)》

        50、物得以生,謂之德。

        51、一家國際范兒的大酒店招聘經(jīng)理,面試題是這樣的':"當你偶然走進客房,撞見一位女客人正在洗澡。你應(yīng)該怎么辦?"眾人都舉手搶答,有的說:"對不起小姐,我不是故意的。"有的說"小姐,我什么都沒有看見。"老板聽后不停搖頭。這時一個帥氣小伙說了一句話,當場就被錄用了。你知道他說了什么嗎?小伙子的回答實在太巧妙了!

        52、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53、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55、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道德經(jīng)》

        5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5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58、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9、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6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6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2、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6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64、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

        65、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66、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67、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莊子?山木》

        68、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兜赖陆(jīng)》

        69、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70、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71、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72、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3、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74、善火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

        7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76、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7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78、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79、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80、不以物挫志。

        81、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天下》

        82、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83、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84、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見大者所知小。

        85、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肚f子·逍遙游》

      道家的名言5

        1、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读凶印ふf符》

        2、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3、重為輕根,靜為躁君!献

        4、常道無名,唯德以顯之;至德無本,順道而成之。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9、不言之教,無為a之益,天下希及之。

        10、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1、天與地卑,山與澤平!肚f子·天下》。

        12、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痘茨献印ぴ馈。

        13、退一步,自然安穩(wěn);忍一句,自是平安。

        14、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15、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16、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f子

        1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8、人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淮南子·說林》

        19、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独献印范。

        2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1、用之者,必假于弗用也,而以長得其用。

        2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3、土處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爭先,故疾而不遲。

        24、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2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2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8、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29、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為人己愈多!献

        30、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3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2、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33、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34、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5、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jié)繩而用之。

        3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7、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3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39、其動,止也;其死,生也;其廢,起也!肚f子·天地》。

        40、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41、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42、夫哀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3、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4、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6、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47、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48、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49、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50、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f子

        51、日極則仄,月滿則虧!豆茏印ぐ仔摹

        52、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献

        53、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5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5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莊子·天下》。

        56、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痘茨献印ぬ┳濉

        57、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58、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59、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痘茨献印ぴ馈。

        60、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61、道自在天帝之前!独献印返谒恼潞由瞎ⅰ

        62、極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經(jīng)法·四度》。

        63、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兜赖陆(jīng)》

        64、能至于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6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独献印

        6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献

        67、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68、圣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69、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70、常勝之道曰柔,常不勝之道曰強。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之為禍。

        7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73、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f子

        74、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刻意》

        75、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道家的名言6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變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老子

        6、知足則不辱,知止則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已為人己愈多。老子

        9、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老子

        10、見素抱樸、少私寡歡。老子

        1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老子

        12、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

        14、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莊子

        15、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莊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莊子

        17、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莊子

        18、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莊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20、飄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道德經(jīng)》

        21、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兜赖陆(jīng)》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独献印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肚f子天下篇》

        24、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淮南子繆稱訓》

        25、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道德經(jīng)》

        26、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淮南子說林訓》

        27、同道者相愛,同藝者相嫉; 同與者相愛,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愛,同壯者相嫉----《亢倉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兜赖陆(jīng)》

        29、君子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痘茨献涌姺Q訓》

        30、人有盜而富者,富者未必盜;有廉而貧者,貧者未必廉!痘茨献诱f林》

        31、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敗,多事多害!队柮稍鰪V》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独献印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读凶诱f符》

        35、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列子說符》

        36、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豆茏影仔摹

      道家的名言7

        1、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2、親”要見面,“愛”要用心。古人都曾告誡過世人:“百回信到家,未當身一歸”。所以,無見便不親,無心便不愛。

        3、透過生死,才會明白健康的重要;透過成敗,才會明白通達的重要;透過得失,才會明白淡泊的重要。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過于苦苦追求那些原本可以放棄的,卻忽略了生命中那些最最寶貴的。人生難免會有迷茫,關(guān)鍵在于明白自己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多點淡然,少點虛榮,活得真實才能活得自在。

        4、一樣花開一千年,獨看滄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幾回知君到人間。

        5、一劫塵緣負一次相思,一步距離斷一指天涯。一段經(jīng)年碎一夢空歡,一朝紅顏刻一碑荒涼。一岸紅塵,一水蒼茫,終是情太重,傷太深,一襲藍衫陷一場沉淪,一夢浮生覆一心斷腸。

