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經(jīng)典7篇)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聽診器可以使聲音放大的現(xiàn)象,產生操作興趣。
2.產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聽診器1-3個。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聽聽說說樂幼教
1.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覺心臟的跳動。
2.指導幼兒趴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心臟跳動的聲音。
3.讓幼兒戴上聽診器聽一聽同伴,老師心臟的跳動聲。
教師:用聽診器聽到心臟的跳動聲和趴在前用耳朵聽到的心臟跳動聲有什么不同?
二、小實驗
1.觀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2.教師提問:
我們能運用桌上的'材料來做一個傳遞聲音的實驗嗎?”
3.教師示范制作方法:
在倆個酸奶杯低各挖一個小洞,用線穿過,再用回形針卡住。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三、游戲—打電話
1.用自制電話通話。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
2.教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xiàn)象?
3.教師小結: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過去了。
四、幼兒討論:動聽的聲音和煩人的噪音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發(fā)現(xiàn)油浮在水面上的現(xiàn)象,引發(fā)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2.學會操作、記錄,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一次性塑料杯、(人手一個)、每組一份洗潔精、糖。
2.蠟筆、抹布、教師示范用的醋、水、油。
3.勺子、筷子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實驗,引出課題
1.教師兩手分別拿著水和醋,師:醋寶寶想和水寶寶做朋友,它們能成為好朋友嗎?
2.教師實驗,將醋倒入水中。請幼兒得出結論。
二、幼兒實驗
1.今天老師帶來了油和水,油寶寶和水寶寶也想做好朋友,它們能成為好朋友嗎?(相互間討論)
2.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1)兩個好朋友分工合作,一個小朋友實驗,一個小朋友記錄。每個桌子上都有水和油,你們把油倒入水中,仔細地觀察一下,你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然后把你們看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幼兒操作實驗)
。2)簡單介紹記錄表:我們第一次實驗,要記錄在第一行里。這里是記錄你把什么東西放入水中了,用你自己的方法進行記錄。這里是記錄你看到的結果。(提醒:可以用不同顏色的蠟筆區(qū)別不同的東西)
(3)誰來介紹一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油在水的上面)
。4)那你有什么好辦法,使油寶寶和水寶寶成為好朋友呢?(相互討論)
。5)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還是兩人合作,把你們想到的辦法和看到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幼兒操作活動)
(6)誰來介紹一下你們的好辦法,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油在水的上面)
總結:原來不論杯子怎樣的`搖晃,還是用勺子、筷子幫忙,最后結果都是分成兩層,油在上面,水在下面。
三、再次實驗
1.油寶寶沒有和水寶寶做成朋友,它很傷心。那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什么東西能讓浮在上面的油寶寶和水寶寶成為好朋友呢?老師這里有洗潔精、糖,不知道它們能否幫我們的忙。讓幼兒猜測后實驗。
2.兩個好朋友商量好,選擇其中的一種放入杯中,攪拌一下,看看,這時候的油寶寶和水寶寶能不能成為好朋友。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
3.教師總結:用洗潔精可以使油寶寶和水寶寶成為了好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洗盆子時放洗潔精可以使油和水混在一起、便于清洗。今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油會浮在水面上的現(xiàn)象,回家以后問問爸爸媽 媽這是為什么?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提問和觀看幻燈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線條和圖案,大膽的、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作各種動畫形象。
2.幼兒能夠初步合理的布局畫面的位置和大小。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能夠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運用各種線條和圖案,大膽的、富有個性的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合理的'布局畫面的位置和大小。
活動準備:
1.課件、示范畫。
2.每位幼兒一份畫材:卡紙、記號筆。
3.音樂《別看我只是一只羊》、鋼琴曲
活動過程:
1.導入。
設計意圖:激發(fā)興趣,引出主題
楊老師想帶你們到好玩的動畫世界去,你們想去嗎?好,我們出發(fā)!老師和孩子們隨音樂來到活動場地。
2.談話引出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回憶,總結動畫形象的特征,為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提供思路
"剛才的的音樂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熟悉?"
"對了,是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的主題曲。"
"那小朋友喜歡里面的哪個動畫形象呢?它長的什么樣子?"
