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認識時間教案

      時間:2023-02-10 15:06:03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認識時間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時間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時間教案15篇

      認識時間教案1

        蒙氏數(shù)學:

        《認識時間(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系,辨別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

        2、嘗試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表示事情先后順序的詞語。

        3、培養(yǎng)秩序感,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綠豆芽生長過程各階段的圖片(剛放進水里的豆子、已發(fā)出根須的、長出小葉片、長成長長豆芽的各一種)。

        2、學具準備:彩筆、鉛筆。

        3、《操作冊》第4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小豆芽。教師帶領幼兒在線上邊念兒歌邊做模仿的動作。

        2、集體活動。

       、俪鍪揪G豆芽圖片,任意擺放。請幼兒按其先后順序排列,并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和這樣擺的理由。

        小結:動植物的生長過程是有時間順序的,先長出什么,再長出什么,最后長出什么。

        ②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昨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今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明天打算做什么。體會昨天已經(jīng)過去,明天還沒到來。練習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表示時間概念的詞。

       、劢涣餍〗Y,展示有創(chuàng)意的排序作品。

        3、分組活動。

        做《操作冊》第7頁。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讓幼兒收拾整理學具。

        活動延伸:

        1、完成《操作冊》第4冊第7-8頁活動。

        2、在一日活動中經(jīng)常使用時間段提醒幼兒,使幼兒體驗到時間的變化,如:現(xiàn)在是早操(游戲、活動、離園)時間到了,請大家在5分鐘內(nèi)收拾好物品,準備戶外活動......

        3、每日離園前幼兒互相說一說昨天做了什么事,今天做了什么事、明天將要做什么事等。

        教學資源

        小豆芽

        小豆芽,歪歪嘴,

        胖嘟嘟兒沒長腿,

        沒長腿,咋走路?

        蹲在水里打呼嚕,

        睡一覺,醒來了,

        伸出小腿踩高蹺。

        《認識時間(二)》

        活動目標:

        1、了解1個星期有7天,初步感知“星期”是一個時間單位。

        2、嘗試使用表示時間概念的詞語,初步建立以“星期”為單位的.時間概念。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星期轉盤”,教師繪制的一周天氣表格。

        2、學具準備:一星期的星期卡片、白紙、油畫棒、剪刀、固體膠、鉛筆。

        3、《操作冊》第4冊第9-10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興趣之歌。幼兒一邊唱歌一邊走線。幼兒7人一組,報數(shù)1-7.報1的幼兒是星期一,報2的幼兒是星期二。。。報7的幼兒是星期天。當唱到星期幾時,相應星期的幼兒就蹲下,如唱到星期一時,報1的幼兒就蹲下,唱第二遍時,相應的幼兒就可站起來。

        2、集體活動。

       、俪鍪尽靶瞧谵D盤”中的“星期盤”,請幼兒點數(shù)一周有幾天,分別是星期幾,說說一星期中星期幾到星期幾要上幼兒園,星期幾到星期幾在家休息。

        ②請幼兒說說今天是星期幾,并在“星期盤”上指出來,昨天呢?明天呢?

       、鄄僮鲗W具“星期盤”,進一步鞏固對星期的認識。

        教師提問:今天星期幾,什么天氣,你在做什么?幼兒依次轉動轉盤。如,教師說“今天星期一,天氣晴,我們在唱歌”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星期轉盤”。幼兒兩人一組,任意轉轉盤,互相說說1周的7天是什么天氣,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事情。

        第二組:幼兒將一星期的星期卡片順次粘貼在空白表格中第一行“星期”的后面,再根據(jù)教師出示的一周天氣表,在星期卡片的下面畫出相應的天氣標志。

        第三組:做《操作冊》第9頁。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讓幼兒收拾整理學具。

        活動延伸:

        1、完成《操作冊》第4冊第9-10頁活動。

        2、每天點名后問幼兒今天星期幾,天氣如何,并請值日生記錄下來。

      認識時間教案2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學習鐘面上的時刻,能更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 經(jīng)歷1分的時間,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3. 在認識時分的過程中,培養(yǎng)觀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tài) 度。

        教學重難點:

        正確地用1分1分數(shù)的方法讀取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出課題

        1、故事引入。

        小朋友,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上一次小白兔輸?shù)煤懿环䴕,于是它約小烏龜?shù)讲賵霰荣,看誰先跑完一圈,還請小紅當裁判。它們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小紅一說開始,它們跑起來。

        2、提出問題。

       。1)它們所跑的.路程一樣長嗎?小烏龜跑了多少?小白兔跑了多少呢?

       。2)他們所用的時間相同嗎?

        3、引出“鐘表”。

        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一直在進行這樣的龜兔賽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關于鐘表的知識。

        4、你能在你的鐘或表上撥出這些時間嗎?

        7:35 11:05 3:55 5:25

        二、新課教學

        1.感受一分鐘。

        (1)(演示:分針從12起走動1小格。)分針走1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分。

        時間像看不見的小馬車,不停地向前走,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段一分鐘的音樂,感受一下一分鐘是多長時間。

        2.讀寫幾時幾分(例2)。

       。1)5分5分地數(shù)。

        顯示4時15分的掛圖。觀察后提問:

        師:這個鐘面所表示的是什么時刻?你是怎樣知道鐘面所指的時刻的呢?

        小結:先看時針,時針剛過4時,所以是4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著3,5分5分地數(shù),正好是15分,所以鐘面上是4時15分。

       。2)1分1分地數(shù)。

        顯示4時19分的掛圖。你知道這個鐘面上的時刻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學生討論,匯報:A、先看時針是4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1分1分地數(shù)是19分,所以是4時19分。 B、先5分5分地數(shù)是4時15分,再接著1分1分地數(shù)是4時16分、4時17分、4 時18分、4時19分;C、也可先5分5分地數(shù)是4時20分,再往回數(shù)1分,就是4時19分。

       。3)分組討論兩種寫法并寫出來

        4、數(shù)學書上82面第二題上的時間,你會不會寫?試試看。

       。▽W生匯報,老師及時糾錯。注意:要看清楚分針所指的位置,數(shù)清小格;注意數(shù)字所對應的小點;電子寫法,不滿10分的要在分鐘的前面加0。)

        三、活動展開。

        如果數(shù)字旁邊沒有小格數(shù)字來幫助,你還會認出鐘面上的時間嗎?

        1、讓學生小組合作認識時間:小紅是個會合理安排時間的好孩子,和同桌說說,她是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事情?

        2、學生匯報每幅圖所配的時間。學生匯報時老師加上品德教育的語言:

       。1)、她按時起床從不睡懶覺。

       。2)、她吃飯的時候,從不挑食。

        (3)、她寫作業(yè)的時候,不但坐姿正確,而且書寫工整,非常認真。

       。4)、她每天按時睡覺,不貪玩。

        我們也要像小紅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3、看時間說說,這時自己在做什么?