        6、"汝喜為我喜,汝悲為我悲,雖死渾不懼,雖別魂不離,系我一生心,求汝,展眉歡。——天下歸元"

        7、我曾聽聞,遲暮美人,嬌韻猶存,傾了半座繁城。我曾聽聞,阡姿云成,嬋娟伊人,時年黯淡光輪。我曾聽聞,煙花易冷,曇花一瞬,流年辜負情深。我曾聽聞,葉落無聲,秋過無痕,鴛夢不知重溫。

        8、風曾許花一段情,相搖曳,苦無終。也有雪襯中秋月,倒是更無情,何言相伴歡。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過去,回不了當初。

        12、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13、緣聚緣散緣如水,背負萬丈塵寰,只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4、世上,繁花萬千,淺秋里,最喜歡素白嬌小的茉莉,這一種不是最入眼卻最入情的花兒,那芳香,是最怡人的心醉,那潔白,纖塵不染。

        15、親愛的,我真的很想你,我把每一寸思念化成了眼淚,在我的夢里,在我的歌聲里,而它一滴一滴的刺痛了我的心。

        16、人生不過是一場旅行,你偶遇我,我相逢你,修行路上,各自向前。與其相見,不如懷念,與其糾纏,不如隨緣。人心太真易傷懷,太假易遭人棄,若即若離保持著大家都能認可的距離,才是最長久的相依,最長久的才是最真的。

        17、戶外桃花不知宮墻的冷,紛紛揚灑的落花埋葬一場韶華,夜里誰在癡癡地唱,唯愿君心似我心。閣中薔薇不知江湖的險,冷冷妖艷的紅裝覆蓋一場過往,臺上誰在癡癡地唱,停筆相思淚千行。傲骨寒梅不知世間的悲,簌簌飄零的`冬雪染白一場記憶,河岸誰在癡癡地唱,空留殘念斷蒼桑。

        18、曾有悲歡許清夢,一場空,兩相濃。也有相思堪覆舟。何待上西樓,相隨異夢中。

        19、每次回家,都會去翻閱曾經(jīng)你給我寫的信。細細閱讀,體會你握筆的姿勢,蹙眉的樣子。每句話每個字都是當時最完整的你。今天你在哪里我不知道,權(quán)當是個筆友吧。

        20、生活比漫畫殘忍一百倍。它在你身邊安排了無數(shù)喜歡欺負你的胖虎,無數(shù)喜歡嘲笑你的強夫,和一個你永遠都追不上的宜靜,卻從來沒想過要送你一只真正的機器貓。

        21、除非黃土白骨,我守你百歲無憂——書海滄生《十年一品溫如言》

        22、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3、行走在他鄉(xiāng),漂泊的景致,在清風追逐的淚痕里,擠壓著異鄉(xiāng)客的靈魂。那連綿的沙漠,那朵朵的云彩,傳遞的都是故鄉(xiāng)清脆的鄉(xiāng)音。

        24、天下風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yè)談笑間,不勝人生一場醉。

        2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6、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27、人的一生機遇總是有的,如果把握不住,不要怨天憂人,原因只是自己不夠優(yōu)秀;不要把時間當垃圾處理,唯有珍惜光陰,才能提升生命的質(zhì)量。

        28、人走茶涼,落得滿地荒涼。癡心殘憶隨君逝,秋風蕭瑟入君夢。愿此情,此意隨風零落為泥碾,仍相記。

        29、只想放空自己,讓煩惱隨風飄去,走過熟悉地方,失落感涌了上來,原本以為已經(jīng)忘了的事和人,清晰的出現(xiàn)在腦海,就像從未忘記!

