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通過朗讀感悟,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貫穿全文的情感主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在訓練語言文字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初步學習了第三課——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齊讀課題,相機板書)。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2、交流。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師:是啊,當波蘭十分之九的領土落到沙皇俄國手里時,肖邦滿懷悲憤,不得不忍痛離國(相機板書:忍痛離國)就在肖邦離國祖國波蘭的途中,發(fā)生了感人的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輕讀第二自然段。
2、指名說。(相機板書:師生送別)
3、在這深情離別的時刻,文中哪個畫面最令你感動?再去讀讀第二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來。
4、交流:
(1)“在城郊,馬車突然被一大群人攔住,原來是肖邦的老師埃斯內(nèi)爾和同學們來為他送行。他們站在路邊,詠唱這埃四內(nèi)爾特地為肖邦譜寫的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
師:面對著自己朝夕相處而又即將遠走異國他鄉(xiāng)的同學肖邦,此時,送行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想對他說。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你會對肖邦說些什么呢?
出示:“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
師:我想,同學們的千言萬語,都化作了那首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的.歌詞。出示歌詞:
“不論你在哪里逗留/不論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遠不會把祖國遺忘/愿你懷著一顆溫暖志誠的心/永遠不停對祖國的愛/”
師:讀歌詞,說說你從中讀出了什么?(依依不舍、濃濃的愛國之情)
師:讓我們將這依依惜別的情感,濃濃的愛國情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2)“埃斯內(nèi)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說:“孩子,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啊!”
師:你能讀好這段話嗎?從中你又讀出了什么?(深厚的師生情、滿腔的愛國情)
指導朗讀。
(3)“這時,埃斯內(nèi)爾又捧過一只閃閃發(fā)光的銀杯,深情地對肖邦說:“這里裝的是祖國波蘭的泥土,它是我們送給你的特殊禮物?”
師:如果沒看課文,你覺得埃斯內(nèi)爾送給肖邦的特殊禮物會是什么?為什么?
師:埃斯內(nèi)爾為什么把波蘭的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從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告訴弟子,時刻不要忘記自己的波蘭人,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用心良苦)
5、面對老師和同學的深情送別,肖邦又是怎么表現(xiàn)的呢?引讀:當老師和同學詠唱《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為他送別時,肖幫_____________________;當埃斯內(nèi)爾把盛滿波蘭泥土的銀杯作為特殊禮物送給他時,肖幫_____________________;當他鄭重地從老師手里接過銀杯時,肖幫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肖邦始終沒有說話,他真的沒有話說嗎?不!他心中一定有千言萬語想對老師和同學訴說!他會說些什么呢?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將肖邦心中所想說的話寫下來。
6、交流。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3-4自然段)
師:肖邦帶著對祖國的千般依戀,對老師和同學的萬般不舍,登上馬車,離開了波蘭首都華沙?墒,就他離開祖國的那幾天,發(fā)生了一件令他悲憤欲絕的事。到底是什么事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1、自讀思考。
2、交流。追問:什么叫悲憤欲絕?肖邦“悲”的是什么?“憤”的又是什么?(悲的是起義失敗,波蘭人民又將陷入被欺凌、被壓迫的深淵;憤的是沙皇俄國的侵略暴行)從中你讀出了什么?(肖邦對祖國的無限忠誠與熱愛)
3、欣賞《革命練習曲》片斷。
師: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波蘭人民從此就放棄了嗎?沒有。作為波蘭人,作為音樂家,肖邦與敵人作斗爭的最佳方式就是——音樂。他要通過那催人奮起的旋律來表現(xiàn)波蘭人民的哭喊與抗爭。接下來他是怎么做的呢?
4、默讀第四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肖邦廢寢忘食地工作,沒了時間的概念)
5、師:就是在這樣一種忘我的工作狀態(tài)下,肖邦還在時刻思念著祖國。(相機板書:日夜思念)
四、學習課文第四段。(5-6自然段)
師: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肖邦堅持了多少年?(18年)十八年,六千五百多個日日夜夜,恐怕連鐵人都要累得倒下,更何況肖邦這樣一個血肉之軀呢?
1、齊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肖邦躺倒在病床上的原因?
