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科學教案集合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各種型號、材料(鐵制和塑料)的螺絲,螺絲組合玩具。
帶有螺紋的物品,如不同口徑的飲料瓶頸和瓶蓋,燈泡和燈座,能擰的筆和筆帽等。
活動目標
在愉快的活動中認識螺絲,了解螺絲的作用。
學會為螺絲和螺帽配對,探索螺絲的擰法。
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初步體驗合作獲得的成功。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小白兔”,活動小手
師: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小手。
師幼一起邊說兒歌邊玩手指游戲。
。ㄔu析:讓幼兒充分活動小手,為后面的擰螺絲環(huán)節(jié)做準備。)
二、游戲導入,引出主角
1.激趣:玩具車壞了,誰來幫忙修一下?
2.提問:玩具車是怎樣連接起來的?(出示螺絲)
3.小結:從孔里穿進去再擰起來,擰擰緊就能把汽車裝好,螺絲的本領真大。
。ㄔu析:興趣是幼兒產(chǎn)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請幼兒來當修理工,把汽車零件通過螺絲連接。變成一輛消防車,激發(fā)幼兒想玩、想探索的欲望,同時也引出了本次活動的主角——螺絲。)
三、動手操作,深入探索
1.交代操作要求。
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見過這些螺絲嗎,在哪兒見過,請你比一比,這些螺絲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再擰一擰,看能不能把它們分開,能分開的和不能分開的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2.幼兒操作。
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螺絲能擰開嗎?分開放,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3.交流操作結果。
師:發(fā)現(xiàn)了嗎,什么地方不一樣?能擰開嗎?擰開后變成了幾部分?
4.小結:原來螺絲由螺栓和螺帽組成,螺栓上和螺帽里都有螺紋。張大嘴巴的是螺帽,它和螺栓是一對好朋友。螺栓和螺帽能夠緊緊地咬合在一起連接、固定物體。
。ㄔu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探索:首先,讓他們想一想,生活中在哪兒見過螺絲;其次,比一比,發(fā)現(xiàn)、認識螺絲的外形特征,擰一擰分一分,知道螺絲的主要結構;最后,通過集體交流分享操作結果,統(tǒng)一認識,建構新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是本次活動中幼兒與操作材料的首次互動,操作任務簡單明了,使孩子們體驗到了發(fā)現(xiàn)的樂趣和獲得新經(jīng)驗、新知識的快樂。)幼兒教育網(wǎng)
5.螺栓螺帽配對找朋友。
(1)提問:螺帽和螺栓是一對好朋友,你們能把它們連在一起嗎?看誰找得又對又多。
(2)幼兒操作,交流操作結果。
提問:為什么能擰到一塊兒?成功了嗎?成功了幾個?你是怎么給它們找到好朋友的?
。3)小結:粗螺栓配大螺帽、細螺栓配小螺帽,擰在一起不大不小正合適。
。ㄔu析:這是本活動的難點。通過與操作材料互動以及與同伴交流分享操作經(jīng)驗,孩子們自然而然地總結出了螺帽與螺栓匹配的'方法。在孩子們不斷地探索中,將整個活動引向**。)
四、聯(lián)系實踐,感悟提升
1.介紹自己找到的螺絲物品。
。1)提問:你們回家找到哪些地方用到了螺絲?誰來介紹一下,這些地方的螺絲是干什么用的?
。2)小結:螺絲雖然小,但是很有用,像外面的吊車,如果少了螺絲就很危險,小椅子少了螺絲,我們就坐不成了。
2.玩螺絲組合玩具。
。1)交代操作要求。
師:兩個小朋友合作完成一架小飛機或小汽車,看哪組完成得又快又好。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交流、展示作品。
師:你們完成了嗎?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ㄔu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孩子不僅親身感受到了螺絲作為連接好幫手的方便、牢固,而且還體驗到了同伴合作獲得成功的快樂,實現(xiàn)了教育在生活中的延伸,體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教育價值。)
手指游戲《小白兔》
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
一把剪刀、一塊石頭,我是小白兔;
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
一把剪刀、兩把剪刀,親親小白兔;
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
一把剪刀、一塊布,抓住小白兔;
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
一塊布,兩塊布,我是老鷹不是兔。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聽聽、玩玩、說說,知道耳朵是我們重要器官,可以聽辨不同的聲音,方便我們的生活。
2、懂得要保護自己的耳朵。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耳朵有什么用》。
2、音頻文件:各種聲音。(雷聲、鼓聲、電話聲、動物叫聲、鐘聲……)
3、幼兒人手一套圖片:打雷、電話鈴聲、鼓、照相機;教師用圖:醫(yī)生、接線員、飛行員。
4、鐵盒2個各裝報紙和豆子。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
1、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這個謎語就在我們自己頭上,猜猜看究竟是什么?
