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6-03 08:54:32 教案 投訴 投稿

      【熱門】科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科學教案模板錦集9篇

      科學教案 篇1

        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課題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帶來一部玩具手機,用手一按,鍵盤不停閃爍,響起悅耳的音樂,還會發(fā)出“喂,你好!請問找誰?對不起等聲音。這時,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給吸引過來了,他們臉上充滿好奇和驚喜,一起圍上去,那份高興和專注勁兒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幾個小朋友也帶來了手機玩具,這下教室里可熱鬧了,各種手機的模擬聲此起彼伏,孩子們的陣陣笑聲,把教室變成了通話的快樂天地。見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電話非常普及,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既然孩子對電話如此感興趣,何不抓住這個機會讓他們了了解一些電話知識呢?

        活動目標:

        通過啟發(fā)誘導,使幼兒初步了解電話機的外形結構和功能。

        活動過程:

        1、電話機除了可以通話,還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組織幼兒討論電話機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電話機不僅可以通話,還可以免提、重復撥號、留言錄音、顯示圖像、聽音樂、計時、查詢信息、傳真、上網(wǎng)等。(免提、重復撥號、聽音樂、查詢信息的功用教師邊演示邊講解,給幼兒以直接的經(jīng)驗,加強幼兒的記憶,因為這些功能一般電話機都具備,其他功能作一般了解。)

        2、游戲《打電話》,學習并討論正確使用電話機。

       。1)引導幼兒通過試一試,動一動,展開討論,學習并掌握正確的打電話的`方法。提問:電話的用處真大,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正確使用電話機呢?(請全體小朋友一對一模擬打電話;請個別小朋友演示打真電話。)

        小結:打電話,首先要知道對方的電話號碼,拿起話筒后再撥號,電話接通后,就可以講話了。打電話要有禮貌,講話時,要學會使用“你好、請、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禮貌用語,通完話以后,注意一定要掛好話機,否則,別的電話就打不進來。

       。2)聯(lián)系社會常識,引導幼兒記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種應急電話號碼。

        電話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們可以通過打電話談論各種事情,它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了許多的方便,提問:

       、偃绻螂娫挄r,忘記了電話號碼,我們有什么辦法呢?

        啟發(fā)幼兒思考查詢電話“114”的用途,學會靈活運用。

        ②當遇見緊急的情況時,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啟發(fā)幼兒思考討論,火警119、匪警110、救護120、交通事故處理122四種緊急電話的用途及注意事項。讓幼兒知道這些號碼是不能隨便打的,否則,會造成很多麻煩。

        3、以幫小狗買到電話機,自然結束活動。

        剛才我們學習了電話機的一些有關知識,那么,現(xiàn)在我就請小朋友幫小狗拿一個主意,挑選一部電話機吧。

        活動延伸:

        1、觀看電話機演變發(fā)展的錄像片,讓幼兒了解電話機發(fā)展的歷史。

        2、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告知對方自己家中的電話號碼,離園回家后可以互相打電話,繼續(xù)激發(fā)幼兒對電話的興趣。

        課題評價:

        一、效果分析

        該活動是由幼兒“玩電話機”聯(lián)想設計出來的,課題的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符合教學的原則。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中,先采用“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法”,幼兒通過玩游戲的形式,自己去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通過比較分析,認識了解各種電話機的外形構造和功能,幼兒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讓幼兒自己玩電話,從中學習并掌握電話的正確使用方法、禮貌用語及社會性的生活經(jīng)驗,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動靜交替、環(huán)環(huán)緊扣,幼兒的興趣很濃、興致高漲,學習得很認真,很投入,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專家點評

        《有用的電話機》這一活動,既有新意,又具有時代特色。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拘泥過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慮到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發(fā)展的普遍影響。本活動將“電話機”這一通訊工具作為幼兒的認識對象,以便幼兒在生活中,能適時準確地運用這一通訊工具。因此,這一課題的選用,對幼兒知識經(jīng)驗的積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處的。

        教師在活動的設計組織中,注重兒童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的內在規(guī)律,通過游戲、觀察、回憶已有經(jīng)驗、比較等手段,為幼兒提供了充分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通過打電話讓幼兒在積極主動中,發(fā)現(xiàn)并認識各種電話機的外形特點構造與各種功用,學習電話機的正確使用方法及有關的社會知識,從而獲得了新的知識經(jīng)驗。

        三、反思與討論

        你是怎樣與家長配合,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電話機的?

      科學教案 篇2

        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學習區(qū)分樹的種類。

        2、了解樹木的多種用途,培養(yǎng)思維力,想象力。

        3、初步形成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準備:

        帶領幼兒參觀周圍人們植樹造林的.情況。認識幾種樹木的種類。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式提問。

        1、你見過哪些樹木?能說說它們的名字嗎?

