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10篇【通用】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讀好書,寫好字。
教學難點:
感悟?qū)W習徐虎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導入新課
1.最近,我們認識了一些名人,有法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安培,還有舉世聞名的美國的電學家和發(fā)明家——愛迪生。這兩位都是外國鼎鼎大名的科學家。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來認識一個中國人, 請看,他是誰?(出示徐虎的圖片)徐虎?纯磮D上的徐虎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
2.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徐虎!上海西部企業(yè)集團水電維修工。他在管轄的居民區(qū)掛起了“特約服務箱”,日夜為人民服務,從此居民不再為發(fā)生水電事故發(fā)愁。 (出示徐虎的資料)
3.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guān)于徐虎的課文,題目就很特別,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
4.誰來讀好課題!讓我們一起來讀好課題!
5.你發(fā)現(xiàn)文中的課題和老師寫的課題有什么不同?
二、范讀引路 創(chuàng)設學境
徐虎到底是個怎么樣的人,為什么人們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請打開課本讓我們一起走進徐虎,看看在他的身上發(fā)生了怎樣感人的故事。(師范讀)
三、初讀感悟,學詞讀句。
1. 聽了老師的朗讀,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也被徐虎的事跡感動了呢,你們想不想讀呢?那就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的去讀課文吧!(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平凡 按時 地段故障 提供 凌晨 附近 咕嘟 服務 徐虎 工具 取出 千家萬戶 挨家挨戶
。1)指名讀,同學們仔細看看他們的'拼音,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
(2)指導理解詞語。 你能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嗎?
A. 平凡:找一個近義詞。 (普通)
B.千家萬戶和挨家挨戶這兩個四字詞語中都有家和戶,那他們的意思一樣嗎?你怎么理解的呢? 這里的千和萬是不是指正好一千和一萬呢?(是表示多)
。3)理解了這兩個詞語,那老師這有個填空,能把這兩個詞語準確地送回家嗎? (出示填空)
。4)小朋友們不但把詞語讀得很正確,而且能理解詞義,真不簡單!現(xiàn)在去掉拼音,一起來讀,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各種形式的讀)火車火車哪里開?
3.詞語讀準了,那就請同學們來讀讀課文,看誰讀得準,讀得流利!其他同學做小評委,認真聽,一個同學讀完了,要請小評委們提出自己的評價,好不好? (分別請學生讀每一段。出示長句子,指導朗讀。)
A .凡附近居民水電出現(xiàn)故障,急需當天夜晚修理的,請寫清地址投入箱內(nèi),本人將及時提供熱情服務。(“ 故障”就是毛病的意思,從“急需”這個詞我們看出事情不能等,很急)
B.可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便說:“這是總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擱。”
4.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5.剛剛我們初讀了課文,同學們,現(xiàn)在徐虎在你心目中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是。海ǔ鍪咎羁眨 讀了課文我們知道徐虎是 。許多年來, 徐虎利用 , 走遍了 ,給大家 。人們都說他的像 。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很會讀書,邊讀邊思考,真是好樣的!課文的哪一小節(jié)告訴我們徐虎是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 出示,誰來讀一讀,
2.剛才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普通”就是“平凡”的意思,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水電修理工,而人們卻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面這六個生字吧! (出示六個生字): 徐 修 供 取 務 凡
2.我們先來看看第一行,他們都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
3.你是怎么來記住這些字的呢?
徐:老師送給你們一個兒歌,雙人加余讀作徐。記住兒歌你就記住這個字了,那這個字寫的時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修:記住了“徐”,我們來看看“修”字,你怎么來記,或者你想來提醒大家什么? 這個字的筆順比較多,老師也送給大家一個兒歌,“修”字單人靠一豎,右邊折文三撇住。 跟在老師后面說一遍,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師范寫)
供:記住了“修”,我們來看看“供”,你是怎么來記住他的呢? 他是一個多音字,除了第一聲,還有第四聲。你會給他分別組詞嗎?
。阂黄饋砜纯础叭 ,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他? 老師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耳朵的“耳”這兒上面一橫要長些。
務:學習“務”你怎么記住它呢?折文在上力在下,這字讀“務“整五畫。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寫!上面的折文要寫得舒展一些。
凡:學習“凡”。幾個人的幾,在里面加一點,就是凡。
4.我們講了注意點,又講了記住的方法,那寫起來就更加的簡單了,請同學們在自己的本子上練習寫一遍。
a.學生練寫,教師巡視,相機糾錯。每個生字寫一遍
b.拿到投影上展示,找出不足點。ㄖ攸c評講“修”)
c.生再次練寫!
d.再次投影進行講評。
課后作業(yè):
1. 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做到響亮、正確、流利。
2. 將六個生字寫兩遍,每個生字組兩個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和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3.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和主要內(nèi)容。
2.理解通過比較的寫法突出事物的特點。
教學難點
潛移默化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過程
[預習指導]
。保痴b課文1-3段。
。玻鉀Q生字詞。
[三分鐘演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新課:
請一同學描述此地春天的感受,由此引出北中國的冬天,由于學生沒去過,可造成疑問,激發(fā)學習欲望。
二、作者簡介
三、檢查預習:
。保度吮硶瑪
。玻等松虾诎迥瑢懮衷~,師生共同評價。
四、解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中的提示的地點和季節(jié)。
五、分段朗讀課文,師生混讀,隨機停頓,請其他學生接力。這樣可保證學生注意力集中,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
六、理清文章脈絡:
。保畣栴}設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濟南的冬天的?
