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日本免费不卡v,国产精品亚洲第一页

<sub id="61a2t"><input id="61a2t"><em id="61a2t"></em></input></sub>

    1. <legend id="61a2t"></legend>
    2. 孔子拜師教案

      時間:2022-06-30 18:11:20 教案 投訴 投稿
      • 相關推薦

      孔子拜師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拜師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拜師教案

      孔子拜師教案1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課前準備

        1、搜集孔子的相關知識

        2、做好預習,理解字詞義。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 我們泱泱中華,從古至今,涌現過許多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今天老師就要向大家介紹一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2、 (出示孔子簡介)他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教育思想影響了我們兩千多年,在世界也有很大影響。他被稱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受到人們的廣泛尊敬,后人修建了孔廟紀念他。有些國家和地區(qū)還把他的生日作為教師節(jié)。

        3、 你能猜出他是誰嗎?(板書:孔子)對,他就是孔子(出示孔子圖像及名字。)孔子又名丘(qiu),字仲尼(zhong ni)。古代人的姓名比現代人復雜一些,名和字是不一樣的,自稱常用名,為表示對別人的尊敬,稱呼別人用字。

        4、 你還知道關于孔子的其他知識嗎?

        5、你想知道為什么孔子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嗎?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6、 讀題,質疑。

        孔子為什么拜師?

        孔子拜誰為師?

        他是怎么拜師的?

        ……

        二、初讀感知

        1、 通過朗讀解決你的`好奇和疑問吧!放聲朗讀課文,把字詞讀正確,句子讀流利。邊讀邊思考,自己解決疑問。

        2、 開火車讀課文,并正音

        遠近聞名 淵博 曲阜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老聃(聃是老子的字,補充老子的資料)納悶

        迎候 等候(兩個詞用法不同,用句子填空區(qū)別) 止境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品行(“品行”就是指他們高尚的情操和行為品德。)

        三、學習第一段

        1、 文中有一個地方把“孔子為什么拜師?孔子拜誰為師?”這兩個問題一齊解答了,你找到了嗎?(出示第一段)

        2、 指名讀

        3、 用“因為……所以……”說說孔子為什么拜師、拜誰為師。

        4、 從這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孔子的好學精神并板書:好學)

        “遠近聞名”卻“總覺得……知識不夠淵博”:他的學問已經出名了,卻總覺得不夠,說明他很好學。

        5、 感情朗讀:

        是啊,這就是求知若渴的孔子啊,讀(指名讀第一段)。

        這就是勤奮求學的孔子,讀-。

        四、學習第二段,體會孔子“不畏艱辛”的好學精神。

        1、 于是,勤奮好學的孔子踏上了漫漫拜師之路,一路上出現了不少感人的情景。讀讀第二段,把感動你的此句劃出來,并想像一下當時的畫面。

        2、交流: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上千里”、“幾個月”:上千里的距離在50萬米以上,可見孔子拜師的路途是多么的遙遠。古代沒有汽車、沒有平坦的高速公路,上千里的路程孔子只能靠雙腿、馬車一步步艱難的行走著。

        (2)“風餐露宿”:風里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生活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管白天夜晚都在趕路。

       。3)同學們,你能想像一下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的情景嗎?(配樂想像說話)

        (4)腦中想像這樣的畫面,來讀這句話。

        (5)還有什么詞讓你感受到孔子路途上的辛苦?(風塵仆仆)

       。5)孔子就這樣在這千里迢迢的求師路上,面對炎炎的烈日、凜冽的寒風,一直行走,(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我聽到同學們讀到“終于”這個詞時松了口氣,你們有什么感受?(體會不易)是什么在支持著他走到洛陽?(強烈的求知求學的欲望)

        五、小結,寫字

        1、 這節(jié)課,我們深深感受到了孔子是一位有著求知好學的學生,那老子又是怎樣的一位老師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2、 寫字:聞、塵、仆、納悶、丘。理解“納悶”的意思是因為奇怪而發(fā)呆,用納悶造句。注意“塵”上部分沒有鉤,找“仆”的形近字“撲”。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1、聽寫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引讀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一句)。

        二、學習2-3段,品味“感動”

        上節(jié)課,我們被孔子好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交流,還有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ㄒ唬┭凶x第二段,體會孔子和老子的謙虛有禮

        1、劃出孔子和老子的對話,指名讀。

        2、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边@句話你讀懂了嗎?可以用一個詞概括――學無止境。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看法。

        3、讀了他們的對話,你有什么想說的嗎?你是從哪個詞里看出來的呢?

        從:“行禮”、“再次行禮”的動作,“拜見”“ 等候”、“迎候”等話語中體會他們互相尊敬和禮貌。

        3、 同桌分角色、全班分角色表演對話。

       。ǘ⿲W習第三、四段

        1、孔子和老子謙虛有禮的品行深深感動著這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你還讀出了其他的感動嗎?

        2、交流: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她。

        2、 你因什么而感動?(孔子好學、老子無私教授)

        三、學習最后一段

        1、一次拜師求學,折射出孔子、老子高貴的人格品質,讓我們一次次為他們而感動,難怪課文中這樣寫到:(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2、《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學到這就結束了,但老子、孔子卻讓我們留下了刻深的印象。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四、拓展、寫字

        1、孔子不僅品行流傳千古,還有許多耐人深思的名言至今讓后人傳誦。(出示孔子的名言)并積累。

        2、寫字

       。1)孔子拜師讓我們深深的懂得了對待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生:“學無止境”)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積累這個詞語,學習“止境”兩個字。

       。2)寫迎、等、止、境、授、品,注意區(qū)分“迎”與“柳”。

      孔子拜師教案2

        師:小朋友們,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二十九個大腳印。

        生2:活字印刷。

        生3:國畫。

        生4:中國舞。

        生5:文字。

        生6:太極拳。

        生7:武術。

        師:現在讓我們來回味一下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播放視頻)

        師:你知道剛才錄像上響徹全場的名言是誰說的嗎?

        生:孔子。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孔子拜師》。(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師:這個“拜”字雖然不是要寫的字,但比較難寫,我們一起來寫一寫。(生觀察,書空)

        二、揭示課題,圍繞課題進行質疑。

        師: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嗎?

        生1:孔子拜的老師是誰?(板書:向誰)

        生2:孔子為什么要拜師?(板書:為什么)

        生3:拜師有什么用?

        師:就是為什么拜師,要注意傾聽。

        生4:他有沒有拜成?

        全體:能拜成。

        生5:去哪兒拜師?(板書:去哪里)

        師:老師也有一個問題,他是怎么去拜師的?(板書:怎樣)

        三、初讀課文,交流已知道的問題。

        師:請同學們讀課文,把課文讀準,把生字讀正確、流利,不會讀的在書上做記號。(生自由讀課文)

        師:老師發(fā)現有的小朋友一邊讀一邊把自然段序號標上了,要是你沒標,趕緊把它標上,你們兩個沒標,趕緊標上吧。

        師:讀了課文,你們知道孔子拜師拜成了嗎?

        生全體:拜成了。

        師:哪些問題是你馬上就能回答的呢?

        生:向誰拜師。

        生:老子。

        師:老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老聃。

        師:孔子的`名字叫什么?

        生:孔丘。

        師:孔子的名字還叫什么?

        生:仲尼。

        師:你看了這幅插圖,你知道哪位是老子,哪位是孔子呢?

        生:這個老人是老子。

        師:為什么?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依據來嗎?