謎語:圓圓一座山,兩人住兩邊,眼睛看不到,聲音聽的到。(耳朵)
2、小結:原來是我們的耳朵,耳朵朋友要和我們一起學本領了。
二、聽一聽(耳朵的聽辨能力)
1、聽辨豆子和報紙的聲音:
(1)今天老師遇到一個困難,請你們幫我解決一下好嗎?
。2)出示2個盒子,問:我?guī)砹藥讉盒子?
。3)我在盒子里裝了東西,一個裝了報紙,一個裝了豆子,可是我看不到。用什么方法知道哪個盒子里裝的到底是什么呢?
。4)分別搖一搖、聽一聽猜測不同盒子里的東西。
(5)小結:我們的耳朵可以用來聽聲音,根據(jù)不同的'聲音我們能猜出這是什么。
2、聽辨生活中的聲音:
。1)你們聽到過什么聲音?
。2)考考你們,聽到了什么聲音?
。ɑ脽粽故荆夯卮鹫_,將出現(xiàn)相應的圖片——雷聲、鼓聲、電話聲、動物叫聲、鐘聲……)
。3)游戲“考聽力”:每人一套小圖片(打雷、電話鈴聲、鼓、照相機),
聽音頻文件:各種聲音,然后按各種聲音的先后秩序把圖片排出來。
小結:我們的耳朵真有用,可以聽到這么多的聲音,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三、想一想(耳朵的其他本領)
1、那你們知道嗎?有些人的工作是離不開耳朵的,你們猜猜會有誰?
(1)醫(yī)生(看病的圖片)
小結:醫(yī)生用耳朵戴聽診器,聽出你健康還是有病。
。2)飛行員(播放飛行員與地面通話的錄像)
小結:飛行員用耳朵戴耳機,接受地面的命令。
。3)接線員(播放接線員工作時的錄像)
小結:接線員用耳朵聽電話。
2、耳朵的其他用處
。1)耳朵除了聽聲音,還有那些用處呢?
。2)請戴眼鏡的小朋友讓幼兒觀察、討論
。3)請戴耳環(huán)的老師讓幼兒觀察、討論
(4)教師用耳朵夾住筆讓幼兒觀察、討論
小結:有了耳朵,可以戴上耳環(huán)讓自己更漂亮;我們的耳朵還可以夾住筆;我們戴眼鏡,也要靠耳朵來鉤住。
3、散文小結:“耳朵有什么用”
(1)現(xiàn)在就讓我們用耳朵靜靜地來聽(●播放幻燈)
。2)小結:我們雖然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可是,我們都知道耳朵用處很大,在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耳朵。
三、怎樣保護耳朵
1、耳朵有這么多的本領,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好耳朵呢?(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回答進行梳理提升)
2、小結:我們知道了要保護耳朵,我們就不可以發(fā)出噪音、不能把東西塞在耳朵里、不隨便挖耳朵,我們要保護耳朵,保護身體,做個健康寶寶。
附:散文《耳朵有什么用》
大家在一起議論:耳朵有什么用?
耳朵可以聽說話,聽唱歌,聽鐘聲,聽鳥鳴……
接線員用耳朵聽電話;飛行員用耳朵戴耳機,接受地面的命令;醫(yī)生用耳朵戴聽診器,聽出你健康還是生病。
有了耳朵,演員可以戴上耳環(huán)去演出;有了耳朵,營業(yè)員可以用它夾住圓珠筆;老師的眼鏡,也是靠耳朵來鉤住。
我們雖然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可是,我們都知道它很有用,而且時時刻刻在我們臉的兩旁。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了解鼻子的結構。
2、知道鼻子的功能。
3、樂意參與活動,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內容:
綜合活動——有趣的鼻子
三、活動重點:
了解鼻子的結構,知道鼻子的功能。
四、活動難點:
會用扇一扇的方法辨別物體的氣味。
五、活動準備:
ppt(或圖片:狗、大象、駱駝);四個杯子,里面裝有不同氣味的東西(醋、辣椒、白開水、花露水);小鏡子每人一面(事先藏在小椅子下面);紙杯每人一個;一瓶白開水。
六、活動過程:
。ㄒ唬、導入部分師:你們喜歡畫畫嗎?說說看,最喜歡畫什么?
師:如果把你們的這些東西合在一起,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畫。我也很喜歡畫畫,今天我來畫一樣東西,請你們邊看邊猜,我畫的是什么?
(二)、了解鼻子的結構
1、教師畫鼻子,邊畫邊問:快猜,我畫的是什么?