。玻畬W生獨立思考,找出答案的舉手,直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行了進行提問。
。常釂柸舾扇耍WC各種答案都有,言無不盡。
。矗處熃Y(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評價訂正歸納小結(jié)。
參考:天氣 山景 水色
七、堂上練習:
八、小結(jié)課文,提示學生熱愛祖國的河山。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6個字。
2.學習課文過程中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4.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體會幸福來之不易,只有不畏艱險,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才能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二、教學重點
1.會寫6個字,并且做到端正、整潔,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2整體會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人們對幸福的渴望,感悟到只有不畏艱險,克服生活中的重重困難,才能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四、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課件。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搿
1.(板書:鳥)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鳥?
2.(板書:幸福)你見過幸福鳥嗎?看到這種鳥的名字你想到了什么?
3.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1課。
。ǘ┏踝x課文,感知內(nèi)容。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書(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小伙伴讀),有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助你。讀完課文把生字畫下來,再讀一讀。
2.小組同學在一起讀生字卡片,互相幫助讀準字音。
3.教師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可指讀、開火車讀、分組讀)。
4.自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和同桌交流。
5.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要去尋找幸福鳥?
(三)引導想象,讀中感悟。
1.人們?yōu)槭裁匆獙ふ倚腋xB?(第一、二自然段)
。1)引導想象:生活中沒有河流和田地,沒有小鳥和花草是什么樣子?
課件出示圖片:風景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和荒涼環(huán)境的對比。
體會旺嘉的家鄉(xiāng)是多么荒涼,生活是多么貧困。
。2)朗讀第一自然段。
。3)尋找幸福鳥要過三道難關(guān),旺嘉為什么還要去?他會對家人和朋友們說些什么?體會“自告奮勇”的意思,讀一讀這個詞。
2.旺嘉在尋找幸福鳥的路上過了哪三道難關(guān)?自己讀文找一找并做出標記。
3.集體交流。
。1)旺嘉過“亂石灘”時踩在石塊上,他疼嗎?為什么還要踩上去?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評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旺嘉的勇敢。
重點句:“……每一塊石頭都像鋒利的刀子。旺嘉勇敢地踩上去,雙腳被扎破了,鮮血直流!
。3)來到“沙漠”,旺嘉又遇到什么困難?
課件出示:一望無際的沙漠景象。
填空引導想象:旺嘉渴了,餓了,他昏倒了,醒來后。
走出沙漠時,他已經(jīng)瘦得皮包骨頭了。
讀詞“忍饑挨餓”。
。4)讀第四自然段,通過評讀、范讀重點指導后兩句話。
。5)同學們,此時你最想對旺嘉說什么?
。6)旺嘉已經(jīng)過了兩道難關(guān),他是多么勇敢,不畏艱險,第三次他又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克服了嗎?通過朗讀讀出他的.勇敢。
4.旺嘉終于找到了幸福鳥,他對幸福鳥說了什么,幸福鳥就跟他一起回到了家鄉(xiāng)?
5.有了幸福鳥,旺嘉的家鄉(xiāng)變成了什么樣?
課件展示:家鄉(xiāng)從荒涼貧瘠到富饒美麗。
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6.旺嘉為家鄉(xiāng)的人們帶來了幸福,人們會怎樣稱贊他?
。ㄋ模┗仡櫲,整體感知。
旺嘉克服了重重困難,才找到了幸福鳥。是什么力量讓他這么勇敢?(引導學生感受人們對幸福的渴望)
(五)作業(yè)設計。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朗讀課文,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板書設計
幸福鳥
自告奮勇對幸福的渴望
亂石灘鋒利——扎破
沙漠忍饑挨餓
雪山看不見——摸索勇敢
不畏艱險
克服困難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做猜字游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做到有感情。
。ǘ┰~語積累。
學習課文后,你喜歡文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讀或背給大家聽。
。ㄈ┳灾髯R字。
1.出示生字卡片:搶讀生字。
2.獨立識記。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本課要求會寫的6個字?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記憶)
。ㄋ模┲笇鴮。
1.按照結(jié)構(gòu)特點給6個字分類: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有3個,可以重點指導。
2.指導書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左窄右寬:頂、攔
左右相等:亂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書寫。
。ㄎ澹┳鳂I(yè)設計。
1.抄寫生字詞。
2.把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抄寫在“采蜜集”本上。
語文教案 篇4
習作:大樹和小鳥(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豐富的想像,把想像到的寫下來。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將“大樹”和“小鳥”聯(lián)系起來想像,編出有簡單情節(jié)的故事。
教學難點:將“大樹”和“小鳥”聯(lián)系起來想像,編出有簡單情節(jié)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明確題目要求,啟發(fā)想像:
1、分別出示“大樹”和“小鳥”兩個詞語,請學生說一說:大樹什么樣?什么樣的小鳥?