3.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豐富幼兒對各種動畫形象的記憶,為幼兒大膽、富有個性的創(chuàng)作提供幫助
"楊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動畫形象請小朋友欣賞,再看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它們的樣子和特點。"
4.教師示范講解。
設計意圖:此過程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總結出怎樣才能合理的布置畫面
教師示范講解并引導幼兒通過對兩幅大小布局不同的畫進行比較,總結出合理的畫面布局方法。
5.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6.展示作品,教師講評。
活動結束:
請客人老師欣賞。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合理續(xù)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2.啟發(fā)幼兒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關心愛護同伴的情感,培養(yǎng)幼兒廢物利用的習慣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難點:續(xù)編故事并連貫講述
活動準備
自畫故事《皮鞋車》掛圖3幅、舊皮鞋一只、頭飾(故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小動物)、各種廢舊材料,如:各種飲料瓶、舊掛歷紙等、彩筆、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出示舊皮鞋,小朋友說說這是什么?幼兒觀察自由回答。
2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皮鞋車》的故事
二、觀察掛圖,引導幼兒說話。
1.仔細觀察第一幅掛圖,引導幼兒觀察,說話:哪里躺著一只舊皮鞋是哪些動物經(jīng)過看見了?他們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仔細觀察第二幅圖,看又是誰經(jīng)過看見皮鞋了?小朋友猜猜小老鼠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3.仔細觀察第三幅圖,看小老鼠真聰明,把舊皮鞋變成了一輛漂亮的皮鞋車,小動物們看見了都怎么說呀?
4.假如是你遇見了,你會把皮鞋變成什么呢?幼兒自由想象舉手回答。
5.小結,小朋友真聰明,能想出把皮鞋變成那么多漂亮的東西。下面我們來聽一聽故事《皮鞋車》
三、續(xù)編故事
聽完故事了,小朋友想象一下,小老鼠開著這么漂亮的皮鞋車會去干什么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發(fā)言,注意引導幼兒說連貫完整的句子。
四、表演故事
五、延伸活動:
變廢為寶。
1.小結故事內容。
2.廢舊材料制作。
3.作品展評,進行廢舊利用教育。
教學反思
活動開展下來總的來說達到了目標;顒釉O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幼兒比較感興趣,能很好地配合老師完成各活動環(huán)節(jié)。能打破舊的教學慣例進行教學,先讓幼兒觀察故事掛圖,大膽想象,鍛煉說話,連貫理出故事情節(jié)再完整地聽講故事;顒有Ч己,大部分孩子基本上熟悉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jù)內容進行故事表演,并得到了廢舊利用的教育。不足的地方就是教師引導幼兒說話耐心不足,不能從多方面考慮著手。另外,組織故事表演有些亂,有待加強。
小百科:皮鞋是指以天然皮革為鞋面,以皮革或橡膠、塑料、PU發(fā)泡、PVC等為鞋底,經(jīng)縫绱、膠粘或注塑等工藝加工成型的鞋類。皮鞋透氣、吸濕,具有良好的衛(wèi)生性能,是各類鞋靴中品位最高的鞋。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聯(lián)練習雙腳立定跳遠(距離不少于40厘米)
準備:
小青蛙頭飾若干個(數(shù)目是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玩法:
半數(shù)幼兒帶上頭飾當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兒當小蟲,站在稻田里.
游戲開始:
小蟲四散在稻田李自由的跳來跳去.小青蛙四散在家中雙腳并跳,念兒歌:小青蛙,呱呱呱,田里住,水里劃,看見害蟲吃掉它,農民伯伯把我夸.念完兒歌,小青蛙便雙腳立定跳過小溝,跑著去稻田里捉小蟲,小蟲跑著趕快躲避,被捉到的`小蟲就跟青蛙一起跳過小溝到青蛙的家中.捉完小蟲,游戲結束.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規(guī)則:
1、過小溝時,必須雙腳立定跳遠.
2、小蟲被青蛙拍拍到或跑到稻田外,都算被捉到.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大體內容,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界動物的興趣。
2、引導幼兒了解動物尾巴的不同作用。
3、引導幼兒正確認識的長處和短處。
活動準備:牛和狐貍的圖片,《借尾巴》課件。
活動過程:
1、先出示牛和狐貍的圖片,提問:你知道它們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嗎?
