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讀后感精選[14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昆蟲記讀后感 篇1
昆蟲記這本書是向我們介紹的,在這些昆蟲中有一些事對我們有利的,有的是對我們有害的,昆蟲記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在這冊語文書中有寫到法布爾的篇課文叫《裝滿昆蟲的衣袋》在這篇課文中大家可以知道法布爾是一個什么人了吧!
在這本書中,大家可以知道有些動物的昵稱,比如:紅螞蟻:回家的路;小條紋蝶:戀人的氣味等等看完這本書時我覺得法布爾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昆蟲家,法布爾一生最大的'興趣在于探索世界的真面目,法布爾從小就開是觀察小蟲子在他長大以后,把他的成果寫成了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并在他高齡達到八十六歲時把第十卷《昆蟲記》完成了。在法布爾九十二歲時,他成了世界的驕傲和自豪!他一生手觀察和思索,所以他才有今天的這種成果。
法布爾為什么要寫《昆蟲記》這本書呢?我想是因為他想讓我們了解到更多關于昆蟲知識。
在我們的心中都是害怕蟲子的,而法布爾為什么不怕呢?
很多蟲子中有許多蟲子是外表很美麗,而內心是丑陋的;而有些是外表丑陋的而內心是美麗的;有些是外表和內心都是丑陋的;有些是外表都是美麗的!
昆蟲記讀后感 篇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昆蟲記》。在這本書里學到的知識,改變了我很多一直以來所認為的觀點。
比如,我之前一直以為,當人們靠近蜜蜂的時候,蜜蜂就會來蜇人。但當我看到法爾布先生有次靠近掘地蜂巢穴的時候,掘地蜂們并沒有發(fā)動攻擊,而是任憑自己的巢穴和卵被破壞。原來掘地蜂是極端和平主義者,只要不是遇到其它種類的蜜蜂過來搶奪地盤,它們都不會主動發(fā)起攻擊。
再比如,每次想到屎殼郎推著糞球,就會覺得它們很臟很臭。但這種最早出現(xiàn)在古埃及的小家伙,被當時的埃及人稱為“圣甲蟲”。經過科學家們多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屎殼郎的智慧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它們會將糞球推進巢穴,然后掏成中空,接著會把卵產在里面,便于幼蟲一孵化就有食物。屎殼郎也有天然的母愛,每當夏天到來,屎殼郎媽媽會背向洞口,為幼蟲遮蔽陽光和炎熱。
讀書很有趣,不僅改變了我之前建立的錯誤成見,還可以往小腦袋里裝進很多新的正確知識。我相信,堅持閱讀會帶給我一個全新的世界。
昆蟲記讀后感 篇3
同學們,你們想聆聽昆蟲的聲音嗎?想走進奇妙的昆蟲世界嗎?那么,讓我們讀一讀《昆蟲記》這本書吧。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科學著作,也是一部出色的文學作品。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為我們描繪了各種昆蟲的習性、本領、勞動……頻繁地死亡,記錄了它們在昆蟲王國的漫游歷程。
從書中,我認識了許多昆蟲,有各種蜘蛛、蜣螂、螳螂、蝗蟲等,我最留意的是螳螂,它的外表非常美麗,長著細細的腰身,還披著一件淡綠色的外衣。當它把上半身直立起來的時候,前腿也會前伸,就像正在祈禱一樣,模樣很像一個虔誠的修女。當它攻擊蝗蟲時,就立刻張開翅膀,同時將身體的上端彎曲起來,嘴里還會發(fā)出像蛇一樣的`“咝咝”聲,而且,一直瞪著蝗蟲,可憐的蝗蟲被嚇傻了,竟然朝著螳螂走去。哈,哈!螳螂真的太厲害了。
小時候我經常捉螳螂玩兒,也沒覺得它有多好,自從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知道了螳螂的美麗和本領,也懂得了任何生物都是有生命的,不應該隨意捉來玩耍,讓我們愛惜生命,愛惜大自然吧!
