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10篇(熱)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和對美的感受,體驗合作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動手能力
探索、發(fā)現生活中風箏的多樣性及特征。
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動手能力
教學難點:孩子不懂得合作
活動準備
1 活動前組織幼兒開展收集廢舊口袋等活動
2 利用即時貼剪出各種幾何圖形
3 剪刀,線
4 “小兔”紙偶玩具
活動過程
。ㄒ唬┱勗捯,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小動物,大家跟小兔打個招呼吧!
生:小兔,你好!
“小兔”:媽媽說要帶我去郊游,你們和我一起去吧!
音樂想起(郊游),師生一起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我們去郊游啦)
師:來到公園,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草,花,船………..
師:展示圖片,強調風箏。
提問:小朋友見過什么樣的風箏呢?
生:蜻蜓,小鳥,蝴蝶……..
師:小兔也想要一個風箏,怎么辦呢?
生:買…….
師:看看小兔是怎么做得。小朋友覺得小兔的`風箏怎么樣呢?
生:很丑,不好看…….
師:那請我們幫助小兔把它的風箏裝飾漂亮吧!
。ǘ┮龑в懻,啟發(fā)想象
師:小朋友想怎么樣裝扮風箏呢?
想把它裝扮成什么樣呢?
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想象。
。ㄈ┱J識材料,提出要求
1.出示準備好的材料,引導幼兒觀察
師:桌上有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
你準備了哪些材料?
2.要求
小朋友先想好了,然后再進行裝扮。
。ㄋ模┯變翰僮,教師觀察指導
幼兒在背景音樂下進行操作活動
引導幼兒進行合作
。ㄎ澹┘薪涣鳎w驗成功
師:你剛才做了什么?是獨立完成的嗎?還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風箏裝扮成什么了?
在裝扮的時候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解決的?
1、幼兒自我評價,介紹自己的作品。
2、幼兒相互評價,夸夸它好在哪里?
3、教師對幼兒合作及操作情況進行評價。
。┙榻B作品,分享快樂
。ㄆ撸┭由
帶領幼兒到操場放風箏,體驗風箏的樂趣!體驗勞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幼兒學習興趣高,師生互動較融洽,完成了此次教學目標。
幼兒在動手制作風箏的時候,老師沒有關注到個別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印糕板形狀、圖案的美,初步了解印糕板的多種寓意與用途,大班教案《江南印糕板》。
2、學習將一般圖案轉化成團花圖案,并用線描畫的方式加以表現。
3、欣賞民間藝術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教具:各種形狀的印糕板圖案,各種供幼兒示范的圖案;長方形、圓形白紙各一張,2朵可平方可彎曲的花。
學具:每組大、小印糕板各一個,共6組;幼兒作畫工具(記號筆、白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印糕板的圖片,導入活動。
1、欣賞各種不同圖案的印糕板。
(此環(huán)節(jié)一張ppt放4張印糕板,為保證幼兒的視線更清晰,建議可當孩子具體說到那張圖片時自動放大,讓全班孩子更清晰地觀察到每個印糕板的內部圖案。)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圖案?這些圖案人們是什么時候用的?
(教師引導孩子關注具有明顯特征的圖案,如有狀元、一朵蓮花、一條魚、喜字、壽字等)
教師小結:這個叫狀元糕;這個有一朵花開了,代表著花開富貴;有條魚代表著年年有余;這個是結婚的時候用的糕點;這個是做壽時用的糕點;這個是以前人家過年時吃的糕點,他們都有不同的用處和有趣的意義。
2、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不同圖案印糕板有不同的花紋。
請你們去摸一摸這些印糕板,他們長得什么樣子的?
你摸上去什么感覺?有哪些圖案呢?這些印糕板都是什么形狀的呢?
。ù谁h(huán)節(jié)教師目的想引導孩子說出“團圓”這個寓意,但一個孩子說看到圓形想起了月餅,又想起月亮也是圓圓的,老師對她的回答沒有過多的回應,建議可以繼續(xù)追加一句“那什么時候的月亮是圓圓的,那時我們一家人也都怎么樣了?”把幼兒原有的思路引導團圓上,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的機會,教案《大班教案《江南印糕板》》。)
教師小結:圓形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圖形,看到了圓形大家都想到了團圓。這些圓形的圖案我們叫他為“團花圖案”。
二、通過比較幫助幼兒加深對團圓圖案的理解。
1、出示兩幅水平放置和團圓放置的鳳凰圖案。
這兩幅鳳凰有什么不一樣?
