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一去二三里》教案

      時間:2023-03-29 18:26:42 教案 投訴 投稿

      《一去二三里》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去二三里》教案(集錦15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1

        一、課前準備

        學生唱單韻母歌。

        二、教學兒歌,認識生字

        1、師:同學們唱得真好聽,為了獎勵大家,李老師放一首兒歌給你們聽,好嗎?但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小耳朵(豎起來)聽清楚,這首兒歌里面有哪些數(shù)字?

       。ㄉ哼@首兒歌里有十個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揚:你看得真仔細。

        2、師: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識字(一)第一課:一去二三里 去認識這十個生字,它們還介紹兩個漢字朋友給我們,請大家翻開書本44頁,齊讀課題。

        3、觀察圖畫:

       。1)師:李老師帶來一幅畫,請大家一塊兒看看吧。

        黃昏的時候,太陽快要下山了,遠處有一座座亭臺,山里住著幾戶人家,路旁,樹上長著漂亮的花朵,小孩子趕著回家吃飯,看到這樣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說啊,這兒真美。

        (2) 師:小朋友,你認為哪里的景色美呢?

       。3)師:詩人看到這樣美的景色,寫下了一首童謠。(師范讀)

        (4)問:你會讀嗎?(指名讀)表揚:我們班的同學真是聰明,讀書又響亮。我們?nèi)嗤瑢W一起來,好嗎?讀得真棒,表揚自己。

       。5)師:你們讀得這么好,請跟自己的同桌說悄悄話,讀一讀這首詩。(唱:123)

       。6)師: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讀書,看誰拿的.紅蘋果大?

        (拿出人像)這是男同學,這是女同學。誰先來?

        4、認識生字。

       。1)師:這節(jié)課,我們要認識12個生字,它們藏在詩歌里,我們一起把它們找出來好嗎?請一位同學來幫幫老師。(把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2)師:我們借助拼音來讀讀這些字。

       。3)師:現(xiàn)在,大家把你自己做的生字卡片拿出來,認一認這些字。(唱:123)

       。4)師:我們來一個男女識字大賽好嗎?誰認識上面的字,把卡片放在這下面。(表揚)

        5、我會畫。

        師:我們比賽完了,你想不想畫畫?拿出你的圖紙,給生字找出相應的音節(jié)涂上你喜歡的顏色。(表揚:我們班的同學都是畫畫的天才。)

        6、我會唱。

       。1)師:正當我們畫畫的時候,有一群打籃球的男孩子來跟我說,要跟同學們較量一下,怎么樣,你們敢不敢跟他們唱一唱對數(shù)歌呢?(表揚:你們都是勇敢的孩子。)

        (2)師: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小貓最愛把臉洗)

        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孔雀開屏像把扇)

        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駱駝馱著兩座山)

        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刺猬滿身都是刺)

        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小鹿頭上長小樹)

        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里游?(鴨子愛在水里游)

        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公雞叫人早早起)

        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說九,誰對九,哪個會用頭頂球?(海獅會用頭頂球)

        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有本事?(鸚鵡學話有本事)

       。3)師:同學們真有禮貌,這節(jié)課你們的表現(xiàn)非常出色,你們都是好學生。

      《一去二三里》教案2

        【教學設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10個數(shù)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識字、寫字、誦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結合識字教學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2個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應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通過自己的研讀、教師的導讀、同伴的評讀來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好詩句。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為此在寫字前應讓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初步掌握運筆方法,并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嘗試以及教師的示范指導來寫好第一個漢字一。因此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導入新課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奇來做文章,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學生引入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學習。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不斷地在自讀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有人說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在誦讀古詩時,可讓學生在試試、學學、比比等活動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的樂趣。在研讀時,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小山村,說說看到了什么景物,進行美讀。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置引人入勝的游戲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禮物、生字果、小乞鵝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來認字。本課時先寫一個“一”,讓學生初步認識田字格,充分地說橫筆的寫法,分散寫字的難點,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寫字,鞏固生字。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2、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生字果。

        【教學過程】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小燕子》歌曲律動。)今天,燕子姐姐又來到了我們一⑵班,(課件)看,她們還為我們帶來了漂亮的禮物,是什么呢?趕快打開來看看!(燕子禮物)只要你能讀出上面的音節(jié),就能打開來看到里面的禮物了!(復習本課生字的12個音節(jié)。)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1、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 燕子姐姐送完了禮物,它又飛起來,不一會兒就飛到了一座小山村,原來呀,它們的家就在這里呢。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鄉(xiāng)看看嗎?(放課件。)

       、 看了燕子姐姐的家鄉(xiāng),你覺得這里怎么樣?

       、 古時候有位詩人也覺得這里很美,就把這里的美景寫成了一首詩。(課件朗讀)你們想讀一讀嗎?

       、 小朋友學習的熱情這么高,燕子姐姐可高興了,你看,他來幫助我們了:

        請小朋友打開書,咱們一起來做兩件事兒,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清楚第一件事兒,請你找出生字果上的這十二個漢字,用圓圈圈出來,大聲地讀一讀。第二件事兒,請小朋友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這首詩,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跟著人家一起讀,做得到嗎?看誰練習得最認真,開始。讀好了,讀給你的餓同桌聽。

       、 會讀了嗎?誰能讀給燕子姐姐聽呀?

        ⑹ 指名讀,評議正音。(有兩個生字寶寶的名字不太容易區(qū)分,稍不注意就會喊錯,你知道它們是誰嗎?(四和十)請找出四和十,你能區(qū)分嗎?還有哪個字是平舌呢?哪個是特別韻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來讀一讀。)

       、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

        2、借助畫面,了解詩意,誦讀古詩:

       、 小朋友朗讀得那么認真,老師都聽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見了那座美麗的山村?你們也看見了嗎?看見的小朋友舉手,還有些小朋友挺誠實沒看見,這樣吧,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竅門,小朋友讀書的時候要一邊讀一邊想,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四人小組小聲讀一讀,試一試看。

       、 誰告訴老師,你在讀的時候都看見了哪些景物呢?你是讀哪一行詩看到的?課堂交流。(課件,隨機朗讀訓練。)

        煙村四五家有幾戶人家在做飯,炊煙裊裊,誰也看到了?你讀的真好,老師好象聞到飯的香味。還有誰也能讓老師聞到飯的香味?男孩子讀,女孩子讀。

        亭臺六七座你覺得這些亭子怎么樣?怪不得你讀得這么美,看到這么美的亭子,你想干什么?恩,你已經(jīng)坐在亭子里了,還有誰也想去坐一坐?想坐的小朋友一塊兒讀。

        八九十枝花喜歡這些花嗎?為什么?你能讀一讀,讓老師和小朋友也喜歡嗎?誰和她比一比?開火車讀?雙組賽讀。

        一去二三里那么美麗的地方,離我們不太遠,相當于這里到塘橋的路,所以課題說?這是詩人在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一起讀一讀。

       、 小朋友說得那么好,老師仿佛看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讓我們再一起夸一夸燕子姐姐的家鄉(xiāng),能背的可以背誦,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小朋友,朗誦到這里,你發(fā)現(xiàn)這首詩有什么特點?對,在這首詩里詩人巧妙地把十個數(shù)字藏在里面,你能找出來讀一讀嗎?誰當小老師讀?(指名讀卡片 1~10)

        2、小朋友學得這么熱鬧,引來了村里的一群小企鵝,胖乎乎的,真可愛!哇,這么多,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墒,他們怎么都不動了呢?在找什么呀?你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球嗎?

        3、怎么,他們還是不開心?原來他們聽不懂中文,哎,我們小朋友也很會說英語,一起用英語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4、哇!瞧,他們可高興了,唱起來了,讓我們一起唱吧!跳吧!(課件,音樂)

        5、燕子姐姐看到我們小朋友那么能干,給我們送果子來了,誰能讀得又準確又響亮,就把果子送給他!(搶讀生字,去、里你是怎么記住的?)

        6、燕子姐姐的禮物送完了,現(xiàn)在我們也給燕子姐姐準備點禮物,好嗎?送什么好呢?就寫個一字吧!看!這是什么格子?中間兩條線是什么?一的筆畫是橫,你能說說怎么寫好這一橫嗎?(指導寫“一”)

        四、總結全課

        1、今天,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認識了十二個漢字娃娃,學會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古詩,還參觀了燕子姐姐的家鄉(xiāng),喜歡嗎?現(xiàn)在,我們要離開了,可是,那炊煙裊裊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芬芳的桃花,快樂飛舞的小鳥,一個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還深深留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把我們對燕子姐姐家鄉(xiāng)的喜愛用朗讀表達出來,好嗎?

        2、燕子姐姐可滿意了,聽,她在跟我們說什么?