2、師:剛才我畫的第一步像小山一樣的是鼻子的哪里?(鼻孔)摸一摸有幾個鼻孔?
3、師:你還知道鼻子的其它地方叫什么嗎?(引導幼兒認識鼻尖、鼻梁、鼻翼)小結:你瞧,一個小小的鼻子有好幾部分組成,那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大家都有鼻子,為什么我們要長鼻子呢?
。ㄈ、知道鼻子的功能
1、鼻子可以呼吸師: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嗎?(嘴巴)你嘴巴什么時候呼吸的?還有什么時候用嘴巴幫助呼吸?
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用鼻子呼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跑步累了的時候,游泳的時候,感冒了鼻子不同的時候等等,你可以用嘴巴幫一個小忙。
師:除了嘴巴,身體里還有其它東西在幫忙嗎?
鼻子里面有什么?(鼻毛)你長鼻毛了嗎?(請幼兒從椅子下面拿出小鏡子)對著鼻子看一看,有鼻毛嗎?什么顏色的?長得像什么?鼻毛長在里面有什么用?(它就像小刷子,有了它的`幫忙,就能呼吸到干凈衛(wèi)生的空氣)小結:其實身體里有好多器官,共同幫助你呼吸。
2、鼻子可以聞氣味師:講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鼻子的第一個本領——鼻子可以呼吸,鼻子還有一個本領呢,什么本領?(聞東西)師:你聞過什么氣味?(香味、臭味、油煙味等)師:杯子里裝著四種不同氣味的東西,你來看,里面是什么?
既然眼睛看不見,頭上就得找另一個東西來幫忙,找什么東西呢?(鼻子)誰上來聞一聞?
你們會聞東西嗎?怎么聞呢?
今天我來教你們一個本領:小手做把小扇子,鼻子靠近小杯子,輕輕扇一扇,就能聞出來。
你們來學學這個本領。(觀察幼兒扇的情況,提醒幼兒:鼻子要聞,往哪兒扇才能聞到?(朝著自己的鼻子輕輕扇一扇))師:既然學會了,誰來聞一聞?(依次清2—3名幼兒來聞,并說出聞到的是什么?)集體驗證:
教師打開第一瓶:請所有幼兒依次來聞,是醋嗎?什么時候會用到酸酸的醋呢?
。1)炒菜的時候醋可以讓飯菜變得美味;
(2)醋可以把魚骨頭軟化。不過,當你真的被魚骨頭卡住的時候,最好去看醫(yī)生,這樣很安全。
。3)醋可以消毒。
教師再依次打開第二、三瓶,知道是辣辣的辣椒醬,香香的花露水。
打開最后一瓶(水):水是什么氣味呢?我們來聞一聞,嘗一嘗。(每人一個小紙杯,教師依次給孩子們倒一些白開水。)(提示幼兒用扇一扇的方法來聞)(幼兒將杯子里的水喝完后藏在椅子下面)小結:你們用鼻子把這四樣東西都一樣一樣聞出來了,第一個杯子里是酸酸的醋,第二個杯子里是辣辣的辣椒醬,第三個杯子里是香香的花露水,第四個杯子里是沒有味的白開水,所以氣味是不一樣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而有的是沒有氣味的。小鼻子能幫助我們鑒別不同的氣味。小朋友們要記。翰皇撬械臍馕抖紝θ梭w有好處,如:煙味,油漆味等,所以當你聞一樣東西時,要記得老師教你的辦法,學會了嗎?
。ㄋ模、拓展部分師:那人的鼻子都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播放ppt師:小朋友的媽媽在打扮自己時,喜歡在耳朵上、脖子上做裝飾,而印度的女子是在鼻子上做裝飾。
小結:鼻子呀有的是大小不一樣,有的是顏色不一樣,有的是高低不一樣,有的還和國家文化有關,比如印度。
師:講到這兒呢,我們的鼻子已經(jīng)說了很多,那動物有鼻子嗎?動物的鼻子會有什么用呢?誰的鼻子最靈呢?
播放ppt::狗大象駱駝師:駱駝生活在哪兒?沙漠上刮風的時候,會有漫天黃沙,當黃沙吹來的時候,駱駝的鼻子會干什么呢?(駱駝的鼻子里有一樣東西,像小門一樣。當風沙吹來的時候,鼻孔就會關上。這樣一粒一粒的細沙就不會鉆到鼻孔里了,駱駝就能安全的在沙漠里生活了。)結束語:其實鼻子聊起來話題有很多,,以后我們繼續(xù)聊,好吧!
