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合集8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廢品再利用的意義,懂得愛護環(huán)境。
2、在活動中啟發(fā)幼兒思維能力,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4、遵守社會行為規(guī)則,不做“禁止”的事。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我把活動目標1做為教學重點和難點。
活動準備
1、各種包裝盒、包裝紙、家中用過的瓶瓶罐罐等廢舊物品。
2、老師用廢舊物制作的小物品實物(有用一次性杯子做的水杯娃娃、化妝品瓶子做的飲水機、蒙氏學具做的花燈)。
3、用各種廢舊物制作工藝品的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察用廢舊物品制作的小工藝品,激發(fā)幼兒的制作興趣。
1、教師:看看這些都是什么?知道這些漂亮的東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嗎?(幼兒各抒己見)是怎么做的呢?(幼兒通過觀察回答)
2、讓幼兒觀察自己和同伴搜集的廢舊物。
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東西嗎?你想不想讓它變成和老師做的一樣漂亮的小工藝品?應該怎么做呢?
3、幼兒觀看各種廢舊物品制作的小工藝品的圖片。
(二)幼兒動手制作
1、請幼兒自己選擇材料。
2、教師鼓勵幼兒自己解決在制作中遇到的問題,個別輔導。
。ㄈ┯變合嗷シ窒斫涣。
要求:說出自己做的是什么?它的作用有什么?(選三個幼兒說說自己的作品,教師 要肯定幼兒的成績)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關注分類垃圾箱等環(huán)保設施,和幼兒探索減少垃圾的方法。
教學反思
幼兒都很樂意參與這次活動,課堂氣氛非;钴S,每位幼兒都用廢舊物品制作出了一件工藝品,有的幼兒還想繼續(xù)做,大多數幼兒的作品非常有創(chuàng)意,有用藥盒子做的輪船,飲料瓶子做的.娃娃,一次性小碗做的花盆等,幼兒也體驗了創(chuàng)作的成功,知道了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可以做出好多好玩的東西,相信以后家里的廢舊物都可以被幼兒充分利用,也提高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活動課,我會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供他們選擇,在課堂上給幼兒更多的時間,讓幼兒說說自己以后在生活中會怎么做,呼吁身邊的人,人人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小百科:廢品指質量不合格,用戶不能使用的成品。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分享交流,初步|知道端午節(jié)的傳說以及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2.與同伴互相交流包粽子,制作香囊,萌發(fā)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3.體驗中國民間節(jié)目韻味。
4.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難點
端午節(jié)是陰歷五月五日,包粽子。
活動準備
故事《端午節(jié)的傳說》,粽子一個,長方形紙、彩色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粽子),引發(fā)幼兒興趣。
2.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
小朋友今天是什么日子呀?
幼兒互相交流,讓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述,重點引導幼兒端午節(jié)的時間。
教師小結:端午節(jié)是陰歷的五月五日。
3.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說。
給幼兒講《端午節(jié)的傳說》,讓幼兒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陰歷的五月五日,就定那一天為端午節(jié)。
4.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習俗。
師: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都有那些風俗習慣?
幼兒互相交流,讓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發(fā)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jié)那天人們有很多風俗習慣,吃粽子、賽龍舟、制作香囊。
5.體驗包粽子。
(1)讓幼兒用長方形紙折成六棱形,然后用彩紙繞并進行裝飾,教師巡回指導。
(2)展示作品并評價。
6.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你們包的粽子都不錯,回家后把你們學會的包粽子的`方法,展示給爸爸媽媽,好嗎?
