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比較認識周圍有許多人,人有性別、年齡、種族以及身份、職業(yè)的不同。
2、通過觀察和比較,認識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外部特征。
教學步驟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教學媒體
整體性教學
個別性教學
引入
觀察交流:以外灘為背景的一群人展開討論,產(chǎn)生身為上海人的自豪感。
說說圖中的人有什么不同,由此展開對不同人的`年齡、性別、外貌特征等的討論。
設問:回家怎么向家人介紹自然老師。
圖片。
研究與實踐(一)
觀察第7頁圖片,根據(jù)圖中服飾判斷職業(yè),并進一步討論哪些職業(yè)有特殊的著裝。
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他們的不同身份、職業(yè)。
完成活動記錄冊第2頁
自帶的家庭成員照片,剪貼成一幅全家福照片。
圖片。
研究與實踐(二)
游戲:為國際夏令營的小朋友分組。
根據(jù)圖中小朋友的發(fā)色、膚色進行比較并分類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還根據(jù)性別進行雙重標準分類的訓練,結果填在活動記錄冊第3頁。
觀看不同人種聚居地的民俗風情錄像帶,滲透地球大家庭的意識。
錄像。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2
訓練內(nèi)容
1、認識漢字的筆畫和筆順。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guī)則。寫字。
3、學習字詞句
4、朗讀背誦兒歌。
5、口語交際----自我介紹
訓練重點
1、按筆順寫字。
2、了解小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并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1、審題。
(1)讀題目
。2)說明題目要求
2、指導
3、其余兩組可按上述步驟進行教學
4、反饋
二、教學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審題
讀題,明確要求。
2、指導練習,描紅仿寫。
3、指導練習臨寫
三、教學第三題:學習字詞語句
1、教學題1:你認識這幾種小動物嗎?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1)審題。
。2)指導練習
2、教學題2:你知道它們遇到危險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1)審題
。2)指導練習
。3)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讀讀背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說說題目要求
2、指導學習的方法
3、練習:讀讀背背
二、教學第五題:口語交際----自我介紹
1、課前準備
2、審題
明確要求
3、指導
(1)看圖說一說
。2)同桌說一說
(3)指名分角色表演
。4)評一評
小結:注意創(chuàng)設情景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注意將學生的聽說讀寫結合起來。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3
教學要求:
1、把詞語補充完整練習,背記并書寫。
2、培養(yǎng)學生理解、運用詞語的能力。
3、使學生感受漢語的豐富,體會字序的變化與詞語意思的關系,進行詞匯積累,豐富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把握句子主要意思的能力。
5、閱讀短文,完成后面的練習。
6、進行口語交際練習。
7、習作練習。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完成一至四題。
教學過程:
一、鞏固、掌握常見的四字的詞語。
1、默讀中獨立完成,想一想為什么這樣填。
二、學生匯報,并訂正。
讀一讀,背一背,寫一寫。
三、根據(jù)詞語的意思選擇合適的詞語進行搭配。
1、讀例子,體會字序變化與詞語意思的關系。(有什么變化、從中感受到什么)
自己寫幾組。
2、讀給大家聽。
3、進行縮寫句子練習。
。1)學生讀句子,獨立完成。(2)學生反饋。(3)針對學生縮句的情況,采取對比的方法加以指導。(4)讀縮寫后的句子。
四、作業(yè):
把一——四題寫在練習本上。
教學反思:對于縮句的'練習,學生能找到句子的主干,但是往往是縮的不到家,需要在不斷的練習上,師生總結出方法,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此項練習。對于調(diào)換位置后,詞語的意思不改變的這類的練習學生說出的較少,需要教師補充,有些詞語不好判斷意思是否相同。如:喜歡——歡喜上樓——樓上。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4
教學目的
讀背詞《西江月》
教學步驟
一、介紹辛棄疾。
南宋著名愛國詞人,歷來同蘇軾并稱。
二、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
2.獨立思考詞的意思。
三、師生討論,理解詞句的意思。
西江月:詞牌名。
黃沙道:即黃沙嶺,地名。在江西上饒西南。
“七八個星”二句:這兩句是倒裝句,意思是,天外有七八個星,山前落了兩三點雨。
社:社祠,就是土地廟。“見”通“現(xiàn)”。
四、想象詞中描繪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在靜穆的夜色里,作者一邊趕路,一邊悠閑地欣賞著美妙的自然景色。徐徐清風中,傳來了蟬的鳴聲,還傳來了稻花的香味和青蛙的叫聲。
一會兒,天空陰云聚合,近處的星星已被云彩遮沒。只有遠處的天邊還剩幾顆稀疏的星星,暴雨即將來臨。作者緊走幾步,經(jīng)過小溪的`橋頭,便出現(xiàn)了他熟悉的茅屋小店。
