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大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26 11:45:28 教案 投訴 投稿

      【集合】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集合】大班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游戲目標:

        1、懂得節(jié)約資源是減少垃圾的根本途徑。

        2、認識循環(huán)再造的概念,懂得物盡其用,廢物利用。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游戲準備:

        1、各種各樣的廢紙盒

        2、錄音機、磁帶

        游戲過程:

        1、組織教學,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玩游戲.

        2、發(fā)現(xiàn)地上有許多的垃圾,教師和幼兒一起分析原因和好壞。

        3、游戲:變廢為寶規(guī)則:教師將幼兒組織成一個縱隊,將發(fā)現(xiàn)的紙盒從第一個幼兒手中傳出,當音樂停了,拿著紙盒的幼兒將以最快的速度,用紙盒動手做一個玩具.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4、游戲反復進行。

        5、展示幼兒作品。

        6、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1、在備課過程中,如果能做出多種紙杯變廢為寶的作品則更佳;

        2、通過對幼兒的啟發(fā),希望他們能漸漸養(yǎng)成節(jié)約環(huán)保意識、 變廢為寶意識,為他們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做鋪墊;

        3、教師可以在制作手工的.過程中,與幼兒多做互動,以引起幼兒的注意力;

        4、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聽取聽課老師提出的一些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讓我的這節(jié)手工課更加豐富多彩!

        小百科:寶,漢語常用字,讀作bǎo,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指珍貴的東西,即《說文解字》:“寶,珍也。”引申為玉器的總稱、玉質的信物、帝后太子的印信,也引申為珍貴的等義。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陽光有不同的顏色組成,知道陽光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等七種顏色。

        2、探索觀察七種顏色的方法,并通過涂色表現(xiàn)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產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鏡子人手一面,多棱鏡每組一面。

        2、小孔的紙板和裝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個。

        3、畫有太陽的表格以及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去室外看陽光,引起探索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陽光是什么顏色的嗎?說說你們看到的陽光的`顏色。

        2、了解探索陽光的材料。

        師:我們這里有很多的材料,都有什么材料呢?用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讓幼兒說說材料的名稱及用法。

        3、利用材料探索陽光的顏色。

        教師引導幼兒利用多種材料親自動手探索發(fā)現(xiàn)五彩的陽光。

        (1)探索一:將許多水盆放在室外,給每個小朋友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將小鏡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探索二:提供許多紙板,請小朋友對著紙板看玻璃瓶,看一看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回班后讓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探索三:引導幼兒利用多棱鏡觀察陽光,看一看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4、引導幼兒用彩筆涂色記錄陽光的顏色。

        師:每個小朋友的桌上都有一張畫有太陽的表格,請小朋友將看到的太陽光的顏色涂在表格里好嗎?

        幼兒進行涂色活動,活動完成后,讓幼兒交流表格的顏色。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1、感知秒、分、時等地時間單位,形成初步的時間概念。

        2、能在給予的時間上大膽表達與演示。并能在鐘面上根據時間提示正確畫出時針和分針。

        3、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珍惜時間。

        準備:掛圖鬧鐘日歷幼兒用書

        過程:

        (一)猜謎引出主題世界上哪樣東西最長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又是最值得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這是什么?(時間)時間可以從哪里知道呢?

        (二)感知不同的時間單位1、感知時間單位"秒"提問:

        (1)小朋友你們知道時鐘上有時針,分針和秒針,他們誰走的最快呢?那你知道一秒有多長嗎?

        (2)聽鬧鐘感知一秒的長短,

       。3)小結:秒針走一步滴答一聲就是一秒。

       。4)你能在一秒鐘的'時間里做什么事呢?(幼兒自由回答后師進行小結)

        2、感知時間單位"分"提問:一秒鐘我們做不了什么事,那一分鐘有多久,我們又可以做什么嗎?