活動反思:
一、自己設計的問題太多,顯得雜亂無章。
既然決定向幼兒提問,我就設計好了許多問題:比如“端午節(jié)有那些習俗?屈原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投江自殺呢?他投江后人們是怎么做的?后來為什么向江中投粽子?”設計這些問題時,我也考慮到了問題太多,但又想不出如何更好的設計。教學中我只注重了故事內容,想讓幼兒理解故事的含義,卻忽略了孩子們的年齡特點。現在想想,不如把問題簡單化,讓孩子們看著圖片自己討論她們的看法則更能引起孩子們對故事的興趣。
二、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故事的內容有點深奧,幼兒在第一次聽的時候就有點耐不住性子,更何況老師還設計了那么多的問題。請幼兒回答的時候,我發(fā)現幼兒舉手發(fā)言的比平時上童話故事時要遠遠的少很多。明顯,我的問題沒有激起幼兒的興趣。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如果幼兒對教學教學內容沒有了興趣,那么這就是老師的準備不足,也可以說是一堂失敗的課程。在以后的類似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加注意。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3、引導幼兒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學習分享的經驗。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學得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物質準備:教師與自己朋友的合影、幼兒自制的剪紙窗花,折紙作品。
活動過程
1、導入
提問:你有朋友嗎?他(她)是誰?
2、展開
(1)教師出示與朋友的合影,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并講一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2)與幼兒討論:什么叫做朋友,和朋友在一起應該怎么樣,知道朋友要好東西一起分享。
(3)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自制的剪紙窗花,折紙作品,幼兒之間相互交流。
(4)幼兒自由結伴交換物品進行分享(注意引導幼兒能和更多的小朋友進行分享,體會分享的樂趣)
(5)請幼兒說一說與朋友分享有什么感受?
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在今后的學習、游戲、生活中遇事要多謙讓、與朋友友好相處,分享快樂。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公園是供大家游覽的公共場所,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發(fā)展幼兒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遵守公園規(guī)則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準備:
1、創(chuàng)設良好的精神氛圍,使幼兒處于寬松、愉快的心理狀態(tài)。
2、創(chuàng)設良好的物質環(huán)境(包括: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錄音機、小卡片、卡紙、牌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以談話的形勢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展開:引導幼兒學習規(guī)則
1、以“逛公園”的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公園里的規(guī)則。
使用多媒體課件,通過分辨正誤行為幫助幼兒初步了解公園里的規(guī)則。
玲玲: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智力公園,為什么叫智力公園呢?那時因為在逛公園的時候會有小問號隨時向我們提出問題,只有回答對了問題,才能繼續(xù)游玩,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跟我一起來逛這個智力公園吧。(走進公園)小問號:你好玲玲,歡迎你來到智力公園,你看這里的花開得多漂亮啊,草坪像張綠色的'大地毯,有幾個小朋友在這里玩呢,請告訴我它們做得對嗎?為什么?
玲玲: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知道答案。小朋友你們知道嗎?
老師:小朋友你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
。ㄒ龑в變夯卮饐栴}。)老師小結:因為有了花草樹木的打扮,才讓公園有了美好的環(huán)境,才得到了大家的喜愛。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公園里的花草樹木。
老師:小問號我們的小朋友說得對嗎?
問號:對了!好孩子應該愛護花草樹木!請繼續(xù)逛公園吧!
玲玲:游樂場到了,這里可真熱鬧啊!
問號:我知道玲玲最喜歡游樂場了,請你來告訴我,這些小朋友的做法對嗎?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玲玲:這我可得好好想想了,請小朋友們也來幫我想想吧!
老師:這個問題好像把玲玲難住了,小朋友你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引導幼兒回答問題。)老師小結:小朋友們在游樂場里不光要團結友愛,還要學會自我保護。
玲玲:噢!我明白了!游樂場里小朋友要團結友愛,還要注意安全!讓我們再來問問小問號吧!
問號:對了對了!小朋友你們可真棒!請繼續(xù)逛公園吧。
玲玲:那邊有小亭子還有長椅呢!讓我們去看看在那里會有什么問題。
問號:我又給你們帶來問題了!請看看這里的小朋友做的對不對?
玲玲:當然不對!這些小朋友太不文明了!,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錯在哪里嗎?
