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

      時間:2024-05-07 07:35:49 經(jīng)典短文 投訴 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學(xué)過很多成語吧,成語的語言文字是非常深奧的,含義是非常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成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1

        邯鄲學(xué)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么學(xué)什么,學(xué)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xué)走路去了。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吹叫『⒆呗,他覺得活潑、美,學(xué);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xué);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xué)。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故事出自《莊子·秋水》。

        成語“邯鄲學(xué)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xué)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yōu)點和本領(lǐng)也丟掉。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2

        畫餅充饑

        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盧毓,在魏國做官,由于他為魏文帝曹丕出了許多好主意,因此,受到朝廷器重,升為侍中、中書郎。

        有一次,魏文帝對盧毓說:"國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關(guān)鍵就在你了。選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聲的,名氣不過是在地上畫一個餅,不能吃的`。"

        盧毓回答說:"靠名聲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的人才。由于修養(yǎng)高,行為好,而有名的,是不應(yīng)該厭惡他們。我以為主要的是對他們進行考核,看他們是否真有才學(xué),F(xiàn)在廢除了考試法,全靠名譽提升或降職,所以真?zhèn)坞y辯,虛實混淆。"

        魏文帝采納了盧毓的意見,下令制定考試法。

        釋義: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3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lǐng)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云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dān)心貽誤戰(zhàn)機,心里很是著急?墒牵巯聨兹f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向?qū),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向?qū)u搖頭說: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說,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向?qū)дf:你什么也別說,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于事。腦筋一轉(zhuǎn),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仿佛已經(jīng)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望梅止渴:故事出自《世說新語》。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4

        愚公移山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著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里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為,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著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jié)的時候,才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后,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了,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dǎo),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里。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為什么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從此,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5

        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崩掀牌盘痤^,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xué)。每天的學(xué)習(xí)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成語故事簡短文字版】相關(guān)文章:

      簡短的成語故事06-13

      比較簡短的成語故事09-29

      簡短歷史成語故事三篇09-29

      英語成語故事09-29

      阿堵物的成語故事11-22

      舞文弄墨的成語故事10-07

      以強凌弱成語故事10-07

      助桀為虐的成語故事10-07

      綆短汲深的成語故事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