。ㄖθ~茂盛的大樹;瀕臨滅絕的大樹;很神奇的大樹;有了病蟲害的大樹……)
。利惖男▲B;稀有的小鳥;會捉蟲的小鳥;暫時棲息準備遷徙的小鳥……)
2、要求學生把大樹和小鳥聯(lián)系起來進行想像,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3、你還可以把什么聯(lián)系起來想像編故事,試著說說。
。ù蠛:托◆~;莊稼和土地等;小河與麥苗……)
二、口語表達:
1、學生用語言表達想象內(nèi)容
2、教師聽取學生匯報,規(guī)范學生語言,鼓勵大膽想像,提倡與眾不同。
重點指導:把故事情節(jié)說具體。
3、可采取追問
三、指導書寫:
1、提出書寫要求: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不寫錯別字。
2、學生進行。
四、修改習作:
1、寫完后讀一讀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主要看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2、請一人讀習作,然后全班進行點評。
3、同桌互相讀習作,互相修改。
五、課堂:表揚想像豐富的同學,提倡與眾不同,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
六、作業(yè):進一步想像,使自己編的故事情節(jié)更合理,想像更豐富。
習作:大樹和小鳥(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對習作進行點評,讓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
2、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講評,使學生找出不足,學會修改,形成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講評,使學生找出不足,學會修改,形成能力。
教學過程:
一、點評習作:
1、習作整體情況。
2、表揚優(yōu)點,指出不足(舉例子)。
3、學生討論修改意見。
二、修改習作:
1、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
2、教師巡視,重點指導寫話困難的學生。
三、作業(yè):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想想,你還能編出誰和誰的故事,試著寫一寫。
語文教案 篇5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第5課預習教案第一課時
《鄉(xiāng)村四月》
《四時田園雜興》
一、由題入手,弄清題意。
1.板書課題。
2.自由讀題,說說題意。
“鄉(xiāng)村四月”是指江南農(nóng)村初夏的時節(jié)。
3.出示插圖,觀察感受。
4.簡介詩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詩人,一生未做官,描寫了許多田園生活的詩篇。
二、反復誦讀,弄懂詩意。
1.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誦讀的節(jié)奏和詩的畫面。
2.學生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握節(jié)奏,注意“蠶”“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讀,相互學習,相互欣賞。
4.組內(nèi)輪讀,試著利用工具書或文中注釋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講講詩意。
三、品評朗讀,感悟詩情。
1.自由誦讀,邊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2.逐句品評,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寫了江南水鄉(xiāng)初夏時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寫了勞動人民緊張繁忙的勞作,也同時體現(xiàn)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贊美!吧佟薄安拧薄坝帧蓖怀隽藙谧鞯姆泵。
3.想象畫面,有感情地朗讀。
四、背誦,積累語言。
自學《四時田園雜興》
1.按照學習《鄉(xiāng)村四月》的'方法自學,畫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指導點撥。
3.全班交流自學成果。
4.背誦。
五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第5課預習教案第二課時
《漁歌子》
一、激情導趣,理解課題。
1.教師有感情地吟誦《漁歌子》,請同學們聽一聽,想一想: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有什么區(qū)別?
2.你知道什么是詞嗎?
教師簡介: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也就是為曲所填的詞。由于詞的長短不一,還被稱作長短句。這是與詩的不同之處。
3.你了解或背誦過詞嗎?試著背一背。
二、反復吟誦,理解詞義。
1.自由讀詞,練習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塞”“蓑”的讀音。
2.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說說你喜歡這首詞嗎?為什么?
3.默讀詞,畫出詞中描寫的各種景物。
4.再讀詞,邊讀邊畫出詞中難理解的詞和句,先按照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同桌交流討論。
5.全班交流:
交流重點:斜風細雨中垂釣的人兒為什么不想回家?
詞中出現(xiàn)了哪些顏色?
三、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1.教師導語: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又充滿活力。
2.教師范讀,體會詩情畫意。
3.學生練讀,想象整體畫面。
4.指名朗讀,教師指導。
5.同桌互讀,相互欣賞。
四、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誦《漁歌子》。
2.背一背你喜歡的詞。
3.默寫兩首古詩。
語文教案 篇6
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她,是多么幸福,多么方便,她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某個人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將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呀!這個人的眼睛也將得到永生,這又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本文具有語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鮮明,文章刻畫了讓人難忘的形象:善良、心中有他人的父親;有省悟能力、并付之于行動的“我”以及可愛、才華橫溢的女兒。他們熱愛生活、關(guān)愛別人的心,讓人尊敬、讓人感動、讓人懷念,讓人學習。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北師大實驗小學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有著較好的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但也有一部分孩子比較自私,不懂得關(guān)愛別人。我們學校一直堅持搞“感恩”教育。這正好是一篇滲透德育的好文章,可借助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來喚醒孩子們的愛心。促使孩子們都來為別人、為社會獻愛心!本校的學生有很好的一個學習習慣,就是查閱資料,特別是上網(wǎng)查閱資料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會通過多種途徑查到相關(guān)的信息,豐富課內(nèi)外知識。本課中,學生對于捐助眼角膜的事情可能了解得不多,可以鼓勵大家借助網(wǎng)上資料獲取相關(guān)信息,使之更多地了解有關(guān)內(nèi)容,以及捐助的意義,從而對于“愛的奉獻”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 使學生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
2、對死后器官捐獻的行為產(chǎn)生敬佩之情。
3、能夠領悟有一定內(nèi)涵的語句的含義,培養(yǎng)有感情地朗讀的能力。
教具準備:課件小書簽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
我們昨天已經(jīng)讀過了課文,誰來說說哪個情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我們穿過時間的隧道,回到1965年那個炎熱的夏日。當時琳達只有14歲,母親就不幸去世了,當警官來訪,為了醫(yī)院要取用母親的主動脈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親的意見時,琳達和爸爸的表現(xiàn)截然不同?焖俚恼乙徽蚁嚓P(guān)的句子,用”――”畫出琳達的表現(xiàn),“浪線”畫出父親的表現(xiàn)。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邊。
2、匯報:指讀琳達的表現(xiàn)。
3、琳達無法抑制自己的痛苦,沖著父親哭喊著,(生接讀)琳達發(fā)瘋似的哭喊著,(生接讀)可是父親卻這樣說,(生接讀)
4、談感受。指導讀。
5、看似普通的話語,女兒卻感到是振聾發(fā)聵的,你怎么理解“振聾發(fā)聵”?接著學生的回答,問:爸爸的話使琳達受到了哪些觸動?