      《一去二三里》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認生字、會寫生字、誦讀課文。

        難點:把圖中的事物同所學詞語聯(lián)系起來。分辨“八”和“入”。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53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去,你能猜出是什么地方嗎?請看課本上給我們帶來的這幅美麗的圖片。

        2、根據(jù)畫面提問:你喜歡嗎?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3、提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這幅相配的童謠“一去二三里“

        板書課題,領讀課題。(解釋“里”)

        二、借助拼音,初讀古詩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可以同桌互相幫助)

        2、再讀課文,用圈圈出文中的生字。

        2、全班交流,檢查自讀情況,分句讀分句糾正:

       。1)區(qū)分“四”、“十”的讀音。

       。2)找一找詩中其它的平翹舌音的字。

       。3)讀準“煙”、“亭”。

        3、請學生讀詩:誰把古詩連起來讀給大家聽?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三、圖文結合,誦讀古詩

        1、示范讀古詩,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節(jié)奏。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還看到了什么;

        (1)小山村真美呀,讓我們再去好好瀏覽一下,一眼望去,二三里路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

       。2)誰最喜歡遠處景點,請你讀。適時點評句中的停頓,并結合實例理解“里”。

       。3)小朋友,再往遠點的地方看,看到了什么呀?俯下身子又看到了什么?根據(jù)回答適時評價:“聽了你的誦讀,我看到了美麗的.亭臺,鮮艷的花兒,真是美極了!”

       。4)小山村的景色這么美,讓我們再放眼看一看吧。w朗讀古詩)

        四、用生字卡片初步認讀生字,提出要求寫的三個字。

        五、鞏固生字

        1、我會認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我會記:

        (1)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2)交流形近字的異同:“八”和“入”。

        3、拓展延伸:找找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總第54課時)

        一、認識田字格,指導寫字

        1、認識田字格: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依次向學生介紹各部分名稱。

        2、認識筆畫“一”:介紹名稱,范寫并講述書寫要領導。學生書空,跟讀并練寫兩三個。

        3、指導寫字: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從橫的長短變化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兩方面來說。)

        (2)說一說,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示范寫出“一、二”,邊寫邊講述要領。(讓學生在書上描紅一個,練寫一個,注意握筆姿勢和寫字姿勢。)

       。4)讓學生交流“三”怎么寫。(引導學生說出“三”字的先后順序,長短變化,描紅、臨寫。)

        二、復習背課文

        1、全班齊讀課文,注意句與句之間的停頓。

        2、自由讀,要求試背課文。

        3、借助圖片背課文,

        4、引導學生自由配上動作背課文。

        三、擴展活動

        1、 讀繞口令,看誰讀得又快又準: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

        2、我會用:

        (1)老師出示卡片,會讀的同學上臺接過卡片帶著大家讀生字兩遍,并讀含有生字的詩句。

       。2)圖選字填空:出示四條魚、六支筆、三本書、十朵花等圖片,圖片下為相應的詞語,指名先卡片填空。

        板書設計:

        1 地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一去二三里》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5個生字,認識4種筆畫“橫折鉤、豎彎鉤、點、捺”。

        2.確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復習幾個音節(jié):ēr bā liù sì shí。

        2.復習幾個偏旁:“(橫折鉤)、)(豎彎鉤)、(點)、(捺)”。

        3.習上節(jié)課學過的生字,并說說筆順規(guī)則:從上到下,先左后右。

        二、新課

        (一)

        1.話導入:昨天,小朋友們欣賞了美麗醉人的香山紅葉,今天,我們到可愛的鄉(xiāng)村看一看,你們高興嗎?請你們用拼音這把金鑰匙第二課的大門,自己試著讀一讀。要求:眼看拼音,手可指著音節(jié)讀,自己讀完后,再相互讀給同桌聽。

        2.名讀課文。請小朋友注意聽,看他讀得怎么樣(2-3人)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練習朗讀。教師范讀后,學生再讀,可再齊讀一遍。

        3.面,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看書上的圖,然后說一說,你想告訴同學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什么?

       。ǘ

        1.美麗的小村莊里,有5位小朋友要到我們班做客,看同學們能否找出它,在生字下面點上小點。

        卡片出示生字:二、四、六、八、十。帶拼音讀,去掉拼音讀。誰發(fā)現(xiàn)了,我們讀的時候應注意什么呢?

        2.學們讀得真好,這5位小朋友給我們帶來了4件禮物,你們想看看嗎?“(橫折鉤)、)(豎彎鉤)、(點)、(捺)”,嗬!原來是四種筆畫,這可是組成漢字的寶寶啊,我們可得記住它。生讀──書空──桌書。

        3.指導寫。下面我們把5位小朋友請到明亮干凈的客廳里,請同學們拿出田字格。指導寫“二、四、六、八、十”。

        4.生練寫,師巡視。

        三、復習鞏固

        1.看圖讀拼音寫字。

        2.猜字。一升說,其他猜。

        3.讀課文,背誦。

        四、拓展。

        平時,我常聽同學們讀有關數(shù)字的.兒歌,誰能讀給同學們聽一聽。

        1.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的朋友在哪里?

        在教室,在操場,

        我的朋友在這里。

        2.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五、驗收。聽寫:二、四、六、八、十

      《一去二三里》教案5

        1.課題:《一去二三里》

        2.課型:講授課

        3.輔助工具

       。ǎ保┙叹 生字卡片

       。ǎ玻┒嗝襟w 課件、實物投影儀

        4.教學目標

       。ǎ保┱n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總目標和本學段課程目標

        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教學總目標:

        1.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2.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本學段課程目標: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2.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3.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4.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5.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ǎ玻┍竟(jié)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能力1.認識12個字,會寫3個字。認識筆畫一。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方法學習聯(lián)系生活識字,結合圖畫識字學文。

        情感態(tài)度1.感受識字的快樂,喜歡識字。

        2.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3.學習運用表數(shù)字的漢字,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

        5.教學內(nèi)容

       。ǎ保┙滩暮單龊徒虒W重、難點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幾座亭臺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shù)字鑲嵌其中。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描繪了小山村的景象,表現(xiàn)了童謠的意境。圖二用十個運動員和十個球幫忙學生識記十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

        本課教學重點是認字和寫字,難點是分辨八和入。

        (2)根據(jù)學生實際需要補充的內(nèi)容

        1、含有數(shù)字的詞語

        2、一些節(jié)日

        3、含有數(shù)字的古詩《詠雪詩》

       。ǎ常┱n堂練習設計

        在語文課本第45頁田字格中描紅并練寫

        6.學情分析

       。ǎ保⿲W生年齡特點分析

        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自制力弱,學習以無意注意為主,大多數(shù)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對事物具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好動、好玩是他們的天性。

       。ǎ玻⿲W生已有知識經(jīng)驗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shù)字和去、里、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ǎ常⿲W生差異分析

        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學習,他們學會了漢語拼音,在數(shù)學中認識了10以內(nèi)的數(shù)。有部分學生已在入學前就認識了本課的部分生字。

        7.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2、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

        8.教與學

        教師的教學過程

        學生的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學認詩題

        1、同學們會數(shù)數(shù)嗎?咱們一起從1數(shù)到10吧!(數(shù)數(shù))

        2、l10是十個有趣的數(shù)字,宋代有位詩人叫邵雍,他把這些數(shù)字串在了一起寫成了這樣一首詩(出示古詩),這首詩的題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師一邊范讀詩題一邊板書詩題)這就是詩題,誰來讀詩題?

        3、指名讀,齊讀詩題。(相機糾正一的變調(diào)、二、三的發(fā)音)

        二、學習生字,認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指名讀,正音。

        3、出示帶拼音詞語

       。ㄖ该x 同桌互讀)

        4、去掉拼音詞語

       。ㄖ该x 齊讀 分組讀)

        5、交流識字方法

       。ㄖ攸c指導區(qū)分八與入,通過編字謎記憶去和里 )

        6、檢查認讀情況(開火車讀)

        7、出示詞語、句子

       。ㄖ该x 齊讀)

        三、借助畫面,感悟詩意

        1、(出示畫面)提問:圖上畫了哪些景物?詩中又是怎樣描寫的呢?相機理解煙村亭臺。

        師小結: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著幾戶人家,煙囪里偶爾飄出縷縷青煙。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在蔥綠的樹木間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圍,到處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鮮花。詩人來到這里,看到這里的風景如此美麗,于是詩興大發(fā),高聲吟誦(播放古詩范讀)

        2、小朋友,你們也想這樣讀嗎?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要想把這首詩讀好,可以把自己當成詩人,想象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了。

        3、配樂誦讀全詩(指名讀 分組讀 齊讀)

        四、指導寫字

        1、指導認識田字格。

       。1)為什么叫田字格。

        (2)讀兒歌,加深對田字格的認識。

        2、學寫筆畫一

       。1)師范寫,講解要領(頓一頓,橫過去,再頓一頓,回一回。要稍稍往上斜)。

       。2)生書空練寫

        3、觀一 二這兩個生字的異同之處。觀察二字的兩橫有什么不一樣。

        4、師范寫,生描紅并練寫。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1、出示古詩,師范讀,生聽,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生交流

        3、齊讀、指名讀

        六、布置作業(yè)

        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如教室內(nèi)的課程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報紙等等,比比誰找得多。

        數(shù)數(shù)

        聽師范讀詩題

        讀詩題(聽別人讀)