小結:原來將鳳凰的頭和尾彎成圓形,就成團圓圖案了。
2、通過幼兒個別操作,集體觀察,進一步體驗團花團圖案的特點。
出示長方形和圓形2張白紙,
請幼兒想辦法將花貼到紙上。
。ń處熃o幼兒準備的紙張的'形狀已經給孩子很好的暗示,我覺得教師不需在紙張上事先就貼好雙面膠,這樣一定程度上局限孩子自由的操作、探索、思考,導致在畫團花圖案時,個別孩子對團花圖案的概念不是很明確。建議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把孩子感到有困難而發(fā)生出錯的現象展現在集體面前,組織孩子通過集體討論,最終順利完成操作活動,不僅可以增加本次活動中缺少的幼幼互動,還可以使本次活動的難點更加突出,為孩子下一環(huán)節(jié)的畫團花圖案打好扎實的基礎。)
三、幼兒繪畫活動——設計團花圖案。(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
教師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水平放置的圖案供幼兒參考。
現在請你也來設計一下好看的團花圖案,你可以用自己想的圖案,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參考老師上面的圖案,并想想你設計的團花圖案是什么時候用的?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繪畫。
四、幼兒作品展示,互賞各種各樣的印糕板。
1、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此環(huán)節(jié)沒有給孩子一個可以安靜、輕松的欣賞范圍,教師請幼兒上來,導致后面的孩子不停地再擠或干脆不看左右走動,而前面的孩子由于距離過近和都到后面孩子的干擾,也無法安靜地欣賞同伴的作品。建議讓孩子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安靜地欣賞。
幼兒前面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過長,導致真正給孩子欣賞的時間不是很充分。)
2、教師播放教師設計的團花圖案,結束活動。
活動總體評價:
1、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晰,環(huán)環(huán)緊扣,重難點比較突出,某些細節(jié)處有待繼續(xù)深思。
2、教態(tài)自然,親切和藹,師幼互動積極、充分,但幼幼互動沒有。
3、教案選材富有濃郁的民間特色,題材新穎,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濃厚。
4、教學支架設計出彩,幼兒欣賞到設計中間搭建了一個支架(通過比較兩只鳳凰放置位置的不同,幫助幼兒感知團花圖案中“環(huán)形圍繞”的特點。)
大班教案 篇3
目標:
1、能手腳協(xié)調的向前匍匐前進。
2、勇敢地參加演習游戲,不怕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準備:教師迷彩服一套,沙包(略多于幼兒數),松緊帶若干,靶子若干,地毯等。
過程:
一、聽音樂做熱身運動。
1、隨音樂進場做熱身運動。
2、隊列練習,學做解放軍。
二、介紹訓練任務,學習匍匐前進。
1、介紹訓練任務,讓幼兒嘗試在有電網的場地上爬行,身體不觸碰電網。
2、請幼兒示范。
3、教師介紹匍匐前進并示范。
4、幼兒學習匍匐前進,教師講解要領并指導。
三、野戰(zhàn)軍游戲。
1、介紹模擬戰(zhàn)場和行軍路線。
2、幼兒游戲。要求:注意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不能觸碰電網。
3、增加行軍路程,降低電網高度增加游戲難度。要求:要勇敢,不怕困難;注意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不能觸碰電網。
四、放松,體驗成功的喜悅。
說課內容:
一、課題來源
匍匐前進是《綱要》中大班年齡段所要完成的體育內容之一,而這一內容沒有編進省編教材中,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而解放軍一直是孩子心目中的大英雄,在他們眼里解放軍是最勇敢,最不怕困難的。所以在生活中和游戲中經常聽到和看到他們談論、模仿解放軍。所以我們將解放軍野戰(zhàn)演習的'游戲情節(jié)與匍匐前進的技能要求相結合設計成一個體育活動不僅促進幼兒的動作發(fā)展,更希望在體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的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在設計這個活動之前,我們就發(fā)現不少幼兒喜歡穿著迷彩服,為了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游戲情節(jié)更加逼真我們特意借了套迷彩服,所以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特別高,活動氛圍也比較好;顒訄龅胤矫娣譃閮蓧K,第一是練習場,第二是演習場。這樣能保持游戲的新鮮感使幼兒不容易疲勞或精力分散。在設計靶子的時候我們有些困惑,原先設計的是敵人的形象,孩子一看就說是日本鬼子、是敵人,投擲的愿望很濃,但有老師提出現在提倡世界和平不應該出示人物頭像應換成標準靶心。所以就換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這樣,不知道哪種更好?