6、那振聾發(fā)聵的話是什么呢?我們也記住這句話,慢慢的理解、慢慢的體會吧(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父親那振聾發(fā)聵的話語給琳達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課。也就是從這一刻起父親便開啟了琳達那扇愛的大門――導讀5-7自然段。(生讀父親的話)
2、父親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流露出了怎樣的心情?指讀。
3、父親曾說過: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那么死也是有意義的。父親認為捐獻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義?能從他的的話中感受到嗎?談讀結(jié)合。
4、在談論生與死這個話題的時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兒!我們再來通過朗讀感受一下父親那偉大的心愿吧!女、男分讀兩次話。
四、學習并感受“驕傲”:
1、父親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琳達感到驕傲,事實上不僅是琳達,就連14歲的溫迪都為此而感到驕傲。所以在后面的文章當中有一個詞就反復出現(xiàn)了多次,這個詞就是“驕傲”。
2、默讀下文,畫出帶有“驕傲”一詞的句子。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
3、指讀四處句子――出示句子――集體讀。
4、琳達把父親的話告訴了溫迪,溫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動了,此后,她也見證了外公捐獻角膜的動人一幕。她對媽媽說了什么?溫迪為誰感到驕傲呢?為什么?
這種行為是多么令人驕傲呀!溫迪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著濃濃愛意的家庭里,耳濡目染,使她為母親、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所以她驕傲的對媽媽說。師生對讀對話。
5、父親獻出的遠非一副角膜。這話是什么意思?追問:還有什么?
父親所遺留的仍輝映在溫迪的眼睛里,溫迪為此感到驕傲!琳達也為有這樣懂事的女兒感到驕傲。沒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臨到了這個家庭里。什么事?
6、聽說有的同學在讀這部分時滿含著淚花,誰來給大家讀讀文章中的句子?
年幼時失去了母親,中年時失去了父親,兩周后又失去了可愛的小女兒。女兒,這是媽媽唯一的希望呀!琳達再也看不見女兒那碧藍的大眼睛了,再也看不見她那栩栩如生的畫了。這豈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達卻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們一起讀一讀!
7、為了別人能夠見到光明,溫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樣在死后捐獻自己的眼睛,為了別人能見到光明,琳達在承受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時,幫助父親、女兒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這是多么無私的驕傲,多么偉大的驕傲呀!溫迪去世三周后,琳達收到了一封來自奧列根勇敢者角膜銀行的一封信。全班同學一起懷著感激之情給琳達讀讀這封信好嗎?
8、琳達一邊看信一邊想。齊讀15自然段。你認為溫迪是為誰而驕傲?為了什么而驕傲?
9、透過那雙閃爍著驕傲光芒的眼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外公曾經(jīng)說過(帶學生說):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那么死也是有意義的。這不僅是溫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連14 歲的小溫迪也做到了。他們的眼睛仍在世上煥發(fā)著生命的光彩。
所以說他們的眼睛就是一起讀課題。
10. 你認為這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眼睛嗎?
11. 這是愛的永生,是奉獻精神的永生。他們這樣做有助于別人,有助于人類,有助于世界。這是多么令人驕傲呀!孩子們,再來讀讀課題,相信你們的感受會更深刻。――齊讀(飽含著濃濃的愛意!)再讀課題。
12. 你們知道嗎?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這樣的眼睛呀!僅我國就有400多萬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國的角膜庫存卻很少,每年只有3千多人能進行角膜移植手術(shù)。他們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著。因為他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像琳達一家人一樣愿意死后捐獻自己的器官。你們聽說過這樣的事嗎?你們看,他們就是這樣的人。
五、課外延伸,展示資料
。ǔ鍪緢D片)他叫吳翼飛,是深圳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專業(yè)的大三學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個陽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他的眼角膜讓四位患者重見光明……
(出示圖片)這是吳翼飛生前為角膜捐獻中心所設計的宣傳圖案:它是由無數(shù)片美麗的花瓣編織成的一顆美麗的心。它似乎在呼吁著我們“獻出一點愛吧,世界將會更美好!”此時此刻,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很多的話想說,把你最想說的一兩句話寫下來,好嗎?――(把想要說的話讀給大家聽)
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這么小就懂得感動與關(guān)愛。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后,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主動捐獻出自己的器官。因為你們已經(jīng)同琳達一家人一樣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們再來用心的朗讀一次父親那令人振聾發(fā)聵的話吧!
六、總結(jié)升華:
孩子們,老師把喜歡的3句名言,還有從書中摘錄的爸爸的話制成了小書簽,送給你們。好好收藏起來,好嗎?相信你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生命的感悟一定會更深、更透徹。世界上還有各種各樣的人需要我們的幫助。讓我們伸出友愛之手吧!讓我們?nèi)伺c人之間因真情而溫暖吧!讓他人因有我們的存在而驕傲吧!