        30、風習裊裊,盈水展千華,飛檐亭角清鈴響。猶記當初,你回眸莞爾,一笑傾城百日香。

        31、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應(yīng)明《菜根譚》

        32、不戀塵華,不寫紅塵紛擾,不嘆世道蒼涼,不惹情思哀怨。閑看花開,靜待花落,冷暖自知,干凈如始。

        33、唯美的古風詩句

        3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5、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6、當你對自己微笑時,世上沒煩事能糾纏你;當你對自己誠意時,世上沒人能欺騙你;钤趧e人的掌聲中,最易迷失自己;處在別人的關(guān)愛中,最易弱化自己。敢于面對困境的人,生命因此堅強;敢于挑戰(zhàn)逆境的人,生命因此茁壯。

        37、人生短暫,不要讓自己活得太累,擠不進的世界,不要硬擠,難為了別人,作賤了自己;做不來的事情,不要硬做,換種思路,也許會事半功倍;拿不來的東西,不要硬拿,即使暫時得到,也會失去。

        38、別依賴,沒有免費的肩膀;別退縮,落井下石的人很多;別低頭,地上沒有黃金只有垃圾。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獨的時候,給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時候,給自己溫暖?部缆吠荆o身邊一份溫暖;風雨人生,給自己一個微笑。世界很大,無需鉆牛角尖,擠不進的世界,不要硬擠,換個角度,你會更有作為。

        3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40、一曲忘川斷人腸,三生三世永相望。不提前世恩仇錄,只愿今生與君老。

        41、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42、平凡的人生,默默的度過。該有的遲早會有,過分強求也無謂。該失去的,也遲早會失去,正如人生百年,終有一死。倒不如珍惜眼前的平凡生活,享受生活帶來的苦樂。人生本來就是苦樂相間,得失更替。與其終日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倒不如平平靜靜中去享受,人如果真靜下來總會想明白很多東西。

        43、趁陽光正好,趁微風不噪。沒娶的別慌,待嫁的別忙。經(jīng)營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時光,及時盡孝,一切該來的總會到。

        44、說書人:她說青梅竹馬的事,不過梨花落盡,難守癡戀,難分仲秋,物是人非,一場故事陳述一世浮夸。唱戲人:她唱平女王侯的事,不過牡丹開遍,難棄繁華,難舍錦繡,空負紅妝,一曲薄涼唱盡一世荒唐。守墓人:她念江湖俠侶的事,不過彼岸無邊,難訴恩怨,難逃劫難,相思成灰,一寸白發(fā)枯等一世長眠。

        45、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46、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7、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48、見榴花水中淺笑 也無悔陪你 醉看今朝。

        49、銅鏡映無邪扎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方文山《發(fā)如雪》

        50、終是誰使弦斷,花澆肩頭,恍惚迷離。

        51、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論其美丑,所以天空寬闊無邊。大地擁抱每一寸土地,不論其貧富,所以大地廣袤無垠。海洋接納每一條河流,不論其大小,所以海洋廣闊無邊。

        52、相思成風,思念如雨,我在渡口靜默成守候,對岸花開了一季又一季,相思楓葉紅了又紅;時間在旋轉(zhuǎn)的指針里,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思念的木馬在旋轉(zhuǎn)中飄落成災(zāi),滿心的期望演變成泛黃的舊故事,扉頁褶皺不堪,經(jīng)不起翻閱。

        53、"第一世,我尋遍所有墳冢.不為長眠,只為貼近你那腐朽的容顏...第二世,我守在忘川河邊.不為輪回,只為在途中與你相遇相見...這一世,我凡塵殺戮飲血.不為成魔,只為血雨中你能看我一眼...——女巫的貓《三生三世艷蓮殺》"

        54、生若求不得死如愛別離終有日你會懂這謎題黃泉碧落去從今分兩地千山雪月下長相憶是今生相伴或來世再惜為何你總不懂這謎題到驀然回首才默默長記天涯路只影向誰依——Finale《河圖寒衣調(diào)》

        55、思念是清淡的詩,不是因為孤獨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孤獨,真誠的心靈勝過鉆石的光芒,你我的情誼天長地久。

        56、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57、無論多別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放下吧,忘記吧,一轉(zhuǎn)身,一抬眼,你就會看見遠處風景迷繞。不要因為一條臭水溝,壞了賞美的心境。

        58、人生如夢,聚散分離, 朝如春花幕凋零,幾許相聚, 幾許分離,緣來緣去豈隨心。 青絲白發(fā)轉(zhuǎn)眼間,漠然回首,幾許滄桑在心頭。 獨自淚空流。

        59、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60、合適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錢,也不靠近權(quán),而是靠近靈魂;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貴,也不是凡事都對,而是問心無愧。