昆蟲記讀后感 篇4
《昆蟲》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斯傳世的杰作。法布爾很小的時候就有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非常喜歡觀察植物和昆蟲。當時雖然沒有人教他相關的知識,也沒有相關的書籍可以讀,但他從小就定下了成為昆蟲學家的目標。
當我讀《昆蟲》時,我似乎看到法布爾在詳細觀察毛毛蟲的旅行。我看見他不顧危險抓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認真實驗,反復推敲實驗過程和數(shù)據(jù),一步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和效果
在Fabres的《昆蟲》中,細節(jié)的文字讓我時不時的感覺到放大鏡、星星、昆蟲氣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被我忽略太久的昆蟲,突然聚在一起。我知道昆蟲世界有那么多的奧秘:蟬如何在清晨破殼而出;屎殼郎如何滾糞球;螞蟻如何吃蚜蟲分泌物?同樣清楚的是,棉鈴蟲的兒子錯了,蜜蜂抓青蟲不是作為自己的`兒子,而是為了給后代安排食物
昆蟲不僅對生命充滿敬畏,還蘊含著求真務實的精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的勇氣和毅力去探索世界,勇敢追求真理,無論做什么都要像法布爾一樣,有嚴謹?shù)目茖W精神。
昆蟲記讀后感 篇5
《昆蟲記》是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一本著作,對全世界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我讀了這本書,深有感受。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各種昆蟲的特征、家族和習性。其中最有趣的要數(shù)膽大兇殘的黑步甲裝死的事,它們一遇上危險的事,就仰面朝天,紋絲不動,儼然已經死去,這就是它處于完全徹底的毫無生氣活力狀態(tài)時的假死。法布爾經過實驗,證明了黑步甲仰躺著一動不動的姿態(tài),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實的暫時麻木的昏沉狀態(tài)。還有可愛的`蟹珠,它們和螃蟹一樣,都是橫著走的,你別看它的樣子很可愛,可是個兇悍十足的殺手,它在獵物的頸部輕輕一刺,就能要了獵物的命,這是多么可怕。
昆蟲的世界太奇妙了!你們別看它們個頭小,可個個都是精英。它們的許多優(yōu)點都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如蜜蜂辨識方向的能力,無論它被丟到哪兒,都能飛回蜂巢;它們的建筑能力也很強,蜂巢是由六邊形組成的,這樣做既節(jié)省了時間和材料,又沒有一點邊角料,真是一個好辦法。
昆蟲世界還有更多的秘密,就等著我們來發(fā)現(xiàn)和探索。
昆蟲記讀后感 篇6
暑假里我又看了一遍去年寒假就看過的《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大開眼界,了解了許多關于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知識,有趣極了。
你們知道嗎?知了唱歌是因為它在黑暗的地下做了四年苦工,才見到光明,所以忍不住開心地縱情歌唱。在沒看過這本書之前,我還以為它是熱得受不了才叫呢!有一種孔雀蛾,它們的壽命只有短短的三天,只來得及找一個伴侶。還有捕蠅蜂媽媽,她能夠準確地估算出自己的寶寶能在多長時間內吃完她留下的.食物,神奇吧?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螳螂了。螳螂雖然有美麗的容貌,在平時捕食時,總是假惺惺地擺出一副祈禱的樣子。但你可千萬別被它的外表給騙了。每當有獵物經過它面前時,它總是會打敗它,把獵物變成自己的美餐。因為螳螂的暗器真厲害!細針般的硬勾,鋸齒一般的刺,一對健壯無比的大鉗子。這其中不論哪一個讓你碰上都是不好受的。螳螂還吃自己的同類,雌螳螂還吃自己的丈夫。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螳螂媽媽生下寶寶,幫它們建好巢之后,就什么也不管了,我覺得螳螂媽媽一點也不稱職,不該丟下小螳螂不管。我認為昆蟲世界里最殘忍的就是螳螂了。
昆蟲記讀后感 篇7
我在暑假期間讀完了《昆蟲記》!独ハx記》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這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是一部不朽著作。
這本書是一部概括昆蟲種類,特征,習性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的真實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斗爭出的靈性。作者將昆蟲多彩的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這本書描繪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生活,這給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xiàn)代文明。
法布爾出身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一貧如洗,后來勉強溫飽。但是他對學習有這極大的興趣靠自學取得多個學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的方向堅持不懈的研究昆蟲和植物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對于法布爾來說,最大的樂趣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fā)現(xiàn)自然世界的科學道理。他因為熱愛真理所以寫成了《昆蟲記》。