五、體會詞中表達的感情。
全詞描寫的是黃沙嶺的夜景,通過美麗的自然風光描繪,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六、比賽背誦。
七、抄寫這首詞。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5
一、導入
初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xiàn),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正音
欹(qī)蟠(pán)詔(zhào)
鬻(yù)詬(gòu)遏(è)暇(xiá)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chǎn)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辟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三。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6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繼續(xù)復習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
4. 懂得一個孩子純真的童心。初步了解泰戈爾其人。
教學重點難點:
1. 繼續(xù)復習鞏固良好的閱讀習慣。
2. 懂得一個孩子純真的童心。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出示泰戈爾。指名讀,齊讀。
2. 介紹: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他的詩想象奇特,意境優(yōu)美,趣味盎然。
3. 示題,指導學生朗讀注釋1。
二、 整體了解
1. 教師范讀。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 出示填空:
“我”希望變成___________,悄悄的看著媽媽_____、______、_______地情景。
三、 學習課文:
1. 你喜歡這個孩子嗎?說說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 自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
3. 交流:
4. 指導各種形式地朗讀有關小節(jié)。
5.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
四、 指導寫話
1. 你有沒有過什么奇思妙想呢?你想過變成其他什么人什么東西嗎?你想要干些什么呢?
2. 嘗試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3. 評議。修改。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7
本文講述了達爾文小時候不但善于思考,積極提問,而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對于現(xiàn)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們來說,非常有教育意義。不過,孩子們理解的還是比較到位的!拔覀儜撓蜻_爾文學習,遇到問題積極思考,善于提問。”“達爾文之所以長大后成為近代生物學和進化論的偉大奠基人,跟他從小善于思考有很大的關系!薄拔蚁雽_爾文說,我要向你學習,長大后為國家做出貢獻!焙⒆觽兗娂姲l(fā)表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比如《會變色的報春花》這篇課文,主要是由爸爸和小達爾文的對話組成的。我就采用了角色扮演法的朗讀教學。初讀課文時,小組分角色朗讀,體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細讀課文時分角色朗讀,體會小達爾文的愛動腦筋,敢想,敢做的品質(zhì);學完課文后的'升華情感,感情朗讀,注意讀出小達爾文的好奇、自信的語氣;爸爸的驚訝、器重之情。通過分角色朗讀,學生體會出小達爾文是一個敢想、敢說、敢做,勇于探索的孩子。同時,分角色朗讀,讓學生讀得津津有味,很有興趣,真正達到了快樂閱讀的境界。
興趣是根本,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尊重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只有學生自己愛上了語文,他才會體驗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他才會飽含激情的學好語文。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8
教學內(nèi)容:學習以“愿望”為主題的兩篇主體課文和一篇自讀課文,及識字、寫字、造句、聽故事等基礎知識的學習。
第一課時 拔苗助長
拔 苗 助 總 終 于 疲 力 盡 累 非 常 枯 死
拔苗助長總是 終于 筋疲力盡 累壞 非常 枯死
第二課時 拔苗助長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讀課文。
2.讀詞語。
拔苗助長總是 終于 筋疲力盡 累壞 非常 枯死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苗 總 于 法 跑 壞 都
2.齊讀生字。
3.認識“足字旁”
4.討論這些字的結構、筆順。
5.師指導:“法、 跑、總”。
法: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筆順,共八筆,不要寫成7筆。
總:師先示范,學生描紅。
跑:用紅筆標出第七筆,然后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描成紅色?