        2、你能說說樹木的用途嗎?

        二、討論樹木與人類的關系。

        1、樹木能凈化、美化環(huán)境,防止水土流失和風沙彌漫,防止水災,保持生態(tài)平衡。

        2、調節(jié)氣溫,防風遮陽。

        3、樹木能制成家具等,生活中不能沒有樹木。

        三、幼兒應如何做。

        1、學會保護樹木。

        2、積極栽種樹木。

        四、向幼兒講述愛護樹木的重要性。

        使幼兒懂得不能隨意損壞小樹苗,也不能亂砍樹木,不能在樹林中和旁邊生活,以免燒毀樹木。

      科學教案 篇3

        一、 活動主題: 地球村

        我們同住地球村

        二、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全世界的兒童住在同一個地球村上,全世界兒童是一家。

        2、讓幼兒了解地球的特征。

        3、怎樣保護我們的地球。

        三、活動準備:課件,兒歌,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地球儀

        四、活動過程:

        1、認識地球儀。

        讓幼兒知道地球是一個球體,藍色的是海洋,各種顏色代表著國家和地區(qū)。找到我們國家在哪里,哪里是我們河南省。

        2、什么是地球村,讓幼兒知道地球就是一個大村莊。

        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地球村嗎?地球村就是把地球比喻成一個村莊。

        村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但是現(xiàn)在隨著交通、通訊工具的現(xiàn)代化和世界人口的增長,地球也仿佛變小了,同時,地球村也是全世界人民無論國家、種族都能友好相處的意思,地球村讓世界小朋友距離更近了。小朋友你們想看地球村上美麗的風景嗎?

        3、出示圖片,世界風光。知道地球分為七大洲和四大洋。

        提問:小朋友們剛才看到了什么?

        你們知道是誰生活在這些美麗的地方嗎?----人類

        4、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現(xiàn)在為了讓小朋友把地球看的更清楚,老師把球體的地球儀展開成一個平面圖,大家會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把地球看的更清楚了,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有顏色的地方有幾塊?有七塊,這七塊就是地球上的陸地,也就是七大洲,我們看看七大洲的名稱。藍色的地方是海洋,被陸地分為四大洋。

        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小朋友知道地球有那些特征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地球上有三分之二的面積是海洋,只有三分之一是陸地。廣闊的平原,適合農(nóng)作物樹木生長。沙漠十分干燥.長年干旱,幾乎沒有水不適合人類居住。地球上有很多的山脈、以及河流。這是地球上幾個重要的特征,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5、游戲:給不同膚色的小朋友找家。讓小朋友知道世界上有幾種膚色的人種,他們都分布在那些洲。

        小朋友已經(jīng)知道地球是一個村莊,全世界的小朋友都住在地球村里,那么你們知道世界上的小朋友有幾種膚色嗎?他們大概都住在那個洲呢?讓我們來看看一起找找?

        6、引導幼兒知道我們中國在地球上哪個洲?中國的地形圖是什么形狀的?我們喀什住在地圖的什么位置?其特征你知道那些?

        剛才我們了解了世界風光、地球特征和世界上其他小朋友的居住情況,F(xiàn)在我看看中國在地球上那個洲?什么形狀的?你們知道嗎,我們所居住的新疆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區(qū),占全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大部分是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區(qū),所以人口居住的不是很多。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兒歌。

        7、學兒歌。

        8、我們應該要怎樣保護地球?作為小朋友我們能做什么呢?

        剛才兒歌里說了要保護好我們的大地球,作為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去保護呢?你能作些什么呢?

        9,幼兒自由發(fā)言

        10、小結。

        今天,我們這節(jié)社會課讓小朋友們認識了地球,知道了地球村,也知道全世界的小朋友都生活在這個村莊里,是一家人,了解了地球的基本特征,并且能盡我們微薄的力量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小朋友們都學的非常認真,希望小朋友們記住今天所學的內容。地球村讓全世界小朋友距離更近了,近得都可以手拉手了。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歌唱我們的地球村吧《手拉手,地球村》。

      科學教案 篇4

        沙子的秘密

        設計依據(jù):

        通過實驗的形式讓幼兒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豐富感性經(jīng)驗,感知干沙與濕沙的不同。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答案,運用比較法加深對沙的認識。觀察現(xiàn)象會讓幼兒覺得好奇、神秘,在這種心理驅動下幼兒能積極、愉快地掌握知識,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xiàn),通過沙路與水泥路面的比較,幼兒能初步了解現(xiàn)象與事物的特征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

        幼兒通過親身實踐、師幼之間互相傳授經(jīng)驗這兩條途徑,驗證沙的特性,體驗玩沙的樂趣。分組玩沙的環(huán)節(jié),能讓幼兒進行各種在沙中的操作活動,同時,在教師分組進行指導下,幼兒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經(jīng)驗。通過鼓勵的形式,讓幼兒想出多種除了教師提供的玩沙游戲。最后讓幼兒自己來說一說玩后自己對沙的親身感受。

        活動目標:

        1、感知沙子的不溶于水等的特性,說出干沙與濕沙的不同。

        2、初步了解沙與建筑物的關系。

        活動準備:

        水、水桶,磨具、篩子、各種玩沙工具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來了解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種自然物。

        T:沙放在水里有什么變化呢?

