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美術(shù)教案

      時間:2023-11-02 09:29:23 教案 投訴 投稿

      美術(shù)教案必備8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shù)教案必備8篇

      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各種印制材料以移、壓、提的方法為娃娃家裝飾圍裙和頭巾。

        2、用輪流的方式與同伴共享游戲材料,學習說“你用完了給我用,好嗎?”。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各種印制材料有初步的認識,事先欣賞過家里的花圍裙。

        2、欣賞材料:圍裙、頭巾、小花被。

        3、白棉布裁剪成圍裙、頭巾、被子等形狀,各色顏料若干。

        4、印制工具:青菜頭、芹菜頭、燈籠椒、苦瓜、藕(橫切面)等蔬菜印章,有圖案或花紋的各種小玩具。

        活動過程:

        1、欣賞圍裙和頭巾。

        教師: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小花可以印在圍裙的哪里?

        2、出示娃娃家的圍裙和頭巾(白棉布),探討圍裙的印制方法。

        (1)教師:這是娃娃家的同裙和頭巾,你們覺得好看嗎?為什么?怎樣才能把它們變漂亮?(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2)教師:怎么印? (壓一下)可以印在哪里?還可以印在哪里? (中間、邊緣)想換一種材料怎么辦? (用過的材料在抹布上擦一擦)

        (3)教師:你想用的材料,別的小朋友正在用怎么辦?和他說什么? (你用完了給我用,好嗎?)

        (4)教師:桌上有哪些材料?印出來會是什么樣子?每一種材料都去試試看。

        3、幼兒操作。

        要點提示:

        1)鼓勵幼兒使用兩種以上的顏色,提醒幼兒印制時不移動實物印章才能印得清楚。

        2)嘗試運用色彩或圖形間隔的方法印制圍裙。

        4、作品評價。

        教師:看看我們的罔裙上都印了什么?像什么?

        5、幫助幼兒將印制好的物品穿戴在頭上、身上,幼兒互相欣賞,并隨音樂游戲。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 ①將裝飾好的圍裙等放在娃娃家供幼兒游戲時使用。②穿戴上印制好的圍裙、衣褲等進行時裝表演。

        ☆區(qū)角活動 系上圍裙繼續(xù)印制,體驗炒小菜的感覺。

        教學材料

        蔬菜印章的制作

        蔬菜印章的制作關(guān)鍵是蔬菜的選擇和加工。蔬菜的選擇一定要新鮮,最好是當天早晨買,特別是溫度比較高的`季節(jié)。這樣的蔬菜比較硬實,利于操作。除了新鮮,蔬菜的品種、大小也很重要。一般的蔬菜要選擇中等大小的,太大、太小都不利于幼兒抓握,印出的圖案也不是太美觀。選購來的蔬菜需要進行加工:如芹菜、青菜要切下大小合適的菜頭,印出來像花一樣;將山東大芹菜的莖切成段,印出的花紋像小月牙一樣;苦瓜和藕切成段,印出橫切面的花紋。

      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欣賞凡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鮮明亮麗的色彩和極富特色的線條,感受畫面?zhèn)鬟_出來的強烈、炙熱的感情。

        2、增加幼兒對色調(diào)的認識和理解,培養(yǎng)孩子運用色調(diào)進行表現(xiàn)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準備

        1、實地參觀:向日葵園地。

        2、多幅凡高的畫。

        3、收集來的向日葵的照片或者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欣賞、討論和比較。

        教師: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拍的向日葵照片或者圖片和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比一比,你喜歡那一幅?為什么?