教學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畫了“我”的父輩為了他人能夠更好的生活,盡自己最大所能來幫助別人延續(xù)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貴品德,并借此來教育“我”和所有的人。
曾有專家大發(fā)感慨:現(xiàn)在我們的一部分語文課都是游離于文本之外的。文章寫得很美,寫得很有深度,但是我們老師在講課中卻不能夠引領著學生真正的走進文本中去。我想這么感人的故事我要是講不出感覺來,那就是失!于是我用心的感受著,用心的朗讀著,我的淚水一次又一次的奪眶而出,我想到了我的家人,我那溫暖的家,如果缺了任何一個人,我們將如何的面對現(xiàn)實?我那慈愛的爸爸,溫柔的媽媽,我那疼我愛我的丈夫、活潑可愛的小女兒……我不敢想像。而琳達一家人卻對此事是那么的平靜。他們沒有哭得死去活來,沒有發(fā)瘋,而是在失去親人那極度悲痛中還能夠捐贈出器官給別人,并以此為驕傲。這怎能不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反思呢?我走進了課文里,我感動了,我要通過教學,帶著我的學生也同我一樣走進文章當中去,我要讓他們理解、懂得愛的奉獻的真正含義。
雖說是教育,但這是語文課,我們在具體執(zhí)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離開語言環(huán)境進行空洞、抽象的說教,我讓學生讀中感悟,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探究課文有關(guān)詞句的內(nèi)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從而進入到課文的情境中去。以“情”為主線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有一定內(nèi)涵句子的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教育并喚醒學生要有愛心,培養(yǎng)一種意識,樹立起對生命的熱愛,對他人的關(guān)愛。
果真,在老師那濃濃的愛意引導下,在課文中那感人的字里行間中,學生明白了很多,那凝重的課堂氛圍似乎就是在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入情入境。特別是第12、13自然段的內(nèi)容,學生讀出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一堂課下來,雖說是情感味很濃,但是我有一種感覺就是講的過多,牽的過多,生成的內(nèi)容并不多,原因是我的預案設計的過于細致,走教案成分過重。這節(jié)課上得還是不夠大氣。我想今后的教學設計應該是把握住文章的主旨、設計的思路,有張有弛、有收有放!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說古道今,運用神話故事、傳說和數(shù)據(jù)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點及其原因,認識準確數(shù)據(jù)的說明作用。
教學設想
一、采用“導讀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明白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二、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小黑板):
1解釋詞語:〔安然無恙〕恙,讀yàng,平安無事的樣子,沒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災禍。〔怙惡不悛〕怙(hù),依靠,憑借;悛(qu。睿,不讀(jùn),改過,悔改;一貫作惡,不肯悔改!矆(zhí)迷不悟〕執(zhí),堅持;迷,迷惑;堅持錯誤而不覺悟!仓I告〕告訴,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釋是“死”的義項。請在下列句子中選擇與之相應的義項,填在后面的括號里。
A失生去命B不顧性命、堅決C不活動、不靈活D不通的E指“干涸”F固板G沒有生物
①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A、E)
、谶@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堋苌耖保訖褜已筒凰?A)
二、導入新課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紹地理知識的說明文。它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說古道今,舉實例,引傳說,列數(shù)據(jù),通俗地向讀者介紹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過程!八篮2凰馈边@個標題看似矛盾,其實正抓住了死海的奇異特征,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寫得有條不紊,饒有趣味。
三、分析課文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然后寫出這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提綱和大意(抽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訂正)。
第一部分(1—4段),說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說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種礦物質(zhì),長期儲存沉積,因而形成“死!薄
第三部分(7—8段),介紹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結(jié)合課文第一部分,說說文章是怎樣從形象的描繪到科學的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紹死海的地理位置;接著從水中與岸邊不存在生命活動推測它“得名的原因”;繼而從另一個角度,通過舉例和援引傳說,把死海浮力之大說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綜合“死海”與“死海不死”的特征,作為科學的說明,從而揭示了死海區(qū)別于其他海的最顯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適于生物的生存;因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體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這種從形象描繪到科學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借鑒。
3、提問: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樣來說明死海的成因?
討論明確: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礦物質(zhì),水分不斷蒸發(fā),礦物質(zhì)沉淀下來,經(jīng)年累月而成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類對大自然奇跡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后依靠科學才揭開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對死海成因的探索。接著從正面對死海的成因進行科學的解說。從神話的說明到科學的說明,反映出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過程,讀起來也引人入勝。
4提問:引用神話傳說,在說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總結(jié):在知識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話傳說,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離開了這點,旁征博引,為追求增加文采而隨意堆砌材料,濫引趣聞,是不足取的。本文兩段傳說、神話對說明死海的特征起著不同作用。引羅馬統(tǒng)帥狄杜處死俘虜而未得逞的傳說,對說明“死海不死”是一個很生動的例證。雖說是傳說,卻有史實作基礎,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實際情況: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會下沉,哪怕是戴上腳鐐手銬的人(傳說中的俘虜是戴鐐銬的)。這種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說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讀者的閱讀興味。同時,也從時間上說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問:課文中為什么要引用大量數(shù)據(jù)?
歸納:知識小品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傳播科學知識。它雖然可以旁征博引,說古道今,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讓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如第4自然段,說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學數(shù)據(jù)。用具體數(shù)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鹽分(鈉鹽、鈣鹽、鉀鹽)之多,再用一個比例數(shù)字指名各種鹽類在海水中的比重,這樣“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確切的說明。最后,再用其比重與人體的比重作比較,從而得出人在水中不會下沉的結(jié)論。這幾個數(shù)字對于說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說明效果。讀到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繪的死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寸草不生人不會被淹死等奇異現(xiàn)象的科學道理。
死海不死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一、了解有關(guān)海洋知識,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的情趣。
二、理解列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設想
一、從分析課文題目入手,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思路,把握全文內(nèi)容。
二、講清列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導入課文,可從講故事入手,也可做實驗比較,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撲朔迷離、千奇百怪的自然現(xiàn)象,有的謎底至今未曾解開:如安哥拉有條長達六公里的“香河”,香味飄傳百里開外。隨著人們的認識不斷發(fā)展,有的奧秘已經(jīng)揭開,像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的“死!。(加黑字板書,下同)現(xiàn)在,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思想,看看這“!睘槭裁垂谥浴八馈弊,既是“死“海,標題又為什么稱為“不死”的呢?