        生:讀文(在洛陽城外……學問)

        師:還有哪些問題是你讀了課文馬上就知道的?

        生:去哪兒拜師。

        師:孔子去哪兒拜師?

        生:孔子去了洛陽。

        師:孔子從哪兒出發(fā)?

        生:孔子從曲阜出發(fā)。(讀文:三十多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師:你來讀讀吧。

        生:他多加了一個“多”。

        師:這個地名比較難讀,剛才這個小女孩讀得很好。

        生:(齊讀)曲阜。

        生:齊讀(三十多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生:我還知道他為什么去拜師。

        師:你學得真快,請大家從書上找一找,用波浪線畫出來。

       。ㄉx、匯報)

        師:看看老師找到的和你們是否一樣呢?(課件出示課文)

        生:指名讀(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三.詞語入手,體會孔子不辭辛勞。

        師:句中哪些詞語讓你很感動,趕快把它們圈出來。(生圈詞語)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師:你是如何理解風餐露宿的?

        生1:晚上都在走,整天都在走。

        生2:在風中吃飯,在地上睡覺。

        生3:早上、白天都在趕路。

        生4:晚上也在趕路。

        生5:白天和晚上也在趕路。

        生6:一直都在走。(生讀課文)

        師:孔子什么時候在趕路?

        生1:白天和晚上。

        生2:中午。

        師: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還在趕路。

        生2: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趕路。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白天、中午、晚上、凌晨都在趕路。

        師:你感受到什么?

        生1:孔子很辛苦,天天在趕路。

        生2:孔子一路上非常艱難。

        生3:孔子很好學。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段話。(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

        師:你知道曲阜到洛陽有多遠嗎?(出示地圖)

       。ㄉx“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保

        師:孔子風餐露宿足足走了12個月!

       。ㄉx)

       。ㄉR讀)

        師:這個“終于”說明走的真不容易。

        師: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12個月,終于走到了洛陽,你還從哪個詞語看出孔子很艱難?

        生:風塵仆仆。

        師:你能結合這句話說說什么是風塵仆仆嗎?

        生1:身上全是沙子。

        生2:身上全是泥。

        生3:身上都是泥和沙子,自己也很累。(生讀“風塵仆仆”)

        師:請你在插圖邊上把“風塵仆仆”這個詞語寫一寫。(生寫詞語)

        (同桌互相欣賞、互夸)

        四.詞語入手,體會孔子的好學。

        師:學到這里我真想說,孔子你如此辛苦,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為什么還要去拜師呢?課文哪里告訴我們了?

        生:第一自然段。

        生:讀第一自然段: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想拜老子為師。

        師:“淵博”,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生:。

        師:“淵”有三種意思(課件出示)

        生1:選擇“深”。

        生2:知識很深。

        生3:還不很深。

        師:他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

        生:不是。

        師:你從哪兒看出?

        生:我從第一段的第一句話知道的(遠近聞名)

        師:什么叫“遠近聞名”?“聞”是什么意思?

       、 是用鼻子去聞。②是用耳朵去聽。在這兒是什么呢?

        生1:用耳朵去聽。

        生2:很遠的地方都知道孔子是很有學問的。

        生3:不管是遠的地方還是近的地方都知道孔子的名聲。

        師:你了解孔子嗎?

        生:了解。

        師:那你能來說一說嗎?

        生:他是春秋時代的大思想家,他曾經周游列國。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資料袋(學生自由讀資料袋)

       。R讀第二段)

        師:孔子為什么還要去拜師呢?你還從哪里找到?

        生:我看見第一段的第二句,“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

        生:第二段,“他覺得學習是無止境的!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樣的人嗎?

        生1:我同桌英語已經很好了,可他還在學。

        生2:我的同桌已經是數學課代表了,可他還在學數學。

        師:生活中你還看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是這樣的嗎?

        生1:我爸爸就是這樣的。

        生2:我爸爸在學普通話。

        生3:我姐姐在學奧數。

        師: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有的同學學習已經很好了還在學,爸爸媽媽工作了還在學,爺爺奶奶還在上老年大學呢,你能夠把這句話用一個成語來說嗎?

        生:學無止境。

        師:拿出你的作業(yè)紙來寫一寫,用上以下詞語:淵博、遠近聞名、學無止境、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學生做練習)

        生1:孔子總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他日夜兼程到洛陽拜老子為師。

        生2:因為孔子總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所以他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塵仆仆到洛陽拜老子為師。

        師:他用到了哪些詞?

        生1: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

        生2:孔子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可是他還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去洛陽拜老子為師。

        師:同學們的句子說得真好,今天學到的詞語都能夠用上了。

        五.總結下課,提示下節(jié)課任務。

      孔子拜師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重點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論語中孔子的幾句名言。

        2、初步了解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以及社會背景。

        3、消除字詞障礙,讀通讀懂課文。

        教學過程:

        一、學習名言

        1、出示: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學生讀名句,談談讀懂了什么。

        3、老師作適當的點撥。

        4、提問:你們知道這些話是誰說的嗎?

        二、走進名人

        初步了解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以及社會背景。(略)

        三、導入課文

        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成就呢?學了《孔子拜師》這課文,你就會明白了。

        四、讀通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碰到難讀的生字詞對照拼音多讀幾遍。

        2、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

        3、抓住在交流中學生還讀不好的句子,進行練讀,讀通讀順,基本讀懂。

        4、學生交流生字詞難寫的,提醒要注意的地方。

        5、練習寫字。

        五、作業(yè)

        朗讀,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風餐露宿、學無止境”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朗讀想象,感受孔子的學習品質。

        3、激發(fā)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讀名言,引出孔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課文《孔子拜師》先來溫習一下。

        2、讀生字詞,選詞填空,整體把握課文。

        3、直奔課文中心。(最后一小節(jié))

        二、學習課文,體悟孔子的學習品質

        (一)課中自學:讀課文,用“——”劃出表明孔子品行的句子。

        感受我們眼中的孔子

        學生匯報,重點理解以下句子:(按學生回答隨機教學)

        1、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理解“淵博”:(知識豐富。上通天文,下通地理。)

        這段話出自第一小節(jié),請用上“雖然¨¨¨但是¨¨¨”變成轉折關系試一試。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對知識永不滿足)

        過渡:剛剛課文里畫出來的句子還有那句也是寫孔子對知識永不滿足的。

        出示句子

        2、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齊讀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替代(學無止境 )

        還可換什么詞(學海無涯,活到老,學到老……)

        讀好句子。

        小結:學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他向老子學禮教,向萇弘學樂理,向師襄學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就是學習是沒有固定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也是他提出來的?/p>

        齊讀這句話:告訴你自己;

        再讀,告訴同學們;

        大聲讀,告訴老師;

        再大聲讀告訴全世界;

        過渡:是呀,就因為孔子對知識永不滿足,所以有多大的困難都不怕,下定決心去拜老子為師!

        3、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抓重點字理解詞語)

        (2)讀句子,讀出“上千里”,這個“上”是什么意思。(查字典理解詞語)

        (二)、議學一

        1、再讀句子,創(chuàng)設情境

        孔子,你這么累,還是坐下來休息休息吧!(學生感受)

        孔子,你背著行囊,又背著那么多的書,還是把它扔了吧!(學生感受)

        孔子,拜師的路途這么遙遠,你還是回去吧!(學生感受)

        (指名學生讀句子)

        2、帶著感受再讀句子。

        議學二

        幾個月后,終于走到洛陽的孔子出現在老子面前,是什么樣子的?