        2、放映幻燈“十四朵向日葵”,完整欣賞“十四朵向日葵”。

        1)色彩感受。

        教師:畫面中什么顏色最多?你最喜歡畫面中的那種顏色?如果都用黃色好嗎?……(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理解感受到畫面中黃色為主、其他色為輔,同時關(guān)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對比色的使用比列。這樣畫面才能飽滿、好看。)

        2)線條的感受。

        教師:為什么向日葵的'花瓣彎彎曲曲?好象感覺到了什么?……(引導幼兒感覺和體驗作品中線條的夸張大膽和扭曲,感受到畫面中的向日葵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3)構(gòu)圖的感受。

        教師:數(shù)一數(shù)由幾朵向日葵?它們一樣嗎?(辨別成熟的和還未成熟的或還未開放的)為什么有的低下了頭?(教師引導幼兒從畫面的背景,花瓶,花朵的整體來分析作品的構(gòu)圖。通過對話幫助幼兒理解構(gòu)圖有張馳有疏密才會漂亮。)

        3、進行二次對比欣賞。

        在分步感受理解和欣賞的基礎(chǔ)上,鼓勵幼兒再次比較照片圖片和繪畫作品給予人的不同感受。

        4、教師出示更多的凡高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兩朵、五朵、十二朵向日葵等等),幫助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欣賞作品向日葵帶給人們的那種美麗和熱情。激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5、教師小結(jié),自由結(jié)束活動。

        活動提示

        1、凡高簡介:文森特;凡高,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蘭的格魯宗戴爾的一個新教牧師之家。1890年逝于巴黎。凡高是最令人懷念和感動的一位畫家,不只是他的悲劇性的生涯,更因為它純粹而真誠的藝術(shù)態(tài)度,無時無刻不在感染著世人。凡高的藝術(shù)生涯雖然只有短短八年多,卻留下了大約850件油畫作品和數(shù)目更多的素描。

        2、創(chuàng)作《我的向日葵》,激發(fā)幼兒學習模仿或創(chuàng)作一幅“向日葵”作品。

        3、有關(guān)向日葵的照片、圖片,《向日葵》作品圖片每二位幼兒各一幅,“十四朵向日葵”作品幻燈一幅,凡高的其他《向日葵》作品幻燈片。

      美術(shù)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節(jié)學科之間的綜合課,以美術(shù)學科為主。結(jié)合音樂的課程內(nèi)容進行學習;顒釉O(shè)置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情感體驗,透過美術(shù)、音樂、文學感受相織的藝術(shù)情感。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選擇自己的繪畫表達方式進行交流學習。

        教材中的一些學生作業(yè)是聽聽畫畫的一種呈現(xiàn)方式,聽的過程以學習活動的展開為線索,通過聽聲音——聽歌曲——聽曲子這三個過程營造美術(shù)、文學、音樂學科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根據(jù)實際繪畫能力,選擇自己喜愛的表現(xiàn)方式表達對藝術(shù)的感悟和共鳴。

        本課試圖構(gòu)建視覺與聽覺之間的通道,潛在地在幼小孩子的心中埋下綜合性藝術(shù)智慧的種子,將美術(shù) ( 繪畫 ) 、音樂 ( 旋律 ) 、文學 ( 歌詞 ) 三種藝術(shù),形式的美積淀、滲透到學習之中,不斷提高學生對美的直覺判斷和表現(xiàn)能力。對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將呈現(xiàn)極大的學習熱情,作業(yè)表現(xiàn)將呈現(xiàn)異彩繽紛,如教材圖例所示。

        教學目的

        1 、認知:感受音樂旋律、節(jié)奏的律動起伏,欣賞與歌曲匹配的畫面,激活感覺聯(lián)通,讓學生明白對音樂的感覺可以用色彩與線條來表現(xiàn)。

        2 、能力:能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聽歌曲的感受。能用簡單話語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綜合性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感悟音樂、文學與美術(shù)的聯(lián)系,重視自我感受和表現(xiàn)。

        重點難點

        激發(fā)學生參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熱情,能聽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并注意視覺 聽覺的協(xié)調(diào)運動。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l、繪畫

        播放克萊德曼鋼琴曲 ( 乒乓之歌 ) 與兒童歌曲《表情歌》多媒體選段不同旋律與節(jié)奏自然銜接的音樂,學生聽并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隨著音樂做律動。學生可選擇—種顏色蘸在手上,在專門的墻壁上或大張紙上隨音樂的旋律涂抹作畫 ( 畫完后,用濕布把手擦干凈 ) 。