導入課文也可以實驗開始,一杯白水,一杯濃鹽水,分別放入雞蛋進行比較。
二、范讀課文。
一)借助工具書給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1游弋2安然無恙3氯化鈉4告誡5干涸6執(zhí)迷不悟
(1)yì,(兵船)巡邏。文中指游來游去。(2)yàng,無恙,沒有災禍、疾病之類優(yōu)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沒有受到什么損害。(3)nà,食鹽的化學名稱。(4)jiè警告、規(guī)勸的意思。(5)hé,水干,枯竭。(6)wù,執(zhí),固執(zhí);迷,迷惑,對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二)運用下列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1安然無恙2告誡3大驚失色4猜測
三)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概括大意。
四)數(shù)字,一般分為確數(shù)和約數(shù)兩種。認真閱讀課文,劃出表確數(shù)和約數(shù)的語句,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討論作者思路。
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怎樣劃分,只要言之有理,自圓其說即成。本文共8小節(jié),有幾種劃分層次的方法,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第一段:1節(jié),寫死海得名的由來。
第二段:2 ̄4節(jié),說明死海不死的緣由。
第三段:5 ̄6節(jié),寫死海的成因。
第四段:7 ̄8節(jié),寫死海的現(xiàn)狀和未來的情景。
六、新課
1、提問:關(guān)于死海的`知識,大家在地理上已接觸過,請大家回憶一下,舉手回答。
2、指名朗讀課文1-3自然段。
提問:作者說是死海,又稱之為“不死“,是不是自相矛盾?是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證明“死海不死”呢?
小結(jié):死海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生物存在,因此稱之為“死海“。但人浮于水面,不會淹死,因此說“死海不死“。作者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敘說了歷史傳說,證實了第二節(jié)論斷的正確。
3、齊讀第4自然段。
提問:1公斤棉花和1公斤鐵,誰重?
補充:從數(shù)量上看是一至的,但質(zhì)量上就不相同了。這里有個比重問題。比重是物理學名詞,是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顯然鐵的比重比棉花要大。課文第4節(jié)談到“死!焙K谋戎卮笥谌梭w的比重,人一到海里就漂起來,就不足為怪了。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死海的海水比一般大海水咸7倍,氯化鈉儲量夠40億人吃兩千年。有不少人家用濃鹽水腌咸鴨蛋,鴨蛋為什么不下沉?就是鹽水的比重大于一般的白水比重的緣故。
4、要求學生自讀5、6自然段,簡要說出死海的成因。
七、指名講述課文插圖內(nèi)容。
學習第四部分;講析說明方法;布置作業(yè)。
1、提問:人們是怎樣開發(fā)死海海水資源的?為什么說“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
概括:人們在“死!边呅藿üS、游樂場所,利用海水治病。資源得到了較為充分的利用。(追問:除了課本上談到的作用外,“死海”海水還可以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有哪些作用?此問題意在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可隨機點評。)說“真的要死了”,指的是海水的逐漸消失,干涸。
2集體朗讀7—8自然段。
四、講析說明方法。
1、提問:本文的說明方法有哪幾種?
主要有兩種:舉事例、列數(shù)字。
2、提問:假如把舉例的兩個神話、傳說刪掉行不行?為什么?
小結(jié):如去掉兩段事例,讀者也可從中了解到有關(guān)“死海“的知識,但可讀性就減弱了。寫文章總是要給人看的,特別是說明文,僅注意科學性是不夠的,還應該注意文章的生動性、趣味性。
3、運用列數(shù)字說明是本文的一個特點,請大家劃出有關(guān)表確數(shù)和約數(shù)的句子,思考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指名學生朗讀、回答問題。
小結(jié):說明海水的浮力用的是確數(shù),這是經(jīng)科學測算而定的;死海的地理位置、面積也是確數(shù)。運用約數(shù)的:“最深的地方大約有四百米”,“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可使被說明的事物具體可信,去掉有關(guān)數(shù)字;蚨歼\用約數(shù),就會使文章的可讀性、可信性大大下降。
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文后揣摩、運用五,理解“死”的不同含義。
2給課文插圖寫一段說明文字,不少于200個字。
死海,原來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鹽!保婧0螢-400米,是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最寬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積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鹽量極高,表層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層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鹽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為1172—1227,而人體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們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樣仰臥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不會淹死。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jù)生動有力。
過程與方法:閱讀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jié)構(gòu)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引入課文《敬業(yè)與樂業(yè)》
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jīng)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shù)、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正音、義
討論文章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
明確:課文共7段,總體結(jié)構(gòu)是總——分——總的形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后分別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最后總結(jié)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2-6)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7)總結(jié)全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話揭示了全篇的論述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交代了題目的來源,用意在于說明題目雖然來源于古籍《禮記》和《老子》里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愿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本段末尾的“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生動有力地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2、學習第二部分
朗讀第3、4段,是論述“敬業(yè)”的重要,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一層次。
思考:⑴作者怎樣闡述什么叫“敬”?⑵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3段作者闡述了什么叫做“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后,緊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比缓箜樌沓烧碌卣撌龇踩祟惖恼?shù)膭趧、正?jīng)的事情,“其性質(zhì)都是可敬的”,并舉“當大總統(tǒng)”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說明,側(cè)重點在“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4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yè))。
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diào)敬業(yè)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jié)合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
朗讀第5、6段,論述了“樂業(yè)”的重要,是第二部分的第2層。