        部件(風塵仆仆、一臉疲倦、草鞋都破了……)

        過渡:孔子不怕艱難的的場面真是感人,難怪成為世人的典范,孔子拜師后,他的舉動還讓人佩服嗎?

        3、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左右”是什么意思,給左右換個詞語。

        過渡:是啊,讀著讀著,孔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他和老子第一次見面和后來的拜師學藝,在他的眼中是個怎樣的人呢?

        (二)感受老子眼中的孔子

        1、通過對話,進行朗讀,理解“迎候”。

        2、悟學

        想象問話:你就是老子,你眼中是怎樣的孔子,你愿不愿意收孔子為徒弟呢?說說理由。

        [積累]

        是啊,文章中有很多描寫孔子的詞語,寫在孔子畫的邊上。

        把詞語串起來說說你眼中的孔子。

        3、總結:孔子和老子,一個謙虛好學,一個誨人不倦,一個是不恥下問,一個是毫無保留,多么偉大的古代學者的風范啊!難怪人們如此敬重他們!

        三、拓展延伸

        感受世界人眼中的孔子

        1、觀看畫面,了解祭孔典禮。

        2、出示名句,感知孔子在世界人眼中的形象。

        3、簡介《論語》,今后要走進《論語》。

        板書設計:

        孔子拜師

        “書山有路勤為徑” (大思想家)

        “學海無涯苦作舟”

      孔子拜師教案4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認讀及書寫。

        教學難點

        了解孔子和老子,感知背景。

        一、情景導入

        1.談話:

        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板書課題)

        (板書:孔子,老子,并正音:子讀zǐ)

        2.學生展示搜集的孔子和老子的資料,閱讀資料袋。(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仲尼并認記丘。)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2、認讀生字和詞語。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3、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正音。

        4、同桌讀文,相互正音。

        三、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2)背一背。

        2、你還知道那些名言?

        四、綜合性學習

        布置任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一、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谇泛吐尻栂嗑嗌锨Ю,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芸鬃舆B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謙虛禮貌)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迯拇耍鬃用刻觳浑x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倌憔褪强浊鸢,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謙虛禮貌)

       、诶献右舶炎约旱膶W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①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谟蚝偷群蚨际堑却囊馑迹蚴堑侥硞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③這些詞互換好不好?為什么?

       。4)學生根據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和感受。(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二、再讀全文,再感受。

        三、作業(yè)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開始進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收集。

        板書設計:

        17

        孔子拜師

        孔子

        老子

        學生

        拜師

        課后反思:

        學生能利用書中的資料和文后的資料來了解人物,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但是仍然希望能從課外獲取更多資料作為補充,這樣可以豐富大家的知識。讀文談感受有進步,能找出文中的詞句來理解,讀懂了課文。

      孔子拜師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積累好詞佳句,能用、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二、重點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教具:課件、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孔子拜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先寫什么了?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師:剛才同學們說了課文的最后寫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受到人們敬重,那么孔子和老子有什么樣的優(yōu)秀品行呢?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孔子拜師》,師板書課題。

        二、研讀課文,感悟品行

        (一)、教師出示自學提示,學生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

        出示學法指導: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你是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來的,找出相關的語句或事件,用筆畫出來。

        (二)、同桌交流自學結果。

        (三)、集體交流自學情況,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以下幾點:

        第一自然段:抓住以下幾方面:

        1.孔子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還想拜老子為師,說明孔子有謙虛好學的品質,板書“謙虛好學”。

        2.理解“淵博”一詞。

        3.幻燈片簡介老子。

        第二自然段:抓住以下幾方面重點理解。“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崩斫怙L餐露宿,日夜兼程,從這句話可以感受到孔子的什么品質?(師根據回答板書,不怕吃苦。)

        (2)幻燈出示以下句子,比較詞語的區(qū)別。

        1、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2、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迎候。

        多謝老師等候。

        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孔子有什么品行?

        (3)老子又是怎樣說的?

        (4)理解“風塵仆仆”。

        (5)拓展:孔子怎樣稱呼自己,老子怎樣稱呼孔子的?為什么不同?

        教師介紹古人的姓名、字、號及適用不同場合。

        (6)當學生交流到“學習是沒有止境的。”引導學生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7)表演:先同桌表演,再派一組到前面表演。

        師:從表演中你感受到什么?(板書,彬彬有禮)

        第三自然段:

        1. 抓住“每天”、“隨時”兩個詞體會孔子虛心求學的`態(tài)度。

        2. “從毫無保留”一詞體會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質,并板書誨人不倦。

        3. 指導朗讀。

        二、 總結拓展:

        1. 結合板書總結:正因為孔子和老子有這樣的優(yōu)秀品質所以才受到人們敬重。

        后人還修建了“孔子廟”紀念他,幻燈出示“三孔”圖片并簡介。

        2. 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體會或收獲。

        如果學生談到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教師順勢介紹:孔子還有許多像這樣的名言,你們知道嗎?學生交流,教師也可以補充出示格言:

        溫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 師:孔子這樣流傳幾千年的格言還有許多,在《論語》一書中便可以找到,教師展示《論語》一書。

        師:《論語》是一部什么書呢?請大家看視頻。(播放<<百家講壇>>開頭對論語的簡介。

        師,《論語》是我校的校本課程,從這學期開始,我們校本課就學習《論語》一書,你們想學嗎?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學的很好。

        板書

        17 孔子拜師(老子)

        謙虛好學 愛護晚輩

        不怕吃苦 誨人不倦

        彬彬有禮

      孔子拜師教案6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認寫生字。

       。、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痴n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 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 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场栴}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一)、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病⒂辛诉@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场⒆约涸僮x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二)、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1、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2、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合書上的內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3、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1)、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

        (2)、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ㄖt虛禮貌)

       。3)、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龠@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趯W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俾犝f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诙嘀x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三)、齊讀三段。

       。、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2、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生讀):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薄⒄J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病⒔M詞競賽。

       。、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1)讀一讀。

        (2)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场⑿〗M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

       。、生舉手匯報。

       。、進一步指出: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薄⒆约鹤x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剪、扎、編織

        民間工藝 繡 (泥人、彩繡、陶藝、微雕、篆刻)

        雕塑、繪

        ……

        傳統(tǒng)文化

        戲劇

        民族藝術 園林建筑

        民族舞蹈

        ……

        節(jié)日風俗

        風俗習慣 各地風俗

        各族民族風情

        ……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1)、學生說一說。

       。2)、教師建議。

       。、組成活動小組。

        (1)、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2)、確定活動目標。

       。3)、擬定活動計劃:

        A、確定內容

        B、確定活動方式

        C、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D、設計出活動計劃

      孔子拜師教案7

        一、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課前預習,收集孔子和老子的有關資料。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fā)探索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三、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四、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五、教學時間:2課時

      孔子拜師教案8

        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介紹偉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基本沒有。這說明現在又重視傳統(tǒng)文化了,也確實是這樣,我們現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來自孔子的。所以,上這一課,也便給它增加了許多內涵:要讓學生了解孔子拜師的事情,也要補充關于孔子的生平的,關于孔子的《論語》的。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個詞語,如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分別解決。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孔子基本不了解,最多只限于他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边@樣的名句,所以,首先必須在上課前介紹關于孔子的一些資料,尤其是他對人類做出的貢獻,激發(fā)他們學習孔子精神的熱情。課后也抄寫一些孔子的語錄給學生背背。

        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yǎng),但是還有一些孩子沒有形成,所以,像劃句子這樣簡單的學習能力,還需要對學生巡視指導。

