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jīng)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志。而且會詢問這個標志是什么意思?
那個標志代表什么?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常用的標志活動采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一找,認一認,畫一畫等了解標志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fā)展幼兒的想想力、創(chuàng)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難點是:認識常用標志,理解各種標志的含意。
二、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為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為: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志,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志理解的含義。
2、在認識常用標志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chuàng)造,設計標志。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jīng)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志,并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志的意圖。
2、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xiàn)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常用標志的資料作補充。同時為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筆等制作用品等。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志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像片斷。
3、心理環(huán)境準備:為幼兒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下學習,在幼兒園墻壁上設置一塊展覽版,把幼兒找到的標志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鑒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感知到體驗到創(chuàng)造,使原有的經(jīng)驗與新經(jīng)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lián)系。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從中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
各環(huán)節(jié)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1、帶來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么?”將幼兒引到“標志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huán)節(jié)在1分鐘以內。
2、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志,理解各種標志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fā)現(xiàn)。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xié)商對話等環(huán)境要素,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孩子在“”標志“”情景中,與標志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志,理解各種標志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志?它有什么含義?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3、標志小游戲,加強對標志認識的環(huán)節(jié),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志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么標志?是什么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huán)節(jié)是難點。在游戲中幼兒對常見標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并保持了濃厚的持續(xù)探究的愿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4、過渡環(huán)節(jié),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標,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么地方需要掛上標志?設計什么樣的標志?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活動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積極性比較高,對各種標志充滿著濃厚的興趣,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自己所看到的標志,進行簡單的描述,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明顯的進步,在師幼配合上比較默契,相互之間比較和諧。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新年的特殊意義,知道新年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2、能用多種方法慶祝新年的到來,體驗新年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 請幼兒收集有關人們過新年的資料,如圖片、照片、新舊掛歷等。
2、 幼兒已有過新年的經(jīng)驗。
3、 錄像機、錄像:國內外過新年的趣聞。
活動過程:
1、幼兒唱《新年好》的歌曲邊拍手邊進教室。
2、幼兒討論"什么是新年"。教師出示掛歷并運用新舊掛歷進行對比,讓幼兒知道新年是新的一年的開始。
3、幼兒欣賞兒歌《新年》,讓幼兒更進一步理解新年到底是什么。
4、組織幼兒討論:
。1)你喜歡新年嗎?你是怎樣過新年的?
。2)人們是怎樣過新年的?請幼兒小組交流向大家介紹自己收集來的有關人們過新年的資料,并推選一名最有意思的新年趣聞到集體中講述。
5、教師播放有關人們過年的錄像,讓幼兒更進一步了解一些民族和國家過年的風俗。
6、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來慶祝新年。"
7、幼兒跳邀請舞《請你和我跳個舞》及拿樂器演奏《咚咚鏘》結束。讓幼兒感受新年帶來的快樂。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自選活動前,孩子們在給活動區(qū)做準備和整理材料時,我發(fā)現(xiàn)幾個孩子在一起相互交流:“哎,沒意思,怎么還是這些區(qū)域?”“是啊,我都不高興玩了!薄耙怯袀跳舞板就好了。”孩子們的聲音并不響?烧f者無心,聽者有意?粗麄兊谋砬,聽著他們的話語,我若有所思。大班幼兒的認知能力不斷增強的同時,對某些事物也有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和看法?伤麄冇植辉富虿桓冶磉_出來。既然家長對活動區(qū)有看法,為何不把區(qū)域的內容和設置交給他們去做主?說不定會有大收獲。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共同商量班級活動區(qū)域的調整方案,并形成統(tǒng)一意見。
2、共同制定活動區(qū)域的規(guī)則,并在活動中遵守。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區(qū)域設置調查表
2、32開白紙若干、水彩筆、剪刀
3、彩色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
師:開學了,小朋友又回到幼兒園,一起學習和生活了。我們的六個活動又要開放了,這學期我們可以設置哪些區(qū)域?這些區(qū)域可以安排在活動室的什么地方比較合適呢?你覺得哪些區(qū)域可以保留?哪些區(qū)域可以調整?大家吧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
2、調查記錄
。1)師出示調查表,將幼兒所喜歡的區(qū)域名稱及地點逐一記錄在表格內,鼓勵幼兒大膽表達不同的意見。
。2)師:大家說出了這么多自己喜歡的區(qū)域,可我們的活動室不是很大,我們安排不了這么多區(qū)域怎樣?這也要聽聽大家的意見。老師一個一個地報出區(qū)域名稱,你同意的話就舉手表示。師邊說出區(qū)域名稱邊記錄幼兒舉手人數(shù),并逐一登記。
(3)師:怎么知道哪六個區(qū)域是小朋友最想設置的區(qū)域呢?