        2 、回味

        讓學生相互說說在作畫時的.感受,如:聽音樂作畫時的心情。手觸摸顏料時的感覺,不同的色影碰到—起時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 速度、力度影響了線條的粗細、長短、轉(zhuǎn)折等的變化 ) 。

        學生以嘗試表現(xiàn)的方式體驗音樂和美術(shù)相交融活動的感覺。才會急切地投入到綜合學習的活動中來。

        二、綜合學習活動

        1 、 觀看課件配樂的抽象、具象圖畫:優(yōu)美的歌曲運用平緩的線條,調(diào)和色彩來表現(xiàn)。活潑的歌曲運用起伏的線條、對比色彩來表現(xiàn)。

        2 、播放貼近兒童生活的歌曲,讓學生聽一聽并隨著歌曲齊唱。

        3 、請喜歡舞蹈的學生上臺挑選彩帶或彩球,根據(jù)歌曲運用色彩配合律動即興表演。 4 、欣賞與歌曲匹配的畫面,并請學生想象歌詞大意。用簡單富有感情的語言描繪場景。通過學習活動,激活音樂、文學與美術(shù)的感覺聯(lián)通,明白音樂的感覺可以用色彩 線條來表現(xiàn)。

        三、 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用繪畫的形式大膽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聽歌曲的感受,借助多媒體呈現(xiàn)聽覺效果,把流水、下雨、刮風、鳥叫、車鳴、敲擊聲、運動聲。兒童歌曲 ( 《大自然的聲音》、《小月亮》的聽聲音與聽曲子聽歌詞自然而流暢地銜接起來播放,學生傾聽。選擇印象最深。最愿意表現(xiàn)的繪 畫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表現(xiàn)工具不限,如用彩筆進行具象表達;用毛筆、水彩、油畫棒進行抽象表達。

        四、 學習活動評價

        自評與互評都參考下列條件:

        1 、自己是否對本次學習感興趣

        2 、是否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

        3 、自己是怎樣理解音樂。并能否大膽地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聽歌曲的感受。

        4 、在體驗練習及創(chuàng)造時有無注意清潔 ?

        5 、是否與同學和睦相處,不發(fā)生沖突 ?

        6 、能否發(fā)現(xiàn)自己或別人在學習以及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優(yōu)缺點 ? 還可以怎樣表現(xiàn)會更好 ?

        五、 學習遷移

        出示—些繪畫作品,讓學生聯(lián)想到—些曲子或歌曲,看看作者是怎樣表達對音樂美術(shù)的感受,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綜合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畫家和小朋友的畫再次證明。音樂和美術(shù)是相通的。

      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調(diào)換顏色用線畫雨

        2、幼兒是否能點畫出多變的彩雨3、感受雨的多變性。

        活動重點:用線畫出雨活動難點:用多種顏色畫雨

        活動準備:

        1、各色油畫棒、水彩筆及鉛畫紙人手一份

        2、知識準備:觀察下雨及雨點落在池塘里出現(xiàn)小水花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用兒歌引出興趣:小雨點,小雨點,你從哪里來?滴里答拉,滴里答拉天上掉下來。小雨點,小雨點,你到哪里去?滴里答拉,滴里答拉,落到池塘里。師:兒歌里有誰?(小雨點)它從哪里來呀?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么樣子?小結(jié):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一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內(nèi)容。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1)、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嘩嘩,下了一場大雨,幼兒試畫(強調(diào)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2)、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哪兒?(討論)小雨點落到池塘里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請幼兒講,教師邊聽邊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暈及水花。

        3)、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chuàng)作,下雨啦,我們一起來看漂亮的七彩雨。

        1)、請小朋友用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把雨點畫出來。

        2)、池塘里的水暈是什么樣子的?有多少個呢?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調(diào)換瘣畫雨的情況

        2)、觀察幼兒能否畫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點

        3)能否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欣賞作品把幼兒作品放置到作品袋里,請幼兒相互欣賞并自己的畫。