(引導幼兒回答問題)教師小結:公園里的管理員們把公共設施和環(huán)境打扮的漂漂亮亮,清理的干干凈凈,我們一定得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問號:大家說的真好,人們都應該愛護公園的設施,前面還有更好玩的呢,快去看看吧!
玲玲:前面就是動物園了,那里有我最喜歡的小動物!(進入圖六)問號: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能分辨出這些小朋友誰做的不對嗎?
玲玲:我覺得他們都做得很好啊,小朋友你們說呢?
。ㄒ龑в變簩ふ掖鸢,說出理由)老師小結:動物們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飲食習慣,如果喂了他們不喜歡吃的東西或者不能吃的東西,會讓他們生病,還會有生命危險呢!
玲玲:噢!是這樣!謝謝小朋友們,我知道了!不能隨便給動物園里的動物喂東西吃。
問號:對!小朋友!大家都要愛護動物!所有的問題你們都答對了!真棒!再見!
2、引導幼兒制定公園的規(guī)則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在公園里我們應該遵守哪些規(guī)則嗎?
。1)幼兒分組討論。
。2)鼓勵幼兒制定規(guī)則,老師以兒歌的形勢總結。
美麗公園人人愛,保護環(huán)境一起來。
果皮紙屑不亂扔,青青草地不要踩。
愛護動物要文明,花兒好看我不摘。
公園設施要愛護,游樂場里講友愛。
公園規(guī)則請遵守,美麗公園更可愛。
3、啟發(fā)幼兒制作標志提問:怎樣才能讓人們都能遵守公園里的規(guī)則呢?
。ü膭钣變鹤杂砂l(fā)言想辦法)鼓勵幼兒制作規(guī)則標志,老師講解標志的具體做法。
。ㄓ變褐谱鳂酥荆蠋熝不刂笇В
三、老師帶領幼兒組成小小宣傳隊,去公園宣傳規(guī)則。
教學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是大班孩子,他們的認知有限,說話能力也不是很強,所以在教學時,效果不是很理想?赡芪疑婕暗膬热萦悬c多,讓孩子們一時反應不過來,有的孩子一整堂課都沒有說話,沒有起到全面引導教育的作用。還有就是覺得對孩子啟發(fā)不夠,孩子認識不夠深入。以后在設計此類社會實踐活動課時,我想我會吸取這次的教學經驗,力求內容恰當,容量合適,主題鮮明,讓孩子們易于接受。而且最好就是真正帶孩子們到公園去,那樣實際的參與效果遠比這種模擬教學效果好得多!皩嵺`出真知嘛”其實兒童更需要這種親身經歷的教育教學氛圍。以后會努力朝這個方向發(fā)展。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懂得微笑的重要性,愿意用自己的微笑帶給別人快樂。
2、培養(yǎng)愛心,擁有快樂的心境。
3、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表情娃娃若干個
2、課件:微笑
3、氣球若干、記號筆若干、大框2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表情娃娃,引起幼兒興趣。
1、師:你們看,這里有很多表情娃娃?纯从心男┍砬?
你喜歡哪個表情娃娃呢?選一個你喜歡的掛在脖子上,找一個位置坐下來。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哪個表情娃娃最受歡迎?我看到微笑娃娃很多噢,微笑娃娃站起來,笑一下吧。
師:微笑娃娃們笑得真開心,我要把你們的微笑拍下來。
。 如果有人選擇生氣或者傷心的。
師:你為什么選擇生氣(傷心)娃娃呢?(教師幫助解決一下)現在你高興了嗎? 那我們幫你換上微笑娃娃好嗎?
如果幼兒仍不愿意選擇微笑娃娃,可隨幼兒意愿。
師:他還是有點不高興,沒關系,我們先送給他一個微笑好嗎?)
師:你笑得這么開心,是想到了什么高興的事呀?現在你也變成微笑娃娃了,看來剛才我們大家送給你的微笑起作用了。
2、講述你平時所看到的微笑,并說說微笑的重要性。
師:剛才我們都看到彼此的微笑了。那么你還見過誰的微笑呢?