       。1)讓幼兒知道60秒=1分鐘,看鬧鐘知道一分鐘有多久。

       。2)請幼兒用一分鐘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一件事。

        4、感知時間單位"時"

        (1)提問:你知道一小時等于多少分鐘嗎?我們上幾節(jié)課是一小時呢?

       。2)出示掛圖:你覺得這些事能在一小時完成嗎?

       。3)如果給你一小時,你會做什么呢?

       。ㄈ├斫"天"

       。1)鬧鐘中能告訴我們秒、分、時的時間,日歷中能告訴我們天、星期、月、年的時間。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時嗎?在一天中你會在什么時候做什么呢?

        (2)看幼兒用書說說一天中小朋友會做什么,在什么時候?

       。3)第二天我們可能還會在同樣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但我們的天數還一樣嗎?為什么?

       。4)師結時間的一去不返,如何珍惜時間(用前面的謎語做小結:最長的莫過于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于時間,因為它使許多人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對于在等待的人,時間最慢;對于在作樂的人,時間最快;它可以無窮無盡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后誰都表示惋惜;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后世紀念的人和事從人們的心中抹去,時間能讓所有不平凡的人和事永垂青史。")

        (四)操作活動:

        看幼兒用書P3—4根據提示畫出時針和分針。

       。1)看操作書說說少了什么?

        (2)討論如何畫時針和分針

       。3)幼兒操作

       。4)講評

        活動反思:

        觀察記錄本次活動,我首先用謎語的方式引入,然后和小朋友探討鐘面的結構特點。大暴雨說:“鐘面有12個數字”,寶寶說:“鐘面有兩個指針(不要求掌握秒針),然后教小朋友認識整點;顒拥牡谝徊糠志徒Y束了,接下來我們制定了丫二班的時間表,一起討論幾點起床、上學、上課、午睡、午餐,然后指定一個時間表,在制定時間表的時候鞏固小朋友對于整點的學習,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游戲活動“滴答、滴答幾點鐘”,對于整點的學習小朋友基本都學會了。

        活動結束后,我仔細地回想了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的參與程度比較好,可能和老師的獎勵有關,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保留。但是在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不夠,就玩了一輪,有的小朋友就沒有機會在課堂上玩,感覺很失落

        調整思路:

        1、將游戲的環(huán)節(jié)留到接下來的游戲活動時間中

        2、或者調整時間,減少開始的鐘面結構的探討時間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二維碼和3D電影都是孩子們經常接觸到的科技產品,所以我抓住這一興趣點,結合《指南》提出的5--6歲兒童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并且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設計了以探索濾色片找出數字密碼的游戲(密室逃脫之神奇的眼鏡),引導幼兒在不斷探索鏡片組合的過程當中尋找走出“密室”的方法,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能用紅和藍2種濾色片進行不同的鏡片組合,找到不同二維碼中隱藏的圖畫,初步感知“濾色”的概念并感知立體圖像的奧秘。

        2.在活動中能大膽猜想、主動探究,體驗“密室逃脫”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用紅和藍2種濾色片進行不同的鏡片組合,找到不同二維碼中隱藏的圖畫,初步感知立體圖像的奧秘。

        活動難點:

        能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濾色片顏色與二維碼識圖的關聯(lián),初步感知“濾色”的概念。

        活動準備

        “密室逃脫”PPT、紅藍濾色各一筐、空框眼鏡人手1副、紅色二維碼圖片3張(1.3.5)數字1、2、3各1張(桌子編號)、鑰匙1把(貼在2號桌下)、觀察記錄單人手一份、紅藍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M入密室

        1.教師:今天我們玩“密室逃脫”的游戲,現(xiàn)在我們已經進入密室,開始游戲。

        2.旁白:歡迎來到眼鏡密室,現(xiàn)在門已鎖,要利用神奇的眼鏡和聰明的大腦才能逃離密室。你們只有30分鐘的時間(屏幕出現(xiàn)30分鐘)。

        (游戲提示單)請在旁邊的框里取一副眼鏡框,并穿上合適的鏡片讓眼鏡變得完整。

        3.教師和幼兒每人拿一個眼鏡框。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副眼鏡框,它并不是一副完整的眼鏡,這里有兩筐鏡片,我們看看是什么樣的'?