七、活動反思:
我?guī)У氖侵邪嘤變,我認為這節(jié)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我是在小班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將觸角往外延伸了一下。雖然整個活動的時間長了點兒,但孩子們的積極性一直很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本活動偏重于科學領域,但也滲透了藝術領域和健康領域,是一節(jié)綜合活動。其實鼻子的話題很多,除了本節(jié)活動涉及的結構、功能外,還有鼻子的不同之處。還有動物的鼻子……讓幼兒感覺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鼻子,但聊起來很有趣。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用鼻子直接去聞氣味,這樣是很不安全的。因為有些氣味如:煙味、油漆味等,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害的,所以不能直接去聞。因此我教給孩子用扇一扇的方法辨別物體的氣味。這種方法其實我們是在初中上化學的時候才會接觸到,那么在這里我教給孩子,是從安全考慮,讓幼兒有自我保護的意識。我在設計活動時,喜歡在最后有個拓展環(huán)節(jié),旨在給那些能力強的孩子和有更多想法的孩子有個思考的空間。在此活動的拓展部分,我引入了"我們的鼻子都一樣嗎?"以及"動物的鼻子",這里只是開了個頭,不急于講完。目的是激發(fā)孩子們繼續(xù)學習、探索的欲望,讓他們以后更有興趣的參與活動。
但活動中也有欠缺的地方。如:在活動前還想一定要關注到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有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但在活動中還是出現(xiàn)了失誤,有的孩子沒有叫到。這讓他們有些失望。在以后的活動中,自己一定要注意這點。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簡單實用的軟管節(jié)約小妙招,初步理解節(jié)約的意義。
1、嘗試使用多種方法發(fā)現(xiàn)廢棄的牙膏殼里殘留物,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教具:課件(圖一、圖二、圖三)
(2)學具:舊牙膏(人手一份)、剪刀、小棒等(若干)、小罐子。(圖四)
擦布、皮鞋、臟玩具。(圖五)
護手霜(若干)、擠牙膏器(若干)(圖六)
2、經(jīng)驗準備
幼兒有使用小工具進行操作實踐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擠牙膏大比拼(目的:探索多種擠牙膏的方法,初步萌發(fā)節(jié)約意識)
1、導入:舊牙膏--"我是一支被主人丟棄的牙膏。主人說我已經(jīng)用完了,可是我扁扁的身體里還留著許多牙膏。誰能幫幫我,幫我擠出來?"(教師出示舊牙膏)
2、幼兒嘗試使用多種方法擠出剩余牙膏,教師觀察指導。(圖四)
(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嘗試使用小工具,鼓勵幼兒耐心操作使用多種方法擠牙膏。提醒幼兒把取出的牙膏收集在小罐子里。)
3、幼兒交流操作方法,教師重點引導幼兒介紹使用小工具取牙膏的方法。
4、拓展思路(圖一)
師:原來被扔掉的牙膏皮里還有這么多牙膏,要是浪費了多可惜呀。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除了刷牙,牙膏還有什么其它的用處呢?
小結:牙膏的用處有很多,除了能刷牙外它還可以清潔很多的物品,如:擦拭水龍頭、擦皮鞋、清潔茶杯茶壺,另外它還有治療燙傷的作用呢!
5、鼓勵幼兒嘗試用牙膏擦洗自己的皮鞋和臟玩具。(圖五)
二、牙膏的朋友們(目的:拓展思路,遷移學習的經(jīng)驗)
1、師:牙膏住在軟管家里,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住在軟管的家里?
重點提問:還有哪些牙膏的朋友也可以使用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節(jié)約好方法?
2、 幼兒積極發(fā)表意見
小結:在生活中有很多日用品都是住在軟管的家里,如護手霜、洗頭膏、面霜等等,大家在使用的時候很容易在軟管中遺留很多還能用的東西,我們一定注意做到節(jié)約、不浪費。(圖二)
3、師:要想做到節(jié)約、不浪費,其實從第一天使用的時候就應該注意。
重點提問:怎樣擠才能做到不浪費?
小結: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應該從軟管的底部開始,擠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擠 太多,只要有合適的量就可以了。(圖三)
三、神奇的擠軟管器(目的:拓展眼界,操作使用感受新發(fā)明的好處)
1、師:這就是為了避免浪費,發(fā)明家設計的"神奇的擠軟管器",大家可以試試感受它的好處。(圖六)
2、幼兒操作:使用擠軟管器擠護手霜涂抹雙手并說說它的優(yōu)點。
小結:我們以前擠軟管需要雙手配合,而且無法控制擠出的量,在使用完后每個軟管內都有很多東西殘留在里面無法擠壓出來,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有了這個新發(fā)明,只要輕輕單手輕輕一按就可擠出,它也可以做到使用后軟管里幾乎沒有剩余的東西,真是簡單、方便,實用,具有環(huán)保性。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門是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之一,它的制作材料是多種多樣的,開關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大家總是從材料入手對幼兒進行這方面的教學,活動比較枯燥,對孩子的吸引力不是很大。因此,我嘗試從門的開關方式入手,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在學一學、玩一玩的游戲中了解生活中門的開關方式的多樣性。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門的開關方式的多樣性。
2.運用說、唱和身體動作等形式,來表現(xiàn)門的開關方式。
3.在游戲過程中充分享受模仿表演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有關門的圖片、錄像。
經(jīng)驗準備:幼兒熟悉歌曲《紅蘋果》的旋律。
活動過程:
。ㄒ唬┎轮i導入。
謎面:進來一推,出去一拉,關上一聲響,誰也進不來。
謎底--門。
。ǘ┝私忾_門的不同方式。
1.你見過什么門?我們能怎樣開、關?