2、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提問:
A、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幼兒可隨意說出故事中的情節(jié))
B、小白兔都向誰借了尾巴?借到了沒有?為什么?
3、利用課件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老師著重引導:
再次提問:
A、小白兔先向誰借尾巴,又向誰借尾巴?(引導幼兒按順序說出故事情節(jié))?
B、為什么沒借到尾巴?(尾巴的作用)。
4、引導幼兒討論:(出示相應動物對話場景,停止講述)。
A、小動物們?yōu)槭裁礇]把尾巴借給小兔?(深入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假如你是小動物會怎么辦?(引導幼兒明白助人必須量力而行的道理)。
B、小白兔向別人借尾巴對不對?(引導幼兒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5、活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作用?怎樣能知道更多的動物尾巴作用?
引發(fā)幼兒繼續(xù)進行科學探索,并與家長溝通,深入查找資料,發(fā)揮家長資源的作用。
課后反思:
《借尾巴》是一篇童話故事,充滿了知識性與趣味性,借助形象化、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小白兔向大黃牛、猴子、袋鼠、麻雀、狐貍借尾巴的故事,使小朋友們知道了小動物們的尾巴各有各的用處和小白兔的短尾巴的特殊用處。教學中,充分利用采用掛圖、書本結合、聽說結合的形式,有效地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充分地讓孩子去思考、交流、表達,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孩子們在活動中交流各自的看法,閃現(xiàn)思維火花,表現(xiàn)出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在活動中既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使幼兒在興趣盎然中學有所獲。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孩子具有合作與分享意識,不僅是他們智力發(fā)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需的素質!彪S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今生活的各個領域中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與人合作、與人分享品質。在《幼兒園教育綱要》社會目標中也指出“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與分享!庇纱丝梢,培養(yǎng)幼兒建立“與人合作與人分享”的品質已經(jīng)成為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大班幼兒在生活中萌發(fā)了初步的合作意識,一些幼兒也具有愿意合作傾向,但讓他們真正了解合作在人生中的重要性,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幼兒的進一步體驗和感受,而本次活動就是引導幼兒在活動中討論、發(fā)現(xiàn)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什么是合作,如何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并感受合作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目標:
1、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合作的意識。
2、體驗合作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螞蟻搬豆、猴子撈西瓜。
2、易拉罐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讓幼兒玩一玩,試一試,看看誰最快。游戲《背靠背》:坐在地上,手拉手,背靠背。鈴聲一響,立刻站起。(有的小組很快就能迅速站起來,有的小組鈴聲響了仍未配合好)
問題:想想為什么XX最快?
2、課件引思。
讓幼兒觀看課件,并想想問題。
問題一:如果有一只螞蟻不來搬豆,這顆豆能搬回去嗎?豆子搬回去了螞蟻就會怎么樣?(大家有食物、心情愉快、高興)
問題二:如果說有一個小猴不愿意撈西瓜,或者小猴子不合作,不搭成梯,能拿到水里的西瓜嗎?拿到瓜了他們會怎么樣?
問題三:前面我們玩背靠背的游戲時,XX為什么快(或慢)?引導幼兒理解合作重要性。
3、討論總結。
談一談,論一論。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幼兒明白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合作,愿意合作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方便,只有善于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我們剛才玩的游戲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卻不那么容易,這要靠大家齊心合力,動作協(xié)調才能做得好,不能光想著自己站起來就行了,也要想辦法讓你的伙伴和你一起站起來。這就叫“團結合作”)。
4、合作實踐。
在做一做,比一比的'活動中引導幼兒自我發(fā)現(xiàn)合作的重要,并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是重新體驗游戲《背靠背》。鼓勵引導幼兒合作游戲和體驗成功。
二是《金字塔》游戲,玩二、三次:以小組形式,想辦法將空罐子搭高,搭穩(wěn),比一比哪組搭的“金字塔”又快又高。
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合作的情況,找找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下面的根基要打牢,動作小心、有序、高處輕放)。
5、共同快樂。
請幼兒互相參觀金字塔,并在金字塔旁照相,體驗共同成功,共同快樂。
活動總結: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靠大家團結合作才能把事情辦好,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友好合作,這樣你就會感受到更多的快樂。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1
大班教案【精選】08-05
【精選】大班教案08-21
[精選]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