2、師:作者在這時用了“終于”一詞,你是怎么理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
4、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地握住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1)、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么讀?為什么?
(2)、個別讀,齊讀。
5、引讀第六自然段。肖邦就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xiāng)與世長辭了。當時他——才39歲。(相機板書:與世長辭)
(1)、從這個“才”字中,你讀出了什么?(惋惜、傷感)
(2)、個別讀,齊讀。
五、總結全文。
1、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了波蘭大音樂家肖邦。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肖邦是個怎樣的人?(愛國、富有才華、酷愛音樂)
2、針對板書總結。是啊,肖邦的愛國就體現(xiàn)在他忍痛離國時的滿懷悲憤,體現(xiàn)在師生送別時對祖國的無限依戀,體現(xiàn)在徹夜工作時對祖國日夜的思念,更體現(xiàn)在與世長辭前的深情囑托。同學們,讓我們滿懷著對肖邦的敬意,再次齊讀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六、布置作業(yè)。
1、搜集有關肖邦的小故事,準備交流。
2、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認識4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的感知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點難點: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的感知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教時
教學過程 :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入 :
1、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歷史的長河,去感受一位偉大音樂家的熾熱情懷,去聆聽最壯美的旋律。
2、讀課題,自由談談感受,提問。
(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么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怎么會離開祖國的?為什么要離開?在什么情況下說這話的?)
二、自讀課文:
1、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字詞,借助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讀后交流:
可能提出的問題:
1、為什么埃斯內(nèi)爾會以泥土作為禮物送給肖邦?
2、面對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為何會流下激動的淚水?
3、肖邦那么愛祖國,可他為何不留下來反抗?
檢查詞語:指名讀生字,找出生字所在的詞以及新詞。說說對詞語的理解。齊讀詞語。
深淵 肖邦 消逝 概念 蠟燭 疾馳 特殊 勉勵 抗爭 四處奔波 悲憤欲絕 與世長辭 霧靄 催人奮起 盛[chéng]滿
絕:停止。 辭:辭別,離開。 催:叫人趕快行動。
霧靄:霧氣。 彌留之際:病重快要死的時候。
四、分段。
根據(jù)讀了課題后的提問,給課文分段,說說段意。
一(1):寫波蘭被列強瓜分,肖邦被迫離開祖國。
二(2):寫肖邦帶著祖國的泥土,告別親人。
三(3-4):寫肖邦日夜思念祖國,忘我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
四(5-6):寫肖邦彌留之際請求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
五、精讀指導。
1、學生各自再讀課文,嘗試自己解決這些問題。(要求學生邊讀邊批注。)
2、檢查:a、我是誰?你怎么知道的?
b、你從第一段中,還知道了什么?
理解:
瓜分:像切瓜一樣地分割。
深淵:很深的水。文中比喻波蘭人民遭受了苦難很深。
重點引導學生品讀最后一句,注意重點詞滿懷悲痛、不得不的含義?為什么離開自己的祖國?
。ㄕ斶@個富有才華的音樂家為祖國和人民施展他的才能時,他卻--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該是多么--悲憤。
朗讀這一節(jié)。(體會肖邦當時的悲憤之情。)朗讀時要求語調(diào)低沉、激憤,語速稍緩,重讀不得不。
范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六、學習生字。
老師范寫生字。
學生鋼筆描紅。
七、作業(yè)
抄寫生字新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第二教時
一、復習
1、你從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肖邦不得不離開祖國--波蘭。)
2、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
過渡:那不得不離開的場面是怎么樣的?一定令人難忘吧!
二、學習第二段。
1、自讀。想:這一段中寫了告別的哪幾個場景?
2、交流: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杯。
3、學生再讀這三個場景,看看哪兒特別感動你,為什么?
4、交流:
a.埃斯內(nèi)爾和同學們在肖邦懷著凄涼而又悲憤的心情離開首都華沙時來為他送行,而且老師特地為他譜寫了送別曲--《你遠在他鄉(xiāng)》。(想像師生詠唱送別曲時,是怎樣的神情?)
指名讀有關語句,體會深厚的師生情。
b.埃斯內(nèi)爾緊緊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說的話無論都不要。肯胂袼敃r的激動神情,指名、集體讀。
C.出示:埃斯內(nèi)爾又捧過請收下吧!