6.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7.評比:寫得好的獎勵小紅花。
三.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寫了7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法”字共8筆和“跑”字的第七筆是提。
板書設計: 拔苗助長
苗 總 于 法 跑 壞 都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9
指導思想及教學目標 :
1、能說出文中描繪了哪些具有特征的景物。
2、能體會作者練字的精妙之處。
3、通過對精妙語句的剖析,欣賞本文的語言藝術。
4、反復朗讀,沉浸到詩的意境中去,品位詩獨有的藝術魅力,進行審美的再創(chuàng)造。
5、通過創(chuàng)作詩歌來體會特有的魅力,加深對本文的'理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
1、導入 :可由前兩課自然導入 ,也可由古代名家詩句導入 。
2、默讀課文
3、讀一讀,寫一寫。
4、朗讀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自然、有感情地朗讀。
5、逐節(jié)研討。
研討目的:理解每一節(jié)詩的意思。
研討方式:四人一組合作探究,提出疑問,共同解疑。每節(jié)由兩組代表報告探究結果,不能解決的疑問可請全班同學研究,或請老師解答。教師點播引導的方向,可依語言分析揣摩的一般步驟要求。
6、齊聲朗讀,盡量達到背誦。
7、再創(chuàng)造實踐:
寫一首短詩,題目為《我眼中的》。全班交流,體會詩歌獨有的藝術魅力。
8、強調(diào)讀詩的重要性,介紹古今中外的著名詩人以及他們的詩集,鼓勵學生課外多讀詩,多寫詩,培養(yǎng)詩化的語言,詩化的表達。
9、作業(yè) :
——完成《課課練》。
——熟練背誦課文。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0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練習一理清故事結構
。2)人物形象分析
教學重點:
故事情節(jié)的直觀化(課本。
教學難點:
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對話在表現(xiàn)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教學形式:
課本劇
教學過程:
[引入]首先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今天蒞臨課堂指導教學的領導和老師們。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課文中涉及到的重點字、詞進行了梳理,對整篇敘事詩的情節(jié)有了大致的了解,對主要人物劉蘭芝、焦仲卿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在上節(jié)課后安排了一個內(nèi)容:由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這篇敘事詩。通過幾天的準備,看同學們是否把握了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呢?下面就請大家隨同學們的表演,一起重溫那段揪心的人間愛情悲劇吧。
演出人物表:
焦仲卿肖雪焦母吳倩
劉蘭芝何林君劉母吳叔娥
劉兄李婷婷媒婆趙純
配音易玲玲等音響劉彪
畫外音歐陽蘭珠
師:看完演出,請同學們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本課本劇同學們演了幾幕?請按演出情節(jié)擬出小標題?
2、這些情節(jié)是按什么順序進行敘述的?線索又是什么呢?
3、試著對劇中的人物進行評價。
明確上面三個問題(在課件上展示)
4、學生采訪。(對本節(jié)課的得失進行評價)
5、參演學生談演出體會。
6、總結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并安排下次課的內(nèi)容。
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蒞臨課堂指導的領導和老師們。結束。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1
①談話激趣。
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收獲的季節(jié),喜慶的季節(jié)。
秋天多美呀,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楓林披上了火紅的衣裳,蒼翠的'松柏綠得更加濃郁……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層林盡染,疊翠流金,景色宜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五谷豐登,瓜果飄香,碩果累累。
學了這組教材,我們真想出去秋游,走進秋天,感受秋天,我們還想為秋天的圖畫再描上幾筆呢!在這節(jié)課里,同學們就一起商量商量,我們怎么來組織這次秋游活動。
②商量計劃。
a.分組商量秋游活動計劃。
全班討論“到哪兒去秋游”。
根據(jù)不同意見分組,意見相同的組成小組。
各組根據(jù)《秋游活動計劃表》的內(nèi)容,商量制定比較詳細的秋游活動計劃。如:秋游的時間:幾月幾日幾點到學校集合。
秋游的地點:某公園、某村、某山……
秋游前的準備:聯(lián)系各項事宜、發(fā)通知……
秋游的活動內(nèi)容:游覽、做游戲、爬山……
秋游后的成果展示:繪畫、日記、河邊的鵝卵石、山上的野花……
b.推舉小組發(fā)言代表
提名推薦或自薦小組發(fā)言代表。