        61、磨難是很多人必然要經(jīng)歷的一場大火,你要么冶煉成金,要么化為灰燼。當你退無可退的時候,你已經(jīng)沒得選擇。

        62、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涵容以待人,恬淡以處世!胍环◣

        63、看懂一個人,一定是你在意過;看清一個人,一定是你落魄過;看破一個人,一定是你較量過;看透一個人,一定是你付出過;看穿一個人,一定是你受騙過;看淡一個人,一定是你珍惜過;看明一個人,一定是你放棄過。

        64、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65、紅塵初妝,山河無疆。最初的面龐,碾碎夢魘無常,命格無雙。

        66、我想有個人,能夠經(jīng)常對我微笑;我想有個人,能夠經(jīng)常跟我說說心里話;我想有個人,能夠珍惜我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67、你這樣的處境,還這么的為他人著想,這是非常難得的。

        68、煮一壺溫酒,輕酌世間的悲歡,誰轉(zhuǎn)身離去,自此清歌送別,苦了這一盞無憂。抒一段情詩,傳頌世間的真心,誰眼眸冷漠,自此癡人淚盡,濕了這一紙丹墨。折一枝白梅,獨嗅世間的涼薄,誰宿命無奈,自此花容雪發(fā),守了這一句謊言。點一盞孤燈,永伴世間的陰暗,誰青衫空瘦,自此抑郁寡終,隨了這一生孤獨。

      道家的名言8

        1、物得以生,謂之德。

        2、安危相易,禍福相生。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4、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5、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

        6 、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7、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8、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9、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10、中無主而不止,外無正而不行。

        11、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12、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1 3、上天生了人,暢行于世,人,至尊。

        14、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

        1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6、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7、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8、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物極則反,命曰環(huán)流。

        19、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20、兵強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21、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25、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

        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7、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28、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2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30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家的名言9

        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5、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

        6、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7、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物得以生,謂之德。

        9、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10、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11、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1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3、天地無為也而無不為也。

        14、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15、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16、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17、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18、人道順施,仙道逆取,取藥于坎。而造丹于離也。

        19、修道者,當未了道,必先正己,既已了道,又須正人。

        20、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21、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3、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于郊。

        24、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25、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6、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家的名言10

        1、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2、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莊子?齊物論》

        3、凡物皆始于無。

        4、元氣生萬物而不有。

        5、臣不得其所欲于君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淮南子·主術(shù)》。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7、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

        8、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9、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10、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肚f子.人間世》

        11、無為而無不為。——《老子.四十八章》

        12、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13、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淮南子·說林》。

        14、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15、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16、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shù)窮,不若守中。

        17、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18、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肚f子.齊物論》

        19、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20、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

        21、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22、理無常是,事無常非!读凶.說符》

        23、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24、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25、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26、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行也!痘茨献印ゃ嵴撚枴

        27、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肚f子·養(yǎng)生主》

        28、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列子?楊朱》

        29、欲致魚者先通水,欲致鳥者先樹木!痘茨献印ふf山訓》

        30、國無義,雖大必亡。人無善志,雖勇必傷!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

        31、臣不得其所欲于君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淮南子?主術(shù)》。

        32、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莊子?養(yǎng)生主》

        3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34、萬物皆由道(物質(zhì))而生。

        35、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6、行一棋不足以見智,彈一弦不足以見悲。――《淮南子?說林》。

        37、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第二十章》

        38、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39、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4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41、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肚f子.天地》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戰(zhàn)國·老聃《道德經(jīng)·三十三章》

        43、見虎一文,不知其武;見驥一毛,不知善走。――《淮南子?說林》。

        44、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第二十章》

        45、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

        46、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4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48、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49、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50、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5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52、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痘茨献印ふf山訓》

        53、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独献.六十三章》

        54、見虎一文,不知其武;見驥一毛,不知善走。——《淮南子·說林》。

        55、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肚f子·齊物論》

        56、多欲虧義,多憂害智,多懼害勇!痘茨献印た姺Q訓》

        57、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58、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59、目見百步之外,不能自見其眥!痘茨献印ふf林訓》

        60、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61、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62、一個人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情沮喪到絕望地步了,身體死亡的悲哀與“心死”相比還小一些。莊子更重視人的心靈的.健全和精神的自由,因而認為“心死”比“人死”還嚴重。

