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啟發(fā)學生想象,引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制作一個造型新穎的電腦模型。指導學生采用泥塑、折紙等方法制作電腦,并能用繪制、剪貼的方法,對電腦模型進行簡單地裝飾。
過程與方法通過動畫及電腦圖片的欣賞,引導學生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拓展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再通過學生作品欣賞及對電腦制作方法的分析、討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動手實踐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簡單地創(chuàng)意和制作,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電腦模型的構思、制作。
教學難點:材料的選擇和電腦模型的制作、裝飾方法。
解決措施:通過圖片、動畫《計算機的發(fā)展史》,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計算機知識。通過外形新穎、獨特的電腦造型圖片欣賞,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再通過創(chuàng)意分析,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并掌握電腦的設計要素。最后通過學生間的討論、分析和制作,有效地解決本課重難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包裝紙盒、彩紙、彩泥、剪刀、膠水、彩筆、蠟筆、鉛筆等。
課時:1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
引導階段
(1分鐘)
一、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第16課《新穎的電腦》。
。ò鍟┅ぉば路f的電腦
2.:我是電腦博士,計算機俗稱電腦,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
課件出示課題
出現(xiàn)電腦博士
發(fā)展階段:基礎知識的講授,過程、方法步驟演示(14分鐘)
二、探索新知
1.認識最早的計算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使用了17840支電子管,重達28噸,其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的加法運算。(點擊播放動畫,顯示計算機的區(qū)域)
。.介紹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播放動畫《計算機的發(fā)展》,了解五代計算機的演變。
。.認識最新技術的電腦。3年6月17日,我國國防科技大學研制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的浮點運算速度,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4.了解計算機的組成與類型。
。ǎ保┻@是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電腦,觀察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播放自定義動畫:主機、顯示器、鍵盤)
(2)目前,電腦不斷創(chuàng)新,有了很多新的樣式:
臺式電腦 方便攜帶的筆記本電腦 簡潔的平板電腦
學生聯(lián)系生活,觀看圖片,思考問題并回答。
觀看動畫,了解計算機的'發(fā)展史。
出示圖片:最早的計算機、最新的計算機
播放自定義動畫
播放動畫《計算機的發(fā)展》
三、開闊思維
1.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腦不斷地推陳出新。新穎的電腦還會是什么樣的呢?
顯示器可以擺動的電腦
可以卷的電腦
可戴在手腕
上的電腦
透明的電腦
通過投影顯示并接收信號的電腦
能夠生成3D影像的造型彎曲的電腦
。.看了這些新穎、獨特的電腦造型,你有什么感受?
只要敢于想象,在造型、材料、功能等方面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新穎的電腦。
學生觀看圖片,拓展思路,啟發(fā)構思。
思考、回答問題。
出示圖片:各種新穎、獨特的概念電腦
四、創(chuàng)意分析
。.創(chuàng)意顯示器設計:
蘋果外形、棒球外形
。.創(chuàng)意主機箱設計:
機器人型、公交車型、蝸牛型、銅鼓型
。.創(chuàng)意鍵盤設計:
彩色的鍵盤;
鍵盤光電鼠標,右邊部分同時具備鼠標功能。
。.創(chuàng)意鼠標設計:
烏龜型、汽車型、熊貓型
學生觀看圖片,拓展思路,啟發(fā)構思。
思考、回答問題。
出示各種創(chuàng)意顯示器、創(chuàng)意主機箱、創(chuàng)意鍵盤、創(chuàng)意鼠標設計圖片
五、想象討論
想一想:如果讓你設計一臺電腦,你打算如何設計?畫一畫草圖。
思考問題,畫畫草圖。
出示問題及草圖范例
六、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讓我們欣賞一下同學們設計的電腦,看看他們是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的?
方法一:繪畫
方法二:紙盒、泡塑
方法三:彩泥
欣賞學生作品,并分析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出示范例圖片
課堂實踐,學生進行制作
(20分鐘)
七、能力反饋(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yè)要求:
用你手中的材料制作一臺新穎、獨特的電腦。
步驟提示:
1.運用材料做出電腦的外形。
2.將電腦外部結構中的細節(jié)拼貼或畫在電腦的外形上。
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在制作過程中,進行大膽、自由地想象,將繪畫、手工制作和其他方法結合起來運用。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鼓勵、點評。
學生選擇合適的材料,個人或自選合作伙伴進行創(chuàng)作。
出示作業(yè)要求
展示學生作品、交流
(4分鐘)
八、作業(yè)展評
。、將學生作業(yè)展示在教室里,引導學生相互、欣賞,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1)誰制作的電腦造型最獨特?表現(xiàn)在哪里?