        老師這個鐘面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平時這個時間你在做什么呢?

        4、撥鐘,學習再過幾分是幾時幾分:

       。1)老師撥鐘:3時2分,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再過3分鐘是幾時幾分?

       。2) 7時11分,學生說出時間,并說說再過4分鐘是幾時幾分?

        5、畫分針:(7時17分) (5時多)

        學生匯報,注意5時多的時針比較接近6,所以這個時間接近6時。

        在我們學本領的時候,時間一分一秒悄悄地從我們身邊走過,她不能倒流,我們要學會珍惜現(xiàn)在的時間,好好學本領,開開心心度過每一天。

        6、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準確認識時間,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的有關時間的知識。

        四、課后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怎樣學到的?

        師: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對你們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時間是人類所擁有的全部財富。希望你們珍惜每一分鐘,讀好今日書,成為明日才!

      認識時間教案3

        第1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90、91例1、例2及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讀、寫幾時幾分。

        2、使學生知道1時=60分。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拔矣幸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你能說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時間嗎?(教師板書)

        看來同學們都能用我們學過的整時或用幾時半表示時間,還有些同學能用8:10的形式來表示時間。

        同學們,你們又知道現(xiàn)在是幾時嗎?(出示現(xiàn)在的時間鐘面),師: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時間。(板書課題)

        2、認識鐘面。觀察鐘面,通過上學期的學習,我們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說一說。

        二、新知。

        學習指導:

        1、認識時間:分

       。1)引導學生觀察分針。(演示分針走1小格)

        分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1分。

       。2)一邊演示,一邊提問:

        A、分針指著1是幾分?為什么?(一個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

        B、分針指著4是幾分?為什么?

        C、分針指著7是幾分?為什么?

        D、分針指著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幾分呢?為什么?這里剛好是經(jīng)過了幾個時呢?

        2、認識時。

        鐘面演示:移動時針,讓學生說出走到幾時了,要注意引導。得出結論:時針從一個數(shù)字走到下一個數(shù)字經(jīng)過的時間是1時。認識:1時=60分。

        3、認識時間。

       。1)教學例1第一個鐘面。(兩種表示方法在上學期已學過,寫9時25分時,9:25)

       。2)看鐘面寫時間。(在此讓學生注意在寫9時25分時,要在兩點后面加一個“0”寫作:“3:05”)。

        三、動的手實踐、鞏固新知。

        1、教師拔鐘,學生說時間。

        2、兩個同學為一小組,一個同學拔鐘,另一個同學說時間。

        3、教師說時間,學生拔鐘。

        四、教學效果測評

        1、寫出鐘面上的時間

        2、連一連

        3、完成練習二十三1、2

        第2課時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92例3及練習二十三4—6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景,體會和判斷兩個時刻之間經(jīng)過了哪些時刻。

        2、鞏固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

        3、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重點:

        判斷兩個時刻之間經(jīng)過了哪些時刻。

        教學難點:

        判斷時間的合理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鐘面上一共有()個大格,每個大格分成()個小格。鐘面上一共有()個小格。

        2、分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分。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1小時。時針走1小時,分針正好走(),是()小時。()分=()時。

        3、填一填

        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是()分,再加上()分就是1小時。

        4、根據(jù)“小公雞和小豬的故事”寫時間

        學生認真的看鐘面上的時間,寫一寫;

        二、引出新知

        1、談話揭示課題:讓我們運用這些時間的知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時間問題。

        2、學習指導:

        出示例3,主題圖:

        (1)7:15——明明和小伙伴在鍛煉身體;

        明明說:我做完作業(yè)才去踢球。小伙伴說:10:30,我們還要一起去看木偶劇。

        9:00————明明說:做完作業(yè)啦!

        提問:明明可能在下面的哪個時間去踢球?(7:459:1510:50)

       。2)小組討論后,集體分析。

       。3)驗證答案。

       。4)小結:解決這類問題要先看知道了什么,再思考怎樣解答,最后驗證解答是否正確。

        三、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4、5、6,逐題分析,集體訂正。

        四、課堂檢測:

        小紅周六的作息表:

        1:40—2:10看書2:10—2:50做數(shù)學作業(yè)2:50—3:30做語文作業(yè)

        3:30—5:00鍛煉5:00—6:10看電視

       。1)2:3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2)4:0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3)5:20的時候小紅在做什么?

        (4)小紅做什么的時間最長?做什么的時間最短?

        五、總結與拓展

        1、說說這節(jié)課的收獲。

        2、請你回家統(tǒng)計你和爸爸、媽媽一天的時間安排。

        第3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認識時間的方法,正確地讀寫鐘面時間,進一步明確“1時=60分”;

        2、進一步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正確迅速的讀時間;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正確地在鐘面上撥時間,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作息時間。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通過兩天的學習,你們學會了什么?今天老師要考考大家,給大家設了5個關卡,有信心過關嗎?

        二、闖關游戲

        1、第一關:認一認鐘面上的時間,說一說,寫一寫。

        2、第二關:畫出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

        3、第三關:根據(jù)時針判斷時刻。

        4、第四關:簡單的時間計算,寫出相應的時間。

        5、第五關:把時間與相應的活動連起來。練習生活說說自己的作息時間。

        三、課堂小結

        關于時間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四、練習

        完成練習二十三7、8、9、10、11,逐題完成,集體訂正。爸爸、媽媽一天的時間安排!

      認識時間教案4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106107頁練習二十第511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熟練掌握混合運算的兩步計算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按順序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二、運算順序練習。

        1、口答下列各題的運算順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學生小結混合運算

        算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三、計算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5題。

        獨立完成比較異同之處。

        問:為什么題目中的'數(shù)字相同,但結果不同?

        指出:計算時要看清運算符號,弄清運算順序。

        2、完成練習二十第7、8題。

        3、小結: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時都要按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計算要注意格式。

        四、應用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二十第9、11題,分別說出解題思路。

        2、小結:解答連續(xù)兩位應用題所求的第一個問題是第二個問題的一個已知條件。

        五、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十第6、10題。

      認識時間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這些詞匯。

        2、讓幼兒初步感知晝夜更替的概念,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時間觀念。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看圖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時間。

        1、認識早晨。出示早晨圖:圖上有什么?這是什么時候?(早晨)為什么?(因為太陽升起來了,小朋友在洗漱)帶幼兒念讀詞語:早晨。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該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來園參加晨間鍛煉。

        2、認識白天。出示白天圖,讓幼兒說說圖上畫了什么?這是什么時候(白天)為什么?(天上掛著太陽,小朋友在做游戲。)帶幼兒念讀詞匯:白天,F(xiàn)在是白天嗎?(是)為什么?(不開燈,我們可以看到遠處的東西)白天,我們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說。

        3、認識晚上。出示晚上圖片: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時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來了,家里亮著燈,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在看電視)帶領幼兒念讀詞匯:晚上。晚上,街上的路燈會亮嗎?如果沒有路燈,我們能看得清嗎?(不能)讓幼兒說說晚上在家干什么?