思考:作者舉了什么例子來論述“樂業(yè)”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yè)”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5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事例,說明要“從勞動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yè)”的“樂”。
第6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yè)”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jīng)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yè)),“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四、小結(jié)
第二部分重點是闡述什么叫做敬業(yè),為什么要敬業(yè),怎樣才能算是敬業(yè)。
五、布置作業(yè)
1、 抄寫詞語
2、 背誦課文第6段
3、 探究練習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檢查背書情況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朗讀第7段
明確: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yè),趣味就是樂業(yè),做事情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于從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
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yè),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fā)揚敬業(yè)和樂業(yè)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結(jié)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1、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guān)敬業(yè)和樂業(yè)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理由。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可以歸納如下幾條
、拧熬礃I(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迫祟愐幻鏋樯疃鴦趧樱幻嬉彩菫閯趧佣。
、欠猜殬I(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确猜殬I(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蕜谧鞅闶枪Φ拢粍谧鞅闶亲飷。
、艘蜃约旱牟拍堋⒕车,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谭沧鲆患,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xiàn)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⑼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螐膭诳嘀姓页隹鞓穪。
、戏猜殬I(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忻恳宦殬I(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⒀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胰松軓淖约郝殬I(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泳礃I(yè)就是責任心,樂業(yè)就是趣味。
……
要求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2、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
資料卡片類別: 編號: 題目: 作者: 出處: 內(nèi)容摘要:
四、小結(jié)
1、中心思想: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耪撟C條理清晰,論據(jù)生動有力。
開頭提出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末尾總結(jié)全篇。條理很清晰。
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jù):有生活中的事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jīng)歷中卓有成效的經(jīng)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jù)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普Z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 力。
全篇多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意化深為淺。
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業(yè)
背書第6段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材簡說
寒冷的冬季,百花盛開、瓜果飄香;彩色的棉花,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帶;無土的水中,栽培出茁壯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卻養(yǎng)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先進的科學技術(shù),給農(nóng)業(yè)帶來如此大的變化,令人驚嘆。
本課和第17課《酸的和甜的》一樣,采用連環(huán)畫的編排形式。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把圖文緊密結(jié)合起來,充分利用圖畫指導學生識字、讀書,并滲透觀察、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積累興致勃勃等四字詞語。
3.借助插圖了解一些農(nóng)業(yè)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建議
。ㄒ唬┳R字寫字
1.識字。
本課圖文結(jié)合十分緊密,因此,建議老師們采取圖、文、字結(jié)合的辦法呈現(xiàn)生字?梢灾谱飨旅婷枋龅恼n件(或者復合投影片)呈現(xiàn)生字。
第一段:畫面右邊是文中插圖,左邊是課文。課文中致、勃、農(nóng)、技加注音,農(nóng)、技兩個生字為紅色,其余的字為黑色。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特別注意農(nóng)、技兩個生字,當學生認識后,教師點擊生字,使之變成黑色。
其余自然段與之相同。
2.寫字。
建議把指導重點放在絞絲的書寫上(紡、織)。寫好絞絲的關(guān)鍵在于寫好兩個撇折:第二個撇折稍大,兩個撇要保持平行(平行的概念不要給學生講,可以通過示范讓學生明白),第二個折要寫成提。
。ǘ├首x感悟
本課有些句子比較長,教師要加強指導。注意指導讀好下面的句子。
1.第二段中的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2.第四段中的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
由于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已經(jīng)不是難點。本課詞語較多,還有許多專業(yè)術(shù)語,教學時可采取以下方法。
興致勃勃是個成語,可以引導學生查成語詞典自學,也可以這樣指導理解:(1)仿照文中例句說句子。如,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體育場,觀看足球比賽。(2)情境理解。讓全體學生興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們做的.時候告訴他們,這就叫興致勃勃。
引人注目也是個成語,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進行教學。
幾個專業(yè)術(shù)語可以不講。如果學生提問,可作簡單回答。如,雜交水稻:一種產(chǎn)量特別高的水稻。耕地:可以種莊稼的土地。濕度:水的多少。光照:太陽光的照射。吐絮:(看書上插圖,再出示一只棉桃──圖畫、實物、課件均可)這里是指棉桃剛剛張開嘴,露出棉花。溶解:用演示的方法幫學生理解意思。如,把糖放在水里,即糖溶解在水中。
。ㄈ⿲嵺`活動
參觀當?shù)氐目萍颊褂[館,回校后交流參觀所得。農(nóng)村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shù)氐亩咀魑锓N植或在大棚中栽種的農(nóng)作物。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角色學習,自讀自悟
。ㄒ唬┓蹲x(或聽錄音),感知課文
。ǘ┳杂衫首x,初步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
2.討論、互助,解決難讀的句子。
我們用/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養(yǎng)活了/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袁爺爺立了大功。
這種棉花/在吐絮時/就有紅、黃、綠等不同顏色,棉紡廠/可以直接用它/紡出五彩線,織出五彩布。
3.指名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并說一說通過讀書自己明白了什么。
。ㄈ﹫D文結(jié)合,朗讀感悟