        教師分別出示兩種顏色濾色片,請幼兒觀察并說出顏色(紅色、藍色)。

        教師:現(xiàn)在,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鏡片讓自己的眼鏡變得完整。(幼兒自主取濾色片插入鏡框)

        4.旁白:接下來去尋找桌上的秘密吧!

       。ǘ┟苁医庵i

        1.單色濾色片解謎

       。1)(游戲提示單):請用手中的眼鏡找出1號、2號、3號桌上的秘密,時間3分鐘。

       。2)講解觀察記錄單記錄方法。(幼兒進行操作、屏幕上出現(xiàn)3分鐘倒計時)。

       。3)教師:看到了什么?是用什么顏色的鏡片看見的?(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接下來看看我們找到的秘密是否正確。

        --------出示第一張紅底二維碼,驗證幼兒所看到的結果(出現(xiàn)數字1、紅色鏡片)。

        --------出示第二張紅底二維碼,驗證幼兒所看到的結果(出現(xiàn)數字3、紅色鏡片)。

        --------出示第三張紅底二維碼,驗證幼兒所看到的結果(出現(xiàn)數字5、紅色鏡片)。

       。5)小結:紅色的二維碼圖用紅色的鏡片就能看清楚里面綠色的圖形,紅色的二維碼不見了;這種現(xiàn)象就是濾色,有色鏡片會過濾掉與它相同顏色的圖案。

        旁白: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厲害,嘿嘿,游戲才剛剛開始呢?這里有一把密碼鎖,解開三張圖就能找到接下來的線索。

        2.神秘的密碼鎖

       。1)(游戲提示單):請根據要求猜出三個數字密碼解鎖。

       、俨聹y三位數字(屏幕上出現(xiàn)3張圖片,分別對應3個數字)

        A.五邊形(數字5)

        B.雙色點陣圖(數字4)

        C.前兩位數字相加的總數(數字9)

        (2)按照幼兒的各種解鎖思路,教師操作課件,直至解開密碼鎖。

       。3)旁白:“恭喜你們打開了鎖。打開了這把鎖,你們就會得到接下來的出門線索。

        3.雙色立體圖片解謎

       。1)(游戲提示單)請用眼鏡找出三張卡片中隱藏的線索,根據線索找到鑰匙。

       。2)屏幕上彈出3張疊放的二維碼圖片,觀察3張雙色立體圖片尋求解謎途徑。

        A.出示第一張立體圖片(內容:立體圖像---“長方形”)我們來看一下,看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顏色的鏡片看到的?針對沒有看到的孩子提問,你又是用什么顏色的鏡片看得?那么調整再試一試。

       。3)小結:原來同時使用藍色和紅色的鏡片就能看出立體圖像。那我們的密室里哪里有長方形?

        B.第一個線索已經得到,接下來我們尋找第二個線索,出示第二張立體圖片,(內容:立體圖像“2”)看到了什么?密室里面哪里有2?我們回想一下線索1是長方形,長方形的又有2的是哪一個?

        C.接下來我們看第三個線索,出示第三張立體圖片(內容:立體圖像---“下”),看到了什么?好,我們再想一下線索1、線索2,、長方形的2號桌下。

       。2)根據剛才找出的3個線索引導幼兒找出鑰匙。

        師:現(xiàn)在我們去找一找鑰匙。

       。ㄈ┨映雒苁

        1.旁白: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2.我們終于逃出來了,我們在密室里發(fā)現(xiàn)了用紅藍兩種顏色的鏡片組合同時看,可以看出立體圖形,我們平時看3D電影的時候也會用到眼鏡,那我們今天的這副眼鏡能不能看到3D電影呢?我們先放下眼鏡看,能看清楚嗎?是立體的嗎?拿起你的眼鏡再看看。