        4、認識黑夜。出示黑夜圖:圖上有什么?是什么時候?(黑夜)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電燈關了,小朋友在床上睡著了)帶幼兒念詞匯:黑夜。讓幼兒說說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圖片上的小朋友一樣睡著了。教育幼兒早睡早起。

        二、了解時間的晝、夜更替。

        1、早晨我們小朋友起床后,上幼兒園。白天我們一起游戲,晚上我們回家,夜里就睡覺休息。第二天我們又開始活動,一天又一天地過去,小朋友就慢慢地長大了。

      認識時間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知道鐘面有12大格,60小格,了解時、分的關系,知道1時=60分。正確讀寫鐘面上的任何時刻。

        3.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會讀寫幾時幾分。

        2.知道1時=60分。

        三、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鐘表。

        四、教學過程

        1.生活質(zhì)疑,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請大家看屏幕,誰能說說我們班的同學在做什么呢?

        生:這是早上我們在站隊準備進教室。

        師:對,你能說說我們在早上什么時刻到校嗎?

        生:早上7時30分。

        師:這幅圖上我們在干什么?是什么時間呢?

        生:這是我們上課的時間上午8時。

        師:你能用兩種方法表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能。

        師指名板演(7時30分 7:30 8時 8:00)

        師:整時和半時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大家看這幅圖,你能說出現(xiàn)在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10時45分,同學們正在做眼操。

        師:你對有關時間的知識了解得真多,老師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磥沓苏麜r和半時,生活中還有許多時刻也需要我們來認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認識幾時幾分。

        板書:認識時間——幾時幾分

        2.認識鐘面。

        師:你們想快速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刻嗎?

        生:想。

        師:好。那我們首先要了解鐘面上都有什么,請你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和同桌說一說,看誰說得最有順序,有條理。

        生:時針和分針,12個數(shù),大格,小格)

        生: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tài)演示:12個數(shù)把鐘面分成了12個大格。)板書:12個大格

        師:每兩個大格中間有多少個小格呢?

        生:(5小格)

        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師:從12到1中間有5個小格,從12到2中間一共有幾個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么12到3呢?12到每一個數(shù)中間各有多少個小格,你能算一算嗎?把它填在書p81上。

        集體訂正。一共是多少個小格?板書:60個小格

        師:分針每走一個小格就是1分,你們看他從12走到1,是幾分?從12走到2呢?

        對口令的游戲:分針指1,是分

        分針指2,是分

        分針指3,是分

        分針指4,是分

        分針指5,是分

        分針指6,是分

        分針指7,是分

        分針指8,是分

        分針指9,是分

        分針指10,是分

        分針指11,是分

        分針指12,是分

        師:分針走1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是1分;分針走了幾個小格,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幾分;那分針走一圈,經(jīng)過的時間就是60分。

        3. 讀寫鐘面時刻。

        師:我們知道了分針指幾相對應的分鐘數(shù),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xxx同學的作息時間。

        黑板貼出三個鐘面圖:

        早上出門 午休時間 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

        學生嘗試用兩種方法表示,說出自己的方法。

        7時5分 11時35分 2時20分

        7:05 11:35 2:20

        師:注意5分不足10分時,要在5前面寫0占位。

        師小結:要讀出一個時間,必須根據(jù)時針和分針的位置來共同確定。先看時針剛走過數(shù)幾就是幾時多,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大格,就是幾個5分,這時鐘面上的時刻就是幾時幾分。

        這是下午大課間結束的時間(2:55)你知道這是幾時幾分嗎?

        我們在看時間的時侯,不但要看清楚時針和分針,還要注意時針和分針之間的聯(lián)系,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時和分的關系。

        4、 時分關系

        師:老師撥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快速地記下鐘面上的時刻。

        出示鐘面(12時),學生自己寫時間;

        分針、時針同時開始轉動,當停下來時(12時30分),學生自己寫時間;

        再次轉動分針和時針,停下來時(1時),學生再寫時間。

        出示(12時和1時兩鐘面)

        師:比較一下,時針和分針各是怎樣變化的?

        生:時針從12開始轉動,轉到了1,走了一大格,是一個小時。

        分針從12開始轉動,又回到了12,轉了一圈,是60分。

        師:時針和分針同時開始轉動,同時停下,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了嗎?

        生:1時=60分

        5、拓展練習

       。1)師:同學們,你們想了解老師的時間安排嗎?那老師就給你們看看我的作息時間表,你能說說老師什么時間要做什么事嗎?(學生說)

        你能把這些時刻用兩種方法表示出來嗎?

        集體訂正。這是我每天的時間安排,希望同學們在學過認識時間一課后,也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師:其實,在我們的教室里就有一句話,它時刻提醒著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這句話在哪里,誰找到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拓展延伸:

        師:請同學們在你的鐘表上撥出8時5分,那么如果再過3分鐘你會撥嗎?你能讀出這個時刻嗎?

        生:再繼續(xù)撥到8:08,學生讀時刻。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嗎?

        生:奧運會開幕式。

        師:對了,就是在2008年的8月8日,晚上8時8分,第29屆奧運會就要在北京召開了,讓我們一起為中國加油,為北京加油!

        6、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是怎樣學到的?

      認識時間教案7

        目標:

        復習鞏固1——7的序數(shù),2——6的鄰數(shù)。

        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星期轉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的小組數(shù)相同)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幼兒知識經(jīng)驗準備:學習另以內(nèi)的序數(shù)和鄰數(shù),通過掛歷、臺歷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1——7序數(shù),2——6鄰數(shù)(1)復習序數(shù):出示1——7數(shù)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組數(shù)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并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shù)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shù)字表示。

        (2)鞏固鄰數(shù):以“數(shù)字娃娃找鄰居”的游戲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shù)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

       。1)聽童話《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后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里講到誰?(師出示星期媽媽的圖片)她想干什么?幼兒回答后,老師交代本節(jié)課新授內(nèi)容是認識“星期”,并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她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請幼兒在聽一邊故事。

        (2)再次聽故事邊講邊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一至星期日的順序),然后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后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轉盤游戲:找鄰居(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可請個別幼兒操作)規(guī)則:轉動轉盤后,指針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戲反復進行4——5次。

        突出強調(diào):星期日的鄰居是誰。ㄒ庠谕黄菩瞧诘闹芷谛赃@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個星期開始)3、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X的兩個鄰居是星期X和星期X。

        4、活動評價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談談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5、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七名幼兒一組,分別帶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先發(fā)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好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來由星期二、三……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戲延續(xù)進行。

        星期媽媽和孩子們星期媽媽一連生了七個孩子,她皺著眉頭說:“我還得給他們?nèi)∑邆好聽的名字呢!”

        星期媽媽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非?蓯,非常漂亮,于是她高興地說:“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彼呎f邊伸出手指,輕輕地點著孩子們的腦袋說:“梅花、桃花、蘭花……”可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跟花兒們的名字一樣了嗎?”