        參與齊讀詩題

        自讀古詩

        讀古詩(聽別人讀)

        讀詞語

        讀詞語

        參與交流識字方法

        參與開火車讀字卡

        讀詞語、句子

        思考問題

        回答問題

        聽師小結

        聽范讀

        自己讀古詩

        配樂讀古詩

        認識田字格

        讀兒歌

        聽師講解

        書空筆畫橫

        觀察生字

        看師范寫

        描紅練寫

        聽師范讀并思考

        參與交流

        讀詩認真記清楚作業(yè)

        9.反饋

        (1)當堂教學效果反饋(作業(yè))

       。2)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一去二三里》這堂課中,我在教學中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自己的研讀、教師的導讀、同學的評讀來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通詩句。

        1.我用充滿趣味的數(shù)字導入新課,把學生引入到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當中,鼓勵他們大膽學習新知識,大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自主研讀,自讀自悟。在教學設計上我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基礎學習,將認讀生字,讀熟課文放在第一位考慮,在指導生字學習時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的訓練,同時又重點指導難讀的字音區(qū)分,使識字教學達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在指導讀文時,重視圖文對比讀書,這在低段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

        3.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在寫字教學時,我著力做到仔細觀察,動手實踐,示范指導三結合來扎實地完成孩子們第一次書寫漢字,重視了學生基本功的學習。

        4.讀、看、想結合,充分利用圖片理解古詩

        有的學生會背很多的古詩,可是卻不理解古詩的意義。在古詩誦讀課上我們就要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古詩誦讀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學生第一次接觸古詩誦讀,如果用生硬的說教式,或抓住一個字、一個詞逐詞逐字地分析明顯不適合一年級的學生,會打消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使他們不想學古詩,害怕學古詩。因此,我在處理這一教學難點的時候就運用了詩文邊的圖片,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去二三里》教案6

        一.揭示課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借助漢語拼音來識字了.識了字我們就可以讀書看報學到很多知識,大家高不高興?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一首古詩,請一位小朋友讀課題.(在齊讀)

       。ㄟ^渡)要想知道這首詩到底寫了什么?就跟著陳老師一起參觀一個美麗的小山村.

       。保ǔ鍪緢D)首先看遠處有那些景物?(房屋\裊裊的炊煙)

       。苍倏捶课荼澈蟮男∩缴嫌惺裁矗浚ㄍぷ樱┩ぷ右步型づ_,一起說一遍"亭臺"

       。澄覀冊偻幙,近處有那些景物?(藍藍的天空\開得正艷的桃花\無憂無慮,快樂飛舞的小鳥)

        小結:炊煙裊繞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芬芳的桃花,快樂飛舞的'小鳥組成了一個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課文用一首詩把它描寫了出來.你們想讀嗎?

       。ㄟ^渡):要想讀好讀對就必須把音節(jié)讀準

        二.復習音節(jié)

       。保ǔ鍪菊n文音節(jié))請一位同學們又快又準地找出其中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yi si wu shi zhi )齊讀一遍.

       。玻ǔ鍪緀r )你們認識這個由特殊韻母組成的音節(jié)嗎?請 讀,讀時注意舌頭由平到卷,領讀

       。常 出示ting san cun )你能分辨兩組韻母有什么不同?請你讀出他們的不同.請XX讀,領讀.

        過渡:看來,同學們拼音學得都不錯,陳老師真為你們感到自豪.

        三.讀課文

       。保ǔ鍪菊n文拼音)下面陳老師要求把音節(jié)連起來拼成

        一句話,先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少量時間自由讀)

       。材阕x熟了嗎?那位小朋友敢來試一試?請四位小朋友一人讀一句.

       。乘麄冏x得真棒,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請第一小組讀第一句,依次類推.準備好了嗎?起――

        4(出示拼音加漢字)下面我要求你們聯(lián)系拼音讀課文,這有一定難度,但陳老師相信這么聰明的你們只要認真讀肯定會讀.我先請四個同學試試,每人讀一句.

       。邓麄冏x的真好,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還是每一小組讀一句.

       。叮ǔ鍪竟旁姡┤サ羝匆裟氵會讀嗎?先跟老師讀一遍,讀詩的時候要加入一些感情,想想剛才那副美麗的圖畫,看見標點稍微停頓,不能拖聲拖調(diào).(領讀)

       。肺覀円黄鹱x一遍(齊讀)

        四.學生字

       。保ㄕn文顯出生字)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生字了,這篇古詩要求我們學會的生字是"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讀了這么多遍書有人肯定已經(jīng)認識他們了.(出示卡片)我請小朋友帶著大家看陳老師的卡片再拼讀一遍.(請小朋友領讀)

        2我折去拼音你們還會讀嗎?我們來開火車.(請兩組小朋友)

        3我們重點來學習一 二 三,先看"一"一起讀.你能用一組詞或說個句子嗎?

       。次覀儊韺W寫"一","一"是由筆畫"橫"組成從左下格靠近橫中線的地方起筆,向右橫,當左右相等時在橫中線上收筆,收筆要停頓.看陳老師寫一個.跟我一起說.(邊寫邊說)2再看電腦老師給我們寫一遍.3打開習字本(學生唱兒歌)試著描一個寫一個.4

       。滴覀冊賮韺W習"二"一起讀.2你能用"二"說句話或組詞嗎?3二有個特點第一筆比第二筆長.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二的兩筆住在田字格的那里?4你們說的很對,看老師寫,(板書)(二也是由筆畫橫組成,第一筆橫短應該寫在橫中線上面,第二筆橫寫在橫中線的下面比較長.)5拿出手指跟著電腦老師寫一遍6在習字本上描一個寫一個.

       。墩 XX 讀(出示三)齊讀.2你能用"三"組詞或說句話嗎?3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字有什么特點?("三"由三筆橫組成,第一第二筆比第三筆短.)他們分別寫在田字格的那里?4看老師寫一遍,再看電腦老師寫一遍.5在習字本上描一個寫一個.

        五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古詩<<一去二三里>>和三個生字"一 二 三"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我希望你們能以同樣的態(tài)度上每一節(jié)課.

      《一去二三里》教案7

        【教學設想】

        《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中的“識字1”。本課是一首古詩,這首古詩將從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10個漢字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構成一幅美麗、恬靜的山村風景畫。這首小詩描繪景物錯落有致, 10個數(shù)字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自然和諧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兒童學習這首古詩不僅可以激發(fā)其熱愛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發(fā)識字的興趣。

        識字、寫字、誦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結合識字教學的特點及《語文課程標準》,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2個教學目標:

       。、學會10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樂。

       。、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應力求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他們置身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中,通過自己的研讀、教師的導讀、同伴的評讀來讀準字音,理解詞義,讀好詩句。

        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田字格,學寫漢字。為此在寫字前應讓學生認識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基本筆畫,初步掌握運筆方法,并讓他們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嘗試以及教師的示范指導來寫好第一個漢字一。因此在第一課時教學中,我設計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diào)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導入新課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好奇來做文章,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把學生引入一個如詩如畫般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開始學習。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不斷地在自讀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來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有人說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翅膀,在誦讀古詩時,可讓學生在試試、學學、比比等活動中,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誦讀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和體驗,享受審美的樂趣。在研讀時,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小山村,說說看到了什么景物,進行美讀。這樣既可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讓他們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生字時,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設置引人入勝的游戲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禮物、生字果、小企鵝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來認字。本課時先寫一個“一”,讓學生初步認識田字格,充分地說橫筆的寫法,分散寫字的難點,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寫字,鞏固生字。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生字果。

        【教學過程】

        一、 以情激趣,導入新課

       。、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手指娃娃”,好久不見,想我了嗎?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似恋亩Y物,是什么呢?(出示生字果)草莓,高興嗎?草莓果上的拼音我們肯定知道讀是嗎?自己拼一拼、開火車讀。

       。、這里面有十個數(shù)字娃娃,我們把它們叫出來見一下面好嗎?指名讀。這十個數(shù)字娃娃和兩個生字娃娃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內(nèi)容。

        二、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薄⒊踝x課文,認識生字:

        ⑴ 手指娃娃:今天我要請小朋友到我家去作客,我的家在一座小山村里,離這兒不遠。我們出發(fā)吧。(出示圖片。)

       、 指導看圖說圖意:

       、 你來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 這是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達,(出示圖)首先看遠處有哪些景物?(房屋\裊裊的炊煙) [你能說得更好嗎?]

        ③ 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臺,一起說一遍“亭臺”。

       、 我們再往近處看,近處有那些景物?花兒多嗎?能數(shù)得清嗎?(藍藍的'天空\開得正艷的桃花\無憂無慮,快樂飛舞的小鳥)

        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里,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盛開著各種鮮花。

       、 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美嗎?古時候有位詩人也覺得這里很美,就把這里的美景寫成了一首詩。(師范讀古詩)你們想讀一讀嗎?

       、 請小朋友打開書,咱們一起來做兩件事兒,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清楚:先做第一件事兒,請你找出生字果上的這十二個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大聲地讀一讀。

       、 會讀了嗎?誰能讀給手指娃娃聽呀?