        3.觀看3D動畫1分鐘,離開密室。

        4.結束語:3D電影好看嗎?現(xiàn)在我們的密室游戲已經結束了,老師會把眼鏡放到班級區(qū)域,你們可以用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現(xiàn)在請孩子們有序離開密室。

        活動總結

        一、目標達成情況:

        從本次活動當中,孩子對密室逃脫的這一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并能在活動中大膽猜想,主動探索尋找解密的線索,為目標1的達成鋪墊了經驗,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感知立體圖形時只能用凹進去凸出來的語言進行表述,于是在環(huán)節(jié)中我直接為幼兒梳理概念“立體圖形”提升幼兒經驗,達成了我此次的活動目標。

        二、優(yōu)點與不足:

        優(yōu)點:1.本次活動用孩子們熟悉的科技產品為 這次活動增加了神秘感。

        2.整個活動中教師只是提供線索的參與者,對于個別有需要的孩子老師適時提供幫助與引導。

        3.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導,放手讓孩子去探索發(fā)現(xiàn)。

        不足:活動結尾時缺少總結,雖然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小結,但是最后還是應該總結一下。

        三、再教設計:

        1.在結尾教師進行總結,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后面加入關于“濾色”的科學視頻。

        2.區(qū)域材料投放眼鏡、二維碼。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會用統(tǒng)計記錄的方法,真實記錄實驗結果。

        2、能利用生活經驗考慮問題,大膽在活動中提出自己的設想。

        3、學會與人合作。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讓熱水快變冷》

        二、活動材料

        1、人手一套:透明的杯子,熱水瓶。溫度計、毛巾。冰塊、冰毛巾、冷水、鵝卵石等各種材料。記錄紙、筆。

        2、每組一塊記錄歸類板

        三、活動過程:

       。ㄒ唬┨岢鰡栴}:

        1、師:這里有一杯熱水,如果想知道它現(xiàn)在有幾度,該怎么辦?

        2、師:如果這杯水一直放著,結果會怎樣?

       。ㄒ唬┨岢鲛k法、猜測:

        1、師:你們能不能想出各種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

        2、幼兒在紙上記錄自己設計的想法。

        3、在集體中交流各自的方法。并把方法貼入表格,統(tǒng)計一共有幾種方法。(方法相同的貼一起)

       。ㄈ┬〗M實驗,記錄結果:

        1、小組討論,哪幾種方法能讓熱水快速變冷,引導幼兒尋找材料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1)觀察每個幼兒的實驗情況。

       。2)詢問個別幼兒采用某種方法的理由。

       。3)教師以幼兒沒有采用的方法,與幼兒共同實驗。

        2、實驗結束,請每個幼兒測量實驗后杯中的'水溫,并記錄。

       。ㄋ模┙涣饔懻

        1、提問: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熱水快點變冷的?

        教師在幼兒介紹的基礎上總結: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讓熱水快點變冷。

        2、引導幼兒共同討論。

       。1)為什么不斷地攪拌熱水,熱水就會快點變冷水?

       。2)為什么在熱水中放入冰塊,熱水也會快點變冷水?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老師口渴了倒了一大杯熱水,可水太燙喝不了,請小朋友想辦法讓這杯熱水快快變冷”這話引起了小朋友們的興趣。于是,“讓熱水快點變冷”的活動展開了,圍繞著“有什么辦法讓熱水變冷”,我讓孩子們充分猜想、討論,然后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孩子們的辦法可多了,“把熱水放在空調下吹”、“用扇子扇風”、“往杯子里加冷水”、“把熱水放在冰箱里”等等。這么多的方法使熱水變冷,我請幼兒進行了小小實驗,分成幾個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實驗。孩子們的參與性、積極性很高,動手操作能力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在活動中應多讓幾位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使熱水變冷的。另外,應該多準備一些溫度計,讓幼兒自己來測量水溫。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陀螺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名稱,并在玩陀螺的過程中,探索發(fā)現(xiàn)與陀螺旋轉有關的各種相關因素。