埃斯內(nèi)爾為什么把泥土作為特殊禮物送給肖邦?
。ńY合老師前面說的話思考)(老師要肖邦走到哪兒都不要忘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和處在水深火熱中的人民)
朗讀體會埃斯內(nèi)爾的深情。
5、此時的肖邦怎么能不激動呢?指名讀有關語句。抓。亨嵵氐亍⒒厥、望了望,理解肖邦對祖國的牽掛與難舍之情。
6、朗讀全段體會師生間真摯深厚的情感。
7、指導學生背誦。(告別親友離華沙 師生詠唱送別曲時 老師叮囑、送禮物 肖邦接杯登車去)
8、練背。檢查。
三、學習第三段。
1.自讀:肖邦在國外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國行動的?
引導學生認識肖邦用深愛的音樂表達內(nèi)心的抗爭。
朗讀有關句子,從肖邦的舉動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熾熱的愛國情感,身在國外,心系祖國)
2.默讀第4自然段,想這段寫了什么?
a.交流:肖邦忘我地工作。你從哪兒看出來?
。ㄈ績A注、工作工作再工作、徹夜地、沒有了時間的概念)
b.朗讀體會他的這種精神。
c.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引讀這一節(jié)第一、二句。所以,引讀最后一句。
d.看插圖小結:他就是這樣夜以繼日地在鋼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鄉(xiāng)情,亡國恨,隨著琴聲從他的作品里流淌出來。因此,這個時候,肖幫無論在鋼琴的演奏還是在音樂創(chuàng)作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就是這樣將一腔熱血化成音符,忘我地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
四、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段。
背誦第二段
第三教時
一、復習
1.課文前三段分別講了什么?
2.讀一讀你喜歡的自然段。說說為什么?
3.檢查,背誦情況。
先一凳相互檢查,再指名背,集體背。
二、繼續(xù)精讀第四段
1. 學生自由讀。出示:彌留之際,肖邦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 祖國的'地下。'
a.理解:彌留之際。
b.他為何得這樣的重?
c.他為什么要緊緊握著姐姐路德維卡的手?
。ǚe聚全部的力量,請求姐姐一定要記住他的遺言。)
d.朗讀,體會這段話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至死不忘祖國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2. 想像肖邦此時在想什么?
3. 引讀第6自然段。
a.理解:與世長辭:辭:告別。永遠離開人世。
b.比較句子:
肖邦就是這樣與世長辭了。
肖邦就是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國他鄉(xiāng)與世長辭了。
當時他39歲。
當時他才39歲。
c.討論后小結:第二句中突出了肖邦的悲憤之情,亡國之恨。
4、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diào)齊讀第6節(jié)。
三、總結課文
課文通過波蘭音樂家肖邦在異國他鄉(xiāng)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
課題用把心臟帶回祖國是他愛國情懷至極的表現(xiàn)。
四、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
3.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不得不離開
肖邦 波蘭
日夜思念,忘我工作
彌留之際的請求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富有才華的波蘭愛國音樂家肖邦的事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教學重、難點:體會肖邦對祖國的熱愛,了解肖邦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運用自己的音樂進行不懈斗爭的精神。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
1、 今天,我們一起穿越歷史的長河,去感受一位偉大音樂家的熾熱情懷,去聆聽最壯美的旋律。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2、 讀課題,結合課文插圖,自由談談感受。(“我”不在祖國,但十分思念、熱愛祖國,不然怎么要將心臟帶回祖國呢?“我”是誰?“我”怎么會離開祖國的?“我”為什么不能回到祖國?“我”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話的?)
二、自讀課文:
1、 畫出生字,邊認字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 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3、小組學習課文,試給課文各段加一四字小標題(組長記錄,準備交流)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維斯瓦河 疾馳 蠟燭 消逝 催人奮起 肺結核病
(2)指名試讀課文,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詞語掌握情況。
霧靄:霧氣。
疾馳:馬車奔馳。
催人奮起:叫人趕快行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亡國:國家滅亡。
消逝:消失。
肺結核。簼M心傳染病,通稱肺病。
三、 讀后交流:
1“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課題的這句話在課文的哪里?