        反思

        一、緊扣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凸顯數(shù)學活動中的挑戰(zhàn)性。

        在以往的數(shù)學活動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基本已經(jīng)具備了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教師只需幫助其提煉經(jīng)驗即可,如果還只是延續(xù)此類內(nèi)容,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對于幼兒來說,真正的學習動力來自于活動本身,想讓他們穩(wěn)定地沉浸在數(shù)學探索、操作活動中,就必須給他們提供一個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需要通過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情境,而這個挑戰(zhàn)性又不能脫離生活,因此結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動,能極大的滿足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并且此類推算也能為生活服務。

        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凸顯數(shù)學活動的趣味性。

        很多時候,我們會簡單地認為,用教語言的方法來教數(shù)學,盡量多講,多操

        作,多練習,孩子自然就會了,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依靠自己的經(jīng)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數(shù)學,而這種主體的理解必須基于內(nèi)在的需要和興趣,整個活動,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媽媽和她的寶貝,小豬送蛋糕等形式,讓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學習數(shù)學,教與學其樂融融,相得益彰。

      認識時間教案8

        活動目的:

        1、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為什么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并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自制日歷一大張(要求數(shù)字盡量寫大)。

        2、回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發(fā)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老師自制的日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知道這就是“日歷”。

        二、認識日歷。

        1、根據(jù)大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并向幼兒介紹每一大格內(nèi)是一個月的日歷,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并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shù)加起來共有365天。

        2、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歷,回答問題:

       。帷⒁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子里的數(shù)字來回答)

       。狻槭裁从械母駜(nèi)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師講故事后小結:此日歷使用至今,規(guī)定為一月大,二月平,……(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日歷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shù)給幼兒看)。

        3、繼續(xù)教幼兒看日歷,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nèi),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自己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三、幼兒嘗試看日歷。

        1、給每組幼兒發(fā)一張全年日歷,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說出日期,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幾次后二人互換。

        2、提問幼兒: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師問:20xx年你們有多大了?那時你們想干什么事?(請幼兒自由發(fā)言。)

        四、鞏固提問: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幾個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幾天?

        回答完后,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問題,就回答什么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五、欣賞詩歌《時間伯伯》,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六、各種日歷展覽。告訴幼兒,日歷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墻上的叫掛歷,貼在墻上的單張日歷叫墻歷,放在桌上的叫臺歷,還有小日歷卡,有的手機上也有日歷。

        最后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歷,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

        活動延伸:

        1、家中,讓幼兒從日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并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歷。

        2、教室里掛一個日歷,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附詩歌:時間伯伯時間伯伯時間伯伯,你是偉大的旅行家,你從不停止自己的腳步,從過去走到現(xiàn)在,從昨天走到今天,從現(xiàn)在走向將來。時間伯伯,叔叔阿姨告訴我們,“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一定愛惜你,跟隨你的腳步,做時間的小主人。

      認識時間教案9

        1.時刻的認識應與學生熟悉的作息時間緊密聯(lián)系

        另外:要了解學生對鐘表、時間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從學生已有的時間經(jīng)驗出發(fā)進行教學。教學時,可以借助掛圖讓學生說一說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再引導學生觀察鐘面,說一說關于鐘面知道些什么。然后,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借助在鐘面上數(shù)一數(shù)、撥一撥的操作,探索“填一填”中的幾個問題,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書上。最后,進行匯報交流。

        2.在體驗活動中,認識分、秒的關系

        通過“1分能干什么”的實踐活動,體驗1分的長短。 知道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時間單位的換算,培養(yǎng)時間觀念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材首先通過具體活動,如“數(shù)心跳”、寫字、拍皮球等,來感受1分的長短;再通過實踐活動獲得估計時間長短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時間觀念;最后,聽一聽秒針走動的嘀嗒聲,感受1秒的時間長短,引出比1分還短的時間單位“秒”,觀察鐘面了解1分=60秒。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中,不僅能體驗時間的長短,而且能體驗一分能讀能寫許多字,能做不少事情,體會時間的價值,甚至重大的體育比賽是在最后一分決定勝負的,把抽象的時間概念變成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從而懂得去珍惜時間。進行“數(shù)心跳”的活動時,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學會數(shù)脈搏的方法。

        ●教學建議:

       、僮屆總學生都有體驗的機會

       、谝砸龑W生自己發(fā)現(xiàn)分與秒的關系

        3.課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體驗時間的活動。另外,“作息時間表”的制作可以根據(jù)本班的具體情況填寫,也可以讓學生填每天自己喜歡的活動的起止時間。通過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養(yǎng)時間觀念與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結合生活情境,體會時刻與經(jīng)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會根據(jù)鐘面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通過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學生要學會計算經(jīng)過的時間(難度控制在分針指的時間5分的倍數(shù))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鐘面,認識時、分,知道1時=60分。

        2、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認識鐘表上的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也是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基礎。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zhì)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xiàn)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應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把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教學。

        “我們贏了”是結合“北京申奧成功”這一情境,讓我們記住這一歷史時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時08分。用記載著這一歷史時刻的鐘面,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鐘面的認識,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抓住機會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心時事。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時已經(jīng)學過了鐘面的簡單知識并會認識整時和整時半。但有關時間的認知顯得有些混亂,對時針和分針表示的意義分辨不清,多數(shù)孩子還不能讀出準確的時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北京申奧成功的畫面。

        師: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班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全國人民都歡欣鼓舞非常激動。

        你知道是幾時幾分申奧成功的嗎?

        學生也許猜不出,課件在畫面旁出示鐘面圖,讓學生嘗試認識此時的時刻。(多數(shù)學生認不出。)

        [設計意圖:通過令人振奮的畫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二、復習鞏固,探索新知

        為了能夠在2008奧運會上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運動健兒們正在刻苦地訓練,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為祖國爭光!

        師: 現(xiàn)在老師帶領大家到訓練基地去看一看.

        師:瞧!這是為記錄運動健兒訓練用的一面鐘。

        1、 說一說你對鐘面了解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完成第64頁的填一填。

        [設計意圖:一年級時已經(jīng)學過了鐘面的簡單的知識,這部分讓學生暢所欲言回答,喚起學生的經(jīng)驗。] 2、認識整時和整時半

        出示鐘面圖(7時、9時半)

        師:誰會讀這個時刻?