。ㄍ评T,真有趣,推過去它就開、拉過來它就關。)
游戲:推拉門。
2.除了一推一拉就打開的推拉門,你還見過什么門?它們又是怎樣打開的?幼兒討論交流。
3.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與幼兒一起相關經(jīng)驗。出示相應的圖片,同時分別逐個介紹幾種常見的門。
。1)手移門①幼兒說說并介紹。②教師出示圖片并成兒歌。③游戲:手移門。
。2)感應門①觀看錄象,幼兒介紹教師補充。②成兒歌。③游戲:感應門。
。3)旋轉門①觀看錄象,幼兒介紹教師補充。②成兒歌。③游戲:旋轉門。
4.幼兒分別模擬各種門玩游戲,加深對開關門方式的了解。
。ㄈ┱f說唱唱,提升經(jīng)驗。
1.這些門真有趣,里面還藏著一首兒歌呢,一起來說說。
推拉門,真有趣,推過去,它就開,拉過來,它就關;
手移門,真有趣,移過去,它就開,移過來,它就關;
感應門,真有趣,靠近它,它就開,離開它,它就關;
旋轉門,真有趣,轉過去,我進去,轉過來,我出來;……
2.用《紅蘋果》的旋律來唱一唱。
3.幼兒配樂邊唱邊做開關門的.游戲。
活動延伸:
1.看錄象,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門。
2.找找周圍的門,看看它能怎樣打開,唱唱、說說、做做。
活動建議:
生活中還有其它幾種特殊的門,如伸縮門,卷簾門等,它們的開關方式也是很特別的,也可替換進活動中讓孩子了解。
活動點評:
本次活動中教師注重了活動內容的兒歌化和組織方式的游戲化,如教師將各種門的開、關特征編成了朗朗上口的兒歌,根據(jù)門的開關方式讓幼兒運用身體動作來模仿表演等,通過多種手段,使孩子更好地感受了各種門的推、拉、感應、卷、旋轉等開關方式,趣味性很濃,幼兒興趣高。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磨擦生電現(xiàn)象,體驗靜電對物體的作用力。
2、能夠細心操作,觀察驗證自己的猜測,感受探索的樂趣。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重難點:
在游戲中感知磨擦生電現(xiàn)象,體驗靜電對物體的作用力;
用吸管摩擦生電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1、吸管人手一根、卷紙若干、碎紙片若干;
2、清水、盆子、小紙船(形成小池塘的場景);自制旋轉木馬;柳條(柳樹);水龍頭(細細的水流);灑落的鉛筆粉末。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來給你們表演一個小魔術,你們想看嗎?
。ǔ鍪疚埽┻@是什么?
幼:吸管和碎紙片
教師演示:將吸管拿在手上舞一圈,然后輕輕靠近紙片,沒變化;教師用眼神和表情讓幼兒觀察吸管是否有變化;然后將吸管藏到桌子底下邊磨擦教師口中邊說“變變變”,再拿出來,輕輕靠近紙片,用眼神或動作提示幼兒觀察變化。
請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幼兒講述看到的現(xiàn)象)
二、猜測探索:靜電產(chǎn)生的原因
1、探索靜電產(chǎn)生的原因——磨擦生電
。1)小紙片主動跳到了我的吸管上,猜猜我是怎么來變這個魔術的呢?
。ㄓ變翰聹y、討論,如果幼兒有說用水、用漿糊之類,教師讓幼兒親自摸一摸,究竟有沒有)(鼓勵幼兒進行各種想象、猜測)
(2)小朋友,你們猜了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這樣呢?你們現(xiàn)在自己去試試,看看你會不會變這個魔術,當吸管靠近碎紙片時,小紙片會主動地跳到吸管上,我旁邊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如果需要可以選取使用。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引導)
。3)誰會變這個魔術了?請告訴我們你是怎么變的?