老師依次出示掛圖,請學生給它們配上相應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選為最佳講解員。
。ㄋ模┬〗M互助,自學生字
。ㄎ澹┓e累詞語
請學生在每段課文中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讀給大家聽。并模仿課文中的句子造句。然后重點讀讀記記課后列出的四字詞語。
五、資料袋
1.彩色棉花
彩色棉花是一種棉纖維不需經(jīng)過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現(xiàn)出紅、綠、黃、藍等不同顏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農(nóng)藥,只用有機肥料和生物農(nóng)藥,因而又叫有機棉或生態(tài)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紡織品能長期保持本色,無化學消毒和染色的殘留物質(zhì),且生產(chǎn)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紡部門的青睞。
2.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是根據(jù)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的各種養(yǎng)分,配制成營養(yǎng)液,讓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無土栽培也稱為營養(yǎng)液栽培或水培。它與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濃、色艷、花期長,節(jié)約養(yǎng)分、水分和勞力,清潔、無雜草、病蟲害少等優(yōu)點。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以家鄉(xiāng)景物為內(nèi)容進行口語交際,要講清景物的特點,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2、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3、能自己發(fā)現(xiàn)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jié)詞組成的詞語。
4、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5、學習在閱讀中積累語言,隨時記錄。
教學重難點:
1、寫出家鄉(xiāng)景物的特點,并展開豐富的想象。
2、能自己發(fā)現(xiàn)一些詞語的特點,積累由意思相反的單音節(jié)詞組成的詞語。
3、積累量詞和成語。會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設計思路:
口語交際:教學可從本組幾篇課文導入,由課文中的荷花、珍珠泉、燕子等,想想家鄉(xiāng)的植物、動物、風景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把自己觀察和發(fā)現(xiàn)家鄉(xiāng)的美和可愛之處表達出來。
習作:這次習作安排的是寫家鄉(xiāng)景物,教學時可以結(jié)合口語交際進行。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開拓學生思路,寫出家鄉(xiāng)的景物及感受。如果學生想寫其他地方的景物也可以。學生寫的時候,引導他們展開想象,注意學習本組課文的表達方法。完成作文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同座交流提出修改意見?梢赞k一期以“家鄉(xiāng)的景物”為主題的習作展覽。
我的發(fā)現(xiàn):這部分安排的內(nèi)容是關(guān)于反義詞的練習。每一個詞由兩個意義相反的單音節(jié)詞組成。共有10個詞語:動靜、得失、吞吐、詳略、攻守、進退、始終、呼吸、是非、愛憎。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漢語言的豐富并積累詞語?梢砸龑W生先自己讀詞語,結(jié)合或同學討論,讀懂詞語的意思,然后按泡泡中的提示去思考,重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思相反,合成一個詞時表達出另外一個意思。
日積月累的內(nèi)容有兩項:一是“我會填”,以填空的方式,學習量詞,二是“讀讀背背”,讀背四字詞語。目的是學習準確運用量詞,積累詞語。教學“我會填”時,可先讓學生讀一讀,然后填一填。如果填的不同,可以引導學生用這些短語說說句子,互相討論一下哪個填得正確,還可以鼓勵學生運用其他量詞填寫,如,一束(道)金光,看看是否準確。
課前準備:
1、搜集家鄉(xiāng)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寫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文章。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一( )歌曲 一( )微風
一( )羽毛 一( )清泉
一( )翅膀 一( )金光
一( )畫面 一( )珍珠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祖國歷來以風景優(yōu)美著稱,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騰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著無數(shù)的中外游客。我們的家鄉(xiāng)在祖國版圖上,雖然只占一點點地方,但是也有許多迷人的地方。讓我們互相交流,共同贊美自己的家鄉(xiāng)吧。
二、明確說與聽的要求
1、講清你介紹的這處風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要表達出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如有小朋友提問,應耐心解答他們的提問。
2、認真聽別人講,可以補充,可以提問題。學生明確聽、說要求。
三、小組同學互相介紹,并評出介紹得最清楚最動人的同學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介紹的`同學要介紹的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的同學還可以補充、提問。
四人小組介紹交流。
四、全班交流,其他人點評或提問。
同學們,剛才在小組內(nèi)我們已經(jīng)交流過了,現(xiàn)在我們請小組推選小代表進行全班交流。聽、說的要求還是跟剛才一樣。小組代表全班交流。
五、布置生活中的交際。
請父母或其他長輩介紹一處家鄉(xiāng)景物。
第二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主題 同學們,通過你們的介紹,我發(fā)現(xiàn),你們的家鄉(xiāng)都是非常可愛的地方!你們的介紹,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你們的家鄉(xiāng)。要知道,我國多少風景區(qū)在最初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說不定因為你們的介紹,會使你們的家鄉(xiāng)成為著名的風景區(qū)呢!這次習作就請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景物。介紹的時候,要注意把景物特點寫清楚,如能寫上自己的想象或關(guān)于家鄉(xiāng)景物美妙的傳說,就更吸引人了!
二、明確習作要求。
引導學生閱讀第15頁習作要求,明確這次習作的內(nèi)容、范圍、注意事項等。學生明確要求。
三、例文賞析讀與本次習作有關(guān)的范文,引導學生賞析。
學生賞析。
四、自主習作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了解全班習作的情況。
第三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課本里的詞語。
2、學生自己讀詞語,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交流:每個詞中兩個字的意懸是相反的。
4、說一說,還發(fā)現(xiàn)哪些詞有這個特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類似的詞語。
1、 學生讀詞語。
2、 學生思考詞語中的規(guī)律。
3、 學生互相交流。
4、結(jié)合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總結(jié)出有類似規(guī)律的詞語。
二、日積月累
1、我會填
。1)自己嘗試填一填
。2)指名說說是怎樣填的,并說幾句含有這些詞語的句子。
如:一(身)羽毛。
句子: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
2、讀讀背背
。1)自由讀成語
(2)指名讀,讀準生字的音。認讀生字:姹、紫、嫣、繽、郁、旭、皓、崇、峻、懸、峭
(3)引導發(fā)現(xiàn):看看每一行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行:多用于寫花草樹木的
第二行:寫日月的
第三行:描寫山的
(4)多樣讀
。5)背誦
1、完成我會填。
2、完成“讀讀背背”
三、寬帶網(wǎng)
1、自讀教材中的導語。
2、讀自己搜集的描寫大自然的文章,勾畫出精彩片斷。
3、抄寫在采蜜本上。
4、鼓勵學生經(jīng)常做摘錄,養(yǎng)成好習慣。
1、學生自讀導語。
2、學生自讀課外文章。
3、采摘好詞佳句。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2-07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0-14
語文閱讀教案03-08
語文教案(精選)09-11
語文教案(精選)11-18
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9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1-0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0-0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