        你能總結出讀整時和整時半的方法嗎?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nèi)容學生在一年時已經(jīng)掌握,為下面內(nèi)容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3、認識幾時幾分

        出示鐘面圖(7時45分、9時零5分、10時55分、3時42分)

        師:現(xiàn)在的時刻你會讀嗎?你能總結出來讀幾時幾分的方法嗎?請在小組內(nèi)討論一下。

        師:剛才小朋友們討論的真熱烈,現(xiàn)在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一下怎么讀以及總結出來的方法。

        組1代表:時針過了幾大格就是幾時,再一格一格的數(shù)分針經(jīng)過了多少小格,過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然后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組2代表:時針過了數(shù)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指向幾,拿這個數(shù)乘5,得數(shù)就是幾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組3代表:如果分針不是正好指向數(shù)字,看過了數(shù)幾,拿這個數(shù)乘5,得數(shù)再加上旁邊的小格,總得數(shù)是幾就是幾分。

        組4代表:分針指向11時,用60—5=55分,這樣算分比較簡單。

        教師小結:先看鐘面上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從12起走了幾個小格,就是幾分,合起來就是幾時幾分。

        [設計意圖:這部分知識是本節(jié)的難點,利用學具通過小組內(nèi)充分的交流、合作中,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合作、探討、交流的能力。]

        鞏固練習

        做游戲,讀時刻

        (1)“我撥你讀”

        師:老師現(xiàn)在要教大家玩一下游戲,大家想不想玩呀?(學生熱烈響應)

        師:老師現(xiàn)在要請一名小朋友和老師先做一個示范,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和老師配合一下?(教師撥出一個時刻,讓學生讀出來幾時幾分)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們是不是全部都明白怎么做這個游戲了?明白以后請同桌之間合作完成這個游戲。

        (2)“我讀你撥”

        師:剛才的游戲大家完成的非常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再教小朋友們另外一個游戲,請一名學生和教師做示范完成游戲“我讀你撥”,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

        [設計意圖: 在這個互動游戲活動中,不但深化了所學知識,也進一步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小朋友都學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北京成功申辦2008奧運的確切時間。

        生2、我知道了時針和分針的關系,就是1時=60分。

        生3、我以前只會讀整時刻和整時半,今天又學會了怎么讀幾時幾分。

      認識時間教案10

        一、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shù)學第二冊第81頁。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讀、寫鐘面時刻,知道1時=60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善于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3、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刻,掌握時間的兩種寫法;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及其進率。

        四、教學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進率1時=60分,能夠正確讀出接近整時又不到整時的時刻。

        五、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鐘面模型、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早上老師6點半鐘起了床,7點吃過早飯,8點不到就到了學校,你能說說自己是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到校的嗎? 指名學生回答。

        師:那你們是怎么知道這些時間的。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二)觀察操作,探究新知

        1、觀察感知,認識鐘面

        學生觀察鐘面模型,媒體出示鐘面。教師提問,鐘面上有些什么?(12個數(shù),時針、分針,格子)

        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大格?(動態(tài)演示,12個數(shù)字把鐘面分成12個大格)

        每一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動態(tài)演示:每個大格里5個小格) 從12到1里面有5個小格,從12到2里面有幾個小格呢?你是怎么想的?12到3呢?你知道每個數(shù)對應的小格數(shù)嗎?同桌的同學先討論討論,再打開課本第81頁,在括號里填出相應的數(shù)。

        填好后,多媒體核對答案。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60個)

        2、交流匯報,認識時分

        師:如果給這鐘接上電源,會怎樣?(鐘會走動)

        師:知道他們怎樣走動嗎?(多媒體演示時鐘的走動)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時針走得慢,分針走得快,時針走1格是1小時,分針走1格是1分鐘。

        師:下面我們加快它們的速度,男同學觀察時針,女同學觀察分針,看它們分別走了多少?(多媒體演示)

        時針從開始到停止走了1大格,就是1小時;分針從開始到停止走了1大圈,就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

        師:那它們剛才是同時開始,同時停止,這又說明了什么?(經(jīng)過的時間是一樣的,也就是1小時=60分)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同時觀察時針和分針,看它們分別走了多少?(多媒體演示)時針走了1小時,分針走了60分,1小時=60分。

        3、動手操作,認讀時刻

        師:學了那么多,你自己會看鐘表嗎?

        媒體演示:3時、5時、11時的鐘面。學生自由說出鐘面上表示的`時刻,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學生回答。

        媒體出示鐘面,有時時針不是正好指著幾時,如9時5分。 師:現(xiàn)在鐘面上的時刻你認識嗎?說說你是怎樣看的?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時針經(jīng)過幾,就是幾時多,多多少,看分針走了多少小格。

        師:我們來撥3時10分。

        學生在鐘面模型上撥,指名校對,全體評議。

        師:他撥得對嗎?為什么時針要比3過一點點?告訴你的同桌。 師:請再撥5時45分,同桌先互相檢查撥得對不對,大家再討論時針、分針該指哪兒?

        往后,像這樣幾時多,特別是接近整時的時刻,大家一定要仔細觀察,準確判斷。

        4、結合實際,識記時刻

        師:我們剛才看的時間是9時5分,你能記下來嗎?

        學生發(fā)表各種意見。

        你覺得哪些記法對?哪種記法好?你在哪見過這種記法?

        師生共同討論總結時刻的兩種表示方法。

        師: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有這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出示本校作息時間表,學生認讀)

        師:我們的學習、生活都有一定的作息規(guī)律,這張作息時間表就提醒我們要養(yǎng)成遵守時間,科學安排學習、生活的習慣。

        (三)反饋練習,深化理解

        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

        你們會用今天學的方法看鐘嗎,這兒有個小朋友的時間安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芳出場,畫外音: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芳,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我要學會獨立生活。自從我學會看鐘以后,我的生活安排得有序多了,你能說出我什么時候干什么嗎?

        小芳講述自己的一天,請學生回答她的作息時間。

        看來大家都會讀時間,你們會寫時間嗎?請同學們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時間用兩種方法寫下來。

        (四)全課小結,揭示課題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能給這節(jié)課取個名字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課題。

        (五)親身體驗,強化觀念

        師:現(xiàn)在請你們趴在桌上靜靜地休息1分鐘。你覺得1分鐘怎么樣?

        師:1分種就覺得那么長,我們上整整1節(jié)課再加兩個課間十分

        鐘才1小時,那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鐘,讓我們好好利用下一分鐘的時間吧!

        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干自己喜歡的事,愉快地度過本課的最后1分鐘。

      認識時間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shù)字。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整時的認讀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會看鐘表上的時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鐘面、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

        課件出示:先發(fā)出鐘表走的聲音,然后出現(xiàn)分針、時針,接著依次出現(xiàn)1~12的數(shù)字,最后形成鐘面。

        師:這是什么聲音?

        板書:鐘表。

        2、說一說。

        (1)鐘表有什么作用?

        (2)你了解鐘表的哪些知識?

        設計目的:利用課件初步熟知鐘面的組成部分,為后面制作鐘面做好鋪墊,通過學生自由發(fā)言,加強鐘面與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方便教師了解學生掌握鐘表知識的程度,并以此作為調(diào)整課堂教學思路的主要依據(jù)。

        二、自主探索

        1、制作鐘面。

        師:想認識鐘表得先了解鐘面,你們想做一個嗎?