        (小朋友自己做實驗,把水倒進桶里,用小棒攪拌并觀察)

        教師小結:沙不溶解于水。并聯(lián)想不溶解于水的物體。

        二、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與濕沙的不同(重點)

        1.教師和幼兒一起赤腳分別在干沙和濕沙上自由活動,做一做各種動作。

        T:小朋友喜歡干沙還是濕沙?為什么?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覺?

        2.讓幼兒兩人一組用篩子篩沙子,邊篩邊觀察。

        T:篩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頭會漏下去嗎?沙子是什么樣的?

        1、 教師小結

        T:沙子是由許多細小的顆粒組成的,沙能流動。

        4.請幼兒用力踩踏剛翻的新沙。

        T: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5、小結

        T:通過我們的小腳用力踩在沙子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沙粒與沙粒之間有一定的空隙。

        6、沙與水泥的結構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覺也不相同

        T:那么用力踩水泥路面會陷進去嗎?為什么在沙路上騎車費力,在水泥路上騎車省力?

        7.談話

        T:小朋友喜歡怎樣玩沙?請你來玩一玩!

       。ㄕ埥o本幼兒進行玩耍)

        8、教師小結

        T:沙子有各種各樣的玩法,可以挖、裝、篩,可與水混合玩等。

        三、幼兒自由玩沙中的各種游戲,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師分組指導(難點)

        1.用各種深淺不同的模子做蛋糕,看誰做得又快又好。幫助幼兒掌握這樣幾方面的技能:沙的濕度,用手壓沙的力量。

        T:做蛋糕的這組小朋友要注意利用好磨具,蛋糕不碎最重要的還是壓,要壓的緊!

        2.挖井、造房子等,豐富經(jīng)驗:

        T:想做建筑師的小朋友在挖土時要細心、耐心,及時整修,沙土要壓緊。

        3.篩沙子

        T:篩沙子組的小朋友要將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動,觀察手指、手心上會留下什么?沙還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動?

      科學教案 篇5

        科學之旅

        ●目標: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jié)的`學習,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fā)現(xiàn)科學實驗帶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xié)作和配合。

        ●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能從看到的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時安排: 1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

        三、進行新

        [師] 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 本圖0.1-1實驗 [演示] 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 [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 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 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 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xiàn)象

        [師] 這些現(xiàn)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 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 (3)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fā)現(xiàn)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敝杏峦鼻。

        五、布置作業(yè)(略)

        六、板書設計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索讓幼兒知道空氣的特征和重要性。

        2、通過討論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醒幼兒綠化樹木能凈化空氣。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去探索、發(fā)現(xiàn)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塑料袋,沖氣玩具,空玻璃瓶,兩只蠟燭,火柴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空氣的存在:

       。1)請幼兒想辦法把桌上的塑料袋、沖氣玩具都鼓起來。(不能裝東西)

       。2)提問:它們是怎樣鼓起來的.?里面裝的是什么?

        (3)請幼兒看看、摸摸、聞聞、嘗嘗空氣,有什么感覺?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的氣體。

        實驗:將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將瓶子傾倒,看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

        2、認識空氣

       。1)讓幼兒閉上嘴巴,捏住鼻子,說出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小結:人和動物都離不開空氣,否則會因缺氧而死。

        實驗:空氣助燃把兩只點燃的蠟燭粘在平板玻璃上,將大小不同的兩個玻璃瓶同時到扣在兩只蠟燭上,看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為什么?

        小結:空氣能幫助燃燒,大瓶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時間長,小瓶里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

        實驗:驗操作,探索活動。

        1、身體里的空氣以小組的形式,請幼兒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氣,感知身體里空氣的存在。并將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記錄表上。

        2、土里的空氣。

        以小組的形式,幼兒分別把少量土慢慢的放入水槽中,觀察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并將自己看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記錄表上。

       。ㄋ模┯變杭w討論。

        1、讓幼兒自由交流討論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2、請各組輪流講述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

       。ㄎ澹┙處熜〗Y: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是空氣,如果沒有空氣,我們就會死掉,小動物和小花、小草,還有土也需要空氣,可是有的工廠排放出來黑黑的氣體,污染了我們的空氣,就會影響我們身體的健康,所以我們要一起來保護環(huán)境,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很健康。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環(huán)境呢?