三、活動過程及重難點
這個活動的重點很明顯是學習匍匐前進,而難點就是手腳協(xié)調的進行匍匐前進。在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上我們分三個層次進行學習,首先讓幼兒嘗試任意爬行不觸碰電網,然后讓孩子自己總結出匍匐前進的大致要領:頭要低下來;身體貼著地面等,接著讓幼兒示范,集體嘗試;最后老師講解要領并示范,幼兒再進行練習,老師個別指導手腳協(xié)調。在游戲階段我們也分兩個層次進行,首先考慮到大班幼兒如一直練匍匐爬有些單調所以增加了投擲,增加了游戲性。第二個層次又增加拱門和獨木橋,電網也由原來的40公分下降到35公分增加了難度,同時鼓勵幼兒勇敢,不怕困難。有了這樣的層次性幼兒在重復進行匍匐前進時不會感覺枯燥而且能一直保持濃厚的積極性、參與性。
四、困惑
1、投擲方面是否要有要求?是扒著投好還是站著投把靶子加高?
2、“貼傷疤”是否合適?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每一個孩子都很喜歡花園,花園里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在孩子的眼里,都是會說話的,有生命的。通過讓孩子親自去花園觀察、感受。使孩子有直接的感受去表現、創(chuàng)造。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的繪畫興趣。使孩子能更好地表現。
活動目標:
1在觀察的基礎上,感受花園的.美麗。
2嘗試用水粉畫表現花園的一角。
3培養(yǎng)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活動準備:水粉材料、筆
活動流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喜歡花園嗎?為什么?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美麗的花園,請你們把花園里的美景,用眼睛當照相機把它拍下來。等一會兒,請你們把它畫下來好嗎?
二幼兒觀察
1把幼兒帶入花園
2引導幼兒觀察花園里的花、草、樹、等。它們的形狀、顏色等。
三討論再現
1剛才你在花園里,看到了什么?(互相討論)
2把你所看到的講給大家聽。
四幼兒創(chuàng)作。
⒈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所看到的。
、灿變寒嬅娴牟季、色彩的使用情況。
五創(chuàng)編故事
、闭堄變喊炎约旱漠嬀幊梢粋故事,然后講給大家聽。
、舶炎约旱睦L畫工具整理好。
預設結果:
讓孩子親自去花園感受,他們會有很高的興趣。通過孩子的觀察、再現提高了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孩子能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已有的經驗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作。最后讓孩子自己創(chuàng)編故事提高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制作玩具,增進折紙技巧。
2.操作自制玩具,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1.“美術”:《舞龍舞獅真好玩》
2.龍的圖片,長條紙(把8開紙裁成四長條,每條約38×7cm),臘筆、筷子、膠帶、剪刀。
活動過程:
1.問幼兒:“什么動物頭上有角?”“什么動物身上有鱗片?”“什么動物有長長的尾巴?”
2.展示龍的圖片,請幼兒觀察龍的外形的各部分(特征)像什么動物。
3.拿出長條紙示范制作紙龍的.方式:
——折出龍的身體。
——折出龍的角。
——用筆卷一卷龍的角。
——畫上龍的五官及鱗片。
——頭尾粘上筷子。
4.請幼兒上臺操作,讓紙龍?zhí)。(配樂?/p>
5.提供材料,讓幼兒制作自己的玩具紙龍。
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跳躍能力,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敏性。
2、培養(yǎng)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以及與同伴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準備:
小椅子若干把(和幼兒人數相等)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每人拿一把椅子進入場地。
師:我們平常椅子是用來干什么的?告訴你們小椅子還可以用來幫助我們做操呢!我們一起來運到一下吧!