師邊指表格中數(shù)字邊啟發(fā)幼兒從數(shù)字最多的依次往下找,師在備注欄中打勾。
3、交流討論結果,老師補充并完善,全班統(tǒng)一意見。
4、共同討論活動區(qū)規(guī)則
師:活動區(qū)需要規(guī)則嗎?活動區(qū)有哪些規(guī)則?我們可以用什么標記來提醒大家呢?
5、幼兒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qū)制定規(guī)則。
。1)共同為自己喜歡的活動區(qū)域制定規(guī)則。
。2)喜歡同一區(qū)域的孩子圍坐在一起。
(3)幼兒分組討論、分工繪畫。
師:你想給這個活動區(qū)制定什么規(guī)則?想一想怎么畫讓人一看就明白它表示的意思呢?
幼兒分工,把制定好的活動區(qū)規(guī)則用水彩筆畫下來,然后剪下來。
6、交流、反饋
。1)小組里介紹講自己畫的是什么規(guī)則?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這些規(guī)則合適不合適?
。2)每組請一個代表,向全班介紹自己所在區(qū)域及制定的規(guī)則。
。3)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教師與幼兒一起將制作好的“規(guī)則”圖片貼在彩色卡紙上,并布置在相應活動區(qū)域的墻上。鼓勵幼兒共同交流,共同遵守。
活動反思:
活動區(qū)域的設置引發(fā)了孩子們的許多不同意見,這是筆者在組織活動前時沒有想到的.。孩子們的積極參與,勇于表達自己的意見,使集體活動氣氛很是活躍,師幼關系很是融洽。關于活動區(qū)域的取舍問題孩子們都想保留自己喜歡的項目,爭論得比較激烈,因而在制定規(guī)則時有點急促。 孩子們的表現(xiàn)讓我深深體會到,活動區(qū)域的設置,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來源于孩子們的日常生活,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區(qū)域活動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們對此有一定生活經(jīng)驗,他們動嘴、動腦、動手的一系列活動都是自己自主的,而教師在其中只是穿針引線,幼兒真正做到了“我的區(qū)域我做主”。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邀請的過程中,了解周圍成人的職業(yè),激發(fā)對勞動者的尊敬和欽佩。
2、自主邀請,滿足自主的愿望,體驗自主的快樂。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活動前,已了解過周圍成人的職業(yè)。
2、幼兒已有自主邀請的經(jīng)驗。
3、教師收集各種職業(yè)人員的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活動流程:
一、幼兒介紹
1、自己知道的周圍成人的職業(yè)名稱和工作內容。
2、教師運用課件,幫助幼兒介紹。
二、幼兒討論
1、個人講述自己最想了解的職業(yè)
2、共同選擇2-3個想了解的職業(yè)
一、邀請負責人推選
1、幼兒按自己想了解的職業(yè)進行分組。
2、每組推選1-2名負責人。
二、幼兒自主商量邀請方法,教師從旁協(xié)助。
1、邀請方法:邀請信、電話、派代表等。
2、邀請內容:邀請信內容;電話及代表邀請的發(fā)言內容。
三、確定完成邀請的時間。
活動效果:
“五一”節(jié)快到了,班上正結合著“勞動節(jié)”的到來,進行著“節(jié)日里不休息的人”的主題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對各行各業(yè)叔叔阿姨的職業(yè)非常地感興趣。他們常常會圍在貼有自己收集的各行各業(yè)叔叔阿姨的工作照片的圖板前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這天敏敏又帶來了一張照片,照片上一個英武的消防員正站在消防車前,敏敏將照片貼上圖板。他一貼好,就有幾個孩子馬上圍上前去,指著照片,議論著消防員的著裝,消防設備等等,臉上流露著想要了解消防員的迫切神情,當他們自己的討論不能滿足求知欲時,于是他們來尋求老師的幫助了。
活動“這次邀請誰”就由此而引發(fā)。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圍攏在“圖板”前,主動告訴老師自己感興趣、想要了解的職業(yè);他們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討論決定邀請哪些職業(yè)的叔叔阿姨;當決定后,他們又自主地討論邀請的方法和決定去邀請的小朋友。