通過讀昆蟲記,我感受到了《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更蘊含著追求真理,探索真像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追求真理的實踐精神,而且還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去奮斗。
昆蟲記讀后感 篇8
當媽媽把《昆蟲記》這本書帶回家時,我只翻了幾頁就不想看了。在今年"五一"的假期里,我在書柜里翻了半天,和爸爸一起讀。讀著讀著,邊讀邊和爸爸討論著,并聽爸爸講他小時候的故事。慢慢的我喜歡上了這本書。
這本書是法國著名生物學家法布爾寫的。許多人都認為昆蟲很惡心,不想接近它們。可法布爾卻是個例外,他從小就熱愛昆蟲,喜愛大自然并從中獲得靈感。他用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昆蟲。從這本書里,我明白了螳螂會用心理戰(zhàn)、毛蟲是鱗翅目昆蟲(蝶、蛾)的幼蟲、紅螞蟻是靠記憶回家的……我還從這本書里了解到許多昆蟲不為人知的秘密,比如蜘蛛在夜晚會吃掉蛛網(wǎng),再重新編織新的網(wǎng)、蝎子會在夜晚發(fā)光等等。
當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明白了我以前的想法是錯誤的',昆蟲并不惡心,也不可怕。昆蟲的世界十分精彩、十分奇妙。通過這本書,我了解了昆蟲、也了解大自然,學到了很多知識。這次讀書活動,我的收獲很多,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讓我懂得了只有通過讀書、學習才能獲得知識掌握知識。要養(yǎng)成多讀書讀好書習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昆蟲記讀后感 篇9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昆蟲記》的書,它是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法布爾的一部著作,這是一部充滿生趣和無窮魅力的作品。
在這本書里,法布爾帶我走近了奇妙的昆蟲世界,里面講了一些昆蟲的習性、愛吃什么東西、有什么特點等等,我在里面還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比如金步甲和螳螂會吃自己的同類,紅螞蟻會把黑螞蟻的卵偷來,等小螞蟻出生了,就成了它們的'奴隸,天牛的視覺、聽覺等感官很差……
在這本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數(shù)螢火蟲了。別看它很小,但它可是食肉動物呢!主要的食物是蝸牛,螢火蟲在吃掉蝸牛之前先要給它打幾針“麻醉劑”,它的麻醉工具非常小,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等麻醉完了,就會飛來很多螢火蟲,它們向蝸牛體內注入一些液體,不一會蝸牛就變成“肉粥”了。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走進了一個神奇的昆蟲世界,了解了許多有趣的昆蟲知識,同時也懂得了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勇于探索才能不斷獲得新的知識。同時我也覺得,一個人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其實也來源于興趣愛好,不是嗎?正是因為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熱愛,才誕生了《昆蟲記》這本妙趣橫生,讓很多小朋友都愛不釋手的著作。
昆蟲記讀后感 篇10
近日,我讀完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法布爾所寫的。法布爾是一位法國杰出的文學家和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這本書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他寫得生動有趣,讓我們看得興趣盎然。
看了這本書覺得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F(xiàn)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
法布爾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以后不能只對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世界的奇妙。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昆蟲記讀后感 篇11
法布爾用30年的時間來研究,撰寫《昆蟲記》。他用富有詩意的文藝筆調向人們展現(xiàn)出一個絢麗多姿的昆蟲世界。他用生動活潑、風趣形象的語言,詳細闡述著昆蟲的生活習性。
小時候,在看《黑貓警長》動畫片時,有一集講了母螳螂在結婚當夜將公螳螂吃掉,然后黑貓警長來破案,發(fā)現(xiàn)這是為了以后的小螳螂生長,所有螳螂都必須面對的。我一直以為這只是編造的故事罷了,看了《昆蟲記》后發(fā)現(xiàn),這個動畫片是真實的科教故事。讓我了解到了螳螂以及像有螳螂這樣的婚俗的昆蟲無奈,母螳螂為了親生子女能健康成長,只能忍痛吃掉公螳螂。
在這本書里作者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體,娓娓道來,在對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征的`描述中體現(xiàn)作者對生活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在創(chuàng)作這本書時,作者親身融入大自然,不顧野外冒險的危險,只為更真實,更細致地觀察昆蟲的生活。
通過作者的描寫,我能想象到昆蟲在活動的畫面,蟬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啊!