2、出示投影
彌留之際,肖邦緊緊地握著姐姐的路德維卡的手,喃喃地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誰來讀一下這句話,原來課題是由肖邦的一句話壓縮而來的。這句話是肖邦在什么時候說的?(彌留之際)在投影上劃線!皬浟糁H”是什么意思?(重病將死)
4、肖邦是怎樣說這句話的?圈點詞語“緊緊握著”“喃喃地”,誰來試讀這句話(比較指導)。
5、一句話你可以體會到什么?(他深深地愛著祖國)他為什么會說這句話呢?
6、那么,他為什么會離開自己的國家呢?
第二課時
一、圍繞重點,分段朗讀,理解課文
(一)、理解第一自然段
1、簡介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蘭最偉大的作曲家、鋼琴家。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從小對波蘭的民間音樂十分熟悉和喜愛。6歲就開始學習鋼琴,7歲學習作曲,8歲便在音樂會上登臺演出,16歲時進華沙音樂學院作曲班,不到20歲已是華沙很有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但就在這時,引讀(第一節(jié))——波蘭遭到了歐洲列強的瓜分,——不得不離開自己的祖國。
2、肖邦離國的原因。
3、就在肖邦離國的那天,發(fā)生了一件感人的事,自讀課文,注意肖邦情感的變化。(小標題:深情送別)
4、出示重點句子
孩子,無論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呀?
讀讀這句話,體會老師的期盼和叮囑。
出示送別曲《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歌詞:
不論你在哪里逗留/不論你在哪里流浪/愿你永遠不會把祖國遺忘/愿你懷著一顆溫暖志誠的心/永遠不停對祖國的熱愛。(小標題:忍痛離國)
5、引讀句子。這時,埃斯內(nèi)爾又捧過一只閃閃發(fā)光的銀杯,送上祖國的泥土,深情的對肖邦說。你能明白老師的用意嗎?再讀老師的話。
6、指名讀,分角色讀老師的話及肖邦的表現(xiàn)。
7、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動的淚水溢滿了眼眶。從肖邦的淚水中我們看到其實他已經(jīng)理解、體會了老師的一片心意,此時的肖邦什么也沒說,但從他的淚水中,他有千言萬語,想一想,肖邦心里在說些什么?(小練筆)
8、小練筆交流。
。ǘ、指名讀第2小節(jié)
1、自由讀三、四小節(jié),聯(lián)系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一想,①肖邦創(chuàng)作樂曲的`時候心情怎樣?②肖邦是怎樣徹夜作曲、彈琴的?小組討論。
、儆懻撍伎碱}。
、凇陡锩M行曲》是在什么情況下創(chuàng)作的?
、勐犚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芘錁防首x三、四小節(jié)。
2、指名讀五、六小節(jié),
、俪鍪揪渥樱骸拔宜篮,請把我的心臟帶回去,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體會?
、趯W到這兒,你眼中的肖邦是個怎樣的人?
、壑笇Ю首x這兩小節(jié)。
二、回環(huán)整體,詩歌贊頌,升華情感
1、沙皇俄國曾授予肖邦“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他嚴辭拒絕。肖邦臨終時,姐姐、姐夫和波蘭的同胞們,都聚集在他身旁.應他的要求波托茨卡伯爵夫人為他唱了一首波蘭歌曲,這是他最后聽到的音樂.他的遺囑是要求把心臟送回祖國,最后的一句話是以微弱的聲調(diào)說出的:“媽媽,可憐的媽媽!” 他把他的一生的才華都獻給了他的祖國,他的人民,象一只泣血的天鵝,為祖國奉獻了一切。
2、這位愛國音樂家曾受到世人無數(shù)贊美之詞。但我想這些都無以表達我們此時此該我們的心情。也許我們可以用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2、學會4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并體會肖邦強烈地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教學難點:對肖邦彌留之際請求的理解。
教學準備:投影片、掛圖。
擬定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直接板書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2、針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帶著疑問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3、對課文內(nèi)容質疑。
4、再讀課文,自我解決解題時所提出的問題。
三、指導分段。
1、讀課文,依據(jù)教師提供的'事情情節(jié)發(fā)展分段。
2、交流分段。
3、小結。
四、作業(yè):熟讀課文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精讀課文三、四段,并有感情地朗讀。
2、通過肖邦彌留之際“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剖析,以及3、4節(jié)肖邦的愛國行動的感悟,體會肖邦是一個愛國者。
3、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1、通過讀,感悟肖邦強烈的愛國感情。
2、讓學生體會到肖邦的愛國體現(xiàn)在語言和行動兩個方面。
教學準備:小黑板、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離開祖國——滿懷悲憤
2、詠唱送別曲
告別2、無論……都……不要忘記祖國
3、贈銀杯
4、指名背背誦第二自然段(一人;然后集體背誦)
二、學習第五節(jié)
。 肖邦這一去不知能不能記住老師的話,能不能回到祖國?)(不能,為什么?為了祖國,為了生計……)真的回不去了嗎?