        (1)(指著大屏幕)請同學們先觀察鐘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組中討論做鐘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組同學打開時鐘爺爺?shù)亩Y物(一個畫有格子,但沒有寫數(shù)字的鐘面,一枝彩筆,一個按鈕,沒有給學生時針和分針。)

        (3)小組合作制作鐘面。

        學生產(chǎn)生質(zhì)疑:時鐘爺爺給的材料不能制作鐘面。

        師:還差什么呢?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請每個小組派代表到老師這里來取時針、分針。

        (學生活動)

        2、介紹鐘面。

        師:誰愿意把你們組做的鐘面介紹給大家。

        (學生自由發(fā)言)

        小結;

        時針、分針、12個數(shù)、12個格組成一個漂亮的鐘面。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shù)、12個格分別閃爍)

        設計目的: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觀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觀察已有的鐘面模型改為小組合作制作鐘面。在制作時我又有意不給學生時針、分針,設置障礙,讓學生體會時針、分針在鐘面中的重要性,也潛伏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認識整點時刻和時針、分針有密切關系。

        3、認識整點時刻。

        (1)學生嘗試撥鐘。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在小鐘面上撥出自己最喜歡的.時刻。

        選3個撥整點時刻的學生上講臺。

        a、請他們把撥好的鐘面放在實物投影上。

        b、再請這些學生分別給同學們說一說撥的是幾時,是怎樣撥的。

        師:剛才這些同學說得真好,他們說×點、×點、×點是生活用語,在數(shù)學中我們說×時、×時、×時。

        板書:×時、×時、×時。

        師:這些時刻都屬于整點時刻。

        (2)觀察比較。

        討論:小組同學一起觀察、討論這三個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指著什么數(shù)。

        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得出認識整點時刻的方法。

        小結: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教師把3個鐘面上的分針添上紅色,再次提醒學生注意整點時刻的分針指著12。)

        (3)練習。

        a、教師撥時刻,學生指認(4時、9時)。

        師:9時,你一般在干什么?

        b、學生撥時刻。

        請學生撥出上午上課的時刻和下午上學的時刻。

        師:你們遲到了嗎?

        師:看來大家都很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

        c、同桌同學互撥互說。

        設計目的: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放手讓學生自由地在鐘面上撥出喜歡的時刻,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認識整點時刻的方法,來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4、認識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

        (1)出示:7:00。

        師:你見過這種時間嗎?認識嗎?你在哪里見過?

        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種電子表示法是怎樣表示7時的。

        小結:在兩點右邊寫兩個0,左邊寫幾就是幾時。

        (2)練習。

        你能把黑板上的×時、×時、×時用電子表示法表示嗎?

        (集體訂正,做對的同學請畫面小紅旗表揚自己)

        三、綜合運用

        1、找朋友。

        課件出示:游樂場的草坪上許多可愛的小動物在玩找朋友的游戲(配上找朋友的兒歌)。

        動物們分別戴上上面的鐘表頭飾。

        師:請同學們幫小動物找找好嗎?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2、看表演。

        課件出示:小猴去看海獅頂球節(jié)目,來到表演館門口被大象伯伯擋住,大象伯伯說:“小猴,要過1個小時才開始!毙『锟纯词直。

        師:你會認小猴的手表嗎?這時的時刻是多少?你知道海獅頂球節(jié)目開始的時間嗎?

        師:小猴和你們一樣聰明,10時他準時來到表演館。那我們就和小猴一起觀看海獅頂球吧。

        (課件展示海獅頂球)

        3、出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圖”。

        a、小組合作。

        每組發(fā)一張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圖(教科書第92頁)。

        要求:小組合作分別給每幅圖配上相適宜的時間,為小明合理地設計一天。

        b、集體評價。

        哪個組安排得最合理。

        師:希望大家能合理安排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設計目的:學生經(jīng)過自主探索這一環(huán)節(jié)后,已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所以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一些具有坡度的題目,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并配上有趣的動感畫面,增強學生的解題興趣。特別是為小明設計一天的時間安排,讓學生感受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同時幫助學生養(yǎng)成合理安排時間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是什么?

        設計目的:讓學生體驗收獲的喜悅,這是學生健康情感發(fā)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共同享受學習的樂趣。

      認識時間教案12

        課題生成:

        幼兒數(shù)學活動要求教師們在活動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兒真正理解一個數(shù)學概念,并掌握這一概念的的屬性。“星期”這一時間概念的屬性之一是其順序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之二是其周期性(七天一循環(huán),周而復始)。因此,此數(shù)學活動宗旨就是讓幼兒理解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即“周”這一概念。其次、還要注意到緊密聯(lián)系幼兒已有的序數(shù)、鄰數(shù)的知識,聯(lián)系幼兒生活中天天伴隨“星期×”的經(jīng)驗,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課題名稱:認識時間“星期”(大班數(shù)學活動)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shù),2~6的鄰數(shù)。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方面:錄音機、多媒體計算機各一臺,錄有童話電《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磁帶一盒。星期轉盤游戲的課件,星其盤操作材料若干套(與幼兒小組數(shù)相同)。

        幼兒知識經(jīng)驗準備:學習了7以內(nèi)的序數(shù)和鄰數(shù),通過掛臺歷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1~7序數(shù),2~6鄰數(shù)(3分鐘左右)。

        (1)復習序數(shù):出示1~7數(shù)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助數(shù)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并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誰呀;數(shù)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shù)字表示。

        (2)鞏固鄰數(shù):以“數(shù)字娃娃找鄰居”的游戲形式進行。 例如:老師以數(shù)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自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18,20分鐘)

        (1)聽文學作品《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的童話故事,第一遍口頭講述故事后提問,童話的名稱及故事里講到誰?(老師出面期媽媽圖片)她想干什么?幼兒回答后,老師交代本節(jié)課新授

        是認識“星期”,并提出以下問題,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顏色的衣服?請幼兒邊聽錄音,邊思考。

        (2)聽錄音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放錄音同時隨故事情節(jié)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星期一期日的順序),然后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

        需要強調(diào)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虧誰……最后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其順序性。

        (3)轉盤游戲:找鄰居(老師示范轉動轉盤,然后町請個別幼兒操作)。

        規(guī)則:轉動轉盤后,指針指到星期×,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戲反復進行4、5次。

        突出強調(diào):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一個星期結束,下一個星期開始)。

        3、幼兒操作活動:轉盤游戲“找鄰居”(8~10分鐘)。

        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一個星期轉盤,一組幼兒輪流轉動轉盤,同組全體幼兒共同講述指針所指星期×的兩個鄰居是星期×和星期×。(意在讓幼兒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感覺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這一時間概念。)

        4、活動評價(2分鐘)。

        引導幼兒與老師一起淡談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玩星期轉盤游戲的感受。

        5、分組進往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戴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日,七個娃娃在一起,快快樂樂做游戲,游戲的名字叫“找鄰居”。

        接著星期一先發(fā)問,我是星期一,我有兩個好鄰居,我的鄰居是幾和幾?其余六個星期娃娃可回答,星期一,星期一,你有兩個子鄰居,你的鄰居是星期日和星期二。

        接下去由星期二、星期三……星期日順次提問,方法同上,游戈延續(xù)進行。

        星期媽媽看著孩子們,想呀想呀,覺得它們都非常可愛,漂亮,于是她高興地說:“有了,好聽的名字有了。”她邊說邊伸個食指,輕輕地點著那排圓溜溜的腦袋:“梅花、桃花、蘭花…~是她只報了三個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這不是同花的名字一樣嗎?”