。2)說一說你用了哪些方法來制作你心中的電腦?你覺得你的作品有哪些優(yōu)點?哪里還需要改進?
。病⒔處、。(主要從學生作品的造型、色彩及材料的運用上。
學生自評、互評。
出示建議
拓展延伸
(1分鐘)
九、拓展延伸
。、不僅電腦有各種變化,電腦的“朋友”也有很多變化。
(1)這臺電腦裝了一個移動裝置,可以自主移動。
(2)這臺電腦設計了一個舒適的操作椅,可以半躺著使用。
2、本課: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電腦的發(fā)展史,了解了電腦的外形特點,并學會用紙、紙盒、彩泥等材料制作新穎、奇特的電腦。隨著科學的發(fā)展,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強,外形越來越多樣,未來的電腦會是什么樣的?能陪我們聊天、打球嗎?讓我們一起期待更“新穎的電腦”吧。
豐富想象,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分析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冷暖對比等關系,同時嘗試運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膽表達自己對靜物的感受和想法,了解色彩與風格的關系,培養(yǎng)和發(fā)展色彩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xiàn)能力,提高審美品位。
重點:色彩關系換位練習。
難點:個性風格的大膽表現(xiàn)。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自然導入
1、復習提問美術色彩基本知識——學生回答
2、展示圖片——查看有關資料,并對各幅作品進行賞析。
3、問題:——自由討論
a。你喜歡那一幅作品,為什么?
b。以上作品你有感到不理解的地方嗎?
c。你能說出這幾幅作品各有哪些藝術風格嗎?
4、教師點評________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交流互動、探求新知
1。讓學生欣賞和分析課本上的范例——學生觀察、分析、認識色彩關系,并作分類。
2。靜物畫的色彩關系及其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講述自己對不同色彩關系的感受
3。3、靜物畫如何做新的處理
4。組織學生討論——從改變明度、純度、色相、構圖對比、色調對比等方面討論。(提示學生“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元素可以互換”)
歸納
通過對幾幅作品的欣賞、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每幅作品的色彩關系是不同的,那么色彩關系的.基本規(guī)律又是怎樣的呢?(可從明度、純度、色相、對比、冷調、暖調去分析)
教師演示作品,把一幅靜物畫做多種色彩關系的重組、取舍,從而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風格體系
三、合作探究、強化能力
1、靜物畫訓練
要求:注意多種表現(xiàn)形式,改變色調,強調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學生自由組合,或按小組。
2、學生練習
確定主題風格,
可用多種表達形式
四、展示交流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內容:第7課 草叢中
教學目的:(1)能用線描的方式表現(xiàn)一片草叢,體現(xiàn)草葉之間,草與人物或動物之間的遮擋和遠近的空間關系。(2)欣賞畫家的作品,學會思考,能大膽想象添畫,使畫面表現(xiàn)的內容更豐富。
。3)觀察自然,認識自然,熱愛自然。
教學過程:
一、激趣
學生閉上眼睛,聽教師講草叢故事。
二、觀察(單棵草)
1.教師將草輕拂學生的臉頰,學生閉上眼猜是什么。
2.學生睜開雙眼,分小組討論觀察草葉各部分的外形特點。葉面出現(xiàn)轉折的草和葉面沒有出現(xiàn)轉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組再派一名代表說一說你們小組觀察的結果。
三、組拼(幾棵草)
1.組合游戲。在大自然中草總是會長在一塊兒的,那么,幾棵草長在一起會是什么樣呢?引導學生根據(jù)平時觀察到的幾棵草長在一起的情形,將帶來的幾棵草組合在一起,注意組合出高低、穿插等變化。
2.教師:幾棵草長在一起時,它們會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種變化,呈現(xiàn)出生動的自然效果。
四、添加
1.思考在草叢中除了草以外,還會有些什么呢?