       、 指名讀,評議正音:

       。ㄓ袃蓚數(shù)字寶寶的名字不太容易區(qū)分,稍不注意就會喊錯,你知道它們是誰嗎?(四和十)請找出四和十,你能區(qū)分嗎?還有哪個字是平舌呢?哪個是特別韻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來讀一讀!耙弧钡谋疽糇x“yī”,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音,有時讀二聲,如“一塊地”、“一片!;有時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課讀二聲。)

        齊讀。

       、 遮上拼音,打亂次序,你還認得它嗎?

       。病⒌诙聝,請小朋友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這首詩,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跟著人家一起讀,做得到嗎?看誰練習得最認真,開始。讀好了,讀給你的同桌聽:

       、 請四個小朋友一人讀一句。

        ⑵ 他們讀得真好,我們一起試試吧。一組讀一句。

       、 讓我們大家一起讀一讀吧。(讀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那美麗的小山村。

       、 分組賽讀。

       、 小朋友讀得那么好,老師仿佛看到了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炊煙裊裊,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各種美麗的花。讓我們再一起夸一夸手指娃娃的家鄉(xiāng),能背的可以背誦,如果能加上動作就更棒了!

      《一去二三里》教案8

        【課堂實錄】

        一、激發(fā)興趣,學認詩題

        師:同學們會數(shù)數(shù)嗎?咱們一起從1數(shù)到10吧!

        生:(興致勃勃地數(shù)數(shù)。)

        師:l—10是十個有趣的數(shù)字,宋代有位詩人叫邵雍(教師板書詩人名和朝代),他把這些數(shù)字串在了一起寫成了這樣一首詩(出示古詩),這首詩的題目就叫《一去二三里》!(教師一邊范讀詩題一邊板書詩題)這就是詩題,誰來讀詩題?

        生:(指名讀,齊讀詩題。)

        師:(相機糾正“二”、“三”的發(fā)音)

        二、圈劃生字,認讀古詩

        師:請大家打開書,借助拼音,自己讀讀這首小詩,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

        生:(學生自由讀古詩。)

        師:課后雙橫線中的字有你認識的嗎?給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認識的。

        生:我是借助拼音認識的。

        師:會借助拼音認字,真了不起!

        生:我是問大人認識的。

        生:我是讀書的時候認識的。

        師:看來識字的方法有很多種呢!大家在今后的學習中就要用到這些方法,認識更多的字。調(diào)皮的生字寶寶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詩里去了。你能在詩中找到它們嗎?快拿出鉛筆把這幾個字圈出來。(師在黑板上示范用圓圈圈出生字)

        生:(學生圈劃生字)

        師:你們瞧老師也把生字圈出來了,你們?nèi)α藛幔咳α司徒柚匆舸舐曌x3遍。

        生:(學生圈劃生字,認讀生字)

        師:看來大家都會圈生字了,真了不起!那么你們以后再碰到條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這樣圈得又快又好嗎?

        生:能!

        師:同座之間互相讀讀這5個字。他全讀準了,夸夸他;如果他沒讀準,就請你幫他。

        生:(學生練讀生字,互相糾正字音。)

        師:(教師巡視指導。)

        師:全讀準了的同學請舉手,真了不起!現(xiàn)在,老師可要檢查了。

        師:(出示“臺”)誰來讀?

        生:(大聲讀。)

        師:聲音真響亮!

        生:(讀得準。)

        師:字音讀得真準!

        生:(全班齊讀。)

        師:(出示“亭臺”)

        生:(讀得準。)

        師:“亭”字后鼻音發(fā)得真準。

        生:(指名讀,齊讀。)

        師:(出示“六”)

        生:(讀得準。)

        師:邊音讀得真準!

        生:(指名讀,男生讀,女生讀。)

        師:(出示“花”)

        生:(指名讀,齊讀)

        師:(出示“三”、“十”)這兩個字可不好讀,誰會讀?

        生:(指名讀)

        師:你們發(fā)現(xiàn)它們在讀音上有什么不同嗎?(提醒學生讀準平、翹舌音)我們再來讀一遍,好嗎?

        生:(學生齊讀)

        師:“小火車,開起來,一開開到——”(隨機抽生字卡)

        生:(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師:字音都讀準了,相信大家再讀古詩,一定能讀得更準確,更通順。趕快自己讀一讀吧!

        生:(自由讀古詩)

        師:大家看(師手指每行詩句),這首詩一共有這樣四行,分別請四位同學,每人讀一行詩。其他同學當小評委,看他讀得準不準,通不通順。

        生:(分行讀古詩。)

        師:哪個小評委來評一評。

        生:我認為他們都讀得很準。

        師:你真會聽!請大家再觀察一下,這四行詩可以分成幾句呢?

        生:可以分成兩句,因為我們以前學習兒歌時老師說過有句號的地方就算一句。

        師:你真會學習,還能結合以前學到的知識總結出規(guī)律呢!對了,每兩行是一句,這首詩一共有兩句,下面就請男生讀第一句師,女生讀第二句詩。比比誰讀得更通順更流利。

        生:(男女生比賽讀)

        三、借助畫面,感悟詩意。

        師:你們都讀得很好,老師要獎勵大家,帶你們?nèi)ヒ粋美麗小山村看看,好嗎?

        生:好!

        師:咱們出發(fā)吧!(在音樂中出示畫面)瞧,在一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著幾戶人家,煙囪里偶爾飄出縷縷青煙。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在蔥綠的樹木間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圍,到處點綴著五顏六色的鮮花。詩人來到這里,也感受到小山村的美,于是寫下了這首詩。(教師范讀古詩)誰來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老師讀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師:謝謝你的夸獎,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能讀得有感情嗎?因為老師把自己當成了詩人,想象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了。你們也想像老師這樣讀出自己的感受嗎?

        生:想!

        師:那就讓我們走近些看看吧!(CAI出示畫面)我們往前走了二三里遠的路,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幾座房子。

        生:我看到了從房子里冒出了煙!

        師:你們真會觀察,這幾戶人家的煙囪里正飄出裊裊炊煙呢。ǔ鍪驹~卡“煙村”)誰愿意把“煙村”這個詞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分別幾位學生指讀,齊讀)

        師:(CAI點擊圖上村莊部分,出現(xiàn)“煙村”一詞)詩人將這里稱作“煙村”,炊煙裊裊,煙霧籠罩著整個村子呢!誰愿意把第一句讀給大家聽聽?

        生:(讀得較流利)

        師:你將自己所看到的都讀出來了,讓我們仿佛也看到了一個美麗的小山村。誰再來讀第一句?

        生:(讀得很有節(jié)奏感)

        師:這真是一個寧靜的小山村!你將你的感受也都出來了呢!我也想讀一讀了。ń處煼蹲x)誰再來讀讀第一句?

        生:(指名讀、齊讀)

        師:(出示畫面)往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山。

        生:我看到了山上有幾座亭子。

        師:(出示畫面)在這樣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還可以看風景呢。ǔ鍪驹~卡“亭臺”)誰愿意把“亭臺”這個詞讀給大家聽一聽?

        生:(分別幾位學生指讀,齊讀)

        師:(點擊“亭子”,出現(xiàn)“亭臺”一詞)人們在正在亭臺里休息,看風景呢!再看看近處,你又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了鮮花。

        師:請把你看到的美麗景色通過朗讀介紹給大家。

        生:(讀得較投入)

        師:我聽出來了,你站在亭臺上欣賞遠處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大家再想象一下,這些花都有哪些顏色?

        生:(指名幾個學生回答:黃色、紅色、粉紅色、藍色……)

        師:真是五顏六色,多美呀!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得很美。)

        師:你讀出了鮮花的美!

        生:(突出了“亭臺”)

        師:在亭子里看風景一定享受!

        生:(分男女生讀)

        師:你們一個個都成了小詩人了,將小山村四周的美景都讀出來了,我也想和大家一起美美地讀一讀。

        生:(師、生齊讀)

        師:詩人用這樣一首小小的詩,就將自己所聞、所見、所感都寫出來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讓我們流連忘返。下面就在四人小組中,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古詩,將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小組讀古詩。)

        師:(教師相機指導)誰能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大家閉上眼睛認真聽,看他能把你帶到那美麗的地方嗎?

        生:(輪流讀)

        師:你們真會合作。

        生:(齊讀,有韻味。)

        師:誰來評一評?

        生:我覺得他們讀得很美!

        師:那你們能讀得比他們還美嗎?

        生:(帶動作讀得很有感情)

        師:你們不僅讀得很美,還帶上了動作呢!炊煙裊繞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芬芳的鮮花,組成,了一個多么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讓我們再放眼去看一看吧。

        生:(配樂齊讀)

        四、快樂游戲,背誦古詩。

        師:這么美麗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請你當個小小宣傳員,用這首詩向別人介紹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吧!先試著自己背一背。

        生:(學生自由背誦)

        師:誰來當小小宣傳員?