孩子在整個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著他們的自主意識與自主能力。
在隨后的邀請活動中,被邀請的'叔叔阿姨被孩子真誠的童言稚語所感動,來到幼兒園,為孩子介紹了他們的職業(yè),滿足了孩子想了解的愿望。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周圍成人的職業(yè),對他們的勞動過程更感興趣了,常常在言語和行動中表露出他們對成人勞動的尊敬和欽佩。
反思與建議:
1、充分利用家長及社區(qū)資源
邀請誰?首先可以從家長中考慮。家長來自各行各業(yè),他們是非?少F的資源。在活動中,家長可作為幼兒最想了解職業(yè)之間的橋梁。比如說,有家長是蛋糕店的,就可以由家長牽線,讓幼兒自主去邀請面點師。其次,可以從社區(qū)及與幼兒園有協(xié)作關系的有關部門去考慮。社區(qū)資源也相當豐富,而且可以作為固定的教育資源,如消防員、小學教師等,因為有多次被邀請的經(jīng)歷,實施中可能效果會更好些。
2、教師在活動中適時指導
幼兒的經(jīng)驗有限,在活動中往往會碰到他們的已有經(jīng)驗所無法解決的困難。因此,教師可進行適時的指導,使孩子能順利展開活動。如教師可以同伴的身份,與幼兒一起商量邀請誰,邀請來后所進行的互動是能起到教育作用,與幼兒的生活貼近和有價值的。又如當孩子在商量邀請方法時,教師可一起參與,啟發(fā)引導,如邀請信上寫什么?邀請時說什么?等等,幫助孩子,提升經(jīng)驗。
3、讓幼兒懂得任何職業(yè)和勞動都是很重要的
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尤其是很多平凡的職業(yè),在我們的生活中卻是非常重要的。如清潔工,營業(yè)員等等,作為教師要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對職業(yè)和成人勞動的認識,使他們尊敬平凡的職業(yè)、平凡的勞動者。
4、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利于幼兒充分商量討論的環(huán)境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很重要,教師要以孩子的身份平等的參與活動,不直接干預幼兒的設想,尊重并理解幼兒的想法,以商量的口吻與幼兒討論。例外教師還要努力做到:營造和諧的氛圍、養(yǎng)成幼兒敢于發(fā)表意見、敢于質疑問題、能講會講并善于接受同伴意見等良好的班級氛圍。這樣邀請活動就能開展得有聲有色,既使孩子得到愿望的滿足,幫助孩子進一步積累邀請的經(jīng)驗和方法,又使孩子得到社會性行為的發(fā)展——孩子的交往、協(xié)調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知道對人有用處才能受到大家的喜歡。
2.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并從恐龍來到城市的遭遇中感受恐龍這個形象的性格特點。
3.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重點難點:
1、了解恐龍形體特征及性格特點;
2、鼓勵孩子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恐龍的圖片及有關知識、顯示故事過程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認識恐龍)
1、談話引入。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還有一種比大象、鯨魚大得多的動物朋友,你知道是誰嗎?
。ㄓ^看恐龍的圖片)它是什么動物?你見過嗎?在哪兒見過?
說說你對這位恐龍朋友了解多少?
2、老師適時補充。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聽故事、談感受)
1、展示課件圖片,引導幼兒看圖,啟發(fā)想象和說話。
。1)大恐龍來到城里,心情怎樣?(高興、急切)
。2)大恐龍走在馬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想象并演一演大恐龍走路的樣子及它的“大”造成的麻煩。
(3)大恐龍走在鐵路上:重點引導體會大恐龍的“重”造成的麻煩。
。4)大恐龍走在胡同里:重點引導體會大恐龍脖子“長”造成的危害。同時,體會恐龍的心情。
。5)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干什么?大恐龍在做什么?“十字路口”是什么樣的地方?
。6)馬路被恐龍堵住了,怎么辦呢?重點引導孩子了解“立交橋”的作用。大恐龍變成立交橋后,人們喜歡它嗎?