。ㄓ變簩⒆约撼晒虿怀晒Φ慕(jīng)驗進行展示)
。4)請個別幼兒示范,要點:摩擦得又輕又快。
。5)幼兒再次嘗試操作(此環(huán)節(jié)是否省略,看幼兒第一次的操作的成功率而定)
。6)教師和幼兒一起小結:吸管經(jīng)過磨擦后,輕輕靠近小紙片,小紙片就會跳上來了。
2、猜測、總結磨擦生電現(xiàn)象是靜電反應
提問:為什么吸管經(jīng)過磨擦以后小紙片就會跳到吸管上來,這是什么原因呢?
。ㄓ變哼M行各種想象、猜測)
教師小結:這是靜電,吸管經(jīng)過磨擦以后,會產(chǎn)生小小的電,這些電叫靜電,它們能吸引輕小的物體。
三、操作體驗:靜電對輕的物體的作用力
1、師:有了靜電的吸管除了可以吸引小紙片,還能做別的事情嗎?
2、介紹游戲情境1:
(1)柳條因為沒有風,正靜靜地垂著,如果用摩擦帶電后的魔棒靠近它,你猜柳條會有什么變化?(會飄動起來)
。2)請一名幼兒嘗試驗證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在記錄紙上記錄下來。
3、介紹另外四種游戲:這兒有許多的小船停在水邊,一動也不動;木馬停在原地沒有旋轉;水流也在象一條線似的靜靜地流著;鉛筆灰灑落在紙上,我想把它用一樣東西把它搬到盤子里去;
4、引導猜想:假如你們用自己手中帶有靜電的魔術棒輕輕地靠近它們,猜猜會有變化嗎?會有怎么樣的變化?
四、幼兒實踐驗證
1、真的是你們猜的這樣嗎?可以去試一試,并且把試驗的結果記錄下來,玩一種,記一種,看誰發(fā)現(xiàn)得多
教師觀察,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
五、交流分享。
你將有靜電的魔術棒靠近它們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幼兒
對照自己的記錄,充分描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六、教師總結。
你們用帶靜電的吸管輕輕靠近游戲材料時,它們都動起來了,改變了原先的位置。
七、遷移運用:討論與交流自己的生活體驗。
師:“你在生活中曾遇到過靜電嗎?”
幼:(回憶自己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如:在干燥的日子和小伙伴拉手時被“電”到,梳頭時頭發(fā)根根豎起,脫衣時“滋滋啦啦”的聲音和點點火花、玩滑滑梯時“呲拉呲拉”的聲音……
師:“被‘電’到是什么樣的感覺?”(疼、麻……)
那么你知道怎么樣預防靜電嗎?讓我們回去繼續(xù)了解一下預防靜電的'一些好辦法。
活動延伸:
幼兒與父母共同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人們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以及預防靜電的辦法。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孩子們對“摩擦起電”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提問道,“除了塑料尺,什么東西用綢布摩擦之后也可以吸起小紙片呢?”孩子們做出了大膽的猜想:鉛筆、橡皮、尺子、玻璃、吸管等等。在操作活動中,孩子們還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除了用塑料尺摩擦布引起這種現(xiàn)象,自己身體的一些部位摩擦之后也能產(chǎn)生靜電現(xiàn)象,比如用鉛筆摩擦衣服或褲子;吸管摩擦頭發(fā),皮膚這些都會產(chǎn)生靜電現(xiàn)象。最后帶領孩子們一起討論與交流“靜電的現(xiàn)象”,讓孩子們知道哪些摩擦之后可以起靜電現(xiàn)象,哪些摩擦之后不可以起靜電現(xiàn)象。觸電對人體的危害及如何預防靜電,讓孩子們認識到科學現(xiàn)象。
小百科:靜電是一種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電荷。在干燥和多風的秋天,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碰到這種現(xiàn)象: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令人大驚失色;早上起來梳頭時,頭發(fā)會經(jīng)!帮h”起來,越理越亂;拉門把手、開水龍頭時都會“觸電”,時常發(fā)出“啪、啪、啪”的聲響,這就是發(fā)生在人體的靜電。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圖形在孩子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隨處可見,對于中班的幼兒已經(jīng)對一些幾何圖形具有了粗淺的認識,這一階段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比較喜歡直觀的、形象的、趣味性的東西,為了讓幼兒在認識圖形的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探索欲和求知欲,特設計《小熊的餅干店》這一活動,讓幼兒在趣味的活動探索中對圖形產(chǎn)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進一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區(qū)分四種幾何圖形,學習按照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學習圖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將活動室布置成小熊餅干店;
2、材料準備:①餅干:用卡紙做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若干,擺放在小熊餅干店內;②烤箱: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盒當烤箱;③食用餅干: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若干;④操作材料:橡皮泥、卡紙、畫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激趣導入,師:“小朋友們,今天小熊的餅干店剛剛開張,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參觀!讓我們搭上汽車出發(fā)吧!”