        6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兜赖陆(jīng)》

      道家的名言11

        1、多言多敗,多事多害。——《訓蒙增廣》

        2、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3、物得以生,謂之德。

        4、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独献.三十八章》

        7、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8、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10、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1、昆蟲草木,猶不可傷。(保護生態(tài))

        12、能至于無樂者,則無不樂;無不樂則至極樂矣。

        13、多法以治多欲。欲多不可須祛,防遏斷除,使之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抖瓷癜说勖罹(jīng)》

        1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15、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肚f子.天地》

        16、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独献印

        1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8、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19、多言數(shù)窮,不如守中。

        20、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待百姓)

        21、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wǎng)。

        22、吉事尚左,兇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zhàn)勝以喪禮處之。

        23、災(zāi)人者,人必反災(zāi)之!肚f子.人間世》

        24、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25、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6、天有所短,地有所長;圣有所否,物有所通!读凶.天瑞》

        27、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28、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若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29、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30、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惟不爭,故無尤。

        31、多言多敗,多事多害。

        3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33、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34、道自在天帝之前。

        35、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6、土處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爭先,故疾而不遲。

        37、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38、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和平發(fā)展)

        39、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肚f子.齊物論》

        40、《微旨》:慈心於物,恕(推廣)己及人。

        4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4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43、要皆亦太極所判之陰陽也,兩者名雖有異,而實同出一源,太上謂之玄。玄者,深遠之謂也。學者欲得玄道,必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其中渾無物事,是為無欲觀妙,此一玄也。及氣機一動,雖有知卻不生一知見,雖有動卻不存一動想,有一心,無二念,是為有欲觀竅,此又一玄也。

        4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4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6、萬物皆出于機,皆入于機。

        47、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蛐钠痨稅海瑦弘m未為,而兇神已隨之。

        48、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49、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0、道者開口動舌發(fā)言之詞也。又云道者,虛無之無也,混沌之宗,乾坤之祖,能有能無,包羅天地,道本無形,莫之能名,無形之形,是謂真形,無象之象,是謂真象。先天地而不為長,后天地而不為老,無形而自障,無象而自立,無為而自化,故曰大道。經(jīng)云視之不見,故曰無形。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混混沌沌,分為陰陽,故為天地也。育者養(yǎng)也,長養(yǎng)陰陽故為生育也。陽者清也,上騰為天,陰者濁也,下潛為地,天地者乃大道之子也。

        51、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独献.六十三章》

        52、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能使形無事、神無體,以清靜致無,即與道合!睹钫娼(jīng)》,《無上秘要》卷五《人品》

        5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54、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55、和大怨,必有馀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56、指點上善之心,平平常常,無好無惡,浩浩蕩蕩,無陂無偏,極其和柔。是以居上不驕,居下不倍,于己無尤,于人無怨。

        57、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58、人法天地,故不得燥處,常清靜為務(wù)。清靜為天下正。真思志道,學知清靜。(韜光養(yǎng)晦)

        59、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0、善游者溺,善騎者墮,各以其所好,反之為禍。

        61、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62、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63、天地之道,極則反,盈則損。

        64、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65、大天之內(nèi),復有小天。

        6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7、無為而無不為!独献.四十八章》

      道家的名言12

        1、三,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老子.二十三章》

        2、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3、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多言多敗,多事多害。前蜀。杜光庭。

        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肚f子·田子方》

        6、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7、古之人,外化而內(nèi)不化;今之人,內(nèi)化而外不化!肚f子·知北游》

        8、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9、則滅,木強則折;革固則裂,齒堅于舌而先敝。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莊子·山木》

        11、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圣人貴精。

        12、七,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莊子.齊物論》

        13、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14、有生于無,實出于虛。

        15、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

        16、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17、堅強處下,柔弱處上。

        18、無形無名者,萬物之宗也。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20、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2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道家的名言13

        1、理無常是,事無常非!读凶.說符》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4、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jīng)》

        5、莫逆于心,遂相與為友

        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7、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經(jīng)》

        9、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10、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第二十章》

        11、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道德經(jīng)》

        12、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13、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4、同類相從,同聲相應(yīng),固天之理也。