。7)恐龍它愿意給城里的人們帶來麻煩嗎?如果你是大恐龍,你來到城里,你會怎么做?
2.配合課件,老師有感情地講故事,提醒幼兒認真傾聽。
三、結束部分(啟發(fā)想象,寓教于故事)
1.老師和孩子一起復述有感情故事。表演故事。
2.你喜歡什么樣的大恐龍?想學習它嗎?你會為大家做些什么好事呢?(充分說說。知道做對人們有益的事才會得到大家的喜歡。)
四、活動延伸。
1.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想象大恐龍變成立交橋還給人們帶來哪些方便?猜猜恐龍最后怎么樣了?你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活動反思:
文學作品中有很多真、善、美和假、丑、惡的'形象,為了幫助幼兒正確理解這些形象,有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啟發(fā)幼兒假想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體驗角色。
我在大阪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的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孩子了解恐龍的心里活動,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恐龍它愿意給城里的人們帶來麻煩嗎?如果你是大恐龍,你來到城里,你會怎么做?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我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兒想象的因素對幼兒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的想象。這種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合理的想象,多角度的回答問題。另外,我在提問時還注意了提問的角度和幼兒的經(jīng)驗有關,提問的難度要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
大班社會教案 篇6
這是一個很動人的故事,作為社會活動設計,即合適幼兒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即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fā)展。雖然故事只是作為幫助幼兒理解孝敬老人這種行為的一個引子,這個故事中所說的小青魚幫蝦公公實現(xiàn)了一個心愿,其實,已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從小就應該愛父母尊敬老人。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彩虹幼兒都知道,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對彩虹的形成定有很強的好奇心,所以在該活動的后面,我引導幼兒以送畫給社區(qū)或其他老人,讓他們初步地體驗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行為。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2、能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老人的尊敬之情。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難:
1、重點:感受并表達對老人的尊敬之情。
2、難點:用繪畫的方式表達對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掛圖第16號,故事磁帶繪圖紙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討論
1、小朋友,你們生活中看到過哪些老人?你喜歡他們嗎?
2、你們平時看見他們,是怎么對待他們的?
3、有一只蝦,它長的很特別,他也很喜歡幫助老人,那他幫助了誰?請小朋友一起來聽聽吧!
二、聽故事
1、講述故事一遍,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的七彩蝦是誰?
2、再次傾聽故事一遍,提問,故事里小青魚幫助了誰?
為什么蝦公公會把彩虹當成七彩蝦?
小青魚為什么要幫助蝦公公?
它是怎么幫助蝦公公的?
你認為,小青魚這樣做好嗎?好在哪里?
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幫助過老人?怎樣幫的?
三、 繪畫
1、 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老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馬路上,小區(qū)里會有很多老人,今天我們就一起畫一張漂亮的畫,送給他們吧!
2、 教師提示,可以畫七彩蝦和蝦公公的故事。
四、 活動延伸
帶著自己的畫,把它送給小區(qū)里或者路上,也可以是自己家里的老人。
設計意圖:
以談話的形式,引導幼兒對下面的故事感興趣。
以故事作為引子,幫助幼兒理解孝敬老人的社會行為。以提問來幫助幼兒理解七彩蝦故事的`內容。
用繪畫的形式既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又可以作為送給老人的禮物。
活動的延伸,是讓幼兒把孝敬老人帶入生活。
社會:大家來排隊(也可作為禮儀教學)
活動反思:
在這個七彩蝦的故事中,把彩虹形象的比作蝦。這讓我們小朋友的興趣點馬上提升了起來,剛開始的時候看到彩虹的時候,小朋友形容顏色是五顏六色的,通過點數(shù)和講述顏色幼兒知道了彩虹的七彩色。在這樣逐步了解完故事內容后,我和小朋友們又一起分享了這個故事。在這一次講述中,小朋友們又延伸了更多的內容,比如彩虹是在打雷后才出現(xiàn)的,小青魚用彩帶做了七彩衣服。所以,我們在講故事不僅可以通過故事本身的內容進行講述。通過圖片我們也可以讓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的細節(jié)的內容,再通過幼兒的話進行補充。因此,通過圖片,我們可以請幼兒編出很長的故事來。
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分享食物及玩具,能與同伴友好地相處。
2.能主動與長輩問好,有禮貌待人的意識,并嘗試自己招呼客人。
3.通過與同伴一起游戲、運動、制作,具有較強的與人合作與交流的愿望。
活動準備:
1.請孩子自己預設,想請哪些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并協(xié)助孩子一起制作邀請卡。
2. 請班主任老師出面與其他受邀家長溝通,介紹本次活動。
3.和孩子討論一些關于招待客人方面的常識,并讓孩子積極參與購買食物、制定菜單等活動,并嘗試制作一張購物計劃書。
4.讓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像幼兒園里那樣歸類擺放,便于同伴拿取與物還原樣。
活動過程:
一、有客人來
1.今天你邀請的好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快要來了,你該做些什么準備工作?