2、播放音樂《汽車嘀嘀嘀》,師帶領幼兒律動,來到已經(jīng)布置好的小熊餅干店。
(二)、觀察對比,感知特征
1、幼兒自由參觀餅干店,師:“小熊做了這么多香烹烹的餅干呢!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這些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2、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基本特征:集中幼兒討論“小熊做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你是怎么認出來的?”引導幼兒說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出在生活中見過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其他物品;
4、師小結并歸納四種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
(三)、操作游戲,學習分類
1、做餅干
⑴、師:“小熊餅干店今天剛剛開張,生意特別好,餅干都不夠賣了,我們一起來幫幫小熊吧!請小朋友們幫小熊做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來!
、啤⒂變褐谱黠灨桑河變河孟鹌つ嘧鲲灨,要求做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
、恰⒔榻B自己制作的餅干的形狀和特征。
2、烘餅干
、、師:“小朋友都做出這么多漂亮的餅干,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烘餅干吧!請小朋友們把已經(jīng)做好的`這些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放在不同的烤箱里!”
、、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餅干的形狀選擇對應形狀的烤箱放好。
3、分餅干
、、師:“餅干都烘好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再來幫小熊一個忙,把烘好的餅干分開來放好!”
、啤⒂變悍殖伤娜艘唤M,把不同形狀的餅干分放在一起,讓幼兒互相合作,根據(jù)餅干的不同特征來分類;
、、師根據(jù)幼兒分類情況進行小結。
4、吃餅干
、拧煟骸靶⌒転榱烁兄x我們小朋友幫助他,特意拿了些餅干讓我們品嘗呢!”
、啤⒂變撼燥灨,并與同伴交流自己吃的餅干的形狀。
(四)活動延伸,強化鞏固
1、師:“小朋友們都吃了什么形狀的餅干呢?我們把餅干的形狀畫下來吧!”
2、幼兒畫餅干:幼兒用卡紙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并剪下來;
3、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畫的餅干的形狀和特征。
活動點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充分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以“游戲”貫穿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jīng)驗,真正體現(xiàn)玩中學,學中樂。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看、聞、摸、嘗,對橘子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
2、學習10以內的數(shù)數(shù),比較多少。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個人橘子環(huán)境:橘皮貼畫、橘皮茶、橘皮食品
活動過程:
1、韻律活動《摘果子》,問:“來告訴我,今天你們摘了哪些水果?”(幼兒回答)
2、出示橘子,引出活動主題
“今天,老師也去摘了一種水果,看看是什么,它長在哪里?”
“誰來響亮的地告訴我它的名字,我就送他一個,好嗎?”
“橘子不夠了,說明橘子怎么樣了,小朋友怎么樣,怎么辦呢?
3、認識橘子的外形特征。
(1)“誰來告訴我們,橘子長得什么樣?”(圓圓的、扁扁的、有大的、有小的)
(3)“橘子是什么顏色的?”(區(qū)分橘黃、橘紅)
。4)“聞聞橘子有什么味道?”
。5)“摸摸橘子身上,有什么感覺?”(學習詞匯坑坑洼洼,粗糙)
4、剝橘子,觀察橘子內部結構
“橘皮里面藏的.是誰呢?看看橘皮里面有什么?”(學習詞匯:橘瓤,莖)
“數(shù)數(shù)你的橘子有幾個橘瓤,告訴大家?”
“試試能不能把橘瓤合起來變成一個橘子了”(老師做示范)
小結:一個橘子能分成好多個橘瓤,好多個橘瓤和起來有能變成一個橘子。
“小朋友知道橘子的味道嗎?”(有的酸,有的甜)
“為什么會有的酸,有的甜呢,剝開橘瓤皮看看里面有什么?是什么樣子的,嘗嘗它的味道”(原來里面有一粒一粒的東西,它的味道是酸酸甜甜的)
5、幼兒品嘗橘子。
6、了解橘皮的作用。
“我們把橘瓤吃完了,橘皮怎么辦呢?”(請幼兒觀看橘皮制品)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各種蔬菜的名稱和基本特征,中班科學:蔬菜品嘗會。
2、品嘗用蔬菜做成炒菜或涼拌菜后的味道。
活動準備:
蔬菜課件,炒菜、涼拌菜若干盤,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設計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山羊公公的菜園(出示課件一)豐收了,想邀請小朋友幫他收菜,你們愿意幫忙嗎?(愿意)
2、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采摘蔬菜的律動。
二、認識蔬菜,說出名稱和基本特征。
1、教師:山羊公公非常感謝小朋友,剛才你們在菜園里都幫他摘了哪些菜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和特點嗎?(出示課件二)
2、認識蔬菜,請幼兒說出名稱、顏色、形狀,幼兒教案《中班科學:蔬菜品嘗會》。
、 白菜:葉子綠色,梗白色。
、 豆角:綠色的,長長的。
、 辣椒:紅色、綠色、黃色、圓的'、尖的。
、 茄子:紫色的、長圓形。
⑤ 蘿卜:白色、紅色、長圓形、圓形。
⑥ 西紅柿:紅色、圓形。
⑦ 芹菜:綠色、長長的。
3、品嘗蔬菜,說出味道。
教師:你們可真聰明,山羊公公還做了幾道菜想請你們品嘗,嘗的時候要說說是什么味道,嚼起來怎樣?