2、幼兒利用椅子和老師一起做熱身運動。
伸展運動、體側運到、腹背運動、跳躍運動、跨越連接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玩各種椅子游戲。
師:你們知道我們的小椅子還可以怎么玩嗎?
。ㄓ變鹤杂上胂笮∫巫拥耐娣ǎ┯泻玫耐娣ㄏ蚱渌∨笥咽痉督榻B,好的動作可以模仿。
2、 分組合作進行游戲
剛才我們小朋友都是一個人在想辦法,現在我們要分成2組,小椅子變多了看看你們還有什么好的玩法。(分組先嘗試一次)
3、分組合作游戲比賽。
師:下面我們要來進行一場比賽了,要求各組搭出一條“小橋”。
。ㄏ却詈脴虻囊唤M,得一枚五角星)
然后組員能夠第一通過的,再得一枚五角星。 (比賽2輪)
4、為對方出難題
剛才我們小朋友合作的`真不錯,能夠快又好的搭好橋,還能很快的從橋上通過,真是太棒了。
下面我要給你們新的任務了:為對方搭一座橋。
要求:搭好橋后自己要能從橋上通過,還要能難倒對方。最后比賽時,快的一組為勝者,得一枚五角星。(玩3~4輪)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小朋友真是太棒了,相處很多玩椅子的方法,真了不起。下面老師要帶你們玩一次“搶椅子”的游戲好嗎?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性質,學習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將自己的名字填入進行演唱,并自如的接唱。
3.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活動準備:
兩個布娃娃:湯米和喀秋莎。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ń處煶鍪就尥蓿┙處煟航裉旖鹄蠋熃o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客人,你們歡迎他們嗎?
二、學唱歌曲。
。ㄒ唬┯螒颉赌闶钦l呀》。
1. 教師:小朋友我們來玩?zhèn)你問我答的游戲,答對了就一起說:對對對。你們先來問金老師:“你是 誰 | 呀—|?”聽聽金老師是怎么回答的?
2. 幼兒問:你是 誰 | 呀—|? 教師有節(jié)奏的回答:我是 金靖 | 燕 呀 |
教師:現在我來問:你是 誰 | 呀—|?
教師邀請部分幼兒回答,注意提醒幼兒要有節(jié)奏的回答。
3. 教師:你們想知道兩個客人的名字嗎?一起來問問吧。(幼兒問,教師回答,幫助幼兒了解他們的名字分別叫:湯米和喀秋莎)
。ǘ┦煜じ枨冻业拿帧。
1. 第一遍:
教師:他們還會把自己的名字唱出來呢?仔細聽好。(教師邊范唱邊動作。)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鼓勵幼兒根據自己聽到的進行講述,教師將幼兒回答的用歌詞進行總結。)
2. 第二遍:
教師:兩位客人還要唱一次,仔細聽唱的最多的是哪個字?
小結:唱的最多的是米和莎。(教師邊小結邊范唱幾句。)
。ㄈ⿲W唱歌曲《唱唱我的名字》。
1. 第一遍:
教師:我們也來唱唱湯米和喀秋莎的名字吧。ń處煄ьI幼兒一起邊唱邊動作。)
2. 第二遍:
教師:這次金老師唱的輕一點,你們唱的響亮一些好嗎?(引導幼兒用響亮的聲音演唱。機動)
3. 第三遍:
教師:湯米和喀秋莎介紹時可開心了,我們用開心的表情和聲音來唱一唱。ㄒ龑в變河脷g快的表情和聲音演唱歌曲。)
教師:唱米米米和莎莎莎時是一樣的嗎?一起來聽聽。(幫助幼兒知道這兩句只有最后一句是不一樣的。教師邊小結邊范唱一下。)
教師:我們一起來練一練每個名字的最后一句。(帶領幼兒跟鋼琴伴奏練習每句的最后一小節(jié)。)
4. 第四遍:
教師:我們再來唱一唱,這次要把米米米和莎莎莎不同的'地方唱出來。(引導幼兒注意唱好兩句不同的地方。)
。ㄋ模⿲W習將自己的名字填入進行演唱,并自如的接唱。
1. 教師:小朋友也有自己的名字,想不想把自己的名字唱出來呢?那先說說你的名字有幾個字?