        2、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探索結果,對科學探索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齒輪炮彈自制一個陀螺、齒輪炮彈玩具若干。記錄紙、筆人手一份。多媒體、投影儀 。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同伴之間相互觀察并玩一玩,啟發(fā)幼兒說出陀螺有三部分組成:發(fā)射器、發(fā)條、陀螺。

        二、幼兒結伴玩陀螺,在講講、玩玩、比比中探索影響陀螺旋轉的因素。

        1、提出要求:

       。1)找同伴說一說自己的陀螺是什么形狀、什么樣?

       。2)玩一玩,比一比,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想一想為什么陀螺會轉?

        2、幼兒結伴游戲,記錄游戲結果。

        3、交流記錄情況,談談影響陀螺旋轉時間長短的因素。

        提問:為什么有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有的轉的時間短?怎樣使你的陀螺轉的快而時間長?

       。ㄊ褂瞄L的發(fā)條、拉發(fā)條時要用力且要速度快、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

        小結:就象小朋友自己說得一樣,要在平整的地面上玩,不要撞其他的物體,可使用長的發(fā)條且在抽拉時要用力和速度快,這樣陀螺在旋轉時會快而時間長。

        4、探索發(fā)現(xiàn):一樣的.陀螺轉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

        設計疑問討論、個別幼兒比賽、驗證。

        小結:陀螺應有中心支撐點,旋轉應有力度,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與用力的大小、方法有關系。

        三、嘗試改變原有陀螺,比較改變前后轉動的結果。

        1、提問:如果你的陀螺在旋轉面邊緣的一端多拼插或減少一個齒輪炮彈,結果會怎樣?

        2、幼兒討論交流自己的猜想,嘗試驗證后再將結果記錄。

        小結:陀螺旋轉面應以支撐點為中心對稱。陀螺旋轉的時間長短還與旋轉面是否對稱有關。

        四、開展"陀螺高手"比賽活動,在愉悅的情緒中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不同接觸面(玻璃、布)上玩陀螺,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并記錄交流。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科學活動:種子變變變

        生成背景:

        在生活區(qū)里放著石磨和石臼,孩子們非常喜歡玩這些古老的工具,磨豆?jié){是孩子喜歡

        的,因為老師事先把豆子浸軟了,但是當我提供了干、硬的豆子時,孩子們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不一樣的,這里隱藏著一些科學現(xiàn)象,于是,我和孩子一起進行了科學探究。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比較,找出最合適的使用工具,增強探索意識。

        2、能根據操作結果進行記錄,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對操作活動感興趣,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 干、濕黃豆、稻谷若干(幼兒參與浸泡)。

        2、 石臼、石磨和搟面棒若干。全自動豆?jié){機一臺。

        3、 記錄表《“種子的變化”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ㄒ唬┍容^干、濕種子的不同。

        引導幼兒看看、摸摸,講述干濕種子的不同,為什么?

       。ǘ┑谝淮尾僮鳎菏褂霉ぞ吆笥^察種子變化。

        1、分別介紹石臼、石磨和搟面棒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2、幼兒操作,并觀察種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3、交流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發(fā)現(xiàn):你使用了什么工具?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浸泡過的種子容易碎,所以磨豆?jié){一定要浸泡,而為稻谷蛻皮應該把稻谷曬干。

        實錄:孩子們對這些古老但實用的生活工具顯得非常感興趣,因為生活中幼兒接觸得不多,新鮮感非常強,第一次操作讓孩子熟悉了這些工具,為下面的科學探究作好了鋪墊。

        (三)幼兒第二次操作:按要求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操作并記錄操作結果。

        1、兔媽媽打電話來說,秋天到了,他們收獲了許多黃豆和稻谷,它想請他們的朋友到它家喝豆?jié){和嘗到白白的大米飯,但不知使用什么樣的工具才能做到,請小朋友來幫助它。

        2、幼兒猜測:你覺得兔媽媽使用什么工具最合適,才能吃到香香的豆?jié){?