孩子:把吃的東西放在茶幾上,把飲料準備好,客人來了給他們倒。
2.客人來的'時候你該對他們說什么?
孩子:我會跟小朋友問好,還要跟叔叔或阿姨問好。
3.當客人進屋以后,你該做些什么?
孩子:請叔叔阿姨坐下來,讓他們喝茶,吃東西。
4.那小朋友呢,你會讓他們做什么?
孩子:我先帶他們參觀我的房間,看看我的玩具房,然后讓他們自己拿玩具玩。
二、和客人玩
1.和同伴一起畫畫:提供鉛畫紙、勾線筆、蠟筆等繪畫材料
2.和同伴一起動腦筋:提供拼圖、積木、飛行棋
3.和同伴一起做運動:提供跳繩、自行車、皮球、羽毛球、滑板車
4.和同伴一起做游戲:提供小醫(yī)院(針管、鹽水瓶等醫(yī)用材料)娃娃家(娃娃、奶瓶、小推車等玩具)、
三、請客人吃
1.娃娃家的娃娃吃飽睡覺了,我們是不是該給自己做點吃的了?
孩子:恩,我的肚子是有點餓了。
2.今天我準備了餃子皮、肉餡,還有彩色的面粉,我們一起為爸爸媽媽做午飯,把在幼兒園學到的本領用面塑的形式展示爸爸媽媽看,然后煮熟了請他們品嘗好嗎?
孩子自由討論自己準備制作的食品。
3.今天做的東西是要吃到我們肚子里的,所以在做之前要做一件什么事?
孩子:把手洗干凈。
4.請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各種面點。
5.現(xiàn)在我們做好的點心放在鍋里煮一下,想想看,吃好午飯以后還可以吃些什么?
孩子:吃些水果。
6.這個想法不錯,那我們再一起來制作水果沙拉吧,等會兒吃好飯就可以吃水果沙拉了。
四、和客人交流
1.請爸爸媽媽相互品嘗孩子們制作的面點,并以鼓勵、表揚等形式肯定孩子的作品以及今天的表現(xiàn)。
2.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談談對今天活動的想法或感受,或者通過今天的活動學到了什么新的內容。
3.建議其他家長再次組織類似的活動,為提高孩子們與人交往、合作交流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提供更多的平臺。
4.讓孩子禮貌地與客人道別,互換禮物。(活動結束)
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2、了解一些過大年的風俗習慣及待人接物的禮儀。
3、感受和家人過春節(jié)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并能用語言、繪畫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春節(jié)前給幼兒布置小任務:搜集春聯(lián)、年畫、門貼、紅包等春節(jié)用品及關于"年"的'故事和傳說。
2、繪畫紙、彩筆等。
活動進程:
1、引導幼兒交流欣賞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回憶并講述過年的情景。
。1)請幼兒分組欣賞、介紹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說說自己收集的春節(jié)用品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等。
。2)請每組選一名代表介紹自己組的春節(jié)用品。
。3)教師組織回憶并交流過年的情景。提問:今年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你和誰一起過的年?過年的時候你和家人都做了哪些事?你們的心情都是怎樣的?拜年時你是怎樣做的?怎么說的?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知道的關于"年"的故事,進一步了解"年"的來歷及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提問:你還知道哪些過年的風俗?這些習俗代表怎樣的寓意?如"福"字倒貼,年夜飯上一定有魚等。
3、引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過年的情景。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寶貴的時間_大班社會教案07-07
大班社會教案:沙上年俗_大班社會教案07-13
大班社會教案11-30
大班社會小年教案12-28
大班社會教案01-01
大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01-24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社會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會《龍》教案02-22
大班社會《畢業(yè)》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