        星期媽媽又看著孩子們,想呀想,覺得它們都非常聰明,伶俐,于是她叉快樂地喊了起來:“有了,有了,好聽的名字有她邊說邊伸出一個食指,輕輕地點著那圓溜溜的腦袋:“聰聰、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這兒;她叉停住了,“哎呀,不行,這不是跟小腮友們的名字一樣了嗎?”星期媽媽又想,突然,她拍著自己的大腦袋自言自語地說:“啊哈!我真糊涂,七個孩子不正好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嗎?就按他們出生的次序排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七!毙瞧趮寢屨f到最后一個孩子的名“星期七”時,感到這個太別扭了,她想了一下說一天生一個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媽媽取好七個名字,噓了一口氣,高興;“好啦好啦,七個好聽的名字、算取好啦!”

        過了一會,星期媽媽拿來兩件紅色的衣服說:“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個孩子中最小的兩個孩子,就讓他們穿上最漂亮的紅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這五個孩子長得大。星期媽媽說:“給他們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來黑衣服,一邊給他們穿一邊笑嘻嘻地說:“黑衣服,黑衣服,黑出白皮膚,衣服黑,皮膚白,人人見了都喜愛!

        星期媽媽的.孩子們漸漸地長大了,他們不但學會了走路,而且,還經(jīng)常手拉手圍在媽媽身邊,跳起快樂的“圓圈舞”呢!

        效果評析:

        此教學活動以游戲貫串始終。開始部分以“數(shù)字娃娃排隊”“數(shù)字娃娃找鄰居”游戲形式復習鞏固7以內(nèi)的序數(shù)和鄰數(shù),激勵了幼兒學習熱情,為新授作了知識鋪墊。新授部分以幼兒喜愛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向幼兒介紹“星期”知識,幼兒在全神貫注地欣賞中,了解了星期的有關知識,并對星期的順序性、周期性有了粗淺的理解。緊接著通過星期轉盤游戲,幼兒在實際活動中,真正體驗到了星期概念的內(nèi)涵,透徹地理解了星期的順序性,突破了星期周期性這一難點。然后通過活動評價,使幼兒主動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在老師的幫助下得到了整理、概括,在理解的前提下學習運用數(shù)學語言。最后幼兒在有趣的角色游戲中,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學習情況,輕松愉快地結束教學活動。整個活動寓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幼兒在動靜交替的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并獲得成功的喜悅,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好。

        專家點評:

        看到本課題的生成,教師對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把握以及教學方法和步驟的思考,可以看出教師已能對所組織的數(shù)學活動進行理性的思考了,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是一種充滿理性的活動,而我們白教師常常還只是停留在追求教學形式和方法的變化上,能從理解的高度去思考教什么、為什么教、怎樣教的人還較少。希望幼兒教師學會從經(jīng)驗到理論的提升。

        反思與討論:

        淡談你對有關幼兒數(shù)學教學方面理論的了解和認識。

      認識時間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運轉規(guī)律,學習看整點。

        2、養(yǎng)成按時作息,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時鐘模型一個、小時鐘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游戲:猜謎語你見過什么樣的鐘?(鬧鐘、座鐘、落地鐘)鐘有什么作用?(起床)

        2、分發(fā)鐘表,給小朋友每人一個鐘,請幼兒觀察(請你把看到的告訴老師)師:兩個針一樣嗎?

        小結:最短的叫時針,較長的是分針。鐘面上有數(shù)字1-12,數(shù)字緊挨著數(shù)字之間為1格,一共有12格。

        3、《龜兔賽跑》故事導入

        師:誰贏了?

        現(xiàn)在烏龜和兔子又比賽了,兔子代表分針,烏龜代表時針,它們比賽站在同一位置開始比賽。

        (兔子從12跑到12,跑了一圈;烏龜從12跑到1,跑了一格)誰跑得快?分針與時針誰跑的快?那再跑一次,烏龜會走到哪里?

        小結:分針跑一圈,時針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時。

        4、出示三個鐘,請幼兒觀察。

        師:這三個鐘一樣嗎?哪里一樣?有不一樣的地方嗎?請幼兒回答。

        例: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1,師1點整。

       。ǚ轴樦赶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游戲:考考你,請幼兒撥鐘。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來記錄時間?(幾點整就寫幾,兩個點,兩個0,表示整點)

      認識時間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會讀寫幾時幾分(整5分)及半時,知道1時=60分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jīng)歷觀察、操作、游戲等數(shù)學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shù)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zhàn)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會讀寫幾時幾分和半時,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正確讀寫幾時幾分、會讀接近整時的時間。

        教學用具:鐘表模型 學生自備小鬧鐘或鐘面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活導入

        師:小朋友,這是朱老師早上起床的時間,你知道我是幾時起床的嗎?(出示7時的鐘面)

        生:7點鐘

        師:7點鐘是我們生活中的習慣用語,在數(shù)學王國里,它讀作7時。跟老師一起讀一遍

        生:7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是7時呢?

        生:時針指向7,分針指向12,所以是7時。

        師:其他小朋友同意嗎?(同意)

        師:這是我們一年級的時候學過的整時,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認識鐘面刻度

        出示課本81頁主題圖

        師: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師:這個鐘面和我們一年級學過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小組內(nèi)交流)

        師:哪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發(fā)現(xiàn)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

        師:說得真好!小朋友們觀察的非常仔細。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還有12個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個小格。(邊說邊課件動態(tài)演示)

        師:從12到1里有5個小格,從12到2里面有幾個小格?你怎么想的?從12走到3呢?……

        學生完成81頁例1第1個鐘面的填空,然后集體訂正。

        師:現(xiàn)在你知道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嗎?

        2、認識分和時

        師:你知道鐘面上的時刻是幾時幾分嗎?

        師:為什么分針指向3的時候是15分呢?(小組討論)

        生:分針從12到3走了15個小格,也就是15分。

        師:那分針走1小格就是(生:1分)

        師:(分針指向1)那分針從12走到1經(jīng)過了幾分?你是怎樣想的?

        生:從12到1有5個小格,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5小格就是5分。

        師:分針從12起走到2是幾分?你是怎么想的呢?分針從12走到其它數(shù)字各是多少分?