        3、幼兒操作:

       。1)講解記錄要求。

       。2)幼兒操作并記錄。

        實錄:第二次操作讓幼兒帶著科學的問題去實驗,通過記錄把結果記錄下來,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記憶,因為本次操作非常多樣,共有12種,因此記錄表在這里非常必要,而不是擺形式。

       。ㄋ模﹨R總記錄結果,比較發(fā)現(xiàn)最合適的'工具。

        1、交流、講解自己的記錄結果。

        2、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別統(tǒng)計成功與否。如:使用石臼成功的舉手等。

        3、根據統(tǒng)計數字的不同發(fā)現(xiàn)最合適的工具。

        反思:本次活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幼兒有效的實驗得出了科學的結果,發(fā)現(xiàn)了米飯用干的稻谷和石臼最合適,而豆?jié){則用濕的黃豆和石磨最合適,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五)介紹全自動豆?jié){機。

        1、米飯、豆?jié){非常有營養(yǎng),以前的人們就是利用石臼來使稻谷蛻皮,變成大米的;用石磨來磨豆?jié){,然后把豆?jié){燒熟后再喝,F(xiàn)在科技越來越發(fā)達,已經發(fā)明了碾米機和全自動豆?jié){機。人們想喝豆?jié){,只要把浸泡的黃豆放進去,一會兒就能喝到香香的豆?jié){。

        1、 示范磨豆?jié){。

        反思:現(xiàn)代化設備的介紹為拓展孩子的思維起到了作用,也推進了科學活動中的技術演變,能引發(fā)孩子發(fā)明更現(xiàn)代科學的工具。

        延伸活動:

        品嘗豆?jié){。發(fā)明更方便的工具。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幼兒對各種蟲類的認知程度。

        活動準備:

        通過讓幼兒看書、圖片、收集蟲蟲的資料及有關的小知識。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問題,幼兒回答――你能說出你認識的蟲蟲的名稱嗎?你能描述出他的樣子嗎?

        2、幼兒回答,教師簡筆畫記錄。

        浩楠:我認識菜青蟲,它全身是綠色的,愛吃青菜的葉子,是個壞蟲子。我認識螳螂,它前面有兩把大刀,身體是綠色的,有的是咖啡色的,身上還長著翅膀,他吃害蟲是好的蟲。我還認識七星瓢蟲,它也是好蟲子,身體像半個球,是紅色的,上面有七個黑點。

        張一佳:我認識蝴蝶,它有4個翅膀,上面有美麗的花紋,他喜歡在花里飛來飛去,采花粉。范進祥:我見過螞蚱,由兩種,一種胖的,一種瘦的,他們都有須子,都有翅膀,有6條腿,有時候他會飛著走,又時候他蹦來蹦去。

        豆豆:我認識西瓜蟲,它有很多腿,用手一碰它,它就團在一起,變成個小球球。這是它在保護自己。

        3、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幼兒不太認識的蟲蟲。

        4、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自己認識的蟲蟲。(延伸活動)

        活動效果:

        秋天的草叢里到處都隱藏著各種小蟲,活動時,孩子們認識了很多的蟲蟲,如:螞蚱、蛐蛐、螳螂、蜘蛛、豆蟲、毛毛蟲、蝴蝶、蜻蜓等。通過捕捉和觀察,孩子們對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非常了解。因此,孩子們描述很仔細。特別是對秋天特有的.幾種蟲子,幼兒更加喜愛。因此,我們以探索秋天常見的幾種蟲子為重點。進一步延伸,讓幼兒在會描述的基礎上,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為我們的下一個活動:制做圖書《我認識的蟲蟲》打好了基礎。

      大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探索運用多種材料制作小噴泉,初步感知噴泉的形成。

        2、運用多種方法探索發(fā)現(xiàn)孔的大小與水柱之間的關系。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材料準備】