昆蟲記讀后感 篇12
就在你看這一句話的時候,全世界約有40只螞蟻和7個人類誕生;約有30只螞蟻和4個人類死亡。
螞蟻是一種體型小但數(shù)量多且繁殖速度極快的生物,全世界的螞蟻數(shù)目超過兆萬只。而這些螞蟻中有一種十分善戰(zhàn)的'品種——紅螞蟻。這種螞蟻不善于哺育兒女,不愛找尋食物,他們專門搶掠鄰居家不同種類的螞蟻,把別的螞蟻的蛹搶到自家來,在夏季,這支長達七米的隊伍會前去遠征。當偵察兵發(fā)現(xiàn)螞蟻窩時,它們就變成散兵,一齊亂哄只的鉆入敵人的老巢,不一會兒,就帶著戰(zhàn)利品回來了。
《昆蟲記》中,法布爾將他們比作捕獵奴隸的亞馬遜人,那樣貪婪、懶惰。但我覺得將他們比作一支軍隊更貼切。就像是“征服王”亞歷山大率領的長征大軍一樣訓練有素、野心勃勃。他們,像一面鏡子一樣反映出人性中貪婪、好吃懶惰的陰暗面。
昆蟲記讀后感 篇13
《昆蟲記》這本書是出自法國法布爾。其中有許多篇集,作者用具體的語言充分地表達了昆蟲的習性,的感悟、與觀察的好奇心編出了《昆蟲記》這本著作。
昆蟲記的英文學名為“SouvenirsEntomologiques”作者法布爾更是用放松而又充滿的態(tài)度寫下了自己對觀察的每一只昆蟲的觀察日志;铎`活現(xiàn)地寫出了昆蟲在干什么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或者外表兇猛卻又可愛的昆蟲,也或許是其他內容。作者堅強不屈和遇到不退縮的精神使他獲得了巨大的發(fā)現(xiàn)或的動作。一直觀察昆蟲作者法布爾并沒有感道乏味,而覺得昆蟲是他的.的一部分。觀察昆蟲是他的習慣,比如說蟹蛛,雖然外表可愛但是內心卻是個劊子手。小碧蠅雖然令人厭惡,但是卻是腐蝕或的巨大強敵。蟋蟀在草地上用帶齒條的琴弓和振動膜唱歌,甲蟲無論如何都要抱著最愛的枯露菌。菜豆象在豆子上,“腐蝕”人們的谷物與干燥的豆子。外表兇狠的恩布沙性情卻很溫和。
上面的幾個短文重點描寫了法布爾不懈,每天都仔細觀察昆蟲的句子!独ハx記》有許多有趣生動的文章,真不愧于“文學之作”!
昆蟲記讀后感 篇14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金鑰匙。閱讀一本好書,能凈化人們的心靈,使我們的視野更開闊。每當我得到一本好書,就會廢寢忘食的去看,細細琢磨其中的奧秘。
暑期里,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法布爾的.《昆蟲記》,這本書很厚很厚的,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的讀了起來。好像走進了昆蟲的世界里,讓我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書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的目光。
在《昆蟲記》中,我認識了許多全新的昆蟲,它們并不像我記憶中的那樣,而是變得富有靈性。從《昆蟲記》中,我認識了喝樹汁的蟬,吃蝸牛的螢火蟲,愛吃萵苣葉的小蟋蟀......我也懂得了:是我誤會了蜜蜂,不該用相同的眼光對待所有的昆蟲。蜜蜂早出晚歸地采蜜是為了我們人類,是為了讓我們喝到那甜滋滋的蜂蜜,它那鋒利的刺并不是為了傷害人類,而是自衛(wèi)。還有七星瓢蟲、蝴蝶、螞蟻......
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我似乎又成長的許多,本來我是個害怕和討厭蟲子的小女孩,讀了這本書后,我慢慢喜歡上這些小昆蟲了,想去接觸它們,觀察它們,了解它們。
如果沒有它們,我們是否還會有多姿多彩的世界?因此我們要保護昆蟲,不僅為了美麗的大自然,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美麗的家園。
【昆蟲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昆蟲記讀后感《昆蟲記》讀后感10-08
昆蟲記的讀后感03-07
《昆蟲記》讀后感06-12
《昆蟲記》 讀后感03-15
《昆蟲記》讀后感05-15
昆蟲記讀后感05-17
昆蟲記的讀后感10-18
(經典)昆蟲記讀后感07-26
(精選)《昆蟲記》讀后感08-09
昆蟲記讀后感06-15