        三.學習目標

        1.讀通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故事;體會孔子拜師的誠心與老子的熱心。

        2.閱讀課后的選做題與資料袋,并通過補充其他資料,加深對空子大家的了解。

        3.會讀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掌握14個詞語及一個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四.閱讀主線索

        第一課時: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想象及補充資料的學習,體會孔子拜師的誠心。

        第二課時:體會老子收徒的熱心。

        教學重點:第二自然段,體會孔子拜師的誠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難的詞句。

        教學難點:“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這句話的含義。

        五.教學理念:

        將課外閱讀有效地滲透在課內閱讀中,增加學生課堂閱讀量。

        六.課前準備

       、俣嗝襟w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谧灾粕衷~卡片。

       、蹖W生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一.背景資料介紹孔子

        1.導入課文。

        問:后面這么多老師,你們高興嗎?這讓老師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三人行,必有我是焉”,哎呀,大家當中肯定有我的老師啊,我可得向幾十位小老師共同來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

        2.學生自讀課文后的《資料袋》,感受孔子的偉大。2.揭示課題,寫課題。

        課文后面的材料介紹孔子叫孔丘,老子叫老聃,可大家為什么說孔子、老子呢?師介紹“子”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了解還有:孟子、韓非子、孫子等等。生匯報,師相機評價。

       。、師;通過大家的介紹老師知道了孔子和老子都是有學問的人,人們對他們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啊?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

        二.初讀,感受“誠心”

        1.自讀3分鐘,你能讀幾遍?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回。

        2.交流讀詞語。

        風餐露宿風塵仆仆

        日夜兼程遠近聞名

        傳授佩服納悶止境

        等候迎候拜訪拜見

        3.同桌互讀最受感動的地方,說說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師板書,小結。

        三.研讀“誠心”

       。ㄒ唬┖献鹘涣

        1.自主閱讀,用“——”劃出孔子誠心拜師的句子,用“。。。”圈出重點詞語。

        2.交流

        板塊一:“屈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你能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孔子的誠心,圈一圈,讀一讀,說一說。

        2)交流:*用比較的方法,從體會“終于”一詞,體會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難。

        *在學生交流時,由風餐露宿引出風塵仆仆。

        3)指名讀,齊讀。

        板塊二:

        孔子想: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自讀,體會到了什么?

        2)選擇其中的一句話,感情朗讀。自讀。指名讀。

        3)理解“學習是沒有止境的!钡倪@句話。

        聯系課文,聯系自己實際談感想。

        板塊三:“從此,孔子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1)圍繞著前一句想象說話。

        2)教師補充資料。

        板塊四:第一自然段(也可放在學習板塊二時)

        3.積累:用一分鐘時間,背出你最喜歡的一句話。

        (二)、研讀感悟孔子的品行

        一個人的品行是通過他的言行表現出來。你能不能找出表現他這些品行的句子?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提示:孔子拜師時多大了?三十歲是大還是?指導讀“總覺得”“還不夠”在讀中你感覺到了什么?說明什么?(“謙虛好學”)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提示:感受到了什么?“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理解的。

        1)你體會到了什么?相距上千里說明什么?(路途遙遠)

        這讓你想到哪些成語?(千里迢迢、萬水千山)

        你能讀出“遠”嗎?

        你讀到“風餐露宿”這個詞語時,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體會“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

        ———————,孔子在趕路。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讓我們學學孔子,彬彬有禮地拜見老師吧。讀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個詞?(學無止境)你還知道哪些成語跟它意思一樣?(學海無涯)

        聯系實際生活來說說?

        師:這就是孔子對學習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師學習的一個根本原因。

        你們在不斷的學習,老師在不斷的學習,今天在場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學習,可見學習是沒有盡頭的,讓我們在齊讀一下這句話。

        引:因為學無止境,所以孔子跋山涉水、不遠千里去拜師

        因為學無止境,所以孔子風塵仆仆、不辭辛勞去拜師

        因為學無止境,所以孔子求知若渴、迫不及待去拜師

        面對這樣的孔子,你有什么話想說呢?

        四.拓展,深入感悟“誠心”。

        孔子一生為我們后人留下了無數的精神財富。單單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記錄下來,變成了一部書叫《論語》,對后世影響很大。我們一起來積累一下他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

        你還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1.你還知道孔子拜師的其他故事嗎?學生介紹。

        2.教師補充兩則孔子拜師的故事。

        1)孔子跟師襄子學琴。

        2)孔子拜項橐為師。(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

        五.作業(yè)

        作業(yè)本第1、2、3、5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孔子拜師有什么認識?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老子又是怎么對待孔子的呢?

        二.自主研讀

       。ㄈ⒏形蚶献拥钠沸

        你覺得老子是個怎樣的人?又是通過哪些詞句體會出來的呢?

        1.自主閱讀思考:老子是怎么對待孔子的?劃出相關的詞句,朗讀體會。

        2.交流。

        重點研讀“迎候”與“毫無保留”兩詞。

        小結:

        他們是德才兼?zhèn)涞娜。你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了扎實、認真提態(tài)度。老師也衷心地希望在座的同學們也能像孔子那樣,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做到不畏艱難、謙虛好學、彬彬有禮,做一個德才兼?zhèn)涞娜?/p>

        三.孔子文化交流

        1.你知道關于孔子的什么資料嗎?

        學生交流。

        教師適當引導,讓學生學習了解孔子的論語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2.學習課文后的選做題。

        四.完成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孔子文化在我們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過是一個點,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傳統(tǒng)不一定很古,它有時離我們很近,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希望大家透過教材這扇門,課后去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1、課外收集積累孔子的名言和關于孔子的小故事。

        2、辦一期“走近孔子”的手抄報。

        3、做一做“孔子書簽”。

        板書設計:

        17、孔子拜師(老子)

        學誨

        而學無止境人

        不不

        厭倦

      孔子拜師教案9

        【學習目標】

       。、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场⒍脼閷W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自制生字詞卡片。

       。、學生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學生根據課件內容自由說說。)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ㄒ哉n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請你用“一”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 談孔子。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后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ㄅ娜肭,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 談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 學生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課后作業(yè)

        結合課文或課外搜集的資料談談自己對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節(jié)課,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生自由練讀。

       。、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ㄑ葑x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四、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先議論一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完后適當展示、指導。

        五、讀書匯報

        學生結合搜集的資料,班內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六、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生活中,我們也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自由分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合作學習小組。

       。、明確責任:各小組主民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小組的活動。

       。场⑸潭ǚ桨福焊餍〗M在組長帶領下,商定準備了解哪些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組內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報老師處。

      孔子拜師教案10

        一、揭示課題,質疑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齊讀)

        2、你們知道這兩句話是誰說的嗎?板書---孔子 齊讀子第三聲

        3、你們了解他嗎?是!孔子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不僅在中國有廣泛影響,在世界上也有較大影響。翻開書69頁,讀讀有關孔子的資料、交流:讀了資料,你們對孔子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認識?

        4、今天,我們要學習孔子拜師求學的一個故事 板書---拜師

        孔子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孔子的文章 板書課題:孔子拜師

        看這個拜字特別難寫,看老師寫

        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孔子為什么要拜師?

        生2:孔子拜師了有什么用?

        師提醒:這也就是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生3:孔子去哪里拜師?

        生4:孔子向誰拜師?