2.學生討論: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請一兩位學生把小玩具或動物標本等放入草叢。
五、改畫
1.打開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葉,將這三片草葉進行改畫。
2.評析指導嘗試作業(yè)。
(1)畫有轉折的草葉時,能同時看到正反兩個面,葉面外輪廓線產生變化。
(2)畫多片草葉時,草葉之間出現(xiàn)了相互穿插、
遮擋,要先畫前面的,再畫后面的。后面被擋住的部分不用畫線條。
六、欣賞
1.欣賞教材上的'畫家作品。觀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轉折、穿插等不同姿態(tài),以及畫面上動靜結合的生動效果。
2.出示其他有關草的優(yōu)秀線描作品,感受用線的變化。
3.對照剛才自己改畫的草,找出與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進會更好?
七、描繪
1.引導學生根據(jù)前面組合的場景進行觀察描繪:
(1)先畫一棵草,注意強調草葉的轉折變化。
(2)然后再畫幾棵草,強調要表現(xiàn)出草的穿插、
遮擋、高低變化。
2.也可以畫記憶和想像中的草叢。
(1)將動物、人物等適當?shù)靥懋嫷讲輩仓,要畫出前后遮擋關系,注意:草是主體,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還要怎樣畫,畫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評析
1.將學生作業(yè)都展示出來,學生下位互相欣賞、評論。
2.:今天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了許許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動的線條描繪出了美麗的草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描繪出千變萬化的事物。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和研究畫家繪制的花鳥畫作品,加深對中國花鳥畫的認識。
2、學習和分析畫家用筆、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臨摹的基礎上添加和創(chuàng)作一副花鳥畫。
3、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學習中國花鳥畫的`繪畫技巧,在探究中積累和創(chuàng)新。
三、教學難點:
用筆和用墨的表現(xiàn)方法。
四、教學準備:
國畫顏料、生宣紙、毛筆、調色盤、墨汁、畫氈或報紙、資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
。1)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組成部分。
。2)在眾多花鳥畫的題材中,梅蘭竹菊被認為代表高雅品質的“四君子”。
(3)出示課題——花鳥畫。
2、講授新課:
欣賞吳昌碩的作品《菊花》
面對自然界中的花鳥草蟲驚醒創(chuàng)作時,中國的花鳥畫家的表現(xiàn)物象的同時更重視緣物寄情。
3、組研究:
。1)對比自然界中的花鳥,欣賞和研究一副花鳥畫,想一想畫家是怎么用筆和用墨的?
(2)游戲:請你對照黑板上的菊花圖片(中鋒勾花,側鋒勾葉),分別嘗試以下幾種筆法:
側鋒畫麻雀頭——點、抹
中鋒畫翅、尾——短線
4、分析:
麻雀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飛鳥,它頭大、體小,頭、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點,胸腹灰白,活潑可愛。在畫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頭部和身子由兩個蛋形組成,或者是一個棗形加蛋形組成,這樣畫麻雀就方便多了。
5、臨摹一副花鳥畫作品,可以大膽的對原作進行添加和創(chuàng)造。
6、展示:選出你最喜歡的作品,說說哪里好。
7、小結
美術教案 篇5
包裝設計美術教案:包裝設計教案
課題:包裝設計
課時:1課時
課型:單一課
授課對象:高中一年級
教材分析:
本章節(jié)的授課,讓學生對系列化包裝設計有所了解和認識,明確系列化包裝的設計目標和設計功能,通過實踐掌握包裝設計的整個過程。包裝的定義,中國包裝設計發(fā)展歷史,設計師的地位和作用,現(xiàn)代包裝設計的特征和功能包裝設計方法及設計流程,包裝設計定位.