        生:(搖頭晃腦地背誦)

        師:你這個宣傳員真像位小詩人。

        生:(背誦得十分有感情,有韻味。)

        師:你真會宣傳這里

        生:(指名配樂、配畫做動作背誦)

        師:聽了你們的誦讀和介紹,老師也喜歡上了小山村。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讓更多的人也喜歡它,好嗎?(師生共同背誦)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么快就把古詩記住了!去掉拼音帽子,你們還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如果你能正確、大聲地讀出它的名字,他就能和你交上朋友了。

        生:(隨機讀生字詞)

        師:同學們,雖然我們不能真的到那個寧靜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已經(jīng)讓自己置身于那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有的同學還試著將它背了下來,像這樣的課就叫做古詩誦讀(教師板書:古詩誦讀)。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在古詩誦讀課中學會更多的古詩。

        五、課外拓展,激發(fā)興趣

        師:清朝有個叫鄭板橋的詩人也用數(shù)字寫出了一首描寫美麗雪景的詩。咱們一起去讀一讀吧。ǔ鍪竟旁姡┞犂蠋熥x一讀,用剛才學到的方法邊聽,邊看,邊想,聽完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大雪!

        師:是!這首小小的詩就寫出了滿天飛舞的大雪!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生:(指名讀、齊讀)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兩首和數(shù)字有關的詩,回家之后把這兩首詩都背給爸爸媽媽聽一聽好嗎?

        生:好。

        師: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去收集更多和數(shù)字有關的詩!

        板書設計:

        古詩誦讀

        一去二三里

       。ㄋ危┥塾

        一去二三里,

        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課后反思】

        這篇古詩誦讀是一年級的學生在結束漢語拼音的學習后第一次接觸到古詩誦讀這個課型,雖然有很多孩子曾經(jīng)讀過古詩,有的甚至可以背出幾十,甚至上百首古詩,可是那種讀背和古詩誦讀課是有著天壤之別的。在第一次古詩誦讀課上我們需要讓學生認識詩題、詩人,了解一首詩有幾行,有幾句,通過誦讀古詩認字,同時借助圖片了解古詩的大意,并且通過熟讀達到成誦的目的……可以說這次是學生與古詩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如何讓學生做好這第一次“親密”接觸為以后學習古詩打下良好的基礎呢?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從表象入手,重視簡單的內(nèi)容

        第一次學習古詩誦讀就像我們第一次和一個陌生人的人見面一樣,我們并不了解這個人,我們只能看表象。比如說,這個人他長什么樣,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是哪里人等等。所以學生在初見古詩誦讀這個課型的時候我首先從學生所能直接看到的表象入手,一邊板書詩題和詩人的名字一邊告訴學生哪是詩題,誰是寫這首詩的詩人他叫什么名字。然后通過自己板書示范讓學生明白這首詩中那些字是生字,怎樣把它們從詩中圈出來。并且告訴他們這首詩有幾行,再讓他們猜一猜這首詩有幾句,使學生了解到什么是行什么是句,以及行、句間的關系。這些方面作為教師可能一眼就能看出來,再簡單不過了,往往就被忽略掉了,不會作為一節(jié)課的重點,可是這些對于學生第一次學習古詩是非常重要的。這些看似簡單的東西正是古詩學習的基礎,同樣也是一年級學生閱讀起步的基礎。

        2、讀、看、想結合,充分利用圖片理解古詩

        有的學生會背很多的.古詩,可是卻不理解古詩的意義。在古詩誦讀課上我們就要解決這一問題,這是古詩誦讀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學生第一次接觸古詩誦讀,如果用生硬的說教式,或抓住一個字、一個詞逐詞逐字地分析明顯不適合一年級的學生,會打消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使他們不想學古詩,害怕學古詩。因此,我在處理這一教學難點的時候就運用了詩文邊的圖片,通過讓學生觀察圖片的方法了解古詩所寫的小山村是一個美麗而寧靜的地方。其中“煙村”、“亭臺”這些詞語學生可能弄不明白,我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讓學生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煙村”是什么,“亭臺”是什么,使學生理解詩句變得簡單化了。再讓學生通過想象,使我們大家和詩人一起都置身于這美麗的小山村中,從而體會詩人的感受,最后通過朗讀將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學生們一個個都讀得興致勃勃,激發(fā)了他們學習古詩的興趣。

        3、及時歸納,重視學習方法的總結

        對于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古詩誦讀這個課型他們不了解,還有很多學習方法他們也不了解。因此,在第一節(jié)古詩誦讀課中如何讓他們認識什么叫做古詩誦讀,如何讓他們掌握一些學習方法成了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在我看來及時地歸納總結,加深印象,使學生能夠學會舉一反三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學生圈生字時,我就適當進行點撥,問學生:“你們以后再碰到條形格中的生字也能像今天這樣圈得又快又好嗎?”這一問就提醒了學生以后碰到生字也應該像今天這樣把它圈出來。還有在引導學生理解詩意的時候,我首先通過有感情范讀告訴學生要想讀得跟老師一樣有感情就要把自己當成詩人去想象,去體會。然后再引導學生通過看圖、想象、朗讀這種方法來體會詩人的感受。學生在很好地完成了古詩誦讀的任務后我又及時地進行總結“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已經(jīng)讓自己置身于那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有的同學還試著將它背了下來,像這樣的課就叫做古詩誦讀。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在古詩誦讀課中學會更多的古詩!奔茸屛覍W了解了“讀、看、想”的學習方法,又讓學生了解到這一學習過程就是古詩誦讀的過程。學生以后再遇到這樣的課型就不會感到一知半解甚至是陌生了。

        學生的“第一次”可能教師們曾經(jīng)教過很多次,這些第一次往往因為習以為常而被忽略掉,從而痛失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最好時機。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把握時機抓住這些第一次,使學生在第一次與文本的接觸中真正做到“親密”。

      《一去二三里》教案9

        一、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1種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材說明

        課文是一首古代童謠,說的是郊外幽美的景象:在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山村,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各色的花。

        本課有兩幅圖,圖一是詩中的畫面,圖二幫助學生認識和運用十個數(shù)字。

        教學重點是認字寫字,難點是辨認“八、入”“九、幾”。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1、圖一的掛圖,寫有阿拉伯數(shù)字的頭飾或卡片。五幅簡筆圖,分別畫著四塊田、五片瓜、七條魚、九朵花、六個球http:///,圖下為詞語填空()塊田、()片瓜等。

        2、要求學生觀察住所周圍有些什么景物。

        (二)認字、寫字

        1、認字

        12個生字重點在讀準字音,區(qū)分平翹舌音“四、十、三”。教學中可讓學生先嘗試認讀圖二下面的生字,再借助文中的注音糾正讀不準的音。如同座的兩個學生,一個認我會讀的字,另一個對照拼音聽讀準否,聽完后幫一幫,然后交換角色。學生自練后,教師用卡片檢查,比比哪組讀得既準又快。

        認記生字為教學難點。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的認字積累,采用形象、有趣的方法幫助學生認清記牢。如“八”與“入”、“九”與“幾”字形相近,可讓學生想想“八、九”各像哪個字,不同在哪里。學生答后教師歸納:“幾”字出頭“九”,“入”字分開“八”。鞏固識字的形式要多樣。如利用圖二做找朋友的游戲。讓十個學生戴著頭飾或手拿阿拉伯數(shù)字卡片站在臺上先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座位上有相應漢字卡片的同學應答著跑上臺:“你的`朋友在這里。”讓大家讀一讀。又如用簡筆畫讓學生選生字卡片填空:( )塊田、( )片瓜、( )條魚、( )朵花、( )個球。

        2、寫字

        學生首次在田字格里學寫漢字,寫字前要讓學生知道田字格的作用是幫助把字寫端正,寫勻稱。教他們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和小格的說法,配上拍手兒歌記一記:“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币獣䦟懙娜齻字只含基本筆畫“一”,要認識并指導寫法。一只有一筆“一”。橫的寫法從左到右,起筆時稍重,http://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左右各半,長度相等。二兩橫上短下長,先上橫后下橫。上橫寫在上半格,下橫寫在下半格。也是豎中線兩邊左右各半,長度一樣。三有三橫,第三橫長。從上到下,不僅左右各半,而且橫與橫之間距離相當。指導寫字可教一個寫一個,也可讓學生先描一描,看看三個字都有怎樣的筆畫,長短一樣嗎、為什么范字寫得好、在學生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再示范并點撥要領。寫字教學要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本課是第一次指導寫字,重點要求學生在動筆前先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描、臨之后比一比,每筆要一筆寫成。

        (三)詞句

        去:從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國原用的長度單位,一里等于500米。

        煙村:炊煙繚繞的村子。

        亭臺:供游人觀賞、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都是虛數(shù),意思是說距離不遠,人家不多,有幾座亭臺,有許多花兒。本課只要求學生知道“里”在詩中的意思,其他詞語注釋僅供教師參考,不必專門解釋。教學時讓學生在插圖中指指、找找即可。解釋“里”要結合實例,讓學生大概知道一里有多遠。如果操場有400米的跑道,就告訴學生一里相當于操場跑道一圈多一點兒;如果教室到校門口的距離有200多米,就告訴學生一里相當于教室到校門口一個來回?傊,一定不照搬注釋,抽象講解。