1、彌留之際,為什么要姐姐把他的心臟帶回祖國?他是怎么想的?(學生思考、討論)(死了也要回故鄉(xiāng)……)
a、老師的叮囑,同學的期望。、
b、肖邦愛國
表達了肖邦怎樣的思想感情? (愛國)
板書: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點題)
肖邦這么愛國,大家能把肖邦愛國情懷讀出來嗎?
學生先自由讀,然后教師指名讀。
三、學習第三節(jié)
1、 肖邦愛國吧,他在國外到底為祖國做了哪些事情?
聽到起義失敗悲痛欲絕。作為一個音樂家,他化悲痛為力量,將一腔熱血化成催人奮起的旋律和音符。(看書中插圖)
。ǘ嗝襟w:播放《革命練習曲》)
板書:起義失敗—— 一腔熱血化音符
指導看圖,指導有感情地讀書。
2、他日夜思念祖國。(心系祖國的人會怎么做?)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板書:工作、工作、再工作
指導讀(悲憤)
3、最后一節(jié):一個人這么辛苦地工作,他能受得了嗎?
指名讀最后一節(jié)。
比較: 肖邦就這樣在異鄉(xiāng)與世長辭了。
肖邦就這樣帶著亡國之恨在異鄉(xiāng)與世長辭了。
當時他39歲。
當時他才39歲。
(肖邦的“死”:為國而死,;他還年輕,令人惋惜、同情,可歌可泣)
指導讀:聲音緩慢、低沉、惋惜。
四、練習說話,人物精神升華。
肖邦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再讀3、4、5、6節(jié)。(肖邦這么熱愛祖國,我們能把課文讀好嗎?)
六、拓展
誰不熱愛自己的祖國,中國有哪些愛國人和愛國的故事。
。ㄎ奶煜、陸游、周恩來、吉鴻昌……)
七、作業(yè)設計:
從校圖書室借“愛國故事書”閱讀。
板書設計: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離開祖國——滿懷悲憤
1、詠唱送別曲
告別
2、無論……都…… 不要忘記祖國
3、贈銀杯
起義失敗 ——一腔熱血 化 音符
愛國行動
思念祖國 ——工作、工作、再工作
愛國語言 : 把我的心臟帶回……(彌留之際)
教學反思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寫的是波蘭遭到外國列強的瓜分,音樂家肖邦被迫流落異國他鄉(xiāng),不忘亡國之恨,彌留之際請求把心臟帶回祖國的事,表達了他對祖國強烈的愛。學完了《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靜。我被一個長眠在異國他鄉(xiāng),靈魂卻渴望回歸祖國的一顆赤子之心深深地打動了。我相信學生們同我一樣,也一定或多或少會有感動。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進行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揭題質疑
上課伊始,我首先抓住課題《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題目中的“我”是誰? “我”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讓學生初步體會肖邦的愛國之情。然后話鋒一轉: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愛自己的祖國,為什么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國家?為什么當初要選擇離開呢?