教學目標:
通過理論教學使學生對包裝設計有一個相對系統(tǒng)的概念。
1.知識和技能目標:
讓學生理解包裝設計的涵義、功能及分類;讓學生掌握包裝設計的工藝流程及動手制作模型能力;提高學生對包裝設計的設計思維,使學生所做設計作品具有一定的內涵。
2.過程和方法目標:
通過講解和實地觀察,讓學生了解包裝設計中常用材料和容器,并能夠在包裝設計中合理選用材料和容器以獲得不同的效果。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包裝設計得講解以及制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審美想象力,審美理解力和審美評價力。
教學重點:
重點在于學生對包裝設計概念、三大基本功能:保護性功能、便利性功能、銷售性功能的理解。要求學生牢記、掌握。系列化包裝設計特點;系列化包裝設計原則:一般性包裝材料的紙張的規(guī)格;種類;特點;成型工藝和一般容器的特點。
教學難點:
學生對包裝設計有一個直觀的理解和正確的評判,以及對現(xiàn)代包裝設計的作用和功能的理解和把握。系列化包裝設計方法掌握各類包裝材料及容器的造型特
點及特性。
教學方法:
1.教法:多媒體ppt演示,小組討論及交流評析,現(xiàn)場實物講解講課與作品圖例賞析結合,課堂講解一般材料及工藝圖片展示、課堂講授、學習討論。
2.學法:實驗室+材料樣品庫實習、動手體會不同和材料。
教具準備:
教案,多媒體課件畫筆,相關包裝彩色紙,剪刀,小刀,糨糊。學具準備:
畫筆,相關包裝彩色紙,剪刀,小刀,糨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2分鐘)
安定課堂秩序,檢查學生課前準備等情況。
二:引入新課:(3分鐘)
出示圖案范畫數(shù)幅,如日常用品的包裝圖樣等,簡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包裝設計風格的定位及創(chuàng)意構思;
2、包裝設計模型造型的設計及與之相關包裝材料的運用;
3、包裝設計的包裝設計的功能。
三:講授新課:(10分鐘)
。ㄒ唬喊b設計涵義:
包裝設計由于每個國家對此的定義都不一樣,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包扎、安裝、填放、裝飾、及裝璜之意。作為設計師心中的包裝設計:是為了塑造一個能被商品世界所接納的新生命、新產品。從整體來說,包裝設計是一門立體的、多元的`、多學科綜合體現(xiàn)的學科。
。ǘ喊b設計重要性:
大家知道,包裝無處不在,無處不存。且包裝設計與一個地區(qū)或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成正比。時尚引領消費,包裝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
對于包裝設計,著眼在消費者的心理、品位、感覺和使用方便、便于保存等等。包裝設計已成為市場銷售競爭中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
。ㄈ.包裝設計的功能:
1、物理功能:為了保護商品;
2、心理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視覺感受,包裝傳達了商品信息,促進市場銷售。
3、生理功能:指便于被人操作,便于運輸、裝卸、保管、儲存、使用、攜帶、處理等等。
。ㄋ模b設計的分類:
1、從包裝形態(tài)分:大包裝、中包裝、小包裝、硬包裝、軟包裝;
2、從包裝材料分:紙盒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木包裝、陶瓷包裝、玻璃包裝、棉麻包裝、絲綢包裝等等;
3、從商品內容分:食品包裝、煙酒包裝、文化用品包裝、化妝品包裝、家電包裝、日用品包裝、土特產包裝、藥品包裝、化學用包裝、玩具包裝等等;
4、從商品銷售分:內銷包裝、外銷包裝、經(jīng)濟包裝、禮品包裝等;
5、從商品設計風格分:卡通包裝、傳統(tǒng)包裝、懷舊包裝、浪漫包裝等;
6、從商品性質分:商業(yè)包裝、工業(yè)包裝。
。ㄎ澹┙M織學生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針對性的欣賞。
。、制作步驟和要求:
1.講述包裝的材料運用:
。1)紙張:牛皮紙、雙膠紙、銅版紙、白板紙、玻璃紙、有光紙、過濾紙、瓦楞紙等等(2)金屬:馬口鐵皮、鋁、鋁箔、鍍鉻無錫鐵皮(3)塑料:(4)玻璃:(5)陶瓷:(6)木材:軟木、人造板材(7)絲綢、棉麻:
2.包裝紙盒的結構與造型
。1)紙盒的分類:套桶式;插入式;粘合式(如牛奶合);搖蓋式(如鞋合);套蓋式;拉鏈式(如紙巾抽);姐妹式;手提式;嵌入式(如珠寶盒);異形式;吊掛式等等(2)紙盒結構設計:(A)粘接:用粘合劑連接不同的面或其他附加部分的結構;(B)結扎:指用線或麻繩等對包裝物進行包扎(C)鏜扣:指包裝盒的各個面相互進行鎖扣連接的方式(D)間壁:指在包裝盒中加入擱板構造,便于抗震抗壓,對商品起保護作用。
3.指導學生動手制作包裝盒,對制作工藝進行示范。
。ㄆ撸⒄n中練習:(20分鐘)
在課中,我們同學就禮品盒的包裝進行設計和制作,教師從旁輔導和協(xié)助。四:課堂總結:(3分鐘)
通過本次對包裝設計的教學和制作,以及教師對作品進行點評,同學的設計成品可以進行作品展示。
五:作業(yè)布置:(2分鐘)
制作各種紙盒樣式的結構,可任意添加自己喜歡的圖案。