        (四)朗讀、背誦

        課文兒童情趣濃,語句瑯瑯上口,邊讀邊想,詩中的畫面即可在腦中形成,在熟讀之后可讓學生背出來。

        指導朗讀時可啟發(fā)學生設想自己就是畫中的孩子,正在告訴別人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讓別人也感到那地方真美。http://朗讀時“一”要變調(diào),在第四聲前念第二聲。句中要注意適當停頓,數(shù)詞可稍重些,突出山村之小,景色之美。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五)實踐活動

        1、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如教室內(nèi)的課程表、座次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報紙……比比誰找得多。

        2、繞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練時注音)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

        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

        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

        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

        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六)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從圖入手,讀文認字寫字。

        (一)談話引入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他們在說什么呢、

        (二)出示課題

        聽錄音朗讀,板書課題,解釋“里”。

        (三)自讀課文

        對照插圖一,說說兩個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四)自學生字

        畫出課文中的數(shù)字,讀給同座聽。

        (五)檢查自學情況http://p> 做圖二的找朋友游戲,重點讀準“四、十、三”,辨認“八、九”。

        (六)指導朗讀課文

        (七)練習寫字

        先描一描,發(fā)現(xiàn)字的特點,說說怎樣寫。學生寫時,教師巡視,相機指導。

        (八)鞏固練習

        選卡片填空,讀繞口令。

        (九)布置作業(yè)

        123下一頁課后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下節(jié)課交流。

      《一去二三里》教案10

        今天,有幸在學校教導處安排下聽了邱麗麗老師的《一去二三里》。雖然邱老師是新老師,但是她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趁熱打鐵,把自己的幾點學習寫下來:

        一、豐富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

        【片斷一:邱老師在操練生字:一、二、三、四、五……等生字時,老師用“開小火車”游戲讀生字!

        游戲名稱:開火車

        適用范圍:

        用于復習鞏固拼音字母、音節(jié)、生字、詞語等。

        這個游戲適用范圍比較廣,所做準備也比較簡單,這種游戲很適合課堂操作,能使全體學生興奮起來。但比較適合復習鞏固階段運用。

        游戲準備:相關字母、聲母卡片

        操作過程:

       。1)做這個游戲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采用不同的形式。開火車可以橫著開,也可以豎著開,還可以開雙軌列車。

       。2)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來開小火車,看哪一列火車最先開到我們首都北京。

        開火車時,其他孩子學著很輕很輕地發(fā)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有利于營造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例,教師在復習學過的生字時,可以用卡片先出示一個生字,然后讓一組學生輪著讀生字字音、組詞

        師:“請第一組開雙軌列車,先讀讀字音,再給它找個朋友!

        誰說錯了,火車就停下。

        師:“哪個修理員來幫著修理一下?”

        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字母),修理好了繼續(xù)開。

        【片斷二:操練生字時,張老師指名學生上前,根據(jù)出示的圖片,選擇正確的字。類似“貼商標”游戲。】

        游戲名稱:貼商標

        游戲適用范圍:

        本游戲適用于拼音復習、課后詞語復習或單元階段性復習。如人教版第一冊中《自選商場》和《菜場里》這兩篇課文的復習鞏固便可采用該游戲。適用內(nèi)容包括音節(jié)詞和詞語。

        游戲準備:

        各種實物以及相對應的音節(jié)或詞語卡片。實物可以按照類別來進行準備。比如:

        1、文具類:鉛筆、尺子、橡皮、卷筆刀、字典、鉛筆盒、練習本…

        2、水果類:蘋果、香蕉、梨、橘子、桃子…

        3、蔬菜類:茄子、黃瓜、豆角、蘿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紅柿…

        除此以外,我們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教室里已有的實物。比如:粉筆、黑板擦、花盆、金魚缸、飲水機、電腦、電視機等等進行游戲準備。

        游戲操作過程:

        (準備:在講臺上擺放各種實物,黑板粘貼好打亂的音節(jié)詞或詞語卡片。)

        導語:小朋友你們瞧,超市里擺放了這么多的物品?墒沁@些物品的商標名稱還來不及粘貼,麻煩你們暫時擔當一下超市管理員,把黑板上的這些商標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去吧。我們一起來“貼商標”。

        生齊:“找找找,貼貼貼,一一對應妙妙妙!”(拍手)

        1、請一位學生上臺,從黑板上取下會讀的一張音節(jié)詞或詞語卡片,接著將它粘貼在相對應的物品上。

        2、學生舉起粘貼好商標的實物,大聲朗讀.全班同學作評委。

        3、如果該生認讀粘貼都正確:(生齊:“棒棒棒!”)學生再跟讀一遍。

        如果該生認讀或粘貼出錯:(生齊:“錯錯錯!再想想!”)【擺擺手】會念的小朋友立即作出反應: (各自舉手)“我來幫!”然后,該生帶讀,其余學生跟讀。

        還有很多其他的識字方法,目的.都是一樣的,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課堂的學習氣氛,讓孩子們輕松地在玩中學。

        二、平平淡淡教語文,如一縷清香沁人心脾。

        聽邱老師的課就好像在家吃家常飯,平淡但又不失本真。與學校老師一起外出聽過很多名師、特級教師的課,但是當我們私下去模仿時候卻又覺得這里不對,那里不像。其實,這大概是我們的“功力”尚欠火候吧。所以,我更喜歡聽“家常課”,有許多地方值得借鑒和學習。

        首先,是課堂教學的語言——精煉。邱老師沒有廢話,也不重復,在學校教研課上,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老師一句話重復很多次,大概是擔心學生沒聽懂吧。其實這樣做不好,因為我們再重復之前的話時,可能會改變,那就會給學生不明確的要求。

        其次,注意在課堂上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性教育。一年級的新生,剛入學一個月多。課余時,我經(jīng)常能聽到低段老師的抱怨。今天,在課堂上我不止一次看到邱老師的“潤物細無聲”。

        『教學片斷一』:教師出示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不等老師把話說完,臺下已經(jīng)又孩子躍躍欲試了,“老師,我,我……”看著一雙雙小手,張老師拍了拍手,提高聲音:“不要著急,先把老師要說的話聽清楚了!碑斎唬瑥埨蠋熢陴B(yǎng)成教育的同時也不忘鼓勵孩子們“我看你最積極了,別急,先聽清老師說的話再舉手!

        還有諸如:舉手答題、請把話說完整了、要站起來回答……這些看似平常的養(yǎng)成教育,卻是最能反應平時教學,我相信張老師的學生一定在習慣養(yǎng)成上做得很好。

        再者,課堂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一堂課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可能有很多,所以經(jīng)常聽到老師說,時間不夠用,有些知識沒有講。這堂課上,張老師重點教學:生字的正確認讀,流利朗讀童謠。難點是:感受童謠的意境。

        這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寧靜而幽遠的鄉(xiāng)村美景,張老師通過圖片讓孩子們有了直觀的認識,然后把圖中幾個重點景物:亭臺、煙村再這里出示為下面的朗讀童謠做了鋪墊。我想這應該是張老師精心的預設,其實在最前面的yan cun qu的課前操練中已經(jīng)開始了。

        整首童謠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項目,培養(yǎng)兒童通過朗讀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優(yōu)美景色。對于難點的突破,張老師用了配樂朗讀,閉目想象等辦法。

        三、認識田字格,發(fā)揮自主學習指導學生書寫。

        扎扎實實教語文,從張老師的指導書寫中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位置,然后范寫“一”(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整個書寫過程,老師從起筆到收筆都做了詳細的講解。)然后“二、三”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并指名說一說。

      《一去二三里》教案11

        一、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是識字教學的第一課,課文內(nèi)容大多學生在學齡前已經(jīng)接觸甚至已經(jīng)會背誦,因此本教學設計旨在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理解古詩意境的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古詩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激發(fā)孩子識字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寫字習慣。

        本教學設計抓住古詩教學的特點,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學過程中以幫助學生識字為出發(fā)點,積極調(diào)動學生的手、口、腦等感官的參與性,注意在識字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激發(fā)孩子們識字的興趣,使學習氣氛活躍起來;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采用新字復習舊字,舊字鞏固新字的方法擴大識字量,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記得牢固、扎實。

        二、教案

        〈一〉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字,會寫“一、二、三”3個字。認識一種筆畫“一”。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 數(shù)數(shù)拍手游戲。

        2、 師:1—10是十個有趣的數(shù)字,古代有位詩人把它們寫進了一首詩,咱們一起去讀一讀吧!

       。ǘ 學習古詩

        1、 請小朋友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想:讀音的時候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2、 指名讀課文,集體正音,隨機提示“一”的變調(diào)。

        3、 圖文對照:再讀課文,然后在圖上找一找煙村、亭臺、花朵,指給你的學習伙伴看一看,還可以和他一塊兒交流一下。

        4、 假如你就是畫中的孩子,你想怎樣告訴大家自己所看到的景象?(讀古詩或著簡述詩的大意)

        5、 教師范讀(配樂朗誦):小朋友閉著眼睛體會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 交流感受

        7、 課間操

        8、 與學習伙伴合作,一位讀古詩,一位指圖中的內(nèi)容,輪換合作,邊讀邊想: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山村?