如:幼兒:兩個字。 教師:應該怎么唱?
小結:和湯米一樣唱,唱兩遍。來來我是秦熙秦熙。
三個字的名字引導方法同上。
2. 教師請一位幼兒邊演唱邊提出要求:等會金老師指著誰誰就唱自己的名字,(幼兒唱:來來我是王欣瑤呀)后面我們跟瑤瑤一起唱。(瑤瑤……)
3. 組織幼兒唱唱自己的名字。
教師隨機邀請幼兒唱唱自己的名字,并提醒其他幼兒及時接唱。
三、游戲《找朋友》。
教師:我們去找一個朋友相互唱唱自己的名字吧。ㄒ龑в變簝蓛山Y伴,邊唱邊表演,活動在愉快的、溫馨的氛圍中結束。)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兩人協(xié)調一致地夾球側身行進。
2、積極探索有效的合作運球方法,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小一樣的球若干。
2、畫好兩條跑道線,每條跑道終點放一把小椅子。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我是運動小健將。組織幼兒學做各種運動項目的動作,如:踢足球、打排球、游泳等。
2、組織幼兒探索兩人一組,不用手,用身體其他部位合作運球的方法。
。1)引導幼兒探索并嘗試不同部位的'運球方法,如:胸夾球、背夾球、頭夾球、胳膊夾球等。
(2)組織幼兒重點進行胸夾球、背夾球練習,掌握夾球側身行進的要領。
3、組織幼兒進行胸夾球比賽。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兩人一對,全班分兩大組,縱隊站在起跑線后。游戲開始,兩隊前面的一對幼兒面對面站立,將球放在胸前夾緊,使球不至于滑出來,然后步伐一致地側身向終點快速行進。兩人夾球到達終點后,繞小椅子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對為勝。(人數多時需多分幾組,避免長時間的等待。)
。2)組織幼兒分隊練習,教師強調游戲規(guī)則:兩人必須夾球側行且不能用手扶球;到達終點后必須繞過椅子方可返回。
。3)教師擔任裁判,組織幼兒進行胸夾球比賽。
。4)小結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如:運球方法、規(guī)則等。
。5)組織進行背夾球、頭夾球比賽。
4、放松活動:組織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揉肩、敲背等,放松全身肌肉。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水和水墨畫顏料融合進行調配,畫出深淺紅色的櫻桃。
2、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大膽的添畫。
活動準備:PPT,粗細毛筆每人兩支,宣紙,顏料,調色盤,墨汁,水。
活動重點:嘗試用水和水墨畫顏料進行融合、調配。
活動難點:用側峰用筆畫出深淺不一的紅色櫻桃。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魔術袋,里面裝著一種水果,它小小的,紅紅的,有一個細細長長地果柄、下面還有一個果臍,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呢?”
2、 教師:“我們一起對著魔術袋喊變變變,把水果變出來。(播放PPT)變變變,哇,原來是櫻桃,它小小的,紅紅的,上面有一個細細長長的果柄,下面還有一個凹進去的果臍。我變變變,魔術袋變出了許多的櫻桃,我再變變變,哇櫻桃變到盤子里去了,變變變,哇,櫻桃又變到籃子里去了!
二、 說說、看看、畫畫
1、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魔術袋變出的這些櫻桃有什么不一樣嗎?
教師小結:有的櫻桃衣服的顏色有深有淺。有的櫻桃只有一個,有的櫻桃和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有的是躺下來的,有的是站起來的像是在跳舞一樣。
2、師:魔術袋想請小朋友們幫它再畫一些櫻桃裝在袋子里。這些櫻桃都是魔術袋用毛筆和水墨畫顏料變出來的,那你們知道怎么樣才能用毛筆畫出有深有淺的櫻桃嗎?