       。ɡ蠋煱褜W生提的問題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他是怎樣去拜師的?(板書)

        三(7)班的孩子真會學習,讀了課題提問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

       。ㄗx題質疑,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二、初讀課文,交流容易解決的問題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如果在哪里發(fā)現了問題的答案就做個記號。

        生自讀,師在巡視中引導(老師發(fā)現有些同學在讀的時候把自然段的序號標上了,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如果還沒有標上的就標上吧。)

        師:讀課題時提了那么多的問題,哪個問題是你一眼就看出來的?

        生1:向誰拜老子

        師:老子又叫什么?

        生:齊聲老聃

        師:讀得真準?鬃佑纸惺裁?

        生:孔丘

        師:還叫

        生:仲尼

        師:解釋(仲尼是孔子的字,古時候,用名來稱呼自己,用字來稱呼別人,都是為了表示謙虛和禮貌。后來,人們把很有學問的人稱為子。所以后人都尊稱為他們老子和孔子。)

       。ǔ鍪菊n文插圖)

        師:你知道圖中哪個是老子,哪個是孔子?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依據來嗎?

        學生自讀課文

        生:那位鞠躬的就是孔子

        學生讀相關段落

        師:還有哪個問題也一眼就看出來了?

        生:孔子去哪兒拜師?去洛陽拜師

        師追問:從哪兒出發(fā)?

        生:從曲阜到洛陽

        師:回到課文里再讀讀這兩個地方。(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

        讀著讀著,我們就解決了兩個問題,讀課題提問題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ㄔ俅螐娬{讀題質疑的學習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三、詞語入手,體會孔子的不辭辛勞

        師:那怎么拜師的你們找到了嗎?在哪兒?

        生:第二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線把孔子是怎樣拜師的劃出來。

        學生自讀自悟

        指名交流

        生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師:看看老師跟你們找的是不是一樣。(出示第1句)

        指名讀,讀準

        師:讀著這句話,哪幾個詞讓你最感動,圈一圈

        交流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師:風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生:夜里人家睡覺了還在走

        師:餐是什么意思?

        生:吃

        師:宿是什么意思?

        生:住

        師:那風餐露宿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還是不理解

        師:露是露天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在風里吃飯在露天睡覺。像這樣理解一個詞語中的一個字就能理解整個詞語的意思,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

       。ㄖ档梦覀兺茝V的解詞的好方法)

        同樣的'辦法理解日夜兼程

        師:輕輕地讀這兩個詞,你仿佛看到孔子在什么時候趕路?

        生1:白天、晚上

        生2:中午

        師:烈日當頭,孔子也在趕路。把話說完整

        生3:我仿佛看到孔子在下雪天趕路。

        生4:我仿佛看到孔子每天都在趕路。

        師:讀著這兩個詞語,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1:孔子很辛苦

        生2:孔子很好學

        師:請帶著你的感受讀

        自由讀指名讀

        師:你們知道曲阜到洛陽有多遠嗎?

        出示地圖,箭頭指示感受遠

        誰再來讀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也感受到了孔子的不容易,一起來讀讀

        齊讀第1句

        師:孔子真不容易啊,走了幾個月,終于走到了洛陽,課文中用了一個詞寫出了孔子歷經了艱辛?

        生:終于

        師:還有哪個詞

        生:風塵仆仆

        教師板書:風塵仆仆

        師:可惜插圖上沒能畫出孔子風塵仆仆的樣子,你能根據這句話來猜猜孔子的樣子嗎?

        生1:身上都是灰塵

        生2:身上都是泥

        生3:身上都是沙

        師:孔子長途跋涉,身上都是沙、泥,很累的樣子,你們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請把這個詞寫在插圖旁邊,注意仆是單人旁,不是提手旁。寫好后同桌互相欣賞一下寫的字,寫得好的可以夸夸他。

       。ㄒ龑W生了解不同的解詞方法,在理解中穿插寫字教學)

        師:老師要問,孔子那么辛苦、風塵仆仆為什么要去拜師呢?從哪一段知道的?

        生:第一段

        師:讀讀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孔子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

        師:淵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搖頭表示不知

        師:不知道該怎么做?

        生:

        師:是的,老師查了淵字,把字典上的意思拍了下來

        出示3種注解:1、深水 2、深 3、姓

        淵在這里應該是第幾種意思呢?

        生:第二種深

        師:知道了淵的意思,那淵博是什么意思呢?

        生:不深

        聽眾哄笑

        師:老師告訴大家,博是廣大的意思。那淵博就是

        生:深廣

        師: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

        生:不是,他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

        師:聞名是什么意思?老師告訴大家,聞有2種意思:1、用鼻子聞 2、聽

        遠近聞名是什么意思?

        生:很遠的地方、很近的地方都聽說過他。

        師:像這樣理解詞語中的一個字來理解真?zhèn)詞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你們了解孔子嗎?

        生:了解

        師:說說看

        學生介紹

        師:你的知識真豐富,你是從哪里了解到的?

        生:資料袋里

        師:打開課文后面的資料袋,自由地讀一讀

        學生自讀資料袋內容

        師:讀了資料袋的內容,你一定更佩服孔子了,再來讀讀第一段

        齊讀第一段

        師:孔子已經很有名了,還要去拜師,什么呢?你還從哪里找到了?

        生自讀課文、交流

        生:第二自然段中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學無止境的人嗎?

        生1:我的同桌英語很好了還在學習

        生2:我的同桌數奧很好也仍然在學

        師適時引導:生活中有沒有看到過這樣的人呢,比如爸爸、媽媽?

        生:我爸爸還在學

        追問:學什么呢?

        生:不知道

        臺下哄笑

        生2:爺爺還在學普通話

        師:生活中,工作了還要學,爺爺奶奶還要上老年大學,用一個詞就是學無止境

        孔子就是這樣學無止境的,拿出抽屜里的練習紙寫下來,今天學到的詞可以用一用

        練習紙的內容為:

        孔子__________,拜老子為師。

        (以下詞語可以選用哦。

        淵博 遠近聞名 學無止境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交流:

        生1:孔子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趕去洛陽,拜老子為師。

        師:可以在中間加上所以,讀一讀

        生修改讀:孔子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所以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趕去洛陽,拜老子為師。

        師:還有沒有用的詞語不一樣的?

        四、課堂小結,提示下節(jié)課的任務

        師:看黑板,孔子就是這樣學五止境,所以后來才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直到現在,我們還要把他的思想展示給全世界的人看。除了孔子,還有哪個人也很偉大?

        生:老子

        師: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了解老子。

        宣布下課

        板書:

        向誰學?

        去哪里學?

        孔子拜師 為什么學?

        怎樣學?

        風塵仆仆

        學無止境

      孔子拜師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讀七個生字,會正確書寫十二個字,正確讀出“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閱讀能力,體會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反復朗讀,感悟人物形象。

        2.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借助孔子名言及文中插圖,用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品行。

        3.練習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激發(fā)學生對孔子與老子的崇敬以及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孔子拜師的經過部分,帶領學生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借助文章插圖,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同時感受人物的品行。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詞句,借助文中插圖,用聯系生活實際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品行。

        三、教學策略

        這篇課文從文題看,直接揭示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緊緊圍繞“拜”字,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寫了孔子為什么拜師,怎樣拜師以及拜師后怎樣學習的過程,這是一條貫穿全篇的主線。事情的經過部分又是圍繞孔子與老子的對話展開的,這又出現一條輔線。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既要抓住主線體會孔子的品行,又要不放輔線,體會老子的品德。在文章結尾處進行小結,把兩條線并攏,讓學生體會先人品行的偉大。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沿著作者行文思路,遵循學生閱讀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文本對話。

        2.借助孔子名言解讀人物品行。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積累這些名言警句,并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要用自己的行動實踐這些名言警句。真正落實積累與運用的目的,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學習中得以傳承。

        四、教學過程

       。ㄒ唬┗仡檹土,直插行文思路

        1.同學們,你能依據課件中的提示向大家介紹介紹這位人物嗎?