        9、 小節(jié)過渡,配樂齊讀古詩體會意境。

        (三) 學習拓展,游戲鞏固

        游戲:

       。1) 分發(fā)籃球:把籃球送給小朋友,使他們球衣號碼與籃球上的`數(shù)字相符。(學生移動鼠標在計算機中完成)

       。2) 找朋友:帶著數(shù)字頭飾的小朋友站在臺上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著相應生字卡片的小朋友應答著跑上臺:“你的朋友在這里!比缓蟠蠹引R讀。

       。3) 用攀高峰:認讀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你還會說一(二、三、四。。。。。。)什么?

       。ㄋ模 指導寫字

        1、 出示田字格,認識橫中線、豎中線和小格的說法,再拍手配兒歌記一記。

        2、 請小朋友把三個生字在書中描一描,邊描變想:這三個字都有怎樣的筆畫,長短一樣嗎?

        3、 認識筆畫“一”,教師范寫,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

        4、 練寫“一”字,教師巡視指導,評議典型作業(yè)。

      《一去二三里》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有感情朗讀詩歌。

        2、圖文結合,大體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山村的優(yōu)美和生活的快樂。

        3、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12個生字,初步認識田字格,學會寫一。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生字果。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小朋友們,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拼音,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老師現(xiàn)在想考考大家,還認不認識這些朋友的名稱(師出示卡片)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精品

        2、激趣導入: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里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漢字朋友最喜歡與上課專心聽講、愛動腦筋的同學交朋友,看哪位同學在這節(jié)課中交的漢字朋友最多,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 數(shù)字引路,認識漢字

        1、小朋友們,你們會數(shù)數(shù)嗎?我們先來個數(shù)數(shù)比賽,從1到10看誰數(shù)得準。

        剛才我們認讀的是阿拉伯數(shù)字,我們在數(shù)學課上經(jīng)常見到,可是我們學習語文時要用到數(shù)字時可不這樣寫,你們想知道是什么樣子的嗎?

        2、出示漢字。

        我們把它們叫出來見一下面好嗎?齊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三、自主研讀,自讀自悟

       。ㄒ唬┏踝x課文,認識生字。

        1、今天啊,有一群漢字娃娃要請小朋友到他們家去做客,他們的家在一座小山村里,離這兒不遠。小村莊里的景色非常的美,古時候有一位詩人就被漢字朋友邀請到了這里,看到這么美的景于是就寫下了一首我們今天要學的《一去二三里》童謠。 (板書課題)課題齊讀一遍邊吧1

        2、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去這個美麗的村莊? (想)但是漢字朋友要我告訴大家,要進入他們的家,可不是那么容易哦,漢字朋友們在門前設了一個關卡,在他們的家門前有一片菜地和一片果園,(出示課件)漢字朋友為了歡迎大家的到來,把自己的名字掛在了瓜果上,你們要是能認識他們并能永遠記住他們,他們就會把大門打開,讓你們進去做客。

        你們有信心度過難關嗎?(有)

        我們出發(fā)吧。

        3、請小朋友打開書到44頁,咱們一起來做兩件事兒,看誰的小耳朵聽得最清楚:先做第一件事兒,請小朋友們拿出筆,在課文中找出瓜果上的這十二個漢字娃娃,一邊大聲自由讀一邊用筆標出來。喜歡做什么記號,就用什么記號。如:△、 、○、等。誰能讀得又準確又響亮,漢字朋友就會把生字瓜果送給他?凑l練習得最認真,開始。

        4、會讀了嗎?

        5、指名讀,評議正音。

        (1)、如果你認為哪一個生字你可以讀得又準確又響亮,漢字朋友們就會把水果送給你(你想讀哪一個)

        能吿訴大家你是怎樣認識它的嗎?

        生:我是通過拼拼音認識的。

        師:你的學習方法真是太好了,我們大家都要向你學習

        這次老師要多請幾個小朋友來嘗嘗水果,把你嘗到的生字果來讀給大家聽。(讀對了,小朋友就跟他讀,讀的'不對,咱們就給他提建議)

       。2)、有兩個漢字朋友的名字不太容易區(qū)分,稍不注意就會喊錯,你知道它們是誰嗎?(四和十)請摘到四和十的小朋友上前一步,你能區(qū)分嗎?

        (3)、還有哪個字是平舌音呢?(三)

       。4)、強調(diào)一的本音讀yī,但在詞語或句子中會變音,有時讀二聲,如一塊地、一片海;有時讀四聲,如一棵樹、一朵花。本課讀二聲。)

       。5)、看來,咱們班的小朋友挺厲害,這么快就闖過了這個難關進了漢字娃娃的家,其他小朋友還想要水果嗎?漢字朋友出兩個難點的。煙、亭誰來當小老師,教一教大家。(讀對了就送給他)

        齊讀。

        小朋友,你在平時的生活當中遇到過這些字嗎?選你喜歡的說給大家聽。

        師:這些小朋友真是有心人,多留心就會從生活當中學到很多知識。

        6、去掉拼音,打亂次序,你還認得它嗎?

        開火車讀

        課中休息

        同學們學了這么長時間了,也該休息一會了,我們來唱一首歌好嗎?

       。ǚ拧稊(shù)鴨子》歌曲)

        告訴老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這首歌里也有數(shù)字)

        7、這些可愛的漢字娃娃又跑到這首童謠里去了,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快來讀讀這首童謠吧!不過在讀之前老師有個問題想問大家,如果你碰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精品

        (提醒學生可以讀拼音,問同學,問老師等)

        8、接下來我們做第二件事兒,請小朋友借助拼音大聲讀一讀這首詩,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不能跟著人家一起讀,做得到嗎?看誰練習得最認真,開始。

        誰愿意來讀?這么多小朋友舉手,那就這樣吧,我就請四個小朋友,一人讀一句,其他小朋友認真聽,聽聽他們讀得怎么樣?

       。1)、請四個小朋友一人讀一句。(學生評讀)

       。2)、看同學們讀的那么熱鬧,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不過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聽,看看老師在哪個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咱們比比看誰的耳朵尖。

       。3)、你們愿意像老師這樣讀嗎?(原意)那就試著讀給你的同桌聽吧。

        誰愿意來讀?(學生評價)

       。4)、他們讀得真好,我們一起試試吧。一組讀一句,老師讀題目。

        9、同學們,讀了這首童謠,你能告訴老師童謠里都寫了什么嗎?

       。ㄓ写迩f四五家,有亭臺六七座,有八九枝花)

       。1)、對。∵有人專門為這首童謠配了一幅畫呢!咱們一起看看。(課件出示圖)你們能在畫里找到你們剛才說的內(nèi)容嗎?學生找說。

       。2)、首先看遠處有哪些景物?

       。3)、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臺,一起說一遍"亭臺"

       。4)、我們再往近處看,近處有那些景物?花兒多嗎?能數(shù)得清嗎?

        小朋友們,你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都看見了在一座美麗的小山村里,住著幾戶人家,山里有幾座亭臺,樹上、路邊盛開著盛開著各種鮮花。

       。10)、這個小山村美不美?(美)你走在這么美的小村莊里,心情是怎樣的呢?

        誰能帶著高興的心情再來讀一讀呢?

        讀的真美。∧蔷妥屛覀兇蠹乙黄鹫酒饋碓倜烂赖刈x一讀吧。(讀古詩)。一邊讀,一邊想象那美麗的小山村。一去二三里教學設計精品

        四、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今天漢字朋的熱情地招待了我們,現(xiàn)在我們也給她們準備點禮物,好嗎?送什么好呢?

        就寫:一和三字吧!

        看!這是什么格子?(課件出示田字格)跟著老師讀: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幫忙。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1)、仔細看看,這兩個字的字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仔細觀察一。

        師范寫(一的筆畫是橫,你能說說怎么寫好這一橫呢?)

        (指導寫一:一字只有一畫 ,從左到右起筆稍重,收筆時向右稍按一下。寫在橫中線上左右的長度相等。)

        生書空,書上寫兩個。

       。3)、觀察三字,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的嗎?