2、帶著問題初讀探疑
讓學生通過讀,體會到了肖邦 “不得不”離開祖國的無奈,通過從課內(nèi)課外獲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憤中離開祖國的不得已:正是在這樣一種動蕩不安的形勢下,肖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督促著肖邦出國去深造,并通過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
3、深讀課文,抓重點句
肖邦的'那份強烈的愛國情感,與他離開祖國前夕,他的老師和同學特地為他送行時的諄諄囑托,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課文“送行”一段是全文的一個重點段,描寫具體細致,情感渲染淋漓盡致。
4、討論解疑、悟情
我抓住“詠唱送別曲”、“老師的叮囑”、“贈送銀杯”這幾個“送別”場面,引導學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從肖邦的神態(tài)、動作中體悟他滿懷愛國之心、報國無門、遠走他鄉(xiāng)的無奈和憂憤,當然還有一份對祖國的不舍。當《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的送別曲在課堂中響起時,我相信,學生此刻已經(jīng)走進了肖邦的內(nèi)心……這樣,順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異國他鄉(xiāng)用音樂作為武器、拼作、憂憤而死的生活經(jīng)歷,就能理解肖邦對祖國至死不渝的熱愛和眷戀。
通過這四步,學生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了解肖邦不僅是一個杰出的音樂家,還是一個滿腔熱情的愛國者,從而使學生對肖邦的敬仰之情達到沸騰的頂點,同時也使學生在心中升騰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后,引導學生背誦第2自然段。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根據(jù)具體語境理解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通過具體語言材料感知并體會肖邦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通過對關鍵詞語、句子的品析感悟課文內(nèi)容,豐富對課文主旨的理解,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國愛國情懷。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生字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下面這些詞語,相信你能讀正確,讀出詞的情義。
2.出示:悲 憤 悲憤欲絕 憂憤 不得不 徹夜 長眠 四處奔波
3.指名讀。要求:正確 有感情
4.你能用這些詞語大致說說文章的內(nèi)容嗎?
5.再讀詞語,體會情感。
(意圖:這組詞語,不但是文本內(nèi)容高度濃縮,而且體現(xiàn)了文章的情感脈絡.此環(huán)節(jié)既復習詞語,又回顧文本,同時促進學生對文章主旨的理解。)
二、走近肖邦,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一)探究激動原因。
1.默讀第二段,誰能把這段話讀成兩個字?
。x別 送別等)
2.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有許多送別詩,你能背一背嗎?
3.汪倫借踏歌表達對李白不舍深情,高適以敬酒表達厚重的義。埃斯內(nèi)爾通過哪些方式來表達心中真情?默讀第二段,思考。
(詠唱送別曲 言語叮囑 贈送銀杯)
4.感情朗讀本段。(扣“特殊”“緊緊”“深情” 指點,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誦讀送別詩,聯(lián)系舊知,喚醒學生情感體驗,抓住“特殊”“緊緊”“深情”等詞語誦讀,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深情和期望。“淚水溢滿眼眶”的原因水到渠成。一個情真意切的肖邦走進學生的心田。]
。ǘ┛邸凹柴Y”,悟報國志。
1.上勾下連,悟“疾馳”內(nèi)涵。
、艤I水溢滿眼眶的肖邦回首華沙城,不舍、留戀之情在同學們讀中涌動, 既然肖邦如此留戀祖國,為什么不是依依不舍地離開,而是疾馳而去?“疾馳”似乎不合情理呀。
、苾H僅如此嗎?請大家默讀課文三、四段。想一想,離別的18年是怎樣的18年?
、撬麨槭裁炊疾、工作?肖邦真的沒有時間概念了嗎?
⑷這看似不合情理的“疾馳”還告訴我們什么?
。ㄐぐ钕氡M快投入到為國家解放而斗爭的新的戰(zhàn)斗中去,一刻也不能耽擱等)
、赡窃凇盎厥住焙汀凹柴Y”之間你現(xiàn)在感受到什么?
(肖邦對祖國和親人的愛,為國而戰(zhàn)的志向、決心。)
、屎靡磺粣蹏,好一個報國志。讀這句話!