媽媽在什么情況下對你笑?你感覺怎么樣?(強調把話說完整)
除了家人以外你在外面還看到過誰的微笑?他的微笑有什么作用?
師:剛才你們說了很多很多的微笑,我也準備了幾張微笑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這是誰的微笑? 她的微笑是送給誰的?你打過針嗎?感覺如何?要是打針的時候看到這樣微笑的護士阿姨,你會怎么樣?
師:空姐的微笑是送給誰的?誰坐過飛機?飛機上的空姐對你微笑嗎?你感覺到怎么樣?
師:這個警察叔叔的微笑好看嗎?要是遇上困難,你會找他幫忙嗎?那他要是這樣的表情呢?(兇)
小結:看來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微笑,到處都有,微笑可以讓人感覺開心,還有很多重要的.作用。
3、拓展幼兒思維空間,引導幼兒用微笑幫助需要微笑的人。
師:剛才我們說了微笑,也看了微笑的照片,可還有一些人的臉上卻沒有微笑。為什么他們的臉上沒有微笑?
小結:他們的臉上都沒有微笑,你愿意把微笑送給他們嗎?
師:你還想把微笑送給誰?
4、了解世界“微笑日”,學說微笑日口號
師:因為我們大家都覺得微笑對我們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人們特意選定了每年的5月8日作為“微笑日”,還特地為這個微笑日拍了一段公益廣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你看懂了嗎?向我們介紹一下。
師:最后的口號誰看懂了,告訴我們。
師:“在乎一個笑容,收獲無限美好!蔽覀円黄鸶麑W說一下這句好聽的話。
5、制作微笑氣球。
師:我們也來做一些微笑氣球,送給需要微笑的人,好嗎?
師:請你拿一個氣球,找一個位置做微笑氣球。
教師個別指導。
師:畫好的小朋友到我這邊來,拿桿子把氣球套起來。亮出你的微笑氣球給大家看看。
師:走,我們到外面去,把微笑氣球送給需要微笑的人。
教學反思:
微笑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們的交往中,都需要對別人微笑,因為微笑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讓自己和別人都感覺開心。在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中,微笑可以說是他們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們在設計這個活動時,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孩子們通過動手的操作、語言的表達等來進行活動。并運用了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微笑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幼兒感覺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來對待每件事。
在整個活動的進行過程中,我感覺環(huán)節(jié)清楚,條理分明。雖然是一個偏向于語言性的活動,但形式多樣,既有選擇表情,也有現場的拍照,最后還加上看動態(tài)視頻和制作微笑氣球,使得活動更具整合性,各種教學情境的運用,讓幼兒從多方面感受了微笑的無處不在和微笑的重要性。我感覺自己在這堂公開課中有了一定的進步,教態(tài)比之前自然,能自然地接過幼兒的球,并能拋回給幼兒,讓幾乎每個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也給予他們良好的回應,可以說,在活動中,我們有了較有效的師幼互動。
當然,這個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對于微笑的重要性,總感覺還太浮于表層,沒有更深入地讓幼兒去體驗、感受,僅僅是通過提問、回答來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在試教中也曾發(fā)現這一問題,并做過一些改動,但因為試教時的幼兒在某些能力上稍弱一些,感覺并不明顯。而在這堂公開課上,我覺得老師可以從幼兒自身經驗出發(fā),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有深刻體會的微笑,而不僅僅是著眼于教師找到的幾張圖片。
還有對于那些臉上沒有微笑的人,我們的課上只是簡單地說過后就讓幼兒把微笑送給他們。其實可以更深入一些,讓幼兒想一想,怎么樣可以幫助他們找回微笑,進而延申到對于身邊那些沒有微笑的人,我們該怎么做,這樣就更能提升活動的意義,從喜歡微笑——了解微笑的重要——如何微笑,層層遞進地將微笑深入到幼兒的心理。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接受別人幫助后要謝謝
2、了解不同國家的道謝語,嘗試開口說
活動準備:各種國家的道謝語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引出謝謝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幫我,跟他說聲謝謝,引出謝謝這詞。
問題一:你們說我為什么要跟他說謝謝?