        師范寫

        五、拓展。

        1 、漢字朋友今天可高興了,她希望同學們現(xiàn)在再找一找,我們周圍哪些地方用上了他們。

      《一去二三里》教案13

        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2個字:一、二。認識筆畫“一”。

        2正確朗讀童謠,并能初步理解童謠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設想

        拓展識字形式,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情趣。

        教學程序與策略

        一、引入新課。(拍手歌)

        師:你拍一,我拍一,我們一起做游戲。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進……小朋友們,這首童謠你們一定很熟悉吧!這首童謠里有很多漢字是數(shù)字,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今天,老師要你們一起學習一首古代的`童謠,它里面也有很多數(shù)字。

        二、揭示課題,認識生字宇。

        1、出示課題。

        2、學生自己看拼音,讀出生宇。

        3、齊讀課題:從課題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讀漢字:一、二、三,注意翹舌音和平舌音。

        5、認讀漢字去、里,區(qū)分n、l的發(fā)音。

        三、自學童謠,學習生字。

        1、提出要求:(1)看拼音,讀通童謠。

        (2)邊拼邊用圓圈圈出生字,每個生字拼讀3遍。

       。3)再結合圖畫,讀懂童謠。

        2、自學情況反饋。

       。1)指名讀通,讀對童謠。

        (2)指名和開火車認讀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四、再學童謠,理解意思。

        1、你指我數(shù)逐行讀童謠。如:“煙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讓學生數(shù)數(shù)遠處隱隱約約的幾戶人家,再來讀讀這行童謠,幫助學生大概理解這行的意思。

        2、邊數(shù)邊讀整首童謠。

        3、用投影器出示童謠和圖畫,較有感情地讀童謠。

        引:小朋友在讀的時候,要想象像春天,你來到了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村莊,請你來贊美一下吧!

        4、分小組或男女生或大組比讀童謠,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5、質疑解難:請小朋友說說還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條路上,大約有二三里路。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鐘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謠,再齊讀一遍童謠。

        五、練習寫字,完成課堂作業(yè)。

        1、認識田字格。讓學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稱(橫中線,

        中線,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練練握筆姿勢及寫字姿勢。比比誰的姿勢最漂亮。

        3、認識筆畫“一”。“一”從橫中線的下面一點開始寫,收筆的時候是在橫中線上面,是一條斜線。

        2、師示范講解。

        3、請小老師來書空生字“一、二”,其余學生跟著書空。

        4、抄寫生字“一、二”(師在黑板上范寫)

        5、指導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相應的課堂作業(yè)(機動)。

        六、用生字編句子。

        1、先與同2、桌互相準備3、。

        4、交流。

       。ɡ洌阂欢o下來。三二一,坐端正。

        我來這里,你去那里,老師不知道我們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等等。)

      《一去二三里》教案14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筆畫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辨別八入

        教學方法

        比較記憶法、以讀代講法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卡片、數(shù)字卡片、音樂磁帶

        一、復習導入

        1.復習六個復韻母(aieiuiaoouiu)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chisiyiwu)和三個音節(jié)(jiazuohua)

        2.激趣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了的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說了些什么?

        2.出示課題:有一首詩歌,說的就是這幅圖。出示課題一去二三里

        3.指名讀課題: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不同符號分別標出會讀的字和不會讀的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jīng)認識了那些字?是怎樣認識的`?(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學生)

        4.教學生字

        a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

        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b擺一擺

        人人動手,把12張字卡分成兩類擺一擺

        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一至十是數(shù)字,去與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課文的格式),請小朋友把12個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張字卡分別貼到相應的方格里)。

        五、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相互讀,指名讀,全班齊讀。(相機指導一的變調(diào))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了解詩意。

       。1)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據(jù)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

        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

        (3)請小朋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4)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

        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還有什么問題?

       。5)男女生分別齊讀。

        課間活動:數(shù)數(shù)歌

        六、認識田字格,知道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2.a談話激趣: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出示田字格)這就是生字的家。(我們叫它田字格,請學生說一遍田字格)

        b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3.指導書寫一。

        a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b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后學生再寫。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我會記

        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幾、九云、去入、八來記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會用

        a摘蘋果說詞語或句子

        出示蘋果樹圖(上面掛著12個蘋果,每個蘋果后有一個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領大家正確的讀兩遍,再連讀詩句。

        b選生字卡填空。(圖文對應)

        c.我們來做游戲吧,看看圖,找到生字卡片貼一貼,再拼拼,填對讀對的就是小老師,黑板上有五幅圖,情仔細根據(jù)圖意選擇生字

        卡片填空

        kuaitianpianguatiaoyuduohuageqiu

       。ǎ〾K田()片瓜()條魚()朵花()個球

        二、配樂誦讀全詩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指名背誦,小組背誦,全班齊背。

        3.背誦全詩,并設問:

       。1)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這個小山村熱鬧嗎?

       。2)你來到這個小山村,覺得它美嗎?

       。3)總結:小山村真美,請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進了小山村。

        三、指導書寫二三

        1.觀察課文中田字格的范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及在田字格的位置來說)

        3.教師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四、擴展活動

        1.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跟好朋友一起說饒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

        饒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要想說對十,舌頭別伸直,要想說對四,舌頭碰牙齒,要想說對四和十,多多練習十和四。

        五、作業(yè)設計

        1.今天我們學了10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請大家課后找一找,說說看我們周圍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課程表、座次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報紙比比看,看誰找得多。

        2.課后找一找?guī)в斜菊n生字的詩或兒歌讀一讀。

      《一去二三里》教案15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一、二、三”三個字,認識筆畫“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課文的意境。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辨別“八”“入”。

        【教學方法】

        比較記憶法、以讀代講法。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卡片、數(shù)字卡片、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

        復習六個復韻母(ai ei ui ao ou iu)五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zhi chi si yi wu)和三個音節(jié)(jia zuo hua)。

        2、激趣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也學了不少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了的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

        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么?說了些什么?

        2、出示課題:

        有一首詩歌,說的就是這幅圖。

        (出示課題“一去二三里”。)

        3、指名讀課題:

        誰能讀讀課題?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4、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圖文結合,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圖上找出“煙村”“亭臺”“花”。

        3、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

        (兩遍)

        四、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不同符號分別標出會讀的字和不會讀的字,同桌互幫互學。

        3、全班交流:

        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jīng)認識了那些字?是怎樣認識的?

        (表揚能自主識字的學生。)

        4、教學生字:

        ⑴ 讀一讀:

        (出示12個生字(帶拼音),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重點引導學生讀準“四、十、三”。)

        (變序抽取12張生字卡(不帶拼音),開火車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 擺一擺:

        人人動手,把12張字卡分成兩類擺一擺。

        小組交流:說說為什么這么擺。

        (“一”至“十”是數(shù)字,“去”與“里”不是)。

        全班交流。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課文的格式),請小朋友把12個“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把每一張字卡分別貼到相應的方格里)。

        五、朗讀感悟

        1、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個人自由讀,同桌相互讀,指名讀,全班齊讀。 (相機指導“一”的變調(diào)。)

        2、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有韻律,了解詩意:

       、 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

       、 根據(jù)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

        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

        村里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

       、 請小朋友看圖,讀讀詩句;讀讀詩句,再看看圖。

       、 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能用手勢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嗎?

        (點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還有什么問題?

        ⑸ 男女生分別齊讀。

        3、課間活動:數(shù)數(shù)歌。

        六、認識田字格,知道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2、

       、 談話激趣:

        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四線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的家在哪兒呢?

        (出示田字格。)

        這就是生字的家。

        (我們叫它“田字格”,請學生說一遍“田字格”。)

       、 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3、指導書寫“一”:

       、 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 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講評后學生再寫。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我會記:

        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辨析“幾、九”“云、去”“入、八”來記住“九”“去”“八”。)

        入──捺在撇上住。

        八──撇捺要分家。

        3:我會用:

        ⑴ 摘蘋果說詞語或句子:

        出示蘋果樹圖(上面掛著12個蘋果,每個蘋果后有一個生字)。

        指名摘。摘到后,領大家正確的讀兩遍,再連讀詩句。

        ⑵ 選生字卡填空。

        (圖文對應)

       、 我們來做游戲吧,看看圖,找到生字卡片貼一貼,再拼拼,填對讀對的就是小老師,黑板上有五幅圖,請仔細根據(jù)圖意選擇生字卡片填空:

        kuai tian pian gua tiao yu duo hua ge qiu ( )塊田 ( )片瓜 ( )條魚 ( )朵花 ( )個球

        二、配樂誦讀全詩

        1、給詩加上題目,并指導詩題與詩句之間要停頓的讀法。

        2、自由配上動作背誦課文。

        (指名背誦,小組背誦,全班齊背。)

        3、背誦全詩,并設問:

       、 小朋友都能背這首詩,真了不起,那你在一邊背詩的時候一邊看到了什么呢?

        這個小山村熱鬧嗎?

       、 你來到這個小山村,覺得它美嗎?

       、 總結:

        小山村真美,請小朋友一起背,就好象走進了小山村。

        三、指導書寫“二”“三”

        1、觀察課文中田字格的范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及在田字格的位置來說。)

        3、教師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范字對比。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

        (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四、擴展活動

        1、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

        2、跟好朋友一起說饒口令,比比誰讀得又準又快:

        饒口令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要想說對十,舌頭別伸直,要想說對四,舌頭碰牙齒, 要想說對四和十,多多練習十和四。

        五、作業(yè)設計

        1、今天我們學了10個表示數(shù)字的漢字。請大家課后找一找,說說看我們周圍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課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課程表、座次表、教室門上的班級標牌,家里的日歷、報紙??比比看,看誰找得多。

        2、課后找一找?guī)в斜菊n生字的詩或兒歌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