        15、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17、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18、不謂小善不足為也而舍之,小善積而為大善;不謂小不善為無傷也而為之,小不善積而為大不善。

        19、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0、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肚f子.人間世》

        21、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读凶印钪臁

        22、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肚f子·田子方》。

        2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4、欲剛者必以柔守之,欲強者必以弱保之;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

        25、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

        26、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道德經(jīng)》

        27、吞舟之魚蕩而失水,則制于螻蟻,離其居也!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

        2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9、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見大者所知小。

        3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兜赖陆(jīng)》

        32、七,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小。——《莊子.齊物論》

        3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34、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5、察見淵魚者不詳,智料隱匿者有殃。

        36、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莊子?齊物論》

        37、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38、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3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40、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

        41、圣人不貴尺之壁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淮南子·原道訓》

        42、治大者不治細,成大功者不成小。――《列子?楊朱》

        43、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道家的名言14

        1) 不以物挫志。

        2) 譯文: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可玩物喪志。

        3)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4) 譯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5)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6) 譯文: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jié)父母,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這就是作賢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嘆世俗阿諛成風,嘆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喚真正的孝子、賢臣。

        7) 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

        8) 譯文:無為,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閑暇有余;有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為,闡釋無為之治。

        9) 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

        10) 譯文:天鵝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卻是潔白的;烏鴉并不天天暴曬,而羽毛卻是烏黑的。萬物出自本性,不能強行改變。

        11)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2)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13) 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氣耳。

        14) 譯文:人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當作神奇,把自己厭惡的東西當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變化為神奇,神奇也可以變化為臭腐。所以說:"整個天下不過是一種氣罷了。"對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成語"化腐朽為神奇"源出于此。

        1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16) 譯文: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guī)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

        17)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怍。

        18) 譯文:知足的人,不為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nèi)心道德修養(yǎng)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會超脫。

        1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20) 譯文:大寒季節(jié)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道家的名言15

        1)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2) 譯文:一尺長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遠也截不完。物質(zhì)可無限分割。

        3)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于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肚f子天地。

        4) 譯文:有了機械,就會產(chǎn)生機巧之事;有了機巧之事,就會產(chǎn)生機巧之心;機巧之心放在胸中,就會破壞純白的品質(zhì)。不具備純白的品質(zhì),就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會被道所拋棄。功利機巧的確是壞事害人的東西。

        5)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6) 譯文:不知是莊周在夢里化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里化成了莊周呢?莊子現(xiàn)身說法,認為夢與覺并無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現(xiàn)象。因此,若要齊同物論,就必須首先破除有我之見,而與萬物混為一體。

        7) 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8) 譯文:脂膏燒完了,火種卻流傳下去,無窮無荊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盡火傳,是說形體雖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盡火傳喻學業(yè)師徒相傳。

        9) 鳧脛雖短,續(xù)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10) 譯文:野鴨的腿雖短,如果給它接上一段,它就會痛苦;仙鶴的腿雖然長,如果給他截去一段,它就會悲傷。說明強以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語鶴長鳧短、斷鶴續(xù)鳧都出自這里。

        11)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 譯文:君子之間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13)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14) 譯文: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費。

        15)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6) 譯文:知識少的不了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了解年壽長的。

        17)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蟲因為年壽短而難以經(jīng)歷和知曉更多的事物。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18) 譯文:至人泯滅了物我的'對立與區(qū)別,不再有我,神人聽應(yīng)自然,完全拋棄了功業(yè)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拋棄了聲名的桎梏。偉大的人不為自我、功業(yè)、聲名所累。

        19) 故曰,夫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zhì)也。

        20) 譯文: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yǎng)的極高境界。

        21) 悲樂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過;好惡者,心之失。

        22) 譯文:悲痛與歡樂,會使德性流于邪僻;不忘喜怒,會以道為過錯;陷入好惡,會喪失道德。

        23)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

        24) 譯文:多數(shù)人看重利,廉潔之士注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道家的名言】相關(guān)文章:

      道家說美文04-14

      道家思想的核心10-27

      精選道家作文300字三篇10-22

      精選道家作文300字4篇10-22

      道家作文600字5篇11-19

      道家作文400字四篇11-26

      【精選】道家作文300字3篇09-21

      【精選】道家作文300字4篇10-06

      道家作文300字9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