        出示課件:(孔子畫像)

        畫上人物是( ),名叫( ),字( )。

        他是( )時代的( )家。

        他的代表著作是( )。

        我知道他的一句名言是( )。

        2.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于這個偉大人物的故事──孔子拜師。注意把“拜”字寫準。

        3.在這個故事里,“拜”字的意思是就是很有禮貌地請對方做老師。

        4.還記得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嗎?

        總結:為何拜師、怎么拜師、怎樣學習、進行總結。

        【設計意圖】回顧整體,并引導學生在學習交流的基礎上,運用已知,通過提示,整合對孔子的認知。借助課題中的關鍵字──“拜”字理清行文思路,既對主要人物有了初步感知,又理清了學習文章的思路。

        (二)品析文本,感悟人物言行

        1.學習第一部分:決意拜師。

        (1)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孔子的行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虛心好學)從哪些內容感受到的?(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遠近聞名)

       。2)小結:同學們能夠聯系上下文進行學習。正因為孔子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才使他走上了拜師之路。你知道孔子名言中的哪句話能體現他的這種行為嗎?

        總結:學無止境。

        (3)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決意拜師這段內容。

        【設計意圖】強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這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深入感受人物形象。把孔子的語言和孔子的行為這兩者進行了緊密的聯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名言解讀人物言行”的教學策略。

        2.學習第二部分:洛陽拜師。

        (1)請同學們默讀這部分,邊讀邊思考:“孔子是怎樣拜師的?與老子見面時又是怎樣的情景?”

        【設計意圖】借助默讀思考內容,引導學生有層次地讀書,既理清敘述層次又幫助學生明確了本段的重點內容。

       。2)孔子的拜師路有著怎樣的艱辛?在文中標畫出相關詞句。這些又讓你有怎樣的感觸呢?(路途之遙,時間之長,行路之艱,求師之切)

        出示課件: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小結:同學們抓住了“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終于”這些詞語體會到孔子拜師的艱辛。抓住文中重點詞語學習,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品行。

       。3)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盡艱辛之后,孔子終于見到了自己的老師。這就是孔子和老子見面時的情景。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看看,哪位是孔子?哪位是老子?他們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浚▓D中孔子彎腰行禮,態(tài)度恭敬;圖中老子俯首彎背,態(tài)度謙和)

        【設計意圖】插圖是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觀察,學生會先對兩位人物有一個初步的感性了解,再引導他們回歸到文本,研讀對話內容,使學生逐漸明白,只有通過品讀作者生動的文字,才能在我們的頭腦中形成鮮活的畫面。這樣圖文結合,旨在提升學生對兩個人物品行的認識和理解。

       。4)課文中寫到了孔子在見到老子時他們之間的兩組對話。圈一圈孔子的表現,想一想孔子在拜師時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彬彬有禮:上前行禮、連忙、請、再次行禮;誠心誠意;執(zhí)著求學)

       。5)在孔子的治學名言中,哪些名言體現出了他這樣的言行呢?(學無止境;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p>

       。6)老子迎接孔子言行時,又是怎樣的?(謙和有禮:迎候;喜悅)

       。7)分角色朗讀這兩組對話,再現孔子和老子在相見時的情景。

        【設計意圖】聯系前期了解到的孔子的治學名言,來解讀人物的品行。再次運用“名言解讀人物言行”的策略,幫助學生加深對人物的理解,再次感受到孔子確實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3.學習第三部分:認真求學。

        (1)快速閱讀第三自然段,圈畫詞語并交流在孔子向老子求學的過程中,他們各自有怎樣的表現?(孔子很刻苦:每天、不離左右、隨時;老子誨人不倦:毫無保留)

       。2)請同學們兩人一組配合朗讀,讀出對他們的敬佩。

        【設計意圖】通過圈畫詞語,使學生感悟到求學者的刻苦,傳授者的無私,在孔子與老子身上都有著令人欣賞與敬佩的地方。在交流之后的朗讀可以將理解與情感融入其中。引領孩子們讀文入境,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悟。

       。ㄈ┗貧w整體,評價人物品行

        1.請同學們朗讀最后一段,思考:通過學習孔子拜師的故事,你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謙和有禮、勤奮好學;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

        2.全班齊讀孔子名言。

        出示課件: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小結:先人們的品行見證了他們的語言和思想,他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后人,使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代代傳承。

        【設計意圖】借助積累的孔子名言對人物進行評價,從而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感悟。讓孔子的人物形象走進孩子的心里。

       。ㄋ模┩卣寡由,引入綜合性學習

        1.小結:這篇課文通過一個小故事,讓我們認識了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這就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方面。

        2.拓展延伸: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我們會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其他方面的傳統(tǒng)文化。如,精美的民間工藝,古老的民族藝術,獨特的風俗習慣……讓我們在本單元的課內課外學習中,繼續(xù)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光輝燦爛。

        【設計意圖】小結語既讓學生認識了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又明確了古代名人的故事屬于我們寶貴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拓展延伸的內容則是引導孩子認識到傳統(tǒng)文化形式多樣,多姿多彩,激發(fā)孩子們對光輝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解的興趣,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遷移延伸,再去了解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名人與知識。

      孔子拜師教案12

        教學目標:

        1、抓住文中描寫孔子學琴的句子,畫出重點詞語,練習上下文推想重點詞語的含義,感悟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孔子的琴藝是怎樣一步步的達到爐火純青的。

        3、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積累重點句子和古人名言。

        4、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字,掌握厭倦、洋溢、抑揚起伏、爐火純青等詞。

        教學重點:

        感悟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難點:

        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掌握文章內容。

        3、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字,掌握厭倦、洋溢、抑揚起伏、爐火純青等詞。

        教學重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教學難點:

        能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國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傳他的學生有三千多人,他是偉大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提醒學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三、學習生字、新詞

        1、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讀準生字字音,認清字形,同桌合作識字。

        3、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教師針對學生容易讀錯和認錯的字作適當指導。

        4、認讀詞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理解:畢敬、厭倦、誠懇、如癡如醉、戛然而止、席地而坐、順暢、悅耳

        知道:厭倦、誠懇的近義詞

        四、練習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2、輕聲朗讀,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同組互讀,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4、指名讀。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

        2、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重點:

        學習孔子不斷進取、精益求精的優(yōu)秀品質。

        教學難點:

        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孔子學琴》這篇課文,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學習課文

        1、讀課文想一想,根據課文中描寫的`孔子彈奏的樂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試著用課文中的詞來回答。(爐火純青)

        2、爐火純青什么意思?(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彈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這你有什么疑問?

       。槭裁磸椀眠@么好?他怎么練的?)