3、教師示范:我們先用毛筆放在水里蘸一蘸,然后蘸一些紅色的顏料,不要忘了舔一舔,這樣畫出來的就是淡紅色了,要畫出有深有淺的話我們就用毛筆的筆尖再稍稍蘸一些深紅色的.顏料,看,這樣就能畫出有深有淺的顏色了。
4、教師示范畫櫻桃:畫櫻桃很簡單,只要四個步驟:第一步,我們蘸好顏料后把毛筆躺下來,用側峰畫一個半圓,第二步,再用側峰畫另一個半圓,第三步,換一只毛筆,把毛筆豎起來,蘸墨汁用中鋒畫一個細細長長地果柄,第四步給櫻桃點上一個果臍,這樣櫻桃就變出來啦。
5、再畫一個,幼兒嘗試,幼兒一起說一說調和濃淡顏料的方法和畫櫻桃的四個步驟。發(fā)現幼兒作畫時的問題,進行進一步講解。
6、師:現在我想畫一對手拉手的櫻桃,第一第二步是一樣的,注意在畫果柄的時候,一個果柄往右歪,一個果柄往左歪,這樣兩個櫻桃才能手牽手。最后點上果臍。我還想畫一個會跳舞的櫻桃,我們只要把果柄畫在櫻桃的各個方向就可以了(示范)。
7、教師:這么多的櫻桃我要把它們放在盤子里,教師畫上一個盤子。還可以把它放在哪里呢?(幼兒自由想象表達,老師出示相應的范畫)
三、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師:接下來請你們也來用毛筆畫一畫櫻桃把。
2、提醒幼兒:先調和深淺不一的顏色,然后按照畫櫻桃的四個步驟作畫,畫櫻桃時注意要用側峰用筆,畫手拉手的櫻桃時兩個櫻桃的果柄要靠在一起。
四、欣賞、分享快樂。
1、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哇,小朋友們畫的櫻桃都好可口啊,你覺得哪些櫻桃看上去最好吃呢?為什么?
2、魔術袋想把你們的畫收藏在袋子里面,請你們幫忙找一找,哪一幅畫里的櫻桃跳舞跳得最好看?哪一幅畫里的櫻桃衣服顏色最多?
3、我們有這么多漂亮的櫻桃,請你們拿好自己的畫,去打扮一下我們的教室好么?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春風、春雨、太陽光、老桃樹對小桃仁的愛和小桃仁變成小桃樹后的自豪和驚喜。
2.培養(yǎng)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力、表示力,啟發(fā)幼兒用親切的語氣表示出故事中春風、春雨、太陽光、老桃樹與小桃樹的對話。
3.使幼兒了解小桃仁發(fā)芽必需有陽光、空氣、水三個條件。
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春天的氣候、天氣的特征,春風、春雨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難點:了解植物生長的的條件:陽光、空氣、水。
活動準備:
知識:請幼兒與家長一起研討植物生長的條件。
物質:幼兒與家長一起進行小種植活動,擺放在自然角內,故事圖片
活動方式:集體、個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幼兒自我介紹自身的種植經過。
問:“今天小朋友都帶來了自身的小植物,我們說一說,你種的什么?怎樣種植的?”
小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我們一起來開展小種植活動,比一比誰的種植長的快。
二、展開
1.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小桃仁是怎么變成小桃樹的?都有誰來協(xié)助小桃仁?春風、春雨、太陽光是怎樣說的?小桃仁是怎樣回答的?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小桃仁為什么要使勁挺身子?2.引導幼兒一起討論植物生長的條件是什么?
小結: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是種植的季節(jié),農民伯伯都是在這個季節(jié)進行播種,植物吸收了空氣、陽光和水之后就會大膽的生長,使勁的生長,到了秋季就會收獲很多。
3.介紹自身的種植:我種植了一粒豆子,需要經常去呵護它,讓它吸收空氣,接受陽光的照射,喝足水,過不幾天,他就會鉆出泥土長高、長大。
4.啟發(fā)幼兒經常注意觀察種子的生長,并記錄在小小筆記本上。
三、延伸
請幼兒帶著問題、好奇與希望將自身的小種植擺在自然角內,以豐富自然角的內容。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的教案04-12
(經典)大班教案10-03
大班教案(精選)09-30
大班教案(精選)09-30
[精選]大班教案08-26
大班教案(經典)09-17
大班教案【精選】08-05
大班教案(經典)08-04
(精選)大班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