推薦人說說推薦理由。
根據(jù)推薦理由商量決定小組發(fā)言代表。
討論決定
a. 各組代表發(fā)表意見,其他組同學及教師可對其進行質(zhì)疑。
b.各組之間充分討論每個計劃的長處與短處(教師作為學習伙伴之一參與討論)。
C.全班表決通過最佳秋游計劃。
d.分組討論完善已通過的秋游計劃。
e.各組填寫秋游計劃表(可大家說,一個人填寫人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2
學習目標
1、認識“尼、馱”等11個字。會寫“賣、售”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3、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
2、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
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
閱讀世界各國人民之間友好情誼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賣木雕的少年。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板書部分重要問題。
二、檢查預習,自學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提問:認識這些字和詞嗎?讀一讀。(指名讀,學生邊聽邊正音)
2、哪些詞語不理解?結合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部分詞語。
3、小聲自讀課文,鞏固生字的`識記,想一想:這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除了留心聽他讀得怎樣。
5、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小組討論,評評誰說得既清楚又簡單。指名說。
6、自由交流:通過昨天的預習,以及今天讀和聽,你還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感受,鼓勵學生表達個性化的感悟。)
三、指導生字書寫
1、出示要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鞏固識記:分組交流記字的竅門。
提出組內(nèi)不能解決的問題。
3、擴詞練習,檢查積累。
4、指導生字書寫。
5、小結寫字情況。
四、課后作業(yè)
1、聽寫本課詞語。(見詞語表)
2、進一步讀熟課文,找一找描寫賣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標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問題可提在筆記本上。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3
教學目標:
1、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難點: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國人民的友誼。
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學習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構思新奇,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但賣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可愛,更讓人感動。這是一位怎樣的少年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黑人少年的心靈,一起品味這份感動吧
1、自由讀文,畫出描寫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體會。
2、生匯報
3、抓遺憾這個詞讓學生找出含有這個詞的句子。(指名讀)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問)
。1)、我為什么遺憾?
。2)、少年為什么遺憾?
4、解決“我為什么遺憾?默讀1—6段找原因同時完成填空練習。
5、出示填空練習:(讀一讀,再試著填一填)
。ㄒ唬⿲W習瀑布的壯觀。理解“名不虛傳”“游人如織”。
。ǘ┠镜窳宅槤M目,各式各樣。象墩構思新穎,栩栩如生。
指導朗讀,積累運用四字詞語。
6、 小結:就是這樣一位真誠的少年,他用心體會著顧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學們,我因為帶不走木雕而遺憾,可是這位少年為什么也露出一絲遺憾呢?
7、試著說一說。閱讀課文后一部分。
8、匯報原因。
9、引導出問題:少年為什么在猜測并證實我是中國人后露出遺憾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朋友呢?
10、介紹中國援建鐵路資料
11、師總結,板書。
12、老師激情引讀:
正因為我們中國的無私援助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國人當成朋友,因為朋友遺憾所以也跟著遺憾。多么真誠可愛的少年!讓我們齊讀最后兩段,讀出少年對中國人民的情誼。
身處異國他鄉(xiāng)的我,聽到少年說:我們是朋友,怎能不讓我感動,讓我們讀出這份感動吧!
一位普通的賣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們中非兩國人民的友誼,這怎能不讓我們激動呢!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的讀出來吧!