        4、哪部分寫了孔子學琴的內容?(26自然段)

       。1)自讀26自然段,畫出文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想一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高超水平呢,邊讀邊把課文描寫孔子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語句畫出來,認真讀一讀,仔細體會。試著填表,小組之間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時間孔子彈琴的程度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會彈沒有真正掌握彈琴的技巧

        過了幾天順暢自然、悅耳動聽沒有領會曲子的思想內容

        又過了幾天令師襄如癡如醉沒有體會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不知過了多少天抑揚的琴聲令感情起伏不平知道作者是誰,心情激動

        三、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抓重點詞句逐步體會

        1、引導學生抓住畢恭畢敬一遍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體會孔子練琴的認真、嚴肅。

        課件:(對比讀)

       。浪ぶ俾晛淼娇鬃拥拇扒,只見孔子正畢恭畢敬地彈著那首曲子,彈完一遍又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彈著那首曲子。

        2、練習朗讀。

        3、孔子如此刻苦的練習彈琴,但他并不滿足于會彈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據孔子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和師襄聽琴后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1、朗讀課文

        2、說說學習課文后受到的啟發(fā)。

        五、課外拓展

        1、摘抄描寫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精彩語句。

        2、積累孔子的名言。

      孔子拜師教案13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課文在敘述孔子拜師這件事時,線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決意拜師。用簡練的語言交待了孔子當時的身份,以及他拜師求學的愿望及原因。雖然當時他已經是“遠近聞名” 的老師了,卻還要拜師求學,更可見他對知識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先講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幾個詞語:“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遙遠;“風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艱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終于”,說明孔子雖然在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但憑著毅力和信心,最終還是來到了洛陽。課文接著詳細描寫了孔子與老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通過人物間的對話,表現出孔子和老子的謙遜有禮。

        第三部分,寫孔子認真求學。他虛心向老子請教,老子則毫無保留地把學問傳授給他。

        第四部分,寫人們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又敬重他們的人品。

        編選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讓學生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對我國歷史上產生深遠影響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發(fā)探索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通過品讀和積累語句,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

        教學難點:

        1、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淵博、風塵仆仆”等詞語。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課前準備:

        1、課前搜集有關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資料。

        2、預習課文,對不理解的詞通過理解。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第五單元的課文為我們打開了這座寶庫的一扇門。我們可以認識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話故事,欣賞古代建筑和繪畫。

        今天,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認識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題,讀題:孔子拜師。

        二、交流資料,認識孔子:

        課前,我們收集了一些有關孔子的`資料,現在來開個小小交流會,讓我們大家都來認識這一位偉大的思想家。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讀課文:要求: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認讀:

        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

        淵博、曲阜、洛陽、老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ńY合了解“名”、“字”。)

       。2)交流通過理解的詞語。

       。3)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抽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初步理清課文思路:決意拜師——前往拜師——認真求學——受人敬重。

        四、研讀課文,感悟品行。

       。ㄒ唬┏鍪揪渥樱骸叭藗兣宸鬃雍屠献拥膶W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讀句子,你認為孔子和老子的學問怎樣?

        2、他們的品行又怎樣?

       。ǘ┙處熞龑纷x第二自然段,感悟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1、默讀第二自然段:你從課文哪里感受到了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邊讀邊注)

        2、全班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感悟以下兩點:

       。1)“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艱辛、求知若渴

        教學過程:A、品讀詞語:你從“終于”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B、理解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C、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動。

        D、感情朗讀:讀出孔子的不畏艱辛前往拜師的精神。

       。2)孔子與老子見面時的對話。

        感悟人物品行:謙遜有禮

        教學過程:A、品讀人物的言行: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孔子與老子的謙遜有禮?

        B、辨析近義詞:“迎候、等候”,在這兩句句子里,這兩個詞可以調換嗎?為什么不能調換?

        C、演讀:同桌合作——展示評議

        D、聯系生活實際,交流:“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3、小結

        (三)自學1、3自然段,體會孔子的虛心求學和老子的誨人不倦。

       。ㄋ模└星槔首x第四自然段。

        五、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談談我心中的孔子和老子。

        2、拓展學習孔子的名言。

        六、綜合性學習:

        1、分組制訂學習計劃,交流。

        2、分組活動,積累資料。

        3、學習成果展示、交流。

        七、生字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橫畫有長短變化,橫畫間距勻稱。

        “授”:右邊是“受”,不是“愛”。

      孔子拜師教案14

        【教學內容】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內容。這是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了孔子謙虛好學、學而不厭的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

        課文比較簡短,也比較通俗,有幾組近義詞,如拜見拜訪、等候迎候等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要在課堂教學時有機滲透。

        文章的重點內容孔子誠心拜師很突出,線索也很分明;而蘊涵著的老子熱心收徒的線索也比較清晰。所以,可以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設計意圖:

        孔子、老子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可貴品質隱含在字里行間,尤其是附著在關鍵的詞句之中。本堂課重在引領學生關注、發(fā)現那些內涵豐富、意韻深廣的詞句,通過理解意思,揣摩內涵,自然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這樣,學生對語言的學習是立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著豐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會本文的生字和有關詞語;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用、聯系生活或結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2、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3、參考資料:孔子拜師資料目錄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2、學會借助課文資料袋來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查找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課題解讀。

        1、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的春秋時期,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正音子)。

        2、大家已經預習過課文,知道孔子的老師是誰了吧?(老子)(板書)奇怪,老子、孔子,他們的名字怎么都是子?這里的學問可大著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3、簡介孔子的情況。

       。1)學生自由發(fā)言所收集的材料。

        (2)教師歸納總結。(課件展示)

        4、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讀課文、粗知主要內容,生字詞過關。

        1.自由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1)讀準生字詞(2)認清字音。

        3.理解詞語意思。

       。1)互相解詞意。(2)查工具書解詞意。

        聞名:有名、著名。淵博:學識深而廣

        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都在趕路。

        納悶:因疑惑而發(fā)悶。止境:邊際,盡頭。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感知課文大意:課文圍繞孔子和老子兩人寫了怎樣一件事?課(學生回答,要求語言連貫,簡單扼要。)

        6、過渡鋪墊: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如何拜師,結果怎樣,我們等下節(jié)課再一起來研究。

        三、課堂作業(yè)

        1、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2、書寫生字,課后抄寫生詞。

        3、熟讀課文,搜集孔子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練習概括課文大意。

       。ㄒ唬┳x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1.抽讀。

        2.齊讀。

       。ǘ┚毩暩爬ㄕn文大意。

        1.上節(jié)課我們不僅學了詞語,還初讀了課文,了解了故事的大意,F在,你能根據老師的提示,再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如果能用上上節(jié)課我們新學的詞語就更好了。

        板書:決定拜師前往洛陽認真求學受到敬重

        2.小結:課文就是這樣按照事情的經過把孔子拜師這個故事講得清清楚楚。

        二、了解孔子拜師中的所想所做所說,激發(fā)崇敬之情。

       。ㄒ唬┙裉欤覀兙鸵俅巫哌M這個故事,進一步去認識孔子和老子這兩位大思想家。首先讓我們放聲讀讀課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為什么要去拜師?

        遠近聞名,還覺得不夠淵博,決定

        1.孔子自己覺得知識不夠淵博,那你覺得呢?

        2.學問很淵博,還要去拜師,如果你就是當時孔子的學生,聽說你的老師還要去拜師,你會怎么想?

        3.齊讀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學。

       。ǘ┌輲熯^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呢?默讀課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關的句子。板書:默讀做說

        曲阜和洛陽相距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ㄕn件)曲阜和洛陽相距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1.句中有哪幾個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點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倌刈x讀這兩個詞,聯系上下文,你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嗎?