[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先將“疾馳”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再聯(lián)系上下文,拓寬學生整體領悟語言文字內(nèi)涵的背景,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觸摸到詞語內(nèi)涵的質地。最后“回首”“疾馳”之間你感受到什么的追問,從整體上去把脈詞語間內(nèi)在的微言大義、言中之情,又為下文學生引導學生走進肖邦,感悟其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做鋪墊。一個胸懷報國之志的肖邦躍然紙上。
三、走進肖邦,感悟愛國情懷。
1.一個徹夜工作的肖邦。
走進肖邦的一夜。
出示:他常常把自己關在幽暗的房間里,點上一支蠟燭,徹夜地作曲、彈琴。
①默讀這句話,哪個詞深深打動了你?為什么?
。◤匾梗
、陂]上眼睛,想一想你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
、鄢鍪救A沙起義失敗后肖邦回國失敗的.一段文字資料。生讀談感受。
出示:現(xiàn)在時晚上八點,肖邦在
時針指向夜里十點,肖邦在
鐺鐺,多么疲憊的鐘聲。已經(jīng)是凌晨一點了,可肖邦還在
疲倦的時針指向凌晨三點,而我們的肖邦仍在
、軇(chuàng)設對話情境:師:肖邦你不困嗎?生(略)
師:肖邦你休息會呀!哪怕是一分一秒。生(略)
⑤感情朗讀讀這句話。
、捱@個夜是殫精竭力的夜,這個夜是廢寢忘食的夜呀。18年呀,肖邦僅僅渡過一個這樣的夜嗎?(常常)讓你真切的感受到什么?
、呤茄剑@也是肖邦內(nèi)心深處的最強音-----播放《革命進行曲》
、喔星槔首x3-4自然段。
2.一個四處奔波的肖邦。
、俪鍪荆簽榱松,為了祖國,他四處奔波。
、谧x句子,你的眼前浮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出示:
清晨,當人民還沉浸在睡夢中時,此刻的肖邦
中午,當人們吃著特騰騰的飯菜時,這時的肖邦
晚上,當一家人享受燈光的溫馨時,勞累一整天的肖邦卻
③生說(略)
、軒熒鷮υ挘簬煟盒ぐ钛叫ぐ,請你停一下你匆忙的腳步好嗎?生(略)
師:肖邦呀肖邦,能否駐足你行色匆匆的身影?生(略)
、18年呀,六千多個日子,肖邦度過了多少這樣廢寢忘食、殫精竭力的夜呀;18年呀,六千多個日子,肖邦度過多少這樣四處奔波的日子,再細細讀這些句子你分明感受到肖邦一顆怎樣的心在跳動呀?
⑥讀第五第1-3句。
[評析:本環(huán)節(jié)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在悟中想像,在想像中表達,并通過對話方式模擬情境,一個為祖國而殫精竭慮工作的肖邦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逐漸豐盈起來。
3.一個要“長眠”于祖國的肖邦。
出示:彌留之際,肖邦僅僅握著姐姐路的維卡的手,喃喃的說:“我死后,請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我要長眠在祖國的地下”
⑴讀這句話,那些詞讓你感動,為什么?
(緊緊 喃喃 長眠)
、凭o緊握表達的是愛國情,喃喃地說表達的是愛國心,長眠更表達了回歸故里的愿望。短短的一句話45個字,但肖邦愛國的心聲響起三次,作者讓你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
⑶讀第五自然段,讀出肖邦的心聲。
四、回讀前文,抒寫升華。
1.肖邦離去了,帶著亡國之恨,帶著對祖國,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18年呀,18年前分別的情境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
生讀:1830年……《即使你遠在他鄉(xiāng)》;
師:18年呀,恩師的囑托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
生讀:埃斯內(nèi)爾緊緊地握著肖邦的手說:“孩子……請收下吧。);
師:肖邦疾馳而去的情境永遠會定格在你我的心中:
生讀:肖邦在也忍不住了……疾馳而去。
2.此刻,你的內(nèi)心肯定涌動許多感觸,寫下來吧。
3.生寫后交流。(在《革命進行曲中》交流結束本節(jié)課教學)
[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既巧妙地完成背誦任務,又使得課堂教學整體性強,同時給人以余音繞梁之感。也為學生的抒寫打開思維大門,做到言意兼得。]
【六年級《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相關文章: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01-16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02-18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13篇02-03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15篇02-23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12篇01-16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的教案設計08-25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案10篇03-05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教學反思04-21
《祖國的心臟》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