        師: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師:(課件動態(tài)演示,閃動時針)時針是用來記“時”的,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時針走過了數(shù)字幾就是幾時多。

        課件出示幾個“幾時多”讓學生判斷

        3、教學讀寫鐘面上的時間

       。ǔ鍪81頁中間的兩個鐘面)

        師:現(xiàn)在你會認這個時刻嗎?是幾時幾分呢?

        生:9時5分(老師板書)

        師: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時針剛走過9,就是9時多,再看分針,分針指向1,是5分,所以是9時5分。

        師:(課件出示)時針過了9,就是9時多;分針指向1,就是5分;合起來就是9時5分。(全班齊讀一次)

        師:9時5分還可以怎么樣表示?

        生:電子表示法

        師:時間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中文表示方法:是幾時幾分,就寫幾時幾分;另一種是象電子表這樣表示(課件出事電子表圖片),用兩個小圓點把時和分隔開,圓點左邊寫時,圓點的右邊寫分。寫的時候,是幾時就寫幾,再寫兩個小圓點,最后寫分。小朋友們,現(xiàn)在電子表開始走起來了,請注意圓點右邊的數(shù)字。(電子表從01到59)

        師:(電子表走之前)圓點右邊有幾個數(shù)字? (電子表走到59)現(xiàn)在圓點右邊有幾個數(shù)字?

        師:(電子表回到01),圓點右邊表示分的數(shù)字要占兩個位置,像這樣不滿10分的,圓點后面要先寫0,用0來占位。

        師:9時5分的另一種寫法你會寫了嗎?好,舉起右手的食指,和老師一起寫。先寫一個9,再寫2個點,接著寫0和5。

        出示另外兩個鐘面(6:25和8:30),先讓學生讀出上面的時刻,再寫出兩種表示方法。

        師:8時30分,我們還可以說是8時半,知道為什么嗎?(課件動態(tài)演示分針從數(shù)字12走到數(shù)字6)小朋友們看仔細了,當分針從12走到6時,分針走了鐘面的半圈,所以說是8時半。

        4、認識時、分關系,知道1時=60分

        師:(課件演示)我們學會了讀鐘面的時間,也學會了寫,可是時和分之間有沒有關系呢?,我們來看一下從7時到8時,時針和分針是怎么走的?

        【鐘面模型演示:(分針走了1圈,時針走了1大格)學生看兩次,第一次看時針是從幾走到了幾,走了幾大格?是幾時?第二次看分針從幾走到了幾?走了多少分?你發(fā)現(xiàn)1時和60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師:在看的時候老師來分一下任務,男生負責看時針是怎么走的.,女生負責看分針是怎么走的,記住了嗎/

        師:好啦,現(xiàn)在告訴我,從7時到8時,時針走了幾格,分針又是怎么走的?

        男生:走了1大格

        女生:走了一圈

        師:現(xiàn)在把任務換一換,女生負責看時針,男生負責看分針,開始

        師:這次女生先說,時針是怎么走的,走了多少

        女生:走了1大格

        師:那分針呢,男生們

        男生:走了一圈

        師:分針走一圈是幾分?

        生:60分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時=60分

        師:分針走了1圈是60分,時針正好走了1大格是1時。

        板書:1時=60分

        師:請同學們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大聲的讀出來

        生:1時=60分

        三、鞏固提升

        1、動手操作

        師:學習了這么久,現(xiàn)在放松放松,我們來玩?zhèn)游戲,我來撥鐘,你們來說時間,(5分5分的撥)

        生:8時15分

        生:6時25分

        生:4時30分

        生:7時55分

        師:都說對了,看來這個游戲太簡單了,我們換一個。換我來說時間,你們來撥鐘,撥完了同桌互相檢查是不是對了

        師:9:05 6:25 7:55 5:30

        2、練習寫鐘面上的時間

        (1)課本83頁連線

       。2)課本82頁做一做(選4個鐘面來寫,其中有一個是半時)

       。3)課本83頁第一題,小芳的一天

        四、課堂總結,思想教育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們學到了什么? (抽班上好、中、差的部分學生說一說)

        教師小結:同學們,一節(jié)課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快樂的時光總是一閃而過,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格言: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賣寸光陰。希望小朋友們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個時間的小主人,好嗎?

        五、課外作業(yè)

        師:回家后教自己的爸爸、媽媽認識時間,看哪位小朋友教的好

      認識時間教案15

        目標:

        1、復習鞏固1——7的序數(shù),2——6的鄰數(shù)。

        2、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發(fā)幼兒對時間的興趣,積極、主動、快樂地參與學習活動。

        準備:

        1、教具學具方面:蛋寶寶數(shù)字1-7、大寫數(shù)字一-七,星期、日卡片,多媒體星期圓盤一份,星期娃娃每人一份;童話故事《星期媽媽和孩子們》

        2、幼兒知識經(jīng)驗準備:學習7以內(nèi)的序數(shù)和鄰數(shù),通過掛歷、臺歷對“星期”時間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1——7序數(shù),2——6鄰數(shù)

       。1)復習序數(shù):出示1——7數(shù)字娃娃(排列無序),請幼兒幫組數(shù)字娃娃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并講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個數(shù)字娃娃,老師出示大寫數(shù)字表示。

       。2)鞏固鄰數(shù):以“數(shù)字娃娃找鄰居”的'游戲進行。(例如:老師以數(shù)字娃娃的口氣問,我是2,我的鄰居是幾和幾請小朋友幫助我,幫我找出好鄰居。幼兒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鄰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鄰居。)

        2、新授:認識時間“星期”,了解其順序性、周期性。

       。1)聽童話《星期媽媽和孩子們》,第一遍老師口頭講述故事后提問,故事里講到誰?她想干什么?幼兒回答后,星期媽媽一連生了幾個孩子?她給孩子取了什么名字?請幼兒在聽一邊故事。

        (2)再次聽故事:邊講邊出示星期娃娃圖片(打亂一至星期日的順序),然后請幼兒回答以上問題。(需要強調(diào)的是:星期媽媽的第一個孩子是誰?第二個孩子是誰……最后一個孩子是誰?讓幼兒幫星期妹妹排隊,明確星期的順序性。)

       。3)星期圓盤游戲:找鄰居(老師操作,然后可請個別幼兒回答操作結果)

        規(guī)則:指針指到星期X,就請小朋友講出星期X的兩個鄰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兩個鄰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戲反復進行7——8次。

       。4)突出強調(diào):星期日的鄰居是誰啊?(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這一難點,讓幼兒具有明確的周期意識,即一個星期有七天,星期六是最后一天,過完星期六一個星期結束,下個星期又開始)

        3、分組進行角色游戲:“找鄰居

        七名幼兒一組,分別帶上星期娃娃頭飾,扮演星期日至星期六七個角色形象,手拉手圍成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說:七個娃娃在一起,相親相愛不分離,快快樂樂做游戲。念完兒歌當老師報到星期二時,那么星期二的鄰居就站立高舉小手,其余幼兒蹲下,游戲繼續(xù)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