小結:他笑了,笑得那么可愛,這位非洲少年可愛的形象不僅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里,我想他也深深的刻在同學們的腦海里,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位熱情誠懇,對中國人民有著友好情誼的黑人少年說點什么?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4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美的思想感情。
2、繼續(xù)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3、自能理解詞義句意,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欣賞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讀懂古詩,理解詩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想象詩歌描寫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學生搜集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古詩《詠柳》,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感知美。
1、課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愉快的學習情境,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
2、揭題解題,簡介作者:這節(jié)課,我們就帶著愉快的心情一起來學習一首
寫春天的詩——《詠柳》。誰來說說題目的意思?詩人賀知章你們知道嗎?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3、課件出示春柳圖,使學生初步感知柳樹的美。
4、過渡:柳樹真美啊,連詩人賀知章也被柳樹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寫下了這一首贊美柳樹的詩。(課件出示詩歌)師:同學們已經(jīng)按課文的預習要求預習了課文,接下來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把這首詩再朗讀幾遍,等一下向老師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能力好嗎?讀的時候要注意找出能體現(xiàn)柳樹美的句子,多讀幾遍,體會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個記號。
二、朗讀全詩,初知大意——領略美。
1、生自由朗讀。
2、檢查朗讀情況。
3、檢查自學情況:通過預習和剛才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請大家自由來說說。
4、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讀懂的地方。
5、看來大家通過預習,都能自己理解詞語跟句子的意思。學到這里,大家發(fā)現(xiàn)這棵柳樹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樹高、綠;枝多;葉細)
6、小結:這棵柳樹多美啊,它長得又高又綠,樹上垂下無數(shù)的柳條,它的葉子細細的,多么惹人喜愛啊!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這首詩呢?(贊美、喜愛)我們一起讀一遍好嗎?(學生齊讀)
三、質(zhì)疑問難交流朗讀——品味美。
1、剛才,同學們交流了讀懂的內(nèi)容,那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梳理疑問,重點問題再交流朗讀)
3、交流朗讀:(主要運用課件幫學生理解,讓學生通過反復讀及小組討論體會課文三個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課文語言的'美及柳樹的美)
。1)出示第一句詩課件,體會用“碧玉”來比喻柳樹新長出的嫩葉,寫出了柳樹顏色翠綠、生機勃勃的特點,讓人感覺柳樹的顏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詩課件,體會用“綠絲絳”來比喻“柳條”,寫出了柳條隨風飄拂,輕柔美麗、顏色翠綠的特點,讓人覺得它的樣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詩課件,體會用“剪刀”來比喻“二月春風”的精妙之處以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齊讀全詩。
5、小結過渡: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用什么方法來寫出柳樹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詩人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句,用碧玉來比喻柳樹的枝和葉,寫出了柳樹的顏色美,又用絲絳來比喻柳枝,寫出了柳枝的樣子美,然后展開大膽的想象,由柳樹想到二月春風,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景圖,從而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接下來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配樂朗誦邊想象一下這首詩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請同學們把你們想到的意境描繪出來。
四、想象意境,熟讀成誦——欣賞美。
1、學生閉目想象意境。后先讓學生交流想到的畫面,再指名描繪意境。
2、出示本詩配歌課件,讓學生欣賞詩境的美。
3、吟誦本詩:現(xiàn)在,你們面對的就是美麗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詩人,也來吟誦一下這首詩呢?可以加上適當?shù)膭幼鱽硪髡b,能背下來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4、學生吟詩,背詩,互相評價。
五、選讀詩歌,拓展思維——豐富美。
1、大家吟詩的時候多投入啊,可見這一首詩寫得多好!想不想多讀一些這樣的好詩呢?
2、課件出示與本詩相關的幾首古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愛好選讀。
六、自主作業(yè),遷移能力——延伸美。
學了這首詩后,你回去想給自己布置什么作業(yè)?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15
教學目標
1. 掌握相關文言詞
2.了解孔子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講授大道大同兩個概念
2.指導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桃花源記》給我們描述了一幅理想社會的生活圖景,早在戰(zhàn)國末年《禮記》中也有相類似的理想社會畫卷。今天,讓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二、整體把握
范讀課文,學生仿讀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研讀理解
自由朗讀,掌握文言詞,指導學生翻譯課文
1.自主探究理解翻譯
2.小組合作學習,翻譯全文
3.全班交流
探究討論:本文闡述的大同社會有什么特點?如何理解孔子關于大同社會的思想意義?
指導朗誦
理清文章脈絡,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文章內(nèi)容。本文分三層
一、總領全文
二、闡述大同社會基本特征
三、總結全文
指導單獨朗讀,注意停頓
教師總結:盡管這樣的理想社會在當時不可能成為現(xiàn)實,但他卻成為我國社會思想史上一份寶貴的`財富,兩千年來一直被許多思想家追求,其思想意義極為深遠
作業(yè):
1.思考大同社會與陶淵明描繪的世外桃源有無相似之處?
2.背誦并默寫全文
【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教學策劃】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1-02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總結03-28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設計07-24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8-06
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4-03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總結05-06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總結06-19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學反思04-04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06-04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劃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