六:板書設計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yǎng)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jù)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課件陶泥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tài)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tài)、細節(jié)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xiàn)。
六、展示泥人評一評
美術教案 篇7
課題:
我心中的老師
課時:
2課時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思考誰是最受歡迎的老師,并通過平時的觀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引導學生用繪畫、拼貼或拓印等方法來表現(xiàn)心目中最尊敬的人。
3.通過繪畫培養(yǎng)學生對社會建設者們的熱愛和尊敬之情。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觀察,基本描述出最受歡迎的人的外貌等特征。
2.在肖像繪制的過程中能否既表現(xiàn)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
3.能否大膽、自由的運用繪畫、拼貼、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繪制肖像。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課件。
學生:課前觀察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的面貌特征,多種繪畫、制作工具。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5月17日——5月18日
活動一:“猜猜她是誰”
教師將同級部的一位老師的特征編成一段謎語念出來,請同學們猜猜她是誰,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學生也嘗試著編一小段謎語來描述一位教師的外貌特征。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抓住人物最主要的面貌特征。
活動二:
課件出示大家熟悉的幾位教師的`照片,請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誰,為什么?他的特征是什么?
你最喜歡老師什么樣,最不喜歡老師什么樣。
教師請最喜歡自己的幾位同學上來分析一下自己的特征,并在黑板上簡單畫一下。
同學們評價一下誰把老師的特征表現(xiàn)得最像。
活動三:
大家拿起畫筆用彩筆線描的形式來為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畫張像。
學生繪畫,教師指導。
根據(jù)這位教師的喜好以及所教的學科添畫上背景。
活動四:
“猜猜他畫的是誰”畫展,通過“猜猜他畫的是誰”的方式評價誰的畫將老師的特征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
收拾與整理。布置下節(jié)課工具材料。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5月19日——5月21日
活動一:
課件出示運用不同的美術表現(xiàn)形式來表現(xiàn)老師的作品。請學生邊欣賞邊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作品,并引導學生理解運用繪畫、拓印、粘貼、立體制作攝影等形式來表現(xiàn)老師分別有什么表現(xiàn)效果。
活動二:
引導學生觀摩不同風格的名家肖像畫,使學生理解畫肖像畫既要抓住人物特征,注重色彩和線條的表現(xiàn)力,又要體現(xiàn)自己的風格。鼓勵同學們大膽、自由的運用繪畫、拼貼、拓印和立體制作等方法為自己最喜歡的老師繪制肖像。
學生作業(yè),教師指導。
活動三:
“我們的老師”作業(yè)展,將所有的作業(yè)粘貼在一張大紙上,請學生簡單的寫上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與表達師生共同生活中感人的事,激發(fā)學生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思想感情。
收拾與整理,布置下節(jié)課所需工具材料。
札記:
在導入新課時,我靈機一動,請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老師的特征編成謎語,以“猜猜她(他)是誰”的形式展開一個小游戲。學生在出謎面的時候自然會將這位老師的特征表述清楚。當同學猜對了時,我又反問他們:“你是從哪些地方猜出是這位老師的?”這樣激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找到如何概括和表現(xiàn)人物的特征。比以前老師幫助學生分析、比較得到的只是極易的要牢固,掌握的要靈活。這正是新一輪教育教學改革的魅力所在。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2-21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8-08
美術雪教案03-14
插花美術教案12-01
《彩虹》美術教案12-02
走進美術教案02-21
小學美術教案11-19
《紙杯》美術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