問題二:我們一般都是在什么情況下跟別人說謝謝的?他們一般怎么回答?
二、欣賞《為什么要說“謝謝”》
問:這位爺爺為什么要跟小溪說謝謝?如果是你,你會跟小溪說謝謝嗎?
三、教學謝謝的不同說法
提取“謝謝”這一詞,教不同國家的“謝謝”的說法。
師:現在我真覺得謝謝這一詞真是優(yōu)美,而不同的國家其實有不一樣的說法,先問問美國人是什么怎么說的。
四、模仿故事情節(jié)。
師:老爺爺剛才也說了,喝了小溪的水,人和狼的表現是不一樣的,F在想請小朋友上來給我們演演。五。思維拓展。
問題一:我們在做了什么事之后可以聽到別人跟我們說謝謝?你當時是怎樣的心情?從此,你打算以后再怎么做呢?
問題二:我們除了謝謝這個禮貌用語,還用到什么語言來表示禮貌?除了用說的,我們還能怎樣表示自己的禮貌?
附:故事《為什么要說謝謝》
兩個人,一個老爺爺和一個小男孩,在林見路上走哦著。天很熱真想喝上幾口水解解渴。
于是,兩人來到小溪邊。清涼的溪水輕輕地流淌著。他們彎下腰,喝了個痛快。
“謝謝你,小溪!”老爺爺說。
小男孩笑了起來。
“您干嘛對小溪說‘謝謝’呢?”他問老爺爺,“誰不知道小溪不是人,聽不到你的話,不懂您對它的感情!
“是這么一回事兒。要是一頭狼來喝了水,它不會說‘謝謝’的?墒俏覀儾皇抢,我們是人。你知道嗎?為什么人要說‘謝謝’?想想去吧,誰需要這聲謝謝?”
總結:
1、首先,最大的問題是,教案里的這個故事選的不是很好,我也沒想到要換故事,所以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老師的建議是以后拿到教案自己先看上三四遍,覺得不好的就可以大膽改掉,換上自己覺得好的東西。我們上課的過程中,更多要開發(fā)小孩的感官。
2、在我教他們學習其他國家語言的時候,讓他們猜的過程太花時間了,而且,我就讓他們以字體認識是什么國家語言,老師覺得這樣太難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其實對文字并不敏感。建議是可以找一些標志性的圖片做為代替,如國旗,標志建筑什么的。
3、在我問了問題之后,總會出現很多小孩,回答得很偏,而這次,我算是收回來了,說這個問題課后討論。老師說這點不錯,也給了我我建議,以后可以再把問題范圍說小點,如在幼兒園里,小朋友之間,這樣的回答不會很離題。
4、總結兩次的社會課,我感覺自己很大的`問題在于沒有將課堂上的內容聯系到生活,挖到點子上,沒有沒有出現一個小道理教給小朋友。目標中如果正面的達不到,可以試試反面,比如,幫助你會怎樣不清楚,那如果不幫助,給有什么影響,這就是反向思維。
5、經過老師的反饋,我上課的時候還是挺隨便的,很多閑話還是喜歡說說的,但這樣的現象我可能自己只能說做到盡量減少吧,或許在將來,真正成為代班老師了,這樣的話在課堂上我覺得會給人更放松的感覺。
這個目標在上課過程中體現的不是很多,目標完成的不是很好。
該環(huán)節(jié)在上課的時候,因為小朋友對該不是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就就被刪除了。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或雕塑中角色的表情、動作、眼神。
2.體會母親對孩子的疼愛和孩子對母親的依戀之情。
3.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體現母子情深的圖片或雕塑,《母子情深》教學掛圖。
2.師生用共同搜集的反映母子關系的小型雕塑,并布置成展臺。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在展臺前自由欣賞雕塑,說一說人物之間是什么關系,怎么看出來的,可請個別幼兒模仿雕塑的動作。
2.播放教師教學資源《母與子》掛圖,多角度欣賞作品,幫助幼兒感受媽媽對孩子的疼愛之情。
(1)欣賞動物母子圖片。請幼兒說一說動物媽媽和動物寶寶在做什么,它們的神情怎樣,看到圖片心里想到什么,引導幼兒從表情、動作、眼神等方面欣賞,感受母子情深。
(2)欣賞人物母子圖片。請幼兒說一說看到誰,在做什么,媽媽和孩子是什么表情,學一學、說一說為什么會這樣,猜一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幼兒和同伴相互碰碰鼻頭,說一說心里的`感受。欣賞時,還要突出畫面的色彩、光線,感受畫面美感。