        你還知道空氣有那些用處?

        了解空氣污染的危害。

        結合幼兒的接受能力,老師簡單講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和動植物帶來的危害,教育幼兒要將衛(wèi)生,保護環(huán)境,讓空氣保持清新。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jù)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

        過程與方法: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根據(jù)記錄推測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識到實驗觀察的重要性;激發(fā)研究用水計時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滴漏實驗

        【教學難點】滴漏實驗

        【教學準備】有關水鐘的資料、每個小組一個鐵架臺、一個漏杯、一個量筒、裝300毫升水的燒杯、電子表,實驗記錄單,毛巾一塊。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們還曾經(jīng)利用流水來計時,他們是怎樣設計這種計時工具的呢?

        2、揭題:用水測量時間。(板書課題)

        二、古代的水鐘:

        1、播放用水計時的錄象資料。

        2、學生獨立閱讀課本P54有關古代水鐘的內容。

        3、嘗試解釋這些水鐘是怎樣計時的`?

        4、討論:古人是怎樣想到用流水來制作計時工具的?水鐘的字捉必須解決什么問題?

        三、滴漏實驗:

        1、師出示滴漏實驗裝置,介紹課本P55上的滴漏實驗。

        2、實驗一:記錄100毫升水緩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

        3、匯報交流實驗結果。討論:結果為什么會存在差異。

        4、根據(jù)自己小組的記錄結果,推測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5、實驗二:測量記錄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6、反饋:我們的推測與實驗結果接近嗎?想一想:為什么?

        7、引導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嗎?能讓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嗎?古人是怎樣保持水鐘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在同樣的瓶子里裝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時間將怎樣變化?

        板書設計:

        用水測量時間古代的水鐘:受水型、泄水型滴漏實驗:流100毫升水需要( ),推測:流10毫升水需要( ),流50毫升水需要( ),流300毫升水需要(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自主探索,了解玩具發(fā)聲的各種方法。

        2、初步激發(fā)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各種玩具教學過程:

       。ㄒ唬﹩l(fā)提問,引起興趣:通過游戲,引出聲音的主題。

        (二)第一次探索:1、激發(fā)幼兒讓玩具發(fā)出聲音的.愿望。2、幼兒探索電動玩具的發(fā)聲方法。

        (三)交流討論:1、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讓玩具發(fā)出聲音的。2、引導幼兒說出“開關”,了解開關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1、啟發(fā)提問,激發(fā)幼兒幫助其他的玩具發(fā)出聲音。2、幼兒第二次探索,嘗試用其他方法來讓玩具發(fā)出聲音。3、引導幼兒用與別人不一樣的方法進行嘗試。

        (五)講評:1、幼兒介紹自己用了什么方法。2、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方法的名稱,如:捏、拉、搖、敲……大家一起做動作。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道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2、了解血液循環(huán)器官的構成及循環(huán)過程

        3、能通過模擬實驗推測出脈搏與心跳的關系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為每組學生準備用來制作簡易聽診器的乳膠管和漏斗一套,模擬脈搏和心跳的氣球、注射器、乳膠管,人體血管分布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知道,我們運動時心跳和脈搏都會加快,究竟心跳與脈搏有怎樣的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學習新授

        1、指導學生搜集自己運動前后脈搏和心跳的'數(shù)據(jù)

       。1)學生自己測量運動前的心跳和脈搏的次數(shù)

        (2)運動后由自己測量脈搏,同時請一位同學幫助測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聽診器時,乳膠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則壓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臟的部位傾聽。

       。4)把以上測得的結果填寫在書本中的表格里。

        2、指導學生認識心跳與脈搏的關系

       。1)比較上面測得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組織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根據(jù)學生交流的結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脈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問題:這是什么原因呢?

       。4)指導學生完成教材上的

       。5)組織學生討論: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膠管模擬的是人體的什么器官?

       。6)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脈搏和心跳有什么關系?

        3、指導學生閱讀小資料

        在指導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以下5個問題:

        (1)產(chǎn)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環(huán)的大致過程是怎樣的?

       。3)脈搏產(chǎn)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體比較容易模擬到脈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

        5)心臟跳動與脈搏跳動是怎樣的關系?

        三、本課小結

        1、心臟跳動與脈搏跳動是怎樣的關系?

        2、心臟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課外實踐活動

        1、介紹心跳與體育鍛煉的關系

        2、要求學生繼續(xù)堅持上課制定的鍛煉計劃,并要求測測自己在運動前后的心跳變化。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冬天科學教案02-14

      關于科學教案07-24

      科學教案模板03-27

      有關科學教案02-06

      必備科學教案07-26

      關于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范文04-06

      小班科學教案:玩泡泡_小班科學教案07-07

      小班科學教案:糖消失了 _小班科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