、 涼拌西紅柿:酸酸的,甜甜的。綿綿的,軟軟的。
② 涼拌芹菜和涼拌蘿卜:里面有辣辣的,酸酸的,甜甜的,咬起來脆脆的。
③ 炒豆角、炒白菜、炒茄子:香香的,咸咸的,軟軟的。
4、蔬菜有營養(yǎng),告訴幼兒要多吃蔬菜。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蔬菜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幫助嗎?(自由討論)
三、結束活動。
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動手動腦參加探索電線的活動,對螺旋形有一定的認識。
2.學習關注周圍生活中有趣的事物與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根電線、圓柱體積木、鉛筆若干。
2.螺旋形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 電線變變變——了解平面螺旋形。
1.師:(出示電線)老師這兒有一根電線,今天我們一起來玩電線,好嗎?每人到旁邊的桌上找一根電線,玩一玩,看看你的電線能變成什么?
2.幼兒探索活動:用一根電線大膽造型。
3.集中交流:
師:請你告訴大家,剛才你變了什么?
。ǹ赡軙霈F(xiàn):數(shù)字、愛心等等)
4.了解平面螺旋形。
師:(出示螺旋形畫)看看老師用電線變了什么?像什么?
它有個名字叫螺旋形,從中間往外,一圈一圈,越來越大,也叫平面螺旋形。
5.師:(出示蚊香)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6.幼兒再次探索:用電線變平面螺旋形。
師:現(xiàn)在,請你再用電線變一變平面螺旋形。
二、電線變變變——了解立體螺旋形。
1.師:(再次出示蚊香)蚊香要變魔術啦!(向下拉蚊香)變變變,現(xiàn)在變成什么形狀啦?與平面不一樣,這叫立體螺旋形,就象螺螄殼上的'紋理一樣。
2.師:(出示電話線)這是什么?上面有沒有螺旋形?電話線一圈一圈的,它也是立體螺旋形。
3.師:(出示電線)電線看見蚊香變魔術,很羨慕,它也想變成立體的螺旋形,小朋友我們來幫助它,好嗎?
4.幼兒探索活動:用電線變立體螺旋形師:立體的螺旋形怎么變?(如幼兒想不出來,師啟發(fā)在圓柱體的積木上繞)師:除了在積木上變立體螺旋形,還可以在哪里變呢?
。ǹ赡軙霈F(xiàn):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上變,如手臂、手指或腳上等部位變出立體螺旋形。)
三、螺旋形物品的大聚會。
師: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也是螺旋形的?(或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螺旋形?)如果幼兒答不上來,老師可出示一些物品:螺絲玩具、彈簧、燈泡、開酒瓶的起子,請幼兒找出螺旋形在哪兒?
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螺旋形,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帶來與同伴分享。
四、幼兒嘗試如何使電線站起來。
活動反思:
1 . 此活動利用日常生活中特殊有趣的材料---電線開展活動,激發(fā)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和探究欲望;顒訉哟吻宄^渡自然,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整個過程以幼兒為主體,教師只是作為一個支持者、引導者,充分體現(xiàn)了新《綱要》中幼兒科學教育的精神。本次活動我們根據(jù)中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借助色彩鮮艷、可隨意造型的電線,以觀察性、開放性提問為中介,以誘發(fā)積極思維,大膽操作,自主表達為核心,通過動手、動口、動腦,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讓幼兒在探索中汲取新的知識。
2 . 在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應該關注到每一位幼兒,并肯定他們的成功之處,讓幼兒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就更能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7-02
中班科學教案05-25
幼兒中班科學教案11-21
《沉浮》中班科學教案11-28
中班科學教案春天06-20
中班科學教案《沉浮》09-22
筍的中班科學教案09-30
《睡蓮》中班科學教案09-30
中班科學教案:膨脹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