        兩個大一些的空飲料瓶(如雪碧瓶)、大頭釘、水。

        【制作方法】

       。1)在一個雪碧瓶的瓶身一側豎排用大頭釘扎若干個直徑大小相同的小孔。

        (2)在另一個雪碧瓶的瓶蓋上扎數個直徑大小不同的小孔。

        【實驗操作】

       。1)讓幼兒在第一個瓶子中裝滿水,水會從瓶身的小孔中噴出來,且水噴射的距離不同。(見“自制噴泉圖”)

        (2)讓幼兒在第二個瓶子中也裝滿水,并擰緊瓶蓋,然后用力擠壓瓶身,水會象噴泉一樣從上面噴出來。

        【教師指導建議】

        操作第一個瓶子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哪個小孔噴出的水射得遠,哪一個小孔噴出的水射得近,請幼兒記錄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操作第二個瓶子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用力大小對形成噴泉大小的影響。

        【拓展與替代】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帶領幼兒觀察戶外噴泉。

        【科學小知識】

        水的壓力由水的深度決定,水越深,水壓就越大;水越淺,水壓就越小。所以,在瓶身上的小孔直徑相同的情l)下從瓶子底部噴出的水噴射得最遠,頂部噴出的水射出的距離最近。此外,當用力擠壓瓶身時,瓶子中的水同時受到壓力的影響,從大小不同的小孔中噴射出來。擠壓越用力,水壓越大,噴泉越大。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是在學習了《指南》之后設計的,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選材取自于孩子們常見的噴泉,幼兒都熟悉,但卻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這樣有生活經驗的基礎,又有探索的空間,孩子們很感興趣。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在演繹著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模式,先猜想,再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后總結。老師只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們便循著這一線索探索起來,每個孩子都是活動的主體,都在積極的參與探索,尤其在最后表演自己的音樂噴泉,都特自豪。相信他們以后會愛上科學探索活動的。

      大班科學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水的基本特征。

        2、認識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能源的意識。

        二、教學準備:

        幼兒:玻璃杯每組兩個,分別裝水和牛奶,裝有醋的瓶子每組一個,玻璃球每人一個,水盆每組一個老師:字卡:無色、透明的、無味、無形、可流動的液體。漏斗一個,水勺,泡沫板。

        三、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課件:有關水的圖片。

        幼兒觀看。

        2、談話:我們生活、生產都離不開水,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水。

        3、請幼兒觀察水是什么顏色的?并出示牛奶請幼兒比較,說說牛奶是什么顏色?水有沒有顏色?知道水是無色的.,并出示"無色"的字卡。

        4、讓幼兒每人拿一顆玻璃球,放在牛奶和水中比較觀察,能不能看到珠子?為什么水中能看到珠子?知道水是透明的,牛奶不透明。并出示"透明的"字卡。

        5、出示醋,請幼兒聞一聞,說說聞到了什么氣味?再聞聞水的味道,說說水有沒有氣味?知道水是無味的,并出示"無味"字卡。

        6、實驗: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1)讓幼兒觀察用水勺舀水,倒在漏斗里,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2)用水勺將水倒在塑料板上,水像瀑布一樣,看看水是怎樣到桶里的?

        總結:水是流到桶里的,并出示"可流動的液體"。

        7、玩水游戲,讓幼兒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來嗎?怎樣才能將水盛起來?并看看盛起來的水是什么形狀的?說說水有沒有形狀?

        總結:水裝在任何容器中就是容器的形狀,水本身是沒有形狀的,并出示"無形"的字卡。

        8、與幼兒一同看看字卡,一起總結水的特征。

        9、請幼兒討論水可以用來干什么?如果沒有水會怎樣?

        10、談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節(jié)約水。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電池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昆蟲找家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2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水瓶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奧秘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樹葉里的秘密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下科學教案01-30

      大班科學教案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