      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中馬桶的造型,大膽暢想,并能用語言講述自己的設(shè)想。

        2.運用手捏的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不同造型、不同外觀的馬桶。

        3.能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構(gòu)思、設(shè)計制作。

        活動準備:

        1.利用保健教育時間,隨機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生活中所見馬桶的不同造型。

        2.課件:多變的馬桶。

        3.陶泥、操作工具等。

        4.故事:《我要拉巴巴》。

        活動過程:

        1.幼兒聽故事《我要拉巴巴》,導人活動。

        教師:故事里的小動物真能干,都會獨自上廁所大小便了:你們平時上廁所時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的馬桶是什么樣的?坐在上面有什么感覺?想象一下。 (幼兒自由暢想,大膽講述)

        ●由趣味故事導入活動,大大提高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積極性;從日常生活經(jīng)驗進行暢想,為幼兒的'想象插上了無形的翅膀。

        2.欣賞自制課件:多變的馬桶。

        (1)教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馬桶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與你們平時看到的馬桶有什么不同。

        (2)啟發(fā)幼兒用手捏的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不同造型的馬桶。

        教師:請你用陶泥嘗試制作不同造型、不同外觀、多功能的馬桶。

        3.展示作品,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將幼兒作品陳列在班級展示區(qū),讓幼兒擔當講解員,講述各自的馬桶暢想曲。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開辟“生活小常識”專欄,展示如廁時的相關(guān)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為螞蟻畫美麗的王國。

        2、了解螞蟻的特點。

        3、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4、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紙、油畫棒、橡皮泥。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想一想以前觀察過的螞蟻都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畫螞蟻。

        3、請幼兒畫螞蟻王國,教師予以適當?shù)奶崾尽?/p>

        4、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教師點評。

        5、將“螞蟻王國”圖展示在墻面上,請幼兒互相觀看、交流。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充分以幼兒為發(fā)展主體,環(huán)環(huán)相扣,分解難點,幫助幼兒努力達到目的。在活動中,由于活動素材來自于幼兒的生活,所以幼兒的興趣積極、投入,我的問題比較開放,幼兒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美術(shù)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yǎng)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jù)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課件陶泥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jié)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diào)“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diào)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jié)捏泥人動態(tài)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jié)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diào)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tài)、細節(jié)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xiàn)。

        六、展示泥人評一評

      美術(shù)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夏季服裝的特征。

        2、學習用海綿印畫,裝飾夏天的衣服。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shù)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夏天的衣服若干。圖畫紙(畫有夏天衣服的輪廓)、海綿印模、水彩。

        活動過程:

        1、出示夏天的衣服,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些衣服是什么時候穿的?它們漂亮嗎?哪里漂亮?

        2、出示圖畫紙。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想怎么裝飾這件夏天的衣服。

       。1)師:那老師這里有一件沒有漂亮圖案的夏天衣服,老師請你們當設(shè)計師,把它設(shè)計得漂漂亮亮的好嗎?

       。2)幼兒自由講述。

        3、師示范用海綿印畫幼兒所講述的設(shè)計方案。

        4、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1)教師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愛的海綿印模,選擇喜愛的`顏色。

       。2)提醒幼兒一個印模蘸一種顏色。

        5、展示幼兒的作品,給她們以成功的體驗。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一課題非常的感興趣,他們每個人的衣服都很多,而且也都喜歡穿好看的衣服。所以學起來積極性很高。他們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造型活動,幼兒在合作中增強了解決問題的意識,成功的制作出了一至二件有特點的衣服。但值得反思的是有的幼兒制作的程序性較差,在制作過程中有些手忙腳亂,衛(wèi)生習慣也不是很好,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培養(yǎng)。

      【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美術(shù)的教案11-08

      《美術(shù)》教案02-21

      美術(shù)教案(精選)09-30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9-19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9-20

      【精選】美術(shù)教案10-05

      美術(shù)教案07-20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6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23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