       、诟鶕⻊偛耪f的意思,看著這兩個詞語,展開你豐富的想象,說一說,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趕路;月明星稀的夜晚,孔子還在趕路,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上千里的路途中,這是怎樣的畫面?孔子會遇到哪些困難?(千里迢迢、萬水千山、風塵仆仆、跋山涉水、翻山越嶺、不分晝夜,孔子不管風雨)指導學生說話。

       、坌〗Y:兩個成語,卻讓我們想到了豐富的畫面。我們在表達的時候,也要善于運用積累的成語。

        現在,想一想,幾個月后趕到了洛陽的孔子,會是什么樣子呢?你能用上恰當的詞語甚至是成語來形容嗎?

        ④感受孔子的品行:孔子拜師的路上多艱辛,多不容易啊,你們從這里覺得孔子是個怎么樣的人呢?(不怕吃苦、求知若渴、執(zhí)著、有始有終、堅持不懈)短短的一句話就把孔子這種對知識如饑似渴的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老師把這個詞語送給他。(板書:求知若渴)

        每天不離隨時請教

        1.孔子在向老子學習的過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

        2.理解隨時請教。

        3.評價孔子這個學生。

        多謝老師等候,您的學問淵博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ㄕn件)您的學問淵博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1.孔子是這樣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說的呢?

        2.能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3.這句話中也藏有一個成語,你知道是什么嗎?板書:學無止境(課件)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正是這樣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動在告訴我們:學無止境。

        三、了解孔子拜師過程中老子怎么說的、做的。

        那么,面對這樣一個謙虛好學、不畏艱辛的學生,老子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呢?咱們還像剛才那樣,默讀課文2、3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用波浪線勾一勾。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1.自己試著讀讀老子所說的話,想想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理解迎候。

        文中哪個詞和它意思相近?

        迎候和等候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老子的.話中用的是迎候,那孔子對老子所說的話中該用哪個詞呢?(課件)

        為什么不用等候呢?

        3.小結:作為老師的老子,很謙虛,在他的話中用了迎候這個詞;而作為學生的孔子,也很尊敬老師,在他的回答中只能用等候。我們用詞也要這樣注意人物的身份。我們從這些言行舉止中看出他們的品質,把兩個詞送給他們。(板書: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4.分角色讀對話。

        老子也毫無保留

        1.什么叫毫無保留?

        2.想一想老子為什么愿意將知識全部傳授給孔子呢?

        3.他就不擔心孔子的學問會超過他嗎?

        四、講故事

       。ㄒ唬┻@節(jié)課我們從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中了解到孔子和老子都是很謙虛、好學,了不起的人。咱們講故事也要這樣按照事情的經過,把故事中的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和怎么說的講清楚。

       。ǘ⿴熒仓v《孔子再次請教老子》的故事。

        1.孔子又一次風塵仆仆地來到了洛陽。他看見老子又到城外來迎接他了。想一想,這一次他們會怎么做呢?又會說些什么呢?注意說的話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2.小結:孔子再次向老子請教,又一次以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學無止境!

        五、誦讀《論語》中的句子,升華對孔子及《論語》的認識。

        1、《孔子拜師》的故事流傳至今,對人們影響很大?鬃拥牡茏舆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了《論語》。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扮演孔子三千門生的演員們手持竹簡,神采飛揚地誦讀著的也正是《論語》中的句子──(師生一起吟誦。)(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們也正是通過孔子、通過《論語》向世界人民傳達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可見,孔子,以及他的著作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之深遠。

        2.咱們課后也摘錄了幾句孔子的名言,(課件)你對哪句比較熟悉?讀給大家聽一聽。你們還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六、總結全文。

        孔子拜師這個故事也只是孔子一生中很小的一個片段,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要進一步去了解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了解《論語》這本中華傳世精典著作。

        板書:

        17、孔子拜師

        孔子老子

        求知若渴彬彬有禮謙虛有禮

        決定拜師前往洛陽認真求學受到敬重

      孔子拜師教案15

        【教學目標】

       。薄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體會孔子的謙虛好學、不畏艱辛及彬彬有禮的品質和老子謙遜有禮、誨人不倦的品質,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老子作出簡單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薄⒅腥A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第五單元的課文為我們打開了這座寶庫的一扇門。我們可以認識古代大思想家,了解古代神話故事,欣賞古代建筑和繪畫。今天,讓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去認識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

        2、揭題,讀題:孔子拜師:

        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二、復習回顧

       。薄⑼瑢W們,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課文寫了我過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

       。、故事中最關鍵的人物是誰?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課文中還寫到了另外一個人物老子,他給你的印象又是怎樣的呢?

        三、深入研究孔子、老子的人物形象

       。、是呀,那么在孔子拜師的整個過程中,孔子和老子是如何的謙虛有禮,都還需要我們去細細體會。

       。、出示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抛x句子,你認為孔子和老子的學問怎樣?

        ⑵他們的品行又怎樣?

        3、學前指導。我們說一個人的品行往往從哪里可以看出來?(言談舉止)抓住人物的言行來研究人物的品行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就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來研究課文中自己感興趣的人物,你可以研究孔子,,也可以研究老子,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一兩個句子,認真地讀一讀,細細地體會體會。

        4、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劃出讓你感動的一兩個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

        5、交流匯報,教師點撥,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重點詞句,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

        問:你研究誰?你找到哪個句子來進行研究的?(根據學生回答,隨機進行交流。)

        研究孔子:

       、趴傆X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理解字面意思,問:你認為怎樣的人才能算知識淵博呢?現在字面上的意思懂了,那能把你的理解用朗讀表達嗎?自己先去試試?(生自己讀)點名讀。我好像聽到他讀的時候強調了幾個詞語,你聽出來了嗎?(點名評)你們想不想也來試試?想讀的站起來讀。)

       、魄泛吐尻栂嗑嗌锨Ю,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來到了洛陽。

        ①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全班齊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一幅畫面?(點名說,想象孔子在路上的情景和他的心理活動。)

        ②你是從哪幾個詞感受到的?(理解詞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終于”)

       、圩屛覀冊賮碜x一讀,感受孔子趕路的.艱難。(讀出孔子的不畏艱辛前往拜師的精神)

       、强鬃酉耄哼@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⑷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煽鬃勇犃嗽俅涡卸Y,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保ㄟ@么長的一句話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你覺得可以是哪個成語?)

       、蕪拇耍鬃用刻觳浑x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小結談話:面對這樣的孔子,你有什么話想說呢?

        研究老子(那老子又是怎樣一個人呢?你找到哪些句子進行研究的?)

       、爬献诱f:“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⑵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教師小結:老子雖然不是課文的主角,但我們可以從孔子和老子的交往活動中感受到老子的博學多才和謙和大度,誨人不倦的高尚品行。

       。丁⒗首x感悟: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體會到了孔子、老子高尚的品行,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⑴學生自由練讀感受深刻的句子。

        ⑵分角色朗讀,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①出示孔子和老子兩人的對話。(同桌互讀、指讀)讀是讀得很好,不過老師覺得如果能加上表情和動作會更好。你們認為呢?(試讀、指讀)有沒有發(fā)現這中間藏了一個新的符號?他的作用同學們剛才都已經不知不覺地讀出來了。你知道他的作用了嗎?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谧屛覀冊賮碜x一讀,看是不是這樣的。(師生分角色讀)

        四、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正因為孔子和老子一個虛心求教,一個誨人不倦,都表現了高尚的品行,所以獲得了人們的敬重,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齊讀)

        五、課后作業(yè)

        下節(jié)課我們要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希望同學們課外收集、背誦孔子、老子的名言,結合課文或課外資料從多方面談談自己對孔子、老子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