(3)欣賞母子情深雕塑圖片。請幼兒說一說看到什么,媽媽的造型是什么樣的,頭發(fā)怎樣,正在做什么,媽媽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動作。
引導幼兒感受媽媽對寶寶的愛,以及媽媽造型的夸張。介紹這種藝術形式叫做雕塑,是一種造型藝術,欣賞雕塑造型夸張、均衡的特點。
3.請幼兒自由兩兩結合,扮演母與子,交流看到的作品中自己最喜歡、最讓自己感動的動作或表情,擺出一個造型,互相欣賞。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表達對媽媽的愛,和媽媽擺一個親密造型,拍成照片帶回園里,布置到主題墻上。
活動反思:
在這個世界上,母親是與我們的生命聯系得最緊密的人,母親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言行舉止,無不對我們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們能在文中描述他們所感受到的母愛,但卻說不出母親的性格在哪些方面影響了自己。我百思不得其解。為此,我找了學生談話,向他們了解家里的情況,結果情況不容樂觀。
墾區(qū)地處偏遠,文化信息傳播渠道不夠通暢,數學生的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有些甚至連小學都沒畢業(yè)。他們整天忙于勞作,飽嘗生活的艱辛,因而越發(fā)不忍讓孩子受苦,極少讓孩子參加勞動。這不但沒有讓孩子們學到他們那種吃苦耐勞的好品格,也沒有把孩子教育成一個勤奮好學之人。而有的父母則熱衷于玩樂,整天無所事事,不是去喝酒,就是去賭博,根本無暇顧及孩子和家人,他們的這種行為,能讓孩子們學到什么呢?長此以往,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豈不喪盡?要想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必須創(chuàng)造一種文化的氛圍,人人都讀書,人人都知書達禮。惟有這樣,才能改變這種現狀。由此,我更加意識到自己肩上所肩負的重擔。我一定盡自己的能力,讓今天的孩子成為有文化、有道德、有修養(yǎng)的人,造福下一代的子孫。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喚起幼兒愛護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
2、能識辨可回收物品、不可回收物品。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
2、廢舊物品(易拉罐、廢紙盒、塑料瓶等)
(三)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
提問:大家都知道如果大自然被污染了,環(huán)境被破壞了,到處都是垃圾,都是是臟臟的、臭臭的',你們喜不喜歡。磕俏覀儜撛趺崔k呢?
2、幼兒討論解決方法
3、教師小結幼兒討論的內容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能說出這么多的解決方法,那你們知不知道這些廢舊物品中,哪些是可回收、可重復使用的,哪些又是不可回收的呢?
4、教師帶領幼兒識辨廢舊物品中,哪些是可回收、可重復使用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5、小結
(四)活動延伸:
幼兒自己利用廢舊物品制作小手工。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寶貴的時間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沙上年俗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4
大班社會教案01-01
社會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會《龍》教案02-22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畢業(yè)》教案03-31
大班社會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