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班語言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驗猜測所帶來的樂趣。
2、 能用較連貫的語句,大膽地在同伴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懂得同伴間要互相體諒,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碗 、小老鼠、狗熊的頭飾。
環(huán)境準備:椅子排成圓弧形。
活動流程:
一、引出故事。
1、 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東西,是什么呢?(出示大碗)請幼兒用手摸摸、說一說自己的感覺。
2、 師:這只大碗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精彩的故事,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要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里有誰?然后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它們碰到了誰,最后怎么了?
教學建議:
、僖龑в變河檬置幻,并能說說碗的特點。
、诠膭钣變簩W說新詞:光溜溜
二、 分段剖析故事(看課件)
1、 發(fā)現(xiàn)蜂蜜。(開頭至這碗光溜溜的,一爬就滑下去了--怎么辦呢?)
師:(1)故事里有幾只小老鼠?它們來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2)甜膩膩的會是什么?
。3)小老鼠吃不到,怎么辦小朋友你們來想辦法幫幫它們吧?
教學建議:
、僖龑в變簩W習新詞:湛藍湛藍
②鼓勵幼兒大膽猜測,豐富幼兒有關甜食的常識。
2、 意外得蜂蜜。(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至"大狗熊看到四只小老鼠偷吃自己的'蜂蜜")
。1)師:大狗熊發(fā)現(xiàn)小老鼠偷吃了自己的蜂蜜,它會對小老鼠怎么樣呢?你覺得狗熊會怎么做?
。2)看課件并小結:讓幼兒懂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像狗熊大叔那樣寬容對待和體諒別人。
。3)請幼兒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來表演大狗熊與小老鼠的對話。
教學建議:
、僖龑в變涸诓聹y狗熊大叔的態(tài)度時,能用肢體語言來表達。
②表演時可以給幼兒提供頭飾,鼓勵幼兒能用不通的語氣來表現(xiàn)狗熊和小老鼠。
3、 造碗屋(繼續(xù)講述故事至"小老鼠們在倒扣的碗上挖了四個洞--")出示倒扣大碗圖
師::想想他們會把這個倒扣的大碗干什么用呢?究竟老鼠們是做什么的呢?(繼續(xù)把故事講完)
三、這個故事講完了。
誰愿意來為這個故事取個名字?
四、再一次完整欣賞課件。
1、師:小老鼠和大碗之間發(fā)生了這么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一起再來聽一聽吧。
2、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誰呢為什么?你做過寬容的事嘛嗎?
小結:能寬容別人,你會有很多好朋友。讓我們都做一個愿意寬容別人的好孩子。
教學建議:
進行經(jīng)驗遷移,寬容別人,會有很多好朋友。
活動評價:
幼兒角度:幼兒在活動中有哪些表現(xiàn)令您印象深刻?為什么?
教師角度:您認為在本次活動設計與組織中,什么元素是至關重要的?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了解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指導糧食來之不易。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各種米飯的圖片(白米飯、南瓜飯、菠蘿飯等)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對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里來的嗎?
2、引導幼兒了解農(nóng)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引導幼兒自由說說,你見過農(nóng)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nóng)民伯伯勞作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表達的內容。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nóng)》,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并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4、通過討論表達對農(nóng)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小結:《憫農(nóng)》這首詩歌描寫出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了解甜瓜生長的必要條件和變化過程。
2、學習運用對比的方法,模仿詩歌第一段的結構,嘗試仿編詩歌第二段。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掛圖17號;《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磁帶及錄音機。
2、教師用的鉛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題。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種甜瓜》的詩歌,詩歌中說了小明哥哥、小珍姐姐種甜瓜的事,我們先來聽聽小明哥哥是怎樣種甜瓜的。
二、學習詩歌第一段。
1、欣賞感受。
提問:小明哥哥是怎樣種甜瓜的?
教師隨著幼兒的'回答,出示掛圖“種甜瓜”,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2、重點理解。
教師邊指掛圖,邊再朗誦詩歌一遍。提問:詩歌中有沒有不理解的句子和詞?(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啟發(fā)幼兒理解“瓜蔓兒不愿快快長”、“干巴巴”、“青疙瘩”等句和詞)
3、幼兒學習朗誦詩歌第一段。
三、仿編詩歌第二段。
1、提出任務:小珍姐姐是怎樣種瓜的呢?我們一起看著掛圖,根據(jù)第一段詩歌的結構進行仿編。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有順序地進行仿編。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幼兒用對比的方法進行仿編。如“不澆水,不上肥”,運用對比的方法可改編為“常澆水,常上肥”。如果幼兒創(chuàng)編的意思與原詩歌內容相似,應采用幼兒創(chuàng)編的句子,千萬不要堅持使用原有作品中的“勤澆水,勤上肥”)
3、教師在幼兒仿編句子基礎上進行梳理提煉,匯編成詩歌第二段,請幼兒欣賞,讓幼兒體會自己仿編的成果。
4、幼兒學習朗誦詩歌第二段。
四、聽錄音,閱讀《小朋友的書·秋天多美好》第32頁“種甜瓜”,學習完整朗誦詩歌。
要求:第一遍要求幼兒安靜地聽,第二遍可輕輕跟誦,第三遍可邊跟誦邊做動作。
活動反思:
在此教學過程中,幼兒對于詩歌《種甜瓜》都能夠很快的熟悉并理解。在此基礎上,我將詩歌中幼兒不太理解的詞匯用圖片的方式來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幼兒基本上都能順暢的將詩歌說下來。
第二環(huán)節(jié),仿編的那部分,首先展示圖片,在老師的提示下,小朋友基本能夠按照圖片的內容仿編出來。同時在仿編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給自己編的詩歌配上動作,更是增加他們的興趣,而且使他們對自己編的詩歌充滿自信。
總的來說,這節(jié)課讓幼兒了解了甜瓜生長的必要條件和變化過程,更提高了幼兒仿編的興趣和自信。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1-17
大班語言教案:會動的房子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小兔逃跑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我快樂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神奇的旅行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借傘_大班語言教案07-06
大班語言教案:《顛倒歌》_大班語言教案07-13
大班語言教案:懶惰的小蝸牛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青蛙賣泥塘_大班語言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